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买车 哪三种车险不用买
在贷款买车的过程中,最麻烦的不是挑车办手续的过程,而是保险的办理。很多车主在选购好新手之后,都会强制要求购买车险。这样不仅是很好的保证车主的损失,同时也是为了安全考虑。但是,现在购买的保险,有很多其实是没有必要购买的,在不我们不懂的情况下,都被购买了。为了减少大家花不必要的冤枉钱,下面我们来看看那三种车险是没有必要购买的。
第一种、车辆划痕险
车主只有在投保了车损险的基础上,才能投保划痕险。划痕险的保险责任是“他人恶意行为造成保险车辆车身人为划痕”。车辆划痕险一来增加了报案次数,会提升来年的保费。二来车辆划痕险无非就是油漆面被划伤。
第二种、车辆涉水险
顾名思义,就是指车辆在地势低洼、有积水的路面行车,在水中通行。一般发生在阴雨天气,排水设备欠缺导致路面有积水的道路低洼地段。如果经常要面对这种局面,那么车辆涉水险就很有必要,毕竟可以车主将损失降到更低。
第三种、车上人员责任险
车上人员责任险是一种车辆商业险附加险。负责赔偿保险车辆交通意外造成的本车人员伤亡。这个险种保费不高,但是赔偿额度也比较有限,通常是1-2万元。
想了解更多,请关注大博融通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微信号:。
贷款买的车 车险可不可以自己买
现在随着时代的变换,经济的极速发展,每家每户都有了私家车。而正是因为城市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多,各大城市限号出行,二车时代也开始来临。
分期付款买车尽管需要支付额外的利息和手续费用,但是减轻了人们的购车压力,也能帮资金紧张的消费者合理理财。所以现在很多消费者开始选择分期付款买车。但往往大家都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分期买的车,该还的贷款按时还,那保险能不能自己买?
大旭认为主要看你的按揭协议中是否有限制。一般如果是银行按揭贷款的话是无限制的,车险你买了就买了,至于在哪买的他不管。但是如果是一些经销商或者贷款公司提供的贷款他就可能在协议中有限制条件,这种情况你就必须按协议中内容的执行,到指定机构或公司购买保险。
新车第二年买保险一般来说,第一年车主可买全险,第二年则有所不同,其中交强险是国家强制险种,商业险则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建议,第一年车辆行驶状况良好、停放环境也比较安全的,可以酌情考虑盗抢险与损失类附加险种的投保,但对出险偶然性大的险种切不可掉以轻心,如第三者责任险、车损险应是必保险种。其他险种当根据自身车辆状况,理性选择,合理确定保险额度。
理论上来说你在银行贷款买的车,也可以在外面保险公司自己购买。但现实往往是4S根本不会同意你在外面投保,因为其中的利润谁也不想放手。之前也有分期车车主自己买车险,4S不愿意把车开回来让你退保重新在他那购买,中间的损失都是自己承担。车主们要想好再做决定,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以上就是本次文章的全部内容,有不懂的朋友可以评论区留言,大旭看到后会第一时间回复。喜欢的可以关注一下,咱们互相交流,我们下次再见。
为什么4S店总是推荐贷款买车,到底有什么猫腻?看完就知道了
我在4S店工作过,店长说:“要想月入过万就必须推荐贷款买车,4S店需要的不是会卖车的销售,而是会让客户贷款买车的销售。”
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汽车销售,就必须学会通过话术让客户选择贷款买车,如果经手的客户都是全款买车,即使成为销冠,那么离辞退也不远了。
为什么4S店总是推荐贷款买车,到底有什么猫腻?4S店总是推荐贷款买车,也是迫不得已的办法,在互联网时代,汽车的价格已经非常透明了,利润率在3.7%-4%之间。
一辆10万元的汽车,4S店只能赚取毛利润4000元左右,抛去房租、水电、人工成本,4S店几乎是不挣钱的。
4S店日子不好过,车企的日子更难,在2020年奇瑞的净利润率为0.212%,净利润仅为737万,平均下来一辆车连200元都赚不到!
4S店和车企都不挣钱,寻找新的利润点成为能否继续生存下去的关键,在探索过程中发现“贷款买车”是一举三得的事。
对于4S店来说,贷款买车可以增加利润率,也可以促进汽车销量;对于消费者来说,贷款买车可以提前消费,早日圆上买车梦。
因此,越来越多人选择贷款买车,而4S店把“贷款买车”成为创利的重要途径。
贷款买车,4S店可以多挣多少钱?以前4S店里的销售是不喜欢客户贷款买车的,总是觉得程序太多,流程太长,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后来逐渐才发现贷款买车是一件有利可图的事,而对于4S店和金融机构都是双赢的局面。
最常见的就是金融服务费了,我的几辆车都是贷款买的,无论我再怎么还价,金融服务费都无法免去。
通常情况下金融服务费在1000-4000元之间,稍微规范一些的4S是按照贷款总额的2%-3%收取。
一辆10万元左右的汽车,首付30%,贷款7万元左右,金融服务费就要2000元左右。
金融服务费完全是纯利润,无任何实际支出,这样光服务费就是卖车利润的一半以上了,这钱挣得可比卖车轻松多了。
不仅有服务费,还有金融机构给的返点客户选择贷款买车,选择哪家金融机构就看4S店的推荐了,此时销售就成了中介的角色,至于推荐哪家金融机构完全看利益驱使,也就是返点。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A、B、C三家金融机构都可以提供车贷服务,都想要挣客户的利息,但前提是和4S店取得合作。
大家都想和4S店合作,那就要进行一番比较了,A可以给1%的返点,B可以给2%的返点,C可以给3%的返点。
对于4店来说,自然是愿意和返点高的金融机构合作,这样就可以额外再获取一部分利润了。
通常情况下,返点的金额大概是贷款总额的3%,比如,3年期贷款大概是12%的利息,至少有25%的利息是进了4S店的口袋。
购买指定的保险,4S店照样可以获利当我们决定贷款买车以后,为了防止还贷期间汽车出现较大的问题,是必须要购买保险来以防万一。
通常情况下,我们是可以自己选择保险公司,或者在4S店上完保险以后出门就可以推掉。
但是,大多数人都比较怕麻烦,在4S店办完贷款以后就直接上保险了,这时上哪家保险公司和选择哪家金融机构是一样的。
4S店会指定几家4S店供客户选择,基本上都是大保险公司,保费都比较高,在上完保险以后4S店可以获取一部分佣金。
通常情况下,4S店获取的佣金是全车总价的0.5%-1.2%之间,一辆10万元的车,4S店大概可以获利1000元,同样是纯利润收入。
购买4S店合作的保险,维修保养指定4S店维修,利润相当可观选择4S店指定的保险以后,相当于给保险公司介绍了生意,到时候保险公司也会照顾4S店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合作共赢。
当汽车发生事故损坏时,保险公司会指定到4S店维修,卖车的利润只有4%左右,而修车的利润可高达40%-50%。
可以很明确地说,4S店的最主要的利润来源就是维修保养,即使房租、水电、人工都赔钱了,只要有稳定的客户群体到店维修保养,那么4S店就可以活得相当滋润。
贷款买车,4S店赚得盆满钵满,消费者该怎么办?对于4S店来说,客户贷款买车可以实现较大的利润,贷款卖出去一辆车,其利润相当于卖出去2-3辆全款车,在利益的趋势下,4S店当然是极力推荐客户贷款买了。
对于消费者来说,4S店挣得越多,买车时付出的就越多。
要想避免买车时被4S店套路多花了冤枉钱,最好的办法就是看清贷款买车的猫腻。
贷款买车金融服务费难以免除,通常在2000元;上牌费在1000元左右,可以还价到500元。
除此之外,像出库费、GPS安装费等各种额外收费,我们都可以直接拒绝,只要态度强硬一下,销售是不会强制收费的。
贷款买车成本低,买车容易养车难现在买车的门槛太低了,很多人都可以轻易买车,大不了直接贷款买车。
贷款买车让很多人提前消费、冲动消费、盲目消费、攀比消费,往往买车容易养车难。
说一下我养车的成本,希望给大家参考一下。
(1)车险费用5500元。
买车第一年交了6000元保险费,之后每年交强险加上三者险、车损险,合计每年大约需要5500元。
(2)停车费用3500元。
我住在三线城市,购买停车位3.5万元,租车位地上200元一个月,地库300元一个月,我选择了租地上停车位,一年租车位就要2400元。
这不算日常临时停车费,我大概算了一下,一年停车费可能都在3500元左右。
(3)汽车保养费2656元。
我的车小保养一次是718元,中期保养一次是1167元,在2万公里的时候需要更换机油、机滤、空调滤清器、空气滤清器、火花塞、制动液、变速箱油、冷却液,一共需要2656元。
(4)燃油费13140元。
按照一年行驶2万公里技术,添加95号汽油,每升7.3元,这样一年油费就要13140元。
(5)车窗贴膜5000元。
买了新车以后,就会各种珍惜,玻璃贴膜、隐形车体、全车镀金,这些汽车美容装饰特别费钱,只选择贴了车窗,结果还花了5000元。
(6)开车违章罚款1200元。
刚开车时车流量一多就紧张,经常在左转车道直行,第一年光交罚款就花了1200元。
(7)买车后各种小支出881元。
买车后560块钱买了一瓶车载香水,180元买了一个后备箱垫,60元买了2个靠枕,45元买了一个车载支架,36元买了4瓶玻璃水,合计一共花了881元。
以上所有的支出加在一起合计是31877元,把这些加在一起平均每个月在车上的支出大概是2656元。
如果是选择了贷款买车,那么养车的压力将会更大,我们不要轻易选择买车,更不要轻易贷款买车。
如果汽车真的是刚需,没有车生活将受到影响,那么可以选择贷款买车,但是要注意量力而行。
1、不要盲目追求合资品牌,现在的国产车性价比很高,更值得选择。
2、不要盲目追求高配车,很多配置看着很有用,其实根本用不上,还会增加故障率,增加养车成本。
3、不要盲目追求大排量车型,开车不是赛车,在能力有限的时候能够代步即可,排量越大、油耗越大,会让开车出行成为一种经济负担。
4、如果是家里第一辆车,我建议大家购买SUV车型,后排空间利用率高、通过性好、工具属性强,更加适合家用。
写在最后4S店推荐贷款买车是为了提高利润,对于4S店来说,盈利是最终追求;对于消费者来说,学会合理地少花钱,这也是最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