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有钱花先息后本怎么不见「支付宝花呗被“分家”!以后还能用吗?」

本文目录

200元在银行存15年,会变成多少呢?

近日,杭州萧山的金女士意外找回了一笔15年前的存款!

同事在整理办公用品时,翻出了一张属于金女士的存折,余额显示为202元。存折上显示的最后一笔交易,发生在2007年6月24日,到如今,已过去了整整15年。

2007年的200元,购买力如何?

有网友回忆,2007年,给高中生的生活费大概是200元一个月。“我们高中的早餐,片儿川一碗是3元,扬州炒饭是1.5元,200元够当时的我吃67碗片儿川或133碗扬州炒饭了。”

过去了15年,这202元还能取出来吗?又会变成多少钱?不会跟上次新闻里说的那样,大妈5万炒股忘记密码,13年后变500万!

虽然知道不可能有大妈的巨款,但是金女士的同事们还是非常期待她最终能取回多少钱。

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奇,见证遗忘15年的200元能变成多少钱,金女士怀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情,拿着存折来到了农业银行。

结果显示,经过15年,202元没有变多,反而变少了……只剩88.72元。

啊,这!

这个结果是怎么一回事?

存折上显示,每个季度,都有一笔3元的小额账管支出。

小额账管是什么?对此,农业银行柜台工作人员解释,对于低于500元的存款,银行会收取一笔一季度3元的费用,一年下来就是12元。

那如果扣完了,怎么办?银行工作人员表示,如果账户没钱了,就不会再扣款。

最终,金女士的“意外之财”从202元,变成了88.8元(银行多给了8分)。

金女士开玩笑说,经过此次事件,她认为有钱就花吧,千万不要发生把钱忘在银行的情况,不然可能发生钱越变越少的伤感场面。

来源:潇湘晨报

支付宝花呗被“分家”!以后还能用吗?

说起来,前天的“尾款人”,你们还好吗?

这几天,黑马把大多想买且能买得起的东西都给买回来后,钱包直接空空如也。哎,说好的要反消费主义呢,怎么还是忍不住剁手了呢?

不过,本次消费唯一让黑马庆幸的是,自己这次花的钱,基本都是自己存下的钱,而不是花呗、白条之类需要提前消费的钱。

像支付宝的花呗,黑马更是把额度限制在500元,也就平时买点菜买点包子会用到它。

正当黑马为自己的决策感到高兴时,黑马突然发现,今年的花呗服务好像有点不一样。

11月2日消息,天猫发言人官方微博发文称:天猫上的新伙伴——信用购正式开始参与双十一,且双十一期间抽取5位用户帮还双11信用购账单。

等会,支付宝的花呗黑马知道,可是这信用购又是个什么鬼?根据黑马查询,黑马终于知道了这个信用购服务是什么了。

众所周知,之前的互联网流行起了一股反消费主义浪潮。

不少年轻群体花钱上瘾,纷纷通过花呗、借呗、白条、信用卡等工具提前透支消费。然而因为近些年疫情的缘故,不少人收入大减,那些提前消费的钱也就成了埋葬自己的坑。

不少人在使出浑身解数上岸之后,纷纷从身边人开始劝起:不要提前消费、不要透支消费,我们要反消费主义。

因为当时这个话题闹得挺火,加上一些提供小额消费贷的公司又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反消费主义成为了当时的主流声音。

为此,支付宝的花呗便启动了“品牌隔离计划”,将花呗“一分为二”,原本的花呗就升级变成了“花呗服务”+“信用购服务”。

升级之后,花呗服务由重庆蚂蚁消金公司提供信贷服务,而信用购服务,则全权交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全额出资提供信贷服务。

换言之,以后你在花呗提前消费的钱,可以是蚂蚁公司的,也可以是银行的。

看到这里,不少小伙伴应该蛮好奇,为什么我的支付宝页面只有花呗,没有信用购呢?

很简单,因为目前的信用购服务仍处于测试当中,相关入口正在逐步启动,看不见信用购服务是很正常的。

就使用流程而言,信用购和花呗没有多大的区别。

使用场景上,花呗能够使用的地方,信用购均能使用。用户只需要在下单的时候选择花呗分期就能看见信用购的选项。

另外,信用购的额度相比花呗更高,对于喜欢剁手的人群而言非常合适(黑马就算了)。

需要注意的是,花呗、信用购的额度是根据服务机构分别评估给出了。比如一个人平时在支付宝消费较少,但是信用卡消费较多,那么这时候就可能会出现一个花呗额度低、信用购服务额度更高的情况,反之亦然。

最后,我们再来谈谈大家最关心的收费问题。

就目前来看,由相关银行提供服务的信用购服务,收费标准是由相关金融机构独立审批的。黑马猜想,信用购服务的收费标准或将向信用卡看齐,但是极有可能超过现有利率标准。

因为这边的花呗,刚好可以在身边衬托出它的实用性。因为相较于花呗有着较大的优势,所以支付宝才没有全面放开信用购相关功能。

在黑马看来,信用购服务或许是银行等金融机构想要打入新一代年轻群体的方式之一。

这一代的年轻人,因为过早接触电子支付,所以大家的钱财大多也在第三方的金融公司里,当线上支付成为主流时,使用信用卡支付的习惯就变得格格不入。

这对于银行而言,是很大的损失也存在相关风险;对于相关金融机构而言,虽然很挣钱,但是也容易让人眼红让人妒,存在着较大的系统性风险。

因此,蚂蚁要对花呗进行品牌隔离,将风险资产逐渐缩小,就只有引入更多有资质、有实力的银行一起来共同发展小额信贷服务。

(图源蚂蚁集团金融科技官网。你很难在上面看见五大行的身影)

当然,这对于普通用户而言绝对是一件好事。它让我们的消费更安全更便捷,同时成本也更低。

不过黑马还是想对大家说一句:不要提前消费。

因为这种肆意消费但是余额不减的行为,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我很有钱”的错觉,而这种错觉,恰恰可以把每一个无节制消费的人推入深渊。

“懂我意思吧?”

你的钱是怎么没的?

现在年轻人好像都有一种困扰,每个月都工资到手还没捂热乎呢怎么就没了?工资像流水一样,划过了你的每个指头,却不留一丝痕迹,仿佛来过,但没留下。

今天我就来谈谈你的钱是怎样被资本给抽走,吸干的。

资本的陷阱1.无所不在的广告

毋庸置疑,资本是最懂得群众心理的,毕竟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通过心理干预,榨取你的剩余价值,赚走你的血汗工资,广告就是这样一种心理学的应用。想想看,我们每天起床一睁眼,是不是就已经被广告包围了?无所不在的产品商标充斥着我们的眼球,打开手机进入APP的首页必是一则广告。一个不小心触碰到手机屏幕,就点进了广告。不玩手机了,看个剧吧,打开电视,广告更是无所不在,无孔不入。每天我们所接触到的信息有一半其实都是广告,在每天的洗脑中,产品的宣传就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潜意识,按照弗洛伊德所说的,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行为,它是感官将其他来源的材料经过一番加工而形成的产品。

当广告充斥了我们的感官世界,那么购物的欲望就会无限增加,而且广告还会给你灌输一种价值观,也就是,你所使用的东西越贵你的身份也就越高,也就是品牌效应。由于人天生的攀比心理,大家都在攀比中,穿的鞋越来越贵,用的包越来越奢侈,迪奥、香奈儿,这些成本其实并不贵的东西,却因其品牌效应卖出了超出其三倍的价格。虚荣心会让你疯狂,你的钱包也会由于欲望的增加而越来越干瘪。

2.善于制造焦虑的资本

现代社会是一个浮躁的社会,高强度的工作占据了我们大部分的脑力,我们没有时间进行深度的思考,况且生活的压力非常容易让人们陷入焦虑。而资本就抓住了这一点,利用我们对于疾病的焦虑,推广保健品;利用我们对于容貌的焦虑,推广化妆品和整容医院;利用对于贫穷的焦虑,推广股票理财产品,把钱全砸进去,或许有人可以大赚一笔,但大多数人都沦为了韭菜,资本收割的就是这一部分人的财产。真正的炒股高手和理财人员需要大量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但多数人缺少了这一部分学习,所以成功者寥寥无几。

焦虑的社会容易产生冲突,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更加冷漠,但多数焦虑其实是杞人忧天,甚至是资本刻意制造的。有研究发现,所谓的除菌香皂跟普通的香皂除菌效果相差无几,但除菌香皂的销量却是普通香皂的几倍。在我们每天接触的信息中,有大量此类资本刻意制造的焦虑,所以我们要有一双注意辨别的双眼。

3.小额贷款的泛滥

当你的钱包实在不能支撑你的消费了,聪明的资本又为你想了个好办法,就是小额贷,资本说了:兄弟,没关系,哥哥这里有钱你先拿去花,男人要对自己好一点,去大胆的消费,下个月发了工资再还我就行。于是我们都以为捡了个大便宜,乐呵呵地拿着钱去消费了,真的把贷来的钱当成了自己的。不光如此,资本还发明了信用卡这个东西,不论我们手里有没有现金,我们都可以拿着信用卡去到处划划划。有研究发现,当人们使用现金消费时,会有一种疼痛感,而使用信用卡或者“先用后付”的消费方式时,这种疼痛感就消失了。所以现在无论在商场还是小区,有许多带着一堆小礼物的人在摆摊,一边拦住你一边问,先生,办个信用卡吧?!当你办了信用卡,得到了小礼物后,窃喜又捡了个大便宜,殊不知你已经踏进了资本的又一个陷阱。

校园贷、裸贷的泛滥都与这种无节制的消费息息相关。大学校园里的攀比风气盛行,很多小伙子小姑娘最初可能只是想买一个苹果手机或一个口红,借了校园贷,利滚利的高额贷款最后夺走了一个年轻的生命,虚荣是魔鬼最喜爱的原罪。被超前消费折磨的案例比比皆是,所以理智消费才是我们的最终归宿。那么我们要怎样做到理智消费呢?

理智消费1.存钱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不可否认消费可以让人得到短暂的快乐,每当快递到手,开箱的那一刻我们都是快乐的。但存钱的过程却能带给我们更长久的愉悦。我不是让大家都去做铁公鸡守财奴。毕竟现代社会是经济和商品社会,为了我们的生活更好,舒适度更高,我们都必须要消费。但消费的方式很重要,现阶段短暂克制可以让我们存下一部分钱,为今后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保障,投资、提升自己、买房子、买车都是需要本金的。当我们沉醉于短暂的快乐而陷入无节制的消费时,就意味着我们在透支自己的未来。陷入债务当中的我们是没有自由的,所以为了真正的自由就必须限制当下的沉沦。

2.消费的目的在于使用

消费的一个更重要的原则是实用。我有一个习惯,就是经常会复盘自己在一阶段所买的东西,在复盘的过程中我发现其实很多东西并不是我真正需要的,只是一时的头脑发昏购买的,买回来就放在墙角吃灰了。固然现在可以在网上的二手市场卖掉,但你依然会损失掉一部分金钱。这样的习惯如果不加以更正的话,那我们的钱可能随时随地的就消失不见了,

3.找到人生真正的价值

如果一个人对你说,钱对他来说是第一位的,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和消费,那请你要离他远一点。深陷于消费主义的人生是没有希望的,钱只是一种工具和手段,而非目的。人活一世要找到自己的价值,真正宝贵的东西都是钱买不到的。为了消费而消费的人生是虚无的,虚无的生命没有意义。

说了这么多,是为了劝大家理智消费,因为克制和自律才能走得更远。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