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房贷贷款选择哪个银行好

本文目录

中行3.9%、工行3.8%......多家银行消费贷利率下调!消费者该如何选择?

“线上申请,随借随还,年化利率3.8%起,额度最高可达20万元……”最近,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张先生已经接到了至少3家银行推销消费贷的电话,低于4.0%的年利率让他有了办理贷款的想法。

“一年前,多数银行的消费贷款利率都在4.5%甚至更高。但在最近银行打来的推销电话中,贷款利率都降到了4.0%左右,部分银行消费贷最低利率仅为3.8%,不免让人心动。”张先生对记者说道。

近期,记者在北京地区各家银行网点走访时发现,多数银行消费贷利率较年初有较大幅度的下调,部分银行最低年利率已降至4.0%以下。

最低年化3.8%

银行打响消费贷“价格战”

为何近期多家银行大幅度下调消费贷款利率?超低的利率优惠是所有人都可以享受吗?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要不要现在办理消费贷?

随着一揽子稳经济政策的陆续落地,当前,个人消费信贷市场正在逐步回暖,多家银行采取下调消费贷利率等方式吸引客源、促进消费。

来自北京地区的多位市民近期对记者表示,自年初以来,各家银行推销消费贷款的电话及短信络绎不绝,贷款利率也较年初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其中一位中国银行的客户表示,去年国庆节期间,中国银行的“中银E贷”年利率为4.32%起,今年3月降至最低4.05%,“今年5月我又收到了中国银行的短信,‘中银E贷’的最低年利率已经降至3.9%。”

无独有偶,多家国有大行均在近期采取了消费贷利率优惠的政策,部分银行消费贷产品最低利率已经降低至4.0%以下。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今年7月中旬,工商银行“融借”和农业银行“网捷贷”的最低年利率均已降至3.8%,建设银行“快贷”最低年利率也由原来的4.35%下降到目前的4.05%。

与此同时,部分股份制银行则采取了利率打折、叠加优惠券等方式变相降低消费贷利率。例如,招商银行通过为客户每月发放“补贴券”的方式,给予一定的消费贷利率优惠。

“今年7月至8月,在招行办理‘闪电贷’的客户,在使用‘补贴券’后,最低年化利率仅为3.95%。”一位来自招商银行的客户经理对记者说道,“之前招行‘闪电贷’的利率为4.5%,今年以来一路下降至4.32%、4.032%,直到目前的4.0%以下。”

在消费贷利率大范围下降的背景下,也有部分银行依旧“按兵不动”。广发银行信贷经理表示,“广发银行消费贷最低利率一直为4.8%,近期也没有下降,最高办理额度为20万元。”

利率优惠也设“门槛”?

事实上,虽然绝大多数银行调低了消费贷最低年利率,但并非所有的客户都能享受到最大的优惠力度。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多家国有大行仅为该行的优质客户提供最低的消费贷利率。

“当前我行的消费贷款利率在3.8%至4.2%之间浮动,具体要看办理客户的信用资质以及资产状况。”工商银行北京分行某支行的客户经理表示,在该行星级评定越高的客户,享受的贷款利率优惠力度就越大。

“有一定的资产,且是我们行房贷、信用卡等方面的客户才能办理我行的消费贷款。”农行某信贷经理提到,与农行业务往来比较少的客户,无法办理该行的消费贷。

同时,银行消费贷款的投放也存在一定的企业偏好。在为客户发放个人消费贷款时,银行通常会向客户了解工作单位等信息。一般而言,银行更加偏向给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在职员工提供更大的利率优惠。

北京银行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行“京E贷”贷款利率和客户的工作单位性质息息相关,“我们针对不同的客群有不同档位的利率优惠。目前我行‘京E贷’最低利率为4.35%,仅为医生和老师提供;国企及事业单位的员工申请利率为4.8%左右。根据职业不同,最高利率可达8.0%以上。”

招商银行则设置了企业“白名单”,在“白名单”中的企业员工,才可享受最低的消费贷款利率。农行方面也表示,只有在国企、企业单位上班的客户,才有办理该行消费贷的资格。

专家:避免非理性过度负债

银行下调消费贷利率受多方因素影响。“从大环境看,为应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国内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财政、金融政策发力,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市场利率中枢下移,自然带动消费贷等小额信用贷款成本下降。”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对信贷市场品定价具有导向作用。今年以来,央行已接连两次下调LPR。7月20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年期LPR为3.7%,5年期以上LPR为4.45%。随着LPR报价的不断走低,银行也借此下调贷款利率。

同时,自今年5月以来,个人消费贷数据“转正”,个人消费信贷市场正在逐步恢复,银行通过降低消费贷利率的方式满足居民释放的消费需求。

7月13日,在国新办举行的2022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表示:“上半年住户贷款增加2.18万亿元,其中消费贷款增加6468亿元。”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全球高通胀压力、利率中枢抬升,意味着国内整体利率水平下行空间变得较为有限,目前小额信用贷利率水平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疑是有利的。”周茂华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此前发布的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要坚持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合理使用信用卡、小额信贷等服务。

招商银行客户经理也表示,消费贷逾期将会影响个人征信,今后客户在银行贷款均会受到影响。

对此,周茂华建议,“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在享受小额消费贷带来便利的同时,需要综合考虑个人财务杠杆的可持续性,避免非理性过度负债;同时,需要认真仔细分析消费贷条款信息,做到明明白白消费。”

您万万想不到,银行为啥更愿意推荐等额本息贷款,提前还款真不亏

许多人由于不了解银行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计算原理,大家常常被网络上的那张还款图片误导,认为前期还的大部分都是利息,本金只占了很少很少,觉得亏大了,这网上所谓的专家给你造成的错觉,专家振振有词地讲,等额本金前期利息占还款额一半以上,前期利息太多,本金只有不到一半亏大了;最后几年,利息仅仅10%不到,本金却高达90%,专家说银行里里外外占大便宜了。其实你一点也没有吃亏,银行也没有占到便宜。下边小编就给大家仔细说说。

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两款产品本质上一样。等额本息、等额本金每月计息都是按照上月未还借款本金余额计息,也就是说,上个月已经还了的月供里,已经还了的本金部分次月不再计息。

简简单单给大家举个例子来说,按此前老利率计算方法。先来看看房贷20年的等额本息按揭贷款,房贷利率假设6%,120万的按揭,利息20年要还863321.45元,也就是说一共要还206万元左右,所以你每月还款额就是206万除以240月,每月要还的8597.17元,第一月等额本金归还本金仅仅2597.17元,利息高达6000元左右,此后因本金每月总本金减少2600元左右,2600元*6%再除以12月等于13元,因此归还的本金每月增加13元,利息减少13元,直至还清,都是这个趋势;

再来看看等额本金计算,20年利息为723000元,加起来仅为192万元,看似节省了近,14万元,其实不然,毕竟第一个月等额本金还款要还本金5000元,利息6000元,此后由于本金每月减少5000元,每月都比上月少还利息25元,直至还清。

大家看好了,为啥两种算法第一个月利息都是6000元呢,就是不管哪种算法,第一个月你欠银行贷款余额是120万元,年利率6%,所以利息都是6000元。但等额本金还款总额少一些,利息更少,等额本金每月的还款额需要40个月的时间才能到1万元以下,所以开始前几年还款压力太大,高收入群体选择等额本金更划算,不建议首付款都需要借钱的人群选择等额本金方式。

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都是银行为满足不同收入、不同消费观念的人们的不同需要而已。简单来说就是“朝三暮四”或“朝四暮三”,不管采取哪种贷款还款方式,银行没有吃亏,你也没得到便宜。

多数专家和大批自媒体作者恶意诋毁银行为啥大力推荐等额本息,就是为了博取老百姓眼球,同时危言耸听,极力鼓吹采用等额本金还款法节省利息近乎三分之一,增加热度。但您知道吗?银行为啥更愿意推荐等额本息的原因吗?

一是借款人的首付大都是辛辛苦苦凑齐的,不乏借亲友的钱交首付,以上面例子来看,等额本金每月仅仅需要8000多的月供,而等额本金还款第一月高达11000元,如果借款人同时需要攒钱还亲友欠款和房贷,等额本息还款压力最小,适合大多数人。

二是随着通货膨胀的上涨,房子可能越来越值钱,银行的贷款资金越来越安全,据媒体报道,90年代,上海房价2000元时,遭媒体猛批,一句话就是房价那么贵,还让不让活,说是一套房需要100年工资收入才能买房。那是一套房100平米总价20万元,当时就是全额贷款,30年期限,现在还款额就是一千元。银行有啥风险。

三是银行为啥让您选择等额本息的关键原因就是银行担心你违约,贷款形成呆账,会影响不良贷款考核,并会对责任人进行追究,等额本息确实会大大延迟客户违约的时间。

最后告诫大家,不论等额本息,还是等额本金,每一期的贷款利息都是上月贷款余额乘以房贷利率,房贷利率目前均在5%以上,只要你稳定收益达不到5%以上,坚决提前还款才是王道,不要被那些黑专家忽悠,说是利息都还过了,剩下的都是本金。

最后告诉您,家人都是银行工作人员,所以专家瞒不了,拜托您加我关注一下,我的成长需要您的关注,谢谢您的阅读。

上市银行“涉房”贷款盘点:按揭贷款不良率普升,谁家最高?

中新经纬9月1日电(魏薇实习生吴澳)今年6月以来,全国多个楼盘业主向银行发出了强制停贷的公告,银行的房地产贷款也引发市场关注。

近日,A股上市银行2022年半年报披露完毕,在42家上市银行中,有20余家公布了个人住房贷款和房地产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

中新经纬梳理发现,在23家公布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的银行中,仅招行一家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但也有一个积极信号,在28家公布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的银行中,有10家不良贷款率出现下降,占比超三成。

郑州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超1%

一直以来,个人住房贷款被视为银行资产质量最优质的贷款业务。从2022年半年报来看依然如此,绝大部分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仍低于个人经营贷、个人消费贷和信用卡贷款等其他个人贷款业务。

具体来看,在19家披露个人住房不良贷款余额的银行中,仅有招商银行1家个人住房贷款的不良贷款余额下降0.35亿元,其余大部分个人住房贷款的不良贷款余额上涨幅度在20%-50%之间,农行的涨幅最小,为3.2%。

其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居前三,分别为202.55亿元、194.76亿元和161.40亿元。

再来看外界最关心的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中新经纬统计了23家上市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仅招商银行较上年末下降了0.01个百分点、农业银行和上年末持平,3家未披露2021年末数据,其余18家银行均出现上涨。

不过,在23家统计的银行中,22家银行2022年上半年的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低于1%,仅郑州银行超1%,达到1.34%,较上年末增长了0.38个百分点,涨幅也居23家银行之首。中新经纬注意到,据易居克而瑞此前统计,停贷项目多分布在河南、湖北和湖南等中部地区,其中河南省涉及的楼盘达到35个,河南省会郑州涉及26个项目。

但整体看,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仍是郑州银行个人贷款中最低的一项业务。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郑州银行的个人经营性贷款、个人消费贷款和信用卡余额的不良率分别为3.27%、3.23%和2.02%,均较上年末有所下降。

另外,渝农商行和青农商行仅次于郑州银行,分别为0.70%和0.60%,较上年末分别增长了0.24个百分点和0.19个百分点。

7家银行房地产业不良“双降”

按照行业划分的不良贷款情况看,截至2022年上半年,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双降”的有中信银行、上海银行、杭州银行、郑州银行、华夏银行、宁波银行和青农商行7家银行。

在25家公布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余额的上市银行中,前三位分别为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较上年末分别增长20.13%、14.61%和18.75%。由于上年末基数较小,邮储银行、南京银行、成都银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余额增长较快。

房地产业贷款不良率方面,在28家披露该数据的银行中,截至2022年上半年,不良率超过5%的有重庆银行、中国银行、苏州银行和工商银行,分别为6.15%、5.67%、5.58%、5.47%;低于1%的同样有四家,分别为华夏银行(0.62%)、平安银行(0.77%)、宁波银行(0.87%)和浙商银行(0.9%)。

除上述7家“双降”银行外,还有苏州银行、贵阳银行和厦门银行的房地产业不良率与上年末相比出现下降。另有17家银行出现上升,其中涨幅最大的是成都银行,较上年末上涨了1.52个百分点。

多家银行称“房地产风险可控”

今年上半年,受“停贷风波”影响,银行的房地产贷款资产质量也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在银行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不少银行也被问到了房地产风险的相关问题,中新经纬进行了梳理。

工商银行副行长王景武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上半年,工商银行房地产领域的资产质量总体平稳可控,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为0.31%,继续保持较优水平。

“今年以来,个别房地产开发企业风险暴露,个别楼盘的开发项目出现延期交付的情况。对此,我行高度重视,迅速进行排查,并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监管要求,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做好相关金融服务,促进风险化解。截至6月末,停工项目涉及我行的按揭不良贷款余额为6.37亿元,占全行按揭贷款余额的0.01%,风险可控。”王景武说。

王景武指出,最近,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各方面共同努力下,保交楼工作在有序推进,相关风险正在逐步得到有序化解。后续,工商银行将继续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做好房地产金融服务。同时,按照国家政策和监管导向,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做好“保交楼、稳民生”工作,继续做好个人按揭客户金融服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交通银行副行长郭莽称,在住房贷款方面,要坚守“房住不炒”的定位,关键是因城施策,落实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积极支持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支持新市民安居置业的需求,做好住房贷款投放的安排。交行在房贷的集中度上还有些空间,同时将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提高业务效率。

招商银行副行长朱江涛表示,年内季度生成的高点已经过去了,后续整个行业风险会趋于平稳。对于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招商银行副行长汪建中表示,今年上半年增长不及预期,这与市场是高度相关的。下一步该行将会在一手房的基础上,加大二手房的接单量,实现房贷的稳定增长。

对于未来房地产的趋势,中信银行副行长、风险总监胡罡在业绩发布会上指出,短期来看,房地产行业的风险还没有完全解除,市场的信心还有待恢复,从中长期来看,有信心房地产会平安着落、健康发展。“我们认为房地产整体形势应该还是可控的,未来的形势会随着政策的落地会持续稳定,总体需求会提升。”胡罡说。

胡罡提到,目前值得关注的有两方面,一是销售回暖的数据还不是太明显,这一点对于房地产整个行业未来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二是由于企业的分化,那些去化慢、负债重、管理不够好的企业可能对整个房地产的行业存在一些影响,这也是我们在持续关注的。胡罡称,将选择“好客户、好地区”重点布局,同时重点支持刚性和改善性的住房需求。(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魏薇:vivi1257@163.)(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罗琨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