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额度低利息秒到账!沂水一女子被诱骗20万元
11月24日,客户王女士来到中国银行沂水支行营业部咨询汇款如何追回,支行大堂经理立刻警觉起来,经询问得知,该客户通过网络偶然结识一位“好友”,该“好友”在得知王女士有贷款需求后,便告知客户某借款平台有优惠活动,针对优质客户发放贷款利率低于银行的存款利率。
王女士在“高额度、低利息”的引诱下在借款平台上评估出了二十万的贷款额度,但平台要求客户需先将二十万现金全部汇至某银行专用账户以证明客户为优质客户,在平台核验完成后便会将款项立即返还,并同时发放低利息、高额度的“信用贷”。
信以为真的王女士通过“好友”发送的链接下载了APP与“专家”取得视频联系。此时的“专业老师”已经通过APP控制了客户的手机,在“专家”的诱导下,客户告知了自己的银行卡号和手机银行登录密码。“专家”随即便登录了客户的手机银行,引导其将十五万元贷款额度直接提出。
然后,告知客户还差五万元可以到某软件中申请小额贷,后因未申请成功,“专家”向客户卡里转入5万元,并且提示客户,交易明细中红字部分都是虚拟的,不是真实的,只是在向她做演示。在做完所有的铺垫后,“专家”便将客户卡中二十万元全部转走。
汇款几个小时后,王女士意识到情况不对,结识的“好友”此时再也联系不上,于是便急匆匆地赶到中国银行沂水支行咨询。至此,支行大堂经理确定客户遭到了电信诈骗,立刻为王女士打印了当日的银行卡交易流水并协助客户完成了电话报警,同时提醒其尽快携相关证据材料去就近派出所完成笔录。王女士对支行大堂经理认真负责的态度表示了由衷的感谢。
通讯员李欣颖肖舒文
多少个家庭可以轻松拿出20万现金?算一下,10%,5000万
我计算,中国家庭数应是5亿,而不是4.94亿;平均人数应是2.72,不是2.62。5000万个家庭能够一次性拿出20万现金,不费劲,占10%左右,另有10%拿出20万现金很费劲。80%无论如何拿不出来。
先说收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国统计年鉴2021》,在统计局网站上可以查到,「链接」。6-2节2020年所有家庭按收入排序平均分成五组:
1.20%低收入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7868.8元
2.20%中下收入组16442.7元
3.中等收入组26248.9元
4.中上组41171.7元
5.高收入组80293.8元
上面是收入,再算消费,根据《年鉴》3-12节,实际最终消费及沟通2019年居民实际消费445,658亿元,根据前几年每年增加数,估计2020年居民消费480,000亿元,14亿人,平均每人每年消费31832.7,统计局是按一家2.62口算的,每年全家消费83,402,全国每个家庭平均每月消费6950元。我们按组分析一下收入和消费:
1、低收入组。每月每人平均收入7868.8/12=655.7,每家统计时候按2.62人计算,每家月收入为655.7*2.62=1718元。这部分人口14/5=2.8亿。这部分人应该没啥存款,每个月没收入生活都艰难。
2、中下组。每月每人平均收入16442.7/12=1370,每家月收入1370*2.62=3590元。此组也是2.8亿。这组人生活也是艰难,没有多少积蓄,一个月没收入还能对付,两个月就够呛。
3、中等组。每月每人平均收入26248.9/12=2187.4,每月家庭总收入2187.4*2.62=5731。比较出乎所有人意料,中等收入家庭月收入平均不到6000。全国平均每个家庭每月消费6950,这组没有到达平均水平,也就是吃喝基本满足,买房不能太大还要贷款,卖车不能超过5万的。节衣缩食略有存款,一次拿出20万不大可能,三个月没收入房贷压力就很大,银行也不配合晚收。
4、中上组。每月每人平均收入41171.7/12=3431元,每月家庭总收入3431*2.62=8989元。此组一般是双普通职工或者一个月薪一万左右。每月收入8989元减掉平均消费6950元,略有盈余2000,每年盈余24000,如果不花钱攒出20万现金要十年,不可能拿出20万。但是这部分应该是常讨论的小康了,人到30-50岁,一定买房,可能买车,孩子上学,老人60左右,上有老下有小每月还贷不能少。这部分人半年不上班生活一定有问题。
5、高收入组。每月每人平均收入80293.8/12=6691元,每月家庭总收入6691*2.62=17530元。此组需要仔细分析,这是中产阶级和富裕阶层。我们可以将这个组分成两部分。
)高收入组下层。这个组最低收入是多少呢?简单计算就是中上组的收入和此组平均收入的中间值:(8989+17530)/2=13260。这个层家庭月收入范围为13260-17530.一般是两个白领或熟练技师或者一个月薪两万高薪人士左右。每月收入减掉平均消费6950元,每月应该存下6000-10000元。但是不可能,这部分人消费一定高于平均消费,人到30-50岁,一定买房买车,孩子上个课外班学习音乐舞蹈,老人60左右,上有老下有小车贷房贷不能少。
这部分人一般有20万存款,但是都是应急用,老人生病,孩子上学,换房,都是有计划的。拿出20万干别的,很难。这部分人工作跟大环境有关。《统计年鉴》4-2条,中国就业人员7.5亿,第三产业服务业是47.7%,3.6亿人,人员三年流动不畅,极大打击了这部分市场。《统计年鉴》中3-14条,消费对GDP增加值贡献率2019年是58.6%,2020年是-22%,2021和2022年数据也不乐观。因此这部分人的收入这三年岌岌可危,要么工作丢了,要么降薪。也是希望人员流动后消费提振后有稳定收入,毕竟支出是死的。
收入是个正态分布,这部分应该是高峰,人数高于最高那部分人,所以2/3是个合理值,2.8*2/3=1.87亿。但是我们保守点,这部分人数按平均算是2.8/2=1.4亿。
)高收入组上层。这部分最低家庭每月总收入为17530元。这部分人是中产阶级额和富裕阶层,这部分人就不分析了,不高消费不丢工作不破产,拿出20万存款正常。三年疫情也能撑得过。这部分人数,2.8/2=1.4亿。
总结一下,所有中国14亿人,收入从低到高排列的话,最低收入的2.8亿人月平均收入656元,其次中下组的2.8亿月平均收入1370元,然后中等组2.8亿人月平均收入2187元。这三组可能还没到小康吧。接着向上2.8亿人月平均收入3431元,家庭户按2.62人算,家庭月收入8989元,高于全国月消费平均数6950。小康生活,略有结余。高收入组下层1.4亿,人均收入5100-6691,家庭月收入13260-17530元,准中产阶级,消费低迷的三年,工作和收入有风险。高收入组上层,1.4亿人,人均月收入6691,最低为家庭月收入17530元,
因此,所有家庭中,能拿出20万现金的是高收入组上层,大约占10%,5000个家庭可以拿出不费劲。高收入组下层1.4亿人,5000万个家庭,拿出20万元,很费劲。其余80%家庭不可能。2021年,中国存款额度超过50万元的储户,占比只有0.37%。可以佐证我们的计算的正确性。
延伸问题:多少人希望全面放开人员流动起来呢?高收入组下层之下收入的人,占90%,三年人员流动不畅导致工作和生活有很大困难。这些人嘴上说不说现实生活都是要求人员流动的,高收入组上层的10%生活不会收到太大影响,态度不好分析了,太复杂了。因此,全面放开派/反对=9:1。
喜欢文章请点关注
网络图片侵权删除
如何破解银行首贷难?
作者李凤文系中国知名财经评论员
当前,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主要表现是首贷难。破解小微企业首贷难,一直是各级政府、监管部门以及金融机构等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解决小微企业首次获得贷款这一难题是打通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金融监管部门加强引导,采取评估考核、政策激励、尽职免责等多项有力措施,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提高小微企业首贷率,提高普惠金融覆盖面,以缓解贷款难问题。各地也在积极探索,出台举措,推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工作深入开展。尤其是深圳市创新推出的首贷贴息政策力度更大。日前,《深圳市2022年“首贷户”贷款贴息项目实施细则》印发,对2022年6-12月从深圳辖内商业银行首次获得贷款的企业,给予2%的贴息补助,单户企业贴息金额最高20万元。
不难看出,深圳市在推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方面真正亮出了实招、硬招,对首贷户通过“银行减免+政府贴息”方式,进一步发挥财政金融联动作用,让首贷小微企业收到了真金白银,有满满的获得感。此举不仅切实降低了首贷企业实际融资成本,提升首贷户服务效能,也能够有效促进商业银行将敢贷、愿贷机制落到实处。截至2022年10月末,深圳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45万亿元,同比增长24.7%,余额在各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一。如此成绩的取得,与政府各部门的共同协作和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目前,各地都在想方设法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但却仍有地方在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尤其是首贷难问题上,有想法没政策,或者是有政策没落实。在涉及小微企业贷款贴息和建立风险补偿金问题上,有的地方政府不是以财政收入欠佳没有能力筹集资金为由,就是以不好操作为借口予以搁浅。在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上,银行几乎成了孤家寡人,没有形成大兵团作战的合力。事实上,政府在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金上给予大力支持,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如果政府能够及时出台贴息、担保政策,建立风险分担补偿机制,银行的风控压力就会降低,贷款投放积极性就会提升。
虽然各地情况不同,但深圳市的经验确实值得借鉴。破解小微企业首贷难,一方面,地方政府及各部门要真正重视起来,一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可操作性强、能够得以落实的具体措施;二是舍得花钱,拿出真金白银,为首贷企业实施贴息,在降低融资成本上让企业真正有获得感;三是应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充分调动银行贷款投放积极性。
另一方面,对于银行机构来说,要深度应用金融科技手段。各银行机构应针对小微企业存在的风控成本高、服务成本高,缺乏足值抵质押物和政策支持,以及融资“短小频急”等特点,充分发挥金融科技支撑作用,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多方面获取数据和信息,为企业进行精准画像。同时,应创新信用评价方式,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为更多首贷企业提供信用贷款,提高服务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切实增强小微金融服务可得性和商业可持续性,努力破解首贷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