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旗下正奇金融已在港公开招股书 业务囊括小贷、资管等9大领域
柳传志,联想控股创始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日前,联想控股(HK:03396)企业成员正奇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奇金融”)在香港交易所披露首次公开募股(IPO)招股书。招股书显示,公司2018年上半年实现营收9.54亿,同比增长27.8%,经营业务利润为3.78亿。
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经营业务利润年复合增长37.4%根据正奇金融招股书,公司在2017年实现营收16亿,从2015年起,年复合增长率为17.4%,其2017年的经营业务利润为7.90亿,年复合增长率为37.4%。
正奇金融定位于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提供商,其官网信息显示,公司经营范围囊括了融资担保、小额贷款、典当、权益类投资、融资租赁、商业保理、资本市场业务、资产管理、供应链管理在内的九大业务。
目前正奇金融旗下有14家全资子公司,包括国正小额贷款、金丰典当、正奇融资租赁、志道投资、正奇资产管理等。
招股书显示,正奇金融累计为3500家客户提供服务,为其中超过400家客户提供了两项或以上的产品和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客户包括美亚光电、璞泰来新能源、圣湘生物科技等。
目前正奇金融为中小企业提供三大类金融服务:第一是供应链解决方案,包括融资租赁、商业保理、供应链管理、股权及夹层投资;第二是金融解决方案,包括贷款、增新服务、股权及夹层投资、投资管理;第三是科技与新经济服务:贷款、股权及夹层投资、创业辅导以及孵化器服务,截止到2018年上半年,这三大类服务分别占收入比为39.2%、34.4%、26.4%。
正奇金融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利息收入,主要从贷款和融资租赁以及保理业务获得,在2018年上半年占比89.61%,相较于2016年和2017年利息收入占比(91.7%、91.6%)有所下降;其次是手续费以及佣金收入、净担保费收入,分别占比7.1%和3.3%。
正奇金融还透露其运营资金来源包括股权融资,内部产生资金、银行借款、发行公司债券、资产支持证券、信托贷款以及其他非银行机构等。
以联想控股生态系统为主要竞争优势《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正奇金融成立于2012年10月,由联想控股在安徽省合肥市全资设立,注册资本为30亿元,目前第一大股东联想控股持股比例为82.52%,在招股书中正奇金融也将与联想控股生态系统的协同合作列为公司主要竞争优势,表示可以围绕联想的生态系统及其各自上下游业务伙伴开展业务。
早在2017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联想控股总裁朱立南就曾表示从去年开始联想就已经规划将旗下的业务分拆独立上市,并表示金融业务是目前和将来最有可能成为利润支柱的业务。而今年11月30日,联想控股发布公告称已向香港联交所申请批准其附属公司正奇金融于联交所主板建议分拆及独立上市。
做IT起家的联想目前已经在金融领域开展了多元化布局,除了正奇金融以外,联想控股的金融服务板块还包括君创租赁、考拉科技、拉卡拉支付、汉口银行、联保集团、翼龙贷、苏州信托和卢森堡国际银行等,其所获金融牌照也已经涵盖银行、券商、信托、保险、支付、消费金融、创投、小贷、典当、融资租赁、资管公司等。
根据联想控股2018年的半年报,其金融服务在2018年前两个季度实现收入19.8亿,同比增长17%,而净利润则增长78%达到12.5亿元
除联想控股以外,正奇金融的股东还包括达孜德善企业管理合伙企业、厦门金海峡投资有限公司与宁波梅山保税港道鑫辰骏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分别占股比例为6.31%、5.38%和3.24%。
每日经济新闻
360数科赴港二次上市!上半年增收不增利,已从自查整改转换为适应常态化监管
美股上市近四年后,360数科打响信贷科技平台在港二次上市的“第一枪”。
11月14日,360数科在港交所披露二次上市聆讯后资料集,正式启动在港二次上市进程。根据介绍,360数科此次上市的保荐机构为花旗和中金,募集资金将用于追加研发投入、扩大获客规模等。而随着聆讯后资料集出炉,360数科近年来的营收、不良率等数据也一并对外公布。
2022年上半年增收不增利
“我们是一家成立于2016年的中国信贷科技平台,服务包括在贷款生命周期中协助金融机构、消费者及小微企业,服务范围包括获取借款人、初步信用评估、资金匹配及贷后服务,并以360借条应用程序为主要用户界面。”在聆讯后资料集中,360数科这样介绍自己。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这也是2021年3月在业绩电话会上提到筹备在香港上市后,360数科在二次上市方面取得的实质性进展。
聆讯后资料集中,也披露了360数科近年来的各项经营数据。根据聆讯后资料集,2019-2021年的三年间,360数科净收入分别为92亿元、136亿元及166亿元。2022年上半年,360数科净收入85亿元,相较上年同期76亿元同比增长11.9%。
另根据同日360数科披露的2022年三季度财报,三季度360数科总净收入为41.44亿元。由此计算,360数科2022年前三季度净收入总额约127亿元。
尽管净收入持续增长,但360数科在2022年上半年也遭遇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境。数据显示,2019-2021年,360数科分别产生净利润25亿元、35亿元、58亿元。2021年上半年360数科净利润接近29亿元,2022年上半年则是21亿元,同比下滑超过27%。而在2022年三季度,360数科净收入为9.88亿元,前三季度净收入总计约31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360数科已累计为2560万名借款人撮合贷款约人民币11275亿元。同期,360数科累计获批准信贷额度的用户达到4130万名。截至2022年6月30日,360数科在贷余额为人民币1505亿元。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表示,360数科2022年上半年相较于上年同期增收不增利,一方面体现出互联网信贷类业务经过长期发展,其流量红利已然见顶,另一方面则表明伴随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金融业务个人信息保护等相关工作的持续加强,此类机构的合规成本有所上升。
不良率攀升
从细分业务来看,360数科主要为客户提供信贷驱动服务和平台服务。其中,信贷驱动服务主要包括为助贷业务,大部分资金来源为合作金融机构,还有部分资金来源由信托及资产支持证券(ABS)或福州三六零网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州小贷”)提供;平台服务则是为合作金融机构提供定制技术解决方案,并由此撮合贷款。
近年来,360数科通过平台服务促成的贷款规模占比不断提高,到2022年上半年达到总撮合贷款的54.8%。而在信贷驱动服务部分,360数科同样提到,公司为合作金融机构提供担保,或是通过信托以及福州小贷等发放贷款,公司在该部分业务板块需要承担信贷风险。
福州小贷是360数科持有的一张网络小额贷款牌照。2021年1月,福州小贷注册资本由10亿元增至50亿元,达到《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对于网络小贷全国展业的注册资本要求。
聆讯后资料集显示,2019年末,360数科通过福州小贷发放的在贷余额为1.58亿元,随后的两年间猛增至12.87亿元、28.73亿元。到了2022年6月末,福州小贷在贷余额达到53.48亿元。
而在业务规模扩大的同时,360数科的不良率也在提升。聆讯后资料集显示,360数科2019年、2020年、2021年以及截至2022年上半年的30天+逾期率分别是2.8%、2.5%、3.2%和4.4%,同期90天+逾期率分别是1.3%、1.5%、1.5%和2.6%。同时,平台撮合的所有贷款核销率分别为3.7%、5.3%、4.8%、6.5%。
对于公司在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下滑、不良率攀升的具体原因和应对举措,11月14日,北京商报记者也向360数科方面进行了解,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对方回复。
不过,360数科在聆讯后资料集中提到,2019-2021年间净利润增加,主要源于平台服务的快速扩张后总收入增加,抵消了部分成本。而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主要由于营销相关开支增加。另在不良率方面,360数科归因于疫情反弹,导致宏观经济环境艰难,削弱了借款人按时还款的能力。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分析指出,2022年上半年,信贷服务领域面临了疫情与宏观经济困难、利率下行、资产质量下降、业务合规等诸多挑战,各家信贷科技服务公司的应对策略则有所不同,这也对相关机构展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扩张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业务质量,降低经营风险。
信贷服务面临不确定性
随着营收、不良率数据一并披露的,还有360数科的整改进展。2021年4月,包括360数科在内的12家主要金融科技平台被央行等监管部门约谈,重点关注互联网金融业务在国内的营运及合规实践。
360数科在聆讯后资料集中对整改进度进行了说明。360数科指出:公司一直根据监管机构提供的指导对营运进行整改及调整,以应对会面期间所讨论的问题及我们自查的结果。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360数科已根据相关机构提供的指导基本完成大部分基于自查结果的整改措施。监管机构已整体审查了我们的整改措施。目前,360数科已根据监管机构提供的指导从自查整改阶段转为常态化监管阶段。
针对公司的合规整改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在后期持续做好合规建设方面有哪些安排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也向360数科方面进行了了解。但截至发稿,同样未收到对方回复。
需要注意的是,转入常态化监管阶段并不意味着信贷服务业务的放松。在360数科聆讯后资料集里近百页的风险提示中,对于信贷行业展业前景、资产质量可能恶化、助贷业务和小额贷款等法规及管理办法的不确定性、贷款定价利率的合规性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说明。
“助贷机构面临来自市场以及监管的双重压力,需要及时采取措施以提前应对,”苏筱芮表示。苏筱芮指出,监管对于金融行业的监管是动态发展的,相关机构要及时根据监管要求进行合规调整,因此公司业务发展也面临不确定性。例如近期银保监会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专门提及了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信息科技服务的机构,突出了银行监管部门可以对此类信息科技机构采取处罚措施,此条内容预计将对助贷市场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于百程同样提到,由于近几年互联网贷款行业的从严监管,助贷类公司业务合规性一直是相关机构展业的风险所在。
北京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鹏进一步分析表示,信贷科技平台的风险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监管层面的合规性,即在金融监管框架内的展业要求,不去触碰灰色地带;二是在合规的业务范围内,把控自身的经营风险,在业务创新、拓展的同时,把控自身资产质量,避免风险堆积。
为其余中概股提供路径指引
2021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中概股以二次上市的方式登陆港交所,360数科在金融科技领域并非首家。但在直接从事信贷业务的美股上市公司中,360数科走在了前列。
于百程指出,这类“双重主要上市”的方式,是在原有上市地继续保持上市交易地位同时,在港交所也申请主要上市,同时满足两地对上市公司的各项监管要求。相比二次挂牌上市,其门槛和合规成本等更高。这类方式在规避了中概股相关风险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摆脱中概股在美国市场的低估值。
“于360数科而言,在香港上市,对其自身来说将摆脱中概股退市的风险困扰,维持持续上市地位,形成稳定的估值预期,并且获得新的资金补充。”于百程表示,如果360数科成功登陆香港,对于其他在美股上市的多家信贷科技公司来说,将形成明显的路径指引。
北京商报记者廖蒙
并购新云联延期7次 大中华金融“快鹿案”之后再“补血”
本报记者李晖北京报道
港股上市公司大中华金融(00431.HK)在去年11月宣布拟以人民币7.65亿元收购新云联投资有限公司,入局烟草及非烟零售金融业务。
但记者注意到,这项收购目前已经延宕超过半年,本应该在去年12月6日发送给公司股东的“股东通函”被数度延期,截至今年5月初,延期次数已达到7次。
大中华金融曾因卷入“快鹿案”被市场所知,后逐步沉寂股价低迷,去年通过并购案重归大众视野。不过从2019年财报看,其亏损加剧超过2亿港元,加之上述绵延长达半年的并购迟迟无法落地,仍为大中华金融本年度的业务发展蒙上一层阴影。
并购标的股东现纠纷
2019年11月16日,大中华金融发布公告称,已与相关方订立了收购协议,拟通过发行可换股票据的方式作价人民币7.65亿元收购新云联投资有限公司。根据彼时公告,该收购标的及其附属资产所涉业务主要围绕国内享有烟草专卖资格的约560万零售商户,以烟草渠道为基础,展开非烟商品电商业务、金融业务(包括小贷业务)、广告业务等,间接控股的标的包括新云联金服、宁波云联小额贷款等。
根据香港上市规则和收购守则规定,一份包含“收购事项之进一步数据;股东特别大会通告;目标公司之估值报告;目标集团之会计师报告;经扩大集团之备考财务资料;根据上市规则须予披露之其他资料”的股东通函本应于发布并购公告后的21日内寄出。不过此后大中华金融分别于2019年12月6日,12月20日、2020年1月10日、2月7日、3月6日、4月9日、5月8日7次发布“延迟寄发通函”公告,原因为需要更多时间落实通函内所需若干资料。
延期寄发通函在港股上市公司收购项目中并不少见,市场上也存在一些延期时间跨度比较大的案例。一位上海律师事务所人士向记者表示:从公告角度看,当前主要影响原因包括需要准备财务资料所耗费时间较长、受新冠疫情影响相关资料取得困难。
“但同时也注意到存在多次发布延期寄发通函的交易最后终止的情形,因此也不排除收购中可能有重要条款未能达成一致,抑或收购标的本身存在一定待解决问题的情形,或不符合预期的新情况出现导致交易不宜继续进行。”该人士表示。
记者根据公开检索公告案例,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H股上市公司公告发布的收购项目相关延迟寄发通函公告约有100余份,大部分原因表述较为简略,个别公司说明了较为具体的原因。
例如上实城市开发(0563.HK)的延迟寄发通函公告提到“鉴于内地因近期暴发新冠肺炎疫情而实施停工及外游限制,尤其是由于本公司之主要往来银行均主要位于内地,核数师将需要更多时间向本公司之银行及金融机构取得相关询证函。”
不过记者也注意到,在上述延发的100余份通函中,超过十家上市公司发布延期寄发通函次数在4次以上。其中泛亚环保(0556.HK)延期通函针对的是2019年1月30日披露的潜在交易,时间跨度较长。而百应租赁(08525.HK)在发布了6次延期寄发通函公告后,发布公告称中止了交易。
前述律所人士向记者表示,市场对于延迟寄发通函看法不同,在一些并购案例中,有分析认为拖延情况是有意拉长战线,以待交易对方财力不支,促成更有利的谈判形势。
北京一家律所高级合伙人认为:如果双方在前期已经订好意向,因为条款谈判延迟很久的很少出现。因为审批原因、标的公司本身需要整改的原因延期的比较多。
具体到大中华金融这一案例,是否是由于一些突发因素和不可抗力影响到了收购进程?
根据大中华金融收购公告中的股权架构图,标的公司“新云联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外商独资企业(宁波瑞信投资有限公司)分别持有浙江新云联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新云联云科技有限公司各51%股权。两家公司剩余49%股权均由网新新云联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网新新云联”)持有。
根据天眼查信息,网新新云联目前与其小股东之一杭州中云联行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公司)于去年年底陷入了“公司决议撤销纠纷”,最新一次开庭时间在5月8日。
前述律所合伙人告诉记者,在收购过程中发生决议撤销纠纷,不排除卖方股东之间对交易有不同的看法。但大多数股东又作出了批准交易的决定,推测可能是小部分股东要求撤销与交易有关的股东决议。
在上述上海律所人士看来:从上述近期的100余份的通函延期公告中,并未有公告明确提及到因“公司决议撤销纠纷”或其他纠纷而导致并购交易延迟。但由于“公司决议撤销纠纷”具体的内容不明,也无法进一步明确交易延期是否与之有关。
针对上述并购进程和“纠纷”内容,记者致电并邮件大中华金融与网新新云联,截至发稿尚无回复。
类金融业务风险抬头
财报信息显示,大新华金融主要从事投资控股、工业用物业发展、消费品的一般贸易、证券经纪、保险经纪、资产管理及贷款融资业务(包括贷款融资、融资担保服务、贷款转介及咨询服务)等业务。从营收比例看,一般贸易和贷款融资业务为公司支柱性业务。从利润贡献看,融资业务此前为绝对性支柱。
从上市公司基本面看,这项收购对于急需优质概念和资产“补血”的大中华金融至关重要。
根据财报,2019年公司营收只有1.51亿港元,同比下降1.04%,亏损却达到2.06亿港元,同比扩大252.19%。此外,公司重要的贷款融资业务主体“北京安家世行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家世行”)也未完成2019年度的溢利保证。
财报信息显示,目前大中华金融贷款融资服务2019年收入6242万港元,亏损8280万港元。该部分收入的核心来源为安家世行代表的融资担保业务。财报显示,收入减少主要由于中国贷款转介及金融咨询业务减少,且部分被更多融资担保业务所抵销。
记者注意到包括搜易贷、51信用卡等安家世行参与担保的平台均在逐步清退网贷业务,安家世行与相关平台亦有诉讼纠纷,叠加本年度疫情冲击,融资担保业务如何进一步提高风控能力,改善亏损现状面临严峻挑战。
而并购目标新云联涉及的烟草贷在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正在成为风口性资产。根据新云联旗下云联金服官方微信数据显示,2018年,云联金服收入同比爆增1958.1%,放款额同比增长366.1%,净利润同比增长165.9%。官方最新数据显示,云联金服已拥有超过20万注册用户,累计放款金额达15亿元。
有消费金融从业者告诉记者:这类贷款更类似一个场景包装,烟草销售资质并不一定代表你的规模和实力,因此风控没有想象的容易。“核心问题仍来自无法完全判断资金用途是否用于经营。”
值得注意的是,大中华金融上一次引发媒体关注还要追溯到四年前卷入“快鹿案”。快鹿风波后,大中华金融相关董事会主席、股东等出现密集调整。而上述风波引发的纠葛仍未完全消除。
根据2019年财报,因“快鹿案”涉及的相关方涉及刑事调查股权遭到冻结,大中华金融申请的相关仲裁强制执行被暂缓处理。而截至公司2019年年报,上述仲裁案件仍处于暂缓处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