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3•15:恶意扣费类投诉增长10倍,恶意逃废债呈现组织化
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又要来了,自从去年央视315晚会后,整个消费金融行业历经了一轮大整改。
不破不立。监管同时出台了一系列的规范文件,助力行业持续发展。如出台《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规划发展金融科技;出台消费金融行业利好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推动消费金融专业化发展。
借助3•15这个特殊的时间点,消金界为大家总结了过去一年消费金融行业用户与商家间的关系变化。
这份统计性榜单源于聚投诉、黑猫投诉和消金从业人员的深入调研,在发现问题的同时,也和大家一同思考,消费金融未来如何更健康的发展。
消费金融投诉现状
1.投诉量剧增
消金界从聚投诉2019互金报告中发现:
2019年,21CN聚投诉共接到全国消费者对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有效投诉量612971件,较2018年增长190%,其中301252件获得解决,解决率49.1%。
2019年,超过7800个互金商家被投诉,其中有效投诉量超过100件的商家有720个,比2018年增加416个。
从图中得知,2019年受春节假期的影响,2月有效投诉量全年最低,随后受央视3·15晚会推动,3月有效投诉量暴涨,达到67239件,为全年最高,月投诉量在4-6万件上下波动。
此后一年,监管多部门联合出手,持续整顿互金行业乱象,全链条、全方位打击以“套路贷”为首的违法平台,并确定和实施P2P网贷行业的市场出清与转型政策。
2.问题解决率悬殊
当然被投诉也不全是坏事,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公司与行业改进。
在去年聚投诉,投诉量排名前100的商家。其中有21个商家投诉解决率超过80%。投诉解决率最高的商家是分期乐,达96.7%。
解决率超过80%的商家:
分期乐、给你花、现金巴士、中邮消费金融、人人贷、新橙优品、即有分期等。
同时还有大量解决率较低的企业:
平安普惠、我来数科、维信金科、有用分期等排名靠前。
重点投诉的问题
1.“套路贷”投诉最多
2019年4月9日,全国扫黑办首次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开发布“两高两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办理扫黑除恶案件的四个意见(《关于办理恶势力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办理“套路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办理黑恶势力刑事案件中财产处置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办理实施“软暴力”的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对依法严惩“套路贷”犯罪、准确认定采用“软暴力”手段实施的具体违法犯罪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
聚投诉平台2019年5月投诉报告显示:
“两高两部”上述四个意见施行后,部分平台将“高炮”升级为“加农炮”“迫击炮”,借款期限从7天缩短为6天、5天甚至4天,将砍头息提升至40%。其中,富友支付、快钱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机构为此类违法平台提供了支付通道。
聚投诉平台2019年8月投诉报告显示:
一些导流平台继续为高炮平台导流而遭大量投诉。在“云剑行动”开展两个多月后,一次性还款的短期借贷高炮平台的数量明显下降,但更为疯狂的高炮平台在继续活动,如“XX钱包”等平台在用户填写资料后直接下款,并扣除近40%砍头息,借款期限仅有4天。另外,一些所谓分期还款的平台,实际为借款期限7天,收取35%砍头息的高炮平台。
从投诉的问题中看出,用户重点投诉的是阴阳合同。这与高利贷有本质区别,高利贷是高利息,而套路贷的本质通过各种手段去占有本金,并且套路贷往往伴随着暴力催收等违法犯罪行为,可以说是信贷业的地下产业,如同互联网中的“暗网”。
经过一年整治,目前在聚投诉和黑猫人投诉上,关于套路贷的投诉率依然居高不下。
经过仔细分辨发现,目前主要形式的套路贷为之前的变种,部分套路贷公司换个马甲继续做。
不过,这些投诉也并非完全是平台方过错。
消金界发现,根据投诉的详情和截图来看,很多投诉套路贷的案例并没有套路贷的特征,更像是由于投诉人不满利率和还款服务等,而假借“套路贷”,目的是给平台施压,希望受到重视,降低利率或延缓还款。
2.砍头息与高利率是焦点
给借款者放贷时先从本金里面扣除一部分钱,这部分钱称之为“砍头息”。这是监管已明令禁止的行为。目前主流产品已整改,但在小平台上,这类行为还较为普遍。
除了砍头息外,另一种投诉最多的就是利率高。其中到底是APR还是IRR贷款利率,一直争议的重点。
目前绝大部分商家采用的利率计算方式,是利息/本金的APR算法。而在监管严格的银行业等传统金融行业,一直采用的都是内部收益率(IRR)。
这一问题同时也是从业者关注的焦点。央行在2019年底发文披露贷款利率陷阱时,运用IRR概念计算实际利率。
如果以IRR计算,此前大部分信贷产品均需要整改。以某家现金贷平台为例,其对外宣传总体借款成本不超过借款金额的36%;而以IRR方式重新计算,得出利率却为84%,已经是“高利贷”了。
3.恶意催收与获取通讯录是重灾区
恶意催收是投诉的重点区域。从投诉的案例可以看到,电话骚扰、威胁恐吓,甚至之前直接上门暴力催收都是举报的重灾区。
消金界对两大投诉网站梳理发现,相较2018年,恶意催收的案例并没有明显下降。
而在暴力催收的投诉中,平台获取借款人手机通讯录被频频提及。平台方催收中打爆通讯录,对借款人的社会关系与现实生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消金界发现造成这样现实的原因是,很多互金企业不重视贷前风控,为了占领市场,对前来借款的人不进行专业的调查,或者对借款人的审核标准降低,后期回款更多依赖催收。
在用户不按时还款后,平台读取通讯录,暴力催收就成了不得不用的手段。
另一种原因是,在相关监管政策出来,部分用户恶意投诉与举报,试图通过媒介施压平台,以期达到不用还款的目的。
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2019年发文称,“恶意逃废债”人群以“反催收”名义,成为了有组织、有预谋的“老赖”。这些“恶意逃废债”人群中的很多人,发起、成立了各种形式的反催收公共聊天群,大多集中于QQ平台。
协会同时发文《网贷机构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失信惩戒机制进一步完善》,表示未来全量接入央行征信系统的网贷平台数量增加,所有数据全部联通,借款、还款记录变得有据可循,平台的综合信用评估能力将大大提升。此外,恶意逃废债情况可能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还款效率增加,出借人的债权利益得到实质性保障。
4.恶意扣费类投诉年增长近10倍
自2018年4月起,恶意扣费类投诉开始逐渐增长。2019年10月之后,此类投诉大幅攀升。用户发现,有些公司被大量投诉后,会更换A名称;有些公司则会直接注册多个马甲公司,运营此类A,避免实际运营的主体公司被投诉。
2019年,聚投诉平台关于“恶意扣费”的投诉超过48500件,较2018年增长近10倍。
行业如何持续健康发展
1.遵纪守法,不做套路贷等违法生意
去年相关部门已明确表示将对“套路贷”违法犯罪活动继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对网络“套路贷”犯罪涉及的技术服务商、数据支撑服务商、支付服务商、推广服务商等进行生态式、全链条打击。特别是对明知是“套路贷”却仍为其研发系统平台和APP的科技公司、为“套路贷”进行网上推广的网站和平台、为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提供数据支撑的数据公司、为“套路贷”开通资金结算渠道和提供支付服务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等,公安机关将依法查处、严厉打击,绝不姑息。
对于消费金融企业来说,合法合规是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底线。随着互金行业的深入整治,未来违法的企业必定被逐步淘汰。
今年开年相关会议中也指出要防范“套路”借贷金融服务风险。其中对平台是否存在自动扣款授权或中介费、咨询费、会员费等可能影响实际借款利率的其他费用做出明确打击的要求。
2.优先使用IRR设计产品,并且不超过36%
目前关于利率的计算方式,监管部门并未明确规定应采用APR还是IRR计算年化利率。因此,绝大多数平台仍采用APR来设计产品借款利率,以达到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也越来越多的金融消费者按IRR计算借款年化利率,要求平台调整利率。
随着2019年10月21日,“两高两部”《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正式施行,一些平台开始按IRR的利率计算方式,调整产品年化利率至36%以下。
2019年12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其微信公众号发文解析常见贷款利率“陷阱”,指出应采用IRR计算年化利率。
随着新的各种政策要求,未来采取IRR利率,并且不超年化36%会成为趋势,提前适应市场有利于消金企业长远发展。
3.做好贷前审核,不过度索取信息,杜绝暴力催收
早在去年1月25日,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A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决定自2019年1月至12月,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A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专项整治的A范围涵盖了电子商务、地图导航、快递外卖、交通票务等多方面。
但是我们看到,关于非法读取通讯录之类的违规仍层出不穷,这是依靠贷后,高息覆盖高风险的做法,同时也是一种恶性循环。
而贷款前审核如果做的好,可以最大限度的把风险挡在门外,这样对索取通讯录的需求也会减少,暴力催收也会随之降低。
而且随着相关法律的出台和监管严厉查处窃取用户隐私,平台更需要做好贷前管理,以降低风险,同时优化贷后合法催收。
4.积极处理投诉问题,扩展新的市场
加强与投诉平台的沟通,积极处理相关问题。
消金界发现,在投诉平台上,部分内容与其投诉内容并不相符。如在“套路贷”投诉中涉及的一些头部平台,相关产品合规合法,都是银监会备案通过的产品,但用户或因为业务员前期沟通问题,或因为无法还款,或因为恶意逃废债而发起了以“套路贷”为名的投诉。
近期在疫情影响下,信贷业务的违约率上升。各大机构也都按照监管要求,减免或延缓了还款。但在相关投诉平台上,很多一模一样的投诉,一样的文本形式,非常标准的话术“结伴”出现,甚至有“手把手指导”一些适用于疫情期间拖延还款的“套路”,比如伪造温度计上的体温显示。更有一些人公开宣称,按照他们的方法,很多人已退费成功。这些人还在“招募”更多人加入恶意违约组织。
如果出现此类问题,平台方应积极主动与投诉平台沟通,尽早消除影响。
与此同时,平台方可挖掘新的市场需求。随着四五线城市消费的增长,他们的信贷需求明显扩张;在5G等新技术的刺激下,新的市场需求正在释放。
总得来说,在降息降准的预期下,消金资金成本在未来一段时间会有降低;在疫情结束后,借贷市场将会重新燃起,及时调整思路,扩展新的场景分期市场,是新的一年更好的选择。
3•15是消费者权益日,也是商家改进服务日。相信时刻关注用户需求,不断改进服务,信贷业将会赢得消费者的信赖,持续创新与增长。
最近大火的“现金贷”,是毒瘤还是机遇?
2017年春节之后,各个媒体都出现了有关现金贷、网贷行业交易规模和在贷余额数据的内容,有关现金贷的搜索指数也大幅度上升。不过关于现金贷的新闻多以负面为主,有些人甚至提出应该取缔现金贷,现金贷是互联网金融的毒瘤,不该存在。那么现金贷到底是不是毒瘤,未来又该何去何从?
现金贷迎来发展风口
合规整改的阵痛以及银行存管倒计时,让互联网金融急剧洗牌。伴随着监管“小额分散”的业务引导,消费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其中现金贷更是火热,不断有大量平台加入这个行业。
现金贷,是小额现金贷款业务的简称,具有方便灵活的借款与还款方式,以及实时审批、快速到账、额度小、期限短等特性。其中新聚集起来的蓝领人群正是现金贷的主要人群。据最新数据显示,互联网金融行业中做现金贷的平台预计超过千家,但市场上活跃的现金贷平台不足百家。目前现金贷行业整体业务规模在200亿左右,未来有望达4000亿以上。
目前来看,国内现金贷不像美国P行业存在获客成本高居不下、数据获取成本高、品牌忠诚度已建立等因素,国内行业尚处在流量、数据获取和品牌的红利期,进入壁垒低,特别是在网贷监管意见落地后。有业内人士称,网贷平台中六七成的平台转型从事现金贷一类的业务,未来还将有大批团队涌入这一行业。
“高利息”饱受诟病
然而,目前国内现金贷的市场并不成熟,存在的诸多问题。野蛮生长的背后,现金贷的风险问题也开始暴露,超高的利率、隐藏的服务费,让很多借款人成为“债务奴隶”。
现金贷目前主要被诟病的一点就是:高利息!
关于现金贷隐形利率屡超年化100%的现象备受关注。有媒体报道,每笔三五千元,最多不过2万的微贷业务,年化利率有的甚至高达600%。尽管在去年大学生裸贷风波之后,大学校园里现金贷乱象有所收敛,但隐形的高利贷问题依然存在。
“综合年化利率高达600%只是个别极端案例。”有业内人士分析表示,作为短周期的借贷行为是不能用长周期借款的期限来测算借款利率,对短期借款进行年化利率计算不具有意义。网贷天下副总经理胡适迷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自2015年9月1日起,高院已经有年利率36%以上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相关规定,划定了“两线三区“,24%以内的受民事法律保护,24%—36%的部分部门法院可协助协调,超过36%的属于高利贷,出借人不再受相关法律保护,法院也可不受理此类经济纠纷。目前现金贷平台算上手续费,远远超过这一年化利率,平台实际处于法律弱势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催收乱象。
诸多不确定性风险
现金贷的“高利息”或许有被夸大的嫌疑,但是一些不确定性风险却是现金贷无法避而不谈。除最常见的经营风险、市场竞争风险、道德风险之外,现金贷还存在由于风控薄弱引发的多头借贷问题和欺诈风险。
相关调查发现,小额现金贷人群中,有多头借贷行为的用户占比超过50%。前海征信研究院调查认为,多头借贷用户的信贷逾期风险是普通客户的3~4倍,贷款申请者每多申请一家机构,违约的概率就上升20%。网贷平台面临的无论是信用风险还是欺诈风险,都可能带来巨大的损失。
而多数网贷机构在设定借款利率的时候就已经将各类风险计算在内,最终逾期和多头借贷等风险大部分都会分散到借款人头上。
另外,在目前监管处于空白的情况下,政策有着长期不确定性风险。现金贷的野蛮生长必然会引起监管的注意。“现在舆论环境压力比较大,如果一直有类似于校园贷的负面事件,监管应该会有举动,这也是行业面临的洗牌节点。”行业人士表示。
从事过现金贷的网贷人士说,微贷业务每笔金额很少,但是在成本上与做几十万、几百万的业务差不多,同时坏账又多,这就使得部分现金贷平台剑走偏锋,出现超高利率,越过法律红线。
行业如何规范发展
早在去年6月,美国监管部门曾经下发了关于发薪日贷款的征求意见稿,其中就规定了“要保证出借人有偿还能力,试图终止“债务陷阱”怪圈,还要求建立监管报告机制;此外,逾期部分,还将会对罚金机制进行监管”。
国内可参考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实践,对行业的借款金额和服务费作出上限限制,现金贷要起到协助“过关”而不是推坑的作用。现金巴士创始人兼CEO唐阳认为,“借款金额不超过2000元或借款人月薪的25%、每日最多收取1%的服务费、设置还款上限、总费用不得超过借款本金”的规定会比较合理。
现金贷的风控主要是反欺诈。建议在加强民间借贷信息共享,建立和开放个人征信系统,在建立大数据反欺诈等核心风控的基础上,再考虑渐进地开展类似业务。
从现金贷平台方面来看,一是完善大数据体系和风控模型,放款给那些急需用钱的人,需要快速判断用户画像,需要很强的大数据和风控模型来做支撑。二是准确评估用户属性,产品定价回归理性。筛选出相对优质的客户群体,从多方面的数据来判断是否可以支撑最后的贷款利率全方位维度全面分析,明确判断客户用款场景,降低坏账率。三是提高借款人的认知度,借款用户也需要接受教育,意识到现金贷的高额利息,以及逾期时带来的后果。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规范与透明。现金贷的混乱局面,除了借助大数据风控,面对法律的借贷利率红线,平台的规范化和透明化刻不容缓。
起底现金贷:超高利润来源找到了!
视频加载中...
近期,趣店上市神话的急速建构与解构,令现金贷这一行业陷入舆论漩涡。央行最新表态:包括“现金贷”在内的所有金融业务都要纳入监管。
现金贷在近一年来呈现出野蛮生长的态势,银行、互联网金融公司、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等,纷纷推出现金贷产品。根据互联网金融行业第三方监测机构盈灿咨询测算,现金贷市场规模在不到一年时间内,保守测算规模突破6000亿,甚至很大概率达到了1万亿。
这一行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种种乱象,包括利率畸高,风控基本为零,坏账率极高,利滚利让借款人陷入负债危机,不正当催收等等。
在一些人眼中的“高利贷”“嗜血贷”,却是另一部分人的“救命稻草”。从设计初衷来看,现金贷其实是为了覆盖传统金融无法覆盖的人群:现在业内对现金贷的一般定义为小额、短期、无抵押、无担保、无指定用途、快速到账的信用贷款。因此,现金贷应该如何发展,监管应该如何进行,是一个需要行业和政策制定者共同思考的问题。
利率到底是多少?目前有一些观点认为现金贷起源于国外的发薪日贷款()。根据美国CFPB(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的定义,发薪日贷款无须抵押,但会看借款人的工作及薪资记录,要求借款人提供银行账户,授权借款公司检查其资产。借款人必须在下次发薪日偿还(贷款时长一般不超过一个月),贷款额度在500-1000美金左右。发薪日贷款一般通过线下实体店完成。
相较之下,国内的现金贷在借款资质审查上更为宽松,尤其是互联网现金贷产品。用户只需在线提交个人信息,包括个人的身份证号、手机号和社交账号(大部分为淘宝或支付宝账号),有时还需提交个人征信报告,或授权平台进行征信报告查询,就可以快速获得贷款,贷款额度从数百到数万不等。
▲某贷款APP中的“贷款超市”,大部分产品主打快速、便捷。
相对于银行贷款、信用卡等其他贷款形式,现金贷产品的最大优势在于资质审查上的宽松,贷款流程少,通过率高,取用方便。而作为金融服务产品的一种,最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因素是价格,即利率。目前一些大型平台的现金贷产品的名义利率在万3-万5之间,其他小贷平台所宣称的利率也较低,但实际上借款者承担的利率是多少?
以早于趣店赴美上市的宜人贷为例,记者下载了宜人贷APP并查询了其产品利率。宜人贷通过用户的申请资料将用户分为四个信用等级AA、A、B、C,对应的月费率分别为:0.78%、1.29%、1.59%、1.89%。
宜人贷采取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以借款本金10000元、期限12个月为例,信用评级最高的双A用户每月还款金额为905.53元,而最低的C级用户每月还款1013.87元。若按总利息支出与借款本金的比值来看,即使是C级用户,利率似乎也只有21.67%(按(12166.48-10000)/10000计算得出),仍处于司法保护区范围内(年利率低于24%)。
然而,资金是有时间价值的。在分期付款的过程中,借款本金金额每个月都在减少,借款人实际占用的资金并不是最开始的本金金额。这里借用财务概念中的内部收益率(IRR)指标,对贷款产品的真实利率进行评估。IRR的原始定义是使一项投资在未来产生的现金流量现值,刚好等于投资成本时的折现率,一般用于评估项目的实际收益率。通过IRR计算,得出宜人贷AA、A、B、C四个等级的年化利率分别为16.81%、30.03%、38.01%、45.21%。
▲注:此处通过Ex的XIRR函数求出每一等级下的年利率,IRR函数求出每一等级下的月利率。
也就是说,宜人贷的产品中,只有AA级用户的年利率水平低于24%,处于司法保护区;A级处于自然债务区;而B、C两个等级的年利率均为无效区,超过了最高法规定的民间借贷利率36%的红线,借贷合同无效。
而其他金额更小、期限更短的现金贷产品,真实利率水平则更高。据现金贷从业者透露,目前市面上的现金贷产品年化利率从20%~600%的都有。
事实上,分期贷款中实际利率比名义利率高是金融行业常见的现象。即使在银行申请分期贷款,银行告诉申请人的收费水平往往也是依据初始本金计算的分期“费率”,而不是实际利率。
而现金贷公司的主要问题在于,在网络平台上的借贷流程过于简化快速,没有充分的信息沟通过程,平台并没有主动公布出真实借贷成本,或者在交易过程中以醒目标识告知借款者,这就可能涉及到虚假宣传和故意诱导。事实上,宜人贷给出的月费率是所有费用的综合值,包含了利息和平台服务费,平台服务费又分为前期服务费和分期服务费。而这些费用复杂的构成和分类,大部分用户并不知情,用户所看到的,仅仅是一个月费率0.78%的数字。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对中国财富网表示,现金贷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它是一种短期性、投机性较强的资金运用,可能存在一个“消费者幻觉”的问题。对于小额、短期的贷款,按照日利率或月利率计算,借款者还的利息总额可能并不高,因此会认为利率不高,但转化成年化利率之后实际上很高。大部分借款者对于高利率的感知不像大额借贷那样明显。
暴利源于何处?现金贷行业在两年间迅速扩张,新玩家列队入场,老玩家加紧上市,据不完全统计,已宣布或正在筹备上市的现金贷或含现金贷产业链条的公司,已近20家。行业崛起之迅猛,源自于其极强的盈利能力。
以趣店为例,中国财富网查询趣店的招股说明书得知,2016年全年收入达到14.43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514.0%。今年上半年收入为18.33亿元人民币,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93.3%。而利润方面,趣店在2014年和2015年两年持续亏损,2016年开始盈利。今年上半年净利润9.737亿元人民币,已超去年全年,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95.2%。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然而,从用户群体角度来看,现金贷的高利润来源似乎很难解释。现金贷本质上可以看作一种更方便的信用卡,其针对的人群主要是难以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得借贷资质的人,这部分人群普遍存在低信用问题。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江瀚对中国财富网表示,正是由于这部分人群无法达到银行的信用卡达标标准,或传统持牌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标准,所以才会采用网络现金贷的方式借贷。“类似于美国的次级贷,这种情况下故意赖账、故意作假、多身份证办理的现象都是非常容易出现的。一旦放贷企业的合规或者是风险审核不够严格就极易出现坏账。”
借款者群体信用质量相对较差,逾期情况远高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客户。那么,现金贷公司是如何实现如此高的利润增长呢?
高利率和不合理的服务费,撑起了现金贷行业的高利润。
为了规避监管部门对于利率上限的规定,很多现金贷公司将利息与服务费分开,这样单独的利息金额就不是很高。极高的服务费是行业普遍现象,被冠以“管理费”、“手续费”、“快速信审费”等各种各样的名目。
“现金巴士”APP上1000元、14天的贷款,标识的利息费只有4元,但还有72元快速信审费,24元账户管理费,总共费用100元。
甚至有很多贷款平台,在发放贷款前直接以服务费等名义从本金中扣除一部分资金,扣除比例有时超过10%,这在业内被称为“砍头息”。
另一款贷款APP,借款本金10000,实际到账9400,直接扣除了600元服务费。
若将综合费率视作利率,大部分现金贷公司的年利率均远远超过法定红线。然而,现在的法律规定并没有明确金融服务费是否可以被视为利息。趣店的招股书中提及,其2016年的交易中有59.5%的贷款年费率超过了36%,这些贷款的年费率降至36%以下,趣店的收入将会减少3.07亿人民币,是2016年总收入的21%。
一位涉及现金贷业务的某互联网金融公司CMO向中国财富网透露,现有现金贷平台对用户的收费,是依据自己的资金成本、运营成本、坏账的拨备加总,然后再加上一个利润空间。“平台的盈利主要就是来自服务费的收取”。
另外,有些平台会收取高逾期罚金。“现金巴士”平台的罚息方法是:超过7天容时期即为逾期,每日逾期费率是借款本金的2%,这意味着50天后罚金即可达到与本金一样多。趣店也曾曝出“天价滞纳金”,每天滞纳金是未还金额的1%。
高利息、高服务费、高逾期罚金,就可覆盖未还款用户及欺诈用户带来的坏账。综合费率再升高,就可以进一步覆盖各种成本,实现盈利。前述互联网金融公司CMO向中国财富网表示,现在现金贷企业风控的技术手段也在增强,从用户的反欺诈开始,到对用户还款能力、共贷风险的分析,这意味着现金贷公司的盈利还可以增长。
是否有在互联网现金贷平台上借钱不还的人?中国财富网了解到,会有部分这样的人存在,但大部分人借款金额较小,完全没有能力偿还的可能性较小。并且,现金贷平台对逾期者除了罚款之外,还会禁止其再次申请贷款、公布个人信息、打电话告知家人等方式。还有公司使用了第三方催债公司,手段包括恐吓、威胁、骚扰等。一位曾在贷款公司工作的人士告诉中国财富网,其公司自建了专门的“资保团队”,“公司还会有专门的训练,体能和对抗演练等等,其实就是催债的”。虽然催债的人并不会真正采取暴力手段,但大部分人并不会为了一笔小额的欠款,承担这样的后果。
现金贷是否是魔鬼?趣店事件的持续发酵,已经出现了将现金贷比作“高利贷”“嗜血贷”的言论。现在市面上涉及到现金贷业务的公司对此话题十分敏感,几乎到了“谈现金贷色变”的程度。中国财富网在联系宜人贷时,提出采访内容是关于现金贷,该公司公关立即反驳道,宜人贷的业务中没有现金贷,并称宜人贷的“在线个人无抵押信用贷款”与那些“短期高利率的现金贷业务完全不同”。
发薪日贷款到底是天使还是恶魔,即使在英美国家也存在较大争议。但作为一个已经出现并延续多年的事物,是否真的没有任何正面存在价值?
中国财富网采访了一些有过互联网现金贷平台借贷经历的人。有一部分人表示,在手头资金比较紧缺的情况下,现金贷平台确实是一种可以解燃眉之急的方式。“比如换工作的间隙,要交房租了,手头上没钱,下一份工作还没找到信用卡也申请不下来,那个时候网贷平台对于我来说确实像救命稻草一样。”
还有一部分人看中的是现金贷平台的快速便捷。一位刚工作不久的大学生表示,曾经用过支付宝借呗、微信微粒贷等,贷款的主要用途是旅游。他表示,“阿里、腾讯这些平台比较正规,而且贷款可以直接取现到支付宝或者银行卡然后进行消费,使用场景没有信用卡限制那么多。”
另外,还有一部分人通过这些平台为公司筹措资金。一位互联网创业公司从业者对中国财富网表示,小公司一般是轻资产,而且互联网公司也没有什么抵押品,因此在银行贷款很困难。“通过这种网贷、小贷平台筹措资金的情况,一般50万以下都很常见。银行周期慢,而且审核很严,有可能贷不到。”
这些案例只是冰山一角,需求是真实存在的。江瀚对中国财富网表示,到现在为止中国总共发行了5.2亿张信用卡,平均到每个人只有零点几张,所以现在有大量的人是没有信用卡的。传统渠道获取金融服务存在困难,导致了消费者只能转而寻找其他途径。现金贷、网贷平台作为新兴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畸变,则需要监管来进行引导。
国内监管政策早已出台。今年4月10日银监会下发《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首次点名“现金贷”,提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依法合规开展业务,确保出借人资金来源合法,禁止欺诈、虚假宣传;严格执行最高法关于民间借贷利率的有关规定,不得违法高利放贷及暴力催收。
随后,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开展“现金贷”业务活动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和其补充说明两份函件,明确提出将“现金贷”纳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文件要求各地按照情节轻重对“现金贷”P2P网贷平台进行分类处置,对违反相关规定的平台按期完成整改;对涉嫌恶意欺诈、发放高利贷和暴力催收等违法违规的平台,及时移送公安机关进行处置。
8月中旬,上海黄浦区在全国首次提出对现金贷利率封顶,要求不得超过36%;不得收取砍头息、服务费不能在本金中扣除。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廖理曾公开表示,现金贷的确改善了一部分人的福利。政策应该做的事情是引导现金贷的产品改善设计,来解决那些陷入财务困境者的燃眉之急。国内现金贷产品可改进的方向包括:通过放款和还款、定价的方式等把真正需要短期过桥资金的借款人筛选出来;调整借款期限以给续借提供空间;提供有效的激励,来鼓励借款人增加储蓄,尽快还款;健全信用体系,建立完备的信息共享系统,防止多头借贷。
现金贷是否存在原罪?前述互联网金融公司CMO对中国财富网说:“我相信99%的现金贷平台没有在交易过程中存在恶意欺诈或者是强迫用户交易的行为。现在的利率水平、服务标准,都是在市场供求关系之下出现的综合性结果,因为贷款行为是一个用户和平台双向选择的过程。”而作为从业者,对于监管的期待是尽快规范现金贷行业的发展,让风控能力强的平台能够更好地服务用户,从而避免出现这样的结果:现金贷平台之间不断进行利率、获客能力、获客成本等等盈利指标的比较,而社会公众只是简单地对现金贷进行一个负面定性。
廖理表示,监管应该做到的是,“使不好的东西远离我们,把好的东西留下来,这样我们才能有真正好的现金贷的产品,真正实现普惠金融”。
编导/剪辑:胡长虹
摄像:邓浩李大鹏
配音:毕天骄包装:王克伟记者:顾志娟
编辑:熊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