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上虞贷款无抵押

本文目录

信用数据助银行敢贷、愿贷、能贷

本报记者邢萌

小微企业融资难,一直是世界性难题。资产单薄的小微企业畏于向银行张口,银行也迫于对其信用情况不明而难以点头,银企信息不对称成为横亘于二者间的天堑。在民营经济极为发达的浙江,省银保监局深耕金融科技,培育出浙江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打通了银企间的信息通道,天堑变为坦途。

上线不足一年,平台累计业务量超4000亿元。其中,平台对接完成授信1500亿元,惠及企业3.8万户,超九成贷款为普惠型小微贷款,约四分之一贷款为纯信用发放。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跟随中国银行业协会调研浙江小微金融情况,实地感受到平台对身陷困境中的小微企业雪中送炭,也深刻领会到科技对传统金融服务的深刻变革。依托于金融科技,平台将小微企业的“信用数据”转化为“融资资本”,有效解决了担保问题。银行也“敢贷、能贷、愿贷”,给传统抵押担保贷款增添了新选择。

银企智能匹配

企业享受快速贷款

“今年疫情期间,企业外贸单子遇到困难,流动资金紧缺。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通过平台提交了上虞农商银行产品的贷款申请。没想到,不到3天贷款就到账了,有效缓解了当时的资金压力。”时间已过去半年,浙江冠峰食品机械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徐国峰对此事仍历历在目。

事实上,上虞农商银行流动资金贷款产品放款时限可短至1天,以解企业燃眉之急。《证券日报》记者查阅相关A后发现,在基于平台上线的“浙里掌上贷”专区,按申请热度排序,上虞农商银行的“成就您流动资金贷款”产品排在前列。该产品主要面向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贷款额度为3000万元及以下,审批时间最短至1个工作日,年息最低4.55%。

据介绍,“成就您流动资金贷款”产品为平台成立后,上虞农商银行打造的七个“成就您”系列贷款产品之一。该系列产品普遍具有利率优惠、流程简化等特点,实现“银企”“银商”“银农”通过线上非接触融资对接,使大部分线下信贷产品实现了线上查询、申请、审批、放贷和还款等功能。

上虞农商行董事长林时益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平台实现了银行与企业智能匹配,确保了融资服务的精准和高效。我行依托浙江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和大数据信息,对企业结算、上下游交易、纳税、用电、工资发放、公积金缴纳、商户收单、企业征信等大数据进行全方位挖掘,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广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降低企业贷款准入门槛,使小微企业在面对担保、抵押不足时,能及时获得资金的扶持。”

据了解,截至2020年8月末,上虞农商行已通过平台受理客户融资申请订单1717笔,占绍兴地区订单总数的20.42%。其中,授信订单落地1681笔,累计授信金额48.1亿元,占绍兴地区授信总额的18.28%,申贷率达到98.08%,订单总量排名绍兴市和全省前列。

身处绍兴的上虞农商行只是受益于平台的众多农商行中的一个。据悉,浙江辖内农商行积极引导个体工商户优先通过“丰收互联”A及“浙里贷”线上贷款产品满足线上放款还款需求,通过办理“丰收创业卡”实现“一次签约、三年有效”的融资需求。截至目前,累计为16.7万户个体工商户发放线上个人生产经营性贷款314.4亿元。

依托科技

提高小微企业信用贷占比

以金融科技为内核的平台一大作用就是助力提高小微企业“信用贷”占比。

浙江银保监局表示,依托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和大数据信息,加大信用贷能力建设。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充分运用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等数据信息,推广运用大数据风控模式,加大科技运用,摒弃传统的过于依赖抵押的典当文化和风控理念,综合运用科技手段和大数据信息,完善业务管理制度和办法,加大信用贷款产品创新和业务拓展。截至7月末,辖内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余额4265.4亿元,比年初增加664.9亿元,占小微企业贷款比重为11.4%。

此外,平台通过科技赋能,可有效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借助大数据、云计算、数据加密等技术,帮助银行机构提高贷后管理效率,切实推动银行“敢贷、愿贷、能贷”。

据介绍,平台开发上线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协同防控功能模块,部署开展风险排查,有效防范虚假股权质押行为。不动产抵押登记“总对总”系统,实现了银行对抵押物信息的实时获取,进一步降低虚假抵押物等风险。保险服务子系统通过与省财政电子票据平台对接,对理赔业务报案、受理、审核、支付等全流程进行智能化改革,方便保险公司查询相关电子票据,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各类资源的高效有机融合,避免重复投入和资源浪费,有效提升理赔质效。

浙江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业务量突破4000亿元

放眼至浙江全省,平台的各项数据颇为夺目。《证券日报》记者从浙江银保监局获悉,目前已有159家银行机构、7089个网点入驻“浙里掌上贷”,发布839款信贷产品。平台对接完成授信1518亿元,惠及3.8万家企业。其中,17.2%的企业为首贷户,90.1%的贷款3天内完成授信,93.2%的贷款为普惠型小微贷款,25.8%的贷款以纯信用方式发放。

温州小微金融服务及平台建设的表现可圈可点。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温州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039.65亿元,同比增长14.28%,比年初增加519.81亿元,占全市各项贷款增量的40.9%,高于年初14.28个百分点。

温州银保监分局局长朱燕军对记者表示,针对银行“获客难”的问题,推广平台运用。完成不动产抵押登记线上办理系统对接工作,平台业务总量稳步增长,抵押登记线上办理率进一步提升,信息共享模块加快应用,成效显著。截至2020年7月末,全市共有50家银行机构入驻平台,覆盖服务网点1056个,累计通过平台成功对接企业8199户、授信210.87亿元,授信企业数占全省19.78%,环比提升0.48个百分点。

浙江银保监局副局长崔安明表示,今年以来,浙江银保监局加大小微企业复产复工的金融支持力度,搭建浙江特色小微金融差异化服务政策框架体系,深化“4+1”小微金融差异化细分工作,大力推进首贷、信用贷、无还本续贷。截至7月末,全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5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2.2万亿元。

“浙江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累计业务量突破4000亿元。下一步,浙江银保监局将以浙江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基础设施为抓手,积极践行‘最多跑一次’改革精神,全面提速平台功能迭代和应用推广。”

浙江日报丨激活闲置农房 绍兴激发活力助推乡村振兴

2018-11-2911:39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孙良通讯员陈先标

嵊州市通源乡激活农房打造养生福地

开门见山景,临窗听溪水,但闻花语香,游人如织来。如今,行走在绍兴乡村,不仅有山有水,还有诗和远方。而在两年前,这里也许只是简陋的老房,泥泞的小道,以及一个沉寂的空心村。

从了无生趣到鲜活明媚,实现这一蝶变的,是绍兴市去年起推进实施的“闲置农房激活计划”。

今年1月,绍兴市正式发布《关于实施“闲置农房激活计划”的指导意见》,计划到2020年,吸引100亿元社会资本,实施1000个改造项目,激活10000幢农村住房,探索出一条闲置农房激活利用的新路子。目前,全市已引入开发建设项目616个,吸纳社会资本18.96亿元,激活闲置农房6615幢、83.90万平方米,激活土地、山林13600亩,带动农户就业8035人,新增农创客320人,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076万元,农户租金收入4491万元。

让每一个村庄鲜活起来,激活闲置农房,留下的是农居遗产,俯拾的是乡土记忆,盘活的是农村资源,振兴的是了不起的乡村。

柯桥区平水镇岔路口村激活的“刻石山雅居”

闲置农房,乡村的发展底气十足

“这些农房外立面保留了原貌,里面却变成了精品民宿。”走在柯桥区平水镇岔路口村嵋山自然村,陈仁林期待满满地说起自己租赁村民空房开发的高端民宿项目。

去年7月,陈仁林与岔路口村党支部书记尉瑞庆一拍即合,租下嵋山自然村的33幢闲置农房,开发高端民宿。此前,岔路口村村干部挨家挨户走访,排摸出闲置农房88幢,针对有意愿出租的55户农户,村里统一签订了收储租赁意向协议。除付给村民每平方米每年15元至20元的房屋租金外,陈仁林另需向村里支付每平方米每年5元的集体土地所有权权益费。

柯桥区以“确权、赋权、活权”为突破口,科学划分集体资产三权、农房三权、农地三权,解决了闲置农房土地盘活利用的瓶颈问题。“最难、最琐碎的租房工作由村里解决了,村民和村集体都能获益,项目开展起来就顺利多了。”陈仁林说。

在柯桥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办法,采取出租、合作、合资等方式引入工商资本时,“产权交易公司+农宅经营服务站+农户”的闲置农房交易上虞模式,也正在逐步推行。上虞各试点村成立村两委下属的农宅经营服务站,专门负责见证农户与客商的农房租赁交易,并签订三方协议。交易成立后,服务站再委托上虞区产权交易公司出具鉴证书。

今年3月,上虞区下管镇管梁村村民徐仲尧拿到了农房使用权出租交易鉴证书,“交易有了法律保障,心也定了。”徐仲尧表示。老屋长期闲置、逐渐破败,听说激活农房计划后,徐仲尧主动签下了意向协议,将房子交由上虞区交通投资集团打造成民宿,“出租15年,租金前3年每年13000元,之后还能每年递增5%。拿着鉴证书,还能去农商银行抵押贷款。”

“拿到这笔钱后,我们改造闲置农房的底气一下子上来了。”上虞大通市场发展有限公司在领到全省首张宅基地及房屋租赁使用权登记证明后,顺利拿到了上虞农商银行的23万元抵押贷款。为激活铸后盾,绍兴市出台了金融支持激活闲置农房实施办法,推出“农宅贷”“驿宿贷”“新农贷”等专项产品,全市农商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业银行等已发放专项激活贷款5850多万元。

为进一步唤醒“沉睡农房”,柯桥、上虞、新昌分别建起了互联网农房租赁平台——“乡愁网”“乡路网”“共享小院”,同时开通手机APP。各村闲置农房的信息陈列在“货架”,“挂牌”出租。客户看到心仪的农房,可咨询、议价、下单成交,还可以通过电话预约实地查看。据统计,3个网站已累计上线推介闲置农房2937宗、77.24万平方米,流转交易1397宗、34.69万平方米。

新昌县千坑激活项目,县财政安排300万元加宽加固进村道路;柯桥区嵋山激活项目,镇政府投入300多万元开展环境整治和管线改造;嵊州市何家坞激活项目,市财政投入200多万元整修古道、建设停车场……通过安排部分建设用地指标,解决停车场、公共厕所等公共设施,以财政的小投入,撬动社会资本大投入。

“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绍兴市实施‘闲置农房激活计划’,正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已作为2018年浙江省经济体制重点领域改革典型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创造了乡村振兴的‘绍兴经验’。”绍兴市农办相关负责人说。

新昌县南山村千坑自然村整村激活的“尚诗堂·天姥山居”

多元激活,乡村的机遇无处不在

“今年5月投运以来,节假日一直宾客盈门。”同修建一新的尚诗堂·天姥山居精品民宿一同站在青山怀抱中,潘明华对接下来的日子信心满满。

新昌县儒岙镇南山村千坑自然村藏匿山腰,自然风光优美,但村民大都外出,村子成了空心村。潘明华租下整村13户53间闲置农房,并流转了周围350多亩山地,进行了整体激活,把空心村打造成了一个度假村。

以激活闲置农房切入,带动农村田地、山林等资源全面盘活,是绍兴实施闲置农房激活的一大模式。诸暨市枫桥镇新择湖村原乡谷项目,激活80幢2万平方米闲置农房,流转800亩水田、3000亩山林,打造农旅融合综合体,部分项目已建成,村集体可年增收15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1万元;嵊州市黄泽镇渔溪村唐溪草庐利用闲置农房资源建成马术、游泳健身基地和乡村客栈,村集体年收入增加40万元……

被称为“高山上的月亮湾”的新昌县回山镇高湾村,创建了“以房入股”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村民拿出闲置农房以间数入股,由村和投资者共同规划运营,每年保底分红外,还能按比例收取利润分成。美丽的山村景色吸引了沪、宁、杭等多地游客,130个床位在节假日时常爆满。“村民们争着出租闲置农房当‘房东’,今年又有好几家民宿正建设中。”高湾村村党支部书记赵志应提高了音量。

前不久,嵊州市雅璜乡迎来了一批特殊客人——乡村“看房团”。这批“看房团”,专为村里的闲置农房而来,村民们笑道:“破旧泥墙房,如今要变成‘会下金蛋的鸡’啦。”

嵊州市里南乡东坑口村(何家坞)是嵊州最早引入社会资本盘活闲置农房的乡村。两年前,该村在对原始建筑和周围环境妥善保护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当地乡贤李培君,打造了一批生活气息浓郁的民宿,渐渐打响“何家坞”品牌连锁民宿,目前该品牌已在里南、雅璜等乡镇改造闲置农房3000多平方米。温州籍设计师黄兆松先后在新昌县镜岭、小将、沙溪等镇5个村激活4000多平方米闲置农房,打造了“发现·沙骑”“发现·禅意”“发现·鸟山”等“发现”系列品牌连锁中高端民宿,成为上海等地游客“远方的家”。

不少村民看在眼里,艳羡在心,也纷纷上手。走进新昌县东茗乡下岩贝村,外来青年吴鑫鑫的“东眉悦居”民宿的红火让村民们“红了眼”,在吴鑫鑫的带动下,村民们纷纷开办农家乐,茶乡人家、云溪山庄、望峰楼……全村现有农家乐(民宿)14家,180张床位,户均年增收20万元以上。返乡农民也参与到闲置农房创业的大军中来。上虞区长塘镇组建了“竹乡驿站”品牌新型农家乐联合体,全镇已有7个村20余家农家乐参与,都由返乡农民改造闲置农房建设,农户收入成倍增加。

绍兴市还多业并举多点开花联合激活,让一处处闲置农房变成一座座“黄金屋”。在柯桥区香林村,有华少影视工作室、活禅酒店、乡愁馆、咖啡吧、蛋雕馆等不同类型的激活业态。在新昌县董村,有家训馆、国学馆、骑行道、漂流项目和“沙骑”“松宿”“悠然居”等农家乐(民宿)。在嵊州市白雁坑村,有登山道、陈列室、创作室和“榧香人家”等众多农家乐(民宿)。

资本、人才、资源等多元激活,闲置农房的多种功能和价值得到发掘,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农村正日渐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一幅乡村振兴的图景开始展开。

上虞区陈溪乡庙下村激活的“墨隐居·花墅”

全面振兴,乡村的未来鲜活明媚

“激活闲置农房绝不仅仅是几幢房子这样简单的事,它还关系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城乡、区域交流,关系着乡村生活方式的改变。我们希望通过激活要素、市场、资本,最终指向乡村与人的全面发展与振兴。”绍兴市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地处覆卮山腰的上虞区岭南乡东澄村,村民抓住乡村旅游的契机,激活自有闲置农房,发展乡旅项目,从昔日的“光棍村”摇身一变成观光村。20余户农户创建了“浪泉民宿”集体农家乐(民宿)品牌,吸收150多名村民就地就业,为农民增收500余万元。闲置农房激活产生的化学反应,激活其他旅游业态,促进农民增收。

激活闲置农房,打开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乡村旅游、特色农业、文化创意、来料加工、养生养老、电商物流、后勤服务等农村各种产业跟着发展兴旺起来,让一间间闲置农房成为一棵棵“摇钱树”,变原来的“看风景”为“卖风景”,农村人也形象地说“好看也能当饭吃了”。

在新昌县儒岙镇南山村,村民将编草鞋、纺棉线、织带子等10多门老手艺进行重现。很快,一些村民成为“模特”,在他们手中,老手艺“活”了起来。现在,村里正计划建一个民俗博物馆,不仅展出老物件,还要让30多门老手艺有序传承。

诸暨市东白湖镇新上泉村激活的越红博物馆

在越城区斗门镇荷湖村,村集体盘活原先废弃的1000余平方米集体闲置农房,收集展示水车、耕犁、箩筐等各种农事用具,打造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农耕博物馆,成为中小学生接受农耕教育的基地。

在诸暨市江藻镇梓尚阁村,随着3位毕业于中国美院的年轻创客入驻,曾经门前杂草丛生、屋内蜘蛛结网的老房子,被改造成了工作室,山上的毛竹、废弃的坛坛罐罐,变成了好看又有趣的艺术品。在他们的影响下,村民们也参与各种设计,小山村散发出迷人的艺术气质。

在激活过程中,绍兴市注重打造多种艺术创作基地,融入传统文化,极大地推动了农村文化繁荣兴盛。通过建设博物馆、农耕馆、国学馆、创作室、纪念馆等乡村文化基地,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民俗文化、红色文化、饮食文化、“非遗”文化、传统手工艺、现代设计和音乐、戏曲、书画、摄影、围棋、美学等多种文化、艺术,在农村不断挖掘出来,弘扬起来,乡村文化得到传承与发扬。

“有田才有营生,生活与田地紧密相连,生田村的名字寓意质朴深远。”曹东川、肖磊两位海归硕士一起走进新昌县沙溪镇,用闲置农房做起乡村实验。这个实验名叫“乡野新生活空间”,通过打造乡村创客空间吸引志同道合的人,构建一个更广阔的乡野文化空间,获得有机更新、成长的能力,而这,其实即是乡村价值再造。

人才,高擎起乡村高歌猛进的火炬。通过激活闲置农房,促进了各类人才“上山下乡”,回归农村创新创业,开创乡村新空间。柯桥区周永利、诸暨市杨思班、嵊州市胡义春、新昌县吴宝芹等企业家下乡来了。设计师朱利钢、陈卫江、陈伟杰等在农村发展了事业。音乐家何占豪、艺术家陈惠青、摄影师梁柏林、大学教授沈永安、陶瓷大师陈国荣等创办文化创意工作室。留学生徐益伟等农创客生产多种特色农产品。大学生陶大伟、娄正行、王园园等开设共享民宿等新业态。

农村来了“新人”,“新人”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社会治理。许多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在激活项目里当施工员、服务员,为客人定制特色农产品,共度端午、重阳、春节等传统佳节。许多新农民融入了村集体,当起了指导员,有的为村里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等出谋划策;有的给村民免费量血压、测血糖等开展健康服务;有的通过志愿者、才艺表演等活动享受积分,减免了租金。

“闲置农房激活计划”,为乡村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不仅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还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让每一寸土地物尽其用,让每一个村庄鲜活明亮,让乡村价值得到全面体现与发挥,绍兴正在积极进行中的这场革命性实践,蕴含的也许是中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潮流。

聚焦|上虞发放全国首张宅基地及房屋租赁使用权登记证明……

颁发登记证明

继上虞区在全国颁发首本宅基地及房屋租赁使用权证后,日前,上虞发放了全国首张宅基地及房屋租赁使用权登记证明。凭租赁使用权登记证明,绍兴上虞大通市场发展有限公司拿到了上虞农商银行的23万元抵押贷款。

宅基地及房屋凭租赁使用权登记证明(其中之一)

对于宅基地及房屋租赁使用权

不少小伙伴可能还是有些陌生

先来做个小科普

宅基地及房屋租赁使用权登记,旨在促进农户、承租人对闲置农房出租、承租的积极性,提高闲置农房的出租率、承租率,从而进一步激活闲置农房,使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改革真正落地,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推动乡村振兴战略。

该登记权利类型分为:

1、宅基地及房屋租赁使用权。通过租赁形式,利用农村已经不动产登记的闲置农房,开展民宿、养老、休闲等途径进行激活,使农民增加收益,承租人在租赁期内取得农房租赁使用权。

2、宅基地及房屋租赁使用权抵押。允许承租人依已登记的宅基地及房屋租赁使用权,设立租赁使用权抵押,用于融资抵押担保,解决闲置农房激活中翻修、装修、经营等必要的资金支持。

上虞发放全国首张宅基地及房屋租赁使用权登记证明

上虞区为解决农村大量闲置农房问题,2017年在绍兴市率先实施闲置农房激活试点工作,推出闲置农房激活三年行动计划,计划激活闲置农房100万平方米。

为让闲置农房真正“活”起来,上虞创新推出宅基地及房屋租赁使用权登记办法,明确承租人在租赁期内拥有宅基地及房屋租赁使用权,有效期最长20年,且凭租赁使用权证可用于融资抵押担保,以解决承租人在房屋装修和经营过程中的资金困难问题。

位于丁宅乡上宅村芋艿湾的三幢农房

今年6月20日,上虞颁发了全国首本宅基地及房屋租赁使用权证书。上虞国土分局积极牵线农商银行与承租方大通市场发展公司间的贷款资金,并以租赁使用权作为抵押,颁发了租赁使用权登记证明,帮助承租方更大限度地发挥宅基地及房屋租赁使用权价值。

“宅基地及房屋租赁使用权抵押登记,可以有效保障租赁双方的权益,充分调动双方积极性,同时,解决承租人抵押融资和银行资金安全问题。”上虞国土分局负责人徐荣华表示,上虞积极探索中央乡村战略振兴和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的改革要求,以宅基地及房屋租赁使用权抵押方式办理融资,解决了农房抵押难、交易难以及租赁权可流转等问题,将有助于农民增收、乡村振兴。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