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2016青年贷款「中银“乡村好青年消费贷”贷款申请指南」

本文目录

中银“乡村好青年贷”来了!@东营区乡村好青年

为进一步深化“村村都有好青年”选培工作,更好地支持广大乡村好青年创新创业,共青团山东省委联合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推出利率低、额度高、申请便利的中银“乡村好青年贷”。

下面就跟随团团一起了解一下吧

中银“乡村好青年经营贷”

定义

向山东省辖区内各级团组织评选的乡村好青年发放的,用于其创办的小微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类贷款。

借款人准入

(一)经山东省各级团组织评选出的省级、市级、县级、乡级乡村好青年。

(二)乡村好青年需为经营主体实际控制人或持股30%(含)以上的股东。

(三)经营主体符合中银“乡村好青年贷”经营主体授信准入筛选规则'。

(四)符合《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个人经营贷款业务管理办法》准入要求。

授信额度

授信额度通过乡村好青年评定等级、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情况及偿债能力、担保方式、申请额度等综合确定。

(一)额度上限(根据担保方式设定中银“乡村好青年贷”授信额度上限)

(二)单户额度测算标准(在额度上限范围内,根据单户额度测算标准确定贷款额度)

贷款产品及期限

(一)贷款产品

流动资金贷款。

(二)贷款期限

不超过3年

贷款利率

贷款利率按照一年期3.7%标准执行(与LPR同步调整)。

中银“乡村好青年消费贷”

贷款对象

向山东省辖区内各级团委组织评选的乡村好青年发放的,用于借款人家庭合理消费用途的个人消费贷款。

准入标准

(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年龄不低于18周岁且不高于44周岁;

(三)自2018年以来,经山东省各级团组织评选出的乡村好青年;

(四)具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具备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和还款意愿;

(五)信用状况良好,在我行及同业无恶意、重大不良记录;

(六)法律法规、监管机构以及贷款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

贷款用途

可用于日常消费、家居装修、教育助学、度假旅游、购买大额耐用消费品等合理合法的个人消费支出,不可用于购房、生产经营、股票、证券投资、无指定用途的个人支出,以及任何法律法规、监管规定、国家政策所禁止的用途。

贷款额度

(一)纳入个人客户统一授信管理,综合考虑乡村好青年评定等级,借款人及其家庭个人授信总量、收入水平和还款能力,借款人申请额度等合理核定贷款额度。

(二)额度上限

(三)限制准入条件

1.借款人征信存在不良贷款或当前逾期;

2.借款人近两年征信存在连续三期或累计六期逾期记录;

3.借款人存在违法犯罪记录;

4.收入偿债比不符合规定、贷款用途不符合要求;

5.我行规定的其它禁止准入标准。

贷款期限

额度期限最长3年,单笔贷款期限最长1年。额度线下审批,单笔用款线上随借随还。

担保方式

采取信用保证方式,对于风险相对较高的借款人,可要求追加我行接受的其他担保措施。

还款方式

单笔借款期限不超过1年,可采用按期等额本金、按期等额本息、按月还息到期还本、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还款方式。

利率定价

年利率最低可至LPR+20BP(按照目前的LPR利率定价,执行年利率3.9%,如遇人民银行统一调整LPR利率定价,我行也随之相应调整)。

贷款申请材料

(一)借款人身份证、户口簿;

(二)收入证明

受雇人士:提供工作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同时提供公积金、社保、纳税证明或代发工资流水中的任意一项。

自雇人士:提供工作单位收入证明、银行流水、纳税证明、销售流水中的任意两项,并提供个人从事生产经营的证明,如营业执照、承包租赁合同、村委或镇街相应证明。

(三)获得乡村好青年荣誉的获奖证书、表彰文件或当地团组织提供的证明材料;

(四)征信查询授权材料;

(五)贷款人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润昌农商银行:“创业贷”托起返乡青年致富梦

家住冠县桑阿镇段庄村的李彩霞,看着大棚里刚刚摘下的满满5筐黄瓜,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在这个秋收的季节,格外欣喜。

因为长期在外打工,一年到头回家不过几天,每每面对老人和孩子,李彩霞都难掩愧疚。今年,当她看到周边村民,陆续建起了蔬菜大棚,眼见着很多年轻人归乡创业,她也萌生了在家创业的想法。经过和家人商量,一家人信心满满的筹划起了建设高标准蔬菜大棚的计划。从选地到审批,从选钢架到进塑料布一步一步的向着幸福的小康梦前进着。可是当大棚正要上塑料膜的时候,她和家人突然就上了愁,原本筹划建棚的资金已经使用完了,正在选苗的关键时期,一家人如热锅上的蚂蚁,可是急坏了。

正当李彩霞一家人因为进瓜苗而上愁的时候,听到村里大喇叭广播今晚农商银行在村委举办金融夜校的广播,她心想去现场看看能有办法吗?当晚,润昌农商银行宣传的“创业贷”惠民政策,不仅不需要找担保,夫妻签字就能办理10万元贷款,利率只需5.5%。抱着试试看看的态度,提交了贷款申请。

第二天一大早,该行客户经理来到李彩霞的大棚进行了现场调查,当天下午,李彩霞的手机上便收到了放款短信,就这样,一棚瓜苗赶在农时好时节顺利栽种到了李彩霞的黄瓜大棚里。转眼到了第一茬黄瓜上市了,看着她家满棚的黄瓜,李彩霞的脸上漏出灿烂的笑容,同时也吸引了村里留守的很多妇女来她家串门,听到每天黄瓜价格不断上涨,看着李彩霞辅导着孩子写作业,两口子守着老人孩子幸福的模样,美好生活令人羡慕。

近年来,为全力支持群众返乡创业,润昌农商银行主动对接镇党委政府达成战略合作,集中推介各项惠民政策,利用驻村办公、“四张清单”对接营销等方式,逐户走访辖内客户,普及推广农商银行支持返乡创业的各项惠民政策。同时,在推出乡村好青年贷、创业担保贷、鲁青基准贷、巾帼创业贷等青创系列贷的基础上,该行进一步拓宽青年创业渠道,大力推广“创业贷”小额信用贷款,免抵押、免担保、利率低、放款快,通过以价引量,简化办贷手续,提高办贷效率,为广大城乡居民创业增收致富提供资金支持。自2022年8月份推广“创业贷”以来,该行累计发放创业贷491户,金额3691万元。

(程彬)

青年人为何不愿负债了?

不少青年人觉得贷款变成了套在脖子上的“枷锁”,影响生活质量。本报记者高莹辉摄

“有房有车不算优质男士,有房有车且不负债才算优质男士。”如今,这样的标准在相亲圈里悄然流行。连续相亲多次、也被心仪的女孩拒绝多次的姜先生,在得知新的标准后慨叹道:“看来,我得提前把房贷还清了才能找到对象啊!”

事实上,姜先生最近也在盘算着,准备提前还掉一部分房贷。经过重新计算后,每个月的月供负担能减轻2000多元,利息总共要少付30多万元。和他一样,今年上半年以来,很多青年人在谋划着提前还贷,以减轻生活压力。

近期,金融部门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其中显示,1月至6月我国住户存款增加了10.33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加了近3万亿元,这意味着平均每个中国人在今年上半年多存了2000多元。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8.3%,比上季增加了3.6个百分点。

同期,居民的消费贷款和短期借贷规模在悄然缩小。6月末,我国消费贷款余额近9万亿元,已从2021年11月的高点9.38万亿元下降了4000多亿元;一年以上的消费贷增长则基本停滞。随着银保监会公布新的互联网贷款业务规范,消费贷款仍持续低迷。

越来越多的数据和信息显示,青年人正在改变对负债的态度。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人们把负债买房视为投资升值的渠道,那时候,负债被看做是投资的杠杆,可以以小搏大。然而,随着时间的拉长,很多青年人认识到,每月持续的现金流出,伤害了家庭的生活质量,贷款变成了套在脖子上的“枷锁”,也像背上了一座大山,再也不能自由而洒脱地生活。对待消费贷款和其他互联网贷款也是如此,年轻人“花明天的钱透支消费”,在即时享乐的道路上越陷越深,到最后幡然醒悟;他们认识到,合理消费、不盲目贷款才是未来生活的保障。

负债,从“奋斗动力”到“焦虑源头”

负债进入普通人的生活,从“美国老太太”的故事说起。20年前,有这样一则故事在市场上流传,一位美国老太太,用首付和月供的形式购买了大房子,从此以后,她每天都可以住在温馨的家里,享受着舒适的生活。而一位中国老太太省吃俭用,想用存下的钱买房子,等到钱存够了,结果身体衰老,买到房子却没有时间享受人生。

美国老太太的故事,在市场上流传,带给普通人的是观念的冲击。也就是说,普通人可以通过负债的形式获得资产,提前买到想要的房子。从此以后,购房使用贷款开始逐渐盛行,各大银行的个人房贷业务在整个贷款业务中的比例逐渐增加,到2022年4月,居民的家庭杠杆率也一路上行到了72%。

那么,普通人背上房贷之后,过上舒适惬意的生活了吗?

网友“熊沾沾”2017年用贷款买房,房贷100万元,月供5300元,还款期为30年。她的月收入仅为7000元,扣除月供后,每月供自己支配的钱仅有1700元。“我上大学的时候,父母给我的月生活费就到了1700元。真没想到,自己贷款买房后,我过得还不如以前。”她无奈地说。

自从背上了房贷,她的生活方式改变了很多,再也不敢大手大脚花钱了。她把外卖戒掉了,生活里从此没有“外卖”这个词汇,也从不回忆以前大吃大喝的经历了。从来不会逛菜市场的她,把菜市场里的特价菜摸得门儿清。

背上房贷之前,每天晚上她要刷一个小时的购物网站。自从买了房子,她特别害怕信用卡欠钱,因为担心还不上。以往她网购多、快递多,是小区门卫收发室的常客;现在她不常去取包裹了,保安大叔都觉得她眼生了。

娱乐活动方面,她也做到了绝对节俭,再也不购买视频网站的会员,不付费点播影视剧,不再去电影院。对她来说,最大的娱乐活动变成了看书和健身。她的活动范围和生活半径越来越小,不出门聚餐,不出门旅游,变成了宅家一族。

有很多朋友羡慕她,说买房后工作会更有动力,更有拼搏劲儿。然而,在“熊沾沾”看来,房贷现在成了她最大的压力和焦虑的来源,让她几乎喘不过气来。本来期盼房价上涨,覆盖掉自己的债务。可是,几年过去,房价并未如预期那样上涨,她还了5年的房贷,其中大部分是利息,如果此时选择卖掉房子,她甚至要亏几十万元。一想到这里,她就更加焦虑了。

另一位网友“林园”,是2016年买房的。因为孩子上学需要,他在河西区买了一套90多平方米的学区房。首付款为60多万元,贷款90万元,月供将近5000元。当时,他的工资才6000元左右。每个月还完月供,手里就剩下1000元左右了,而他的妻子又是全职太太,没有收入。为了省钱还房贷,“林园”养成了很多节俭的习惯,“这些生活习惯已经不能用节俭来形容了,甚至有些抠门和卑微了。”他这样感慨道。

买房前,他一般中午会选择在公司附近的餐馆里吃饭;而自从买了房,为了省钱,他每天早上都会在家里把午饭做好,从家里带饭去公司。遇到时间紧张的时候,他就只能带两个馒头和咸菜,匆忙赶到公司。吃午饭的时候,他偷偷地找个没人的地方,快速吃完简单的饭菜,生怕慢一点被同事们看到。

为了每月省几百元的燃油费,“林园”放弃了开车,每天骑电动车上下班。有一次蹭同事的车上下班,下班的时候,同事有事不能送他到家,就把他放在了离家还有5公里的地方。5公里,本来可以坐公交车回家,但是为了省钱,在异常炎热的夏季,他还是选择步行走回家。

“林园”戒掉了烟、碳酸饮料,退出了视频网站会员,过上了精打细算的生活。他还买了理发的工具,自己给自己理发,一年省下了300多元。除了省钱,“林园”还想从事副业赚钱,为此,他在节假日做过各种兼职,如搬家公司的装卸员、菜鸟驿站的日结工、便利店的理货员。

在他看来,买房没有让生活更舒适自在,反而让他成了“房奴”。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他所在的行业和公司面临困难,很多同事遭遇降薪、裁员,还有同事主动离职。背着房贷的“林园”,不敢辞职,在公司里忍气吞声,过得唯唯诺诺,感觉又苦又累。

“我并没有享受到快乐,那些背负了房贷的同事们也是如此。在公司里,你看到一个人小心谨慎、卑微而又隐忍,两眼无光,那他一定是背负着房贷。”“林园”无奈地说。

消费贷款,暗藏陷阱让人厌烦

在互联网贷款快速扩张的时代,负债逐步渗透到年轻人的生活中。很多人会接到贷款推销电话,用手机上网会被推送贷款广告。在现实的消费场景里,年轻人租住公寓可以贷款,买车可以贷款,英语培训也可以贷款。任何一项大额消费,如果钱包里没有钱,马上就会有小贷机构和商业机构奉上一份合同,提供贷款供年轻人选择。

本市青年何哲文(化名),近期了解到政府部门出台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他想借此机会购买一辆出行代步的小排量汽车。让他感到意外的是,4S店导购一直劝他贷款买车,他想付全款,结果导购对他很冷淡。咨询一些业内人士,何先生了解到,如果客户贷款买车,导购会有较高的提成,而且,贷款买车会额外收取客户的融资服务费、信息费等,最终,这些都是商家的利润。

他的一位朋友曾经零首付贷款50万元购买了一辆豪华车,用于商业接待。然而,每个月近2万元的月供,让这位朋友颇为吃力。尤其是近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这位朋友的餐饮和旅游生意一直未有起色,不到一年时间,这位朋友就想着转让手中的豪华车。最后一计算,折旧加上当初付出的服务费、信息费,总共搭进去近30万元。

当这辆背着贷款的豪华车找到接盘者时,何哲文的朋友才长舒了一口气,再也不用借钱度日了。这位朋友劝导何哲文:“买车一定不要攀比,不要因为虚荣心而贷款购买。否则,背上贷款,就很难再像以前潇洒生活了。”

事实上,让何哲文拒绝贷款买车的还有另外一段经历。在刚毕业、工作起步的那两年,他曾经租住过长租公寓,按月付房租。然而,在他签了合约、入住长租公寓仅两个月时,却被房屋主人赶走了。原来,他签订的是一份贷款合约,小贷机构已将全年的租金支付给了公寓运营机构,然而,公寓运营机构因暴雷而跑路,房屋主人也没有收到租金。结果,何哲文只得另找住处,还背上了一笔一年期的贷款。

一边还着贷款,一边还没享受到应得的服务,这样的事让何哲文感觉憋屈。他联合其他受害人一起去维权讨个公道。在维权群里,他发现消费信贷方面的漏洞很多,不少人不仅被长租公寓坑过,还被民营医疗机构、英语培训机构坑过。都是消费者在办理正常业务时被运营人员推销办理了消费贷款,不到两个月时间,商家不再提供服务,而贷款业务却仍在合约期内。

经过多次咨询律师和业内人士,再到金融监管部门、消费维权部门投诉,何哲文和朋友们中止了贷款合同,也追回了部分损失。然而,据他所知,有很多受害者并没有维权成功,有一批英语培训机构暴雷,商家转移了资产,到现在,当初办理了消费贷款的学员们仍在每月还款,却没有接受到购买的培训和服务。

接触过欺诈和误导的案例多了,何哲文在消费中再也不使用贷款了。尤其是大额消费,对那些送上门的贷款服务商,他总是抱有一份警惕之心。“本来,消费是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因为有消费贷款的参与,变成了小贷机构、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三角关系。一旦小贷机构和商家之间有利益输送,那消费者就只能成为受害者了。”何哲文这样评价各种消费贷款。

7月初,当何哲文参加一项考试培训班时,又有贷款服务商前来推销,劝说他办理一项分期付款,以减轻学费压力。这次,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说:“不是贷款服务商的利息不够优惠,而是这种贷款业务模式对消费者是约束和陷阱,培训机构则可以轻松脱身。”

贷款,应回归审慎合理

近期,一条“断供多少天会被起诉”的提问,在网络平台上有15万人期待答案。同样,有关“居民贷款买房后,房产开发商停工致项目烂尾,居民是否应该停贷”的提问,也在网络上引起广泛争论。网友们参与讨论的背后,是当今大部分青年人都背负了贷款,面临着还贷压力的现实情况。其中也有一部分青年人背负了不合理的债务,因近期收入的波动,有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自信贷参与居民的生活以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个人改善生活,有利于资金的融通,发挥杠杆效应。然而,一部分贷款机构未尽到审查客户真实收入水平的责任,放松监管,最终使得一些人背上了超出自身负担的债务。在经济扩张的时代,债务可以被增长的收入覆盖,被不断上涨的资产价格覆盖,而随着经济增长放缓,其中的风险正在逐渐暴露,普通人正在承担着痛苦和压力。当个人杠杆率过高、收入又面临下降,不少青年人只能无奈断供,被迫背上“失信人”的污点。

7月15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其中提出,当前商业银行存在履行贷款主体责任不到位,授信审批、贷款发放、资金监测等核心风控环节过度依赖其他机构等问题,与监管要求尚有一定差距,不利于业务持续发展。因此要求,银行发放贷款应审慎合理,避免违约率超出正常范围。

对小贷公司和其他贷款服务机构来说,今年上半年,居民信贷需求的萎缩,意味着消费主义的转向和扩张时代的结束,它们应该提高风控管理,为有需求者发放适度水平的债务。而有贷款需求者也应重视自身收入水平的波动,控制家庭负债率。否则,过高的负债有可能从“杠杆”变为“枷锁”,影响到人们未来生活的质量。

作者:李吉森

来源:今晚报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