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学生小额借钱平台

本文目录

校园贷评测:正规军决绝撤退 18家平台只有4家还能借款

出品|派财经

文|王得政编|派公子

3月17日,银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未经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一律不得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

虽然《通知》也表示为了满足大学生合理消费信贷需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开发针对性、差异化的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

但在一些消金从业者理解看来,市场空间很窄,撤退是最好的选择。

通知发布后,大学生还可以从互联网消费平台贷到钱吗?

派财经找来4名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志愿者,获得对方同意后,针对现在市场上运作的18款互联网消费贷款产品进行借款测试。

令人意外的是,被测试的几家持牌金融机构,这样的正规军清一色地拒绝了借款申请,18家平台最终能成功借到款者寥寥。

与此相对的是,不少从业者和学界人士认为,大学生消费金融需求是刚需。但是,大学生客群在消金领域没有“刚需”的体面,随着新规出台,愿意满足需求的持牌金融机构又少之又少。

在这样的背景下,存在的隐忧是,如果正规军都决然撤退,地下校园贷会不会卷土重来呢?

01:借款测试

本次测试4名大学生志愿者分别是,来自北京某学校大专二年级的A;东北某大学二年级的B;成都某大学二年级的C以及湖南某大学在读研究生D。

从测试结果来看,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直接拒绝

测试中,今日头条、百度、携程、拉卡拉、分期乐等绝大多数借款产品在授信阶段,就直接拒绝了学生的借款申请。学生A告诉派财经,大多数借款平台拒绝理由是“借款人不符合申请资质”。其中,度小满金融的“有钱花”理由最为明确,其拒绝贷款的界面显示,“受国家监管要求,度小满不向学生提供借款服务”。

第二类:中途阻断

学生在这些借款产品上,已经拿到了授信额度,进一步操作时却突然中断,无法进行下去。譬如,小米金融旗下的小米随星借。

在经历实名认证、填写银行卡号等操作后,大二的志愿者A获得8500元的借款额度。可是,当他进一步借款时,却卡在“人脸识别”环节。尽管,他反复三次从头开始尝试该项操作,但界面皆显示其“身份识别失败”。另一位测试的同学也在小米贷款遭遇同样情况。

第三类:放款成功

在测试的18款消费金融产品中,4名学生之前大都开通了蚂蚁花呗、京东白条,可以用之前的额度进行消费。另外,360借条、美团生活费、美图借钱都成功借到现金,其中,360借条4次借款,只有一次因为技术问题中止,其他三次都成功,美团生活费、美图借钱各有一次成功。

据放款界面信息显示,360借条的出资方为金城银行、百信银行等,属于持牌正规军。美团生活费的资金方来自于五矿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美图借钱资金方来自于武汉众邦银行。

从操作与提示角度,360借条和美团生活费都为学生设置了关卡。

从利率上来就看,以500元借12期为例,360借条到期需要偿还602.6元,年化利率为20.52%;美团生活费到期需569.2元,年化利率为13.84%。

从本次测试结果来看,平台对大学生借款审批趋严,持牌正规军甚至达到“一刀切”的地步。

02:烫手山芋

“过去,全国大学生贷款存量,一般都集中在几个头部的互联网小贷”,广东省小额贷款公司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徐北透露。

这次文件对一些地区大型互联网小贷公司的影响,还是比较大,徐北表示,“尤其是大学生贷款占其业务比例超过六成的平台,它们近期将其面临整改转型等问题”。

“这些平台最直接改变就是——压存量,停增量,转型业务方向”,徐北告诉派财经。

需要注意的是,派财经梳理测试结果发现,对学生群体的“封杀”,持牌金融机构比小贷公司做得更彻底、更决绝。

在测试的18款借款产品中,有招联消金、微众银行等5家持牌金融机构。这些产品的测试结果一致,它们对测试学生借款申请拒绝的“迅速且温柔”。

北银消费金融在拒绝B(化名)申请的短信中写道,“经综合评分,我公司暂不能接受您的申请,期望以后能为您提供服务”。

多位持牌消费金融从业者明确告诉派财经,他们根本不做学生群体。甚至,有一位持牌消金内部人士透露,“只要有途径识别出该用户为大学生,正常来说都会拒绝。”

这其中,最主要压力来自于社会舆论。

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大智直言,对学生信贷的审慎,主要源于校园贷的社会负面效应太大了。

一位持牌消金机构的内部员工也承认,他们不做学生客群的考量中,舆论风险占很大的比重。

黄大智表示,“如果真的出事了,舆论风险和监管风险公司都无法控制,影响太大了。因此,很多金融机构宁可不做,风控卡在23岁,屏蔽大多数学生用户。”

其实,“卡年龄”是屏蔽学生客群的常见方式。

“卡年龄是可以,但这也意味着,平台要放弃很多客户”,消金领域从业者周至(化名)表示,比如,一些场景分期的用户就年轻化,其中25岁以下的用户占比,接近客群的一半。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般会多条件组合,周至表示,比如,地址在大学附近加学生年龄,就会被平台拒绝;填写单位是学校加学生年龄也会被平台拒绝等。

可是,仅通过年龄、定位这些维度,还是不能准确判断借款人的学生身份。比如,一些在校研究生、博士生,甚至年龄大的学生都不会被筛选出来。

因此,“查学信网”是判断用户学生身份最实用的方式。

“之前,有些小贷机构是用爬虫扒学信网的数据”,周至透露,“现在正规机构,都需要用户授权学信网数据,这很麻烦,一般借款平台不会去查用户学信网,如果这个用户不是学生,他觉得这家借款平台有毛病。”

周至表示,他们也很无奈,“我们其实也很难做,给大学生群体放贷,监管风险、舆论风险大;不给他们放贷,又很难筛选出学生,直接卡年龄又意味着要放弃一部分用户。”

显然,大学生群体已成为一些金融机构眼中“烫手山竽”。

一家之前涉足大学生群体较深的机构说,他们通过风控手段,已经做到98%的成功率阻断在校生借款,目前还在努力。

03:暗藏隐忧

曾几何时,大学生群体还是金融机构眼中“初生太阳”,优质的信贷客群。

黄大智表示,大部分大学生都过了18岁,已经成年。而在大学这个亚社会里,他们有各种日常开销,这也促使他们产生一些合理的消费需求。

“我们大学生得罪谁了吗?花呗借呗给我们限制额度就行了呗,比如500,一千……”

在这次校园贷新规出来后,微博上这个热帖也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心声。

但当舆论集中在大学生过度借贷、裸条这些更能吸引眼球、带来流量的恶性事件时,这样的声音就有些微弱了,但它又是真实存在,不可忽视的。

志愿者B对派财经说:“我们处于一个对于世界很好奇什么新鲜事都想尝试的阶段,花费肯定要比以前多一些,有超前消费是可以理解的。”

徐北直言:“在同龄人中,大学生群体不但人数最多,消费能力最强、违约成本最高、还款能力最好,特别是女大学生”。

多位从业者认为,大学生群体的信贷是刚需,应该被满足。而且,大学生信贷行为很常见。派财经调查发现中,“花呗”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最受欢迎的产品。很多精明的学生把花呗当作类似于信用卡的省钱工具,按时还钱就没有利息,还能提高资金流动性。

“我们寝室有4个人,有2个人在使用花呗”,志愿者A透露,而且学校里很多人都在用它。

监管也意识到大学生合理的消费金融需求应当得到满足。在这次新规中,监管明确要“开正门”:为满足大学生合理消费信贷需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开发针对性、差异化的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遵循小额、短期、风险可控的原则。

但是,为什么原先的优质群体,现在开着“正门”也不香了?

除了前述的舆情压力、风控难点外,严控风险下的成本高也是重要原因。比如,新规中提到“严格落实大学生第二还款来源,通过电话等合理方式确认第二还款来源身份的真实性,获取具备还款能力的第二还款来源(父母、监护人或其他管理人等)表示同意其贷款行为并愿意代为还款的书面担保材料,严格把控大学生信贷资质。”

“大学生一般都是小额借款,这一套流程走下来,费时又费力,还不讨好。”一位从业者说。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建议对《通知》对第二还款来源的落实流程应适当简化。他表示规范和健全校园金融市场,需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以合适的方式满足大学生金融服务需求。金融管理部门一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整治力度,坚决遏制违规借贷行为无序蔓延,将“偏门”堵严、堵实;另一方面要采取合理有效措施,推动金融机构为大学生提供服务,将“正门”开大、开好。

如果“正门”走不通,大学生合理的刚需无处安放,就会给捞“偏门”者可乘之机。

前车之鉴。

2017年6月,银监会等三部门曾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暂停网络借贷平台开展校园信贷业务,短时间看,“校园贷”乱象得到有效整治,总体规模有所下降。

但到了2019年,央视315爆出“714高炮”,期限只有7天或14天,年化利率达到百分之几百,甚至超过1000%,许多在校大学生也是深受其害,这些转入地下高利贷平反而更加肆无忌惮了。

派财经这次调查中也发现了苗头——不正规的校园贷,仍在地下悄悄生长着。

“我在厕所、洗衣房都看见过放贷小广告”,一位大一学生表示,“学校也在班级群提示我们了。”志愿者D告诉派财经,她最近在学校的一些角落发现了派克笔写的借贷小广告。

派财经在微博搜索界面输入“学生贷”,仍可以找到几十个带有“学生借条”、“学生贷”的用户。

显然,满足大学生群体需求的金融,需要具备社会责任感,黄大智认为,大学生群体有一定的脆弱性,向他们提供信贷的产品要有普惠性。

但是,当有资格碰这个“烫手山竽”的正规军都在打退堂鼓,那么,大学生群体的合理信贷需求谁来满足?(完)

南京一机构诱导大学生申请网贷买网课,学生接连遭遇电话催收

澎湃新闻记者李思文

卓尔龙腾机构以每月兼职收入不低于1500来诱导购课。本文图片受访者提供

高额兼职单变成廉价劳动,无息“教育分期”实际上是会影响征信的网贷……近日,上百名大学生向澎湃新闻(www.h.)投诉称,南京卓尔龙腾教育培训机构(现更名为南京尚学龙腾教育培训机构)通过高额兼职来诱导在校大学生报网课、申请网络贷款,想要退学退费时,却联系不上老师和机构,导致学生无力承担高额贷款和罚息。

“其实并不是我们好骗,而是他们实在是有一套缜密的话术,基本上每一个他们能联系上的人,到最后都会报名。”被骗学生莫丽告诉澎湃新闻,目前维权群里已经有168名学生,被骗金额从2600元至8600元不等。“当初他们骗我们是教育分期,随时可以退学退费,现在才发现是第三方借贷平台。”还有学生因逾期被借贷平台的电话催收。

4月7日,卓尔龙腾教育机构注册地所属的南京市栖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目前已经接到了多名学生的来电投诉,正在调查处理中。同日,澎湃新闻记者多次致电该教育机构的负责人和负责退费的老师,均未接通电话。

机构老师将第三方平台网贷称为无利息的“教育分期”。

大学生为求兼职赚钱,背上高额教育贷

3月18日,在学生们自发建立的南京卓尔龙腾维权群里,大家正在讨论如何追回学费时,一个学生险些轻生,经学生们多方联系,才联系上该学生的父母,及时进行了救治。

“我们都是学生,背着贷款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大学生莫丽也是被骗学生之一,她告诉澎湃新闻,自己家中贫穷,贷款的8600元学费相当于自己整个学期的生活费,在维权的近1个多月里,也曾多次有过轻生念头。

谈起被骗经历,莫丽说,大多数学生开始被骗,都是源于社交平台上免费分享的学习资料,“网上经常会有人分享英语四六级、PS等学习资料,想要的话就加微信,我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添加了那个机构的老师。”去年12月,莫丽添加了一个自称南京卓尔龙腾教育培训机构的老师,在发送完资料后,该老师向她推荐了机构课程,称有多个专门针对大学生的网页设计、视频剪辑等网课。

让莫丽动心的是,对方表示,报班后就可以加入机构的“兼职班”,将免费提供各种兼职机会,并发来了多个“兼职班”群聊、学员佣金的截图,如设计、详情页设计、视频剪辑等,每单兼职佣金从上百元至上千元不等。“她说学习二十来天就可以接单,最简单的海报设计一单也有两三百,兼职每个月保底就能赚1500元。”

莫丽说,由于疫情不能离校,自己家庭条件又不好,就希望通过一些网络兼职来赚生活费。在维权群,大多数学生都抱着和她一样的想法。

“他们介绍的课程都是好几千块,而且只有报套餐(课程合报)才可以进兼职班。”在莫丽表示自己没有资金支付学费后,对方立刻提出了可以办理免利息的“教育分期”,首付仅需100元,剩余分12个月偿还。莫丽提供的聊天记录显示,对方称报名后就可以接兼职,每个月兼职佣金不仅能交学费,还能剩下不少生活费。

莫丽曾询问该教育分期是不是贷款,对方称绝对不是贷款,并强调“是和国家支持的教育分期平台合作,如果不想学随时取消,贷款会有很多利息,这个没有利息。”

在对方描绘的“蓝图”下,莫丽报名了8600元的“设计全能全栈班”。后在对方的电话指导下,先后通过花呗、先享学等第三方借贷平台借贷,最终在先享学平台完成了7700元的借贷。

为了让莫丽能顺利通过借贷平台的审核,该老师以“商家兼职不能找在校大学生兼职为由”,让莫丽提供学信网截图,并将她的学历改成高中毕业。同时,向莫丽提供了一套应对借贷平台电话回访的“话术”,骗称“打电话给你的是我们机构老师,只是核实一下,你一定要说高中毕业已经工作了,如果说是大学生,我们不能给你发兼职。”

在维权群里,168名维权学生均是通过第三方借贷平台完成贷款,涉及京东白条、先享学、买呀、诚学信付、海尔消费金融等多个借贷平台,贷款金额从2600元至8600元不等。

多位学生表示,在办理时该机构老师一直声称是“教育分期”,可随时退学,还有学生被告知“绝对不是贷款,这个教育分期只要7天不还,就会自动取消。”然而在逾期后,学生才被告知学费已经全额打入对方账户,不按时还款不仅有逾期费用,还会影响征信。

承诺随时退,退学时老师声称已离职

在上了半个月的课程后,莫丽开始感觉不对劲,“教的内容很基础,根本学不到什么,我想进兼职群,他们就一直骗我,说我目前学的还不能接单,让我继续学,如果第一个月还不起学费可以支援我。”然而到了支付首月学费时,对方并没有回复莫丽的求助,“我也不敢告诉爸妈,拿生活费交的,之后一个月都吃不起饭了,那段时间营养不良脱发都很厉害。”

莫丽说,第二月她多次要求进兼职群,在交完第二个月学费后,她才被拉进了一个兼职群。本以为多接单能解决学费问题,但进群后莫丽才发现,群里每三四天才发布一次兼职,每个兼职佣金仅20元,并且还有四百多人一起抢。

实际兼职群里的兼职均为20元一单。

“我还款压力太大了,想着能赚20块也可以,但不知道是能力问题还是客户太刁钻,20块钱的设计要求可以媲美资深设计师了,怎么设计客户都不满意,一直都没拿到佣金。”莫丽说。

和莫丽同期报名的另一个大学生吴茜则是始终抢不到兼职单,她告诉澎湃新闻,她所在的兼职群也都是20元的、网页设计单。因群里禁言,抢单需私信兼职老师,但即使在对方刚发布她就私信抢单,仍然被告知已经有人接了,“我怀疑这些单子根本就不存在。”

在多次接单赚不到钱后,莫丽申请退学退款,但对方又以她目前是基础班学员,接单能力有限为由,鼓励她继续学习,并发来截图,称“C4D的单子要一分钟7500(元)”,学完就可以进高端接单群。

“我又坚持学了一个月,实在是没有钱还学费了,这时她才和我说如果不是课程原因,一般不会办理退学退费。”对方称,如果莫丽执意退学,要先每月正常还款,等全部还完后,再计算课程退回剩余学费。

而在莫丽签署的《南京卓尔龙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课程学员服务协议》中曾有明确约定,任何学员对课程质量不满意,或者是对兼职的单不满意,支持随时退学,后续的学费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如果出现没有教学质量,没有兼职保障,没有接单服务,没有一对一指导兼职,以及引荐线上设计师等等,全额返还学费。

在申请退费时,对方才告知莫丽她当初借的是网贷,如果不偿将影响征信。然而莫丽已经无力偿还,而且由于她绑定的银行卡是学校统一办理的,在多次出现存款后随即被划走的情况后,被判定被遭遇诈骗,银行卡也被冻结了。

3月10日,莫丽发现该老师已经将她拉黑,负责课程的学管老师则告诉她公司已经申请企业重组,除下单后72小时内可以无理由退款外,其余课程学员均不再办理退费。如有坚持退费的同学,建议通过司法途径维权。

在维权群里,近半学生表示在申请退费后,自己当初报名的老师以“已离职”为由删除好友或不回信息,有的学生直接被拉黑,“她说让我不要骚扰她,有什么事联系机构,但机构电话根本打不通。”

有同学告知澎湃新闻,早在3月8日,学管老师就告诉她公司因股东卷款跑路经营困难,已经在申请破产。然而在3月9日,还有学生在咨询后交了定金。

此外,4月6日,多名学生向澎湃新闻发来截图,显示目前兼职群和班级群里仍不停有新人进入,兼职群里也在每天发放兼职,“群里一直禁言,而且限制通过群聊加好友,要不然我特别想告诉他们被骗了。”

还有学生发现自称已经离职的老师仍在发课程宣传的朋友圈,在学生质问后,对方表示此前负责她的老师确实已经离职,该微信号是公司账号,由新的老师继续使用,对于此前老师承诺的退费退款情况,自己并不了解。

“当初加的时候说一对一指导,一切承诺也都是这个指导老师说的,现在出了问题就都说离职,感觉就是套路。”吴茜说,机构电话打不通、指导老师离职,大多数学生都面临退款无门的情况。

有学生逾期一个月,罚息超过本金一半。

涉事机构“失联”,市场监管局介入处理

根据工商信息,南京卓尔龙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4月8日,在今年1月份,更名为南京尚学龙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今年3月9日至4月2日期间,该公司3次因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被南京市栖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江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该公司的芜湖分公司也在3月30日被芜湖市镜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

4月7日,澎湃新闻记者就此事致电南京市栖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该局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此前已经接到了多名学生的来电投诉,目前由龙潭分局正在进行调查处理,“我们收到情况后就立刻派人上门取证了,发现这家公司是空挂在注册地址上,没有实际经营,所以列入了企业经营异常名录。”

该工作人员说,经过市场监督管理的联系,该公司法人代表已经派委托人进行处理,“他们现在在办理变更注册地址的手续,在办理的同时,我们也在督促他们尽快进行处理这些投诉。”该工作人员称,栖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会继续跟进此事,直至问题解决。

同日,澎湃新闻记者多次致电南京卓尔龙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夏明红,及该机构负责退费的老师,但均未接通电话。

另一名销售老师在接通电话后表示自己已经离职,退费的事情需联系机构处理。对于此前是否承诺过学生随时退学退费、以及是否存在诱导贷款的情况,该老师称:“机构让我怎么说我就怎么说,其他我也不知道,现在我已经不做了,有问题去找他们吧。”

而另一边,部分网贷逾期的学生正在遭遇电话催收,“一天十多个电话打过来,说如果逾期就会成为老赖,坐不了高铁火车,让我赶紧想办法还,如果再不还就上门要债。”一名通过蜘蛛数字科技贷款3000元的学生告诉澎湃新闻,自从逾期后,自己每天都会接到近10个催收电话,目前第二期学费250元逾期30天,罚息已经有126.5元,“罚息太高了,我更加还不起了。”

莫丽每天也会接到先享学至少两个催收电话,每次电话号码都不同,即使拉黑也没用,“我的银行卡被冻结了,现在想还也还不了,因为疫情又不能出学校。”

针对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其实早在2021年4月,银保监会、中央网信办等五部门就曾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未经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

根据上述情况,澎湃新闻记者曾致电蜘蛛数字科技,该平台工作人员表示,在学校签署贷款协议后,款项就已经打到了教育机构的账户中,无论机构是否存在诈骗行为,都和平台无关。对于是否知道借贷人是学生一事,该工作人员表示在催收时才知道是学生,但已经发放了贷款,即使是学生也要偿还,“我理解学生没有偿还能力,所以我们建议他们告诉父母来还。”

澎湃新闻记者还致电了先享学、京东白条、海尔消费金融、诚信学付等多个平台,部分平台表示在放贷前会进行电话核实,但如果借贷人有意隐瞒学生身份,平台也较难核实,针对学生贷款的情况,将会进一步了解。其中京东白条表示已经处理了部分学生的申诉,进行了停贷退费,但其他情况还在继续核实处理,如果遭遇诈骗,建议学生报警处理。

责任编辑:崔烜图片编辑:张同泽

校对:刘威

“花呗”“借呗”不得借钱!校园贷再被整顿,年轻人有救了

以前我们经常跟大家聊,在今天的中国没有什么事,比借钱更容易的了,随时随地如果你有资金上的需求,那么只要你拿出身份证,拿出手机号,在各种各样的网贷平台上,你总是能借到很大一笔钱的,甚至就是因为借钱这么容易。

有很多人早就改变了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储蓄的传统,好吧,对于那些毕了业,有工资收入的年轻人而言,大家都追求一个幸福的生活,那么寅吃卯粮也好,超前消费也好,只要你未来还的起钱,我们倒也没有什么可质疑的,可问题是一个又一个网贷平台,它不一定都是馅饼,很多都是陷阱,尤其是对那些,根本就没有收入的人而言,所以最近几年在整个借贷市场上,政策也是越来越收紧的,未来很有可能借钱,将变得不那么容易。

就在3月17号银保监会等五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非持牌机构不得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是的,你现在想把钱借出去,也不那么容易了,为什么相关部门,要在这个时候出重手,阻止各路资金涌向大学生,因为原因很简单,在校大学生从来就是各种各样贷款机构、网贷平台的唐僧肉,这绝对是一块肥肉。

一方面广大的在校大学生数量众多,到目前为止,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加起来有五六千万人之巨,而正在求学中的他们,显然是没有任何经济收入的,即便有也就是非常非常少的。

而另一方面众多在校的大学生,实际上是有着非常强烈的,消费冲动和意愿的,我们以往就跟大家聊,对于大部分刚刚进入,大学生活的大学生来讲,他们简直像打开了一个新天地一样,过往18年自己的学习、生活,甚至消费都是被家长严格控制的,说实话对于初中生高中生来讲,消费是有的,但是没有那么多时间,而进入到大学之后,父母也管不着了,自己独立生活了,身边接触到的都是跟自己的同龄人,而网络上随时随地,存在着大量的诱惑,所以怎么能让大学生们不动心,家里有钱的可以拿父母的钱消费,家里没有钱的,适时的各种网贷平台,披着善良的外衣把钱送给你用。以至于经过相关部门调查,有的小贷公司60%以上的业务,来自于在校大学生。

说实话各类金融机构,不知道在校大学生是肥肉吗,当然知道了,一方面年轻人消费能力很强的,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也好,各种各样的培训课也好,年轻人都想去尝试一下,另一方面广大大学生相对而言,都会有一个光明的前途,不会说为了欠你几千块钱,几万块钱就跑路了,人家未来一定会打工还你的钱的,顶不济了家长也会掏钱,面对这样一个特别想借贷,而且坏账率相对低的群体,哪个金融机构不动心。

然而国家相关层面,早就认识到这个问题了,所以2009年开始,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允许进入到大学,2014年开始各种什么网贷分期,不允许借给大学生,2017年教育部更是出台了相关文件,要求各种校园贷撤出校园,为什么?

监管机构早就发现了,这些金融机构简直是在喝大学生的血,然而随着正规的金融机构,逐步撤出校园,可是过去10年很多学生,养成的借贷的习惯他没有停止,因此各种各样借贷机构,披着合法的或者非法的外衣,还在借钱给大学生,甚至也有人统计过去10年,虽然很多金融机构离开了大学生,但是大学生中,借网贷的比例不单没有下降,反而提升了,有的班级90%的人借过钱,即便你没有从各种金融机构中直接拿到钱,但是买个手机,买个电脑,随时随地进行一些分期,这几乎是每个人都会的。

有人可能觉得,这个分期付款和借钱不一样,你想分期付款,我好歹是买了个东西,考虑到大学生手里没有那么多钱,所以网贷平台非常贴心的,送上分期服务,这个电脑1万块钱,你现在肯定买不起,没关系,你可以分36期,每个月还个几百块钱,你这个压力不是一下就下来了吗,而且由于没有直接从平台拿到钱,所以很多大学生的负罪感还被降低了,可实际上分期和直接从网贷借款,有什么区别吗?你要是仔细算算,它那个利息还真是不低。

更关键的是由于分期付款的存在,让很多人养成了超前消费的习惯,你想想本来大学生,就是没有任何经济收入的,主要靠家里供养,一个学生你说你买个一两千的手机,够通信,够平时使用就可以了,可是架不住身边的人都用高档手机,架不住随随便便,打开个小视频平台人均百万,所以大家的胃口早就被调高了,别人用得了为什么我用不得,我买不起上万元的手机,可是分期付款能让我买得起,我来不起说走就走的旅游,可是分期付款可以让我游得起。

尤其是对于广大大学生而言,大部分人实际上,是没有受过财商教育,没有很好的理财观念的,18岁之前所有的吃穿用度,都是家里给的,他也并不清楚家里到底有多少钱,什么样的生活,是我可以负担的了的,对于大多数高中生而言,是没有理财观念的,而这些人一旦进入到校园之后,各种各样的网贷平台分期平台,给他提供了非常便捷的借款通道,于是很多人都觉得,似乎现代化的生活,那就是借钱借出来的,根本就没有考虑到,借来的钱迟早是要还的。

更有甚者有的大学生就说,我是从分期付款,买根几百块钱的口红开始,然后我的各种各样的消费都分期了,还不上钱,我就再到网贷平台借款,然后拆东墙补西墙,4年大学读下来突然发现,自己已经负债十几万了,再这么下去以后每个月的工资,还利息都未必够了。

是的,一方面广大大学生,没有理财的观念,没有经济收入,不知道如何平衡储蓄和消费,另一方面各种各样的网贷平台,分期平台像裹了蜜糖的毒药一样,精准的投放给每一个大学生,甚至在很多大学校园中,还有各种各样的大学生,充当他们的钱客,几乎每个大学生身边都有同学,做过各种各样网贷平台的推广,人家还现身说法说你看,我从这个平台借着钱了,我再也不用跟父母要钱了,所以如果你也想过得,像我一样光鲜亮丽,赶快经由我介绍到这个平台借款吧,孩子们是最容易相信,同龄人的话的,孩子们也是最容易模仿,同龄人的生活的,所以我们怪不得广大大学生,无法抵御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

说实话我们成年人,又有多少人抵御的了呢?所以现在是时候,斩断校园贷的魔爪了,大家知道吗,这些年来由于借贷的问题,已经导致了多少社会问题,到今天全国各级法院,公布的老赖名单超过了1400万,我们总人口的1%,这些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借了钱还不上,对不起,法院只能把你列到老赖名单之中,你未来钱还不上,你就只能终生成为老赖,什么各种各样飞机,五星级酒店,这种高消费的享受,你是不可以消费了,更有甚者在这个信用社会中,你基本就被判死刑了,银行不会再借钱给你买车买房了,甚至你就业,做生意,都会受到影响的。

如果一个老赖五六十岁了,好吧,人生也就这样了,他能承受得了,可是如果一个刚刚毕业,刚刚步入到社会的青年,由于借着大把的网贷自己还不上,家庭不帮着还,他也成为老赖怎么办,难道未来他几十年的生活,永远不会再出头吗,甚至有人大代表都提出,有没有可能我们在送人上,老赖名单的时候考虑一下,对于那些35岁以下,借贷金额不是特别多的年轻人,要网开一面,要留给他们一个活路,说实话这只是一个不得已的,补救措施而已,我们现在要做的更多是,从最开始就把这个恶的链条斩断。

五部门联合发文,要求网贷平台不得借款给大学生,其实这也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因为作为借贷机构,你们要明白的一点就是,你把钱借给别人你是希望他还的,你应当经过审查了解到,他是一个有经济来源有收入的人,他能合理的分配自己的资金,他可能临时遇到了困难,向你借钱周转,未来他是有十足十的还款能力的。

这对于各网贷平台来讲,也是一个安全,可是很多网贷平台在此前,为了迅速扩张自己的生意,大量的把钱借给大学生们,大学生们没有任何经济来源,他没有钱,你还要把钱借给他,你这不是害他是在干什么,实际上推而广之,我们这个社会中并不都是大学生,到今天为止每年我们快有,1000万本科毕业生了,可是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也刚刚破50%而已,也就是说大学4年加上研究生阶段,如果有5000万在校生的话,至少他们的同龄人,还有5000万没有读大学,这些人有可能读一些职高、技校、大专、专升本,也可能很早的就进入到社会工作了,有一定的收入来源,但是我们也真是想提醒监管部门,对于这些人而言,是不是网贷机构就可以随随便便,把钱借给他们了,要知道大学生好歹还在象牙塔里待着,而这些人早就步入到社会中去了。

这些年来网贷出问题的很多年轻人,也都是没读大学的,所以既然要严格网贷机构,不允许给大学生发放贷款,是不是我们应该有更严格的法律,所有网贷机构,都不能向那些没有收入,或者收入很微薄的人放款,要知道在我国,男子22岁才可以结婚,可是十几岁,你就可以向各大网贷平台,借一笔又一笔的钱了,这难道合理吗?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