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金巴士贷款

本文目录

一个生源卖6万,专向农村学生开刀?部分民办中职招生黑幕重重

来源:半月谈

半月谈记者赴湖南部分“生源大县”调查,发现民办中职招生领域存在一条以招生贩子为纽带的灰色利益链,以虚假招生宣传、预收学费、疑似买卖生源等手段,将学生“人头”卖出高价,黑手重点伸向农村初中学生。黑幕背后,是对学生价值的盘剥。

湖南省近期对一批中职违规招生行为彻查严处,通报了8起违规违纪典型案例,涉及部分中职学校、初中生源学校和社会中介招生贩子相互勾连的问题,并取消了相关学校跨市州招生计划。

1线下蹲守、线上拉拢,“招生贩子”全面渗透

不久前,湖南一所偏远地区农村初中的初三学生小林(化名),刚一放学就被人盯上了。

“他在校门口和我搭讪,说一口本地话,却自称是长沙一所中职学校的肖老师。听说我读初三,就特别热情地给我买零食,让我拉同学一起去他们学校参观。”小林告诉半月谈记者,肖老师承诺,每拉一人报考这所学校,就为他“报销”3000元学费。

听说前往长沙参观的来回车费、餐费全包,小林觉得“看一看也无妨”。5月17日,他拉着3名同学一起上了一辆前往长沙的大巴。当天,车上共有51名初三学生。

看着精美的招生宣传册上气派的校园,大巴上的西西(化名)很兴奋,可到了学校,她彻底失望了:“实地一看,完全不是宣传册上的样子。学校在很偏远的郊外,一丁点大,教学楼破旧。带队老师指着一块块空地给我们‘画大饼’,说以后会有哪些规划。”

西西告诉半月谈记者,一位身穿迷彩服的“教官”告诫参观的学生,学校进行军事化管理,尤其不准拍照。

参观后,小林、西西等人被拉去听了一个讲座。“讲座老师一直在强调学校很火,很多热门专业名额有限,提前交3000元预订学位才能确保入学。”西西说。

听完讲座后,一些学生打电话向家人要钱,还有些学生在现场通过微信转账交了预订金。对一些犹豫不决的学生,“老师”再次发动攻势。小林回忆:“我说暂时没这么多钱,老师说可以帮我垫付,下次再到我家来拿。”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在一起相关案件中,22名学生前往民办中职参观,其中19人交纳了3000元“学位预订金”。

为了拉更多学生,“老师”们除了蹲守校门,还发起线上攻势。他们建起QQ群,发红包来激励学生“拉人头”。“群人数满100人,‘老师’就发红包,满200人又发红包。”小林说,群里每天都会发一些看起来很高大上的学校介绍,鼓动学生抓紧报名。“我所在的一个群,那个学校被教育部门曝光违规招生之后,‘老师’还在鼓励大家抓紧交钱预订学位。”

通过校外培训机构扩大“招生网络”,也是惯用招数之一。湖南主动查处的一起案例中,一所乡镇初中周边的培训机构,声称受相关中职委托组织“招生面试”,收取学生50元面试费,营造出一种“学校火爆,要竞争入学”的态势,实则是违规招生、夸大宣传。

2利益链串起招生各方,“人头”卖出天价

一位教育部门工作人员透露,比对近3年当地中职学籍和初中学籍的大数据发现,一批初中学校生源流向明显异常。

他举例说,某农村初中在2019年向某民办中职输送生源超过150人。“一所中职学校一届可能就招三四百人,一所初中就输送了几十上百人,生源输送高度集中,极不正常,我们怀疑是‘团队作案’。”

所谓“团队作案”,指的是招生贩子与初三毕业班的个别班主任、老师串通买卖生源。他们让老师对学生大力宣传特定民办中职,如果有学生报名,招生贩子则从中收取“人头费”,同时,将“人头费”的一部分以介绍费的名义分给老师。

一位业内人士向半月谈记者透露,生源“人头费”近年来水涨船高:“一名三年制中专生,最高开到2.6万元,一名五年制中专大专连读生,价格已开到6万元。”

“班主任只要推荐一人入学,就能拿到3000到5000元介绍费。”一位教育部门负责人告诉半月谈记者,个别老师受利益诱惑,在平时会有意无意向学生强调“升学难”,并顺势推荐学生去特定民办中职就读。“如果送几个学生到中职就能赚几万块,会不会有的初三老师宁可带差班,也不愿带好班?”

3生源就是财源,农村生源被层层盘剥

部分民办中职为何舍得花数万元“买”学生?答案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生源就是财源。

多位业内人士给半月谈记者算了同一笔账,即中职学校至少可以从学生身上赚回5笔钱:一是民办中职学校可以领到国家提供的免学费补助资金每生每年2400元;二是学费一般每学年约为8000元至1.5万元,3年三四万元;三是“顶岗用工费”,即推荐学生在企业缺工时以“顶岗实习”名义上岗,收取数千到数万元“管理费”;四是以“套读专科”“技能培训”“考试资料费”等各种明目多次收取的杂费;五是毕业前将学生引荐给企业收取的数千元不等“招工介绍费”。

业内人士指出,民办中职招生肆无忌惮的原因,一方面是受利益驱动,一些民办中职学校的教育质量不高,软硬件设施落后,培养成本很低;另一方面是风险小,报名就读民办中职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是成绩落后、家境贫困的农村初中生,入学后通常不会反抗,也不善于维权。

“这些农村孩子原本就是最弱势的群体,他们的家庭还指望着他们好好学一门手艺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最后却被忽悠到一些名不符实的学校,遭到层层盘剥。”一位教育部门负责人说。

4一手抓监管一手抓发展,从源头斩断灰色利益链

多位受访者认为,在中职招生季,湖南主动彻查民办中职违规招生,近期曝光了8起典型案例并予以严肃处理,能在一定范围内形成震慑,为各地类似现象敲响警钟,值得肯定。同时也应看到,已曝光的案例只是“冰山一角”,民办中职院校招生乱象暴露出的中职教育招生生态之弊,亟待严厉肃清和规范。

——完善制度提高违规成本和代价。湖南省中职办学水平评估专家阮海清说,教育部门三令五申,违规招生依旧存在,根本原因在于处罚力度较轻,违规违法成本较低。有业内人士建议,对“触红线”的违规招生学校,可暂停电子学籍注册、缩减招生规模、取消办学资格等,引导建立退出机制。

——严查初中教师参与违规招生行为。从目前教育部门收到的各种举报线索来看,少数初中教师存在明目张胆向民办学校招生人员索拿卡要、收受招生“回扣”的行为;有的学校不按要求推送中职阳光招生信息、甚至歪曲招生信息,欺骗学生及其家长,甚至参与控制和买卖生源。业内人士认为,教师是接触学生的源头端,针对其违规行为应畅通举报渠道,严查严惩。

——督促阳光招生无死角落地。在违规招生查处工作的内部会议上,一位教育部门主要负责人谈到,尽管近几年一直强调必须建立并统一使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平台、严格执行网上统一填报志愿和公开、有序录取,但少数地方仍故意拖着不建平台或者不用平台,给招生工作“留口子”,谋取私利。下一步,要严格规范中职学校的招生信息发布、录取管理、学籍管理等,不给违规招生留下操作空间。

——从源头化解民办中职“招生难”与“生存难”。据了解,目前低质量民办中职数量高企、地域间分布不均的现象长期存在,不少“生源大县”成了跨区域“抢人”的恶性竞争重灾区,进而产生一种恶性循环:大家都在抢,不抢就活不下去。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民办中职违规招生的背后,是其生存发展之困。

“如果一个学校能正常招到足够的学生,为什么要依赖‘中间商’维持生存?从根本上化解这个问题,就要让民办职业教育有更大的生存空间。”储朝晖建议,建章立制并加以落实,以现代学校制度来办民办职业教育,同时为职业教育创造更广阔的应用需求、发展基础和未来空间。

「互金」“高利贷”VS“老赖” 现金贷博弈之路不好走

这是帮主为您分享的第450篇原创文章;

我们只发有态度,有干货的原创。

作为伴随消费金融大热崛起的业务分支,去年以来,现金贷领域已容纳了包括上市公司、互联网巨头、网贷平台、垂直创业公司等各路力量竞逐。受困于国内用户需求与金融服务供给的不平衡,大量无法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得信贷服务的群体为此项业务的兴盛提供了丰沛土壤。

异军突起之下,由于风控薄弱引发的多头借贷和骗贷狂潮也让业内对其可能触及的系统性风险充满担忧。

资本和平台青睐现金贷的原因是什么?高利率定价逻辑在哪里?面向次级人群的业务模式是否可持续?站在风口的现金贷机构,如何才能绕过高风险漩涡?

这一连串的问号,就让帮主来为你答疑解惑!

“现金”风口

在很多业者看来,现金贷是近些年为数不多拥有巨大人口红利的金融科技业态。

互联网和消费金融系巨头、网贷平台以及垂直创业公司都在涌入现金贷领域。它们向市场提供利率、期限、目标人群各不相同的现金贷款服务,此项业务几乎成为互联网金融机构的“标配”。

早在去年年末,曾经以“产业+金融”为卖点的某网贷平台高管就曾私下向本帮透露,该平台正在寻求小额现金贷合作方,因为此项业务“增量快、利润高”。

利润到底有多高?记者采访的多家现金贷平台拒绝对此置评。根据上市公司二三四五(002195.SZ)2016的业绩报告显示,2016年度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二三四五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1270.70万元(2015年度亏损731.81万元)。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二三四五金融科技有限公司重要业务之一即为现金贷产品“2345贷款王”,提供最长30天、额度在500~5000元之间、日费率为0.1%的线上借款业务。

根据前述报告,2016年度“2345贷款王”发放贷款总笔数411.75万笔,总金额62.74亿元,贷款余额超过13.76亿元。

而在2014年即投身小额现金贷款业务的平台“现金巴士”创始人唐阳看来,微额现金贷的额度大多不超过2000元,期限通常在7~14天,最多不超过30天。将讨论范围精确后,才能解答其对应的利率等行业问题。目前该司的放贷余额也约有十几亿元。不过其没有透露公司盈利状况。

在业内看来,现金贷业务的利润主要还是源于较高的利率与费率,一方面通过正常还贷人群的利息和费用来弥补欺诈人群以及未还钱用户带来的坏账,一方面通过风控降低坏账生成。

盈灿咨询高级分析师张叶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二三四五此类公司的盈利状况无法代表现金贷行业的整体盈利水平。“其资金使用成本在业内属于较低。此外现金贷公司较为艰难的是在起步前两年,需要经受来自欺诈的巨大挑战,数据样本充分、风险控制住后,成本才能下降。”

唐阳在2014年进入现金贷行业时,市场几乎没有同行。甚至在2015年,记者接触的很多网贷业者都不了解微额借款是什么。去年以来,市场参与者的增多也让唐阳开始感受到行业的直接变化——这个领域的“坏声音”开始多了起来——多头借贷、风控薄弱、暴力催收、骗贷猖獗等问题浮出水面,而其中,对高利率的声讨首当其冲。

高利率,“必然”还是“魔咒”?

记者查询包括现金巴士、2345贷款王、手机贷、闪电借款、飞贷、魔法现金等多款主流现金贷APP发现,其日利率在0.1%~3%不等。以利率中等水平的现金巴士为例,目前提供金额为500元/1000元、期限在7天/14天的借款服务,如果借款500元使用7天,那么还款金额为525元,需要缴纳的实际利息是25元。如果将这一金额换算成年化利率,那么将高达200%以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但在实际操作中,上到老牌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下至现金贷平台,通常采用服务费、账户管理费、快速信审费等方式将收费进行拆分,以规避“年利率”超过36%的红线。而一些2000~5000元档位的现金贷分期产品由于借款期限较长,利息总额则会更高。

但市场参与者则抱有不同逻辑。在唐阳看来,短期、微额类贷款的利息以年化利率去嵌套“并不精准”,因为在服务费固定的情况下,借贷期限越短、金额越少,相应的费率换算下来必然高。“微额借款公司需要采用相对高的定价来覆盖风险,否则根本无法支撑此类机构的运转。”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目前发放1000元的短期借款100笔,周期14天,假设坏账是10%,那么以目前1.1倍利率收回90笔1100元还款后,平台实际还亏损着1000元本金。”

而由于微额借款周期就是1~2周,对期限有明确限制,唐阳认为,正规机构并不会恶意形成债务雪球。据他透露,目前现金巴士的“老赖”约有15万人,坏账率控制在5%。他认为,出于机构可持续发展和解决特定人群金融服务目标,目前其利率的设置存在合理性,但仍需不断降低坏账率才有可能盈利。

一位网贷平台从业者指出,上述现金贷业务需要提供风控、征信、差异利率推荐、以及贷后管理等各类服务,加之面向的是信用风险较高的人群,这些均要计入利率成本中。

但一些过高定价的确会导致借款人陷入债务漩涡。前述网贷平台从业者透露,一些新入场平台,在不具备“快速放款”所需风控数据的情况下急于冲量,加之资金成本居高不下,只能依靠高利率覆盖高风险。

同盾科技CRO董骝焕告诉记者,相对几千到万元级贷款,小额现金贷对于风控模型的容忍度较大。不过借款数据样本积累到一定体量,模型才有价值。据唐阳透露,现金巴士此前的过审率很低,但现在可以做到50%,是三四年数据积累的结果。

甚至有现金贷从业者直言:金额如此小的业务,成本极度敏感,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纠结到底是花钱买数据还是花钱“买”坏账。

唐阳和董骝焕不同意有报道指出现金贷平台坏账做到50%,都能盈利的情况。在董骝焕看来,通过高利率去覆盖高坏账的恶性循环,最终结果是用户的“逆选择”——在其他平台借不到钱的劣级用户涌入你的平台,加速平台灭亡。

业内自媒体指出现金贷业务中的几个关键变量——“新客损失率”和“续贷客户数”——续贷次数越多的客户,表现越好。续贷客户损失率越低、占比越高,新贷客户的损失率空间越大。若新贷客户的损失率很低、则利润空间就会变大。“这都需要精细的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所以所谓的‘闭眼放贷’,前提也是要保证新客损失率的临界值,否则业务没法做。”

亟待规则就位

如果恶性循环成为主流,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系统性风险则会衍生。一个重要特征是多头借贷(共债)情况加剧。

前海征信方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通过其旗下“常贷客”产品扫描发现,目前现金贷领域的共债比例在40%~60%左右,这些客户会同时在2~3家机构借款。“数据分析研究发现,借贷者每多申请一家机构,违约的概率就上升20%。”

但前海征信认为,多头借贷也分不同情况。一些多头借贷存在信用风险,比如借新还旧,同期大笔多头借贷;另一些则存在欺诈风险,例如车辆多押、贷款欺诈(申请间隔多为同时)。“对于信用风险人群,比如预期贷款利率是20%,因为风险高又上升20%,平台给他的利率就需要提高。”

不过由于目前行业信息孤岛情况严重,市场参与者的价值数据并未共享,行业的共债情况并不能得到相对精准的统计。盈灿咨询在进行相关统计时也遇到了挑战,高级分析师张叶霞告诉记者,平台几乎不可能将客户ID这种数据拿出来共享对接。

而以同盾科技掌握的数据看,“目前多头借贷的风险在可控范围内。”董骝焕告诉记者,目前多头借贷情况集中群体大约占行业总量的10%。此外,每个月都有近1000万新增用户进入这个市场,可以稀释掉一部分风险。

事实上,不管是一些超高利率引发的“高利贷”争议,还是由市场无序竞争导致的风控薄弱甚至共债、骗贷乱象,均在呼唤监管规则的尽快就位。

让我们来看看别的国家都是什么情况——

2016年数据显示,美国有36个州允许发薪日贷款,为防止高利贷(不合理且超额的利率)出现,一些州限制包括发薪日贷款的年化利率(APR),大多数州的借款额度上限为500美元左右。而英国对于此类贷款的规则是日利率不得高于0.8%,全部利息总计不得超过本金的100%;澳大利亚月息4%封顶;加拿大的额度则小于1500加元,周期小于62天,利率不设限。

据唐阳透露,通过对国外法规的研究以及业务实践,现金巴士曾向监管层提交过微额现金贷的三点建议:借款金额不超过2000元或借款人月薪的25%;每日最多收取1%的服务费;设置还款(包括逾期罚金)上限,总费用不得超过借款本金。

而在一些业者看来,随着今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快速信审环节的深度嵌入,相关费率仍有进一步下降可能。不过这又关系到机构的资金获取成本。

【版权说明】

本文为原创内容

作者:《中国经营报》记者欣醍帮主

如欲转载请联系我们

如想加入琥珀金融帮社群,请添加“NN帮主”为好友,微信号459915989,为保证社群质量,添加时请附上个人信息“公司+职务+姓名”。

[琥珀原创热文]

琥珀金融帮

hj

中国经营报旗下垂直于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全媒体平台。已经入驻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百度百家,网贷之家,新浪财经头条、网贷天眼、网易、腾讯等媒体平台。致力于为互联网金融从业者和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内容产品。

巴士股份虚增收入被处罚:当年失联的法定代表人还是联系不上

曾在2017年因法定代表人失联引发市场关注的巴士在线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巴士股份,证券简称:*ST巴士,证券代码:002188)又被监管层处罚了。从行政处罚决定书披露的细节来看,这位法定代表人至今还是联系不上。

4月14日,浙江证监局通过官网公示了对*ST巴士的行政处罚决定,指出公司存在虚增收入的违法事实。

*ST巴士之后发布公告称,公司判断,本次收到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涉及的信息披露违法行为不触及《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实施办法》第二条、第四条、第五条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13.2.1条第(七)项至第(九)项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情形。

经浙江证监局查明,巴士股份全资子公司巴士科技违反《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规定,在收入确认依据不充分的情况下,对其部分经营业务确认收入,累计虚增2017年1月至9月营业收入4393.64万元。巴士科技纳入巴士股份合并报表范围后,导致巴士股份2017年第一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第三季度报告披露的信息存在虚假记载。

其中,2017年第一季度报告虚增1月至3月营业收入1329.92万元、净利润1072.20万元,占当期披露净利润的比例为268.87%,使巴士股份当期净利润由亏损变为盈利。

2017年半年度报告虚增1月至6月营业收入3398.40万元、净利润2706.11万元,占当期披露净利润的比例为127.17%,使巴士股份当期净利润由亏损变为盈利。

2017年第三季度报告虚增1月至9月营业收入4393.64万元、净利润3493.88万元,占当期披露净利润的比例为33.45%。

2018年7月4日,巴士股份对2017年第一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第三季度报告进行了更正并公告。

最终,浙江证监局决定,对巴士股份给予警告,并处以40万元罚款;对巴士股份董事长周鑫等三人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10万元罚款;对时任巴士股份董事、常务副总经理金一栋等4名高管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5万元罚款;对巴士股份独立董事陈信勇等8人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3万元罚款。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证监局表示,对巴士股份的上述违法行为,巴士股份时任法定代表人、总经理王献蜀(兼任巴士科技董事长、总经理)也属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不过,在浙江证监局向王献蜀发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后,却发现无法直接送达,因此对其公告送达,待送达生效后另案处理。

王献蜀正是2017年底巴士股份法定代表人失联事件的当事人,彼时他仍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总经理,因为他的失联,公司当时正在筹划的重大资产重组也被迫停摆。

而在2017年12月27日,该公司发布公告称,王献蜀因个人原因暂时无法正常到岗履职,但已能与外界有限联系。目前,公司经营状况一切正常。之后,王献蜀离任总经理职务,公司法定代表人也已变更为周鑫。不过,浙江证监局的这一次处罚动作却暴露出监管部门至今仍然无法联系上王献蜀的事实。

*ST巴士的主营业务为微型扬声器、受话器等微电声元器件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2019年度业绩快报显示,该公司在2019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127.40万元,同比(较上年同期)下降85.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0亿元,同比增长181.19%。

在公告中,*ST巴士这样解释盈利情况的大幅改善:“原子公司巴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度亏损较大,2018年12月24日该公司已被托管,不再纳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子公司浙江新嘉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受母公司诉讼影响,订单下滑,营业收入下降,经营策略调整;与上年相比,本年度因诉讼案件判决及部分债权人达成和解,本期冲回部分前期因未决诉讼计提的‘预计负债’。上述因素综合影响导致公司营业收入下降,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均大幅增长。”

该公司还称,根据修正后的业绩快报,导致公司股票交易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的情形已消除,如该数据与最终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结果一致,公司将在披露2019年度报告时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

尽管如此,*ST巴士依然存在风险。2018年4月26日,证监会对该公司发出《调查通知书》,称因公司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有关规定,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

*ST巴士在2月20日发布的风险提示公告显示,截止本公告披露日,中国证监会调查工作仍在进行中,公司尚未收到中国证监会就上述立案调查事项的结论性意见或决定。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