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家长,认清这两个“学习”APP,小心被套路贷
你是否感觉到
现在的小微贷广告
铺天盖地?
你以为只要不点击
就不会被套路吗?
还真不一定
家有孩子想要上网课的朋友
注意了!!!
↓
APP上买网课家长遭遇骗局被贷款
去年十一月,杨女士接到一个促销电话,对方称可以在一个名为“学霸君”的APP上购买网课,于是她就给自己上初一的儿子购买了英语和数学,总计120个课时的网课。
可没想到,网课才上了几节,这个APP就再也打不开了,杨女士的个人资料还被用来贷了款。
杨女士:“报了网课就联系不上他们了,平台也登不上去。他们还给我整了那个分期付款,当时我说付不了那么多,他们说你上一期就给一期,不上就不用给,我也认不得这个是贷款。等到平台联系不上,其他的老师联系不上了,有人出来维权,他们才说这个就是贷款。”
购买学霸君平台的在线课时,杨女士花了3345元。
之后,她发现平台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利用自己提交的身份信息贷款1912元。
此外平台客服还引导杨女士下载了一个名为“小恒钱包”的小额贷款APP,通过这个平台办理了按揭。
等贷款的钱到手后,平台就彻底“消失”了。事后杨女士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是被骗了。
杨女士:“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就把我身份证信息拿去办理了贷款,现在他们人是跑路了,找不到了,但是他们拿着钱去逍遥法外,款还要每个月我自己来还。所以身份证信息不要外露,或者人家打电话来诈骗,千万不要给人家,以免自己上当受骗。”
课没上完玩“失联”受骗家长遍布全国
杨女士说,发现自己被骗后,她通过微信群得知和自己有着同样经历的家长还有许多,遍布全国各地。
杨女士:“有些人说是垮台了,有些人说是跑路了,还些人说是趁双十一、双十二搞活动来诈骗,全国各地都有,单是云南都怕有几百家被骗,全国有五万多家吧,那天他们统计了下,全国有五万多家被骗,应该还不止这么多人。”
目前杨女士和其他受骗者已经向各自所在地的辖区派出所报了案。
新闻多一点
通过在网络搜索,记者发现,学霸君APP有两个微博账号,一个为“学霸君1对1”,一个为“学霸君”。
查看两个账号最后一条微博,几乎都是2020年10月停止更新,评论里,有讨薪的老师,也有网课没上完无法退课的家长。
有媒体称,学霸君已经倒闭,中高层管理人员失联,老师和家长都被拖欠各种款项。
在此我们也提醒各位家长
不要泄露个人身份信息
孩子如需上网课
尽量选择口碑好、资质健全的教育品牌
8099999整理报道
编辑:苗苗
各种App都在放贷:你没钱?跟我借
点外卖时,想领一张外卖券,发现完成借款才可领取;打车时,想领张优惠券,结果需要授信贷款;想在文档里码点字,不小心点进了借钱页面……
现在几乎打开手机上任意一个A,基本都能看到借款入口,当APP都想借钱给你,“原来宇宙的尽头是铁岭,互联网的尽头是借贷。”
截图自饿了么页面。
“手机里的A,99%都可以借钱”
当这句话从越来越多的网友口中说出时,我们会发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使用手机时总是被金融产品充斥了屏幕。
“将来,所有的商业巨头都是互联网公司,也都是金融公司。”雷军在2017小米年会曾如此预言。现在看,一语成谶。中新网记者体验众多A发现,绝大部分A如今都提供了借款入口。
除了支付宝“借呗”、微信“微粒贷”、京东“京东白条”、度小满“有钱花”等较为熟悉的借贷产品,电商A中,苏宁有“任性贷”,国美有“国美易卡”,唯品会有“唯品花”。
生活类A中,美团有“美团借钱”;饿了么有“饿用金”;出行类A中,滴滴上线了金融服务,携程、去哪儿有“借去花”、“拿去花”,驴妈妈有“小驴白条”;内容类A中,今日头条有“放心借”,腾讯视频有“小鹅花钱”,芒果TV有“芒哩·好贷”。
就连八竿子打不着的工具类A也来凑热闹。如,美图秀秀出现“借钱”按钮,贝壳找房上线金融服务,WPS有“金山金融”,百度地图、百度网盘是“有钱花”。
截图自美图秀秀页面。
最秀的是各家手机厂商。在手机出厂的时候,就装上了自家的钱包A,小米有随星借产品,OPPO是分子贷,华为钱包和度小满“有钱花”、苏宁“任性贷”以及南京银行、平安银行等合作提供借贷服务。
“排名前100的流量巨头,70%都开始了金融变现。”某咨询机构的金融板块负责人去年的统计结果显示。
不过在变现方式上,不是所有A都能推出自营借贷产品。没有金融牌照或不想组建金融团队的,会选择与持牌机构合作,或者在结算页面等为其他借贷产品导流。
如,众邦银行去年曾表示,3年间,连接了京东、携程、滴滴、58同城等近100家互联网头部平台,与超过1000家金融机构开展了资金合作。
各种A为何热衷放贷?
金融变现热潮下,甭管你是哪个领域的平台,只有拥有一定量级的用户,都誓要在这个领域分一杯羹,拼命向用户呼喊:你没钱,你得借钱,跟我借!
甚至有的企业为了抢滩金融业务,摆出了“你可以不借,但我不能没有”的架势。
架不住潮流的裹挟。周鸿祎曾信誓旦旦:“踏踏实实做好安全领域的产品,不打算涉足互联网金融”,但他后来也推出了360金融。
但A热衷放贷,对于消费者来说,或许是一份超额的体验负担。“什么A最后都要变成借贷软件吗?我就想简简单单的叫个外卖、打个车,别逼我办信用卡,引诱我借钱。”
“当前我国消费结构正从生存型消费向教育、旅游等发展型和品质型消费过渡,消费金融市场巨大。因此,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各类互联网公司高度重视消费金融,并加大投入发展。”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向中新网记者解释各类A沉迷消费信贷业务的原因。
奥纬咨询数据显示,中国消费信贷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19年的13万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24万亿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4%。聚焦到在线消费信贷市场规模上,2019年达到6万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大幅增长至19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0.4%。
而随着移动互联网创业浪潮接近尾声,头部A基本完成用户积累,到了流量变现的阶段。
“P2P网贷机构全部停业退出,也让互联网企业看到了前者留下的市场空间。”有互联网从业人士表示,手握庞大流量而不做互联网金融,就如捧着“聚宝盆要饭”。毕竟互联网企业前期市场推广和用户增量阶段需要大量投入,甚至是赔本赚吆喝。
大众熟知的互联网头部企业都曾经历过亏损。淘宝花了6年才迎来盈利,美团花了9年,京东则花了12年。滴滴创始人及董事长程维2018年还表示,“2012年成立以来从未盈利,6年累计亏损390亿元。”
APP抢着放贷,警惕居民杠杆率上升风险
据董希淼介绍,部分大型互联网平台,借助支付渠道优势,基于小贷公司开展消费信贷业务,一方面以联合贷款模式获得客户和资产,一方面以资产证券化(ABS)形式拆入外部资金,“小马拉大车”,杠杆倍数急剧放大,业务合规性存疑,系统性风险集聚。
“要高度警惕居民杠杆率过快上升的透支效应和潜在风险。”央行发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2011年以来,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持续走高,2011年末至2020年上半年的上升幅度超过31个百分点,居民债务继续扩张的空间已非常有限。
央行报告还指出,在我国消费贷款快速扩张过程中,部分金融机构忽视了消费金融背后所蕴含的风险,客户资质下沉明显,多头共债和过度授信问题突出。2020年以来,部分银行信用卡、消费贷不良率已显现上升苗头。
“一些机构发放无指定用途的个人消费贷款,部分信贷资金未按指定用途使用,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以及股市、债市、金市等金融市场,对贷款用途和流向的监控也成为‘老大难’问题。”董希淼说。
不过,网络借贷的“紧箍咒”不断收紧。2020年7月以来,数个互联网贷款管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相关法规或出台,或已公开征求意见。行业也出现一些变化。如,“花呗”调整了年轻用户额度,微粒贷也下调了消费信贷授信额度。
在董希淼看来,针对消费金融,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行为监管,规范经营秩序,有助于防控各类金融风险,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亦有助于更好地推动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新闻网)
那些有可能让你万劫不复的小额贷款app,还是远离吧。尽快卸载
正在看此文章的你有负债吗?
如果有,还完本月账单,这个月的工资还有剩余吗?或者说不用信贷资金你的钱够花吗?
最近两年因为疫情,很多城市封城不能从事生产,导致了一大批的外出务工人员停业在家.没了经济来源.但是房贷车贷还是要还的,饭也是要吃的,生病还是要去医院的,所以现在信贷火了,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百分之七十的人都通过信贷有借款,其中有百分之五十不能当月还清,甚至还有接近百分之十左右的人多次逾期,
因为本人亲身经历所以,今天来唠唠信贷产品的超级大坑,
所有的信贷产品你借第一笔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免息期。只要你在最后还款日之前,还清了所贷款项是没有利息的。可是很多人第二个月的工资不够还完这笔贷款,不能一次还完怎么办?岂不是要逾期,在这里千万别抱侥幸心理。我很肯定的告诉你,绝对上征信,征信出现不良信息,对你以后的买房买车贷款是会有很大的问题的,甚至影响出行和子女的前途问题。不够还贷款怎么办呢?别急,咱可以分期慢慢还啊。注意这可不是信贷公司的人性化,而是让你一步步走进深坑的套路。简单来说,选择分期就是掉进深坑的第一步。
举个简单的例子,某宝都有在用吧,买东西付款的时候,首先出来的不是余额,也不是你绑定的银行卡,而是他旗下的某呗,某呗付款的占了所有消费付款占比的78%。不多还好,一次就还完了。可是一旦多了,压力就来了。他有个看似很人性化的功能-分期还款。千万别觉得分期利率好像不高,分三期的手续费是2.5%。根据收益率计算,月利率仅有1.32%,可是换算到年化率就能达到15.86%。
为什么这么高?
这就涉及到信用卡和很多信贷都在用的计息方式。如果你贷款1万元,分十二期每月都固定还款本金加利息。随着还款次数的增加,欠的钱越来越少,按理来说利息也应该越来越少。可是银行和信贷的计算逻辑可不是这样的,就算你还到第十期,本金只欠八百多了,可是利息的计算还是按照1万来计算的。你哪怕提前两月还款后,两月的利息也都算计在里面了。这也是很多信贷产品鼓励大家不断分析的根本原因。
选择分期还款之后,看似压力没有了,每月工资也能还上了。有余款了,可是你并没有完全不消费啊。现在网购的所有基本都支持分期付款,很多时候不知不觉的就使用了。这些明面上只需要付费一点点金额就能提前享受的产品。每个月只需要还一点点就可以,工资也还能还上,慢慢也就习惯了这种提前消费的方式,月月积累压力也就越来越大。最后你会发现每月工资还完这些分期还款所剩无几,然后就各种贷款来补前面的坑,循环贷就出现了。不断还不断贷款,贷款利息也就越来越高。
有人说,既然分期利息这么高,逾期会上征信,那我不用信贷产品总可以吧。当然可以。但是我觉得信贷产品不是罪魁祸首,我们的消费习惯才是。你不消费,总有人会提醒你消费。什么情人节618。双十一,双十二。一些毫无意义,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日子被资本家们赋予了各种各样的意义。各种剁手买买买,结合一些方便的付款方式和一些看似无关痛痒的小额分期,导致很多人被诱导。用未来的金钱为他们今天无休止的消费欲望提前买单,消费欲望被无限放大,陷入网贷危机也就见怪不怪了。
最后个人觉得:让大部分年轻人陷入网贷危机的也不全怪这些信贷产品。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控制我们心里无止境的消费欲望。资本需要扩张,大众不可避免的会接触那些资本驱动的信息传播。
所以,根除网贷危机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控制我们的欲望,理性消费,在消费之前考虑清楚这些东西是不是必需品。如果只是精神上的安慰,在没有闲钱的时候。就是没必要的消费,
消费的逻辑应该是先提高收入,再适当的提高消费,而不是先提高消费了。在绞尽脑汁的去提高收入,这样很被动。
社会的灯红酒绿越来越精彩,希望大家不要被外物迷惑,保持理智,不要被欲望冲昏头脑,不要在欲望中迷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