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青年小额贷款

本文目录

“青创贷”金融扶持项目落地见效 助推创业青年高质量发展

来源:【三峡晚报】

本报讯(通讯员郑冬梅)为全面激发创业青年发展活力,助推创业青年高质量发展,共青团英山县委依据湖北“青创贷”金融扶持项目政策,针对返乡创业农民工和刚毕业的大学生等青年群体即时启动了青年创业小额担保贷款项目的宣传和指导申请工作,有效解决了城乡青年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

草盘镇黄沙河村郑勇夫就是“青创贷”金融扶持项目的受益人之一。他于2016年初返乡创业,当年即成立了“英山县全方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2020年始,在新冠肺炎疫情不断反复的情况下,因资金短缺,公司经营面临极大困难。2021年3月,在看到共青团英山县委发送的“青创贷”贴息贷款项目宣传册后,他与共青团英山县委有关负责人详细了解该项目情况,经仔细研究后,在共青团英山县委的指导下提交了申请,并于当月通过审批,收到了50万元创业贷款。这笔资金对正处于创业艰难期的郑勇夫而言简直是雪中送碳。为了充分利用好这笔资金,在前期创业的基础上,2021年在草盘镇岩河岭村继续建设“岩岭家庭农场”。现阶段,该农场1期已建设高标准农田100亩、办公区200㎡,现有收割机1台、无人机1台,犁、耧、耙、耱等设备齐全,田间摄像头10个,固定员工8人,临时工40人,为打造独具特色的集绿色种植、农耕体验、研学交流和观光旅游等于一体的现代化农场,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和带动乡村振兴的目标更近一步。目前,郑勇夫建立的“岩岭家庭农场”正积极开拓务工岗位,吸纳农户就地就近务工,形成了“土地流转收入+务工收入”双增收模式,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创收,现已为村民增收10万余元。新华网、人民日报和农村日报等新闻媒体也对其进行了宣传和报道。

郑勇夫说:“非常感谢党和政府在我创业艰难期给予的帮助,作为青年创业者,我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实际行动为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文来自【三峡晚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

避免“校园贷”变成“校园害”小额消费贷,莫进校园来

近年来,由于不良网贷机构的推波助澜,一些大学生无力偿还贷款以至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屡有发生,织牢监管网络、防范校园贷风险的呼声很高。中国银保监会等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专家表示,重拳出击整顿校园贷,必须落到实处;引导和教育大学生理性消费,需要各方合力。

整治乱象,拒绝“收割”

一段时间以来,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的乱象引发各界关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发展,在校大学生群体使用互联网消费贷款的不在少数,消费需求不断增加。

记者了解到,不少校园贷款平台注册简单,甚至无需资料审核,并以免息、零息分期等字眼吸引学生用户使用。但由于无收入来源,且缺乏专业的指导,有的学生常面临还不上贷款的问题。

校园贷款平台带来的隐患不容忽视。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部分互联网小额贷款机构通过和科技公司合作,以大学校园为目标,通过虚假、诱导性宣传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诱导大学生在互联网购物平台上过度超前消费。这导致部分大学生陷入高额贷款陷阱,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

为杜绝“收割”,《通知》明确要求,小额贷款公司要加强贷款客户身份的实质性核验,不得将大学生设定为互联网消费贷款的目标客户群体,不得针对大学生群体精准营销,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

《通知》还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风险管理,严格落实大学生第二还款来源,规范催收行为,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所有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信贷信息都要及时、完整、准确报送至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对于已发放的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通知》要求,小额贷款公司要制定整改计划,已放贷款原则上不进行展期,逐步消化存量业务,严禁违规新增业务。

据了解,银保监会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做好《通知》贯彻落实工作,积极开展违规业务的排查整改,坚决遏制互联网平台精准“收割”大学生的现象,切实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规范市场,满足需求

如今,年轻人已成为网贷消费的重要群体。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在通报中披露,网贷案件被执行人年龄主要集中在20岁至30岁,不少是刚入职的大学毕业生。而据广州互联网法院统计,涉网贷纠纷案件的被告近六成是35岁以下青年。业内人士认为,在校大学生的资金需求客观存在,但不能让年轻人困于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之中。整顿借贷消费乱象,有待监管持续发力,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规范发展。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就大学生贷款市场乱象屡次出重拳。例如,针对“校园贷”“裸条贷”等问题,有关部门及时叫停了P2P网贷机构的校园贷业务。此外,从整体来看,中国针对互联网金融产品尤其是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监管和规范力度不断加强。2020年11月,银保监会会同央行等部门起草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2020年12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警惕网络平台诱导过度借贷的风险提示》;今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召开会议,要求严禁金融产品过度营销,诱导过度负债。

针对校园贷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应当疏堵结合,规范校园金融服务,维护学生群体的合法权益。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规范和健全校园金融市场,一方面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整顿力度,另一方面要满足好大学生合理的金融需求,弥补高校金融服务的短板。

对此,《通知》也提出,为满足大学生合理消费信贷需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开发针对性、差异化的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遵循小额、短期、风险可控的原则。有业内人士建议,可通过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建立免息或低息的公益性贷款服务平台,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消费观,同时也为企业培育优质的未来客户。

加强教育,理性消费

部分大学生“有钱任性”的消费需求遇上“力所不及”的贷款风险,是造成不良校园贷的重要原因。对此,各方呼吁应加强教育,帮助大学生群体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

近日在教育部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教育部财务司司长郭鹏表示,要指导各高校结合新生入学教育、日常思政教育等工作,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和“财商”教育,提醒学生警惕电信诈骗和不良校园贷。

教育部思政司副司长张文斌说,各高校应定期排查学生参与校园贷的情况,发现隐患及时处置。利用大数据关注学生异常消费行为,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纠正,努力做到早防范、早教育、早发现、早处置。

郭鹏指出,织牢政府“资助网”是避免大学生陷入不良“网贷”的重要保障。教育部将督促指导各高校确保学生资助政策落实到位,解决学生临时性、紧急性资金需求,关注发展性需求,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学生拓展学习、创新创业等。

专家认为,大学生群体的信用意识尚未完全建立,过度的、不规范的信用支持往往会引发不理性消费、助长校园攀比之风。对此,学校应强化校园管理,引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大学生群体应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不要过度借贷。如确需贷款,一定要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和产品,不要轻易在不了解的网络平台申请贷款。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网贷少年“上岸”记

漫画:朱慧卿(新华社发)

“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闹钟,是催债电话,每天阻止我偷懒的也不是闹钟,是催债电话。”这是2020年2月6日南柯的状态,这一天,他开始投稿写文章,一只脚还站在泥泞里的他伸出双手,想拉更多人“上岸”。

一场不成功的创业让28岁的南柯跌入了网贷的“泥沼”。踉踉跄跄爬起来时,他发现还有很多“陷”进去的人。于是,一只脚还站在泥泞里的他伸出双手,想把更多人拉出来。

强制自己“上岸”

“那个时候突然就想通了,我一定要想办法改变。”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刚返回上海的28岁青年南柯决定强制自己从网贷的泥沼里“上岸”,并实时记录“上岸”过程。

据了解,“上岸”一般指考生成功考上研究生或公务员。对于借网贷的人来说,是指还完所有的贷款,再也不借网贷,即从网贷的“苦海”中“上岸”。

同年2月3日,南柯发表了第一篇文章《网贷43w强制上岸日记》,他在文中将当时所欠的债务列了一个表格,清晰地记录着他在12个借贷平台欠下的42.7万元,当月,他就需要还款4.68万元。

同时,南柯也清楚地写出了还款思路。他说:“即使每个月还5000元,我也只需要80个月,即6.6年还清,如果算上逾期罚金,搞不好还得久一点,那时候估计35岁了,乐观点,还可以从头再来。”

第一篇笔记发表后就火了。之后,很多有网贷负债经历的人找南柯诉说他们的困惑与迷茫。

在交谈中,南柯发现从知乎上来找他的人大多是90后,他们主要是因为超前消费欠款,特别是一些刚毕业收入较低的年轻人。还有一部分人则是因为“恋爱负债”,其中,一些女孩子为借钱给男朋友,便在网上借款,后来与男朋友分手了,钱也没要回来;一些男孩子在恋爱时花钱大手大脚,负担不起后也走上了网贷之路。

22岁的少年凯文就是因为恋爱负债。凯文说,自己在恋爱时很爱面子,喜欢“充大头”。并且有一段时间,女朋友的胃不好,她家里人也有一些小病,他支付了其中的部分医药费。据凯文统计,2021年3月,他的负债达到了3.6万元。

随着接触的网贷负债的人越来越多,南柯发现,这些人更多的是因为赌博,其次是创业失败及为家人治病。

90后单亲妈妈林柒的负债之路是从创业开始的。2019年,存款所剩无几的她决定与人合伙开店,从网贷平台借了5万元支付店铺转让费后,又刷信用卡支付了货款。由于缺乏经验,店铺入不敷出,林柒开始了以贷养贷。

随后,林柒便换了一个经营方向,投入约10万元与所谓的“朋友”一起开网吧。2020年1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网吧刚经营一周就停业了。当年5月,她没等来开业,却等来了“朋友”消失的消息。

半年内没有任何收入的林柒还要养孩子,于是,她找了一份固定工作,然而,到了第3个月,老板开始拖欠她的工资。资金周转非常困难的她便不断从各个平台借款,“因为借款的平台太多,每天都是还款日。”

像凯文、林柒这样的人,南柯接触过很多,并一直为他们答疑解惑。越来越多的人找南柯咨询,有时一个问题,他要回答几十遍。2020年2月18日,南柯建了第一个网贷“上岸”群,为大家答疑解惑。

目前,南柯已建了30多个群,总人数超5000人。群里的人除了想要寻找“同行”的力量,更多的是想强制自己“上岸”。从欠款金额来看,大多数进群者的欠债在30万元左右,欠得少的两三万元,多的达到300万元。

进群之前,每个人都需要填表格。据南柯统计,填表的有5800多人,目前群里只有5000人多一点儿,这是因为不少人“上岸”之后便退群了,他们想远离负债,远离一切与网贷有关的东西。

这超出了南柯的计划。他说:“作为一个普通人,有一天我走在一条小河边,看到有人好像不小心掉进水里了,我刚好从他旁边过,就很自然地想着伸把手把他从河里拽上来。”

落水后又遇“秃鹫”

“第一个发现垂死之人的往往是远在数公里外以腐肉为食的秃鹫。”这是南柯在公众号“我们的上岸之路”中常写的一句话,他的亲身经历让他明白:当一个人“落水”时,第一时间愿意提供“帮助”的不一定是好心人。

2020年春节前,南柯在一些平台的借贷逐渐开始逾期。那时,每天都会有几家平台主动给南柯来打电话,声称可以借钱给他周转。有一次,南柯去一家借贷平台实体店办理贷款时,发现现场还有不少像他一样负债的人,被骗去以贷养贷。甚至有人刚逾期1天,另一个借贷平台就来询问他是否要借钱。南柯突然明白:“这是套路贷,你根本还不清。”

在此过程中,南柯与一个网名叫“兔子”的女孩相识,“兔子”曾因为超前消费及以贷养贷欠下20万元,无力偿还,两人一直互相打气。

那段时间,有很多人“盯”上了“兔子”。有人劝她通过借大额贷款还小额贷款,也有人劝她去做“外围”。在南柯看来,这些人就是“秃鹫”。

最后,还是家里人拿了8万元给“兔子”。南柯说,“兔子”短期内的问题缓解了,希望她能坚持到完全“上岸”的那天。

另外,南柯也曾遇到有人“好心”劝他去网赌,通过以小博大,实现一夜暴富。他知道,这是一个“天坑”。南柯遇到的欠款额度最高的人就是因为赌博。

另外,一个人的网贷出现逾期,可能会遇到催收甚至是暴力催收。这时候,借款人往往很着急地去寻找解决催收的方法,也会很容易踩很多坑。比如,有人在网上找资料时被骗了几次,也有人多花一笔钱买防催收软件。

同时,也有一些所谓的“法务”声称可以通过债务重组降低他们的负债或实现债务延期,这令不少人心动。事实上,这些“法务”会收取债务金额的10%-15%作为手续费,个别人可能真的会收钱办事,但更多的是收钱后就跑路。

“每天叫醒我的是催债电话”

“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闹钟,是催债电话,每天阻止我偷懒的也不是闹钟,是催债电话。”这是2020年2月6日南柯的状态,这一天,他开始投稿写文章,工作也逐渐步入正轨。

像南柯一样,催收是每个债务逾期的人都会面临的。在群里,有人逾期1个月左右,就接到了300多通催收电话,但这并不是最可怕的。

给亲友打电话是网贷公司催收“杀手锏”之一。对于债务逾期的人来说,让他们更焦虑的是催收电话打到单位及亲友那里。不少人曾收到过这样的威胁短信:“今日逾期不处理,明日联系通讯录相关人员/单位领导,协助还款。”

事实上,网贷平台在借款前会尽可能多地获取借款人的个人信息。其中,包括读取个人通讯录、短信及社交网络等,甚至有些网贷A会不停地从手机里“偷”信息,比如录音、位置信息等。

两年了,常与催收打交道让南柯心态平和了很多,即使催收说了很难听的话,已经不会让他太痛苦。但每次和父母及朋友聊到欠钱的问题,反而会让他更痛苦。他说:“其实最大的困难在于找工作和正常上班。”

“坚决不碰网贷”

对于借网贷的人来说,还款之路是漫长的,在泥沼中挣扎注定是苦闷的。很多时候,南柯成了这些欠下网贷的人倾诉的出口,时间久了,群里的一些人成为朋友,一起抱团取暖。

几乎每天晚上都会有人来找南柯聊天,特别是零点之后,他们大都觉得生活苦闷,极个别人甚至会有轻生的想法。南柯说,对于这些人来说,没人肯跟他们聊,他们就会被禁锢在这个事情里。南柯知道他们心灵很脆弱,也就会格外小心。“如果说你来找我聊天,要聊到几点,就看你想聊到几点,有时候会聊通宵。”

2021年12月30日23时许,项明给南柯发消息:“我不在了,我都感觉自己要不行了。”并且发来的一段视频显示,他割腕了,地上的血迹已经超过了手掌摊开的面积。南柯一直努力安抚项明,分散他的注意力。同时,当天,也有很多人来劝项明。后来,有人打了电话叫了急救,项明被救过来了。

好消息和坏消息在这个群里都很常见。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人在群里说:“我找到工作了”“我考证成功了”“我找到女朋友了”“我要结婚了”“我把钱还完了”“我上岸了”。

“上岸”的人往往会选择退群,也有人留在群里继续为新人答疑解惑和支招。在群里的人都有一个共识:坚决不碰网贷。

“上岸”并不意味着抵达了终点。在这个群里,也会有一些退而复返的人,他们往往会陷入“借贷——还贷”的无限循环。

其中,不乏一部分无法改掉超前消费习惯的年轻人。对于负债不太高的年轻人,南柯往往会劝他们先回家向父母坦白,不少年轻人也确实靠父母还款上了岸,但过几个月,他们可能因为超前消费,第二次、第三次陷入网贷的泥沼。南柯表示,对于他们来说,树立合理的消费观才是治本之策。

此外,还有一些年轻人在向父母坦白时,把欠债金额往小了说,高估自己的能力,以为靠自己可以还清剩下的钱。然而,现实是,随着逾期、以贷养贷等情况出现,剩下的这部分像一个“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直到变成一个“大雪球”,自己再也无法承担。

关键问题在于以贷养贷的现象并不鲜见,不少人踏入巨额网贷的深渊就是从以贷养贷开始的。有人的欠款本来是10多万元,因为花钱没有节制,也没有具体的还钱规划,通过以贷养贷等,导致钱越借越多,欠款变成了40多万元。

然而,这些人中欠债最多的是有不良嗜好的人,特别是那些参与赌博的人。南柯看到,有人第一次赌博时,靠自己努力还清了网贷;第二次又去赌博,父母帮忙把钱还了,过了几天,又去赌博了。在南柯看来,“什么时候把这些问题改掉了,再去还钱,才算真正‘上岸’。”

“我要‘上岸’了,希望你也能够早日‘上岸’。”有时,会有人专门给南柯发这样的消息。目前,南柯的债务大约还有38万元,他还是会时常面对一些催收的情况。“如果都按照催收的速度还钱,那我可能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他坦言,还钱的速度相对慢了些。这两年,他做的多是一些自由职业,相较于全职的收入还有一定差距。他说:“可能未来十年或者十几年我才能还清(欠款)。”他希望,能兼顾还款和生活。

南柯说,对于年轻人来说,负了债就像是生了一场病,努力作出改变,让这场病好起来就行了。

“我希望他们能够尽快‘上岸’。”对于群里剩下的5000多个仍在“还债”路上的伙伴,南柯想说,除了还清钱,也希望他们可以找到前进的方向和生活的价值。目前,凯文的‘负债’已经降至“2”字开头了。“祝大家早日‘上岸’,奔向属于自己的生活。”

(应采访者要求,凯文、林柒、项明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赵丽梅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