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中介乱象:打着银行旗号,合同埋“坑”专骗信用不好客户 相关部门称监管存空白
贷款20万,其中6万是服务费。日前,成都市民钟某找贷款中介公司贷款的经历,经红星新闻报道引发关注。(此前报道:女子贷款20万有近6万元服务费记者调查:中介机构的套路,让部分钱变得“合法”)多位市民向记者反映曾遇到类似情况:“贷30万被收7万多”“贷29万被收8万”……
近日,记者调查发现,这些贷款公司有着相似的“套路”:先以低价贷款手续费吸引贷款者;放款后,又以“走账”“走流水”为由收取巨额服务费;消费者还款时,再以合同为由设置障碍。而实际上,这些贷款项目,消费者自行就可以办理,并不需要“中间商”。
一名前贷款公司从业人员自曝,中介公司利用信息不对称“服务”贷款者,从而赚取高额费用。“签的合同里有很多坑”,但他们会“绕着弯去讲”,避免向客户提到具体收费项目。
据相关行政部门介绍,这类公司做事严密,懂得规避处罚,一旦“出事”就注销公司,而此类公司既不属于银行范畴,也不属于小额贷款公司,处于法律监管的空白地带。此类公司的规范和监管,需要多部门联合行动,综合施策。
↑市民刘某贷款的公司
①同样的遭遇
贷款被套路
多人被收巨额“服务费”
因装修急需资金,今年3月,成都市民钟某找到位于青羊区雄飞中心的四川信达普惠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下称“信达普惠公司”)进行贷款。
钟某说,当时工作人员称他们是银行直贷的个贷中心,并非中介机构,也不会收取服务费,“只有8‰的风险金,贷20万元只要1600元。”
但在放款后,公司却以申请装修贷款,银行需要查装修流水为由,让钟某把其中的6万元转到一家装修公司“走帐”。但是当钟某要求将“走账”的钱要回时,对方却坚称这是公司为其提供咨询服务而收取的服务费。之后,她曾数次找到该公司要求退款,对方均不予理睬。
红星新闻记者采访发现,实际上,钟某的贷款并不需要“中介”服务,其自行即可通过银行APP操作完成,信达普惠公司仅仅是帮她操作了APP而已。经报道,钟某拿回了该笔钱,而该公司则迅速关门,不久又注销公司。
↑钟某向一家装饰公司转款6万元
闵某,29岁,去年投资失败后急需资金周转,正巧,他收到的一条贷款短信称他有30万元的贷款额度。在回复确认贷款信息后不久,一名自称是某贷款机构的工作人员与他取得了联系。
跟随该工作人员,他到一家商业银行贷款,获得了一笔30万元的贷款。但钱还未捂热,对方即提出因流程需要“走账”。之后,闵某将其中的64800元分别转给了一个个人账户及一家名为“极融平民小超市”的个体商户。打款后,一张《居间服务协议》才放到他面前。
闵某介绍,他其实看到该协议上写有64800元服务费,但当时钱已经打进对方账户,“而且几个很壮的人围着你”,他不得不签。而记者从闵某办理贷款的银行了解到,他的贷款并不需要第三方贷款机构,他自己即能办理。
刘某也遇到了和闵某相似的遭遇。去年9月,她因做生意资金周转不开,通过第三方中介机构,在平安银行贷款29万元。
放款前,中介机构表示,每1万元会有8‰的服务费,“29万不超过3000块”。但在放款后,中介公司却以“做流水”为由,让她转账。之后她把6万余元转到业务员手中。转款后,同样被告知为服务费,遭遇退款难。后来她才了解到,这笔贷款,她自己其实就可以办理。
面对高额的服务费,闵某和刘某都曾试图通过沟通让中介公司退钱,但对方表示,如果要退,必须把贷款一并退回,而提前退回贷款,也要承担高额违约金,他们不得不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看到钟某维权成功后,闵某和刘某再次联系贷款中介退款,在记者的介入下,贷款机构分别退还了闵某4万余元、刘某5余万元。但在退款后,两家机构均要求闵某、刘某删除了与他们的微信聊天记录。
↑钟某签订的补充协议写明,其服务费近6万元
②探访中介公司
以银行名义发贷款短信
实际公司却与银行并无关联
记者调查发现,在多名受访者提供的《居间协议》中,乙方(中介方)要么为个人,要么为公司,且有的公司无法在公开的企业查询平台中查询到,有的公司虽然可以查到,但在经营范围中仅有“财务咨询”“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并未涉及贷款一类。
同闵某一样,4月下旬,红星新闻记者收到了一条以“106835”开头的20个数字号码为发件人的贷款额度短信,信息开头写着“建设银行”,并称可以获得388000元贷款,用于日常消费、房屋装修、生意应急等。短信末尾为:“查利率回1,申办回2,退订回T”。
记者回复“2”确认申办后,当天便收到一位自称是建行个贷中心工作人员的电话。该工作人员极力邀请记者到现场办理贷款,并称“半小时就办好了”。
4月29日,记者来到这家位于成都成华科技大厦的公司看到,这里并非建设银行的个贷中心。对于疑问,工作人员表示,他们确实不是建行个贷中心,而是“建行杰出合作机构”。
记者质疑他们是否为建行的杰出合作机构,该工作人员随即表示,公司现场就有建行驻点的业务经理,但该“经理”来现场后表示,自己是多个银行的第三方人员,并非建行的驻点经理。
记者随后从建设银行了解到,该机构与建行并没有合作,并且记者收到的短信为诈骗信息,非官方发送。
③前中介爆料
目标多是征信不好的客户
手续费“上不封顶”
这些所谓可以办贷款业务的公司到底是怎样的?该行业前从业者韩某向红星新闻自曝内幕。
去年4月,韩某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青羊区一家贷款中介公司上班。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这是一家2020年11月才成立的公司。公司老板会向多个贷款平台购买当下咨询贷款的人员名单,“都是一些征信不好,但又急需用钱的客户”。
之后,公司里“几十个上百个”营销部人员会通过电话联系这些客户,约客户到公司面谈贷款事宜。
↑雄飞中心,信达普惠公司就曾在该楼上
韩某说,客户来到公司后,会有市场部的人负责和客户对谈,当时他就在该部门。他说,市场部会询问对方的基本资质以及征信情况,之后会让对方签一份《居间协议》合同,“再录个视频,然后让他等一个小时。”
韩某称,在这一个小时里,工作人员会去后台核查多个网贷APP的信息,了解该客户能够从这些网贷APP里贷出多少钱,再把这些钱“刷出来”,“集中到一个账号,这部分钱就是提供给客户贷款的金额。”但其实,这些贷款平台都是公开的,客户也可以自行操作贷款。
韩某介绍,公司员工入职后会进行统一培训,主要内容为“怎么给顾客介绍合同”。他说,合同里其实有很多坑,“哪些部分需要简单讲,哪些部分不需要提,如果客户问起来应该怎么绕着弯去讲,都会进行培训。”
“合同其实就是钻字眼。”韩某说,“比如其实合同中已经标明了我们会收取高额手续费,但客户不会去看,我们也会避免提到。”
签完协议,查完贷款额度后,市场部人员则会在一间单独的办公室与客户谈到手续费问题。会对客户的性格进行判断,并自行决定收取多少手续费。“公司要求手续费最低收取贷款总额的15%,上不封顶。”
韩某透露,因为来贷款的客户大部分都是征信出了问题,在其他地方已经无法贷款,“在这边能贷出来,他们还觉得挺好的。”如果有客户对高额手续费有疑问,“我们马上把签的合同和视频一拿出来,他就没话说了,只能吃这个亏。”对一些不愿意出手续费的客户,他们则会对其进行施压。
据另一位不愿具名的贷款中介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市场上有“黑中介”,“他们在你手机上下载各种网贷软件,再从这些软件里把你能贷的网贷全部贷出来给你,这些网贷的利息本来就很高,他们再收你很高的费用,这种公司就是专门赚快钱。”
他同时表示,也有正规的贷款中介公司,“他们只会一次性收取1%-3%的服务费,没有其他费用。”且正规贷款中介公司一般都需要客户亲自去银行面签,“资金从银行里贷出来,也比较放心。”
为什么在“黑中介”那里贷款的客户愿意把贷出来的钱又转给对方?他表示,贷款无非就是缺钱,“你急需那笔钱,但又不懂其中的门道,就会听信对方的话,觉得对方很专业,是为了你好,就把钱转过去。”而要拿回这笔钱则会非常困难。
↑记者介入后,贷款中介公司撕毁居间协议,退还钟某所有服务费
④银行人士解读
小公司监管有“灰色地带”
需要客户自我提高法律意识
据银行从业人员秦某介绍,在银行贷款,客户只需支付利息即可,不会收取客户服务费等其他额外费用。
秦某介绍,在服务费问题上,中介与客户间签订的《居间协议》一般会写得模凌两可,或是有补充协议,当事人没仔细看。也有客户因为征信差,通过与中介机构合谋作假的方式取得了贷款,他们不愿把事情闹大,就只能承担高额服务费。而由于属于经济纠纷,警方难以介入。
秦某介绍,高额服务费问题存在已久,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由于部分客户不懂贷款流程,需要找到中介机构帮忙准备资料“一站式”办理;其次,有的客户个人征信较差,通过个人已无法贷款,便通过中介机构“包装”后再贷款。
前几年,关于高额服务费的问题,有关部门曾严管过,但由于中介机构都是小公司,“涉及金额不多,只有几万、十多万,查起来也很麻烦。”而且这类公司大都是新注册,一出事就有可能注销“跑路”,监管起来也很麻烦,相当于是监管的“灰色地带”。
秦某介绍,市民平时在短信中收到“某银行下发的几十万的贷款额度”,都是不正规的。因为贷款额度没有主动申请,是不会匹配额度的。“相当于你的资料银行都没有,怎么去查你的征信?怎么去授信这几十万的额度?这有可能就是受骗的开端……”
秦某称,这类问题要从源头杜绝,需要客户自己提高法律意识,直接找到银行等正规机构贷款,能避免很多问题。
⑤部门说法
存在监管空白
建议多部门合作共管综合施策
这样的公司是否合规?如果违规,应该如何监管?据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他们经常接到此类投诉,但金融局只负责监管小额贷款公司,由于上述第三方中介公司并非正规小贷公司,不属于他们管辖的范畴。遇到这类投诉,他们只能建议贷款者通过报警以及司法途径解决。
该工作人员介绍,有放贷资质的机构只有银行和正规小额贷款公司,所谓正规的小额贷款公司即在公司名称中含有“小额贷款”字样的公司,在经营范围一栏明确标注有“发放贷款”一项。“而普通公司是一般工商企业,不属于特许行业,经营未经备案的业务,属于超范围经营,非法经营。”
银保监部门工作人员也表示,他们只对银行放贷进行监管,但此类公司既不属于银行范畴,也不属于贷款公司范畴,而是属于社会组织,“处于银保监和金融局两个部门监管的空白区域,可能需要工商部门来进行管理。”
那么,从工商的角度,能否给予约束?据青羊区市场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若是咨询公司收取咨询服务费,从相关法律来讲,并不违法,即便很高。但从合同层面来讲,签订者为成年人,若双方自愿平等签订,也未有明显违法违规行为。此外,相关条文对收取中介服务费方面没有约束,若市民认为合同显失公平,可通过法院起诉解决,“但这样的周期比较长。”
记者了解到,上述信达普惠公司的经营范围中,有一项“商务代理代办服务”。该项目是否就能进行金融中介业务?记者从青羊区行政审批局商事登记窗口了解到,公司经营范围中有“商务代理代办服务”一项,即可代办,“代办就是中介。”而代理代办申办也很简单,不需要备案,也不需要许可,属于一般事项,“在经营范围内都可以添加。”
记者查询到,“商务代理代办服务”是指从事为机构单位提供的各种代理、代办服务的活动,但并不涉及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指在收付款人之间作为中介机构提供部分或全部货币资金转移服务)。
若从事金融机构支付服务是否算作超范围经营?该工作人员表示,从法律职责上来讲,法律未授权这一监管,因此工商部门无法介入。
↑刘某贷款的公司与某大型银行相似
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表示,若真的存在监管空白,他们作为工商部门最后才会进行兜底查处。但按照《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中“超经营范围”来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才作出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此类公司一般都是新注册的公司,在“出事”后,他们会第一时间注销公司以规避法律法规的处罚,“公司注销之后,主体就消亡了。”工商部门也无法对其立案查处。
他表示,这些公司做事严密,对涉及处罚的事项,他们会进行规避,对相关部门而言,查处难度也很大。因此,他认为,在一些侦查手段上,就需要司法部门进行配合。若此类情况涉及人数较多,情况较严重,公安、司法、工商等各部门就应集体进行会商,拿出一个共同管理的办法,再由一个部门牵头,多部门合作来共同进行管理,综合施策。
提醒
应到正规银行机构办理贷款
市民办理贷款应当注意什么?银保监工作人员表示,一般来讲,正规贷款途径主要是通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这样才受监管。”若向商业银行贷款,银行不会以任何理由向个人客户收取贷款咨询服务费。
金融局工作人员称,但凡进行经济活动,要找准承担责任的法人主体,有些贷款中介会混淆视听,不给贷款者看公司的证照,这就需要贷款者自行去公开平台查询公司的准确名称、业务范围等,看是否有贷款资质。
银保监工作人员也提醒,广大市民不要轻易通过网络平台借贷、不要间接地做贷款申请。网页上出现的贷款相关弹窗广告,也不要随意点击。有贷款需求,应主动对接商业银行、农信社等正规渠道。
对于超出双方贷款合同外的转款要求,例如以“走流水”为由要求向某账户打款,可能是在骗取资金,一定不要按对方的要求进行操作,“可以保留聊天记录或电话录音作为证据,向公安机关报警。”
红星新闻记者章玲实习生金若珍
编辑于曼歌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网上贷款装修店面 民警及时识破骗局
今年以来,织里公安积极开展“脚步警务”防诈“七进”宣传工作,深入辖区走访宣传“2250000”防诈热线。近日,织北派出所辅警莫皓凡在“七进”走访过程中,发现一群众正与“骗子”聊天,准备汇款,所幸被其及时劝阻,成功防止了一起电信诈骗案件发生。
当天下午2点左右,织北派出所辅警莫皓凡在辖区内积极开展反诈“七进”走访宣传,在长安路给一位骑着共享电动车的群众朱先生宣传“防诈热线2250000”等防范知识时,见对方神色焦急还时不时拿起手机,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辅警莫皓凡不免多问了一句“这么急,要去哪呢?”原来朱先生正用微信与“银行客服”聊天,为了放款现在准备去缴“保证金”。一听“保证金”等词眼,辅警莫皓凡顿时觉得,此事颇有可疑,便向朱先生询问了详细情况。
莫皓凡日常工作
原来,朱先生准备在网上贷款5万元用来给店面装修,在浏览网页时发现有一个叫金融贷的页面,便点进去咨询。不一会儿,一名自称“工作客服”的人员加了他的微信,并将其拉入一个放款微信群。朱先生又按照对方的指示,绑定了银行卡等相关证件后,对方称征信方面有点问题,需要5000元保证金。
听完朱先生的诉说,辅警莫皓凡判断,这是典型的网络贷款诈骗无疑,让其暂缓汇款,并向其解释了诈骗手段和225000防诈热线宣传,同时陪朱先生去银行把刚刚绑定的银行卡更换了密码。事后朱先生才恍然大悟,非常感谢辅警的热心解答,不仅帮其减少了5000元的损失,还让他银行卡内的钱一分没少。
20位业主遭遇“买房”骗局续闻:知情者揭露团伙作案内幕
来源:温州新闻网
早前报道:
20位业主遭遇“买房”骗局:买方以按揭为由办理过户手续,后私自抵押套取资金
20位业主遭遇“买房”骗局后续:5人涉罪被批准逮捕
温州网讯“我是被他们以‘代持房产’名义从老家骗过来的,现在个人还无端背负了20多万元的贷款。”近日,一位自称知道“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六路房产中介合同诈骗”相关内幕的李女士(化名)和记者取得联系,讲述她作为一位“房产代持者”所经历的“代买房产”过程。
李女士说,犯罪嫌疑人陈某某等人利用房屋买卖名义骗取他人财物,其实在两三年前就已存在,而且内部人员分工明确。“他们会对我们进行包装,例如买衣服、包包等,甚至还会教我们练字、写说明。”
以“代持房产”名义借用他人身份,并承诺给予高额劳务费
李女士是内陆地区人,她说,2020年初,一位老乡来到她家,让其帮忙代持房产。“对方说,现在国家对个人买房有限制,一个人买不了几套房,所以一些房子只能通过其他人来帮忙代买,而帮忙代买的人只是被借用下身份,不仅无需支付购房款和贷款利息,还有一笔20万至40万元的劳务收入。”
最初,李女士并不相信此等好事会落到自己头上,所以并未第一时间答应。然而,没过几天,该老乡又带了一名同伴上门游说。“她们说的理由是一样的,都说是因为国家政策限制,个人不能多买房,还说给相应劳务费的事也是真的。后来,我觉得只是帮忙买个房,既不用出钱,也不用出力,另外碍于老乡的面子,于是就答应了。”
接着,对方详细了解了李女士的个人征信等信息,以确保李女士的购房资格和贷款资格。
“为了买房,他们还给我找了个‘老公’。”应下老乡请求之后,李女士又在她们的建议下,在老家当地办理了结婚证。而这一理由是,单身只能买小户型房产,夫妻双方一起可以买大户型房产,而且以夫妻名义购买房产能拿到的劳务费也相对较高。“后来才发现,像我们这样的假夫妻有很多,大部分都是想着帮忙买完房拿到钱回老家就办离婚。”
内部分工明确,出钱包装“买房者”,还会教签字、写说明
2020年3月,在对方安排下,李女士来到温州,并入住市区某一住宅区。
“对方包吃住,但居住条件并不好,一个房间要挤好几个人。”在与同住人员聊天时,李女士得知,她们都来自同个地方,到温州都有个相同的“工作”——“帮忙买房”。
李女士称,对方内部分工非常明确,由于大部分老乡的文化程度不高且着装不起眼,在被集中到一起之后,会有专人对她们进行包装、培训。“像一些穿着朴素的,对方还会帮忙买衣服、包包;如果不会写字的,会教如何签名、写说明。”
李女士坦言,大部分老乡辨别风险能力较差,且不具备购买房产的经济实力和贷款资格,来温的目的也只是单纯地帮忙买房。其间,如何寻觅房源、找垫资方、走银行流水、申办贷款等流程都是对方一手操办。“平时,我们就待在房间里,具体工作内容是等他们通知,然后会有人员安排车辆接送到温州市民中心或银行等地办理相关手续。其间他们还告诫,在银行等地办理业务时,老乡之间不能相互交谈,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事后,李女士知道像她们这样的“房产代持者”还有很多来自其他省份,其中她接触过的老乡就有20余人。“和他们有关的房产交易,有可能还不只在温州市区范围内。”李女士说。
房产过户后,以“装修贷”“按揭”“抵押”等各种名义申请贷款
李女士说,对方答应给“房产代持者”的劳务报酬跟贷款金额有关。按约定,第一笔贷款成功发放,给予10万元;第二笔贷款成功发放,给予20万元;房产过户2年后,重新办理过户,再给10万元。
“房子过户不久,对方就急着催我先申请办理‘装修贷’。”李女士说,2020年5月前后,她和“丈夫”以夫妻名义购置了市区一套面积约300平方米的房产。为了方便银行上门核查,对方还特意在过户的房产内放置了水泥、砖块等装修材料,以此骗取核查人员。“后来,30万元装修贷款下来,他们就将账户的钱转来转去,最终不知去向。”
接着,李女士又在对方的安排下,向市区一家商业银行申请办理抵押贷款。
“在申请办理贷款过程中,由银行批准的金额和他们预想的贷款金额有一定差距,其间双方为此来回拉扯了半个来月。”李女士说,后来,他们把贷款资料撤回来,选择到其他银行重新申请贷款。然而,因为李女士个人征信短期内查询次数过多,最终其他银行没有对其贷款申请进行审批。“看着我贷不了,他们就催着我把房子过户给其他人,让其他人去贷,就这样我的贷款金额最终定格在30万元,没有再增加。”
不过,李女士一再说明,装修贷款发放的30万元均由对方为首的几人持有,她并未从中获利或收到劳务报酬。
相较于李女士,其他“房产代持者”就没那么“幸运”。李女士称,其中一位单身女性个人就背负“按揭”“抵押”等个人名义贷款高达200多万元。“据我所知,贷款的钱都被为首的几个头目转走了,那个女的现在天天被银行催着还贷款。”
“房产代持”遭遇银行催款
团伙内部人员出面对“代持者”进行洗脑
李女士说,“房产代持者”在申请办理第一笔贷款后,对方基本上都能按时支付利息或本息,一旦后续不能再向银行申请贷款之后,就会选择停止付息或本息。“如果一开始都出现逾期,征信会有记录,那样就不好申请贷款了。”
看到老乡被银行工作人员不停催促还款的窘境,李女士等人心生担忧,随即向对方讨要说法。然而,对方不但没有给出解决方案,反而讲起了歪理。“他们对我们进行洗脑,说银行贷款逾期了可以拍卖房子用来抵款,不用我们赔。还说,我们在内地一年的收入才多少,现在一次性拿到几十万元,已经足够花了,即便被拉了黑名单,只要换个手机号码,后续生活不但没有影响,还有可能得到提升。”
李女士说,实际上很多房产抵押贷款金额都是远超过户交易金额,然而经一抵二抵后,房产价值已经覆盖不了贷款金额。在与记者交谈过程中,李女士多次接到贷款银行的客服电话,提醒其须按时偿还所欠贷款。为证实自己的遭遇,李女士出示了银行向其发送的还款短信。“我的是去年12月份断供的,现在已经连续欠了两个月的本金和利息。”
提醒市民不要轻信天上会掉馅饼的好事
为了争取自身权益,李女士等人向律师进行法律咨询。
“听了律师的解释,我们才知道,不仅是他们,连我们都有可能涉及犯罪。”说话间,李女士长长地叹了口气,懊恼地说道,刚开始,包括她在内很多人都不清楚,替他人买房是有可能犯错误的。
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李女士,便与对方理论。在争论无果后,李女士搬离了原来的住所。
谈及这段经历,李女士说她的内心一直很受煎熬。“听了律师的建议,我也想向有关部门反映,但是不知道有哪些途径。直到2021年12月,看到短视频平台的相关内容,才知道你们报社对此事进行了报道,但你们不知道他们之前的事,所以这次也鼓起勇气过来,把这些事情的内幕讲出来。一是为让老百姓引起重视,避免遭受损失;二是告诫像我这样的人,不要认为天上会掉馅饼的事,而这些往往会让人犯错误;三是能让这些不法人员有所收敛,不要谋求不义之财。”
目前,由于疫情原因,李女士并未返回老家,而是暂时借住在朋友家中。李女士说,她将整理材料向有关部门报案,即便今后真的要被追究责任,她也敢于承担。“现在我希望他们能将挪用的‘装修贷’还掉。此外如果有需要,我也会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调查。”
本文来自【温州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