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15家银行在同一天,为这事发公告
中新网7月14日(石睿彭婧如)罕见!银行集体为同一件事情发布公告。
据证券时报等媒体报道,近日,多地烂尾楼业主发布声明,要强制停止偿还贷款,直至相关项目完全复工为止,涉及的城市包括河南、山西、江西、湖南、湖北、广西、陕西等多个省份。
“停贷事件”持续引发关注和热议的同时,A股市场上的银行板块近两日整体走低。针对“停贷事件”,从14日中午开始,截至发稿时,已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兴业银行等15家银行发布公告披露排查情况,表示涉及“保交楼”风险的业务规模较小,总体风险可控。
——工商银行
工商银行称,近期,个别房地产开发企业风险暴露,个别楼盘的开发项目出现延期交付的情况。工商银行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经排查,目前停工项目涉及不良贷款余额6.37亿元,占工商银行全行按揭贷款余额的0.01%,风险可控。
图片来源:工商银行公告
——农业银行
农业银行称,已初步认定存在“保交楼”风险的楼盘涉及逾期按揭贷款余额6.6亿元,占农业银行全行按揭贷款余额的0.012%,占一手楼按揭贷款余额的0.017%。目前涉及“保交楼”风险的业务规模较小,总体风险可控。
图片来源:农业银行公告
——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称,今年以来,中国银行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及对困难房企项目并购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新增房地产开发贷款位于同业前列;因城施策,实施差异化住房贷款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疫情期间为客户提供延期还本付息等多项纾困政策,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中国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总体风险可控。
图片来源:中国银行公告
——建设银行
建设银行称,当前部分地区停工缓建和未按时交付楼盘情况,涉及建设银行规模较小,总体风险可控。建设银行将密切关注合作企业和楼盘情况,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做好客户服务工作,与客户做好沟通,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图片来源:建设银行公告
——交通银行
交通银行称,近期个别房地产企业风险暴露,导致部分城市的项目出现停工、延期交付的情况。经初步排查,媒体报道中存在风险的楼盘所涉及的本公司逾期住房按揭贷款余额0.998亿元,占本公司境内住房按揭贷款余额0.0067%,规模和占比较小,风险可控。
图片来源:交通银行公告
——中信银行
中信银行发布公告称,针对近期个别房地产企业风险暴露、住房开发项目延期交付情况,经初步排查,媒体报道中存在风险的楼盘所涉及的中信银行逾期个人住房贷款余额0.46亿元,占中信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0.0048%,规模和占比较小,总体风险可控。
中信银行公告截图。
——邮储银行
邮储银行称,密切关注部分地区出现的停工缓建和未按时交付楼盘情况,开展深入排查,初步认定的停工项目涉及住房贷款逾期金额1.27亿元,规模和占比小,风险可控。
图片来源:邮储银行公告
——招商银行
招商银行称,经初步排查,目前招商银行涉及“网传停贷”事件的楼盘数量占比较小,所涉及的招商银行逾期个人住房贷款余额0.12亿元,占招商银行境内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的比例不到0.001%,风险整体可控。
图片来源:招商银行公告
——兴业银行
兴业银行称,经排查,截至目前兴业银行涉及“停贷事件”楼盘相关按揭贷款余额16亿元(其中不良贷款余额0.75亿元),已出现停止还款的按揭金额3.84亿元,主要集中在河南地区。得益于前期兴业银行对按揭贷款的差异化准入和管理要求,兴业银行已介入的且存在烂尾风险的按揭贷款总体规模较小,不会对兴业银行经营构成重大影响。
图片来源:兴业银行公告
——平安银行
平安银行称,经查,目前平安银行涉及网传“停贷事件”楼盘的逾期按揭贷款余额0.318亿,占平安银行全行按揭贷款余额的0.011%,占一手楼按揭贷款余额的0.021%。平安银行涉及烂尾风险的按揭贷款总体规模小,不会对平安银行经营构成重大影响。
图片来源:平安银行公告
——光大银行
光大银行称,经光大银行初步排查,截至2022年6月末,认定存在“保交楼”风险楼盘的逾期按揭贷款余额0.65亿元,占光大银行全行按揭贷款余额的0.01%,规模较小,整体风险可控,不会对光大银行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图片来源:光大银行公告
——民生银行
民生银行称,针对近期网传房地产相关风险事件,民生银行迅速开展了排查。截至2022年6月末,民生银行住房按揭贷款余额5910.39亿元,其中涉及上述风险事件逾期按揭贷款余额0.66亿元,总体风险可控。
图片来源:民生银行公告
——江苏银行
江苏银行称,针对辖内部分地区存在完工风险的楼盘,进行了全面排查,可能存在“保交楼”风险的楼盘涉及的个人住房贷款不良余额为0.31亿元,占江苏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的0.01%,对整体信贷资产质量影响小。
图片来源:江苏银行公告
——浙商银行
浙商银行称,已对网传“强制停贷”消息中的楼盘进行排查,相关楼盘涉及浙商银行按揭贷款余额约3100万元;浙商银行同时谨慎且宽泛认定可能存在“保交楼”风险的楼盘涉及按揭贷款余额2.6亿元,业务规模与占比较小,总体风险可控,不会对浙商银行经营构成较大影响。
图片来源:浙商银行公告
——南京银行
南京银行称,截至2022年6月末,南京银行个人按揭贷款余额832亿元,其中可能存在“保交楼”风险的楼盘涉及个人按揭贷款余额仅为0.2114亿元,占南京银行全行个人按揭贷款余额的0.0254%。目前涉及“保交楼”风险的业务规模较小,不会对南京银行经营构成影响。
图片来源:南京银行公告
根据上述银行发布的公告,多家银行均表示,将密切关注合作企业和楼盘状况,严格落实监管机构要求,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金融服务,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中新财经)
“停贷事件”持续发酵!多家上市银行陆续公告,传递同一信号
南都讯记者卢亮邱墨山7月14日,受到网传“停贷事件”的影响,银行股收盘基本全面飘绿。银行板块连续也两日下跌,截至今天收盘跌幅为1.38%左右。平安银行、招商银行、邮储银行等多股跌幅居前。今天,与资本市场的表情相呼应,继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和兴业银行后,中国银行(601988)、工商银行(601398)、交通银行(601328)、邮储银行(601658)等多家上市银行也相继发布公告进行回应,传递了风险可控的信号。
“停贷事件”影响资本市场表情?招商银行下跌近4%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招商银行在盘中一度跌超6%;到下午收盘报36.48元,跌3.75%。其H股今天早盘曾下跌超8%;到下午港股收盘收窄为下跌4%。
平安银行收盘跌逾4.29%,为最近3个月来最低点。邮储银行、兴业银行跌超3%。
那么,“停贷”对于银行有何影响?南都湾财社记者留意到,近日网传一份来自某金融机构分析师的观点指,银行按揭占比比较高并不代表受影响大,而需要把银行和开发商贷款的敞口结合起来看。按照该分析师的说法,以杠杆率超过3倍、债券利率超过7%、过去12个月债券价格调整超过5%的开发商作为研究对象,再看哪些银行是他的主要贷款人。可以看到,风险敞口最大的是民生银行,第二个是平安银行,第三个是招商银行,第四是兴业,第五是光大银行。
多家上市银行纷纷表态:“风险可控”
中国银行:本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总体风险可控
中国银行在公告中表示,今年以来,本行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及对困难房企项目并购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新增房地产开发贷款位于同业前列;因城施策,实施差异化住房贷款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疫情期间为客户提供延期还本付息等多项纾困政策,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本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总体风险可控。
工商银行:目前停工项目涉及不良贷款余额6.37亿元,占全行按揭贷款余额的0.01%
工商银行在公告中表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房住不炒”定位,重点支持刚性和改善性购房需求。截至2022年6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6.36万亿元,不良率0.31%,资产质量稳定。
公告中介绍,近期,个别房地产开发企业风险暴露,个别楼盘的开发项目出现延期交付的情况。本行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经排查,目前停工项目涉及不良贷款余额6.37亿元,占全行按揭贷款余额的0.01%,风险可控。
本行将严格落实金融监管要求,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做好相关金融服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交通银行:逾期住房按揭贷款余额0.998亿元,占境内住房按揭贷款余额0.0067%
交通银行在公告中表示,本公司严格执行国家各项信贷政策,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积极支持居民合理自住购房需求。今年以来,本公司按揭贷款运行良好,截至6月末,境内行住房按揭贷款余额近1.5万亿元,资产质量稳定。
公告中称,近期个别房地产企业风险暴露,导致部分城市的项目出现停工、延期交付的情况。经初步排查,媒体报道中存在风险的楼盘所涉及的本公司逾期住房按揭贷款余额0.998亿元,占本公司境内住房按揭贷款余额0.0067%,规模和占比较小,风险可控。
邮储银行:初步认定的停工项目涉及住房贷款逾期金额1.27亿元,规模和占比小
邮储银行公告中称,本行始终坚持审慎的风险偏好,支持客户刚性和改善性购房需求。目前,住房贷款余额超过2万亿元,笔均金额约44万元,房地产类不良贷款率处于行业较低水平。本行密切关注部分地区出现的停工缓建和未按时交付楼盘情况,开展深入排查,初步认定的停工项目涉及住房贷款逾期金额1.27亿元,规模和占比小,风险可控。
公告表示,下一步,本行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严格落实金融监管要求,积极做好客户服务。对于受疫情影响的客户,提供延期还款、征信保护等支持,为客户纾困解难。
贵阳银行被罚款260万 存在掩盖不良贷款问题
6月30日,贵州银保监局对贵阳银行一口气开出7张罚单,还有三个负责人也分别被开罚单,该行被合计罚款260万元,相关责任人被罚款20万元。贵阳银行涉及的违规行为包括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以贷还贷、掩盖不良、刚性兑付、部分资金被挪用于兑付融资人发行的私募债、违规为严重污染环境企业提供授信等。特别是贵阳银行存在掩盖和隐匿不良贷款问题,而今年一季度,贵州银行不良率攀升至1.62%,比去年末增长了0.17个百分点。
具体处罚如下:
贵阳银行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被罚款50万元;
重要岗位轮岗执行不到位,被罚款20万元;
理财资金借助通道发放委托贷款,部分资金被挪用于兑付融资人发行的私募债、从部分理财产品中提取投资风险互换金,用于调节收益,刚性兑付,被罚款20万元;
以贷还贷、掩盖不良,贷款五级分类不准确,被罚款30万元;
理财资金投资本行信贷资产收益权,被罚款20万元;
代为履职超过规定期限,股东出质银行股份未向董事会备案,违规为环保排放不达标、严重污染环境企业提供授信,被罚款60万元;
以自有资金借道发放信托贷款,大部分用于置换表内信贷资产及承接类信贷资产隐匿不良,被罚款30万元。
而张志、邓勇、欧阳晓霞作为相关责任人,分别被罚款10万元、5万元和5万元。
真实不良率成疑
根据贵阳银行此前披露的2019年报和2020年一季报,2019年,贵阳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46.68亿元,同比增长16.00%;实现归母净利润58亿元,同比增长12.91%。2020年第一季度,贵阳银行实现营业收入41.48亿元,同比增长17.44%;实现归母净利润15.06亿元,同比增长15.49%。
贵阳银行不良率持续出现攀升状态,截至2019年末,该行不良率为1.45%,较上一年度增加了0.1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不良率继续攀升至1.62%,比去年末增长了0.17个百分点。
从此次监管罚单来看,贵阳银行存在掩盖、隐匿不良的违规行为,真实不良率可能还高于上述披露数据,这些都有待监管的进一步督促披露真实的不良率。
今年3月,贵阳银行发布定增预案(修订稿),拟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数量不超过5亿股,募资不超过45亿元,新引入包括厦门国贸在内3家投资者,该定增方案在3月20日获得贵州银保监局同意。
后续,该行在4月24日收到证监会再融资反馈意见,原本应于5月底回复,但由于认为整体回复工作量大,贵阳银行申请延期至7月23日前回复。
本文源自科技金融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