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资源换贷款

本文目录

奋发有为 行稳致远丨顺着“钱流”看中国经济潜力

2022年即将收官,中国经济态势引人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总结今年经济工作,深入分析当前经济形势,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提振了信心。

在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支付系统运行监控屏幕实时运行的画面令人印象深刻。在这里,平均一秒钟,就有3.8亿元资金在中国大地流动着。人民银行支付清算系统是我国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可以把它理解成国家和社会资金流动的大动脉。它服务于全国99%以上的银行机构和金融市场机构,服务于大宗金融交易和千家万户的日常支付。

资金持续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通过分析钱流的数据,我们发现今年以来,资金持续流向需要重点支持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而这些薄弱环节和关键环节获得贷款支持后的增长空间,积蓄起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

今年以来,面对我国经济出现挑战和下行压力,稳健的货币政策及时加大了实施力度。年内两次降准共释放长期资金超1万亿元,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降,企业贷款利率为有史以来新低;社会融资规模和人民币贷款都保持了10%以上增长。

要看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社会融资规模这个指标是重中之重。

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可以这样理解,社会融资规模是衡量对社会发展、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重要指标。

那今年以来,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如何?最新数据显示,1到11月,社会融资规模累计增加了30.4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了1.51万亿元。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持续流入实体经济的钱具体流向了哪里呢?八个字:重点领域、薄弱环节。截至2022年10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2.9万亿元,同比增长23.8%,较各项贷款增速高13.1个百分点;有贷款余额户数3806.1万户,同比增加539.2万户。

数据显示,国有六大行资金也着重投向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以期与实体经济需求更加契合,特别是制造业、绿色、“专精特新”等重点领域贷款取得较快增长。

蒙阴:好空气做抵押贷来7000万

通过梳理今年以来贷款资金流向,我们发现绿色贷款持续高速增长,资金支持下,绿色产业也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就在前两天,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上,山东的一个小县城向世界讲述了自己的绿色发展故事。这个小县城生态资源丰富,但当地缺少工业,经济发展缺乏支撑,这一片片的绿水青山,能有什么用呢?又怎么走出一条生态好、群众富的发展之路呢?今天的故事,先从蒙阴的好空气说起。

最近,山东蒙阴县一家企业收到了一笔7000万元的贷款,而他们的抵押物竟然是好空气。眼下,利用这笔资金,企业正在大力推进当地一座矿坑的修复工程。

拿到资金的蒙阴土发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永涛非常高兴地说:“空气都能换钱了,可以说蒙阴非常骄傲了!”

这家企业主要承担生态修复和美丽乡村建设,由于当地财政资金有限,巨大的资金缺口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蒙阴县委生态文明发展中心副主任薛兆彬则表示,蒙阴县作为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拥有良好的生态资源,一直以来他们都在探索如何让这些好生态带来好收益。

蒙阴县林木覆盖率达到73%,碳汇资源丰富。据专家测算,林木每生长1立方米平均需吸收1.83吨二氧化碳、放出1.62吨氧气。为了推进“碳中和、碳达峰”,我国成立碳交易市场,排放企业可以购买林业碳汇来抵消企业减排任务。

根据测算,蒙阴县2021年生态产品生产总值达到315亿元,林业碳汇产值占较大比重,这其中蕴含的经济价值潜力巨大。

林业碳汇有了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而企业正好拥有当地四个优质国有林场的经营权。

蒙阴土发投资建设集团就准备利用四个国有林场其中两万有效作物的林业碳汇收益预期权作为质押来融资。蒙阴的林业碳汇未来将带来巨大的收益,帮助他们将生态资源变资产。

有了丰富的碳汇资源作为贷款抵押物,如何确定林业碳汇的价值呢?

莱商银行临沂蒙阴支行副行长徐竞争表示,他们通过一家专门的碳汇评估公司,对整个林场的林木储量和固碳的能力,进行了全面评估。

最终,企业利用29568亩林场的林业碳汇20年预期收益质押,成功贷款7000万元,好空气带来的价值再用来反哺乡村振兴和生态建设。

尝到甜头后,当地开始认真思索如何让生态系统能有一套科学的价值核算体系?他们与中国环科院合作,根据当地生态系统特征、结构特点,从物质产品供给、生态调节服务、生态文化服务这三个大类构建了十一小类的功能指标。比如物质产品供给,就是农林牧渔产品;生态调节服务,就是对空气的净化,水质的净化,对土壤的涵养等。

当地的一个小村子桃墟镇百泉峪村,靠着蒙山的天然氧吧,加上丰富的山林水源,景色秀美,根据这套体系估算出7270万元生态产品核算价值,从此百泉峪村的山、树、水等都贴上了“价格标签”。当地金融机构给予整村生态授信4300万元。

百泉峪村村民方伟成了第一批受益者,他告诉记者:“原来每年能收入10万元左右,现在从今年来看,二三十万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我们村自然风光好,没想到生态也可以换来钱。”

将生态资源变为生态资本,将生态资本变为百姓福利。

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10.76万亿元,其中有十分之一都去了绿色领域。近期一份报告也显示,今年我国中小城市绿色发展指数为64.5,较上年提高2.3,绿色底蕴更加厚实;中小城市投资潜力指数为84.6,这其中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贡献较大。

日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美丽中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这也是连续第三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对绿色发展加大金融支持。政策支持下,绿色也将继续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外资缘何持续加码昆山?

“钱流”看经济,我们不仅看国内的资金流向,也看国际的资金流向。在疫情造成国际投资大幅下滑的背景下,今年以来,我国吸引外资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水平,前10个月引资规模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江苏昆山,以不足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国超千分之五的外资。今年,昆山更是提前4个月就完成外资到账全年目标。外资为啥爱来昆山?

2020年以来,斯沃博达汽车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总经理康拓斯一直守在昆山,眼下,他正忙着给厂房“填空”。

康拓斯告诉记者:“如果你八个星期前来这里的话,那地方是空的;六个星期前,我们把这台机器送来了;四个星期前我们又送了一台机器;再过四个星期,我们将交付自动化系统。项目将于明年9月开始生产。”

斯沃博达是拥有70多年历史的德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今年,他们刚扩了新厂房,又投入5700万元买了新的生产设备。增资不断,是因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崛起,市场潜力巨大,而扎根昆山,则是因为面对客户提出各式各样的定制化需求,无论是研发还是制造,在这里,都能得到满足。

康拓斯这样告诉记者:“在昆山这里不需要欧洲的任何支撑,我们正在寻找经验丰富的电子和机械工程师,我们想要的可以在昆山学习,这样我们就可以用这些技术支持我们的客户。”

循着产业链“缺啥补啥”的招商理念,昆山培育出了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如今昆山正在积极地构建新的智能终端产业链条,聚焦头部企业,给资源,保要素,为企业落户昆山创造一切有利条件。

今年,日本丰田集团增资5.3亿元建设电装空调压缩机二期项目。项目拿到土地合同的当天,涉及开工建设审批的核心环节五证就全部齐发,成了名副其实的拿地即开工。

丰田工业电装空调压缩机(昆山)有限公司黄谓给记者展示了昆山速度:“我们一天之内取得的五证,分别是不动产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图审合格证以及最后一个关键的施工许可证。”

昆山开发区一站式服务中心副主任季琳表示,现在很多企业也提出了一天办五证这个需求,这也成了昆山的一个特色服务套餐。

如今,昆山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到53%,投资总额超1100亿美元的8800家外资企业在昆山投资兴业,也正从“外需拉动”向“内外联动”提升。

全球资本不断加码中国

投资市场的钱,我们常称为“聪明的钱”。这些钱最知道哪里的经济发展有潜力,在哪里的投资回报最为可观。今年以来,全球资本市场不断加码中国,截至11月,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超600亿元,“聪明钱”正加速流向中国。

在法国巴黎,记者见到欧洲这家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的首席投资官孟文睿时,他刚结束东京的出差回到办公室。他告诉记者,在他的投资布局中,中国绝对是最为重要的核心版块之一。

东方汇理资产管理公司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孟文睿告诉记者:“对中国资产和中国客户进行中长期投资,对我们而言,这不仅仅是短期的‘趋势’或‘赌注’,这是一个真正的战略举措。我们常说欧洲是我们的‘本土市场’,亚洲是我们的第二大市场,但在亚洲,中国自然是迄今为止中长期增长的最大推动力。”

在他看来,之所以做出这样的投资布局和判断,最重要是因为中国经济的巨大潜力,让人民币资产在全球更具吸引力,“中国中长期经济发展的潜力很清晰,这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我们相信未来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将确保经济运行良好并得到有力支持。而且我们坚信,从中长期来看,人民币将更趋同于储备货币并且会更被全球投资人接受。”

孟文睿提到,和他有同感的国际投资机构日渐增多。

今年以来,中国进一步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的政策信号密集释放,给了他们更多信心。

人民银行、外汇局近日联合发布《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资金管理规定》,进一步提振了外资参与中国债市的积极性。

证监会也透露,正研究制定外资适用特定短线交易制度的两项政策,这也将进一步提高外资投资中国A股的便利性。

孟文睿认为,明年中国资本市场更具建设性,这其中有一些根本性的长期因素,支持资本市场发展。在中长期战略方面,现在是投资中国市场的好时机。

最近,不少国际机构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等多项经济指标作出新预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3年中国GDP增速为4.4%,比2023年的全球平均预期增速高出1.7个百分点。国际金融论坛最新报告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将达2.8%,中国经济有望增长4.6%,明显高于全球经济增速。

(总台央视记者张勤王琰刘颖孙艳田琪永总台记者江华马瑾瑾天津台孙潇苏州台刘洋昆山台山东台周超临沂台蒙阴台)

来源:央视新闻

各种“e贷”层出不穷!多家银行加大这类信贷投放

“贷款如此便捷贴心,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广东一家生产芯片级微型热导管的小微企业负责人近日表示,近来由于订单量增加,公司急需即时到账、期限灵活的信贷资金支持。某股份行迅速向其提供“科创贷”融资,支持随借随还、无还本续贷,有效解决了其融资需求。

分析人士表示,日前央行宣布全面降准,有望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支撑信贷向中小微企业等实体领域投放。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多家银行在加大普惠性信贷投放的同时,还实现了产品和支持方式的创新,包括普惠贷、政采贷、经销贷、关税贷等。

政策呵护助力信贷投放

日前,央行宣布决定于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的目的之一,是优化金融机构资金结构,增加金融机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支持受疫情严重影响的行业和中小微企业。

业内人士认为,降准从资产端为商业银行腾挪更多的流动性进行信贷投放,有望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支撑信贷向实体领域投放。

“央行全面降准,主要是通过降准释放长期限、低成本资金,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提升银行信用扩张能力,加大小微企业实体经济薄弱环节,基建等重点领域支持力度,满足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等。”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记者表示。

事实上,近期政策面已有多项举措出台,呵护中小微企业发展。央行宣布降准前,11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指出,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引导银行对普惠小微存量贷款适度让利,继续做好交通物流金融服务,加大对民营企业发债的支持力度等。

此外,央行、银保监会等六部门日前也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力度的通知》,对于2022年第四季度到期的小微企业贷款,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按市场化原则与企业共同协商延期还本付息。

加大信贷融资力度

“在我国金融体系结构中,银行仍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银行支持小微企业的方式主要是信贷融资、购买企业债券等,其中信贷融资是最主要方式。”周茂华表示。

近期,从国有大行到农商行,银行业积极推动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首贷客户扩面、信用贷款增量,同时加大对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力度。多家银行通过加大政策资源倾斜、优化业务流程、加大信贷投放等一系列举措,高效便捷提供成本可负担的融资性现金流,弥补部分企业经营性现金流不足等问题。

交通银行日前表示,该行进一步加大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信贷融资支持,不断加大首贷、信用贷、无还本续贷、中长期贷款、制造业贷款等重点领域信贷供给力度,并通过发行小微金融债等方式拓宽支小信贷资金来源。

北京农商银行称,对疫情影响严重小微企业,实行优惠利率,减免罚息,免收新增小微企业贷款押品评估费、抵押登记费等相关费用,切实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并在信贷投放、资金定价等方面予以更大的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普惠小微贷款融资成本降至4%以下。

多元化创新产品

周茂华认为,未来银行信贷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方面主要围绕“量增、价降、面扩”展开,服务重心稳步下沉。

“在银行信贷服务创新方面,提升银行服务小微企业发展适配性,在机制创新方面,需要增强小微服务团队建设,优化小微企业服务业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针对小微企业抵押品缺乏,财务管理不够规范、透明等,银行需要加强产品创新,比如借助数字技术赋能业务开展和风控,供应链金融创新应应用等。创新融资担保模式,推进信用贷款增长。在机制创新方面,还要提升贷中、贷后管理能力。”周茂华说。

目前,银行业正在加大相关产品的创新力度,推出多元化的产品矩阵,加快数字化、智能化信贷投放,进一步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提升小微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得性。

建设银行公司业务总监兼普惠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张为忠日前在2022年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上介绍,目前建行着力以平台化方式为小微提供综合服务,依托“建行惠懂你”APP,为平台上的800万小微客户提信贷产品和物流、法律、财务、会展等增值服务。

中信银行推出“政采贷、经销贷、关税贷”等20多项线上化贷款子产品,全面覆盖抵质押、保证、信用等各种模式,有效支持随借随还、中长期、无还本续贷等各类需求,纾困小微企业发展。

交通银行相关人士介绍,该行逐步构建了以“普惠贷”为核心的线上综合融资产品体系,借助金融科技和大数据支撑,推广“线上标准产品+场景定制”模式,通过标准化产品实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扩面”,借助场景定制满足小微群体个性化金融需求。截至2022年9月末,小微线上贷款和客户数对小微“两增”贷款的贡献分别达55%和67%。

编辑:张晶

又一城市落地“房东直售”,被叫好交易量却不高,释放的真正信号是什么?

上观新闻

日前,苏州正式上线全市二手房自主交易平台“苏找房”,让去年引起争议的“房东直售”模式重回大众视野。

随着全国多座主要城市的二手房挂牌量持续上涨,“房东直售”模式常被人提及,很多网友对这种绕开中介的交易模式表示支持。官方举措不断,自2021年8月杭州官方率先试水“房东直售”,深圳、上海、宁波、徐州等城市接连跟进,几乎每次都能引发一波新的讨论。

相比话题热度,“房东直售”战绩则远未达到“热”的程度。比如,被誉为“首创者”的杭州市二手房交易监管服务平台,“个人挂牌房源”板块在运营一年多以后,挂出的房源不足9000套,在全市10多万套的二手房挂牌总量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让人不禁疑问,“房东直售”走不通了吗?在业内看来,比起实际成绩,“房东直售”释放的信号更值得关注。

广受好评的“房东直售”新模式

房东直售,简言之,是卖家把房源挂在官方平台,买卖双方直接交易,全程没有中介机构参与。

以“苏找房”为例。苏州市住建局表示,市民通过平台可以在线发布房源信息,搜索购买房源信息,“不出家门买卖房子”。针对买家担心的房源真实性问题,“苏找房”推出房源验真功能,提出真实存在、真实产权、真实委托、真实价格、真实业主。所有验真房源都被赋予“苏房码”,相当于有官方“背书”。

买家登录“苏州市区存量房交易网上服务平台”,即可在“苏找房”查找房源,房源基本信息如照片、区域、面积、属性、是否抵押、卖家联系方式、苏房码一应俱全。买家看中后,就可直接联系卖家。

新政发布,引发市场关注。短短半月,就有1000多名个人卖家在“苏找房”挂牌房源,但相比全市14.5万套房源挂牌量,可以说,绝大多数人仍在观望。

但在一年多以前,“房东直售”模式在杭州首推时,几乎是迅速走红,掀起一波热潮。数据显示,2021年8月,杭州上线房东“个人自主挂牌房源”功能之后,仅半个月时间,挂牌房源激增十余倍。购房者普遍认为,买卖双方直接交易可以降低交易成本,“零中介费”的愿望终于可以成真。

第一笔真实交易案例,更为新政推行打了一剂“强心针”。在新政出台4个月后,杭州首例自主交易诞生,2021年12月1日,买卖双方完成产权过户和交割手续,全程耗费1个月时间。据公开资料显示,该房源总价为208万元,按照当地2%的中介费计算,双方需支付中介费4.16万元,但通过“房东直售”模式,双方仅需支付一笔提存公证费用,约2080元(标准为交易价格的千分之一),总共节约成本近4万元。

杭州的创新举措引来全国网友“叫好”。随后多座城市跟进,如宁波上线的“个人房源自主挂牌”,除二手房买卖,还覆盖房源租赁。上海称之为“手拉手交易”,这项服务原来已经存在,此次调整是从线下搬到线上——买卖双方登录“一网通办”,可以在线完成二手房自主交易签订合同。在合同分发确认并双方无异议后,进行电子签章/证照采集,最终确认合同并网签备案。

尽管各地平台的功能略有差异,但本质相同,都回避了中介机构的参与。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这是中介行业诞生以来的巨大变革,有望打破行业内中介机构长期垄断局面,带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被“叫好”为何交易量不高

尽管“房东直售”模式好评如潮,交易成功的却不多。虽然没有专门统计,但从全国来看,85%的二手房交易仍在通过中介来操作。

有观点认为,“房东直售”真正开启了“去中介化”之路。如果政府部门能不断改进服务,打消买卖双方关于交易安全的顾虑,将彻底打破目前以中介机构为主流的交易方式,自主交易未来可期。

相关部门已经着手优化平台服务。杭州二手房交易监管服务平台个人挂牌房源模块,最早仅承担信息发布功能,此后针对资金安全、买卖资格审查等交易痛点,陆续打补丁,比如在服务移动端“房通”增设购房资格前置核查、意向合同网签、资金保障服务、按揭贷款服务等功能,引入公证机构承担“信用中介”职能,又接入银行资源,保障贷款流程。全程产生费用约为交易价格的0.15%,远低于2%的中介费用。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房东直售”很难取代中介,虽然它能免除中介费用成本,却在无形中增加了时间和其他交易成本。一套二手房走完交易流程,要经过看房、选房、拉产调、双方约定交定金、网签备案、付首付、办房贷、过户、交税、领产证、放贷、款清交房等十几道关,具有专业知识能力的中介能够提供便利服务,而自助服务无法做到。

此外,房产买卖属于低频次的大宗交易。“陌生人之间的信任关系难以建立,要把交易资金安全风险系数降至最低,是新模式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克而瑞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说。一位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推出“手拉手交易”以来,实际交易量并不多,主要集中在亲友朋友之间。杭州多个成功案例的买卖双方同样是以朋友关系为主。

“从地方政府角度看,并无取代中介的意图。”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相关部门搭建的二手房交易平台,是为一些不需要经过中介的交易提供渠道,达到快速成交的目的。这一观点得到官方印证——杭州市房产市场综合管理服务中心负责人曾表示,推出个人挂牌功能的本意不是取代中介,而是为无中介撮合的二手房交易提供配套服务。

服务供需要进一步匹配

在专家看来,即使有更多城市跟进推出“房东直售”,在规模上也不会成为主导力量。“房东直售”走不通了吗,它释放的信号究竟是什么?

“政府交易平台的用意可能是通过多元化交易方式,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存量房交易市场,特别是二手房信息的透明化。”严跃进说。

“房东直售”在推进过程中的市场反应也不容忽视。上海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卢文曦表示,网络上对“去中介化”普遍持支持的态度也证明,目前中介服务供需不对等,市场对中介行业提升专业度的诉求强烈。

部分中介的不专业乃至违法违规行为,成为行业“槽点”。据贝壳研究院数据,2020年,我国从事房地产经纪业务人员总数达到200万。因市场竞争加剧,且从业人员普遍素质较低等原因,交易纠纷也在不断增加,虚报房源、联合炒家涨价、阴阳合同等事件层出不穷。

与此同时,随着近年来房价走高,中介费用也与日俱增。一些购房者更建议,中介费只应该按服务内容为准,而不应该与房价挂钩。

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1到3个点的中介费用不算昂贵。美国中介费约为5到6%,但可享受十分专业的中介服务。房产经纪人除了基本交易规范,还会建议卖家通过维修翻新来保持产品最佳状态,预约全面的房屋检查报告并进行深度清洁。在美国,房产经纪人通常是来自各个行业的管理人员,普遍素质较高。

英国二手房交易,还需额外支付一笔律师费。英国房地产市场起步很早,在成熟且完善的体系中,英国购房文件可达几百上千页,涉及多方面法律专业知识,买卖双方均需严格遵循法律进行交易,聘请专业律师协助交易,确保整个流程合法合规合理,规避风险。

为了消解外界的负面情绪,我国不少中介企业开始改革。比如,链家开始大规模招募本科以上人群充实中介队伍。11月,上海链家推出不利设施提醒服务,经上海链家居间成交的二手房,上海链家会在签署房地产买卖合同前披露该房屋直线距离500米范围内的高压变电站(110kV以上),直线距离1公里范围内的公墓/殡仪馆、垃圾焚烧发电厂,以及直线距离5公里范围内正常运行中的机场。若因上海链家未披露上述设施导致客户解约,根据客户定金损失做相应补偿。

有关部门对于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正在进一步加大。众多城市在出台整治房地产市场秩序的举措时,都将加大对二手房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作为重要内容。2021年,住建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出通知,提出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房地产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毫无疑问,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不断升级,未来中介行业也会面临“洗牌”。从长远来看,一个规范的市场环境,不仅仅依靠政府调控,还需要参与主体形成共识。只有二手房交易市场欢迎更多企业加入,进行充分竞争,不断提升服务品质,规范自身行为,才能促使整个市场持续向好。一个成熟的市场环境,需要更透明的规则,更有效率的交易,以及更合理的收费。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