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门店遍布成都大街小巷的互惠超市,如今去了哪里?
先说说互惠超市的结局,被红旗连锁超市收购了。
2015年之前的成都各大小区楼下,红旗超市的隔壁,总是有个互惠超市,而其不远处还有舞东风超市甚至还有个老邻居,构成了红旗舞东风,互惠老邻居。
源自华西都市报
一、起头并进的红旗舞东风
在2000-2013年这个时间段,红旗连锁和互惠超市你追我赶,其门店数基本差不多,基本维持在1400家左右,甚至于互惠超市的门店数要多于红旗超市。
红旗超市起于2000年的国企改制,由曹世如一手创立。
早期的互惠超市
互惠超市是1994年4月在成都棕北小区由退伍军人、街边修自行车匠、开自行车店的老板潘世伟一手创立的。到2000年前后曹世如创立红旗超市的时候,互惠超市已经在成都遍地开花了,门店数达到了168家,职工达4000人,经营场地遍布成都市的东、西、南、北、中及周边十二个市县,还扩展到了省内的江油、雅安,绵阳、广安等地市,总营业面积5万多平方。
潘老板,源自百度搜索
虽然红旗连锁在互惠超市面前算是后起之秀,但是红旗连锁名字起的好,超市开进了中南海,随后上了市。
而互惠超市格局就小了,专注于本土市场,在内部管理上多是自家人,慢慢形成了家族企业,管理上出现了问题。
2013年,一位银行的朋友说,互惠超市迟早出问题,我说为啥呢?他说我建议他们上一个现金管理系统(就是把现金归集到公司账户,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他们不上,说他们老板就喜欢每天每个门店收到的现金直接存到他个人卡里面,他喜欢看银行发给他的那个余额数字,这是一个很危险的动作,你想嘛,再大的老板,每天看到卡里面那么多钱,会不会东想西想,乱投资,乱做为。(2013年之前,微信支付宝支付还没有普及,大家还是用现金买东西)
一语成谶,2014年爆出互惠超市资金链出现了问题,闭店,供应商催款等新闻层出不群,据相关未经证实的报道,互惠超市欠供应商货款达2亿多元。
2015年6月9日,红旗连锁(002697.SZ)公告称“公司筹划使用不超过人民币4.23亿元收购四川省互惠商业有限责任公司及其关联公司的超市业务资产及配套资产。”根据公告显示,互惠超市的相关资产除了388家门店及其店内设施设备之外,还包括配送中心资产和农庄资产。
至此,俩家相依为伴的零售连锁企业,合而为一。
二、提前下车的互惠超市
互惠超市作为一个零售企业,主要利润来源于赚取差价,怎么会拖欠供应商那么多钱呢?
熟悉超市运营模式的朋友们都知道,开超市,基本上自己不怎么垫钱,只要你把门店开起,货柜摆上,经销商会主动送货上门,你买完后再结账,甚至于部分快消品还要单独给门店上架费,这样的生意,怎么会一夜跌落呢?
问题还是出在了财务制度或者说财务管理上。
据报道,互惠超市的财务总监是老板的兄弟媳妇,虽然老板否认了资金被挪去参与了民间借贷,但是没有老板的点头,再蛮狠的兄弟媳妇也不敢挪用那么大一笔资金参与高利贷吧。
大家知道2015年前后,成都的东大街一条街全部是金融公司,后面遭遇了行业清退等问题,很多金融公司跑路,互惠超市也是深受其害,因小失大。
三、收购拉锯战
互惠超市卖身红旗连锁之后,潘老板内心也是苦涩的,也是不甘心的,近乎失联。
2016年1月20日,红旗连锁召开新闻通报会,隔空喊话互惠超市,希望互惠商业履行其对供应商应尽责任,把剩余没有交付的166个门店尽快交过来,自己的烂账自己尽快处理好。
你看红旗连锁说的,互惠早已严重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状态,个别供应商或受人唆使,加之找不到互惠潘董事长、总经理及法人代表讨回货款,而直接跑到红旗连锁索要货款,甚至采取拉横幅、聚众闹事。红旗连锁指责互惠超市只考虑自身利益,不顾供应商死活,拖欠的供应商货款多数是2013年、2014年沉积的旧账。也希望互惠超市及其潘老板能够勇敢站出来,和广大供应商一起解决货款遗留问题,逃避是解决不了存在的问题。
四、互惠超市陨落的原因
纵观互惠超市及其整个集团的卖身红旗连锁,主要还是管理的问题,管理是一门艺术,管理也是一门学问。
一是整体管理,家族企业,做不长久的,人人都可以负责,人人都可以不负责。
二是财务管理,财务总监是弟妹,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
三是内控管理,老板一人说了算,没有形成有效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
四是战略管理,没有形成有效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管理机制。
源自百度图库
曾经有个老领导说过,小企业求活,中型企业求死,大企业求稳。
互惠超市就属于中型企业求死的状态,有钱了,到处乱投资,民间借贷、房地产、私人飞机、赌博基本上是民营中型企业破产的几条死路。这或许正是部分民营企业做不大的原因。
上海这家小超市,开启无人售货模式生意比平日还好
“我们超市的名字叫众缘,
这下真与众人结了缘。”
在上海市宝山区杨行镇
一个集生产生活于一体的园区内
有一家名叫“众缘”的生活小超市
六十多平方米
几排货架,零食百货、米面油粮
再普通不过的一家夫妻店
因为一则
“老板被隔离在家,店铺开启无人售货”
的短视频
这家小店受到颇多关注
3月25日晚
接到自己所居住的楼栋要被封控的消息
众缘超市老板娘景女士与丈夫犯了难
作为园区内唯一一家小超市
关了之后会给大家带来不便
而在去年曾有过封控经历的夫妻俩
也深知关店之后会面临的损失
“能不能有个两全的方法?”
景女士与丈夫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大门敞开、无人值守、远程监控、自助结账
“超市虽然不大,
却也铺了20多万元的货在里面,
我们愿意一试。”
景女士一再表示
他们坚持开店并非出于“什么伟大或高尚的目的”
仅仅是因为“在一个闭环管理的园区内,
居民生活需要,
而自己的生计也需要,
我们彼此需要。”
26日,超市“无人”经营第一天
防疫人员帮助他们依次打开门、灯和收银机器后
景女士和丈夫就一直坐在家里
关注着手机里的监控画面并“远程服务”
一开始不少人都“踌躇不前”
很快
园区内的顾客就适应了这个小超市的新模式
“老板,挂面在哪儿?”
“这扫码收银的机器怎么用?”
“付款码应该对准哪儿?”……
“无人售货”的生意比平日里竟还好了一两成
一位“心细”的顾客
也参与到这场“心大”的信任中
胡明因为工作、居住都在园区
平日里是众缘超市的常客
然而以前与店主夫妇并不熟
自嘲有些“强迫症”“爱操心”的他
在超市“无人售货”的第一天
看到货架没有以前齐整
年龄大的顾客不会自助结账
就忍不住上前帮忙
下班后又主动联系景女士帮助关店门
于是,连日来
除了早十晚九的帮忙开关店门
胡明还一有时间就顺道到超市看看
给卖空的商品补货
给凌乱的货架规整……
为什么这么认真负责?
胡明说:
“他们把关乎一家生计的钥匙都交给了我
既然那么信任我
我就一定要把事情办好了才行。”
一个愿意托付信任的店家
一位值得信任的常客
一群没有辜负信任的顾客
这几天来
真的一个逃单的人都没有
甚至店里那扇有点坏了的冰柜门
也总有顾客会细心地观察到并帮忙关好
没有一个人可以活成孤岛
一家小小的超市
让人看到了需要和被需要的紧密关系
看到了信任与被信任的坚不可摧。
景女士感慨:
“我们彼此需要、彼此信任
疫情之中我们都是可以互相依靠和取暖的人。”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号
福州路上这家超市全场商品3-7折,顾客纷纷打卡,冲上大众点评榜单第一名
最近,一家位于福州路上的超市冲上了大众点评超市便利好评榜第一名。网友发现,与榜单上人们熟悉的罗森、7-11等便利店相比,这家“善淘BUY42外滩街道慈善超市”不仅名字有些特殊,而且店内所有商品均以市场价的3-7折低价出售。慈善和超市有什么关系?这家超市还有什么秘密?为何能吸引众多周边社区居民和白领纷纷赶来打卡?近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来到店内一探究竟。
商品最低打三折
福州路480号,临街的一间小小店铺,门头写着“ChiS外滩街道慈善超市”,招牌上方就是晾晒着衣服的居民阳台,隔着一条街,马路对面是人来人往的上海书城。中午时分,有几位顾客正在店内安静地挑选商品。
店长潘琰斌告诉记者,之所以叫“慈善超市”,是因为这家店内的所有物品都来自企业及社会人士的无偿捐赠,捐赠物资出售后回笼的资金,专项用于街道困难群体的帮困救助。在进门处的货架上,记者看到,一块写着“我们的商品都以市场价格3-7折超值价格出售”的提示板十分显眼。
为什么店名要叫“BUY42”呢?潘琰斌解释说,这意为“fw”,即“ffi”,体现了超市的公益和慈善属性。去年1月15日,超市正式开业,以自愿无偿捐助为基础,借助超级市场管理和运营模式,不仅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便捷、优雅的购物场所,也提供了价廉物美、性价比高的商品。
超市的建筑面积约为200平方米,营业时间为周一至周日上午九点半到晚上八点半。记者看到,超市内分区清晰明确,设置了服饰区、日常用品区、鞋帽区、儿童用品区、图书区、试衣间区域。商品价格确实比市场价低不少,例如,一件市场价1898元的品牌外套,店内售价仅为399元,一套原价55元的全新消毒液套装,只需27.5元。
“除了居民捐赠的二手书,所有商品都是全新正品,有些商品是企业多余的库存,所以售价会比较低廉。”潘琰斌告诉记者,超市每天都有近百位顾客前来消费,在没有任何推广的情况下,凭借顾客的口口相传,已占据大众点评榜单第一。开业至今,超市共收到个人捐赠品3120件,48家企业的捐赠品共64141件,营业额近50万元。外滩街道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正在研发慈善超市微信小程序,进一步优化捐赠流程。
解决残疾人就业
这家小小的超市,不仅是企业献爱心的空间,更是解决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就业的基地。在前台工作的小刘,今年22岁,负责为顾客收银、介绍商品等工作,因为罹患脑部胶质瘤,小刘的身体只有左半边能动。
大专在读的小刘,学的是美术相关专业,目前在慈善超市兼职,积累就业经验。“因为身体的原因,之前找过几分兼职,但企业顾虑有风险,都拒绝了我。”小刘说,在朋友介绍下,她获得了慈善超市的兼职机会,可以替妈妈分担家庭开销。“爸爸十几年前就去世了,靠妈妈一个人工作太辛苦。”
此前,小刘从事过美术教育相关的工作,但看到她走路和普通人不一样,经常有不懂事的小孩嘲笑她,这让她很受伤。“在慈善超市里,没人会嘲笑我,大家对我非常尊重,也很照顾我。”小刘说,刚开始上岗时,自己还很紧张,担心因为行动能力受限无法做好工作,没想到顾客都很热心,看到自己搬不动货架上的商品,会主动过来帮忙。“心里觉得暖暖的。”
在店内采访时,记者还见到了一名身穿黑色衣服,脸上挂着微笑但沉默不语的男生。店长告诉记者,他是一名有轻度自闭的员工,大家亲切地叫他“弟弟”。作为黄浦区首家线上线下同步运营的慈善超市,顾客可通过关注“善淘B42”公众号在微商城选购物品,弟弟就负责运营网店,平时负责拍摄商品上架。
在超市内,还有一处专门售卖残障人士手工制品的爱心专柜,有DIY的贴花花瓶、彩绘杯垫、装裱在镜框里的福字剪纸、民族风娃娃挂画……这些物品均出自社区“阳光之家”学员之手。据介绍,超市开业以来,共收到阳光之家手工作品收到348件,出售249件,颇受周边白领的欢迎。
每周一,阳光之家的学员们还会来店里做一次兼职,获取一些补贴,至今已有12名阳光之家学员加入兼职。“在店里,亲眼看到自己制作的物件被人看中、买走,是学员们最有成就感的时刻,这让他们感受到了劳动的意义,也感受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是被社会所需要的。”外滩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搭建公益慈善平台
慈善超市距离外滩只有1公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帮助它吸引了不少人气,但光靠地段加持还不够。在超市靠窗的区域,有几张舒适的沙发座,旁边有一台深绿色的咖啡机,常规的美式、卡布奇诺、太妃拿铁,新潮一些的港式鸳鸯、香浓燕麦、黑糖奶茶,都可以在机器上现做。
与市场上动辄几十元一杯的咖啡不同,这台咖啡机制作的咖啡,每杯仅需9.9元。原来,这是街道对口云南孟连县的援建项目之一,所采用的咖啡豆产自云南,每卖出一杯,就会自动捐出2元给当地百姓,附近居民、白领在品尝咖啡的同时可以献爱心。
咖啡机边上,还有一个“对口援建产品展示区”,陈列着云南孟连县当地的农副产品,如普洱茶饼、孟连咖啡豆等。居民可通过电子购买渠道直接购买,形成援建“直通车”,实现一步到位、精准扶贫。
外滩街道慈善超市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物品收集再售卖的超市,更是一个公益慈善的平台。记者看到,在超市角落里,有一面心愿墙,贴着社区困难居民的各类需求,自愿认领心愿的社区单位会把居民需要的物品准备好,通过居委会交付。超市的微信公众号也会滚动发布居民心愿,让更多人看到。
据介绍,超市已经与周围的社区单位建立了友好对接关系。例如,位于福州路上的外文书店,曾对接多个微心愿,帮助对接者实现电饭煲、电熨斗、床上用品、台灯等小小心愿。至今,发布的54个微心愿中已完成认领50个。
在收银台背后,还有一间名为公益坊的小房间,在这里,社区单位、企业白领和社区居民以及街道阳光之家的残障人士,都可以来参加公益讲座、手工制作等慈善活动。为了从小培养孩子们的慈善意识,超市还邀请社区里的孩子们将家中闲置的物品拿到店里来卖,出售所得资金用于帮助社区里的贫困家庭儿童。开业以来,超市已累计开展公益活动32场、流动慈善超市20场,搭建起了一个“人人公益,处处可为”的慈善空间。
来源:作者:顾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