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贷款核销办法

本文目录

什么是贷款核销

1、什么是贷款核销?

贷款核销是“呆账贷款核销”的简称,银行按规定将呆账贷款或贷款损失予以核销的一种制度。通俗点说,贷款核销就是一项会计制度,实际上就是允许银行将产生的贷款损失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进行税前扣除。

2、什么是税前核销,什么是税后核销?

核销是指资产从账面上消掉,企业账务上作为损失处理。税前核销是指这部分损失可以在计算所得税时扣除,税后核销是指这部分损失不允许在计算所得税时扣除。

3、贷款核销了借的钱还用还吗?

首先,答案是肯定的。贷款核销只是在账务上将银行贷款做损失处理了,但是在法律上,银行还是有权利对贷款进行追索的,这就是所谓的内核外不核。

4、不良贷款核销的利弊?

利:冲掉一些死账,让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下降,提高银行当年不良贷款的处置金额,而且核销后银行依然可以主张债权,账销案存,收回的核销贷款入营业外收入。

弊:可能会给银行带来风险,而且核销后的贷款,实际损失金额会大于采取其他清收处置手段造成的损失,如果未达到条件核销,存在合规风险,有可能会被监管处罚。

5、贷款核销后征信如何?

银行贷款被核销并做结清处理,银行的征信系统就会显示信用不良记录,如果用户想要消除这个不良记录,就要先确认该条不良记录并非由用户所导致的,可以去银行征信中心投诉,如果情况属实就可以删除。通常用户的个人不良记录会保持五年,五年后会自动删除记录。

6、银行不良贷款核销会计处理是怎样的?

核销呆账贷款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贷款损失准备

贷:逾期贷款——××单位逾期贷款户

已确认并转销的呆账贷款,以后年度又收回来的的金额增加呆账准备,其会计分录为:

借:逾期贷款——××单位逾期贷款户

贷:贷款损失准备

应按收回同时应在借款单位存款账户内扣收逾期贷款,其会计分录

借:活期存款——××单位存款户

贷:逾期贷款——××单位逾期贷款户

7、核销贷款形成的主要责任是什么?

1、需要形成分析报告,深究为什么会出现不良贷款,比如审核不严格、资料造假未发现、催收不及时、为了完成任务轻易放贷等,这些都要仔细查清楚。

2、列出责任人。每笔贷款从申请、审核、放款、贷后管理、催收等都会有经办人,要列出主要的负责人,其中可能会有离职、换岗、业务调整等原因,也要一一列出来。

8、核销贷款被认定为责任人有什么后果?

1、赔偿。根据分析报告判断每个责任人的错误程度、重要性、相关性,然后把损失金额进行分摊,需要进行赔偿。

2、影响绩效考核。银行内部也有考核机制,所以可能不会直接赔偿损失,而是从影响出发,与最终的绩效、薪酬、奖金等分配挂钩。

3、处罚、处分。可能会直接出通知,处罚相关的责任人。

总之,如果损失和影响不大,可能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每个银行处理方式不同,会有一定的风险容忍度。

9、呆账准备金的核销需要什么条件?

(1)借款人和担保人依法宣告被破产,经过定清偿后,仍不能还清的贷款。

(2)借款人死亡,或者依照《民法通则》的规定,宣告失踪或死亡,以其财产或遗产清偿后,未能还清的贷款。

(3)借款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巨大且不能获得保险赔偿,确实无力偿还的部分或全部贷款,或者以保险赔款清偿后未能还清的贷款。

(4)经国务院专案批准的逾期贷款。呆账核销应实行分级审批制度,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及时核销呆账。外汇贷款应提取相应的人民币呆账准备金,不得提取现汇,如发生外汇贷款呆账损失,经审查批准后,可申请**外汇,用于冲销外汇贷款损失。

10、不良贷款被核销了,是不是就不用还钱了?

首先贷款核销它是一种会计制度,所以核销只是在账务上银行将贷款做损失处理了,但是在法律上银行还是有权利对贷款进行追索的。

11、贷款核销认定要求?

根据财政部《关于国家专业银行建立贷款呆账准备金的暂行规定》有关规定:呆账贷款额每笔5万元以下的,由地方级银行会同同级中央财政机构进行审批,呆账贷款额每笔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由省级银行会同同级中央财政机构进行审批呆账贷款额每笔10万元以上的,由各专业银行总行根据下级行和省级中央财政机构的意见审批,报财政部备案。在具体执行中,审批金额有所调整。各银行和中央财政机构在贷款核销审批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国家贷款核销有关规定,不得越权审批或违反有关规定进行审批,违者将追究其相应责任。

12、税前核销和税后核销区别?

税前核销指的是贷款损失在计算所得税施行税前扣除。税后核销是贷款损失不满足税前扣除要求,会计上可以计入损失,但是税法上不允许在计算所得税时对这部分损失扣除。所以在会计结算上需要缴纳该部分25%的企业所得税。

如何成功清收「已核销」贷款?

出品信贷风险管理

作者张涛

商业银行对于信贷风险管理工作都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不光要跑得快还要跑得稳,有序开展工作。通过对本行实际情况的总结与梳理,建立较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并在日常工作中严格落实才能大大减低风险事件的发生。

案例情况

近日X行经过不懈努力成功清收一笔已核销的信用类贷款,收回贷款本息及诉讼费用总计近12万元。

该笔贷款为客户通过线上渠道自行办理的信用类消费贷款,无抵押质押物及保证人等作为清收工作的抓手,且其办理贷款时留存的联系电话及地址不准确,导致在开展清收工作时一直无法与借款人取得联系。该支行尝试通过上门催收、律师函催收、登报公告催收、以及法律诉讼催收等各种渠道对该笔贷款进行催收但均无效果。2019年10月X支行对该笔贷款进行了核销。核销后继续加强对该笔贷款的清收工作。由于借款人预留地址信息仅显示其居住的街道并未显示具体居住地址,支行清收人员只能多次进行走访搜寻借款人线索。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不懈努力,一次偶然的机会清收人员与借款人的父母取得联系。在沟通中了解到借款人由于为他人做担保导致身陷债务纠纷,目前债台高筑无力归还贷款。支行以借款人父母为突破口反复对其开展清收工作,让借款人了解到贷款逾期的问题严重性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最终两位老人答应替借款人进行还款并于2020年12月来行将该笔贷款全部结清。

从本案例来看,这是一起在贷款核销后清收人员通过持续追索,发现清收机会并成功进行清收的典型案例。对不良贷款的核销是我行不良贷款处置的常规手段,对于已核销贷款应严格执行银行中账销案存、持续追索的处理原则,继续加大力度开展清收工作,同时在开展工作时清收人员需做到细心、尽心擦亮双眼不放过任何一个清收机会,争取贷款的早日收回,实现响不良贷款要效益。

案例启示

从该笔业务案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第一,在已核销贷款清收工作中要坚持不抛弃、不放弃的工作态度,继续加大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开展清收工作。从本案例来看,所有关于贷款人的信息均不正确,加大了清收的难度,但是信贷工作人员依然不放弃任何希望,继续寻找新的线索和希望,为日后能够成功清收不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任何时候,一个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都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要对不良贷款清收处置的相关政策以及法律法规扎实掌握。作为商业银行,我们在开展不良贷款清收工作时,法律和国家政策是我们强有力的武器。扎实掌握相关知识可以让我们更加有效的发现清收机会,从而更好的开展清收工作。有很多借款人法律意识淡薄,不了解不良贷款对于自己的重要影响,所以这种轻视的心态也很容易将正常贷款变为不良的风险。所以,在贷款发放后,应该及时同借款人联系并婉转暗示不良贷款和不良征信记录给借款人带来的不良后果。

第三,对于信用类贷款,由于无担保最为清收工作的抓手,在对借款人本人催收无效的情况下可将工作重点放在与有借款人有亲密关系的人员身上,适时的打出亲情牌或者友情牌,往往能在清收工作中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第四,当贷款进入不良阶段,有很多信贷员会很苦恼,认为该笔贷款很难在成功追回。但是任何事物都有突破口,只要用心去看、去思考,不断探寻新的突破口,从多角度来辩证思考,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第五,贷后管理的重要性。对于每一笔贷款发放后,都应该及时进行了解和追踪,详细了解贷款人的最新经济状况和准确信息,做到“了解你的客户”。当遇到借款人开始违约的情况,马上跟进及时联系上借款人,了解借款人的难处和真实原因,并尽其所能为客户提供帮助,走出困境。减少贷款变为不良的风险。

第六,完善商业银行信贷系统。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和进步,更多的贷款人选择通过线上方式来办理贷款。但是很多商业银行因为科技落后,无法及时追踪到借款人在线上办理的贷款和详细信息,这在无形中就形成了很大的风险。所以,在不断提升信贷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同时还要完善本行的信贷系统,通过人工+科技手段,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降低风险。

分类考核、不良核销还原、单列信贷计划……支持小微细则落地

3月13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2019年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下称《通知》),为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出优化“两增两控”总体目标、分类实施考核、完善内部机制建设等一系列的细化方针。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通知》亮点非常多,其核心在于从多方面去落实之前在顶层上要求的银行回归本源、加强支持民营企业薄弱环节的政策。这份文件是监管细化落地的具体实施措施。

“既有监管上的约束,又有激励。既有原则性的要求,也有一些非常具体的规定。并且还考虑到不同银行的差异化,避免出现‘一刀切’和“运动式”放贷,体现了监管的精准化。”曾刚称。

分类实施差异化考核

对于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和邮储银行,银保监会称,考核指标是:努力完成“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较年初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较年初增速,有贷款余额的户数不低于年初水平”。

具体而言,差异化考核为,5家大型银行要充分发挥“头雁”效应,2019年力争总体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30%以上”。对2018年完成“两增”考核目标(或普惠型小微企业信贷计划)以及利率指导目标、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其各项贷款余额超过10%的大中型商业银行,经报银保监会同意,可适度放宽考核要求,确保至少完成“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不低于年初水平,有贷款余额的户数不低于年初水平”。

曾刚表示,差异化考核是这份文件的一大看点。以前不少大银行倾向对大企业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可能占比较小。对国有大行提出30%的增速要求,是经过严密计算的。若大行能完成30%的目标,那对整个小微企业融资环境的改善将具有重大作用。不过大行之间也有差异,文件中提到的上述变通办法,也是考虑到部分银行的现状。

“分类实施考核既保证了对小微企业总体上支持的要求,又能兼顾不同银行的自身情况,可以调动所有大中型商业银行,去实现制定的政策目标。”曾刚表示。

而对于地方性法人机构,银保监会表示,考核指标为各银保监局辖内法人机构努力总体完成“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较年初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较年初增速,有贷款余额的户数不低于年初水平”。

差异化考核则体现在:在辖内法人机构信贷计划总体完成“两增”考核目标的前提下,可对部分机构实行差异化考核,相关标准或条件由各银保监局自主制定。对辖内2018年完成“两增”考核目标(或普惠型小微企业信贷计划)以及利率指导目标、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其各项贷款余额超过一定比例的法人机构,经报属地银保监局同意,可适度放宽考核要求,确保至少完成“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不低于年初水平,有贷款余额的户数不低于年初水平”。

对辖内涉农贷款占比较高的法人机构,可选择将其“两增”考核计算口径扩大为“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下(含)小微企业贷款和普惠型其他组织及个人经营性(非农户)贷款、单户授信总额500万元以下(含)的普惠型农户经营性贷款”。

曾刚表示,一些中小型银行尤其是农村金融机构,一直以来主要客户是小微企业。若再让这些机构大力增加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比重,很难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可根据中小金融机构自身特点进行差异化考核。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对2018年完成“两增”考核目标的,无论是大型国有银行还是中小银行,允许其在考核时将当年普惠型小微企业不良贷款核销金额还原计算。符合不良贷款核销还原标准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需在报送2019年信贷计划时向监管部门提交申请。其中,大中型商业银行由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审核,地方性法人机构由各银保监局审核。

曾刚表示,小微企业不良偏高,若不核销,包袱越来越重。但若核销,银行人员不但付出了较大的代价,还没有算入业绩,“吃力不讨好”。这项措施的变化给银行提供一个很好的激励,具有正向激励作用。

完善内部绩效考核机制

银保监会称,进一步完善内部绩效考核机制。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提高小微企业金融业务的考核分值权重,将小微企业业务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监管政策落实情况与分支机构主要负责人考核评优及提拔任用挂钩。进一步优化对基层信贷人员的考核激励方式,适当下调利润考核要求。

此外,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重点明确对分支机构和基层人员的尽职免责认定标准和免责条件,进一步将授信尽职免责与不良贷款容忍制度有机结合,对分支机构可执行差别化的容忍度。对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未超出容忍度标准的分支机构,在无违反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则行为的前提下,可对分支机构负责人、小微业务部门和从业人员免予追责。

曾刚称,从监管层面提高风险的容忍度,落实到银行内部,具体实施为考核机制。《通知》中对不良率的适度容忍,提高了银行容错能力,为在银行的一线人员提供了更好的激励。

“过去以追求中短期利润的考核机制将得到适度的调整和优化,更有利于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当然,从长远看,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对银行自身的长远发展是有利的。”

“实施过程中要考虑商业可持续性和风险补偿的问题,考虑通过货币政策对支持小微企业的国有大行进行引导和激励,例如结构性降准或者降低风险准备金等,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动态地完善政策落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副主任王刚曾对记者表示。

单列普惠小微信贷计划

《通知》还称,单列信贷计划。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年初要以完成“两增”目标为导向,在客观预估当年本行各项贷款增速的基础上,单独制定普惠型小微企业信贷计划,并分解至各一级分行。信贷计划需经本行主要负责人签字认可,执行过程中不得挤占、挪用。

对于买入转让信贷资产额度纳入“两增”考核范畴。当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转出方在资产负债表内终止确认该项信贷资产时,转入方应将转入的信贷资产进一步细分,将其中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额度填入1104系统S71报表中的相应科目(历史数据不追溯调整),纳入“两增”考核范畴。

曾刚表示,加大单列信贷计划是对以前政策的延续、更进一步的强化。以前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的大型商业银行会有普惠小微信贷计划,会对信贷进行专项管理,但是不少中小银行没有做这方面的规划。当下,单独制定普惠型信贷计划有利于对小微企业的进一步专项支持,银行从内部制度上落实对实体经济扶持的人、财、物的规划。

此外,曾刚表示,银行应优化信贷技术和方式,利用进一步加强与互联网、大数据的融合,深度挖掘自身金融数据和外部征信数据资源,加强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来提高对小微企业风险分析能力和定价的能力。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