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贷款购机

本文目录

0元购机变贷款购机 数百顾客陷“天添薪”困局

“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听起来十分美好,包括李女士在内的数百位彭州市民,最近却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得苦不堪言。2016年11月19日,家住彭州的李女士与老公准备给儿子买个新手机,当他们到达城区一手机店后,店员告诉他们,你们这样买手机不划算,现在有个活动可以实现“0元购机”。“只需提供银行卡和身份证就可以办理分期付款,而且在分期的时间段内,每天都会返现,相当于你免费得到了一个手机。”

李女士一听,这不就是“天上掉馅饼”吗?但前提是需要使用一款名为“天添薪”的平台。最终,李女士以6300元一部手机的价格购买了实际价格为2790的手机,对于高价的质疑,店方表示没关系,消费金额均可以全部返还。

在使用了两个月多月后,李女士顺利提现了1000元,但最近一个多月却无法提现,返利也少了。春节后,她再次找到商家时,手机商家已经关门不见了。同时还收到了贷款公司催款通知,要求还款。这时她才发现,与她有着同样遭遇的市民不在少数。

3月29日,记者到来四川天添薪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现场聚集了来自安徽、湖南、重庆、四川各地的代理商和商户,寻求解决方案。针对目前发生的情况,公司方回应称天添薪消费模式不是骗局,因公司经营不善资金短缺,返利停滞,目前正在积极自救中。

诱惑:

“天添薪”平台返利花多少返多少

据悉,手机店员提出的每天返现是通过叫做“天添薪”和“聚福源”的平台软件,用户办理了分期购机再绑定银行卡后,就可在该类软件上获得每天数元的返现,当返现金额达到100元的时候,便能提现一次。店员承诺,长此以往,李女士购机分期款项都会返现给她,然后用返现的钱还到银行卡中,最终实现零元购机。

随后,以为自己捡了大便宜的李女士不仅给儿子买了新手机,自己也换了一部手机。在办理分期购机时,合同上签订的总购机款项为12515元,此时店员提出还需补交400元一部手机的平台费,总共需缴纳13000余元。

被喜悦冲昏头脑的李女士当时并没有注意到所谓的分期购机合同中蹊跷的部分,回到家后,李女士发现,她购买的OPPO手机售价仅2790,但购机单上却标注售价6399元,并且购买机型处写着苹果6。售价和机型的不符合,让李女士起了疑心。

随后,李女士拿着合同找到了商家质疑,“店员说让我放心,到时平台都会返现给我,哪怕写10000也会返给我们。”李女士告诉记者,当时没想那么多,就相信了店家的说法。

蹊跷:

平台返利减少不能体现消费者被贷款公司催款

购机后的一个月内,平台每天的返现金额虽然不多,但也算安抚了李女士的心,在成功提现了100元后,该手机商家又打电话找到李女士,表示除了她目前绑定的银行卡之外,还需要再绑定三张银行卡至该平台,同时还告诉她一张银行卡每天返现4元,4张卡每天就能返现16元,绑定的卡越多,这个活动就越划算。刚刚尝到甜头的李女士不疑有诈,便到店办理了另外三张银行卡的绑定业务。随后,李女士陆陆续续提取了“天添薪”和“聚福源”两款平台软件返给她的现金总计1000元。

春节前半个月,该类平台返现出现问题,钱少了,还不能够提现,李女士有些担心。过完年,李女士找到该商户,发现该商户已经关门,平台返利从每天4元减少为每天1元左右,并且根本无法提现。又过了一段时间,李女士居然收到了一个陌生贷款公司的催款电话和短信,这时候,李女士才意识到,自己可能受骗了。

通过询问,李女士加入了一个名叫“天添薪维权”的微信群,群里均是因为使用天添薪而产生问题的消费者,记者看到群里共有有200余人。3月27日,李女士等几十名使用天添薪平台的消费者到来当地派出所报案。目前,警方已介入此事。

记者调查:

数家0元购手机店关门2千手机花6千买

成都商报记者随后走访发现,位于彭州市天彭镇南大街的数家手机店都已关门,甚至连招牌也被拆去,而这些手机店无一例外都打出了“0元购机”的优惠活动广告。记者看到,南大街29号手机店紧闭的卷帘门上贴着一张手写的通知,称“平台返现出于不明原因导致本店严重亏损,目前暂停营业。”商家称由于外界压力暂时停止营业,绝对不是“跑路”,并留下了电话号码。

“关门已经一个多月。”相邻的商户告诉记者,该手机店因为天添薪的问题早就没营业了。同时商户表示,自己也在该店分期购买了手机,并使用天添薪平台,一开始返利4元,现在只有1元。并向记者出示了最近几日的让利回馈记录。“看上去钱仍在返,但不能提现,相当于只是个数据。”

记者通过对维权群里市民的采访,发现群里的市民遭遇大同小异,商家打着“0元购机”的旗号,吸引顾客前去买手机,等顾客到店就提出可以通过分期付款和平台返现实现免费获得手机的建议,让顾客签下分期合同。

不少消费者不知道,自己签的所谓分期合同,实际上是小额贷款合同,直到收到贷款公司的催款短信和电话后,才得知所谓的“0元购机”实际上是“贷款购机”。

记者联系上其中一家名叫普惠快捷公司的贷款公司,该公司成都法务部专员告诉记者,跟众多商家之间是普通的合作关系,公司将客户买手机的钱支付给商家,并没有与天添薪合作。“客户买手机的钱,我们公司全部支付给商家,商家把钱贷给了客户。”法务部专员说,客户与贷款公司签署了分期贷款合同,拿到手机,因此消费者需要将钱还给贷款公司。

“现在天添薪不能返现,就没钱还款,只能自己另外还款。”刘小姐表示,害怕贷款会影响信用,她已经一次性还完了所有款项。而李女士也告诉记者,一直以来也在还款,到现在为止已经还了4个月,每个月还400多元。“如果我全部把贷款换完的话,相当于2千多的手机花了6千多买。”

天添薪回应:

不是骗局因经营不善资金短缺返利停滞

3月29日上午,成都商报记者到来位于龙潭寺工业园的四川天添薪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现场聚集了几十名来自安徽、湖南、重庆、四川各地的代理和商户,他们都受到返利停滞影响,想找公司寻求解决办法。

“我们向消费者承诺可以全部返现,现在一两个月提不到钱,消费者跑来质问。”其中一名商家向记者透露,在被质疑成骗子后,生意也不能做,无奈之下只好暂停营业。

对于目前的情况,四川天添薪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林总进行了回应。林总表示,天添薪是一个给商家、消费者之间搭建桥梁,促进消费的平台。公司运营模式就是收取商家每日营业总额的17%(最初是15%)作为平台管理费,其中10%用于回馈消费者,平均分配给符合返现条件、消费在500元以上的客户,剩余7%作为平台利润和后期发展的资金来源。

为何会出现长期返利无法体现的情况呢?“公司现在资金短缺,没有钱进行回馈。”林总解释称,原来每天营业额可高达到两千万,到2月6日时,营业额只达到200万。如果按照去年2月至今年1月平均收回来的的资金,回馈金额应该在1元左右,但当时公司回馈的仍然是3元多。2月6日以后至目前,每日营业额仅五六十万,能够用于回馈的钱就更少了,由此造成了资金短缺甚至无钱的情况。

同时,林总表示出现经营不善的情况与前任负责人在工作上指挥失误有关,波及的代理和商家不仅限于成都,全国各地的代理都受到了影响,目前公司正积极采取一些自救的方案,尽快解决此事。

对于消费者怀疑天添薪平台可能进行欺骗的行为,另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不存在骗的说法,不能兑现会让消费者有损失,但也有较早时期全部返还的。”该负责人表示,天添薪的消费模式不是骗局,公司成立一年多来,在资金正常运行时,是完全能够兑现的。

对于提到的部分诱导办理按揭贷款的情况,该负责人表示平台仅与消费者、商家构成利益关系,不涉及任何资金交易和第三方平台支付,分期贷款是应该是商家的个人行为。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张肇婷实习生岳依桐摄影记者王红强

编辑丨江亚玲

马上评丨优惠购机“眨眼”变贷款,运营商套路防不胜防啊

“手机免费拿”“手机1元购”“信用购机”……据报道,近年来,一些电信营业厅里出现了大量的“购机惠”政策,消费者买手机时,只要对着营业员的手机眨个眼进行身份认证,就可得到几百到几千元不等的优惠。但媒体调查发现,消费者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办理了分期贷款。

虽然人人都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但当“馅饼”以优惠促销的名义出现,且在电信运营商这样正规的场所出现,很多人很容易掉入“陷阱”。对金融知识缺乏了解的人,在营业员的刻意隐瞒和诱导下,很难知道自己“眨个眼”进行身份验证,背后真实的含义到底是什么。以为只是便宜买手机,或拿些礼品,谁知道就稀里糊涂“被贷款”了呢?

明白过来的消费者想要销号,不仅要补足优惠金额,还得额外支付远超当初优惠金额的违约金。更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因为根本不知道这笔贷款的存在,接到催贷电话时以为是遇上骗子,结果出现了逾期记录,上了征信。

电信运营商利用庞大的用户基数,及消费者的信任,“挂羊头卖狗肉”,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堂堂电信运营商,何以如此坑骗消费者?善意地理解,也许并非出自企业本意,因为出问题的,多是运营商的合作代理营业厅。但这至少说明,电信运营商在管理合作代理营业厅上的混乱,也不排除运营商对代理营业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默许。而消费者,没有义务也难以区分官办营业厅与合作代理营业厅,进而提高警惕。

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只强调优惠,不提示风险,诱导购买存在风险的金融产品,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不仅如此,电信运营商刻意隐瞒的恶意,事实上还构成了对消费者的欺诈,导致消费者在重大误解下达成相关协议,这依法属于可撤销合同。据此,消费者既有权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欺诈行为主张惩罚性赔偿,也有权根据《合同法》,要求撤销合同并主张损害赔偿。

法律鼓励更多消费者勇敢维权。但维权毕竟需要成本,现实中,人们更愿意通过行政投诉等途径,寻求监管部门的帮助。电信运营商以“优惠购机”名义坑骗消费者,并非一时一地的个别现象,在全国很多地方普遍存在了较长的时间,各地相关部门理应重视,加大监管力度,积极作为。

虽然电信运营商并非仅有一家,携号转网也已放开,但不可否认,相比消费者,运营商依然处于强势地位。这种情况下,更应加强职能部门监管,提高坑骗消费者行为的违法成本,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这些年来,在“被贷款”之外,电信运营商的“营销套路”还有很多,比如天价流量费、流量清零霸王条款等。吸引眼球的优惠背后,是偷换概念的各种套路,令消费者防不胜防。

没有规制就没有约束,在利益面前,诚信经营很难只靠企业自觉,唯有监管看得见、打击看得见,坑骗消费者的行为才不会肆无忌惮。

眨个眼就算授权,小心“购机惠”成为分期贷

营业员热情推销业务,却闭口不提贷款实质;消费者眨个眼就“被办理”分期贷款,只要忘缴话费就会经历“爆炸催款”

商家在消费者不知情或不充分知情的情况下,只强调优惠,不提风险,诱导其购买存在较高风险的金融产品,明显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手机免费拿”“手机1元购”“信用购机”……近年来,一些电信营业厅里出现了大量的“购机惠”政策,买手机时只要对着营业员的手机眨个眼进行身份认证,就可以得到几百到几千元不等的优惠。

有这么好的事儿吗?记者在北京、杭州等地走访多家电信营业厅发现,一些营业员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存在私自为客户办理分期贷款业务的现象。

欠了话费却被催贷

2019年9月,小萨收到一条催债短信,被告知“已经逾期四天,翼支付合约机欠款50.08元,近期将上传逾期信息至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小萨对此一头雾水,因为她从来没办理过这项业务。后经查询得知,原来是她在去年1月,到电信柜台办理“碎屏险退费”业务时,“被办理”了这笔叫“橙分期”的业务。

无独有偶,从未办理过贷款业务的张女士也经历了“被催贷”。2018年8月底,张女士到电信营业厅买手机。营业员称,只要办理每月99元话费的电信套餐(含三张无限流量卡),买手机就可以直降800元。

张女士没有犹豫就办理了业务,售价为999元的手机,她只花了199元。然而,接下来的日子,只要忘交话费,张女士就会经历“爆炸催款”。催款电话和短信中屡次提到如不缴费将“影响征信”。

张女士查询发现,橙分期是某金融科技公司与中国电信合作推出的分期消费模式,为电信用户提供0元购机、话费还款的分期服务。

难道“热情”的电信营业员办理的直降800元手机优惠是一笔贷款吗?

2019年6月,张女士到营业厅要求注销账号,却被营业员告知,必须交满当时优惠的800元,还有违约金1000多元。张女士无奈地交了近2000元后,才最终销户。

杭州市民陈女士也反映,除“送手机”外,在办理电信业务时,营业员还以送电视、电动自行车、手表、流量以及帮缴物业管理费等名义,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办理了分期贷款。

记者调查发现,“被办理”橙分期业务的消费者越来越多。自2019年1月到9月底,多名电信客户发帖称,自己在办理电信业务时,遇到了此类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因不知道这笔分期贷款的存在,结果出现逾期记录。

发展“人头”还有奖励

“优惠购机”到底是怎样一种销售套路?记者随机选择了数十家电信营业厅进行体验。

——隐瞒贷款实质。“如果店员没有向您推荐直降1000活动,您可拨打17718501310举报获得100元奖励。”2019年9月25日,北京市西城区一家电信营业厅的宣传海报十分醒目。

营业员为记者办理这项业务期间,自始至终未提及消费贷。她只是承诺道,“原价1099元的手机,只要交99元就能拿到手,但每月必须交129元的话费。”

办理期间,记者就收到了提示分期还款的短信。经过多次询问,这位营业员答复称,“你不用管这些短信,你只要交你的话费就可以了。”

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电信营业厅,记者也遇到了相同情况。一名营业员表示,“橙分期”就是一个业务名称,但闭口不提贷款实质。

——发展“人头”有奖励。记者调查发现,如果消费者对“分期”业务的安全性提出质疑,电信营业员便会“抛出”各种诱惑。作为“主打”业务,西城区这家营业厅强调,“不是人人都有这个额度,如推荐朋友来办理,还能得到红包奖励。”

朝阳区这家营业厅的员工直接表示,如果今天办理,不但不用补手机的差价,还送价值149元的无线耳机。为了表示这项业务很“靠谱”,这位营业员拿出办理该业务的名单,上面标注许多消费者已领了耳机、茶具等不同赠品。

——用“优惠”包装“贷款”。这项业务是电信业务吗?记者向电信客服致电咨询,对方首先肯定了该业务属于电信。当记者询问这项业务是否具有贷款性质,客服回答“是”。

那么到底什么是橙分期?对用户有没有影响?未告知客户贷款性质便办理业务,是否合规?电信客服表示,该业务不在客服处理范围之内,需要记者拨打“翼支付”客服电话进行咨询。

记者随后致电“翼支付”人工客服,对方又为记者转接到专业处理“橙分期”业务的客服人员。

该名客服起初与营业员回答的如出一辙:“缴纳话费即可、对个人毫无影响。”

当记者追问“这项业务是不是消费贷款时?”这名客服承认了这项业务的实质:电信利用自己庞大的用户基数,在用户办理橙分期业务对镜头眨眼的同时,实际是在授权电信以用户名义,办理一笔甜橙金融贷款。用户交话费其实就是还本金,而贷款所产生的利息,则由电信美其名曰“红包返现”,由翼支付直接代扣。

正常情况下,只要电信按照约定返还红包,就不会出现逾期。但只要手机欠费,就会暂停发放红包。这也就是为什么办理该项业务后,用户不交话费,会“上传征信”或者“被催贷”。

——如不按期缴费,将影响征信。用“购机惠”进行包装的橙分期,到底是不是网贷?办理之后会对用户产生什么影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分析称,橙分期从穿透性监管来看,冻结24个月花呗额度,且是翼支付分期,逾期违约金较高,这些都符合网贷特征。

“即使电信按期自动扣款,如消费者账户资金短缺,无论金额大小,都很容易对其征信造成影响。”他还表示,橙分期的违约惩罚措施,分为违约金和滞纳金两部分,违约金是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四倍。很明显,这项业务并不像营业员所描述的那样“万无一失”。

——营业厅还有“两张面孔”,消费者维权难。记者调查时还发现一奇怪现象,有的营业厅热情推销橙分期业务,有的营业厅则表现“淡定”。

记者致电中国电信客服得知,其营业厅分为官方营业厅与合作代理营业厅。客服承认,合作代理营业厅有些并不是电信“正式员工”。而向记者推销橙分期业务的,正是合作代理营业厅的工作人员。

消费者该如何自保

“优惠购机”活动到底存在哪些法律风险?消费者又该如何做好自我保护?

中国法学会消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认为,这种“诱导式办理流程”,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

“商家在消费者不知情或不充分知情的情况下,只强调优惠,不提风险,诱导其购买存在较高风险的金融产品,明显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消法对此有明确的规定。”陈音江表示,因此无论是电信运营商,还是橙分期经营者,都应事先告知消费者安全注意事项、限制权利条款等,然后再让消费者自主决定是否购买。

他认为,运营商在开展业务时,要在显著位置公示公布所有收费业务及标准,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有关收费标准、安全注意事项和风险警示等,确保每笔收费业务都真正做到全面、准确告知,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对于已办理该项业务的消费者,虽然通过“对着镜头眨眨眼”授权,但这并不意味着运营商可以不担责。如果消费者不知情,那么根据合同法有关规定,该协议条款无效。如果有证据证明,运营商存在故意隐瞒或欺骗,消费者可以要求惩罚性赔偿。

陈音江建议,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一旦发现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不仅要责成经营者退还费用和赔偿损失,还要依法对其进行处罚。此外,消费者也要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以免上当受骗。(记者冯松龄、魏董华)(参与采写:宋美彤)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