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付费变贷款?多家教育机构被指诱导学员贷款,机构否认
0元试听体验课、几百元首付即可学习开启上万元的在线课程,随着在线教育市场的火热,这样的广告往往能吸引在校生或希望自我提升的职场人士。
不过,多名消费者近日向澎湃新闻投诉称,自己购买在线教育课程时,被销售人员诱导采用分期方式支付学费,缴费成功后才发现是向第三方借贷平台贷款。当他们不满差课程想退课时,又面临退课、退费难的问题。这些投诉涉及平安好学英语、英孚英语、学慧网等多个教育机构。
在校大学生张墨申请下来的8999元贷款。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
澎湃新闻搜索发现,反映在线教育机构存在“诱导贷款”问题的投诉并不少见。不过,与消费者的说法不同,上述被投诉的机构均否认存在诱导贷款,称在申请前已如实告知。其中,一名在校大学生称在英孚英语报名时,在销售人员的指导下申请了贷款,但在校生是不符合贷款条件的。对此,英孚一工作人员未明确回应,表示要去了解一下情况。
多名消费者还反映称,贷款也让他们在维权方面陷入被动,若对在线课程质量不满意要求退课,贷款机构会要求先退课再停贷,而退课申请期间需要继续还贷。有贷款平台工作人员表示,金融机构对用户购买的培训服务好坏或质量问题不进行保障或承诺。建议用户在选培训机构时,选择正规、合法、有口碑、有资质的机构并签署相应的书面协议,了解支付细节后,再进行付费。
多个教育机构被指“诱导贷款”
上海在校大学生张墨(化名)对澎湃新闻称,她报名学英语后,不仅背上了网络贷款,申请退课也难上加难。
2019年8月,张墨参加了上海一英孚英语教育机构的体验课。她说,课后感觉不错,想报名提升一下英语,但因为家庭条件一般,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的学费,销售顾问说可以“分期付费”。
“销售说学费能分期,但没说是向第三方平台贷款,她指导我操作时,认证很简单,我还以为是在办理入学手续。”张墨说,销售顾问称“分期付款”是机构提供给学员的优惠服务,无利息,总价9999元的在线课程,首付仅1000元,剩余学费分24期,每月支付375元。
张墨说,在销售顾问指导下,她下载了有钱花APP,“销售说APP是用于身份认证,我也没有网贷经验,以为是正常的报名认证。”然而在交完学费后,她收到一条贷款成功的短信,这时她才知道该APP是第三方借贷平台。
“我以为分期是向机构分期付款,因为国家是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贷款的,APP上也显示了‘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贷款’,但在销售发给我的邮件里进行注册,居然成功了。”张墨说,她怀疑第三方贷款平台和教育机构存在合作关系,回到学校后她曾尝试再次通过该APP贷款,却显示由于她是在校大学生,不能进行贷款操作。
张墨称,得知自己背上网贷后,她曾当场询问销售顾问为何分期付费变成了向第三方机构借贷,对方称“我和你说了是分期贷款,你没听明白”。事后,她在网上搜索发现,很多网友反映有和她类似的经历,“前面说分期付款,后面就变成了分期贷款”。
王蕾(化名)自称也在报名学英语时遭遇被贷款。她称,2019年6月,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她花费25000多元购买了平安好学英语APP的线上课程。缴费时她曾提出使用银行卡来付款,但销售却建议她分期支付,“她说零利息,手头还能留下一些资金备用”。
王蕾称,销售在电话里指导她下载了有钱花APP,进行了上传身份证认证等,全程没有任何贷款公司的人与她接触,操作结束后她才知道自己完成了贷款。
张墨自行申请贷款因学生身份被拒绝
报名后,王蕾以“未明确告知贷款”为由,向平安好学英语平台投诉,“他们回复说,公司都有通话记录,并且有员工培训,销售在电话里和你说明了是贷款,你自己决定使用的。”
王蕾认为,销售人员的话术、平台上的广告,会让学员误以为是平台提供分期服务,比如平安好学主页4月份的广告“四月产品大升级,课程首付899元”,没提第三方贷款。
主推在线教育和学历提升的学慧网也被反映存在诱导贷款行为。
湖南一职业技术学院在读学生欧倩(化名)告诉澎湃新闻,今年2月,她通过学慧网购买了一套学历辅导线上课,课程学费10800元。“在缴费时课程顾问说机构有分期服务,不需要一次性付清,而且无息。”在顾问指导下,她不知不觉向第三方借贷平台“惠学习”申请了24期借贷,每月还款860元。
欧倩称,由于惠学习与学慧网名称相近,当时以为该平台是学慧网旗下的分期服务平台。后来她因认为教学课程效果差申请退课时,才得知自己是向第三方借贷平台申请了教育贷款,退课才能停贷。
她称,她曾以在读学生的身份向“惠学习”借贷平台申请停止贷款。但由于她所就读的职业技术学院在学信网上没有相关学历信息,申请被拒绝,“我提供了学校开的在读证明也不行,他们说只认学信网上的信息。”
澎湃新闻记者在网络上搜索发现,反映在线教育机构存在“诱导贷款”问题的并非少见。在一消费投诉平台上,有关“教育诱导贷款”的投诉多达2978条,其中投诉人多数为在校学生,投诉内容涉及诱导贷款、虚假宣传、霸王条款、不予退款等多项,涉事机构则包括惠学韩语、明世教育、英孚教育、平安好学、商德机构等多个教育平台。
学员称被贷款后退课退费难
低门槛申请教育贷款的背后,往往存在着征信受影响、退课退费困难的隐患。
欧倩认为:“线上课程质量难保证,如果是教育机构分期付费,课程出现问题后,学员可以提出要求。但背上贷款后,教育机构一次性拿到了学费,后续即使课程有问题,学员也很被动了。”
她说,在学习两天后,欧倩发现课程效果不如预期,向学慧网提出了退课申请。但课程顾问表示,课程已经报名成功,申请退课只有两种方案:一是一次性缴纳10800元的学费全款,扣除3000元课程手续费后,剩余费用三个月内返还;二是停止贷款,但需扣除2000多元贷款手续费,同时停贷需要2个月处理时间,在停贷前,仍需按月按时还款(每月860元)。
按照对方提出的方案,尽管只上了两天课,欧倩都需要约3000元的手续费。欧倩说,由于退课问题未协商一致,欧倩第二月未按时还贷,很快催款电话就打到了她手机上,称逾期将影响个人征信,她不得不继续还款。
欧倩说她也曾联系“惠学习”借贷平台,询问在办理退课期间能否停贷,对方表示,成功退课后才能停止还贷。“现在就是双方都拖着,学慧网不给办理退课,贷款就不能停。”欧倩称。
张墨在英孚英语培训机构上课两个月后,也认为线上课程与体验课效果相差甚远,要求退课退费。她称,销售称系学员个人原因、需付高额违约金,当时未办理退课。“又上了半年,觉得进步不大,再申请退款,销售让我直接在平台上申请审核,但一直都没有审核结果。”张墨说。
张墨说,办理退费期间,由于害怕影响个人征信,她每月按时还款。张墨说,近一万元的贷款对在校学生而言无疑是巨额款项,“原本是出于提升的目的包班,结果背上了网贷,又退不了课,这个压力可想而知。”
张墨说,今年4月底,在反复协商一年多并经历了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后,她终于办理了退课。经历了,“一开始他们(机构)说要扣除2500元作为违约金,9999元的课退款1667元,我没同意,后来多次沟通,才只扣除已上课程费,退款8749元。”
“原本课程是学员和教育机构之间的关系,但现在加上第三方借贷平台,就变得很复杂了,我们(学员)把钱交给第三方借贷平台,平台又不负责课程质量问题,到退费的时候就互相推诿。”王蕾说,自己在平安好学上在申请退课后一直未通过审核,直至澎湃新闻介入,对方才主动协商,最终双方达成一致。
除了上述情况,澎湃新闻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有不少网友曾反映过教育贷款退课、退款难,导致不少学员难堪重负,无法按时还贷后,不仅面临高额罚息,还造成个人征信黑点,影响找工作、买房等。
王蕾的平安好学英语平台贷款
涉事教育机构否认存在诱导贷款
针对上述学员所反映的情况,5月2日,澎湃新闻记者联系了涉事教育机构。
英孚英语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表示,在报名缴费时,机构提供现金、银行卡和贷款三种支付方式,如果学员选择贷款支付,就由学员自主向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借贷机构申请,“贷款前,我们会协助学员确认第三方借贷机构的贷款条款,不存在诱导或学员不知情的情况。”
对于在读大学生,他表示,按国家规定第三方借贷机构不能对在校大学生放贷,英孚教育也没有和第三方借贷机构有合作关系。对于上海在读大学生张墨以在校大学生申请申请下贷款一事,该工作人员未明确回应,表示要去了解一下情况。
学慧网品牌部工作人员则回应澎湃新闻称,学慧网和惠学习借贷平台确实存在合作关系,但没有对学员进行诱导贷款,“我们考虑到学费都是6千到1万左右,学员以自考生为主,短期在资金上有压力,所以提供分期贷款的支付方式。但合作平台都是有资质的,借贷平台收到学员的贷款申请后,都会一对一打电话核实,包括贷款的性质以及后续需要承担的责任。”
对此,欧倩说,自己确实接到了惠学习借贷平台的电话,但当时她以为该平台和学慧网属于同一公司,“我还以为是学慧网回访电话,后来申请退课时,才在条款上面看到惠学习是第三方借贷公司。”
据学慧网工作人员称,学慧网和惠学习借贷平台属于合作关系,学员在平台申请贷款后,由平台审核通过并进行放款,由资金提供方将贷款金额放入学慧网账户,用于支付课程费用。根据学员贷款分期的不同,惠学习还将收取相应的分期贷款服务费。
平安好学英语APP的客服人员则表示,分期贷款是目前报名课程的支付方式之一,但平安好学英语APP不提供贷款服务,只是协助学员进行申请,“在申请前都会如实告知学员贷款成功后的义务、责任、避免逾期等等。”
对于王蕾指出报名时销售顾问未明确解释贷款的问题,该客服人员回应称,通过内部稽核,销售顾问已经告知了学员分期付费属于第三方借贷,并在签署合同的第2条里,对付款方式进行了说明:“若乙方选择第三方金融机构贷款支付的,乙方应自行向第三方金融机构申请办理贷款,贷款合同相关权利义务与甲方无关。”但王蕾称,当时报名时是销售顾问在电话中进行指导,电话结束后就已经签好了合同,根本没有时间仔细研究条款。
平安好学销售介绍课程时只告知分期,未提及贷款。
退课才能停贷
早在2017年,相关部门就曾发布校园贷管理文件,禁止网贷机构向大学生发放贷款。今年3月,银保监会办公厅又联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要求: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未经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一律不得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
澎湃新闻记者联系了有钱花、惠学习、360借条、平安好贷、马上金融等多家金融借贷平台,几家平台均表示,在校大学生借贷无法办理借贷。
其中有钱花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称,按照国家规定,平台不为在校大学生提供贷款服务,包括教育贷款,“我们在用户申请贷款的时候,多个环节都明确提示了不为在校学生提供贷款,目前平台也在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提升对在校学生的识别能力,规避在校学生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对于张墨为何能在2019年通过教育机构申请贷款?该工作人员称,或许当时规定不同,目前已经无法办理。
但对于非在校大学生,教育贷款的申请门槛则十分容易,不少借贷平台的教育贷款都主打低利息、不查征信、秒批到账等。然而快捷、低门槛的背后暗藏隐患。
上述多家借贷机构的工作人员称,尽管会采用人脸识别、身份证核验等方式对借款人身份进行确认,但均不会进行一对一电话确认贷款细节,而是采用贷后发送短信提示的方式告知贷款成功。
相比于快捷、简便的贷款流程,贷款一经发放,停贷手续则十分复杂。上述几个借贷机构的工作人员均表示,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和教育机构提供的服务属于两种独立的法律关系,金融机构不对教育培训服务进行保证或承诺。如果学员因课程问题和教育机构产生纠纷,需要自行与教育机构协商,退课后才能停贷。
其中,有钱花平台的工作人员表示,教育贷款基本上都是实行“先退课再退贷”政策,学员如果想退课,首先要和培训机构解除培训协议,退课后再向金融机构申请停贷,在退课手续完结之前,贷款都应按期按时缴纳。
惠学习平台工作人员则介绍称,惠学习平台确实与学慧网存在合作关系,但教育分期贷款和提供教育服务是两种独立法律关系,借贷平台不是教育服务提供方,学员与教育机构的任何纠纷都与贷款的还款义务无关。“如果用户想办理停贷,随时可以通过平台办理贷款结清,即付完全部学费,贷款结清后,分期贷款自然终止了。但在贷款结清之前擅自停贷发生逾期,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将会显示逾期信息。”
该工作人员表示,贷款购买教育机构的课程,本质上和使用信用卡支付是一样的,金融机构对用户购买的培训服务好坏或质量问题不进行保障或承诺。建议用户在选培训机构时,选择正规、合法、有口碑、有资质的机构并签署相应的书面协议,了解支付细节后,再进行付费。
栏目主编:张武文字编辑:房颖题图来源:上观图编图片编辑:朱瓅
来源:作者:澎湃新闻李思文陆炳旭
贷款中介行业如何有效获客,开发新客户,提升团队效益
在贷款中介公司领域,传统式的方式是根据信息的不对称的方法来扣除顾客提成,殊不知这类方式的各种弊病早已逐渐暴露出去,例如贷款中介公司拓客难且推广费用高;顾客存留、管理方案错乱;没法锁住自个的资源顾客,非常容易跳单、漏单;用户体验感差这些。这种情况全是贷款中介公司领域内困惑已久的业界困扰,那么该如何解决呢?
一.老模式下的贷款程序,是贷款中介公司碰到的难题
1.材料多:必须连接金融机构及顾客,协助顾客提前准备一大堆材料,并且许多材料在顾客自已去申请办理流程中,很可能会遭受同行业的中途抢下,跳单、漏单状况经常发生。
2.材料的准确性:不清楚艰辛提前准备的各类材料是否有难题,很可能由于顾客提前准备的材料不符,造成贷款中介公司早期的勤奋急于求成。
3.连接难:现阶段贷款中介公司和金融机构、顾客连接大部分全是根据电话、手机微信、线下推广沟通交流等方法,三方沟通成本高,耗时费力。
4.审核慢:顾客着急需用钱,常常会了解业务流程进展,贷款中介公司并无法随时查询业务流程进展并回应顾客,等候全过程很痛楚。
5.可预测性不够:提前准备一大堆材料,离开了很多步骤之后,顾客实际能否贷、可贷是多少、年利率是多少結果沒有可预测性,身心疲惫还没数。
二.贷款中介公司拓客难、推广费用高
其实现在也有较大一部分人到应用插车、电话营销、发单、贴广告纸等传统式低效能的线下推广开展业务的方法,成本增加、且实际效果不稳定。
因为开展业务的方法大部分全是线上下开展,因此贷款中介公司还面对着时间、人力资源、钱财上的极大资金投入,东奔西跑、请吃饭、印刷广告,每一项花费都必须贷款中介公司自身担负,因而推广费用是十分高的。
业界新手因为经验不足,业务水平较差,每日最烦恼的便是在哪儿顾客;而行业内的老员工,在领域内披荆斩棘很多年,虽然有一定的客户资料,但也无法一直固步自封,老员工一样面对着怎样寻找客户的难点。
三.顾客存留、管理方式错乱,用户体验感差
现阶段贷款中介公司绝大多数全是应用电话、手机微信、等形式来开展客户关系管理和维护保养;那样的管理方式更为便捷,可是管理效益较低,数据信息巨大之后很容易搞混,造成无法直接按照顾客的状况,给与顾客最专业的的企业融资服务项目,无形中还会继续造成顾客的损失和服务项目体验感的减少。
四.运营商大数据获客
运营商大数据获客是根据大数据,借助于移动客户的访问踪迹和浏览方式开展意愿确定。根据网站和数据信息深入了解顾客。公司早已从过去规模性推广,转为更准确的人性化客户满意度,大数据营销最先要明确顾客的要求。
运营商大数据来源的渠道有很多,这种信息能够来自各种运营商的客户,在使用移动上网浏览网址或是是相应的电脑软件的环节中,能够合理的得到访问量信息内容,能够精准定位顾客活跃性地域,获得顾客年纪、性別、个人行为等。
次之运营商大数据库系统创建中,不一样的情景还可以有不一样的运用方法,对消息多方面捕获和鉴别,随后实现挑选,获得的准确数据信息才算是真正的对公司造成核心理念的数据信息。
科普成果 | 解码智能金融②
1.理财不求“人”,看看智能投顾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工费变得越来越昂贵。美国家庭之所以能够接受孩子们去做蓝领,也是因为蓝领的工资已经基本上可以与白领、金领等持平。在中国,之前因为人口众多所以人工较为廉价,现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工费在事实上也变得越来越贵,而提供教育、金融等一对一咨询服务的费用则更贵。
你想请家教,多少钱一个月?你想请私教,多少钱一年?你想咨询心理医生,多少钱一分钟?那么,你把你的孩子教育、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安顿好了之后,是否要考虑请一位投资顾问,来帮你打理财富?
1.1越来越昂贵的投资顾问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他的投资顾问就是他自己。当他有一些储蓄,又在投资上摔过几个跟头后,就会开始考虑找一位投资顾问了。目前市场上可以找到的“免费”投资顾问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银行和金融机构向自己的客户提供的客户经理,另一类是满大街打电话拉人头的投资顾问。那你相信哪一类呢?
显然,客户经理相对来说靠谱很多。可是,一位客户经理通常需要对接几十个甚至上百位客户,如果你不是他的“意中人”,他很有可能对你敷衍了事,推荐那些其实并不适合你的产品,或者强行要求你购买本机构的产品,甚至连你的资产细节和风险偏好他都不曾确认过。
要从客户经理那里得到你想要的私人定制服务,只有一种办法,就是付钱,在银行存大量的存款,成为银行的高净值客户,荣登“私人银行”区域,要么就是直接付钱给投资顾问,比较常见的就是成为各种私募、信托公司的VIP,无论盈亏,他们都要向你收取费用。
1.2智能投顾是什么?
当投资顾问服务变得越来越昂贵、只有有钱人享受得起的时候,我们就打从心底里呼唤“普惠金融”。人的精力有限,确实不可能一对一服务,更不可能免费,但机器可以啊!于是,顺应大家期待的智能投顾诞生了。
“智能投顾”也就是智能投资顾问,是一种利用计算机为你定制投资方案的服务。在美国,智能投顾收费是人类投顾的1/4,而且有些智能投顾经历了市场的检验,获得了比费用昂贵的人类投顾更优秀的业绩。
智能投顾会首先和你进行细致的交流。就像你在银行、券商做的风险测评问卷一样,它会问你很多问题,对你进行全方面的了解。但是它不仅仅了解你的风险承受能力,还会对你的性格、资产情况、风险预期、投资喜好等等做出判断。
然后,它会根据这些情况为你生成专属的投资方案,为你提供资产分配方案,将你的资产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给现金、固定收益、股票基金等投资产品中。有的智能投顾还能直接帮助你管理投资产品。
某智能投顾产品(图片来源:网络)
智能投顾相对于人类顾问的优点主要有:
服务相对便宜、业绩也不输给人类投顾,特别适合我们一般家庭和居民;
人类投顾容易被情感左右,做出不理智的判断,但机器不会;
人类投顾有可能产生私心,给你推荐让他受益最多的,而非最适合你的产品,智能投顾这一点上相对来说公正一些。当然,这一点也取决于智能投顾是哪家机构的产品。
1.3几款智能投顾产品
智能投顾到中国后,也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发展局面。我们可以简单地把设计开发智能投顾产品的企业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银行的智能投顾。现在,各大银行都上线了自己的智能投顾产品,银行智能投顾的投资标的包括了公募基金、股票、固定收益类等。网上有很多关于对比分析此类智能投顾的文章,大家见仁见智。
第二类,券商、基金等机构的智能投顾。因为直接对接证券、基金公司,这类智能投顾通常有“一键跟投”功能,即直接帮你下单购买投资组合。
某智能投顾的业绩表现(图片来源:网络)
第三类,第三方公司的智能投顾,主要指金融科技企业。
1.4我该选择智能投顾吗?
看到这里,你可能已经在思考该选择哪家银行、券商的智能投顾呢?
先别着急,现阶段的智能投顾,并不如我们上面所描述的那样完美,还处在初步开发应用的阶段。可以说,大部分的智能投顾对大数据的挖掘还不够深入、给出的投资建议和资产配置等都还没有经历过长期的市场检验,也有学者表示,如果智能投顾的资金投向进一步丰富的话,很有可能就失去理论支持,成为鸡肋。
另一方面,智能投顾再智能,也是人们用代码编写出来的,难免会出现“恶意代码”等现象。如果智能投顾的代码从一开始就不是客观的、不是为你着想的,只推荐对某些公司有好处的产品,做不到客观公正,那也算不上智能了。
最后,市面上有大把打着“智能投顾”旗号的骗子,编写或者断章取义地拿出一段投资业绩吸引你,实际上根本没有人工智能的应用,而是赤裸裸的欺骗,我们更要小心防范。
那么,我该选择智能投顾吗?其实,无论什么时代,无论你有没有钱请顾问,“投资一定要投自己熟悉的领域”,就算你有钱请顾问、就算你求助于智能投顾,你仍然要持续学习、独立判断,对自己的投资负责。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购买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2.借钱更容易的背后,是什么科技?
在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迅速发展的这几年,很多人对“借钱”这件事有了新的认知。以前说到要借钱,只能想到问亲戚借、去银行借,现在说要借钱,各种公司各种APP都会主动找上门来,让我们觉得借钱的渠道越来越多,借钱越来越容易了。
背后是什么样的科技推动,丰富了我们的借钱渠道呢?以前“不敢”借钱给我们,尤其是不敢借钱给小微企业的银行,现在为什么又“敢”了呢?作为借款方,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自身的信用,才可以更好地享受这样的金融便利呢?
1.1它怎么知道你需要贷款了?
“您好,您在我行的信用额度提升至XXXXX元,欢迎您申办我行贷款……”
时至今日,我们很多人都会多多少少收到这样的短信。排除掉一部分诈骗短信,有的真的是银行向你发出的邀约,认为你符合它的贷款条件,可以从它那里借到一些钱。而这个时候,往往你刚好需要一些钱,会惊讶于“它怎么知道我想借钱”这个事实。更有甚者,我们现在接到的贷款产品营销电话,也有可能是机器人拨打和接听的。
实际上,银行,包括诸多提供个人贷款的公司,如小额信贷企业、消费金融公司等,都在利用人工智能悄悄地改进它的获客营销系统。
由于我们刚刚爆发过以“现金贷”、网络贷为主的弱化贷款用途而导致的社会风险,现在银行等机构更倾向于向我们提供与消费绑定在一起的贷款,如买车、买家电、旅游、教育等消费贷款以及常见的生活消费贷款(如信用卡)。在此基础上,“了解客户的需要”成了这些机构首先要做的事情,因为只要它预测到了“这位客户可能想买车”,之后再向你提出贷款邀约,你贷款的可能性就会高很多。
那么,智能获客系统是怎么运作的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用户画像”,说白了就是尽量搜集关于你的数据,包括身份信息、社会关系、网络行为数据、金融资产数据等,然后利用模型去判断你是否有贷款或者其他的金融需求。
从用户画像到金融需求(图片来源:数据观-集奥聚合)
而这里所谓的“模型”,就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它建立在大量的事实数据基础上,响应快、判断会越来越准确,大大提高了银行等贷款机构的获客效率。而你,也就被“精准营销”了,所以,感觉银行能够猜到你的所思所想,也不是那么奇怪啦。
2.2你能借多少钱,它说了算
小微企业融资难一直是金融业的一块心病,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的出现带来了新的曙光。笔者曾经访谈过30余位小微企业家,说是小微企业家,实际上他们可能就是淘宝开店的、种葡萄的、开门店卖窗帘的,他们一致认为需要贷款的时候,第一反应绝不是找银行,有时候,他们宁愿使用民间借贷,也不会考虑银行。实际上,银行以前也不喜欢小微企业来借钱,很直接的一个原因就是,贷款最讲究能否还钱,而银行要去考察一个小微企业的还款能力的话,需要花很多时间精力,成本太高,抵不过小微企业的利息。
银行和小微企业的“宿仇”来源于“信息不对称”。银行不知道小微企业的信用如何,也不知道小微企业会不会贷款中途倒闭,存在的种种顾虑让他们很难合作。而最近,我们却经常能看到银行为小微企业发放贷款的新闻,这是为什么呢?
在这种转变的过程中,“智能风控”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可以从全方位搜集小微企业的信息开始,通过智能风控系统利用这些数据对小微企业的信用级别进行评分评级,进而得出每个小微企业的授信额度,方便银行授信放贷。
企业信用体系所需的信息(图片来源:埃森哲研究)
而在放贷之后,银行又可以根据对数据的跟进,跟踪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随时做好贷后管理工作。
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出现,使得搜集这些数据成为了可能,而人工智能技术,又可以进一步更快、更高效地处理预判,为银行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从而提高了银行为小微企业放贷的积极性。
传统风控与智能风控比较(图片来源:《中国金融科技运行报告2019》)
网商银行是我国首批民营银行之一,以专注小微企业服务闻名。网商银行创建了“310贷款模式”(3分钟申请,1秒钟放款,0人工审核),只做100万以下的贷款服务,截止2019年,累计服务了1700万家小微企业。
网商银行服务过的小微企业(图片来源:IT时报)
网商银行的成就主要来源于它基于模型与算法的智能风控系统,搜集数据为客户的“信用”打分,而这个信用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客户的每一次成交、每一次与消费者的互动,都有可能改变这个分值。为了让算法和模型更为准确,网商银行有80余人专注做数据挖掘分析等研发工作,不断地改进智能风控体系。
2.3珍惜信用,信用即财富
无论你是个人,还是小微企业主,无论有多少条途径申请到贷款,最关键的仍是“信用”。中国“以诚立邦”,千百年来最重要的传统美德之一就是诚实守信。在当代社会,信用对于个人、企业同样重要,随着社会对信用的重视,信用将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于金融业而言,信用一直是金融的核心,征信建设是金融顺畅运行的基石,是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在古代,你的信用口口相传,现在,你的信用将会以数字、量化、动态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表现为中国人民银行给你开具的“个人信用报告”,也可以表现为支付宝中的“芝麻信用分”,更是各个机构悄悄对你评分的内部结果。
个人信用报告样本(图片来源:爱学网)
如果是企业,信用则体现为“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网”中的有关信息,也可以体现为“天眼查”、“企查查”等APP中的有关信息,还有可能体现为网商银行和各类贷款机构数据库中的相关记录。
企业信用信息样本(图片来源:央广网财经)
珍惜信用,信用就是你的财富,在数字经济时代,有信用的人将得到很多便利,而无信用的人将寸步难行。
3.证券和保险公司柜台背后的秘密
相比银行和理财,我们可能对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到底在做什么不太了解,更不清楚人工智能能够对它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事实上,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应用人工智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很多,甚至因为人工智能的应用,这些公司解雇了大部分的人工。高盛集团在过去的10多年内,其纽约总部就有600个交易员岗位被200个电脑工程师替代,2017年年初,高盛集团高管表示,人工智能交易已逐渐在高盛集团的市场交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就从离我们最近的炒股、车险这两个业务说起,聊一聊证券和保险公司柜台背后的秘密。
3.1机器人交易员:柜台背后的秘密
当你打开炒股软件,看中一只股票准备买入时,有没有想过软件上不断交替显示的“成交XX手”的动态成交记录,来自于机器人之手?
事实上,在证券、基金、对冲基金、外汇、期货等金融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机器人,我们把它叫做“机器人交易员”。机器人交易员群体数量庞大,根据不同的市场有着不同的交易策略,它们来自对冲基金公司、投资银行和中小风投企业等等。
这时候你可能有疑问了,为什么要用机器人交易员进行交易呢?人工有什么不好的吗?《被人工智能操控的金融业》一书总结道:到目前为止,机器人交易员最大的优势就是速度,按照业内的话叫做“抢市”。对金融稍有了解的人都能够明白,时间差对于金融交易的重要性,很多人都是通过时间差、信息差在金融市场中套利赚钱,就算是毫秒级的信息传输差距,也足够机器人交易员介入其中赚大钱。2014年出版的《快闪小子》就介绍过,超高速机器人交易员的交易策略就是,利用客户下单后但尚未抵达证券交易所前的这段时间,进行低买高卖。
交易场景(图片来源:网络)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交易员也变得越来越聪明。从只是机械地按照人类设定的情景下单交易,到只要人类给机器提供交易策略,机器就可以自己执行交易、还能自己做出交易决策,花样层出不穷。
3.2“智能炒股”软件是否可信?
那么,“智能炒股”又是什么意思呢?理想来说,智能炒股应该是由机器人主导或者运营,由机器人自行决定如何交易股票、交易哪些股票和基金,从而达到比人为操作更高的收益率或者更低的风险。
2017年10月,全球第一个应用人工智能进行投资的ETF基金——AIPwEiETF上市。这只基金使用了IBM的W人工智能系统分析美股的投资机会,7×24小时工作,每天同时分析6000多只股票和上百万条相关消息,还拥有各种量化投资模型。截止2018年10月,一年过去了,总体来说它的成绩还算可以,一年间上涨了9.63%,跑赢了标普500指数,是前13%的ETF基金,战胜了市场上三分之二的个股。不过,到2018年底的时候,由于市场环境等原因,它的表现变得差强人意。
正当我们以为期待的“智能炒股”时代已经来临时,我们依然要保持足够的警惕,采取辩证的态度。首先,我们要理解为什么机器人看起来比人更厉害,主要还是两点:一是机器人的数据分析能力更强速度更快;二是机器人没有感情介入,所以更理性。也就是说,除此之外,事实上,无论是人工炒股还是现在的智能炒股,它们的核心还是一样的:都是采用一定的量化模型,而如果这些模型没有取得突破,那机器和人的差别也不会特别大。
其次,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市面上绝大多数“智能炒股”其实是“伪人工智能”,说白了就是打着人工智能的幌子招摇撞骗。让你填一些个人资料、打个电话,为你推荐几个股票,就说自己是人工智能,显然很不靠谱。更有甚者,有些机构不具有证券投资咨询的资格,通过冒充人工智能的方式,向你推荐股票,这其实是不合法的。
总的来说,市场有风险,投资仍需谨慎。人工智能炒股还只是一种理想情况,现实情况仍然以人为炒股为主,切记不要相信市面上的野鸡“智能炒股”软件。另一方面,股票市场的风险并不会因为人工智能炒股而降低,一定要理性看待。
3.3人工智能与保险
那么,人工智能在保险领域又有什么用处呢?
“设想在某一天,智能可穿戴设备提示你身体出现了健康隐患,快速计算出可能发生的治疗费用及保险所能覆盖部分,为你预约医院。医院做完检查,在自助付款机器上,你所需要支付的费用已直接扣除了保险公司垫付的金额。回到家中,智能家居提醒你健康保单即将满期,并且根据最新身体状况推荐了专属于你的疾病保险产品和保费情况”。众安保险数据智能中心总经理孙谷飞在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描绘了这样一幅未来的新保险场景。
“未来保险”活动照(图片来源:网络)
是的,未来的保险,一定是“千人千面”的。保险产品其实是高度定制化的产品,我们一般个人能够接触到的就是寿险、财险,包括了健康险、意外险、车险等等,目前市场上的保险产品,大多数都是按照年龄划分,尤其是健康险,年龄越高越贵,这种大众化单一的定价方式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表示不满。因为,就算年龄相同,我们每个人的健康情况也不同,凭什么体弱多病和身体健康付的是一样的健康险;就算车龄相同,我们用车的习惯也不同,凭什么我一次都没有扣分而你经常被罚款,我们交的车险又是一样的。所以,在保险领域,我们特别需要个性化定制的产品和价格,而这一点,有望通过人工智能结合大数据技术来实现。
未来的保险业务流程,也应该更方便。走过保险流程的人都知道,保险的流程尤其是核保、出险流程非常繁琐,时间很长,碰到稍微复杂一点的案子,需要提交各种各样的材料、开各种各样的证明,人的心力都被磨没了。而人工智能的出现,可以代替人工更快地进行核保和理赔,同时还可以防止保险欺诈,可谓一举两得。
2017年9月,中国平安集团旗下金融科技公司金融壹账通首发“智能保险云”产品(图片来源:网络)
3.4智能定损方便你我他
在保险领域,大家最常接触的就是车险了。车险全称是机动车辆保险,是指对机动车辆由于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负赔偿责任的一种商业保险,车险包括了交强险和商业险,商业险又包括了第三者责任险、不计免赔险和车损险等。
我们最常用到车险的场景就是在路上发生刮擦,这种情况并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又必须由第三方来定损,然后再协商解决。而定损需要现场取证,需要第三方到现场,这样不仅耗费了车主的时间精力,而且所造成的拥堵路况对城市交通也产生了不良影响。此时,人工智能定损就派上了用场。
传统定损与智能定损(图片来源:网络)
2019年百度推出了一项智能定损产品,车主或保险公司定损人员通过手机拍摄上传车辆损伤部位的外观图片,系统自动识别受损部件及损伤类型,快速在线定损,并可推荐引导至周边4S店、汽修店,显著提升了小额案件的定损、理赔效率。这一系列定损、估计损失的过程,也就需要十几秒就够了。
百度车损鉴定示例图(图片来源:百家号)
蚂蚁金服也推出一个“定损宝”产品,通过拍照片、拍视频在十秒内定损、出维修方案和保险方案。在定损宝的发布现场,举行了一场对12辆事故车定损的人机PK比赛,虽然定损员和定损宝在两辆车的处理意见上存在分歧,但在合议后,定损员还是认可了定损宝的判断。定损宝速度快、准确率高,可以大大提高定损的效率,为我们带来了非常大的方便。
人机PK(图片来源:网络)
当然,所有的人工智能应用都还在不断的发展之中。比如在车辆定损技术中,要用到图片识别技术,而这个技术也尚未完全发展成熟,因此难免会有很多潜在的问题,还请大家理性看待。
浙江省社科联社科普及课题成果
课题编号:20KPW13M
课题名称:解码智能金融
负责人:申睿
工作单位:浙江金融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