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2021各银行信用贷款利率比较

本文目录

5年期大额存单年利率3.85%,新网银行、百信银行你选谁?

12月14日,新网银行微信公众号发文宣布,该行大额存单将于12月19日上线,5年期年利率3.85%,受让当月年利率最高11.94%,起存门槛大概也是20万元。

在此之前,探长读财发文,网商银行大额存单卖“断货”,三年期年利率只有3.3%。半个月时间过去,这种情况没有发生变化,网商银行大额存单始终处于“售罄”状态。不同的是,转让中的大额存单利率进一步下调。

目前,网商银行将转让中的大额存单划分为:高利率捡漏、短期限精选、更多存单三类。其中,高利率捡漏也处于“售罄”状态;短期限精选剩余期限约2年,折算年利率约2.76%;更多存单折算年利率约3.07%,剩余期限不足3年。

微众银行大额存单B款,年利率高达4%,但预约需要等很长时间。小编尝试预约,但5天都在排队中。探长读财从微众银行工作人员处获悉,根据已成交客户的反馈,今年3月30日预约大额存单,直到11月19日完成交易。

根据微众银行规则,大额存单预约等待期间存入7天通知存款+,年利率1.85%。这也意味着,在成功存入大额存单之前,有超过8个月年利率只有1.85%。

与网商银行的大额存单年偏低,微众银行的大额存单预约时间长相比,新网银行即将发售的5年期,年利率3.85%的大额存单优势明显。

然而,新网银行即将发售的大额存单并非绝对优势。探长读财注意到,百信银行目前在售的5年期大额存单,年利率同样3.85%,同样支持转让,且当前余额充足。

探长读财注意到,虽然百信银行大额存单额度充裕,但转让专区也只有10笔待成交,如果剔除折价转让存单,只有两笔大额存单待成交,且剩余期限无限逼近5年。

可以说,百信银行的大额存单在年利率占优的情况下,转让效率也同样出色。

根据新网银行的介绍,受让当月年利率最高11.94%,其用意就是调动用户承接转让存单,让转让存单能够快速完成成交。但百信银行的转让存单利率在下调,最高也只与新发行的利率持平。这也意味着,一旦大额存单产品不再吃紧,百信银行的转让效率将直线下降。

公开资料显示,百信银行是中信银行与百度联合发起设立的新型互联网银行,于2017年11月18日正式开业。2020年11月,百信银行增资扩股获银保监会批复,引入境外机构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作为新股东,注册资本由40亿元增至56.34亿元,增资后中信银行持股65.70%,百度公司持股26.03%,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持股8.27%。

今年上半年,百信银行实现营业净收入19.37亿元,同比增长46.95%;拨备前利润13.95亿元,同比增长57.05%;净利润3.38亿元,同比增长225.47%。截至2022年上半年,百信银行行总资产825.8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01%,净资产71.3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83%;不良贷款率1.50%,同比下降0.14%;拨备覆盖率291.73%,同比增长73.52%。

新网银行是原银监会批准成立的全国第七家民营银行,也是四川省首家民营银行,于2016年12月28日正式开业。该行注册资本30亿元,由新希望集团持股30%、小米29.5%、红旗连锁持股15%。

今年上半年,新网银行营业收入16.26亿元,同比增长35.95%,但净利润仅2.56亿元,同比减少40.19%。截至2022年上半年,新网银行资产规模744.23亿元,较2021年末的571.16亿元增长30.3%;总负债为684.13亿元,较2021年末的513.62亿元增长33.2%。

创LPR改革以来新低!企业贷款利率降至4.05%,意味着啥?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发布文章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以来,企业贷款利率从2019年7月份的5.32%降至2022年8月份的4.05%,创有统计以来最低水平。文章提到,目前我国定期存款利率约为1%至2%,我国贷款利率约为4%至5%,真实利率略低于潜在实际经济增速,处于较为合理水平。

企业贷款利率创有统计以来最低水平,有何背景?贷款利率创新低对企业和居民有啥影响?贷款利率还会继续降吗?一起来看本期快问快答↓↓↓

问:企业贷款利率创有统计以来最低水平,有何背景?

答:利率是资金的价格,是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决定着资金的流向,对宏观经济均衡和资源配置有重要导向意义。党的十九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人民银行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重点推进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以改革的办法推动实际贷款利率明显下行。

一方面,推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2019年8月,人民银行推动改革完善LPR报价形成机制。改革后的LPR由报价行根据对最优质客户实际执行的贷款利率,综合考虑资金成本、市场供求、风险溢价等因素,在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的基础上市场化报价形成。

目前,LPR已经成为银行贷款利率的定价基准,金融机构绝大部分贷款已参考LPR定价。LPR由银行报价形成,可更为充分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市场化程度更高,在市场利率整体下行的背景下,有利于促进降低实际贷款利率。LPR改革以来,企业贷款利率从2019年7月的5.32%降至2022年8月的4.05%,创有统计以来最低水平。

另一方面,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2021年6月,人民银行指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优化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形成方式,由存款基准利率浮动倍数形成改为加点确定,消除了存款利率上限的杠杆效应,优化了定期存款利率期限结构。2022年4月,推动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

随着存款利率市场化机制的逐步健全,2022年9月中旬,国有商业银行主动下调了存款利率,带动其他银行跟随调整,其中很多银行还自2015年10月以来首次调整了存款挂牌利率。这是银行加强资产负债管理、稳定负债成本的主动行为,显示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向前迈进了重要一步。

问:贷款利率创新低对企业和居民有啥影响?

答:当前,经济恢复基础仍不牢固,宏观政策要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如何扩需求?具体到货币政策,就要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在支持信贷有效需求回升上下功夫。其中,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是两个有力的抓手,一边事关上亿市场主体的“血脉畅通”,另一边关系到千千万万居民家庭的消费意愿。

作为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已逐渐替代贷款基准利率成为贷款利率定价的“锚”,决定着银行贷款利率的水平和走向,直接影响各类市场主体的融资成本。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就是要坚持用深化改革的办法促进实际利率水平下降,努力解决“融资难”问题。同时,LPR报价较好地反映了央行货币政策取向和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已成为银行贷款利率定价的主要参考,并已内化到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中,原有的贷款利率隐性下限被完全打破,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得以有效疏通。

今年以来,LPR已下降3次,1年期LPR累计下降20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累计下降35个基点。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下行,将有力提振短期和中长期的信贷需求。一方面,可引导金融机构继续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激发融资需求,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稳定企业和居民的信心和预期。特别是5年期以上LPR的大幅下降,将利于降低购房者成本,与支持房地产企业融资等措施形成组合拳,对于稳定房地产市场具有积极意义。减轻大多数贷款购房者负担,也有助于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

问:贷款利率还会继续降吗?

答:展望未来,专家认为,LPR仍有调降空间。原因主要有:国内经济保持复苏态势,银行经营质效不断提升,银行部门整体保持盈利;利率改革一定程度打开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空间;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等。但LPR调整需要综合评估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房地产复苏情况和银行净息差等情况。

专家表示,疫情发生以来,尽管我国宏观政策加大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力度,但总体而言货币政策仍然比较稳健,并未实施“大水漫灌”等宽松手段。下一步,我国货币政策仍然还有发力的空间。货币政策应从多个方面加大实施力度,更有力地提振信心和预期,更有力地促进经济增长,持续助力经济社会全面恢复。

另外,专家认为,鉴于未来一段时间国内通胀形势温和可控,在经济基本面回暖支持下,人民币汇率出现脱离美元走势的快速贬值风险不大,年底前下调政策利率并不存在实质性障碍。

人民银行表示,我国货币政策始终坚持以我为主,以静制动,引导市场利率水平稳中有降,效果较好。目前我国定期存款利率约为1%至2%,贷款利率约为4%至5%,真实利率略低于潜在实际经济增速,处于较为合理水平,是留有空间的最优策略。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长、物价水平、就业状况、国际收支平衡等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均运行在合理区间,从实际效果上也充分验证了我国当前的利率水平总体上处于合理区间。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释放LPR改革效能,加强存款利率监管,充分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要作用,推动提升利率市场化程度,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优化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发挥好利率杠杆的调节作用,促进金融资源优化配置,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银行急了!存款利率,降息了

作者:子非鱼01银行存款利率下降银行终于下调了存款利率,其实他们早就按捺不住了。

率先官宣下调的是国有六大行,工农中建交与邮政储蓄银行。

建设银行:9月15日,3个月、6个月、1年期、2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1.25%、1.45%、1.65%、2.15%、2.65%,均下降10个基点;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2.60%,下调15个基点。

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9月15日对3个月、6个月、1年期、2年期、5年期的定期存款年利率均下调了10个基点;3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下调15个基点。

根据财新网透露,这是央行存款基准利率未动的情况下,七年来商业银行首次下调存款利率。

此后招行、浦发等多家股份制银行跟进。

招商银行,一年、二年、三年、五年定存利率在前期基础上下调10—15个基点,挂牌利率分别为1.65%、2.15%、2.6%、2.65%。

在国有六大行地带领下,后续的股份制银行与中小银行,必然会继续跟进,总而言之,一场浩大的存款利率下调浪潮,正在上演。

正如我在开头所说,银行早就忍耐不住了,早就想下调存款基准利率。主要有三个因素。

02三个因素:贷款降息、提前还贷潮、存款增加三个因素具体为,贷款利率不断下降,提前还贷潮上演,存款不断增加,这三者都会对银行的利润空间造成挤压,何况三者如今同时在上演。

第一,贷款利率不断下调。

从去年年末到目前,我们的市场贷款利率LPR已经下调了三次。

来源:中国货币网

一年期LPR降了两次,从去年11月的3.85%降至如今的3.65%,下调了20个基点。

五年期LPR降了三次,从去年11月的4.65%降至如今的4.3%,下调了35个基点。

贷款利率下调,存款利率不降,银行的利润空间势必会缩小。大家都知道,银行的利润主要是依靠贷款与存款之间的利率差。

以宇宙第一大行工商银行来说,2021年工商银行的利息净收入是6906.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3.3%。

来源:工商银行2021年财报

受贷款利息三次下调影响,根据工商银行最新发布的2022半年报数据显示,平均付息率仍然上升了9个基点,存款总利息支出同比大涨了17%。

来源:工商银行2022年半年报

成本上涨,意味着利润会被压缩。这是银行下调存款利率最大的动力

第二,提前还贷潮上演。

贷款利息下降,如果能够增加房贷,达到薄利多销的目的,利润反而会增加,但是三次降息,并没有换来贷款的增加,反而在房贷方面上演了扎堆还贷潮。

以国有六大行来看,最新公布的上半年数据显示,上半年房贷放量较去年同期纷纷大跳水。

工商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增量较去年下跌,不到去年全年的14%。建行只有去年全年的18.5%,农行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增量只有去年全年的17.6%,中国银行只有去年全年的10.9%,邮政银行只有去年全年的24.2%,交行只有去年的19.9%。

数据来源:各银行2022年半年报

国有六大行还是表现较好的,至少六大行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增量是正数。有不少股份制银行和城市银行增量出现了负数,比如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北京银行、渤海银行。

个人住房贷款增量为负,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还款的人比贷款的人还要多。银行主要就是靠房贷赚钱,其中房贷更是大头,现在都不愿贷款了,本来想着薄利多销,成了一场空,岂能不着急。

是什么原因导致提前还贷潮上演的?一方面是存了贷款利率迟迟不将,很多有实力的人提前还贷,转向利率更低的抵押贷和经营贷。

另一方面,房价预期改变,市场预期改变,最重要的是很多人的工作与收入遭遇冲击,有实力的一批人,担心未来不确定性加剧,提前还贷。

第三,存款不断增加。

收入空间遭受挤压的同时,存款却在不断增加,银行在收入遭挤压的同时,还得承受多支付利息的烦恼。

央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居民存款从去年7月的99.42万亿元,猛增到了今年7月末的113.28万亿元,1年大增了13.86万亿,增幅高达14.2%。而同期总存款只增长了10.5%。

大家都不愿消费、不敢消费、不敢贷款,有点钱就存在银行,现金为王的时代已经来到。谁让当下充满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呢?普通人对抗不确定性的唯一方法,就是多存钱。

然而,过多的存款对银行却是利空,少贷款多存款,银行利润空间明显被压缩。

03影响存款利率下降会带来什么影响?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从银行下调存款利率的目的来寻找。

存款利率下降,意味着我们的存款利息下降,也即存款的下降便宜了。

在全球通胀高企的当下,存款利率本就无法掩盖通胀率,现在存款利率进一步下调,很多人可能扛不住,会将银行的钱拿出来,去寻找更好的抗通胀标的。

银行的目的,或者说国家的目的便在于此。当下大多数人就想着存款,有点钱就存起来,不愿消费、不敢消费,更别说贷款买房了。

然而,一个社会如果消费乏力,东西卖不出去,那工厂就转不动,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工业就会受阻。

所以,恢复消费,才能解决当下经济困境的关键,而存款利率降息,就是推动消费的一个方式。

此外,股市也需要资金注入。

总之一句话,你想现金为王,但政策不会允许。存款利率下调,就是将银行闲置的钱动作利率的手法调出来,注入到消费市场与资本市场。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