邮储银行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4.88%,不良贷款率0.83%
邮储银行2022年中报出炉:营收、净利实现两位数增长 不良贷款率仅0.83%
“数”读农行年报:净利两位数增长,普惠贷款连续三年增超30%
邮储银行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4.88%,不良贷款率0.83%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边万莉北京报道8月22日,邮储银行(601658.SH,1658.HK)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数据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34.61亿元,同比增长10.03%;实现归属于银行股东的净利润471.14亿元,同比增长14.88%。截至2022年6月末,邮储银行资产总额13.4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66%;负债总额12.5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72%。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达到178.80亿元,同比增长56.44%。
今年上半年,邮储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资金支持。一是推动三农金融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涉农贷款余额1.7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42.64亿元;建成信用村30.41万个,评定信用户486.15万户。二是积极支持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929.05亿元,在客户贷款总额中占比超过15%,有贷款余额户数179.73万户,较年初净增8.66万户。
同时,围绕国家区域战略和实体经济发展,邮储银行加大对科技创新、制造业和绿色等领域的贷款投放力度。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专精特新及科创企业贷款客户数超过2万户;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较上年末增长19.23%;绿色贷款余额4336.7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49%。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报告期末,邮储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78.8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2.03亿元;不良贷款率0.83%,较上年末微升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贷款拨备率分别是409.25%、3.4%。资本充足率方面,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是9.33%、12.02%、14.60%。
邮储银行在半年报中表示:“本行从严执行监管标准,持续优化风险分类规则,资产质量真实可靠。截至报告期末,本行不良与逾期90天以上贷款比重为1.37,逾期60天以上贷款全部纳入不良,逾期30天以上贷款纳入不良比例达到93.36%,全面、真实地反映了本行贷款风险状况。”
邮储银行进一步表示,将持续强化信用风险管控。进一步健全信用风险管控机制,提高信用风险闭环管理能力;加强重点领域风险排查和关键环节监督检查,摸清风险底数;提升资产保全能力,提高不良资产处置质效;推进智能风控,加强授信全流程智能化管理,提高风险管控的前瞻性和精细化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数字人民币指定运营机构,邮储银行推出数字人民币消费贷款、对公伞形钱包等多项创新产品,拓展医疗健康、交通出行、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百货零售等领域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累计数字人民币流通交易8,586万余笔。
展望2022年下半年,邮储银行坚持“建设客户信赖、特色鲜明、稳健安全、创新驱动、价值卓越的一流大型零售银行”的战略愿景,加快改革转型步伐,打造“六大”能力,推进“五化”转型。具体来看,一是切实履行服务实体经济根本职责;二是进一步强化综合服务能力;三是加快推进业务转型发展;四是持续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邮储银行2022年中报出炉:营收、净利实现两位数增长 不良贷款率仅0.83%
8月22日,邮储银行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邮储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734.61亿元(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下同),同比增长10.03%;实现归属于银行股东的净利润471.14亿元,同比增长14.88%;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达到178.80亿元,同比增长56.44%;不良贷款率0.83%,继续保持行业优秀水平。
“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之时,银行业经营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商业银行经营分化的趋势愈加明显,我们深知这是一场爬坡过坎的‘马拉松’,邮储银行要想成为一家优秀银行,持续为股东创造价值,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高质量的发展,坚持走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之路。”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在该行2022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如是说道。
经营业绩稳定向好
今年上半年,邮储银行经营业绩稳定向好,营业收入和归属于银行股东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幅,实现营业收入1,734.61亿元,同比增长10.03%;归属于银行股东的净利润471.14亿元,同比增长14.88%。
资产负债规模稳定增长,结构不断优化。截至2022年6月末,邮储银行资产总额13.4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66%;负债总额12.5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72%。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邮储银行在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减费让利政策的前提下,深入推进“中收跨越”战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达到178.80亿元,同比增长56.44%;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10.3%,同比提高3.06个百分点。
得益于各项业务快速发展,邮储银行价值创造能力持续提升。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邮储银行ROA(年化平均总资产回报率)和ROE(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0.73%和13.35%,同比分别提高0.02个百分点和0.05个百分点。
经营业绩稳定向好的同时,邮储银行资产质量保持优良。截至2022年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0.83%,与上年末基本持平,居于行业优秀水平。
“风险管理能力是银行最核心的能力,良好的资产质量也是邮储人的骄傲。”刘建军表示,面对当前内外部风险挑战,邮储银行将持续通过数字化转型来提高对风险精准管控能力;通过构建强大的研究能力提高对风险的识别和预警能力;通过“看过去”和“看未来”相结合的风险理念和实践来引领业务发展,让风险管理既成为发展的“助推器”,又成为防范风险的“制动器”,最终实现风险防范与赋能发展的有机平衡。
精准服务实体经济
金融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机构的天职。邮储银行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在突出位置,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资金支持,以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
据刘建军介绍,邮储银行实体贷款保持了稳定较好的增长势头。在今年上半年的贷款增量中,邮储银行的实体贷款在全部贷款中的新增占比达86%。
小微企业量大面广,有活力、有灵性,是稳经济的重要基础、稳就业的主力支撑。在小微金融方面,邮储银行持续优化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全力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纾困发展,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便利性。半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邮储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9万亿元,在客户贷款总额中占比超过15%,稳居国有大行前列。
夯实“三农”压舱石,对经济社会大局至关重要。邮储银行高度重视“三农”金融服务,加强服务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持续加大乡村振兴重点主体和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努力追逐“让绝大多数农户都有邮储银行授信”的梦想,推进信用村普遍授信,全力服务乡村振兴。半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邮储银行涉农贷款余额1.7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42.64亿元,余额占客户贷款总额的比例约为四分之一,占比居国有大行前列;建成信用村30.41万个,评定信用户486.15万户。
值得关注的是,邮储银行围绕国家区域战略和实体经济发展,加大对科技创新、制造业和绿色等领域的贷款投放力度。半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邮储银行搭建科创金融服务体系,为不同成长阶段的专精特新及科创企业提供专业化、差异化的综合金融服务,专精特新及科创企业贷款客户数超过2万户;深耕传统制造业,拓展具有高创新力、高成长性的先进制造业企业,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较上年末增长19.23%;制定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业务,探索转型金融,绿色贷款余额4,336.7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49%。
加快推进转型升级
邮储银行坚持“为客户创造价值”,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在着力构筑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同时,推动实现客户价值与银行效益的双提升。
零售金融方面,邮储银行持续巩固零售金融的核心地位,以AUM(管理个人客户资产)为纲,加速推进财富管理转型升级,聚焦个人客户多元化需求,深化客户分层经营,加快构建专业化能力体系,让经济发展红利惠及广大人民,实现AUM规模的快速提升。半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邮储银行服务个人客户6.44亿户,AUM规模达13.4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812.24亿元,增长7.03%;客户资产提档升级,VIP客户达4,624.80万户,较上年末增长8.49%;财富客户突破400万户,达406.02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3.98%。
公司金融方面,今年邮储银行加快发展公司业务,围绕客户、产品、联动、服务、风险、科技六个维度,持续打造“1+N”经营与服务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司客户立体式分层架构,实现服务客户规模的快速增长,金融服务供给质效迈上新台阶。半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邮储银行公司贷款2.5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76%;公司客户新增15.83万户,总量较上年末增长10.22%。
集约化运营模式是大型银行降成本、提效率、防风险的有效解决方案。邮储银行优化组织架构和业务模式,持续优化零售信贷工厂集中运营模式,提升标准化作业水平,稳步推进集约化运营,进一步向高效率、低成本、智能化的现代化商业银行运营模式转变,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响应,提升客户服务效率。
与此同时,邮储银行以“十四五”IT规划、大数据五年规划、网络安全专题规划等为引领,通过科技赋能强化转型动能,加大业技协同联动,以四个“新一代”(新一代个人业务核心系统、新一代公司业务核心系统、新一代信用卡核心系统、新一代手机银行)、十大项目群、100项重点工程建设为抓手,不断夯实企业级共享平台建设,深入推进敏捷研发,技术团队贴近业务一线,助力全行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今年上半年,邮储银行新一代个人业务核心系统全面投产上线,开创了以分布式平台承载超6亿客户的转型之路;坚持创新驱动,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关键领域深化应用,持续构建“平台+能力+应用”的金融科技创新应用格局。
“数”读农行年报:净利两位数增长,普惠贷款连续三年增超30%
3月30日,财报季迎来一个小高潮,包括农行、工行、建行、邮储在内的多家国有大行当日披露2021财报或召开业绩发布会。
农行财报显示,2021年该行资产规模突破29万亿元,净利润增速达11.8%,不良贷款率下降0.14个百分点至1.43%,资本质量的稳步提升与数字经营发展不无关系。此外,该行2021年普惠贷款和绿色信贷规模增速都超过30%,普惠贷款已是连续三年增超30%。
“业务经营迈上新台阶。”在业绩会上,农行行长张青松如此概括2021年的成绩。一同出席业绩会的还有五位副行长,张旭光、林立、崔勇、徐瀚和张毅。在约100分钟的发布会上,六位高管共回答了13个市场关切的问题,涉及资产质量、信贷投放、普惠金融、手机银行、资本充足率、绿色金融、乡村振兴服务、理财业务等方面。
资产规模突破29万亿,新增贷款投放创历史新高
农行2021年财报,再次彰显稳固的业绩底盘。
数据显示,2021年,农行经营效益稳中向好。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199亿元,增速9.4%;净利润2419亿元,增速11.8%。成本收入比30.46%,信贷成本1.05%。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A)0.86%,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AE)11.57%。董事会建议年度股东大会审议每股派发现金股息0.2068元人民币(含税)。
张青松介绍称,该行盈利增长的驱动因素有三个,包括持续加大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中间业务稳健增长、其他非息收入占比提高。
其中在持续加大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方面,该行资产规模增长较快。截至2021年末,总资产突破29万亿元,增速6.9%。贷款余额17.2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万亿元,新增贷款投放创历史新高。客户存款余额21.9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万亿元,其中个人客户存款增长超过1万亿元。
“2021年农行日均生息资产规模达到27.2万亿元,同比增长9.7%,以量补价带动了利息净收入的增长,全年实现利息净收入5780亿元,同比增长6%。”张青松称。
不良率下降0.14个百分点,积极推进数字化风控体系建设
新冠疫情暴发初期,市场上有不少担心银行资产质量恶化的声音,不过从近两年数据看,大型银行资产质量保持了整体稳定。
农行2021年财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1.43%,比上年末下降0.14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1.48%,比上年末下降0.53个百分点;逾期贷款占比1.08%,比上年末下降0.21个百分点。逾期贷款与不良贷款之比75%,比上年末下降7.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99.73%,比上年末上升33.53个百分点,拨贷比达4.3%。
农行采取了哪些举措稳定资产质量?该行在财报中称,包括完善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做实信贷主责任人制度,强化大额集团客户、房地产行业等重点领域风险管控,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等,此外还以提升数据真实性、模型准确性、系统有效性为重点,积极推进数字化风控体系建设。
“我们对农行资产质量前景保持充分的信心,对中国宏观经济大盘的稳定充满信心,对农行自身风险管控的能力及风险化解的能力充满信心。”张青松称。
此外,农行资本充足水平稳步提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1.44%,比上年末提升40个BP;一级资本充足率13.46%,比上年末提升54个BP;资本充足率17.13%,比上年末提升54个BP。
普惠金融贷款连续三年增超30%,目前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说到近年银行业的服务重点,普惠金融无疑是一大关键词。在疫情暴发前,政府工作报告就曾对国有大行设定普惠金融贷款增速年度目标,要求国有大行发挥“头雁作用”。疫情暴发后,金融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据了解,农行普惠贷款余额在2020-2021两年间增了2倍多。
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农行普惠金融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3万亿,较上年末增加38.8%,连续三年增速超过30%。
崔勇在业绩会上进一步介绍称,不只是普惠金融小微企业贷款规模明显增长,该行服务的相关信贷客户覆盖面也不断扩大,2021年末服务客户数达192万户,较上年末增加35万户;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为4.1%,较上一年稳中有降;普惠贷款不良率仅为0.73%,较上年末下降了0.22个百分点。
“未来普惠金融业务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崔勇表示,从去年末统计的数据看,全市场主体现有1.5亿户,90%都是小微企业。
他表示,农行将主动与政府部门对接,不断加大外部数据的引入力度,强化数据整合分析,不断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能力和风险控制水平。同时统筹发展和风险防范,以数字化发展为主线,深入推进科技赋能,精准识别有效客户,精准营销服务和精准风险防控,打造一流的数字化普惠金融体系。
绿色信贷增30.6%,将继续积极有序服务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确立,2021年被称为“双碳元年”,绿色金融也按下加速键。这一市场前景空间同样十分巨大,有机构测算,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的投资规模在百万亿量级。
据张旭光介绍,截至2021年末,农行绿色信贷余额1.98万亿元,增速30.6%。该行还在同业中设立了首个“碳中和”工作委员会,以及战略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绿色金融委员会等,并先后制定出台了风电、太阳能等多项新能源的信贷政策,特别突出农行的“三农”特色,加大对生态种植、生态养殖等绿色农业全产类的支持,创新推出了“生态修复贷”“美丽乡村贷”等多项特色产品。
农行还在金融同业中首批开展了碳中和债、可持续发展挂钩债等绿色债券的投资业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农行绿色债券投资余额883亿元,增速35.0%。
张旭光表示,该行坚持风险可控,强化对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的全覆盖,分类管理和全程管控,对高耗能、高排放的客群实施行业的限额管理,加强预警监测,并加快推动绿色金融业务与国际接轨。
值得一提的是,在双碳目标提出后,2021年有些地方出现了对高耗能项目搞“一刀切”关停等行为,去煤化过快甚至导致部分地区拉闸限电。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先后发声,纠正运动式“减碳”。
张旭光表示,2022年农行将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将双碳要求纳入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和各领域,扩大资金供给,强化服务创新,推动绿色金融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同时把握好降碳的节奏和力度,不搞“一刀切”,积极有序服务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绿色信贷规模提升和机构优化,确保绿色贷款的增速持续高于全行的各项贷款增速,特别要利用好人民银行碳减排支持工具,大力支持碳减排重点领域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项目。
文/程维妙编辑宋钰婷校对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