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银行贷款10亿多元,四川这个“森林提质”项目干得咋样了?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标记目标树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王代强
前几天,审计厅到省林草局开会,告知对方近段时间要派人到几个县,对“世界银行贷款四川长江流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恢复项目”2019—2020年度财务收支和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审计。
难道四川林草这几年一直在与世界银行“默默合作”?没错!在这个项目合作中,世界银行拟给四川提供10亿多元贷款,而目的很简单,就是帮助四川森林提质。
这么大的合作项目是怎么达成的?世界银行的贷款如何发放?这个项目现在干得咋样了?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省林草局世界银行办公室负责人。
为啥要争取这笔贷款?
提升森林质量,引进外国经验
四川为啥要跟世界银行贷款来给森林提质?这就得从四川森林特点说起。
四川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长期以来,通过实施长江防护林建设、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工程,森林蓄积量大幅增长。
虽然整个四川绿起来了,但是森林质量还有提升空间。我省不少森林是纯林(森林中只有单一树种),比如马尾松。而纯林更容易发生病虫害(病虫害抵御能力弱,蔓延速度快),且经济价值不高(野蛮生长,树与树之间过密,相互争肥抢水,结果都长不高、长不壮)。
提升森林质量,关键措施就是要把纯林改造成混交林,实现“近自然、多功能、全周期、可持续”的森林经营发展。干这个事,需要大量投入。如果能争取到世界银行的贷款,当然是一件大好事。因为世界银行的贷款利率很低,比住房公积金利率还低很多。
同时,四川也希望通过项目实施,引进外国先进的森林管理经验。因为项目实施过程中,会有不少国外专家参与进来,便于开展交流。
2016年6月,四川就依托《大规模绿化全川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总体规划(2016—2020年)》,向国家申请世界银行上述贷款项目。(按照规定,申请世界银行贷款必须有相关规划依托)国家就派有关部门,去和世界银行磋商谈判。
很快,世界银行就派专家组到四川来考察,对项目进行评估。后来,又经过反复谈判。终于,在2019年12月,世界银行执行董事会正式批准上述贷款项目。2020年2月,世界银行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了《项目协议》,项目申请世行贷款1.345亿欧元(当时汇率折合人民币10.5亿元),实施期为五年(2019—2023年)。
改造后
改造前
项目主要干啥事?
推广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加强机构能力建设
这个项目,是世界银行在中国林业领域的第一个结果导向型规划贷款项目,也是我省目前最大的单项林业外资项目。
啥叫“结果导向型规划贷款项目”?先说传统的贷款项目,基本操作是拿着支出发票去报销。但“结果导向型规划贷款”就不能这么干。为了让钱花得实在,世界银行将申请贷款总额,按项目实施结果(目标)分解、分配到若干指标。就是说,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只有你完成了世界银行设置的这些指标,才能向你拨付相应的贷款金额。
上述项目的若干指标包括两大类。一是要完成营造林任务,实施营造林工程共计13万公顷。四川将具体任务分给了成都、绵阳、广元、遂宁、乐山、南充、宜宾、雅安、巴中等9个市的35个项目县(市、区)。(这些地方,都处于长江上游流域)二是机构能力提升建设,包括编制林业中长期规划、建立森林碳汇交易体制框架金额技术支撑体系、加强省林草局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建设。
指标完成情况不能四川自己说,而要让第三方提供核查报告,经世界银行审定通过后,方可提款。
四川是咋干的呢?就说营造林,措施包括:新造林/更新造林、森林抚育+补植、低效林改造、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以前,我们种树的观念和种草一样,越密越好。但后来发现,树种密了就不好见阳光,影响光合作用,长不粗。比如,选一棵比较有发展前景的“目标树”,当作“重点人才”来培养,把周围干扰它生长的树砍了,留出“天窗”。“目标树”以后就会长成大才(材),在木材市场上有竞争力。
到今年6月,35个项目县(市、区)共计完成营造林任务6.33万公顷,完成率为48%。同时,在机构能力提升建设方面,目前省级、县级森林经营规划或方案基本完成,林业中长期规划、森林碳汇交易体制框架编制等工作,也在有序推进中。
改造后
改造前
项目实施有困难咋办?
提供预付款,可灵活调整指标
对四川而言,这个项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我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生动实践。而项目实施进展,世界银行也一直在关注。专家团和项目经理每年要来两次,督促项目进展,今年3月就来了一次。
如果指标完成有困难咋办?好在,这个机制还比较灵活。考虑到林业项目实施周期长、前期投入大等因素,世界银行同意提供贷款的25%作为预付款。
经省林草局汇总,共有29个项目县(市、区)申请了项目预付款。今年3月,财政厅通过专户结汇,把世界银行的2600余万欧元预付款打到了29个项目县(市、区)的账上,帮他们买种苗、支付劳务等。
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省、县各级均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了项目办公室专职开展项目推进执行工作。省林草局还派出专项工作组,分片区集中进行实地督导,项目进展月月报。
下一步,省林草局将重点做好五件事:加快推进项目实施,积极组织提款报账,做好项目质量控制,加强项目示范监测,指导做好宣传培训。
(省林草局供图)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ID:j
武汉农商银行发力互联网贷款,14亿入股47家“长江系”村镇银行
2021年2月19日银保监会发布《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指出,推动商业银行有效实施《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互联网贷款业务行为,向商业银行提出八条“新规”。
其中,第二条规定:商业银行与合作机构共同出资发放互联网贷款的,应严格落实出资比例区间管理要求,单笔贷款中合作方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第五条规定:地方法人银行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的,应服务于当地客户,不得跨注册地辖区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
然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部分借款平台耍起了小聪明。
据自媒体“读懂数字财经”此前报道,还呗APP不仅将用户贷款用途默认选择为“医疗”,还将“现居地/工作地”直接选择为福建省福州市,但小编“现居地/工作地”明明在北京市,两地相差近2000公里。
不止还呗APP,开甲财经注意到,某互联网平台旗下借款产品,在借款用途额借款人所在地上均设置为系统默认的“个人日常消费”和“贷款人所在地”。此外,该借款平台还偶尔象征性的披露旗下小贷与合作银行的出资比例。
小编注册并申请借款,在该借款平台获得8000元额度,借款日利率为0.065%(折合年化利率23.4%)。根据平台披露的《借款合同》显示:贷款人为重庆XX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和武汉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出资比例分别为30%、70%。借款用途为“个人日常消费”,合同签署地为“贷款人所在地”。
不过,小编同事在该借款平台的额度为2.7万元,借款日利率为0.055%(折合年化利率19.8%)。根据平台披露的《借款合同》显示:贷款人为重庆XX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和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行,并未披露两家机构的出资比例。借款用途为“个人日常消费”,合同签署地为“贷款人所在地”。
对比小编与同事在该借款平台的额度、借款利率发现,小编同事被上述平台视为更优质的用户,因此匹配的资金方为北京银行,借款年利率只有19.8%,而小编显然不够优质,因此匹配资金方为武汉农商银行,借款年利率则逼近24%。
据开甲财经此前报道,北京银行是互联网贷款的“大户”。监管发布互联网贷款新规后,北京银行主动调节个人贷款结构,与蚂蚁、度小满、微众、网商银行等头部互联网金融平台加大合作力度,通过开展联合贷款及助贷业务,推动消费贷款快速增长,消费贷款占个人贷款比重有所提升;2021年末个人消费贷款余额940.76亿元,其中联合贷款余额为404.64亿元。
与北京银行相比,武汉农商银行是互联网贷款的“新星”。
联合资信评级报告显示,2021年以来,武汉农商银行推出首款纯线上、信用类个人贷款产品“汉银·税快贷”,推动湖北“青创贷”项目落地;与网上银行合作推出首款与互联网平台合作的全线上经营贷产品——网商贷。
2021年以来,武汉农商银行个人贷款规模增长较快;截至2021年末,武汉农商银行个人贷款(含个人经营性贷款,下同)余额562.4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27%,占贷款总额的26.04%;其中,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304.07亿元。
据此计算,截至2021年末,武汉农商银行剔除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个人贷款余额258.34亿元。不过,武汉农商银行在2021年报中披露,“加强与互联网平台合作,推出‘网商贷’,全行网贷客户增长99%,消费贷款余额343.4亿元,增幅16.9%。直销银行和信用卡信贷余额54亿元,增幅30%。”
2021年,武汉农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84.45亿元,同比增长5.68%;实现净利润10.42亿元,同比增长18.37%。
上述评级报告显示,2021年,武汉农商银行与泰农农商银行、滨海农商银行、萧山农商银行相比,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在4家银行中均最高,但净利润排名倒数第二,不良贷款率仅比泰农农商银行低0.09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与萧山农商银行差距巨大。
按照2021年确定的关联方名单,全年发生重大关联交易的5名集团客户(共计47家企业)贷款余额35.38亿元。截至2021年末,武汉农商银行对外投资了47家“长江系”村镇银行,累计投资金额14.13亿元。
注:认缴出资信息来自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投资金额来自武汉农商银行2021年报。认缴出资和投资金额均指武汉农商银行对旗下“长江系”村镇银行的出资。
国开行2020年支持长江大保护及绿色发展投放贷款4888亿元
记者今天(19日)从国家开发银行获悉,2020年,国开行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全年向长江大保护及绿色发展领域发放贷款4888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向长江生态保护和修复领域发放贷款894亿元,同比增长81%。
据介绍,2020年,国开行聚焦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等城镇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重点领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乡村环境生态与修复重点领域,为重庆广阳岛片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项目、南京江北新区长江大保护工程等重点项目提供了有力支持。据测算,国开行支持的长江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建成后,将实现江河水生态治理及河道整治1334公里,湖泊水生态治理修复3.5万亩,河道疏浚608公里,湖区清淤391万平方米,新增污水垃圾处理能力574万吨/天,建设农村排污管网1720公里,搬迁污染企业201家,产生较好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的同时,国开行还充分发挥综合金融服务优势,运用“投贷债租证”金融产品,打出金融支持“组合拳”。2020年,国开行成功发行50亿元长江大保护专题绿色金融债,募集资金专项用于长江大保护及环保、节能、污染防治等环境改善项目。同时,通过股权投资、基金投资、债券发行、租赁业务等向长江经济带合计提供融资总量1077亿元,运用银团贷款引导3028亿元同业资金投向长江经济带项目。
此外,国开行还发挥融智优势,与国家长江办建立专项合作机制,完成《金融支持长江大保护及绿色发展政策研究》等课题研究,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与沿江11省市政府及重点企业开展25项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研究,涉及长江大保护、城市群及高质量发展、创新转型绿色发展和体制机制完善等重点领域,为促进长江分散化、碎片化生态治理向区域化、流域性、集中式环境综合治理转变提供助力。
国开行表示,下一步,将强化银政企合作,发挥中长期投融资优势,继续加大对长江经济带重点领域、重点项目支持力度,为服务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总台央视记者王雷)
(编辑丁超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