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阳光信保贷款可信么

本文目录

阳光信保贷款产品保费过高推升利率近36% 保证险保费收入占比达18%

出品|WEMONEY研究室

文|林小林

近日,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保险”)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

阳光保险在行业内排名靠前,近几年利润连续增长。从2007年至2021年,阳光保险的原保险保费收入从41.53亿元增长至1013.7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6%。

在增长的背后,阳光保险多次被监管点名。阳光保险也屡因和银行通过信用保证保险业务放贷,抬升真实借款成本,遭到用户投诉。

信用保证保险作为金融借贷业务的一项重要配套产品,用户往往不是自愿选择,强制和借贷产品捆绑搭售,增加了贷款利率。

银行“捆绑销售”保险公司保单屡禁不止,WEMONEY研究室发现,阳光保险目前和河北银行、重庆农商银行等有此业务合作。

01强制搭售保险,借贷利率超24%

一笔在“阳光保险”办理的10万元贷款,仅保险费就需要支付4万余元。

多位借款人对此表示,他们在“阳光保险”办理的贷款,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搭售了保险产品。借款人告诉WEMONEY研究室,不仅保费较高,贷款的实际综合利率折算下来明显高于“阳光保险”业务人员在推销时宣称的利率。

“实际的贷款利率比当初宣传的高了近一倍”,山东的陈先生于2021年通过贷款中介认识到了阳光保险的业务员,在2021年2月份从阳光保险借了9.5万元。

陈先生称,“业务员在宣传利率月利息在一分左右,实际下款后实际高达2分。”陈先生一直按时还款,直到近期因突发疫情导致收入骤降还款吃力。查看账单后他才发现,这笔借款实际上大部分利息来自于保费。

令陈先生费解的是,在其后的每个月还款中,张先生除了要支付贷款利息之外,每期需要额外再支付940.5元的保费,阳光保险业务员未告知为何产生该笔保费。

陈先生的借款合同和保费合同显示,借款本金9.5万元,放款机构是河北银行,借款年化利率6.4%,保险保费月利率0.89%。每期还款3847.83元,36期共还款13.85万元,其中保险费为3.38万元。以IRR计算,这笔借款额实际年化利率为26.4%。

从陈先生提供的与阳光保险业务员沟通的截图显示,2020年9月陈先生进行贷款咨询,该业务员说明借款额度在15万-20万,利息是一分(月利息)。

因为疫情原因,陈先生多次和阳光保险沟通降低利率或者延期还款,上述业务员表示无法为陈先生延期或者降息。

另一位借款人辽宁的赵先生也遭遇了类似的情况,2021年7月,赵先生从下线阳光保险处借款10万元,贷款期限48期,每个月需要还款3915.81元,其中包含等额本息还款3055.81元以及860元的保费。四年下来,仅保费需要还4万余元,以IRR计算此借款的真实年化利率达到35.31%。借款合同显示,放款机构是重庆农商银行,贷款利率仅为6.3%。

黑猫投诉多位借款人遇到类似情况,他们认为,阳光保险的利率已经超过了24%,贷款的利息自己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此高昂的保费无法承受。

2020年最高法出台民间借贷新规,明确将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修改为4倍LPR,即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每月20日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4倍(本月是14.8%)为标准确定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本月是),取代了原《规定》中“以24%和36%为基准的两线三区”的规定。

虽然金融机构不在此范围内,但多地法院已经有金融机构执行新规利率的判例。陈先生和赵先生的这笔贷款,综合利率不仅超出新规利率,也超出24%的红线。

02保证险加重还款压力,借款人投诉难

陈先生和赵先生口中所称的“阳光保险”的贷款,实际上是阳光产险的信保个人信贷业务。

WEMONEY研究室了解到,这类业务针对的是短期周转困难的客户,放款期限最长36期,贷款由平台联系资金方,利息属于资金方收取,阳光财险为贷款提供信用保证保险,所以客户要购买的是信用保证保险,保费为每月支付贷款额的0.8%-1%。

个人保证保险业务是指,有贷款意向但凭自身信用难以直接从银行获得贷款的个人客户,可投保个人贷款保证保险,而不需提供其他抵押担保,从银行等机构获得贷款,当投保人不履行还款义务而导致出借人损失时,保险公司负责赔偿的一种个人贷款类保证保险业务。

陈先生也表示,如果逾期了,阳光会先赔付给银行,但陈先生仍需要把这笔费用还进去,否则会上征信记录。陈先生表示,目前已经向当地的银保监局进行了投诉。

对于此类业务模式,一位保险业分析人士指出,虽然目前没有相关法律约束银行和保险公司的类似合作,但保险公司收取的费率应该有一个限度,不应该使用过于宽松的自主定价权,甚至使得借款成本高于法律规定上限。

在2021年2月,银保监会通报光大银行与某财险公司合作开展的“联合I贷”和小额无抵押贷款业务未区分消费者信贷风险水平和授信状况,限定承保机构、强制捆绑搭售保险,严重侵害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一位股份行从业人员表示,随着银行的保险任务增加,这种违规搭售的情况也比较多,增加了借款人的融资成本。

一位贷款中介表示,像赵先生这样情况基本很难投诉成功,很多投诉人最终选择再借贷一笔低息贷款,还清阳光保险的贷款。

03保证保险保费收入达74亿,阳光信保转型

近期,阳光保险递交招股书,准备赴港上市。阳光保险在招股书中披露,其原保险保费收入从2007年的41.53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013.7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6%,相较于同期保险行业原保险保费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刊发的数据计算)高出11个百分点。阳光保险近三年净利润由2019年的51.51亿元上涨至2021年的60.20亿元。

阳光保险旗下的阳光信用保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阳光信保”)、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阳光财险”),主要以融资性信用保证保险等业务,成为重要的消费金融市场的参与者。

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阳光保险的财产保险保费收入为395.01亿元、372.70亿元、405.31亿元。财产险分为涵盖机动车辆险、保证险、意外伤害和短期健康险、责任险、企业财产险和农业险等。

保证险产品包括小额个人保证类及中小企业贷款保证类等保险产品。阳光财险建立了独立的事业部架构经营保证保险(阳光信保)。2019年-2021年保证险保费收入分别为85.74亿元、55.9亿元、73.97亿元,占比财产险收入的21.7%、15%、18.2%。保证保险业务是阳光财险的第二大险种业务。

阳光信保成立于2016年1月11日,注册资本30亿人民币,法人代表王永文,股东为阳光财险(持股87.33%)、两江金融(持股6.67%)、安诚财险(持股6%)。

招股书显示,阳光信保主要为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提供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产品。阳光信保在2019年、2020年及2021年的总保费收入,分别为15300万元、2500万元及1400万元。2021年累计亏损1.71亿元。

2020年及以前阳光信保主要的核心业务是针对个人客户和小微企业的融资性信用保证保险业务。2021年,阳光信保启动全面战略转型,策略性退出融资类业务,探索非融资创新业务。

阳光保险、大地保险涉嫌“高利贷”信用保证保险费率亟待规范

前两天,我们写过银行联合保险公司通过信用保证保险业务放“高利贷”,将真实借款成本抬升至年化36%以上,引发行业关注。后续有几位借款人向我们进一步曝光自己的相关遭遇及更多细节。

“合规”的“高利贷”?借款成本畸高

借款人A向我们曝料,他向阳光信保贷款10万元,放款方为光大银行,分36期还款,每期还4892元,含阳光保险收取的保费1892元,总保费高达68112元。

根据IRR公式计算,该笔借款综合年化利率为41.38%。

借款人B向我们曝料,他在大地时贷成都分公司贷款97000元,放款方也是光大银行,分36期还款,每期还4437.96元,含大地保险收取的保费1416.2元,总保费同样高达50983.2元。此外,B还被要求购买大地保险的1038元意外险。

(图片来源:借款人B)

就算不考虑意外险,根据IRR公式计算,该笔借款综合年化利率也达到了35.91%。

尽管有些人辩护如果没有保险公司担保,借款人无法从银行贷款,且保费费率有银保监会监管,业务合规。但这样的解释并不能掩盖借款人借款成本畸高的事实。

在银行与保险公司的类似合作中,保险公司充当的角色相当于可以提供担保的助贷机构。只是保险公司有资质向借款人直接收取高额保费,而市场上的一些助贷机构则通过捆绑意外险、服务费等手段收取额外费用,本质上并无区别。

此外,与其他助贷机构美化借款利率相似的是,保险公司针对具体收费内容往往也会利用借款人不懂借贷利率和急用钱的弱点刻意隐瞒某些细节。

偷换概念,费用解释模糊不清

借款人B提到,他在贷款时明确表示因为收费太高不想找中介,但最终还是陷入大地时贷的圈套。

借款人B曾询问大地时贷业务员放款资金来源,业务员表示是自己公司放款,月利息只有1.3-1.4分(年化15.6%-16.8%)。

这里所说的月利息就是每月缴纳的1416.2元保费,业务员将此费用表述成“大地时贷收取的利息”,经过计算,该“利息”折合成年化利率实际为28.31%,远远高于业务员的介绍。另外,业务员没有提到过放款方光大银行收取的利息。

办理完贷款后,大地时贷没有把合同、保单等资料给借款人,业务员却解释说不需要这些东西。

也就是说,在贷款过程中,借款人B只被告知大地时贷会收取1.3-1.4分的利息,其他信息均被业务员有意隐瞒。

借款人B表示,他至少应该有知情权,然后再选择是否去贷这笔款。据了解,保险公司业务员淡化保险的概念而将保费堂而皇之地解释为利息已成为行业惯例。

此外,对于借款人B被大地时贷要求购买的1038元意外险,由于该意外险与贷款行为无关,我们推测这是大地保险公司或业务员单方面的强制捆绑行为。这涉嫌违反包括月初银保监会下发的《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银行保险机构侵害消费者权益乱象整治工作的通知》等多个监管文件。

手段多样,保险公司暴力催收有失身份

借款人A向我们表示,每月还款日阳光保险就对自己暴力催收,后来还冻结他的光大银行卡,但不知道是依据哪个条款。

借款人B向我们表示,大地时贷在每月还款日的前三四天就开始打电话发短信催促存钱,如果没有存钱,则会频繁打电话骚扰,借款人对此不胜其烦。

在第三方平台上,类似事件还有很多。

10月13日,郝女士在聚投诉发帖表示,自己通过郑州大地时贷在光大银行贷款8万元,已稳定还款14个月。因生意失败导致逾期,多次主动与大地时贷协商希望可以在2019年11月23日结清欠款,但大地时贷态度恶劣,强迫郝女士跟亲戚朋友借款,同时他们还频繁骚扰郝女士的朋友家人。

(图片来源:聚投诉)

另一个案例中,周先生表示自己在阳光保险天津河西门店办理14万元贷款,也已还款14个月,今年8月份由于资金回收出现延迟导致逾期,自己向阳光保险说明了情况,但自称光大银行的催收人员依然频繁骚扰自己和家人,言语丑陋,甚至还威胁说要去家里和学校找他们。借款人对此苦不堪言,并表示已经报警。

针对阳光保险的暴力催收行为,之前我们也曝光过其他案例,手段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们认为,作为正规军,保险公司在催收上应该采取更人性化的手段,少一些骚扰辱骂、威胁恐吓、冻结银行卡这样的行为。

费率争议,保费费率亟待规范

按照保险公司收取的保费费率计算,借款人支付的保费金额折合成年化高达借款本金的30%-36%左右,再加上银行方5%-7%的年利率,借款人实际承担的成本在年化40%左右,甚至不低于很多网贷平台、小贷公司。但是保险公司和银行的约束力显然要强得多,逾期坏账率也会低得多。

从保费价格来看,借款人A贷款10万元,缴纳保费68112元;借款人B贷款97000元,缴纳保费50983.2元。扣除其他成本,3个借款人中有2人正常还款就可以赚钱,这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显然很容易做到。

从财报上看,大地保险2018年非车险保费收入151.54亿元,其中保证保险保费收入49.93亿元,同比大增90.4%。大地保险相关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保证险快速增长得益于个人贷款保证保险业务大地时贷险的快速发展。但有业内人士表示,大地时贷表面是保险,实际是从事贷款相关业务。

阳光信保:打通低成本融资渠道 房贷业务强势启动

近日,继分期保、微贷保、车贷保之后,阳光渝融信用保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阳光信保”)再次出手,强力推出“房贷保”产品,“房贷保”是指通过“保险+资金”综合服务,为房屋抵押融资人提供保险增信,对接低成本资金,进而降低房贷成本,提高房贷效率,推动房屋抵押融资持续、健康的发展。

房产作为我国居民最重要的资产,其产权明晰、价格透明的特点,是个人贷款的优质抵押品,近年来,我国房屋抵押贷款业务快速增长,并成为个人融资的有效渠道。但由于市场分散、操作过程复杂、资金渠道限制等因素,融资成本、效率低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行业。阳光信保根据房抵贷行业特点及发展趋势,通过深入研究房贷经营及资金需求模式,推出了“房贷保”产品。

“房贷保”最大的优势是通过保险的增信,拓宽资金渠道,为融资人提供充裕和低成本资金,从而大幅降低融资成本。同时,在办理时效上,通过全线上承保、放款,作业效率大幅提高,有助于融资人以最短的时间拿到资金。目前,阳光信保已与多家专业房产抵押融资平台及金融机构开展“房贷保”创新业务合作,为客户房屋抵押贷款提供个性化的融资方案。

对于“房贷保”产品,阳光信保总裁张见表示,作为国内首家专业信用保证保险公司,阳光信保将在严控风险的基础上,追求极致的客户体验,积极通过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打通低成本融资渠道,实现优质资产与低成本资金的无缝对接,让客户享受到普惠金融的各种业务便利和价值。

阳光信保是我国第一家市场化专业信用保证保险公司,自2016年1月开业以来,开展基于互联网生态圈的信用保险、保证保险业务,融入消费信贷、供应链金融、互联网金融等多个场景,目前已推出房贷保、分期保、微贷保、车贷保及票据保等多个产品,能够满足不同客户增信与融资需求。未来,阳光信保将通过不断创新的合作方式,拓展合作领域,帮助个人、小微企业和各类机构客户有效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让更多的客户享受到普惠金融的阳光。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