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银行贷款两百万

本文目录

南昌:花2万参加培训,就包进银行工作?有上百人信了

来源都市现场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最近,南昌有一家公司宣传说:只要花两万多块钱,在他们公司培训两个月,就能安排进入银行工作。南昌的熊先生就信以为真报名参加了培训,可结果却让他既失望又气愤。

今年2月份,熊先生在一家招聘网站上四处投递简历找工作,没过多久,他接到了一家公司的回电,说有进入银行工作的机会。

学员熊先生:对方说要学数据分析课程两个多月,有专业的师资团队来教我们,然后包进银行,可以在银行工作。

熊先生说,作出这一承诺的公司,名叫“江西省麦凡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这家公司表示,只要是年龄20岁到34岁之间的公民,有本科学历,征信没有问题,公司就能安排进银行工作。在公司招生负责人与一名学员的微信聊天记录中,对方也多次强调这一点。

江西省麦凡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招生负责人张先生:你学习完之后是直接进银行,不需要面试,连面试都不需要。

一些学员还提供了与公司签订的实训协议,里面明确约定:在学员完成规定课程并考核合格后,公司应予保障就业,就业于银行业BI工程师岗位,薪资8000元起。公司负责人在培训时也表示,公司与多家银行都存在业务合作。

第一期的30名学员于今年3月初完成了培训,可是据他们介绍,时至今日没有一位学员通过这家公司进入银行业。

学员王先生:有几个人进了省外的银行,但也不是他们公司安排的,全是他们自己找到的。

记者:你觉得是你们的问题,还是他们机构的问题呢?

学员王先生:我们都是通过了他们的考试,还有模拟面试的。我们是学得还可以的,像我们班上有985大学还有研究生,他们在我们班上都是学得数一数二的,但是他们现在也是未能就业。

为了讨个说法,部分学员联系了麦凡科技公司负责人,不过对方没有接听电话。

学员质疑培训照搬免费课件讲师自称“没经验”

低门槛、高回报,这样的好事让不少人都动了心,可是等一期的学员培训完,发现说好的“保障进银行工作”、“月工资8千以上”难以兑现。这不禁让人怀疑,这家公司的宣传是否真实。学员们还说,回想培训经历,有很多疑点。

学员介绍,在刚上课不久,一些学员就发现上课的PPT课件与某视频网站中的免费课件极为类似。据其中一位讲师与学员的聊天记录,这名讲师也是直接承认自己没有经验。学员们还告诉记者,对于一时拿不出2万多培训费的,公司则让他们申请相应的培训贷款。

学员小刘(化名)是南昌一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实在拿不出培训费。公司明知道他是在校大学生,仍让他向合作的互联网贷款平台申请贷款。

学员小刘:培训后过了一个礼拜左右,就是单独叫我过去弄贷款的事,贷款是两个月的培训费26800元。

培训公司介绍互联网贷款平台为在校大学生办理“消费贷”小刘先申请的是小恒钱包的贷款,不过没有审核通过。之后公司工作人员又让他向一家名为“融易优享”的平台,申请到了23800元的个人消费贷款。记者了解到,我国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在校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那“融易优享”可以向在校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吗?记者25日向相关部门去函咨询,不过截至记者发稿时,并没有得到回复。

记者注意到,与这些学员发生培训关系的,是“江西省麦凡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但是,在多位学员签订的贷款协议中,培训贷的交易对象,又是“广州市靖凯开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有何联系呢?

记者:贷款合同写的是你们公司,但是我们的实训合同写的又是南昌的麦凡科技,这是怎么回事呢?

广州市靖凯开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应该是合作关系吧,我不负责培训,我要同事查一下呗。

截至记者发稿时,广州靖凯开源的工作人员仍未回电告知与“麦凡科技”的相关关系。

九江银行、赣州银行回复与“麦凡科技”无委托培训关系两个月两万多元的培训费用,课件搬运自网络上的免费课程,上课的讲师也自称没有经验,公司联系的互联网贷款平台,涉嫌违规为在校大学生发放消费贷款。随着记者调查深入,发现“麦凡科技”问题还有不少。

多名学员都表示,听到过公司负责人称与十多家银行有业务关系,可以将毕业的学员安排进银行工作。不过,在一名学员提供的今年3月与公司招生负责人的电话录音中,招生负责人对这一说法并没有给出直接答复。

学员:你们和银行有什么关系呢?有哪些资源你能说一下吗?

江西省麦凡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招生负责人张先生:我跟你说又有什么用呢,你没有学完,跟你说了你又上不了岗。

公司负责人提到的合作银行有省内的九江银行和赣州银行,记者就相关说法向两家银行进行了求证。九江银行的品牌管理部总经理回复记者称:九江银行与该公司并没有委托培养,或者保证学员进入九江银行的合作关系。赣州银行的客服人员也表示,与“麦凡科技”没有相关合作。

赣州银行客服人员:很抱歉让您久等了,这边查询了一下,暂时没有您所说的这个合作。

高新区相关部门:“麦凡科技”未办职业培训许可江西省麦凡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的注册地址是南昌市高新区新城吾悦广场一处门店,可是当记者与学员熊先生找到这里时发现,这实际上是一个家政公司。不仅如此,这家公司注册经营范围中,也没有包含职业培训资质。

学员熊先生:通过天眼查发现这家公司,它是没有教育培训资质的。

职业培训作为一种许可业务,是否需要在相关部门进行备案呢?记者向南昌市高新区人社部门进行了咨询。

南昌市高新区管委会组织与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人家要开培训的一定要到人社部门来批,才能做这个职业培训,麦凡科技他没有到我们这报批。

据学员介绍,从去年年底开始到现在,至少有上百位学员在“麦凡科技”参加培训,涉及金额超过两百万元。对此,南昌高新区人社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因为公司的问题涉及多个领域,需要由多个部门联合调查。

以员工的名义贷款买车!湖南苍卓不仅让员工背负百万贷款,还收到法院传票,被判决“限制消费令”

原本是前往湖南苍卓汽车贸易公司上班,结果被公司要求出示个人身份证、个人征信、银行流水,以个人名义去办理贷款购车,由于公司还款逾期,员工们都背上巨额债务。

10月25日,曾经在湖南苍卓汽车贸易公司短暂工作过的十余名“员工”,前往长沙湘龙派出所报案求助。

-01-

熟人介绍赚“放心钱”

家庭主妇按要求贷款购车

公司负责车辆买卖及还贷

员工获20%销售补贴

38岁的陈女士来自衡南县,10月25日上午,记者在长沙湘龙派出所见到她以及其他求助者时,对于这大半年来的遭遇,他们都显得有些欲哭无泪。

今年二月份,原本在家带娃的陈女士,在亲戚的介绍下,前来长沙上班赚“放心钱”。

陈女士:

介绍我们去上班,去挣钱,说是挣放心钱,我当时也不知道做什么,我在微信上问,他就说是买车。受骗者:他们说首付不要你付,供是我来供,车子销售了,没有任何风险。

所谓的赚放心钱,就是要求每位员工提供个人身份证、个人征信以及银行流水,以员工名义前往中南汽车世界贷款买车,按湖南苍卓汽车贸易公司的承诺,买车、卖车都由公司负责,员工们赚取的,是汽车销售20个点的补贴。

在众多求助者中,一位年近五旬、衣着朴实的女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位女子告诉记者,对于买车,她既没需求、也没经济能力,更没有银行流水一说,但即便如此,苍卓汽车贸易公司还是以她的名义贷款购车。

在湖南苍卓汽车贸易公司的操作下,被介绍来上班的员工,都以个人名义贷款买车,少则一辆,多则六辆或更多。

-02-

女子贷款逾期被起诉

法院判决“限制消费令”

六台车销售返点近四万

多名员工贷款已逾期

按照湖南苍卓汽车贸易公司的承诺,员工们以个人名义贷款购车后,无论是按揭还款、还是汽车使用销售,都与员工无关,但让陈女士等人没想到的是,之后他们因为逾期还款,被小额贷款公司告上法庭。

陈女士:

我名下有6台,我们这些受害者里还有更多的,有些人贷款一两百万的都有,我的贷款,我第一次去打征信,我的上面是58万多。记者:你还得起吗?

陈女士:我哪里还得起?

贷款公司追到我们家,我连家都不敢出,把我家的楼门都锁住了,守在我家楼下不走,我跟我女儿躲在房里不敢出来。因海南一家小额贷款公司起诉,要求支付12万余元的欠款,今年7月份、10月份,陈女士两次收到衡南县法院发出的传票,庭审判决后,法院像他下达了“限制消费令”。而像陈女士一样,因逾期还款收到法律文书以及催款短信的员工,比比皆是。

公司原本承诺的“不用员工负责”,为何变成了一句谎言?采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到,陈女士等员工,在湖南苍卓汽车贸易公司短暂上班,但工资却高得惊人。

员工:在这里大概呆了3个星期,我名下有5台车,给了我两万九。

员工:在我名下搞了6台车,给了我三万九千多块钱,但这个钱我不敢用一分。

10月25日上午,记者陪同陈女士等人,前往湖南苍卓汽车贸易公司办公地,结果发现这里大门紧闭。而通过“星沙微警”公众号,陈女士等人发现,长沙县公安局今年8月21号破获的一起“汽车贷款诈骗案”,就与湖南苍卓汽车贸易公司有关。

经警方调查,涉案团伙以汽车贸易商为合法外壳,以高额回报引诱大量征信记录良好的人入伙,再对其银行流水以及职业等情况进行“包装”,利用贷款购车时间差,同时向多家金融服务商申请办理车辆抵押贷款,贷款放款后,再将抵押车辆上安装的GPS拆卸,以抵押车的名义在全国进行销赃,牟取暴利。

目前,长沙县公安局正在对此案进行深挖。

湖南卫视新闻联播主持人刘梦娜

亚洲健美界“低音炮”朱钰玺

刚柔并济的顶配主持卡司

24小时后

“芒果之夜”惊艳亮相!

编辑、剪辑夏桑

审核水各

见证芒果之夜↓

银行员工最易触犯罪名——违法发放贷款罪剖析

一、违法发放贷款罪的罪名来源

现行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17修正)》对违法发放贷款罪进行了定义。

第一百八十六条【违法发放贷款罪】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关系人的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有关金融法规确定。

2022年4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则规定了违法发放贷款案立案追诉标准。

第三十七条〔违法发放贷款案(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违法发放贷款,数额在二百万元以上的;

(二)违法发放贷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违法发放贷款罪构成要件

任何一个刑事犯罪构成都需要有“四要件”:

主体要件:经营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机构工作人员。

主观要件:目前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还是过失上存在争议。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管理制度,具体为国家的贷款管理制度。

客观要件: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

三、违法发放贷款罪为什么容易发生?

关键在于“国家规定”四个字。

现行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17修正)》第九十六条【违反国家规定之含义】本法所称违反国家规定,是指违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和决定,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措施、发布的决定和命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2015修正)》第五十二条

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各项业务管理的规定,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收受贿赂或者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

(二)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贪污、挪用、侵占本行或者客户的资金;

(三)违反规定徇私向亲属、朋友发放贷款或者提供担保;

(四)在其他经济组织兼职;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业务管理规定的其他行为。

实践中,因为关于信贷管理的“国家规定”较为原则和笼统,法院大多将其下延至“业务管理规定”,主要是指金融管理部门颁布的规章制度甚至规范性文件,有的还将商业银行内部制度作为说理依据。违法发放贷款罪的方便之门由此打开。

四、违法发放贷款罪泛化影响不容忽视

全国人大代表、郑州银行董事长王天宇在2021年两会期间提交了关于中小银行经营的建议,其中就包括完善违法发放贷款罪相关规定的建议。

王天宇认为,案件高发的原因既有违法发放贷款罪认定标准不明确,导致实践中扩大了此罪适用范围,被越用越多、越用越泛,影响了金融行业的正常发展。也存在违法之徒以此罪名为幌恶意报案,妄图逃废债务或侵吞国有资产,导致此罪名被滥用的情形。

为创造良性的金融生态发展环境,维护制度的权威和公信力,王天宇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优化完善违法发放贷款罪的认定标准。他建议对“违法发放贷款罪”的认定应严格限定在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对“国家规定”的范围内;最高人民法院应进行监督,避免扩大化使用“国家规定”的范围。另外,应审慎界定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违规与违法的界限。王天宇建议,监管部门可责成金融机构内部问责、落实整改,较为严重的进行相应行政处罚。同时,区分违法发放贷款罪的主观构成要件是故意还是过失。王天宇认为,应明确违法发放贷款罪的主观构成要件是故意还是过失,非主观恶意和社会危害性不高的,不宜认定为犯罪。

二是提高违法发放贷款罪的入罪金额标准。王天宇建议,司法部门对于一些社会危害性不高、金额低、影响面小的案件,通过民事途径推动化解。

三是赋予案件所涉借款合同及其担保合同合法的民事效力。严厉打击企业通过刑事手段、地方保护向金融机构转嫁经营风险,恶意逃废金融机构债务的行为,依法保护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权益,维护金融秩序和金融生态环境。

五、银行员工如何才能尽职免刑?

(一)熟练掌握制度规章,严格按照流程办事。熟练掌握国家关于信贷管理的一些基本规定,如《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三法一指引”等,认真学习本行的内部操作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制度规章办理业务。此外,基层金融机构不宜将信贷实施办法或操作指引规定的过细过严;否则,在各类业务管理规定层层嵌套推演下,经办人员也有可能由此成为违法发放贷款罪的犯罪嫌疑人。

(二)审慎进行贷前调查,落实关键财产信息。不管贷款有无办理抵押,调查人员均应审慎调查了解借款人、担保人实际情况、资金用途、还款方式等,对真实性、合法性以及保障贷款偿债能力方面的审查,尤其是对于借款人名下的土地、房产、股权等信息应查询核实,对于担保人的资质及其提供的各类抵质押物的真实性应逐一调查核实。

(三)按照流程严格审查,严守合法合规底线。司法实践中,司法机关认定银行工作人员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的主要理由之一为“对借款人的借款用途、偿还能力、还款方式等情况审查不严”,因此,在贷款调查、审查、审批等环节对于借款用途、偿还能力、还款方式应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制度流程进行审查;在放款和合同签订环节,应严格执行面签制度,谨慎核实债务人身份,确保担保合法有效。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