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银行首贷难?
作者李凤文系中国知名财经评论员
当前,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主要表现是首贷难。破解小微企业首贷难,一直是各级政府、监管部门以及金融机构等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解决小微企业首次获得贷款这一难题是打通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金融监管部门加强引导,采取评估考核、政策激励、尽职免责等多项有力措施,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提高小微企业首贷率,提高普惠金融覆盖面,以缓解贷款难问题。各地也在积极探索,出台举措,推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工作深入开展。尤其是深圳市创新推出的首贷贴息政策力度更大。日前,《深圳市2022年“首贷户”贷款贴息项目实施细则》印发,对2022年6-12月从深圳辖内商业银行首次获得贷款的企业,给予2%的贴息补助,单户企业贴息金额最高20万元。
不难看出,深圳市在推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方面真正亮出了实招、硬招,对首贷户通过“银行减免+政府贴息”方式,进一步发挥财政金融联动作用,让首贷小微企业收到了真金白银,有满满的获得感。此举不仅切实降低了首贷企业实际融资成本,提升首贷户服务效能,也能够有效促进商业银行将敢贷、愿贷机制落到实处。截至2022年10月末,深圳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45万亿元,同比增长24.7%,余额在各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一。如此成绩的取得,与政府各部门的共同协作和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目前,各地都在想方设法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但却仍有地方在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尤其是首贷难问题上,有想法没政策,或者是有政策没落实。在涉及小微企业贷款贴息和建立风险补偿金问题上,有的地方政府不是以财政收入欠佳没有能力筹集资金为由,就是以不好操作为借口予以搁浅。在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上,银行几乎成了孤家寡人,没有形成大兵团作战的合力。事实上,政府在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金上给予大力支持,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如果政府能够及时出台贴息、担保政策,建立风险分担补偿机制,银行的风控压力就会降低,贷款投放积极性就会提升。
虽然各地情况不同,但深圳市的经验确实值得借鉴。破解小微企业首贷难,一方面,地方政府及各部门要真正重视起来,一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可操作性强、能够得以落实的具体措施;二是舍得花钱,拿出真金白银,为首贷企业实施贴息,在降低融资成本上让企业真正有获得感;三是应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充分调动银行贷款投放积极性。
另一方面,对于银行机构来说,要深度应用金融科技手段。各银行机构应针对小微企业存在的风控成本高、服务成本高,缺乏足值抵质押物和政策支持,以及融资“短小频急”等特点,充分发挥金融科技支撑作用,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多方面获取数据和信息,为企业进行精准画像。同时,应创新信用评价方式,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为更多首贷企业提供信用贷款,提高服务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切实增强小微金融服务可得性和商业可持续性,努力破解首贷难。
多少个家庭可以轻松拿出20万现金?算一下,10%,5000万
我计算,中国家庭数应是5亿,而不是4.94亿;平均人数应是2.72,不是2.62。5000万个家庭能够一次性拿出20万现金,不费劲,占10%左右,另有10%拿出20万现金很费劲。80%无论如何拿不出来。
先说收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国统计年鉴2021》,在统计局网站上可以查到,「链接」。6-2节2020年所有家庭按收入排序平均分成五组:
1.20%低收入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7868.8元
2.20%中下收入组16442.7元
3.中等收入组26248.9元
4.中上组41171.7元
5.高收入组80293.8元
上面是收入,再算消费,根据《年鉴》3-12节,实际最终消费及沟通2019年居民实际消费445,658亿元,根据前几年每年增加数,估计2020年居民消费480,000亿元,14亿人,平均每人每年消费31832.7,统计局是按一家2.62口算的,每年全家消费83,402,全国每个家庭平均每月消费6950元。我们按组分析一下收入和消费:
1、低收入组。每月每人平均收入7868.8/12=655.7,每家统计时候按2.62人计算,每家月收入为655.7*2.62=1718元。这部分人口14/5=2.8亿。这部分人应该没啥存款,每个月没收入生活都艰难。
2、中下组。每月每人平均收入16442.7/12=1370,每家月收入1370*2.62=3590元。此组也是2.8亿。这组人生活也是艰难,没有多少积蓄,一个月没收入还能对付,两个月就够呛。
3、中等组。每月每人平均收入26248.9/12=2187.4,每月家庭总收入2187.4*2.62=5731。比较出乎所有人意料,中等收入家庭月收入平均不到6000。全国平均每个家庭每月消费6950,这组没有到达平均水平,也就是吃喝基本满足,买房不能太大还要贷款,卖车不能超过5万的。节衣缩食略有存款,一次拿出20万不大可能,三个月没收入房贷压力就很大,银行也不配合晚收。
4、中上组。每月每人平均收入41171.7/12=3431元,每月家庭总收入3431*2.62=8989元。此组一般是双普通职工或者一个月薪一万左右。每月收入8989元减掉平均消费6950元,略有盈余2000,每年盈余24000,如果不花钱攒出20万现金要十年,不可能拿出20万。但是这部分应该是常讨论的小康了,人到30-50岁,一定买房,可能买车,孩子上学,老人60左右,上有老下有小每月还贷不能少。这部分人半年不上班生活一定有问题。
5、高收入组。每月每人平均收入80293.8/12=6691元,每月家庭总收入6691*2.62=17530元。此组需要仔细分析,这是中产阶级和富裕阶层。我们可以将这个组分成两部分。
)高收入组下层。这个组最低收入是多少呢?简单计算就是中上组的收入和此组平均收入的中间值:(8989+17530)/2=13260。这个层家庭月收入范围为13260-17530.一般是两个白领或熟练技师或者一个月薪两万高薪人士左右。每月收入减掉平均消费6950元,每月应该存下6000-10000元。但是不可能,这部分人消费一定高于平均消费,人到30-50岁,一定买房买车,孩子上个课外班学习音乐舞蹈,老人60左右,上有老下有小车贷房贷不能少。
这部分人一般有20万存款,但是都是应急用,老人生病,孩子上学,换房,都是有计划的。拿出20万干别的,很难。这部分人工作跟大环境有关。《统计年鉴》4-2条,中国就业人员7.5亿,第三产业服务业是47.7%,3.6亿人,人员三年流动不畅,极大打击了这部分市场。《统计年鉴》中3-14条,消费对GDP增加值贡献率2019年是58.6%,2020年是-22%,2021和2022年数据也不乐观。因此这部分人的收入这三年岌岌可危,要么工作丢了,要么降薪。也是希望人员流动后消费提振后有稳定收入,毕竟支出是死的。
收入是个正态分布,这部分应该是高峰,人数高于最高那部分人,所以2/3是个合理值,2.8*2/3=1.87亿。但是我们保守点,这部分人数按平均算是2.8/2=1.4亿。
)高收入组上层。这部分最低家庭每月总收入为17530元。这部分人是中产阶级额和富裕阶层,这部分人就不分析了,不高消费不丢工作不破产,拿出20万存款正常。三年疫情也能撑得过。这部分人数,2.8/2=1.4亿。
总结一下,所有中国14亿人,收入从低到高排列的话,最低收入的2.8亿人月平均收入656元,其次中下组的2.8亿月平均收入1370元,然后中等组2.8亿人月平均收入2187元。这三组可能还没到小康吧。接着向上2.8亿人月平均收入3431元,家庭户按2.62人算,家庭月收入8989元,高于全国月消费平均数6950。小康生活,略有结余。高收入组下层1.4亿,人均收入5100-6691,家庭月收入13260-17530元,准中产阶级,消费低迷的三年,工作和收入有风险。高收入组上层,1.4亿人,人均月收入6691,最低为家庭月收入17530元,
因此,所有家庭中,能拿出20万现金的是高收入组上层,大约占10%,5000个家庭可以拿出不费劲。高收入组下层1.4亿人,5000万个家庭,拿出20万元,很费劲。其余80%家庭不可能。2021年,中国存款额度超过50万元的储户,占比只有0.37%。可以佐证我们的计算的正确性。
延伸问题:多少人希望全面放开人员流动起来呢?高收入组下层之下收入的人,占90%,三年人员流动不畅导致工作和生活有很大困难。这些人嘴上说不说现实生活都是要求人员流动的,高收入组上层的10%生活不会收到太大影响,态度不好分析了,太复杂了。因此,全面放开派/反对=9:1。
喜欢文章请点关注
网络图片侵权删除
独家丨二十大报告提出这一要求!农商行信贷怎么投?
导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在国有大行向县域经济加速下沉、增加信贷投放、差异化精准定价等竞争态势下,农商行更要谋定而后动,找到适合自己的“赛道”,跑出好成绩。作者丨胡宏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
服务实体经济,需要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的金融机构体系。国有大行在服务实体经济中发挥着“头雁”效应;而对扎根县域金融的农商行来说,如何服务好实体经济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大行成绩单透露了哪些信号?
近日,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发布公告,晒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最新成绩单。上述六大行发布的今年前三季度数据透露的以下信息,应引起农商行的关注。
信贷投放大。前三季度,六大行共新增人民币贷款超过9.53万亿元,其中工行、建行、农行贷款增加均超2万亿元,中行贷款增加接近1.7万亿元,交行贷款增加接近6500亿元,邮储银行贷款增加接近7000亿元。
贷款增速快。前三季度六大行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速均超过10%,分别为12%、11.7%、13.2%、10.78%、10.63%、10.81%,而仅从三季度数据看,六大行贷款同比增速更高。
制造业、绿色贷款、普惠小微贷款为投放重点。制造业贷款方面,工行、建行、中行余额增速分别为37.5%、32%、约18%;绿色贷款方面,工行、建行、农行、中行、交行增速分别为34.0%、32%、超20%、36%、超25%;普惠小微贷款方面,工行、建行、中行余额增速分别为37.6%、22%、35%。
下沉县域力度大。农行深入实施“三农”县域、绿色金融、数字经营三大战略,持续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中行坚持以科技、绿色、普惠、跨境、消费、财富、供应链和县域等“八大金融”重点领域为着力点,丰富服务实体经济的时代内涵。
贷款利率下行。工行优化分级分类贷款LPR定价授权体系,加大贷款定价精准支持力度,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邮储银行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不断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
农商行信贷怎么投?
农商行服务好实体经济不仅是政策要求,也是自身发展所需,尤其在国有大行加速下沉县域的背景下,农商行更要找到应对之策。
明确信贷方向。以农商行为主体的全国农信机构近2200家,除了少数头部农商行外,绝大多数农商行资产规模较小,这就决定了农商行在服务实体经济时,应发挥地方一级法人银行优势,不做大客群,做大客群数,把金融“活水”延伸到实体经济“毛细血管”,与国有大行形成错位竞争。
江苏泰州农商银行在国有大行利用价格优势、科技优势抢占当地优质客户的情况下,不与国有大行争抢“金字塔”高端客户,而是把信贷对象放在中端和低端客群,开启农区普惠金融与城区普惠金融“两场革命”。在农区,该行启动普惠金融“整村授信”工程4.0版,开展“凤凰走访”“凤凰授信”“凤凰驻勤”“凤凰争先”“凤凰讲堂”五项活动;在城区实施渠道建设,从网格渠道、条线渠道、行业渠道、区域渠道、公信渠道、社会渠道、长尾渠道、链条渠道八个方面展开。
围绕“以客户为中心”,该行坚持流程与情感相结合:一方面,不断改造信贷流程,使客户从繁琐的资料准备中解脱出来,提升其归属感和体验感;另一方面,要求客户经理以专业专注精神,用心用情与客户交流,走进客户心里。
同时,该行推出“凤凰快贷”线上互联网产品,“凤凰快贷”综合了该行多种信贷产品,其中个人信用贷款最高额度可发放50万元,具有快速申请、智能测算、线上签约、随用随贷等特点。客户经理在营销现场可通过“凤凰快贷”手机APP申请授信、快速审批,客户可通过手机银行、微信小程序实现线上用信、放款和还款。
细分信贷客群。受自身规模、资本金等约束,农商行在服务实体经济时,需要把有限的信贷资源用在刀刃上,做到投放“精准”。同样是服务“三农”、小微,如果细分领域,信贷投放就是另一番景象。
福建泉州农商银行将小额信贷客群划分为“士、农、工、商”四大类和36小类。其中,“士”下面就细分为9小类,包括公务员、类公务员、村居两委、人大政协、军官、律师、牙科医生、厨师、优质民企员工,然后为每个细分客群“量身定制”个性化信贷产品,并在利率上采取差异化定价模型。
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各家农商行所处的地域经济环境不同、自身禀赋各异,农商行在细分客群和信贷投放上,需要因地制宜、因行施策。对于资产规模过千亿元的头部农商行,可以在零售业务、公司业务、资金业务“三大板块”上,统筹信贷投放比例;对于资产规模不足300亿元的小型农商行,则更多的是专注做小做散。
融入社区治理。农商行天然是社区银行,扎根“三农”大地70余年,与百姓走得最近、最亲。同时,农商行作为地方一级法人机构,是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与地方政府联系非常紧密。在乡村振兴大潮下,农商行在信贷投放上,需要“跳出金融做金融”,通过政银合作,融入社区治理,从而撬动信贷投放和增长。
浙江磐安农商银行与县农业农村局、365行政服务中心、档案局等部门合作,将“丰收驿站”办事员、村报账员、便民服务代办员、档案员“四员合一”为“山城办事员”,在14个乡镇(街道)236个行政村(社区)选聘“山城办事员”246人。“山城办事员”成为了该行服务乡村振兴,助推共同富裕的重要桥梁纽带。同时,该行整合政法、公安、民政等11个部门的有关数据,配套“一户一码”数字门牌,专设“普惠金融”模块,提供贷款授信展示、客户经理联系方式、周边金融网点,并链接丰收互联APP,提供在线存贷款、转账、缴费等金融服务及300余项政务服务。
确保商业可持续。农商行是金融系统中的“小微企业”,具有资产规模小、资本补充困难、抗风险能力弱等特点。这就需要农商行在信贷投放中,做到商业可持续。只有自身“身强体健”,才能更好地担负起服务实体经济的重任。
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支持中小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优惠政策,包括降准降息、两项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支农支小专项再贷款、补充资本的专项债等等,农商行应该用足用活这些政策“红利”。
在贷款利率上,农商行不能一味跟随他行,“让利不让市场”在短期内可以奏效,但要长久赢得市场,不能一味拼价格,还是要把“服务挺在最前面”,打造“快银行”“暖银行”。
农商行要实现商业可持续,最为关键的,还是要把控好信贷风险。对此,首要的是专注主责主业,践行普惠金融,这是农商行稳健发展的基础,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最根本举措。同时需要完善合规考核管理办法,并细化日常规范考核评价,重点管住风险背后的“人”,筑牢内控合规“防火墙”。此外,实施数字化转型,发展数字普惠,不仅有利于农商行降低获客和营销成本,还能提高风控和经营效率。
农商行服务实体经济是一篇“大文章”,涉及到战略目标、市场定位、信贷投放、风险防控、队伍建设、绩效考核、科技金融等方方面面。如今,服务实体经济的号角已吹响,农商行要谋定而后动,找到适合自己的“赛道”,跑出好成绩。
百万读者都在看
新征程,再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闭幕会上的重要讲话在江西农商银行系统引发热烈反响
青海省联社党委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新疆农村信用社引发热烈反响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农村金融
监制/蔡靓制作/吕国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