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贷款工作咋样

本文目录

还未上班就已贷款上万元 女孩是怎样落入求职“陷阱”的

暑假即将到来,许多年轻人会利用暑期做一些兼职的工作,一来积攒社会经验,二来也能靠自己的劳动获得收益。不过,每年都有不少人在假期求助时上当受骗,年轻的女孩小文(化名)就是之一,她还没开始上班就背上了上万元的贷款。

还未上班就已贷款上万元

5月31日上午11点过,沙坪坝区110快处三大队民警接到报警后,迅速赶到位于ARC广场的某写字楼,见到了报警人小文。

小文说,自己马上毕业了,前几天在网上看到找工作的网站,于是就按照网站上的地址前来面试。工作人员李女士告诉小文,该岗位是面向网络技术方面的人才,入职前需要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培训,培训完合格之后立马安排工作。

当时李女士还告诉小文,正式工作后月薪轻松过万,三个月的培训费总共才16800元,很快就能挣回来了。小文默默算了一下,感觉可以接受,但自己手上没有那么多钱。在李女士的一番“劝说”下,小文稀里糊涂地下载了一款网络贷款A,在A上贷款交了培训费。

培训进行了三天之后,小文的妈妈在无意间看到女儿手机上收到了还款信息,瞬间警觉起来,于是就问她到底怎么回事,小文这才把情况如实说出来。妈妈意识到孩子被骗了,于是带着小文来公司要个说法。

民警了解情况后,找来公司负责人李女士。李女士便说这是小文自己要求培训的,如果不满意可以退款。最后在民警的监督下,李女士把贷款全额还上,小文无需再还款,也退掉了培训课程。

警惕求职“陷阱”

警方介绍,随着暑期的临近,也到了年轻人们的求职高峰期,求职者们一定要警惕不法分子的这些陷阱:

1、“熟人”帮忙找工作

骗子往往吹嘘自己门路广、关系多,可通过“关系”帮事主找到“好”工作,但为了疏通关系需要花钱。当事主交钱后,骗子要么逃之夭夭不见踪迹,要么好工作遥遥无期。

民警提醒:求职者切不可抱着轻松挣大钱的心态,更不能相信所谓“走关系”“找熟人”“百分百安排好工作”等说法,特别是涉及需要用金钱办理相关业务时,要多长个心眼,不要轻易缴纳各种费用,注意维护好自己的权益,以免上当受骗。

2、缴服装费、体检费、培训费

不法分子诱骗求职者面试后,以交纳服装费、体检费、培训费等名义收取钱款或者承诺交了押金后就可以上班。应聘者交费后,骗子要么迅速脱身,要么找借口不给事主安排工作,最后就是人去楼空,杳无音信。

民警提醒:任何招聘单位,以任何名义向求职应聘者收取押金、保证金、报名费、培训费等行为,都属非法行为。应聘者遇到此类情况,要坚持拒交,也不要将身份证、暂住证等证件随意交给招工者。请不要轻信路边张贴的招工小广告、网上招聘,应到正规的人才市场或网站选择有工商营业执照的正规劳务中介单位。

3、求职短信诈骗

“诚招业务员,年龄18-40岁,月薪8000元……”不法分子一般以优厚的工作待遇为诱饵,抓住求职者急于找工作的心理,通过短信群发或是朋友圈群发招工信息的形式,等待受骗者上钩。如果求职者打电话过去咨询,往往被要求交报名费、押金等。这些人在骗取钱财时,根据报名者的急切程度来决定报名费和押金的数额,200元、500元、1000元、2000元不等,每次得手后便把手机号和银行账号一同注销。

民警提醒:这是典型的电信诈骗手法,正规的单位发布招聘信息不会用手机短信的形式,手机接收到的招工短信多为诈骗信息。

4、皮包公司合伙诈骗

先由中介单位以推荐工作为名收取报名费、服务费,后由骗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假装招聘工人,收取体检费、服装费、押金等费用。应聘者缴费后不久就被种种理由拒绝上岗或上岗后没几天就被莫名辞退。

民警提醒:求职者在面试之前要认真了解招聘单位的相关情况,不要轻信花言巧语。应聘时一定要看清对方营业执照,了解经营范围是否与其所称的相符,同时应要求看营业执照正本,不要被“复印件”糊弄。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谭遥)

付费上班?贷款发薪?上个班太难了

前不久专家又出雷人建议:建议大学生应该付费上班,这样既能让企业有现金流度过难关,同时也解决了大学生自身的就业问题。大家只当这是个笑谈,不曾想竟真有公司听进去并付诸实践了。

仅隔了3个月,兰州的一公司就让公司职工去银行贷款,然后用贷到的钱再来给公司职工发工资。这样的操作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就算是找银行贷款,也应该是公司中那些身居高位的人去做更合适吧,这样能以一抵十、事半功倍。首先在其位当谋其职,在公司里享受了高于普通职工的权利则应该履行与之对等的义务;其次这些人的人脉、资产、社会资源等要高于普通职工,去贷款的话额度要高得多。公司发不出工资了管理者不去身先士卒,却让公司职工先上,这太荒谬了!

打工人要上个班,也太难了!

最后胡邹一首《上班九十六言》,歌以咏之。

本无一物换三餐,为了挣钱去上班。

专家建议先付钱,一笑而过当闲谈。

投简面试争饭碗,到岗发现要贷款。

九九六,零零七,打工已是十分难。

先付钱,再贷款,至此更是绝人寰。

我欲出门各自宽,一摸口袋缺少钱。

为了生活有所安,苦累不敢有二言。(仅作笑谈)

“贷款上班”20年,44岁仍单身,低头念稿又嘴瓢的她却收获全网好评

从“北大还行”撒贝宁到段子手朱广权,再到甜美可爱的王冰冰,这是一个央视主持人频繁出圈的时代。

《新闻联播》的女主持人李梓萌也不例外,只是她的出圈画风有些清奇,网友们关注的点是她“贷款上班”。

没错,在央视嘴瓢,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据倪萍老师透露,错一个字扣200元。

在一份网友整理的央视主持人嘴瓢记录里,李梓萌的出镜次数高居榜首。

倪萍老师就曾吐槽过李梓萌:“她来台里工作20年了,开始是租房子住,20年过去了,她还是租房子住,再这么下去我怀疑她不仅买不起房,还要贷款上班。”

于是“贷款上班”就成了李梓萌身上最受关注的一个标签。

有网友主动站出来为她的嘴瓢辩护:“她错得多,难道不是因为她播得多?而且在现场直播的高压环境下,谁能保证不出错?”

事实上,从2006年第一次担任《新闻联播》的主持人算起,李梓萌已经在岗位上坚持了16年。

她曾因连续低头念稿8分钟不出错而登上热搜,也曾因临时救场在足疗店录制孟晚舟归国特别节目《月是故乡明》念哭一众网友。

在长口播里,她能够做到面带微笑、一气呵成、不卡壳,重音处理得当,偶尔还抬头突出一下重点句子。

除开网友的调侃,这样的业务能力,真的让人拍案叫绝。

新闻主播的工作要求极高,播报急稿时有发生,最考验主播的功底,一不留神就容易出错。

李梓萌在自己青春正好、风华正茂时选择成为《新闻联播》的常驻主播,这一坐就是16年,陪伴观众度过了无数个7点档。

16年,从青涩新人成长为端庄大气的央视“国脸”,她是《新闻联播》的台柱子,也是观众们的老朋友。

1977年,李梓萌出生于辽宁沈阳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父亲毕业于清华大学,为人十分自律,对她的要求也十分严格。

在父母的熏陶下,李梓萌从小就比别的孩子懂得多,小小年纪就已经把《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背得滚瓜烂熟。

虽然聪明可爱,但李梓萌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乖乖女,她的性子活泼灵动,偶尔也会调皮捣蛋,闯出祸端。

6岁那年,李梓萌随父母居住在沈阳的一个大院里,那时的她是大院里的“大姐大”“孩子王”,深得一群小孩子的信服。

有一次,她带着手下一帮小孩子“恶作剧”,拔了大院里所有自行车的轮胎气芯,并且迅速逃离了作案现场。

大院里的大人们到了上班时间,却发现自己的自行车车胎瘪了,一个个气得不行,李梓萌和熊孩子们躲在角落里暗自得意。

然而并没有得意多久,他们就被抓着了。

看着一向温柔和善的母亲板起了面孔,李梓萌吓得不敢说话,就在她以为母亲要打骂她时,母亲却什么也没说,只是带她挨家挨户地道歉,无论她哭得多么大声也不为所动。

后来的李梓萌再也不敢调皮了,因为母亲用实际行动告诉她:无论什么时候,做错事就要负责。

这样的人生观一直伴随着她每个成长阶段。

高中时,李梓萌的语言天赋开始逐渐显现出来。她开始担任学校各类重大活动的主持人,代表学校出席活动。

高三那年,她不负众望地以辽宁省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成为了96级播音班的一员,与月亮姐姐、春妮、刚强等人成为了同学。

读大学之后,一直以来大大咧咧的李梓萌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卑。

“你觉得你优秀,但大家都很优秀,都是来自各个省的状元。”李梓萌这样表达了自己当时的心情。

但即使感受到了压力,她也并没有气馁,而是更加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在学校,她很少睡懒觉,总是早早起床在学校的小花园或者操场上练嗓。

功夫不负有心人,4年后,李梓萌凭借着出色的专业能力,最终进入到中央电视台实习,开始了自己的主持之路。

2021年年末,一份央视《新闻联播》主持人出勤次数的统计表引起了大家的讨论。

2021年,李梓萌112次的出镜次数远远超过了其他人,成为最“勤奋”的《新闻联播》主持人。

除了这次因为“勤奋”受到关注,李梓萌还曾因低头念稿8分钟而登上了微博热搜排行榜的榜首。

由于是突发新闻,当天的第一份稿件是临时拿过来的急稿,没有时间准备,稿件也没有被工作人员提前放入提词器,李梓萌只能对着纸质稿件,现场朗读。

接近2000字的稿件,她用了8分钟的时间读完,完全没有出错。

但最令人佩服的是李梓萌并不是直接生念稿子,而是在念完一段之后抬一下头,跟观众有一个互动,然后接着念,在一些关键的地方还用重音强调一下。

网友看得心惊,有人说:“我好担心她抬头再低头找不到刚才念到哪了啊!”

也有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说:“给我一篇稿让我提前熟悉半小时,也不能读这么好。”

在后来的某次采访中,提到这次低头念稿,李梓萌承认了自己内心并不是不紧张:“我当时心里想的是,下面千万不要有我不认识的字啊!”

孟晚舟归国当天,李梓萌在《主播说联播》中饱含深情朗诵的《月是故乡明,心安是归途》一文令人动容。

但据李梓萌透露,她在节目中朗读的孟晚舟在回国飞机上写的那篇文章,其实是她在足疗店录制的。

当晚她不值班,但编辑找到了李梓萌,说想做一期《主播说联播》特别策划,赶在孟晚舟飞机落在深圳之前给录制出来。

当时时间比较赶,李梓萌家里又不方便,她只好找到家旁边的一家足疗店,坐在飘窗上把窗帘拉起来,想象当事人的心境,饱含真情地朗读了《月是故乡明,心安是归途》。

除了《新闻联播》,她还主持了《新闻直播间》《朝闻天下》《国际时讯》《新闻早八点》等节目,是央视新闻类节目主持人里大家最熟悉的面孔之一。

但这份成果来得并非轻而易举。

2000年,年近24岁的李梓萌进入中央电视台之后主持的第一档节目是《国际时讯》。此时,初出茅庐的她主持风格别具一格,吸引了许多观众。

年轻的她和我们印象中的女主播一样,漂亮窈窕,打扮时尚,被中央台的工作人员称赞为“央视第一美女”。

可是作为新闻主播,仅仅漂亮是绝对不够的。

作为“国脸”,观众们更希望看到的是端庄大气、沉稳干练的主持人。而当时的李梓萌过于年轻,面庞稍显稚嫩,与观众们的期待和节目定位不符。

为了使自己的形象与《新闻联播》的气质更贴合,李梓萌戴上了显老的假发,并化上更为端庄严肃的妆容。

她的假发一戴就是16年,久到所有人提到李梓萌,想到的就是招牌式的短发和稍有棱角的“国字脸”。

直到去年参加央视另一档综艺时,李梓萌才摘下了假发,以自己本身的秀发出现在镜头面前。

梳着一个减龄丸子头,身穿亮红色连体裤,形象大颠覆的她让人眼前一亮,直接撞脸王丽坤,引来众多网友直呼“被骗了”“阿姨变姐姐”。

在跟拍李梓萌化妆的相关情况时,记者的镜头原本聚焦在她的脸上,走进她的化妆间,却只见梳妆镜的上方密密麻麻地贴着A4纸,那些都是易读错的字。

李梓萌说,她每天化妆时都会对这些易错字进行练习,这时观众才明白,没有什么优秀可以一蹴而就。

每一次惊艳众人之前,都要通过大量的练习,不断地坚持复盘、精进,全身心投入。

没有一份工作,只有光鲜,没有艰辛。

除了“贷款上班”,李梓萌还是一个闻名全国的“光棍”。

因为44岁仍然未婚,她的同事月亮姐姐、尼格买提还有春妮都曾经在节目上公开为她征婚。

渐渐地,她的婚事开始被全国人民所关注。

有人说她是因为在《新闻联播》中常年严肃端庄的形象导致其他人不敢接近,但事实上,取下假发的她青春靓丽,性格也十分平易近人。

她有小女孩儿般的一面,迷迷糊糊又格外体贴细心。

比如跟月亮姐姐约好一起去参加婚礼,买好机票后才发现自己记错了《新闻联播》的排班时间,那天是她主持,只能遗憾爽约。

在家蒸了螃蟹想带给台里的同事尝尝,去上班的时候又忘得一干二净。

她可以和王冰冰、马凡舒一批年轻人一起跳元气满满的舞蹈,也能酷飒地换上女侠汉服,气场满满。

右为李梓萌

站在聚光灯下,她的每一个细节都会被挑剔,但也因为站在聚光灯下,人们看到的并不是全部的她。

她的工作是高标准、无失误的代名词,但无法否认的是,只要是人,就会有失误。

20年间,她会因为一个口误被全民讨论,也会因为一次优秀的播报而获得所有人的掌声。

“国脸”“行走的新华字典”这些称呼的背后,多的是我们不知道的热爱、坚持和不为人知的辛酸。

我们可以艳羡他们台前的光鲜,钦佩他们工作上的优秀,但一定不要忘记,最该被关注的是他们台下的付出。

腹有诗书气自华,岁月从不败美人,有这样的央视名嘴,我们值得骄傲。

作者:乐乐,读者人物原创作者,传媒学院在读硕士,沉迷学术,偶尔写字,相信文字的力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