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贷款如何运作?优点、缺点一览比较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银行贷款是由银行贷款人为你的企业提供的定期贷款,以满足你的财务需求。这篇文章涵盖了你需要知道的关于银行贷款的一切。
银行贷款一直是公司获得资本的最传统方式之一。本文解释了银行贷款是如何运作的,并探讨了其利弊,我们一起了解更多吧!
一、什么是银行贷款?
银行贷款是由银行贷款人为你的企业提供的定期贷款,以满足你的财务需求。银行将对未偿清的金额收取利息,你需要按照固定的还款计划进行偿还。
申请银行贷款时,银行一般需要你提供财产或设备作为抵押。如果出现违约,这些资产将被扣押,并由贷款人出售以挽回损失。
二、银行贷款如何运作?
商业贷款的申请通常从提交申请表开始,同时你需提交公司的注册证书和财务报表等文件。
在收集到所有需要的文件后,银行会对你的企业进行信用分析,考虑到一些因素来决定是否应该发放贷款。
这些包括你公司的财务报表、现金流、商业计划和资产覆盖率等等。
如果你的贷款申请成功,银行将向你提供现金,你需按一定的利率偿还。
通常情况下,你还需要提供有形资产作为抵押。在违约的情况下,这些资产将被银行扣押和出售,以收回债务金额。
毫无疑问,银行在为传统企业融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银行贷款可能不适合较新的、创新型的和快速增长的电子商务公司。这是因为这些公司的可抵押资产往往较少,风险回报率较高。
由于这些独特的特点,这些公司可能发现在银行贷款人使用的传统信贷评估模式下很难获得贷款资格。缺乏标准的财务报表也可能成为获得银行贷款的一个障碍。
三、银行贷款的优势
四、银行贷款的弊端
(图片来源:ChU)
在了解银行贷款的优缺点后,认为银行贷款不适合你的企业吗?别担心,下一篇文章我们将会介绍新型企业融资方式,让你获得资金之余,不用担心会出现银行贷款的缺点。
财务报表分析具体怎么做
我们不要先入为主的去判断什么样的财报是好的,什么样的财报是不好的
而是要顺着企业的特点去验证该企业是否经营良好,是否有暗雷,是否有前景
每一份财务报表都是一个独特的经营故事,希望大家可以真正读懂它,并且找到其中的投资机会和发现潜藏的风险。
财务报表的分析是非常思辨且充满艺术性的,任何死板的分析模式,都是不可取的!
我想从一个投资者的角度全面细腻的把财务报表的分析思路完整的梳理一遍,希望大家看完本文可以完完全全的学会怎么通过财务报表看懂一家企业
正文开始:
从投资者的角度资产负债表
分析资产负债表的关键是看资产的结构和负债的结构。
投资者应该注意的点有:
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固定资产之争是很多年的,有人觉得流动资产多好,有人觉得固定资产多安全边际高
其实都好,关键看是不是优质资产
流动资产资本市场比较喜欢,因为流动性好,投资这样的企业可以变现容易,企业一旦出现问题,可以拿出来变现的东西多
固定资产的缺点就是变现难,如果都破铜烂铁,那么很可能一文不值
但是优质的制造业公司,他们的固定资产就是自己企业的壁垒,你想复制人家的企业,就要想一想你有没有能力复制人家的工厂
对于没有大量固定资产的企业,很可能是靠专利,人才,著作权,技术,科技等
但是这些东西变化很快,比如人才,如果你公司完全靠几个人才支撑,一旦他们倒戈,或者其他企业有更好的人才,那么你们公司一下子就失去了竞争力,比如很多明星,传媒,科技公司都是这样,很容易失去竞争力
货币资金
货币资金绝对是越多越好,对于抗风险能力来说,货币资金就是最有价值的储备
书本上虽然说,要注意投资,要重视利润,这些都书生的角度,其实任何行业都可能有危机,货币金就是你的后盾
对于真正懂经营和做过实业的人来说,就懂钱的重要性
有时候做生意不是看顺风顺水的时候赚多少钱,而是不顺的时候能不能活下去
所以我认为货币金多对于长远来说是好事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
应收票据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就是人家给你打白条,就是赊账,很多企业销售都是先给人家货的。
应收账款收不回来是很正常的,当然是不如应收票据那么保险,所以应收账款到了一定年限就要计提,很多企业为了让利润好看,给很多信誉度不好的企业货,然后利润好看了,但是最终没有收到钱,后面就需要把坏账给计提,一次性亏个大的,所以应收账款大幅增长不一定是好事,具体要看能不能收回来,如果一家公司的应收账款太多就要警惕未来是否会产生巨大的坏账计提损失
资本市场不喜欢应收账款高的企业,也是怕后面的坏账计提
预付款项
就是提前给供货商的钱,相当于预定,就是先给人家钱,之后人家再给你东西。
预付款太大不好,证明这家公司地位不高,人家要先收你钱才敢给你货,或者说是人家就是刻意先收你钱,不怕你不合作,这就是一种竞争力的体现,敢先收钱的都是极具竞争力的企业,想给人家钱的都是没有竞争力的企业。
存货
企业准备以后卖出去的货就是存货。
那些还没有生产出来的原材料也半成品也是存货。
存货在不断增加,但是销售没有增加,这背后很可能是企业的经营出现了大问题,产品淘汰,或者过时,或者市场占有率下降,都非常有可能。这不是小问题,后续很可能给企业的资金带来巨大压力,企业还会被迫去借钱运作,也同时增加了负债。
还有一个可能就是企业的存货不真实的问题,根本没有可以销售的存货,都是一些无法销售的半成品或者次品,或者是原材料,所以存货不断增加,但是没有利润增加。
并且存货总是消不掉,是非常危险的,存货是会跌价,会贬值的。比如新鲜食品,比如容易跌价的商品,比如过时淘汰的产品,有些公司故意不做跌价准备,不做计提,这就是在变相的造假。
还有一种存货造假的方法就是让你搞不清到底有多少存货,比如农林牧渔的存货,你不可能真的下水去算鱼虾蟹吧,或者说突破跑了,突然死了,突然生病了,这些存货瞬间都消失了,还有软件行业,存货的价格波动很大,科技行业也一样,生物科技行业也是,你搞不清到底值多少钱,到底有多少东西,微生物什么的怎么算?有些还需要非常隐秘的保存,你不知道是什么,所以这类企业的存货都需要非常小心的看待
对于存货的问题,资本市场比较看重,一般来说存货稳定的企业更受到青睐
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投资是有一定风险的,如果一家企业长期投资的数额很大,但是投资收益很小,这很可能预示着,长期投资已经失败了,就差一个确认
而且如果持有的股权股价大幅上涨只要没有卖出是不算利润的。投资比较少的就直接按照买卖来算利润和亏损,如果是投资比较多,在20%-50%,那么按照持股比例对象的经营来算盈亏。
长期股权投资是一个很容易藏污纳垢的数据,长期股权投资如果投资量很大,对象很杂,和主营业务没有关系,这是非常不好的事情,涉及到转移资产,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等
大家一定要搞清楚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到底投资了什么,附注里面都会写清楚,投资一些奇奇怪怪股权的企业一定要小心
很多企业不仅仅做实业,也喜欢投资,如果投的是好的股权可以增加企业额外的价值,如果投资都是乱七八糟不赚钱的东西,其实这就是隐藏的风险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是需要计提的,买资产的时候需要付钱,之后购买的成本慢慢的摊销在资产的生命周期里,每年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都要作为公司当期经营的费用从利润表里面扣除的,除了折旧以外还要每年进行减值测试,只要是损坏的,跌价,长期不用的都要计提减值准备,也是要从利润表里面扣除的。
因为要折旧所以好公司当然选择越来越快,早一点折旧完以后就不需要再折旧了,时间太长的折旧肯定不好,证明公司不赚钱,不敢折旧,怕影响利润,敢于快速折旧的公司才是优质的公司
固定资产增长速度太慢是不好的,固定资产是必须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增长的,这样企业才有竞争力,如果一家企业固定资产长时间不增长或者缓慢,那么这个企业就已经在走下坡路了,因为这家企业已经找不到固定资产去购置了。
固定资产增长太快要看利润能否跟上,因为买来的东西都需要折旧的,你买多少固定资产都可以,但是如果利润没有跟上来,折旧都可以让你财务报表特别难看。
要注意有些企业已经很长时间业绩不增长,但是靠变卖固定资产来维持,这就非常危险了
这也是资本市场喜欢流动资产的原因,还是变现的原因
无形资产
没有实体的资产就是无形资产。
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版权等都是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是一个很重要的点,无形资产里面的东西太多,财务报表里面最容易搞错的就是无形资产
认为企业的核心是无形资产,因为企业的竞争力是企业文化,管理层,人才,专利,品牌价值这些
这些都是无形资产,所以很多人对财务报表分析都只停留在财务数据层面,没有真正考虑到企业的无形资产,我认为投资者要非常重视无形资产,而不是短期利润,这是你准确判断企业的关键
负债(企业全部的负债,流动和非流动负债等。负债就是公司有多少家当是借来的。)
负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个数据比较真实,伪造资产的方法很多,伪造负债的方法很少,所以负债总的来说很真实。并且伪造资产的目的是充胖子,大部分企业只想充胖子,并不想伪装虚弱。
负债就是欠人家的,属于以后要还的,资产是会变质的,负债没有变质的空间,因为已经是负债了。你可以这样理解,资产看似美好,但是随时间会变质,负债看上去像是先受伤,但是伤口只要不致命,以后或许还能带来机遇和经验
负债不是坏事,因为负债的目的是为了赚钱,借钱也是为了经营,负债只要在合理可控范围内就是健康的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企业短期负债太多证明很缺钱,但是短期负债成本低,一般来说短期负债最好是不要有突然的增加,在企业经营合理范围内的增加是可以的
预收款项
在交易之前预先收取的部分货款,这个款项显示了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大家可以设想一下,什么样的产品会让人家先交钱给你?什么样的企业有底气先收钱再发货?肯定是抢手的产品,肯定是稀缺的产品!所以预收款越多越好,证明企业的产品具有独特的稀缺性,并且产品的价格不容易贬值,相反可能还很值钱
长期借款
企业那些期限一年以上的借款,这个数额最好少一点,因为利息比较高,肯定比短期的高,能短期借来应急的基本上不会去借长期的,长期借款是真正缺钱,短期借款可能只是暂时周转不灵
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
股东权益就是告诉你有多少钱是属于股东的钱。股东权益就相当于是该企业的家底,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都是可以用来分红,送股的,并且股东权益每年增加,如果不仅仅是股本的增加,也就是说,家底在慢慢增厚
未分配利润
股东提取完盈余公积之后剩下来的就是未分配的利润,这个也是股东自己决定怎么用,未分配利润高不一定就证明企业真的很有分红,因为这一部分钱很可能早就用作买固定资产了,或者作为其他投资所用了
少数股东权益
少数股东权益就是少数股权,就是母公司以外的其他投资者在子公司中的权益,表示其他投资者在子公司所有权益中所拥有的份额。你可以这样理解,母公司控制了很多很多子公司,但是并不是100%持有,那些不是100%控股的就有一部分是在少数股东手里。
比如一家子公司80%归上市公司持有,20%就是少数股东持有,那么这20%就要按比例给少数股东利润。
有些公司看似挺赚钱,但是利润大部分被少数股东拿着,上市公司都没有少数股东拿的多,大家一定要注意这种公司,如果后期上市公司收购了少数股东的股份,那肯定是好事,如果一直不收购,少数股东一直在拿利润的大头,这是挺不好的事情
对于收购不收购比较赚钱的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看的就是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少数股东的关系,如果是陌生人,是不熟的人,人家肯定不会答应收购,如果是自己人,甚至就是很熟的人,那么肯定会在日后收购,因为以后还可以谈私下的条件,大家可以先为上市公司的利润着想
资产负债表解读:
资产负债表的最大功能就是评判资产质量的好坏。
资产多少不重要,能不能赚钱最重要,不然就是虚胖的资产。
通常原则上来讲流动资产越多越好,流动负债多于非流动负债好,所有者权益越多,负债越少就越好,这些是比较教科书式的原则。
但是,每个企业的经营理念不一样,管理方法不一样,企业的性质不一样,你需要的不是去挑毛病,而是要看企业选择这样的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以后的经营成果怎么样。
企业管理层比我们更懂企业和管理,他们选择各种各样的资产和负债结构肯定是有理由的,我们与其去找麻烦,不如老老实实的看结果。
不要用刻板的印象去分析资产负债表,就像你不能用高音低音的比例来判断音乐的好坏,分析财务报表一定要结合企业具体的特点来分析。
如果企业是重资产企业,他就是非流动的资产多,就是非流动的负责多,但是他很赚钱,这不能说明不好,反而可以说明,他的资产和负债结构是合理的,企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们可以做好,结果很重要,比死板的财务数据重要!
四,利润表
资本市场最喜欢看的表,你可以称之为资本市场表,资产负债表可以称之为企业经营战略表。
财务报表的摘要或者是简报里面大部分是利润表,因为资本市场是逐利的,投资者也是最关心钱的问题,利润表就是上市公司的成绩单
投资者应该注意的点有:
营业收入:
来源于主业的销售商品,提供的劳务,或者是让渡资产。
收入是挺复杂的财务数据,因为收入是有很大预估性的,怎么说呢?
简单的收入一买一卖自然就没有什么问题,有些收入是很复杂,很可能是几年完成,比如说建筑,比如说卖出去一个产品然后还有售后,或者约定了几年以后如果出问题怎么样,比如有些工作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得到客户认可,或者是提前约定的很多销售活动,收入其实是很复杂的,所以收入的确认很容易造假,很有艺术性,对于主营业务复杂的企业,或者业绩不好的企业,如果收入大增,不一定是健康的
收入是最最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太多企业把不确定的收入提前放进来,伪造一时的业绩不错的表象,并且收入的确认很需要看企业的人品,好的企业不会这么粗糙的去确认一下不确定的收入,居心叵测的企业会把一切有可能的收入都放进来
举个例子:
优质的企业:收入的确认会在真正完成了交易,并且没有后顾之忧以后确认收入
劣质的企业:即使路边有个人告诉他可能会在一年后买他们公司的产品,他都会确认收入
所以收入这个数据太虚,太多想象空间,太多可能不对劲的地方,大家一定要认真看,多看附注里面的具体内容,看看实实在在的收入有多少。
从收入可以看出,财务报表其实没有100%的严谨,很多内容其实还是有预判性,有企业自己的灵活性思考在里面,优点就是我们可以看见鲜活的企业,看见管理层的思考,缺点就是给这些企业的自由过了火,导致这些自由的地方都成为了藏污纳垢的点。
营业收入的持续增长是优秀企业最起码的表现,并且要和行业本身的增速匹配,也要和同行其他公司比。
真正优秀企业应该可以超越行业和同行增速的。
营业成本:
任何生意都有成本,原材料,人工,加工,运输,销售,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成本,一家好企业肯定要能合理的控制好这些成本
成本的控制就是企业营运能力的体现,就是管理层的意义所在,一个产品很优秀,两家公司都可以做这个产品,最后拼的就是成本的控制。
我们所谓的要找优质的管理层企业,就是在找可以把成本控制到完美且不伤害利润的企业。很多人都以为企业靠利润,其实高手过招拼的是成本,因为优质企业都有核心技术,关键就是成本能不能降下来,让产品可以在价格上面得到主动权,便宜好用的产品才是最大竞争力的产品,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成本的控制。
研发费用
高新技术企业没有哪一家是没有研发,甚至每年投百亿,千亿高研发,为的就是努力保持自己的技术先进性,保证生意可以不被其他企业抢走,保证产品永远是最高科技的。研发费用就是成本,并且是那种极度不稳定的成本,是很容易失败的
研发是双刃剑,高研发证明企业在不断的增加新技术,在开发新技术,但是研发不一定都成功,很容易打水漂,研发成功的背后是无数次失败,所以高研发也可能是浪费钱。
我们应该理性看待研发费用,企业不能没有研发,但是也不能完全靠研发新产品和新技术来发展,这样更新换代太快的企业很容易被替代
企业如果靠研发生存,那么企业是危险的,因为研发就是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企业如果靠研发变的更好,那么企业是安全的,研发成功了可以锦上添花,失败了也无所谓,这样的企业才是真正利用好了研发这柄双刃剑
营业费用:(三费)
销售费用
也就是营业费用,经营费用,就是你为了销售和服务产生的费用,广告费,促销费,保险费,运输费,装卸费,销售人员工资都是。
销售费用太大的公司很容易影响利润,因为企业的销售需要大量的销售费用来堆砌,而不是靠产品的竞争力来销售,这样的企业不是很容易赚钱
销售费用的细节很多,两家企业,产品都差不多,销售费用更低利润更高的企业就肯定管理层更厉害
销售收入大幅增加,但是成本却下降,这背后也有问题,因为收入的提高一定会带来费用的提高,不可能空手套白狼,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是很不健康的,是违背常识的。
管理费用
企业管理支出的费用就是管理费用,比如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只要是和管理有关的都在这里。
管理费用是很固定的开支,每年增长很正常,但是如果突然变化很大,很可能是坏账损失增加或者是公司经费增加造成的,这些都是可能是背后管理有问题。管理费用最好是控制在8%-16%,控制管理费用是企业营运能力的体现之一
管理费用下降是一个暗藏的问题,不要看见费用下降就是好事,没有人愿意降薪,管理费用大幅下降有管理层变动的可能,有暗藏的经营风险
财务费用
就是企业为了经营筹集资金而花的钱,比如借钱需要的利息。
财务费用不一定每家企业都是需要的,因为企业很多是没有有息负债的,并且还有利息收入,所以财务费用很可能不仅仅没有,还可以赚钱!
这样的企业当然就很有钱,不仅仅不需要付利息,还有利息收。优质的企业一般不需要财务费用,一般都是有足够的钱收利息,不会还需要给利息,尤其是成熟的大企业,只有比较艰难的企业和缺钱的企业才会需要借钱经营
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是利润表的重点,因为一家企业赚不赚钱就必须要看营业利润,优秀的企业每年的营业利润必须是增加的,一家优秀的企业应该利润来源于主营业务,而不是其他营业外的收入。
如果一家企业不好好经营主营业务,专门靠营业外收入赚钱,这很可能有巨大的隐藏暗雷
收入差不多的两家企业,利润高的企业就是管理层水平的体现,收入主要看产品,利润主要看管理。
好的产品收入肯定就高,但是收入里面多少可以化为利润就要看你怎么经营了,1块钱也是花,10块钱也花,怎么样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这个真的是人的差距。
你也可以理解为管理能力就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最核心的资产。
净利润
就是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再减去营业外支出再减所得税,剩下的就是净利润。
但是净利润并不是公司真正赚到手的钱,利润表的质量要看现金流量表,没有现金流入的净利润是很虚的。
就像之前说的,资产负债表的质量要看利润表一样,不赚钱的资产是没有用的。经营现金流和净利润一样多,或者经营现金流更多,就证明企业的净利润质量非常高,不然就证明企业实际上没有赚这么多钱。只是从算账的角度来看企业赚了这么多钱,实际没有收到这么多现金。
净利润是财务报表最好看的数据,是资本市场最喜欢的数据,是算账概念里面最重要的数据,因为财务报表的一切目的就是要算清楚账,算账不就是想赚钱吗?净利润就是大家的最终追求。
但是账面上好看的净利润不一定是真实的,我们需要再刨根问底的去看看企业的债务问题,现金问题,再回来看净利润的质量。
举例子:
真实的净利润=真实的成绩=你真的学会了,你以后真的有一技之长了,真的可以有出息了,真的有未来了,真的有发展空间了,真的可以赚钱了
虚假的净利润=作弊的成绩=你没有学会,你只是卷子上面分数高,用了各种手段,或许你可以欺骗大家一时,最终你还是会暴露你没有任何才华的本质,最终会失败,会碌碌无为,会赚不到钱
所以大家看财务报表就像是在看卷子,看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就像是在看自己学生的卷子,你到底是只想看一个卷面上的分数,还是真正想看这个学生的真实能力?
这才是我们分析和阅读财务报表的重点,我们要看清多少是账面的美好,多少是账面没有体现出来的暗雷,多少是真正的美好,未来会怎么样。
这就是真正的财务分析。
利润表解读:
利润表对于资本市场杀伤力是最大的,股价的波动大部分就是来源于利润表
其实利润这种东西很多都说不清道不明,但是大部分投资者确可以很明白的看懂,所以这也成为了资本市场控制股价波动的武器
我们投资一家企业赚的是企业估值的钱,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钱
很多时候净利润这个数值不能代表什么的
比如说没有现金流的净利润,或者是苛刻员工工资的净利润,或者是压榨设备的净利润
净利润想好看是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做的
不过企业为了长远的经营很多时候就必须牺牲一时的净利润,花钱去攻占市场,去布局,去提供成本做很多扩张
这种时候净利润肯定不好看,资本市场抓住这些机会就打压股价
这就是财务报表看的太片面的弊端,尤其是利润表真的要看淡,核心还是在企业的专利,管理,市场占有率,产品上面
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决定着企业的存亡
投资者应该注意的点有:
因为企业可以没有利润,但是不能没有现金,没有利润证明暂时企业不行,产品没有市场,但是没有现金企业就要倒闭了。
利润是基于财务报表的,不是真实的现金,现金才是真正用来运作和经营的唯一保障。
现金流量表就是用来看清楚企业现金的重要报表,这张报表会告诉你现金怎么来的,怎么用的,还有多少。
现金流量表就是三个大方向,经营方面——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方面——投资活动现金流,筹款方面——筹资活动现金流
最重要的肯定是经营活动,因为投资是为了经营,筹资也是为了经营,投资大部分情况就是扩建,就是扩大资产,这个是必要的,筹资就是借钱,所以企业不可能靠后面两个方面来长期赚钱,肯定还是要落实到经营的。
经营活动现金流只要越来越好,企业基本上没有什么大问题,也可以还钱,也可以继续投资。
现金流量表其实很多都是对应的一进一出: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费用返还+政府补贴+其他收入+收回投资+投资收益+处置资产+发行股票+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现金的流入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职工+支付费用+上交税费+购买资产+金融投资+其他投资+发放分红+支付利息+归还本金=现金的流出
大家懂了钱怎么来,怎么花就知道了,企业成功在哪,失败在哪,这也是我们分析现金流量表最重要的思路和策略,一家优秀的公司就是要想办法控制花钱,精准花钱,并且努力赚钱。
现金就是企业的血液,现金出现问题,企业马上就会出现问题。
利润表就是企业的整体装修,企业的结构就相当于资产负债表,但是到底企业好不好?
还要看现金流量表,能真的赚到足够的现金,有大量的现金流进来,那么就证明一切没有问题,不然,企业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就是一个外在结构很好看,内部装修也很好看,但是墙面会渗水的伪虚胖。
因为账面上算出来的利润和收入人家是不认账的,你去供货商那边说你很优秀,你带你华丽的财务报表去,你看看人家会不会给你货,做生意的实质还是钱,你需要给钱才能真正获得其他人的货物或者支持,员工会因为财务报表好看而心甘情愿不拿工资?这些都是不可能的。
财务报表好看唯一的作用其实就是欺骗资本市场,欺骗投资者,欺骗银行,真正企业的经营是没有办法用财务报表的欺骗来蒙混过关的
只有钱可以维持企业继续经营下去,而不是财务报表上面的数字。
现金流量表综合分析:
经营现金净流+投资现金净流+融资现金净流+
这种情况说明企业不缺钱,经营可以赚钱,投资也不怎么花钱,融资还在收钱。就是各种收钱。
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企业既然经营可以赚钱,投资又不花钱,为什么还需要融资呢?这个问题就有点严重,很可能企业隐藏了经营的真实情况,企业是缺钱的,要不就是有人在转移上市公司的现金,极少数可能是企业在准备搞一笔大投资,这种企业要注意,这不符合常理
经营现金净流+投资现金净流+融资现金净流-
这种情况说明企业经营是可以赚钱的,投资现金也可以有钱流入,但是融资是负的,证明企业在还债。
这里就有一点小问题了,企业是在用什么钱还债?是在变卖家产还是正常的经营现金还债?如果企业没有变卖家产,投资现金流的流入是利息收入,那就是健康的企业,企业在正常的还债,但是企业投资现金流为正说明了企业没有投资了,企业不再招兵买马了,并且企业还在还债,证明企业目前发展到了瓶颈,未来业绩可能很难增长。
经营现金净流+投资现金净流-融资现金净流+
这种情况说明企业经营赚到的钱再加上借的钱都投入到了投资当中,所以投资现金流是负的。这种企业一般处于扩张期,企业需要投资,需要用钱,并且经营获得的钱不够,所以还要借钱来投资,大家要注意企业借钱的利息高不高,投资什么项目,如果项目不错未来有巨大的赚钱潜力则问题不大。
经营现金净流+投资现金净流-融资现金净流-
这种情况说明企业经营可以赚钱,也在投资项目,并且还在还债。这种企业算是最优秀的企业,不仅仅经营可以赚钱,还可以扩张,还可以还债,证明经营赚的钱很多。这种企业算是最健康,财务最安全的企业
经营现金净流-投资现金净流+融资现金净流+
这种情况说明企业的经营不赚钱,投资方面在卖家产或者是利息收入,并且还在借钱。
这种企业不缺钱,因为不仅仅有投资现金流还可以借到钱,但是经营不好,我们要看企业到底经营能不能改善,并且要看企业的投资现金流到底是怎么来的,如果是变卖家产来的,基本上也是快倒闭了,因为企业不仅仅经营不赚钱,还借钱,还在卖家产,这种企业真的没有前途。
经营现金净流-投资现金净流+融资现金净流-
这种情况说明企业经营不赚钱,但是要还债,只能变卖家产。
所以企业经营是没有钱流入的,投资流入基本上属于卖出投资和家产,因为优秀的企业不可能经营为负,经营为负的企业不可能靠利息可以投资现金为正。
一旦没有家产可卖,经营又不能改善,以后债怎么还?这种企业也是很困难的企业典型
经营现金净流-投资现金净流-融资现金净流+
这种情况说明企业经营不赚钱,并且还在投资,还在借钱。
这种企业就是在用借钱投资,属于以贷养贷的风格,自己经营不善,但是还想继续扩张,所以只能借钱。
这种企业也是基本上快倒闭的企业,属于财务状况极其不健康的企业。
经营现金净流-投资现金净流-融资现金净流-
这种情况说明企业经营不赚钱,但是还在投资,并且还在还债。
这是非常恐怖的,因为企业经营都不赚钱,还要继续投资,并且还要继续还钱,这种情况的企业是非常危险的,很可能离破产倒闭就一步之遥
要自己分析现金流量表就是要认认真真的看年报,很多数据也需要自己去列举,统计
上面提到的那个小程序已经帮大家整理了这些数据
如果大家没有时间一份一份财务报表去看,就可以使用这个来代替分析财务数据
可以点击上面这个链接直接使用即可
亲测有效
财务报表附注分析
财务报表附注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为帮助报表阅读者理解财务报表的内容,而对财务报表的有关项目等作出的解释和补充说明,附注是财务报表不可或缺的部分。
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只靠数字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配合附注的完整文字补充才是一份完整的财务报表。
附注的重要性就是财务报表专业分析的重要性,追本溯源是未来财务报表的发展方向,看财务数据投资的时代会慢慢淘汰,看企业真正的经营情况投资的时代正在到来!
附注算是最详细的财务报表内容解释和附加说明。
财务报表本身不可能把一切细节都写的非常清楚,格式有限,科目有限。
如果你连一家企业的附注都没有认真读过几遍,那你其实并不了解这家企业,只是了解了一些皮毛的数据。
对于真正的高手投资者来说肯定会反复研究附注,新手比较重视数据,高手重视数据背后的内容。
附注深度解读:
财务报表的附注听名字感觉不太重要,其实非常重要。
所以基本上所有的重要科目都会在附注里面加上明细的说明。
很多你不懂的名词都会在附注里面详细的说明,可以这么说,没有附注的财务报表肯定会一头雾水,就读一个数据而不清楚到底是什么内容。
附注就是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表中的项目和数字做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
对未能在报表中列出来的项目解释说明,附注就是让我们看清楚财务报表科目和数字背后的各种详细原因。
比如100万的收入,到底包括哪些细节?你不看附注就不知道,主营业务一共一个亿,具体有哪些也需要看附注,还有各种科目的处理方法和细节这些不看附注就只能看到一个数字和结果,这是非常危险的,很多时候真正重要的是过程和因果,而不是数字和结果。
比如固定资产告诉你一个数字,你不知道具体包括哪些,这是没有意义的。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完美的说明财务报表看附注和不看附注的差别。
不看附注:今年赚了1一个亿。
看附注:今年因为xx赚了一个亿,其中各种细节有xx,其中各种来龙去脉是怎么样的都会写的清清楚楚。
很多企业造假其实就是数字造假,真正在附注里面就现原形,但是99%的投资者不可能看附注,因为能看财务报表的投资者都不足10%,更不用说会认真看附注的投资者。
所以很多时候投资者踩雷都是自己的问题,从未认真的研究过企业的财务报表,更没有研究企业财务报表的细节,这样怎么可能不踩雷?
附注会详细说明存货的构成,应收账款的账龄,长期投资对象,借款的期限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数据。
附注就是把一切都一五一十的告诉你,你看完以后就知道了,这些数据背后多少是真正靠产品赚的,多少是混来的,一下就知道了企业的本质。
所以大家一定要多看几遍附注!
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
公司的偿债能力最主要体现在一年左右可以变现的资产,这是公司偿债能力最重要的数据。
也可以说是流动资产越大公司的偿债能力越强。
企业的经营现金流也是重要的偿债能力,企业只要经营现金流不断在提到,那么企业就不会缺钱,自然也不会还不起钱。
企业的偿债能力都是建立在假设企业还不起钱的基础上,所以千万不要以为企业的各种偿债能力数据不好看就是企业有偿债麻烦,这不是一个事情,就比如假如世界末日来了,谁活到最后,前提是世界末日,所以我们看以下所有的数据只是参考,只是做一个假设,并不是企业真的就还不起钱。
短期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可以反映企业短期的偿债能力)=流动资产÷流动负债x100%
流动资产越多,短期偿债能力就强,这就是该公式的核心。
流动比率在2左右都不错,不需要追求过高。但是一定要记住,有些企业流动资产不高,是重资产企业,对于这些企业流动比率甚至不到1,但是他们依旧很优秀,因为他们可以赚钱,他们可以靠持续的盈利来弥补流动资产不足的偿债风险。
速动比率(排除存货后的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低于1的话,通常认为是短期偿债能力不是很好,1左右就不错了,不需要追求过高。
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比率=经营现金流÷流动负债
这个比率就是用经营赚到的现金来看看能不能覆盖流动负债,对于短期偿债能力来说是很重要的数据,现金是最强的流动资产,当然越多越好,持有大量现金怎么可能有债务危机。
长期偿债能力
长期偿债就是指偿还一年以上的债务,就是那些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企业只要可以长期稳定的盈利,基本上长期偿债能力就没有问题。
企业的长期负债,也就是非流动负债要少,自然也没有长期偿债的问题。
资产负债率是一个重要的长期偿债能力数据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x100%
当然也不是一味的追求资产负债率越低越好,因为负债也是发展的一部分,拥有一定的负债是完全健康的财务数据。
通常把45%的负债率看做是一个界限,太低就说明企业不够激进,太高说明有一定风险。
但是有些企业属于杠杆类企业,这些企业就是靠高杠杆赚钱的,所以不能用45%这个标准来衡量。资产负债率也要看清楚负债总额里面的内容,一般来说预收款是好事,可以排除后再算,负债还是重点看有息负债。
债务保障率=负债总额÷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x100%
企业负债总归是要还的,经营活动现金流用来还债是完美的,因为如果经营活动现金流无法还债,就需要借钱还债或者是变卖家产还债,这些都好。
这个数据就是在告诉大家,企业是否可以在短时间里面健康的还债。
负债越少,现金流越多,企业的偿债压力当然就越小。
现金流量满足率=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x100%
企业肯定每年会有一些投资计划,这些计划都是需要用钱的,如果企业可以用经营活动现金流来覆盖投资当然是最完美的,因为这样就不需要借钱投资,不需要变卖家产投资
这个数据就是在反映这个情况,如果企业可以每年用经营活动现金流来满足投资活动现金流,则企业完全没有资金方面的压力
固定资产再投资率=购置固定资产支出总额÷经营活动现金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x100%
这个数据是看企业每年购置固定资产需要的钱,用经营现金流能不能覆盖,如果可以覆盖,证明企业购置固定资产不需要借钱,用经营现金流的钱即可。
现金偿还有息负债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有息负债x100%
这个比率主要看企业的有息负债能不能用现金对冲,如果可以,则企业长期经营无忧。
九,企业的营运能力(管理层能力)分析
简单一点说就是管理层的效率!
营运环节解读:
现金——原材料——生产——存货——销售是一环
销售——销售过程——客户——付款——现金是一环
企业——付款——供应商——采购——原材料是一环
销售过程——应收账款——存货——现金——应付账款——采购过程是一环
简化以后就是
现金——原材料——存货——应收账款——现金
也就是现金——现金的过程
4个环节是可以联系起来的,优秀的企业就是要打通各个环节,并且高速、高效率的运转起来,这就是营运能力。
营运能力的最高境界就是让现金在最短时间内变成更多的现金。
流动资产周转分析
流动资产周转的判断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
营运能力分析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企业的账款和货物的周转能力,货买的怎么样,存货多不多,账款有没有收回来,这些就是企业的运营重要数据。
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应收账款的周转情况)=(营业收入)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x100%
这个数据主要是在告诉投资者,企业收到的收入里面有多少是打白条的,应收账款就是白条,就是暂时没有收到现金的部分,优秀的公司应该是应收账款很少,大部分收入都直接收到现金,所以这个。这个数据可以和同行业其他公司做比较,也可以和该企业自己的历史数据作比较,看看企业的经营有没有提高
存货周转率(反映企业存货的周转情况):
1、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存货平均余额x100%
以成本为基础的存货周转率,即一定时期内企业销货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间的比率,它反映企业流动资产的流动性,主要用于流动性分析。
2、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率=营业收入÷存货平均余额x100%
其中:存货平均余额=(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以收入为基础的存货周转率,即一定时期内企业营业收入与存货平均余额间的比率,主要用于获利能力分析。
存货是流动性很差的,因为存货还有原材料这些,半成品这些,或者是积压的,过时的,淘汰的产品,存货还会贬值。这些东西很难变现的,所以存货周转率很重要!库存尽可能小一点,并且存货周转率高一点,这样才不会出现财务问题
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销售收入÷流动资产x100%
这个数据的重点就是越大越好,越大证明流动资产的质量好,可以带来很多的收入,越小就证明流动资产的质量不高,不能带来很多的收入。
固定资产周转分析
固定资产周转率可以看出企业的固定资产质量
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营业收入)÷固定资产x100%
运用方法和上面的流动资产周转率一样,越大越好,越大就证明固定资产很好,可以带来很多收入,如果越小,证明固定资产都一些破铜烂铁,没有办法带来实质性的收入。企业的那些固定资产看上去好像很值钱,各种厂房,各种设备,但是到底是不是真的赚钱,还需要看这个数据,对于轻资产和重资产企业肯定还会有不一样的地方,轻资产企业固定资产少,重资产企业固定资产多,这个无所谓,重点是可以带来收入
总资产周转分析
总资产周转率是考验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非常重要的指标,企业资产有多少不重要,能不能赚钱最重要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资产总额x100%
资产能带来的营业收入越大,就代表是越优质的资产
很多企业资产很多,但是利用率很低,营业收入很低,这就证明企业的资产并不优秀,只是虚胖。这个数据就是来告诉你企业全部的资产总体质量怎么样,利用效率怎么样,比率越大就证明资产不错,可以带来很多收入,这也是证明企业的资产结构良好,管理层决策优秀
十,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
就是看企业赚钱能力强不强,也就是营业收入怎么样,营业利润怎么样,现金怎么样,还有企业借的钱有没有产生正面效应,总之就是围绕企业各种赚钱能力来分析。
一家企业的一切努力都会体现在盈利能力上面,营运能力强是为了赚钱,偿债能力强是为了更加安全的赚钱。
所以盈利能力是企业核心中的核心。
营业利润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三费)÷营业收入
这个比率就是要你看清楚企业在扣除各种费用和成本以后,到底还能留下多少收入,很多企业看似收入很多,其实费用和成本更多,对于这种臃肿的企业,我认为还是避而远之吧。
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x100%
我们通常把持续10几年一直在40%以上的企业评为有可持续竞争力的企业,企业的竞争力在毛利率上面体现的淋漓尽致,一家企业如果毛利率不断下降证明企业的产品在慢慢失去竞争力。一般来说,30%的毛利率是一个底线,最好是可以一直维持在30%以上
毛利可以非常准确的反映每一元营业收入中营业毛利的比重,大家可以非常清楚的知道企业产品销售的获利能力。
毛利率当然是越高越高,越高就越容易赚钱,企业本身就有各种税费,各种成本,开销也很大,毛利率不高的话,净利润肯定不高。
毛利率是企业获利能力的重要判断数据,并且还是企业产品竞争力的体现。
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x100%
净利率是对营业收入的一次大考,营业收入很高,但是净利润很低,这就表明营业收入的质量不高。
营业收入是一个笼统的数据,净利润才是最实在的数据,净利率高则说明企业的营业收入质量非常高,这样的企业,盈利能力非常强。并且说明企业的成本和费用没有侵蚀太多利润空间。
净资产收益率ROE=净利润÷净资产(所有权权益股东权益)x100%
这个数据是非常经典的数据,作用是反映企业的股东权益的投资报酬率,是评价股东权益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
这个数据就是直白的告诉你,股东每投一块钱资本,可以获得多少的净利润。净资产多没有用,要可以带来净利润才有用,还是那一句老话,数量不如质量。企业的一切资产,负债等等都是为了赚钱,能赚钱才是好企业。
净资产收益率越高,代表盈利能力越强,意味着投资者拥有的是优质资产。
净资产收益率还可以这样更加详细的拆分: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销售收入)x(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x(平均总资产÷净资产)
净利润÷销售收入(就是产品的净利润率)
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就是总资产周转率)
平均总资产÷净资产(就是杠杆系数)
通过这三维数据可以更加清楚企业的情况,到底是靠产品利润赚钱还是靠产品周转赚钱还是靠杠杆赚钱。
企业要赚钱肯定有一个特色,要不就是产品利润巨大,要不就是资产周转极快,要不就是杠杆撬动更多资源。
三种模式没有好坏,能维持经营下去,赚钱下去就是好的,企业最重要的是自洽。
不同的企业模式侧重点不一样
如果是第一种靠产品利润赚钱的,你就需要关注产品的利润
靠周转率赚钱的就要防止后面周转率下降
玩杠杆的要注意杠杆的成本和风险,
你清楚了企业的类型再重点关注企业的这些变化,就可以知道企业经营的怎么样,而不是用其他模式的数据来套用在不同模式的企业上面,财务分析是非常需要灵活运用的,绝对不是死板的看数据。
如果一定要说哪一种模式最稳,肯定是靠产品的利润赚钱稳,因为第二种周转率赚钱很需要企业经营的能力,第三种靠杠杆赚钱很可能被杠杆所伤。
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总资产x100%
这个数据就是在颜值企业的资产到底是优质资产还是垃圾资产,能多赚钱的资产就是优质资产,所以总资产大没有用,要可以带来利润。
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x100%
所有者权益当然是越多越好,并且稳步增加最好,这个指标当然就是这个意思,股东权益增长快,企业发展就越稳定。
企业的成长性分析
企业是不是赚钱要看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企业债务怎么样要看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企业运营管理能力怎么样要看企业的营运能力分析,
以上数据都是定格的,都是过去和现在的情况,并不是未来。
还有一个更长期,更重要的点,就是企业的成长性分析,一家现在优秀的企业肯定是上面三个能力都很棒的,但是企业明天怎么样?后天怎么样?能不能持续保持优秀?这个就是成长性分析的重点了。
营业收入增长率=(本期营业收入-上期营业收入)÷上期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增长率=(本期营业利润-上期营业利润)÷上期营业利润
总资产增长率=(本期总资产-上期总资产)÷上期总资产
净资产增长率=(本期净资产-上期净资产)÷上期净资产
一家优质的企业一定要保持净资产,总资产,营业收入,营业利润的稳定增长,并且要超越行业增速,超越同行,稳定的增长率才能让企业不断的做大做强。
我们也不能单单看一年的数据,应该看5-15年的数据,优秀的企业时间拉长来看肯定是增长的。
财务报表综合分析
1,看财务报表不能只看一年,最好是看5-15年的财务报表,要动态的分析一家企业的经营变化,才能真正看懂一家企业到底经营的怎么样
2,不仅仅要深入看透一家企业的年报,还要对比其他相同企业和该企业的数据,一家优秀的企业应该要拥有超越同行的财务数据
3,企业每年都会有一些计划,要看企业具体执行的怎么样,喊口号是简单的,真正把计划做到位是很难的,所以大家不要只看企业有哪些规划,更要看最终实行的怎么样。
4,分析财务报表最忌讳照本宣科,只看死板的财务数据,而不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分析,不做辩证分析,一定要对具体的问题做具体分析,不同的企业,不同的情况下,财务数据有异动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5,分析财务报表也不能格局太小,还要结合当下的经济环境来分析,如果经济环境比较复杂,财务数据不太好看也是非常正常的情况。
6,不同行业的企业财务数据有差别是一定的,不同行业的财务数据放在一起比较,这是没有意义的。
7,一定要具体考虑到该公司的会计核算方式,比如存货的销货成本,有些公司是先进先出,有些公司是后进后出,还是分批确认的。比如,处理固定资产的折旧,有些公司用平均折旧法,有些公司用加速折旧法,还有些公司用计划成本来计提折旧,这些不同的会计核算方式会导致最终的财务数据有很大差距,不需要太惊讶,很可能只是会计核算方法不一样罢了。
8,物价是一个很容易被遗忘的重要影响因素,物价的变动会直接导致企业的财务数据发生变化,但是这些是财务报表无法看出来的,你可以实时的去留意物价的变化
9,我们在对比相同行业的不同公司的各项财务数据时,不是要看数字大小,而是要想数字背后的原因,为什么这家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结构是这样的?为什么那家企业的存货,应收账款有这么大的不同?这些是我们要思考的。
10,管理层每年也会在财务报表里面发表自己对企业和行业的看法,这个虽然比较宏观,但是可以看出管理层的决策和格局,同样行业不一样的管理层,他们对企业和行业肯定有不一样的看法,大家有兴趣可以对比一下,哪些喜欢喊口号,哪些喜欢做实事,哪些比较踏实。
11,财务报表很长,很多细节,很多数据,很多数字,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就是钱。投资者的钱投入了企业,企业的管理层拿去做了什么?有什么成绩,未来会怎么样做?这才是财务报表的核心。
12,看见一家企业业绩不好就认得为垃圾企业是极度错误的,因为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稳定增长,所谓的稳定增长也是有波动的。市场总是会饱和的,没有哪一种商品可以经久不衰,都是会更新换代,没有哪一个行业没有竞争者,最重要的是企业一旦做大了,增长率变低非常正常,市场份额总量就这么多,肯定有行业天花板的。所以再优秀的企业也一定会遇见困难,关键看企业怎么重新崛起。
13,在看企业的财务报表之前一定要先深度了解企业本身的特性和行业的特性。不同行业的财务报表肯定是不一样的,会计科目也有很多不同,资产,负债结构肯定也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你不能用一套死板的方法套用在任何企业和任何行业上面,其实每一家企业都需要区别对待的来看财务报表,比如业务不一样,经营理念不一样,产品不一样,管理层性格不一样,地区不一样。如果你只是用财务数据来衡量财务报表的优良,那你相当于白看了财务报表,并且还会被自己误导,把好公司错判,把劣质公司看重。
14,每一家企业所依赖的重点都不一样。比如有些企业靠杠杆赚钱,就依赖负债,有些企业靠周转赚钱就依赖存货和应收账款的高周转率,有些企业靠产品的利润赚钱,就依赖产品的利润率。所以我们看财务报表的前提是看懂企业到底靠什么赚钱,这样去看企业的重点财务数据就可以了,没有十全十美的企业,千万不要去寻找一家任何财务指标都完美的企业,那是新手才会做的事情,你接触财会和企业管理久了就知道每一家企业都是有优势和劣势的,只要企业的优势还在就是好企业。
15,财务报表很多财务数据之间都存在因果关系,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我们需要把这些财务数据都联系起来分析,而不是将每个财务数据独立看待。比如工人总数x每人消耗的材料费用=材料费用总额,如果材料费用减少但是工人和每人消耗材料费用增加,那么这就是不符合因果关系的异常情况,你就要去附录里面找答案。再比如企业收入增加肯定随着成本也会增加,销售增加,销售费用肯定增加,产品畅销肯定存货周转率会高,等等很多数据都是有这些因果关系的,但凡是对不上号的,有悖于常理的,如果财务报表没有给出解释,那肯定是有猫腻的。
16,三张财务报表直接也是存在千丝万缕联系的。资产负债表是否结构合理需要用利润表来验证,赚钱就是合理,持续的赚更多钱就是非常合理,利润表的真实性需要现金流量表来证伪,利润表到底是不是真实的,有多少水分,都需要看实际收到的现金来证明,三张表是一个整体,我们必须要将他们拼凑成一个完整的企业经营历程,这样才能真正看懂财务报表。
17,两张业绩差不多一样的财务报表其实隐藏的信息是天差地别的。真实性,企业的管理能力,产品的未来发展空间,营销体系,投资风格,成本控制能力,战略方针,这些比一时的财务数据重要太多倍!因为财务报表只是一时的经营数据罢了,好的企业不会因为一时的财务数据差而改变优秀的本质,差的企业也不会因为一时的财务数据好而真正发展壮大。
18,比起财务报表里面的数字更重要的是企业的管理层,股东实力,供应商,战略方针,行业地位,产品竞争力,财务安全度,专利水平等,企业的综合实力的重要程度是远远超过的财务数据的,我们要投资德才兼备又努力的天才即使一时的财务数据不好看,而不是投资投机取巧又懒惰的蠢材即使一时的财务数据很漂亮。
19,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永远处于成长期到成熟期的不断轮动,不会沦落到衰败期,任何的行业、产品和生意都有周期性,只不过是优秀的企业管理和战略方针导致企业在走进衰败期之前就转型或者是创新,让企业拥有保持活力,所以我们在选择企业的时候一定要看长远的创新能力。
20,永远记住,优秀的企业不会不停的向资本市场融资,而是会不停的分红+回购。
21,注意业绩增长超过50%-100%的企业,需要特别的查看其财务报表,一般这种企业不是有特别的亮点就是有不可持续性的问题。
22,要注意坏账的问题,很多企业产品是卖出去了,但是款没有收回来,但是账上没有计提,或者计提不充分,这样的企业其实就是业绩有水分,就是动用了财技,并不是很真实的利润。
23,有些企业有钱喜欢乱投资,尤其是长期投资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大家一定要注意长期投资这一项有没有和主业不相关的投资,如果很多金额很大的这种投资,是很危险的。
24,如果企业很多其他应收款都是陈年旧账,并且记录的很混乱,那么这些其实都可能是收不回来的钱,要剔除看,才能看见真实的财务报表。
25,大股东如果经常向上市公司贷款,并且年中贷款年尾还,这其实就不会体现在报表上面,相当于占用公司资金,也就是关联交易,是不好的行为,影响上市公司企业的正常经营。
26,企业的土地使用权价值很容易隐藏或虚高估价,如果是很早以前拿的地,但是还是用的之前的土地价值,这个就是隐藏的巨大价值,反之,如果是在很贵的时候拿的地,现在已经跌价,但是还是用当时的拿地价值来计算,这就有虚高在里面。
27,流动资产的实际价值可能和资产负债表上面的不一样,因为存货很可能存放很久已经跌价,或者卖不出去了,应收账款也可能收不回来,所以流动资产不能只看总额,还要具体分析其中的价值质量。
28,固定资产质量要看企业的折旧方法,是否充分折旧,是否给企业带来收入,时候需要更换,是否持续增加。最好是正常的折旧年限,太长的折旧年限有虚增盈利的可能。
29,其他应收款是企业应该收的,暂时付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款项,如果其他应收款特别大,表明资金被其他企业或者个人占用,一定要注意是否有这种情况。
30,利润表是最容易造假的,因为财务报表是权责发生制,没有收到的钱可能被算作收入,没花出去的去钱,可能被算作成本,收到的钱不算作收入,已经付出去的钱,不被记录为成本。
31,企业连续5-15年的净利润和5-15年的经营现金流应该比例是稳定的,或者是现金流逐步增加的,不应该有大幅降低或者比例大幅波动的情况出现。
32,企业业绩稳定增长是好事,但是行业如果增长比企业增长大,或者是同行增长比企业的增长大,这都说明企业其实经营并不好,只是站在了行业的风口而已,一旦行业增长慢了下来,企业很可能会出现负增长。
33,无形资产其实是很具有想象力的科目,或者说是超脱了会计科目的存在,一家企业很多核心的资产都是无形资产,还都是无法体现在财务报表上面的无形资产,比如管理层的综合能力,这个怎么算进财务报表里面?比如企业员工和企业文化的向心力,这个也是没办法具象化的。比如企业大股东的人脉资源,这些也是无法被记录的,这些无形资产往往是一家企业的最核心的资产,但是无法被记录,于是被投资者遗忘。
34,财务报表的运用是非常灵活的,不同类型的投资者需要看着的点是不一样的,财务数据和经营情况对企业短期——中期——长期的影响都是不一样的,比如重组,研发,合作,收购,回购,分红,送股等利好消息对短中期就影响很大,比如业绩稳定,资产和负债结构良好就对中长期影响很大,你属于什么类型的投资者就要重视什么样的内容。
35,负债,杠杆永远是企业的双刃剑,有些企业就是靠负债和杠杆来占领市场份额的,有些企业就是死在了负债和杠杆身上,我们要记住,如果企业的负债和杠杆没有带来持续稳定利润和现金,那么就是危险。真正长期安全的企业一定是可以在偿还负债之余还有钱分红、扩张和经营的。
36,企业的经营简单来说就是用现金变成更多的现金,更快的变成更多的现金,也就是现金流,净利润越多越好。企业如果出现问题肯定是净利润或者现金流有问题,顺藤摸瓜下去就会知道,到底是什么影响了现金流和净利润,找到这些原因,再找到附注,最终你就会发现企业所有的经营困难。
有可能造假的异常财务情况:
改变会计估计,改变会计政策:很可能开始掩盖公司的经营问题
应付账款增长率大幅超过营业收入增长率:很可能未来有大量现金流出
现金相当于总资产不断的下降趋势:很可能流动性出现困难,未来可能借款会增加。
应收账款增长超过营业收入增长:很可能营业收入不够真实,应收账款有猫腻
应收账款远远低于营业收入增长:很可能把应收账款隐藏到了其他资产里面
固定资产总额提高,但是累积折旧下降:很可能未充分计提折旧,虚报营业利润
坏账准备相对于应收账款总额下降:很可能坏账计提不足,且虚增营业利润
存货跌价准备相对于存货呈现下降趋势:很可能存货的跌价准备提取不足且虚增营业利润
存货增长率大幅高于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与应收账款:很可能存货滞销或未及时结转成本
应计费月相对于总资产呈下降的趋势:很可能公司将准备金回转,虚增营业利润
营业成本增长高于营业收入增长:很可能产品有降价或者促销力度过大
营业成本变化很大:很可能在调节利润
营业费用大幅波动:很可能是将营业费用资本化,或者是公司小了大幅下降
非经常性损失过大:很可能是公司主营业务出现问题
对财务造假现象的深度思考:
企业本身的行业地位,行业特点,产品竞争力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如果企业的财务报表和企业的行业地位不匹配,行业特点不匹配,产品竞争力不匹配,那肯定就是造假了。
比如说科技产品肯定毛利率高于普通行业的产品,比如说行业的龙头肯定利润大于其他企业,比如说产品竞争力强的肯定卖的更多,但是一些夕阳行业,突然毛利率大增,产品大卖这就有问题,他们是怎么做到和自己公司定位不匹配的业绩?
你要思考这个问题,如果找不到合理解释,就肯定是造假。
监管层的询问函:
一定要注意证监会,上交所,深交所会经常给各种企业发询问函,其实就是发现了问题,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些询问函,结合财务报表的审计意见来看,再结合财务常识,基本上可以排除90%以上的造假公司。
财务常识非常重要:
财务常识其实非常重要,比如卖东西肯定需要成本和费用,比如你货买的好,但是运输费还减少了,这正常?
比如你的原材料是铁,你生产的产品销售很好,但是你却没有买很多铁,这可能?
比如饮料,你需要瓶子,卖的饮料多自然瓶子就用的多,为什么瓶子没有用很多?
这些都是常识,你去财务报表的附注里面认真看,肯定可以找到这些和常识相违背的地方,所以大家如果真的看了财务报表,真的看了好几遍附注,附注和财务数据对匹配,并且没有常识错误,也没有审计不合格,也没有证监会的询问函,那么一般来说没有大问题。
细节决定成本,财务报表真的很多这种可以匹配的细节,就看你是不是漏掉了。
千万不要只看财务数字,数字真的没有那么重要,背后的原因和逻辑才是重点!
全面的了解企业,探索财务造假的真正动机:
一定要全面的分析企业,财务报表只是一个阶段的财务数据和经营情况,一家企业到底怎么样,长久以往的诚信,公信力,管理层的理念比一期的财务报表重要的多。
财务做假是需要动机的
最上层的动机就是品德问题,一家企业没有品德,那么财务做假是肯定的。
中层就是经营问题,公司的经营是否有问题?行业是否有问题?产品是否有问题?这些很可能会倒逼一些企业不得不做假。
下层就是资金链问题,一家企业最有可能做假的时机就是倒闭之前,因为没有人会想违法乱纪,很多都是被逼的,如果一家企业借了很多钱还不起,现在又要经营下去,经营又不好,那么这个时候财务报表如果好看,很可能已经是做假了!
我们在分析财务报表是否造假一定要抛开数据,抛开当期的财务报表,要立足长远,多年的财务报表,要看企业经营的怎么样,企业管理层是否靠谱,企业时候有资金链断裂风险,这些都比单纯的财务数据靠谱,这些才是财务造假最大的深层次原因,就像一个人是否会违法犯罪,不能看他当天的行为,要看这个人多年的行为,品德如何,是否人生有重大变故,是否特别缺钱等,这些才是最有可能导致这个人违法乱纪的根本原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企业在造假之前肯定是有一个开端的,比如行业开始不景气了,企业开始亏损了,借了很多利息高的钱,管理层大换水,这些都是诱因,都是开端,企业为了不倒闭,并且维持投资者的信任,维持金融机构的信任很可能就会开始走上业绩造假的道路。
原创不易!喜欢的朋友可以慷慨点赞!收藏一下方便以后复习。
我没有公众号等其他平台发布文章,每天只在知乎分享各种投资心得,用心写好每一篇文章,努力维护知乎友善积极的交流环境,与每一个知乎的朋友一起努力。
最后祝大家健康,快乐,自由,赚钱!
回答来自【阳光下的沈同学】
分部报告——财务报表附注的填列和披露
(一)经营分部的认定
经营分部,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该组成部分能够在日常活动中产生收入、发生费用;
(2)企业管理层能够定期评价该组成部分的经营成果,以决定向其配置资源、评价其业绩;
(3)企业能够取得该组成部分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会计信息。
具有相似经济特征的两个或多个经营分部,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可以合并为一个经营分部。
(1)各单项产品或劳务的性质相同或相似,包括产品或劳务的规格、型号、最终用途等。
(2)生产过程的性质相同或相似,包括采用劳动密集或资本密集方式组织生产、使用相同或相似设备和原材料、采用委托生产或加工方式等。
(3)产品或劳务的客户类型相同或相似,包括大宗客户、零散客户等。
(4)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方式相同或相似,包括批发、零售、自产自销、委托销售、承包等。
(5)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受法律、行政法规的影响相同或相似,包括经营范围或交易定价机制等。
(二)报告分部的确定
1.重要性标准的判断
企业应当以经营分部为基础确定报告分部。
经营分部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确定为报告分部∶
(1)该分部的分部收入占所有分部收入合计的10%或者以上。
可以归属分部的收入来源于两个渠道∶
一是可以直接归属于分部的收入,即直接由分部的业务交易而产生;
二是可以间接归属于分部的收入,即将企业交易产生的收入在相关分部之间进行分配,按属于某分部的收入金额确认为分部收入。
分部收入通常不包括下列项目∶
①利息收入和股利收入,但分部的日常活动是金融性质的除外。
②资产处置净收益,如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产生的净收益。
③营业外收入,如捐赠利得等。
④处置投资产生的净收益,但分部的日常活动是金融性质的除外。
⑤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确认的投资收益,但分部的日常活动是金融性质的除外。
(2)该分部的分部利润(亏损)的绝对额,占所有盈利分部利润合计额或者所有亏损分部亏损合计额的绝对额两者中较大者的10%或者以上。
与分部收入的确认相同,归属于分部的费用也来源于两个渠道∶
一是可以直接归属于分部的费用,即直接由分部的业务交易而发生;
二是可以间接归属于分部的费用,即将企业交易发生的费用在相关分部之间进行分配,按属于某分部的费用金额确认为分部费用。
分部费用通常不包括下列项目∶
①利息费用,但分部的日常活动是金融性质的除外。
②资产处置净损失,如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产生的净损失。
③营业外支出,如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亏损失等。
④处置投资发生的净损失,但分部的日常活动是金融性质的除外。
⑤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确认的投资损失,但分部的日常活动是金融性质的除外。
⑥与企业整体相关的管理费用和其他费用。
(3)该分部的分部资产占所有分部资产合计额的10%或者以上。
企业在计量分部资产时,应当按照分部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计量,即按照扣除相关累计折旧或摊销额以及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计量。
通常情况下,分部资产与分部利润(亏损)、分部费用等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即∶
①如果分部利润(亏损)包括利息或股利收入,分部资产中就应当包括相应的应收账款、贷款、投资或其他金融资产。
②如果分部费用包括某项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分部资产中就应当包括该项固定资产。
③如果分部费用包括某项无形资产或商誉的摊销额或减值额,分部资产中就应当包括该项无形资产或商誉。
2.低于10%重要性标准的选择
经营分部未满足上述10%重要性标准的,可以按照下列规定确定报告分部∶
(1)企业管理层认为披露该经营分部信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有用的,可以将其确定为报告分部。在这种情况下,无论该经营分部是否满足10%的重要性标准,企业都可以直接将其指定为报告分部。
(2)将该经营分部与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具有相似经济特征、满足经营分部合并条件的其他经营分部合并,作为一个报告分部。
(3)不将该经营分部直接指定为报告分部,也不将该经营分部与其他未作为报告分部的经营分部合并为一个报告分部的,企业在披露分部信息时,应当将该经营分部的信息与其他组成部分的信息合并,作为其他项目单独披露。
3.报告分部75%的标准
企业的经营分部达到规定的10%重要性标准认定为报告分部后,确定为报告分部的经营分部的对外交易收入合计额占合并总收入或企业总收入的比重应当达到75%的比例。如果未达到75%的标准,企业应增加报告分部的数量,将其他未作为报告分部的经营分部纳入报告分部的范围,直到该比重达到75%。此时,其他未作为报告分部的经营分部很可能未满足前述规定的10%重要性标准,但为了使报告分部的对外交易收入合计额占合并总收入或企业总收入的总体比重能够达到75%的比例要求,也应当将其确定为报告分部。
4.报告分部的数量
根据前述的确定报告分部的原则,企业确定的报告分部数量可能超过10个,此时,企业提供的分部信息可能变得非常烦琐,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因此,报告分部的数量通常不应当超过10个。如果报告分部的数量超过10个,企业应当考虑将具有相似经济特征、满足经营分部合并条件的报告分部进行合并,以使合并后的报告分部数量不超过10个。
5.为提供可比信息确定报告分部
企业在确定报告分部时,除应当遵循相应的确定标准以外,还应当考虑不同会计期间分部信息的可比性和一致性。
(三)分部信息的披露
企业披露的分部信息,应当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评价企业所从事经营活动的性质和财务影响以及经营所处的经济环境。企业应当以对外提供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披露分部信息;对外提供合并财务报表的企业,应当以合并财务报表为基础披露分部信息。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报告分部的下列信息∶
(1)描述性信息。
①确定报告分部考虑的因素,通常包括企业管理层是否按照产品和服务、地理区域、监管环境差异或综合各种因素进行组织管理。
②报告分部的产品和劳务的类型。
(2)每一报告分部的利润(亏损)总额相关信息。该信息包括利润(亏损)总额组成项目及计量的相关会计政策信息。企业管理层在计量报告分部利润(亏损)时运用了下列数据,或者未运用下列数据但定期提供给企业管理层的,应当在附注中披露每一报告分部的下列信息∶
①对外交易收入和分部间交易收入。
②利息收入和利息费用。但是,报告分部的日常活动是金融性质的除外。报告分部的日常活动是金融性质的,可以仅披露利息收入减去利息费用后的净额,同时披露这一处理方法。
③折旧费用和摊销费用,以及其他重大的非现金项目。
④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确认的投资收益。
⑤所得税费用或所得税收益。
⑥其他重大的收益或费用项目。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计量每一报告分部利润(亏损)的下列会计政策∶
①分部间转移价格的确定基础;
②相关收入和费用分配给报告分部的基础;
③确定报告分部利润(亏损)使用的计量方法发生变化的性质,以及这些变化产生的影响。
(3)每一报告分部的资产总额、负债总额相关信息。
该信息包括资产总额组成项目的信息,以及有关资产、负债计量相关的会计政策。企业管理层在计量报告分部资产时运用了下列数据,或者未运用下列数据但定期提供给企业管理层的,应当在附注中披露每一报告分部的下列信息∶
①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金额;
②非流动资产(不包括金融资产、独立账户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金额。
报告分部的负债金额定期提供给企业管理层的,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每一报告分部的负债金额。
分部负债,是指分部经营活动形成的可归属于该分部的负债,不包括递延所得税负债。如果与两个或多个经营分部共同承担的负债相关的费用分配给这些经营分部,该共同承担的负债也应当分配给这些经营分部。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将相关资产或负债分配给报告分部的基础。
(4)除上述已经作为报告分部信息组成部分的披露内容外,企业还应当披露下列信息
①每一产品和劳务或每一类似产品和劳务的对外交易收入。但是,披露相关信息不切实可行的除外。企业披露相关信息不切实可行的,应当披露这一事实。
②企业取得的来自于本国的对外交易收入总额,以及企业从其他国家取得的对外交易收入总额。但是,披露相关信息不切实可行的除外。企业披露相关信息不切实可行的,应当披露这一事实。
③企业取得的位于本国的非流动资产(不包括金融资产、独立账户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总额,以及企业位于其他国家的非流动资产(不包括金融资产、独立账户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总额。但是,披露相关信息不切实可行的除外。企业披露相关信息不切实可行的,应当披露这一事实。
④企业对主要客户的依赖程度。企业与某一外部客户交易收入占合并总收入或企业总收入的10%或以上,应当披露这一事实,以及来自该外部客户的总收入和相关报告分部的特征。
(5)报告分部信息总额与企业信息总额的衔接。
报告分部收入总额应当与企业收入总额相衔接;报告分部利润(亏损)总额应当与企业利润(亏损)总额相衔接;报告分部资产总额应当与企业资产总额相衔接;报告分部负债总额应当与企业负债总额相衔接。
(6)比较信息。
企业在披露分部信息时,为可比起见,应当提供前期的比较数据。对于某一经营分部,如果本期满足报告分部的确定条件确定为报告分部,即使前期没有满足报告分部的确定条件未确定为报告分部,也应当提供前期的比较数据。但是,重述信息不切实可行的除外。
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改变导致报告分部组成发生变化的,应当提供前期比较数据。
不论企业是否提供前期比较数据,均应披露这一事实。
本文由“寡言少语006”原创,关注我,和您一起见证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