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提供低利率、无抵押贷款,金融护航“担”出“三夏”好收成
视频加载中...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25日讯麦收过后,围绕农业方面的资金需求,德州积极加强政银企对接,及时更新服务,助力“三农”生产。
在齐河县胡官屯镇郑官村,2000多亩小麦收割后,将会“住”进村里的新仓库。“储存下来以后,到价格稍微上浮的时候我们把它卖出去。每年这两季粮食,整个合作社的经济收入要增加30万到40万元。”齐河县胡官屯镇郑官村村党支部书记宋君告诉记者。
建设储粮仓库一直是宋君的“心头大事”,为了发展村集体经济,他带领党支部成立了郑官村农业专业合作社,并计划通过建设粮仓来增加收入。然而,流转土地的费用得提前支付给农民,还要购买化肥、农机、良种,资金缺乏让合作社计划一度“搁浅”。
为了帮助像郑官村这样的党支部创办合作社迈好第一步,省农担公司联合农业银行推出了“强村贷”业务,为合作社提供低利率、无抵押贷款。“普惠利率再加上补贴,年利率二点多,省农担给我们承担了一部分风险,我们承担20%的风险,有利于我们下一步更好地开展这项业务。”中国农业银行齐河县支行行长李珺向记者介绍。
通过“强村贷”,老宋很快拿到了100万元的贷款,不但新建了1100平米的仓库,还在麦收前购买了新农机,储备了夏种的良种和化肥。除了助力合作社,农担公司还联合农商银行推出“农耕贷”业务,帮助种粮大户从种小麦向“经营小麦”延伸。
自去年以来,德州“鲁担惠农贷”业务规模快速提升,目前,已为9400多个农业经营主体担保放贷48亿元,发放贴息补助7800多万元。
闪电新闻记者郑秀程德州台李晓阳周元元齐河融媒朱琳武城融媒杨娜李金鑫德州报道
德州市不动产抵押登记实现“零跑腿、零纸质、零收费,全程网办”
公积金贷款、商业贷款抵押登记及其注销登记是日常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理中的高频事项,登记质量和效率事关金融安全和企业运营发展。近日,德州市自然资源部门着力优化业务流程,开拓性地开展公积金、商业贷款登记业务组合办理,强力推进不动产抵押登记智能审批和部门间关联数据嵌入式共享应用,建立不动产抵押登记“零纸质、零跑腿、零收费”全程网办模式。
强化部门协同,便民利企降费。德州市自然资源局与德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不动产登记与金融信贷服务合作的通知》,在登记场所与金融机构互设服务点、全面推行互联网+不动产抵押登记办理模式、精简抵押登记材料及流程等方面对抵押登记业务进行优化,推进零见面办理,企业群众可在各抵押贷款金融机构网点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业务,无需再跑政务大厅不动产登记窗口,全面实现“网上办”“就近办”“不见面办”。目前,德城区内已有124家银行网点可办理抵押登记申请业务,互联网办理率已达到99%。
县(市、区)级政府印发或同意由自然资源部门印发关于零收费办理企业不动产登记的通知,全面免收企业(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各类不动产登记业务收费(含工本费)。目前,齐河县已免收抵押登记费用1600余万元;武城县也免收不动产抵押登记、预告抵押登记费346.445万元,有效降低登记成本。
深化数据共享,免收纸质材料。金融机构利用山东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平台,直接申请办理抵押登记相关业务。登记机构通过共享获取的申请材料,不再重复收取移交纸质材料档案,相关资料以电子形式存储,实现全流程无纸化办理。禹城市、庆云县启用不动产抵押登记简版合同,内容更加清晰明了规范,减少资料提报频次,缩短了工作人员扫描上传和审查材料的时限,材料上传审核时间从之前的20多分钟缩短至5分钟。
优化登记流程,实行组合贷合并办。德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通过深化与公积金中心、银行金融机构合作,优化贷款抵押流程,推进组合贷款购买新建商品房“一件事、一链办”,实施预告登记与预抵押合并办理,解决了原来“跑腿多、效率低”的问题。银行业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将受理的材料通过“一网通办”平台推送至不动产登记部门,工作人员及时办理预告登记和预告抵押登记,并出具预告登记证明。
智能审核登簿,注销登记即时办结。德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率先在抵押权注销登记实现新突破,在受理申请后,系统自动比对无误,即可在系统自动智能注销抵押登记,实现“零人工、全自动、秒批秒办”。武城县、庆云县也升级了不动产登记系统,开发智能审批功能,推动不动产登记业务由人工审核向计算机智能审批转变,抵押权注销登记进入即时办结模式。
此外,登记证明电子化,业务协同数字化。自今年4月份起,德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对德城行政辖区内的不动产抵押登记业务统一发放电子证明,同时明确电子证明与纸质证明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德城行政辖区内抵押登记业务全流程实现数字化。
德州:“两权”抵押激活农村沉睡资产
“我用集体资产股权加朋友担保,从农村商业银行贷到20万元,解决了秋季收玉米流动资金紧张的难题。”11月16日,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武城镇方河沟村粮食经营户方文平表示。
在德州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农民又多了一项改革红利,集体资产股权不再是账面上的数字,而成为可以转化为资金的资本。农民不仅可以用它直接分红,也可以质押贷款,解决生产经营急需,这一经验被宣传推广。不仅如此,德州市还有一项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经验,前期也被农业农村部在全国推广。目前,德州市已有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和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两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发展资金不足,面临‘失血、贫血’问题。特别是做好乡村振兴战略这个答卷,解决‘钱从哪里来’是一道必答题。近年来,德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改革的一系列政策要求,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推进金融创新,探索开展土地经营权抵押、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有效盘活了农村沉睡资源,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和金融资本进农业、进农村,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撑。”德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杨洪涛说。
截至目前,德州市累计办理土地经营权抵押和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41多亿元。德州经验被宣传推广,40多个县市区代表前往德州考察学习。
“两权”抵押赋能农村经济发展
有效抵押物不足是农民在贷款中遇到的普遍问题。德州市开展的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和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则增加了农民的抵押物,盘活了农村沉睡资产。
股权质押贷款,可以把集体资产中个人的部分间接变现。股权质押贷款的基础,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2017年8月至2018年底,德州市率先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把股权量化到每位集体成员。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就是把集体的经营性资产确权到户,量化到人,实现村民对集体资产的占有、使用和收益分配的权利。”德州市副市长董绍辉说。
有了股权证,农民不仅能领分红,还可以作为抵押物从银行贷款。自2019年5月开始办理股权质押贷款,到2020年8月底,德州市共办理股权质押贷款193笔,金额8050万元。
此外,早在2016年德州市就开展了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而土地经营权抵押的前提是农村土地确权颁证。2013年3月至2016年5月,德州市开展了“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工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
李家户镇西店村的祥惠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村里桃园、梨园的运营管理,一年需要投入80万元。以前村里的冷库、大棚等资产没有固定资产证,土地也没有经营权证。合作社想贷款,拿不出抵押物,只能东挪西借想办法。2018年,村里的土地办了经营权证,他们就能抵押贷款了。今年,他们又用225亩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120万元。2016年3月至今年9月,德州市累计发放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5704笔,金额40多亿元。
2019年5月开始办理股权质押贷款后,农民也可以把集体资产股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一起抵押贷款,解决单一抵押物贷款额度低的问题。
创新机制打通抵押关键环节
“银行要放款,首先考虑的是风险。为了打消银行的顾虑,我们创新了两证、一书、一池、一网‘四项机制’,解决了确权、评估、担保、抵押物处置等几个关键环节的问题,化解了银行风险,保证了银行顺利放款。”德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孙丰勇说。
办好“两证”,明晰权属。通过分别为农民颁发农村土地经营权证、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证,使农民的权利实现证件化、具体化,确保用于抵押贷款的权利合法有效、权属明晰。
出具“一书”,合理评估。针对农村土地实际资产价值认定难的问题,创新建立了土地经营权价值评估机制,由县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开展免费评估,出具土地经营权价值评估认定书,银行依据评估价值进行放款。
建立“一池”,为抵押物备下“接盘手”。德州市首创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项目池”承接机制,县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选择经营状况好、信誉度高的优质主体,建立起风险防范“项目池”。当借款主体无法正常经营偿还贷款时,其抵押的土地经营权可由“项目池”中的其他主体承接经营,并由承接主体续缴农户土地租金,以地上附属物部分偿还银行贷款。这一做法有效解决了抵押的土地经营权变现难、处置难问题。
用好“一网”,信息共享。德州市创建了农村综合产权信息共享系统,将业务办理、数据管理、土地流转备案及合同管理、抵押贷款登记等都纳入系统。实现农口部门确权信息与银行的联网,改变了银行查询农业数据的麻烦,大大提高了效率,过去贷款手续需要7至10天完成,现在最快3天就能完成放款。
此外,德州市还建立了多元一体抵押物处置制度、贷款风险补偿制度、融资担保风险分散缓释制度、保险增信保障制度,以降低贷款风险。
“自开展集体资产股权质押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以来,我市在这方面没有出现一起不良贷款现象。”德州市农村改革与经济发展中心主任张洪星说。
作者:□宋延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