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只凭手机号就可以借钱

本文目录

只需报个手机型号,就能秒贷款?!

“无需提供个人征信”“仅需提供某品牌手机参数”“放款快速”……看起来简单的贷款步骤,背后却暗藏“套路”

男子贷款200元3天未还

手机被远程锁死,被威胁还款

今年8月初,被害人吴先生在某网络论坛看到一则提供小额贷款广告,手头拮据的吴先生当即按照广告中的联系方式找到了客服。

客服向吴先生确认,贷款无需抵押、不看征信,但需要提供自用手机的详细参数,放贷额度根据手机回购价值进行评估。吴先生按客服要求提供了自己手机的信息和登录账号,并下载安装了一款名为“聚宝盆”的“贷款软件”。很快,他就收到了客服从微信转来的200元贷款。

按照手机回购价值进行评估,通常情况下,借款人能贷到的额度并不会很高,利息却高得吓人,“估值4000元的手机,贷款的额度是800元,犯罪嫌疑人提前收取50%的相关费用,借款人实际拿到手的金额只有400元。但是3天以后需要偿还的金额是800元,如果逾期,每天还将承受100元的逾期费用。”

3天后,约定的偿还期限已到,吴先生没有按期还款,结果发现手机已不能正常使用。吴先生设法联系客服,对方表示,因未按时还款,已将吴先生的手机“锁死”,并开始以“辱骂、威胁”等方式催促吴先生还款。吴先生随后报警求助。

犯罪团伙利用技术手段实施犯罪

受害人以在校学生等低收入群体为主

经查,该团伙在互联网上以“某品牌手机贷”的名义,通过社交网络等渠道吸引客户,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获得手机控制权,然后以锁死手机、威胁辱骂等“软暴力”方式逼迫借款人偿还高息贷款。

犯罪嫌疑人委托相应的技术人员开发了这款名为“聚宝盆”的手机软件,该软件表面伪装成一个贷款软件,但实质上它是犯罪嫌疑人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信息、能够在后台远程控制手机的一个软件。一旦借款人安装了这个软件,借款人在放贷人面前就是透明的。

用苹果ID就能借钱?

小心信息泄露

说到以“非接触”方式进行的网络非法放贷案件,另有一种名为“ID贷”的产品也很典型。只要拥有一部苹果手机,就能够实现无抵押贷款。它专门针对使用苹果手机、急需用钱的用户,在宣传上也会巧妙地套用“手机回收”等名头。

△来源:视觉中国

所谓“无抵押”,也不是平白无故就能放贷,实际上要抵押的物品就是客户的苹果手机ID。业内人士表示,苹果手机一旦绑定了他人的ID,A的安装、卸载会受到控制,通信情况一览无余,同步到iC的照片还会被泄露。

警方提示

有贷款需要的民众务必通过正规网贷平台贷款,切勿轻信网络论坛、社交媒体中的广告,尤其要远离那些所谓“无需抵押、不看征信”的贷款;在网贷过程中,要重视个人信息保护,不下载安装对方发来的、来历不明的手机软件;如遭遇“软暴力”催收、高额利息,一定要第一时间固定相关证据并报警,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来源:潍坊网警

为什么各种手机软件都想要借钱给我们?

以前,借钱是非常尴尬的事情,基本没有人是主动借你钱的。

现如今,机上的各种软件,打车的、旅行的、社交的、购物的等等,几乎所有的软件,都想千方百计地要借钱给我们。

一打开软件页面,就是各种消费、借贷的广告等,层出不穷,少则几千元,多则数万元。

一夜之间,互联网们似乎都变得很有钱,也特别想要把钱借给我们。

宣传页上各种充满着诱惑的信息,免息、免手续费等,会让你一度以为这就是你的囊中之财,你所要做的就是【同意协议,立即激活】。

为什么各大手机软件都千方百计的想借钱给我们呢?商业的本质,无非就是赚钱嘛。不管借了多少钱,总归是要还的,借钱给你只是资本家们牟利的一环。

在过去的十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企业的业绩增长点已经从增量时代转为存量时代。

蛋糕一共就那么大,流量就那么多,再回到过去那种飞速发展是不可能的。所以,互联网企业需要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

靠着时代的红利,飞速发展的互联网企业账户上躺着大量的钱,如何让这些钱再生更多地钱?借贷成了最好的选择,因为借贷的利润率是相当的可观。

一般情况下,我们从互联网平台上借的钱分为两类,一类是消费贷,一类是现金贷。消费贷只能作为消费指定商品的消费,现金贷可以直接获取现金,可自由消费和投资。

当然,你可能被宣传的日息“万四万五”诱惑的春心荡漾,借1000元,每天利息只要5毛钱,那简直跟不要钱一样,恨不得马上借个几千元改善下生活品质。

这你就错了,当你天真的认为日利率万分之五很便宜的时候,你就是被资本家当韭菜收割的时候。

其实,各种互联网消费贷款的利率,高的超乎你的想象。

我先列举几个生活中简单的利率:

一般银行存款年利率大概为2.75%-3.5%;

公积金住房贷款年利率约为3.5%;

住房商业贷款年利率约为4.2%-6.5%;

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很低了对不对,但是当你知道你每个月偿还的房贷,其中接近一半都是利息的时候,是不是面对3.5%的年利率也感觉高的吓人。

那么,我们再来算一下,互联网消费贷的年利率是多少。

就按照宣称的日息万四来算,一年365天,年利率就是14.6%;日息万五更是高达18.25%。也就是说借款10000元,一年之后最少要偿还11460元。

如果我们贷款互联网平台的钱来买房的话,最后我们连利息都还不起。

对于我们消费者而言是18.25%的利率,但是对于互联网平台而言就是18.25%的合法利润。

根据资料显示,实体经济的利润率很少超过10%,实体经济很难做对不对,要大量的原始投入对不对,就这样利润率还很难达到10%。

而通过平台做消费贷款,利润率竟然轻松达到18.25%,甚至部分平台还会更高。而且风险很低,唯一的风险就是借款方违约的风险。

但是几乎所有目前合法的互联网借款平台,都和征信挂钩,而且根据你的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的额度,他们把风险降到了最低。

对于绝大数平台,账户上大量的闲钱正好不知道怎么投资,借贷给你正好是一个很好的钱生钱的赚钱模式。

所以才会乐此不疲的一遍一遍给你推送花样百出的广告信息,让你目不暇接,给你一点点甜头,诱惑去借款消费。

对于有钱人来说,他们是看不上,也不可能去用这些小额消费、现金贷款的,因为钱太少了,根本用不到。

资本家瞅准正是穷人的钱包,穷到买双球鞋都要分期,而资本家还要赚我的利息。

当然了,谁都没有错,“穷”是原罪!

如果大家都财富自由,谁又会去用这些小额消费贷款呢?所有人都财务自有不现实,至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现实,80%的财富会长时间掌握在20%的人手上。

资本家通过合法的手段积累资本,这无可厚非。救急不救穷,至少在什么紧要要用钱的时候,互联网小额贷款还是很方便的,至少不会面临“一文钱难死英雄汉”的尴尬境遇。

你愿意借我,是你的慷慨,只是我要为你的慷慨付出一点点代价。借不借,选择的权利在我们自己。

但是,就在目前看来,互联网消费贷款,改变了大多数中国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已经养成了超前消费的习惯。

以前,我们可能买一个20元的汉堡都犹豫再三,而现在有了这些互联网平台,我们可以无痛付款,就算暂时消费了20元,我们兜里的钱暂时还是不会改变,只是花掉了下个月20元。

这种消费习惯,会在无形中放大一个人的消费欲望。

借用某互联网平台曾经的一句广告语“我害怕的,是我用世界只有两点一线”,如果你信以为真,每个月提前消费、透支,那你的生活就真的被按在办公桌上,只有两点一线了。

这就是资本家的可恶之处,虽然什么都没做,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改变着你。

但是,我们也不是没有办法,只要我们理性消费,不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我们就不会被人人宰割。

别把信用额度当做自己的存款。如果我们我发驾驭自己的欲望,那么我们终将被欲望吞噬。

引用茨威格先生的名言“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来自公众号:东方木木

警惕贷款办卡类诈骗陷阱!

近日,高先生在家中浏览手机时,收到一条某银行发来的可办理大额信用卡的信息,随后他便根据短信里的内容,添加了自称是某银行工作人员的微信。

该工作人员声称,可提供办理大额信用卡业务,且手续简易,高先生轻信。之后,对方让高先生提供姓名、身份证号及手机号等重要信息,并让高先生先办理一张该银行的储蓄卡,高先生照做。然而,对方却又称,该储蓄卡内,要存入大于9万元的存款,以便验资。

于是,高先生便将自己的银行卡号告诉了对方,随后,对方给高先生发来了手机验证码输入界面,他按要求填写后,收到了一条来自银行提示的转账信息,该信息显示,其向某银行支付钱包内转账了5万元。

高先生询问工作人员,对方称此笔款只用于验资,过后这些钱会存入高先生正在办理的信用卡上,高先生信以为真。在对方的指导下,高先生连续进行了5次转进转出资金的操作。

就这样,在转出最后一笔资金时,对方要求高先生再次转账34889元,但高先生并未将这笔钱给对方转过去,可对方却不停催促转款,高先生怀疑自己被骗,遂拨打110报警求助,但此时已经损失了9万元!

1

发布虚假信息

不法分子通过电话来电、手机短信、网站、贷款APP等渠道发布虚假信息,称可提供“贷款、办理大额信用卡”服务,而且利息低、额度高、无抵押、无需担保、放款快,诱导受害者上钩。

2

取得受众信任

不法分子声称只需要提供简易的手续与个人信息即可实现大额贷款,极大降低贷款门槛。

3

谎称验证资金

不法分子通常以手续费、保证金、利息费、办卡费、服务费、解冻费、资料费、包装费、会员费等理由,诱骗受害者进行转进转出资金的操作,从而转账汇款到指定账户,待受害者意识到被骗时,为时已晚!

切勿轻易相信网络上或者陌生人提供的“贷款、办理大额信用卡”等信息,贷款、办理大额信用卡要走正规渠道,可通过银行等有资质的金融机构进行办理。

一切以存款验资为由的转账汇款都极有可能是诈骗,不要委托陌生人、中介机构等办理信用卡业务,不要随意将个人信息及验证信息透露给陌生人,坚决做到“三不”:不轻信、不透露、不汇款。

请在官方应用平台下载注册登录“国家反诈中心”APP,并打开来电短信检测功能,实时发现诈骗信息,保护自身财产安全。如遇被骗,请及时拨打110报警!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