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中国银行理财产品贷款

本文目录

提前还房贷成新“理财”方式,00后也爱投资黄金,年轻人的理财都在这么玩

极目新闻记者雷原

前段时间,支付宝发布了一组“95后”的基金数据,数据显示从接触基金的时间来看,“95后”平均22岁买入第一只基金,比“90后”早5岁开始理财;就持有基金的数量而言,“95后”人均持有2.72只基金,最多有人同时持有3115只基金,是当之无愧的“基金海王”。

业内人士指出,投资基金是年轻人的重要投资方向之一。除了购买基金,现在的年轻人又有哪些新鲜的理财花样或者理财偏好呢?

“提前还房贷”也是一种理财

8月1日,某银行在官网发布公告,将对提前还款收取本金金额的1%作为补偿金,对此引发市场广泛热议。不过,目前该行已经删除了相关公告。

其实,今年上半年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提前还贷潮”,一大波年轻购房者选择提前偿还房贷,有购房者表示,“当稳定的投资收益不如房贷利率时,提前还款能节省利息支出,节省利息就是赚钱了。”

记者浏览某大型社交平台,发现不少年轻购房者分享了自己提前还房贷的经历,“提前还贷”似乎成了一股潮流。那么,为什么“提前还贷”在年轻人中突然大受欢迎,是否应该选择提前还贷,手头的钱是该用来还贷还是理财呢?

诺亚财富产品高级经理文静在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短期视角来看,当下的经济环境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投资理财的风险大于收益,确定性强的理财收益都不太高。很多年轻人没有多年的投资经历,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如果只看当下的市场风险收益比,确实不如把贷款提前还完。

“当下年轻人的工作、收入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收入降低的同时还要继续还贷,再加上房价的下跌,导致大家怨声很大,所以很多人想一次性把房贷还了。”文静进一步指出,“当然我觉得这是一种不太理性的做法,因为一般来看,个人及家庭或者一个公司有一定的负债率,同时保持一定的资产流动性,从整个资产的健康度来说会更好。”

对于“提前还贷”也是一种理财的看法,文静指出,因为目前保本保息、确定性强的定期存款或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是低于房贷利率的,然而贷款是必须要去还的一个负债,在收益这么低的情况下,购房者会认为不如把贷款提前还掉,这样的话理财或者存款的收益与房贷利息之间的利差会被认作是赚到的钱。

对于年轻人该还贷还是该理财,文静表示应该站在更高维度去看待这个问题。“一般的年轻人,如果说收入和职业以及自己的行业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那么我还是不建议他们提前把这个贷款还完。”文静指出,一个人的职业生涯随着资历和年龄的增长,收入是成正比的,所以短期的借贷行为,其实是为了让长期的时间所产生的价值更好地带来一个增值作用,因为时间越长,资历越老,收入就会有一个阶段性的提高,那么在未来,房贷压力一定是更小的,而且手头上留一定的流动资金用于投资理财、投资资本市场,一般来说在好的市场环境中是可以覆盖贷款利率的。

攒“金豆豆”成00后理财方式

曾几何时,谈及爱买黄金的人群,人们似乎第一时间就会想到“中国大妈”,但如今,年轻人已成为中国黄金消费的主力军。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在年轻人中,以“金豆豆”为主的“1克金”商品迅速走红,“金豆豆理财”受到众多年轻人的追捧,每月能攒下几颗“金豆豆”也成为不少年轻人的理财目标。

备受年轻人喜爱的“金豆豆”是指重量约1克、如豆子般圆圆的小颗粒黄金。记者浏览主流电商平台发现,1克的金豆豆售价约在400至600元人民币之间,金豆豆由于体积小,工费低,非常畅销,销量好的商家月销售量已超过两万件。

“攒钱不如攒金豆豆,相比黄金首饰,金豆豆克重小,工费低,按照自己经济能力,每月存几颗还是挺好的,不会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也非常有成就感。”90后的小华笑着告诉记者,“日积月累我也能有自己的小金库,早日变成一枚富婆,留着的金豆豆以后也能给自己打一件美美的首饰。”

“钱没存着也是花掉了,吃吃饭、逛逛街钱就没了,现在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每月存5颗以上1的金豆豆,毕竟黄金最保值。”95后小杨表示,自己专门买了个透明的小瓶子存放金豆豆,特别期待自己把它存满的那一天。

“金豆豆是按大盘价买的,我会选择在价格低一些的时候入手,很多人喜欢买基金,但我觉得攒金豆豆是一种更有意思的理财方式。”00后小胡告诉记者,自从开始攒金豆豆,自己也开始关注黄金的涨跌,慢慢学着理财,进行自我财富管理。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方面,相比大克重的金条、重加工的黄金首饰,1克的金豆豆花费不高,对年轻人来说非常的友好;另一方面,相比基金等理财产品,黄金更能稳定保值,年轻人“金豆豆理财”的过程类似于定期投资,通过长期、稳定的投入,可减小金价波动的风险。但若选择在网上购买“金豆豆”,则应保持谨慎的态度,注意黄金的纯度,理性消费。

部分年轻人开始“晒存折”

除了提前还房贷、投资黄金等主动的理财方式,部分年轻人中掀起了存折“复古风”。面对“月光族”、“要剁手”、过度超前消费等问题,把钱存入定期存折里,用这种“被动”的理财方式来实现财富管理。

受访者晒出的定期存折

“94年出生的,现在才拥有第一本存折算不算晚”“只要有闲钱了我就会存进去,限制自己的过度消费”“存折真是挽救了我,强制存钱保住了我的钱包”……在某大型社交平台上,记者看到不少年轻人晒出了自己的存折照片,分享自己办存折的经历和感受。

随着支付手段的不断便捷,如今大多数人都选择用银行卡来代替存折,或是直接使用支付宝和微信,但记者了解到,现在部分年轻人又重新用回了存折。

“存钱的道路真是太艰辛了,我尝试过买基金、余额宝、定投,甚至把银行卡解绑、信用卡注销,最终都宣告存钱失败。”95后小舟告诉记者,在社交平台看到不少人晒出了存折,抱着试试的想法,自己也去银行开了一本定期存折。

“定期存折的不便利性反而让我把钱存了下来。”小舟表示,存折存钱的仪式感太好了,存折放在手里的感觉和支付宝里一串冰冷的数字相比真的是天差地别。“数字形式的钱放在手机里,花钱的时候轻轻一按就出去了,根本就没有心疼的感觉,拿着现金存入存折的满足感让我心里非常踏实。”

“每个月的工资都花完了,只要还有钱就会去买买买。特意在银行办了一张存折,有钱了赶紧放进去,用这种强制储蓄控制自己的透支消费。”今年25岁的小伊表示,自己工作三年了,一分钱没有存下来,甚至每个月还有花呗等着自己还款。存折这强制储蓄、不能绑定手机、只能现场取钱真的帮助自己控制了消费。

业内人士指出,如今的消费渠道非常便捷,花呗、信用卡以及各类贷款让不少年轻人不断“透支消费”,甚至“以贷养贷”。年轻人开始办存折、晒存折其实也是一种好的现象,是他们对于自我消费行为的反思,在一定程度上能扭转年轻人的过度消费,让他们回归良好的消费习惯,重塑理性消费的观念。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三个利差故事:读懂提前还房贷的理财新思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叶麦穗广州报道

“要不要提前还房贷”成为近期热议话题。不少人晒出提前还贷的经历,声称省出的几十万元钱相当于理财。目前提前还贷的主要原因,是房贷和其他理财品或者贷款之间的利差。集中在三方面,一是房贷和理财产品之间的利差;二是商贷和公积金之间的利差;三是房贷和其他贷款之间的利差。

理财和房贷之间的利差

王洁是提前还房贷的“赢家”之一,她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去年她在广州海珠区购买了一套房,约贷款280万左右,其中60万为公积金贷款,220万为商业贷款,商贷的利率为5.15%,按揭期为10年,还款方式为等额本息。

“我是从2021年6月开始第一次还款,第一个月还款的金额是23282元左右,其中偿还本金1.4万,利息9356元。以此计算我第一年的贷款利息就超过10万,这对于我来说负担还是挺重的。后来年底的时候,一笔定存到期我就一次性付清了所有的贷款,但6个多月的时间付出的利息差不多6万。”

王洁表示本来提前还贷,还需要给银行支付一定的违约金。根据贷款银行的规定,放款一年内提前还款,需要支付还款金额的1%,1-2年内提前还,需要支付还款金额的0.5%,2年以上则不用支付。但是因为她是银行的VIP客户,经过申请就免付了这笔违约金。

“主要是刚好有笔钱回来。我之前做了一笔3年期的大额存单,利息大概在4.5%左右,到期之后发现很难再找到更好利息的类似产品,多数产品的年化利率都在4%之下,这个时候如果我继续再做理财,和银行贷款之间的利差超过了1.15%,肯定不划算,于是就决定提前还款。去年12月20日结清之后,我感觉一下子轻松了不少,毕竟每个月给银行9000多的利息不是一个小数目。”王洁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按照王洁的贷款金额和还款起算计算,其原本的总利息为61.95万元,提前还款给王洁省下了50多万元的利息。

“普通人每年如果没有5%以上的稳定投资收益,可以考虑提前还贷。”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他坦言身边不乏提前还贷的朋友。

公积金和商贷之间的利差

据了解,目前选择提前还贷的方式大致有三种,一种是全部提前还款,适合资金充足的人;另外两种均属于部分提前还款,但视收入、消费需求等会选择缩短贷款年限或者降低还款额度等两种方式。

对于提前还款的原因,多数贷款人表示由于前两年楼市较为火爆,当时为了抑制市场上的炒作行为,银行不约而同的提高了房贷利率,全国的房贷利率普遍在4.6%到6%之间,这造成了还贷成本较高,提前还贷就是为了降低成本。

此外提前还款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近期合适的投资品不多。开年以后,受到美联储“收水”的影响,全球资本市场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撤,股票和基金都呈现一定程度的浮亏;此外银行理财、大额存单等风险较小的固收类产品则收益节节走低,市场上5%以上收益的理财产品难觅。常规投资收益无法覆盖房贷利率,对于理财小白或谨慎型投资者来说,与其拿钱存定期买理财,不如提前还房贷。

林明也是提前还贷一族,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采取的是部分提前还贷的方式。“前年为了结婚买了一套小户型婚房,贷款额度在160万左右,采取商贷+公积金的方式,其中商贷的金额大概是100万,不过我公积金账户上大概可以取出35万,于是办理好商业贷款之后,就从公积金账户取出来,提前偿还了商业贷款一部分。毕竟和商贷相比,公积金的利率要优惠的多。”

林明计算如果按照商业贷款100万,5.3%的利率,20年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利息高达62.4万元,如果按照65万的总金额来计算,则利息降到了40.6万元,利息下降21.8万元。

其他贷款和房贷之间的利差

各种贷款产品之间的利差也是提前还贷的诱因之一。广州私人企业主刘倩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自己一套住宅的贷款还剩近50万,由于是二套,利息为5.6%,如果她提前还款之后,再将房屋抵押,抵押贷可以降到3.9%(先息后本),之间就有1.7%的息差。不过刘倩表示需要提醒的是,这个优惠利率,需要个人名下有注册公司企业才可以。

除了上述提到的原因之外,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还有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是因为去年开始,多地为了限制炒房,不断出台严控措施,此前一度出现的房价突进局面得到控制,有些地方的房价甚至见顶回落,这让高杠杆买房的投资人热情消退。“打个比方,如果当地房价每年涨10%,贷款利率5%,购房者贷款购房冲动就会增强,愿意增加杠杆。但是如果房价不涨,甚至出现回调,购房者这时候就会想着收缩杠杆,于是就出现了提前还贷的现象。不过提前还贷的前提是手头资金充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分享提前还贷的人群多集中在“80后”和“90后”群体。

一组数据也可以看出,今年以来购房者的贷款意愿出现降低。央行2022年2月份金融数据显示,住户贷款减少336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911亿元,中长期贷款减少459亿元。

中长期贷款以按揭房贷为主,减少意味着当月新增贷款金额低于当月还款金额。这项数据自2007年开始统计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5月13日,央行公布了4月金融数据,没有公布中长期贷款,而是将住房贷款从住户贷款中单列出来,这项口径更直接的数字减少605亿元,同比少增4022亿元。住户贷款主要包括住房贷款、消费贷款和经营贷款。

(应受访者要求,王洁、林明、刘倩均为化名)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深度」年轻人理财新姿势:开始“上头”储蓄型保险,被罚息也要提前还房贷

记者吕文琦

编辑彭洁云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打开朋友圈,时常看到理财产品销售吆喝时这样强调。然而在现实中,“你一理财,财离开你”,或许才是多数普通人今年以来理财业绩的总结陈词。

住在广州的“大厂人”路淮在支付宝中购买的最新基金持仓收益为-89284.31元,打败了全国2%的网友,而他的一位朋友却靠着两百多元的正收益,轻松跑赢90%的人。

在这样的行情下,不少将“搞钱”挂在嘴边的年轻人开始选择最保守的方式——存款,而另一些人,则将目光投向了曾经避之不及的储蓄型保险和提前还贷。

储蓄型保险:要利率还是要灵活?“资本寒冬下的暖意保险与您不见不散!”某大厂运营杨慧最近发现,她之前在微信上加的某互联网金融平台理财管家对保险的宣传多了起来:“近一年结算历史年化收益率4.5%,最低保证利率2%。额度不多只有6000万,售完即止,请提前预约。”

“保底2%,还要牺牲流动性,那我为什么不把钱放进余额宝中?”杨慧收到理财管家的微信后心想,但当她打开余额宝后发现,七日年化已经跌到1.38%。

不止余额宝收益下降,今年9月,包括国有六大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先后发布公告,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上述银行的3个月期、6个月期、一年期、两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大多下降了10个BP,3年期和5年期下调幅度则在10-50BP之间。

调整之后,3个月、6个月、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大多分别为1.3%、1.55%和1.85%;两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在2.15%-2.4%之间;3年期和5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则多为2.65%、2.7%。

银行利率下行,大额存单“秒空”,让能够保本保息的保险产品在银行中悄然走俏。其中,增额终身寿险、年金险和分红型两全险等储蓄性质较强的保险被大力推荐。

据某股份制银行一位客户经理介绍,年金险收益稳定但不算高,平均每年3-4%左右,但这是写进保险合同的,基本算是提前锁定收益。其安全性极高,基本仅次于国债。对于风险偏好性比较低的用户来说,保本又能增值,正好符合大家的需求。

灵活性较差也被当作卖点。该名客户经理表示,低流动性适合长期投资,短期内无法支取,非常适合年轻人强制储蓄以及培养存钱习惯。

而在年金险之外,之前一直不温不火的增额终身寿险以其支取的灵活性走到台前。增额终身寿险是一款在投保人生存期可通过减保领取保单现金价值,以及在被保险人身故时赔偿受益人身故保险金的寿险产品。

以号称“现金价值增长速度属市场第一梯队”的某增额终身寿险产品为例,一年缴5万元,缴费期十年,在第十年时现金价值(可通过退保或减保拿到的钱)为60.44万元,内部收益率为3.42%。第二十年现金价值为85.19万元,内部收益率为3.47%。

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21年银行代理渠道业务发展报告》,2021年,增额终身寿险产品是银保市场绝对主流,占据期交产品年度销量前十中的七席。

保险理财过往在年轻人中并不算畅销。路淮表示,在过去几十年,保险的收益并没有跑赢通胀。“保险将资金占用那么长时间,可能到提取时,钱也不值钱了,还多了一大堆条条框框限制提取,并且我也没看到保险投资的收益显著优于其他渠道。”

不过路淮对于储蓄型保险的抵触态度在最近发生变化。

9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政策支持、商业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所得税优惠:对缴费者按每年12000元的限额予以税前扣除,投资收益暂不征税,领取收入实际税负由7.5%降为3%。

路淮被税前扣除额所吸引,在朋友的推荐下,他打算在开放个人养老金账户后购买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他表示,如果每年可以抵扣12000元,那交的税可以少数千元,购买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还可以获得增值,一举两得。

杨慧则在进一步了解保险后,选择了一款标注终身增值3.5%的增额寿险产品。她告诉界面新闻,保险的一个优势在于能在利率走低的市场锁定目前的利率,且保险仍具有刚兑属性,在市场买什么亏什么的时候,可以保证本金和利息,也能起到长短期投资搭配、分散投资的目的。

不过,中国精算师协会于近期发出风险警示指出,“增额终身寿险复利3.5%”是一些销售宣传中经常出现的话语,但这里的3.5%并不是投资收益率,而是保额增长率。终身寿险的保额是指在被保险人身故或者全残时,受益人可以领取到的保险金额。保额是每年不变、每年递增还是每年递减都只是参数的设计方式。在保险费等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每年保额递增的终身寿险,其首年保额较低,会远低于每年保额不变的终身寿险。保额增长和投资收益概念差别大,请予以警惕。

同时精算师协会指出,增额终身寿险并非“稳赚不赔”:“据不完全统计,若在投保后第1年退保,将会损失10%-60%的保费;若在第20年退保,收益约在2%-2.5%之间”。

增额寿险的利差损风险也获得业内关注。新华保险副总裁兼总精算师龚兴峰日前在业绩会上表示,上半年投资市场,包括利率和通胀,对于金融市场的影响巨大。寿险和其他行业相比的重要区别是,其长尾效应可能在未来出现利差风险。

国泰君安非银分析师刘欣琦认为,增额终身寿险面临较大的利差损风险,从长期来看,预计保险公司将考虑降低预定利率或降低减保权益限额等来应对利差损风险。同时,银保监会也在加大监管力度,重点规范保险公司避免销售误导、长险短做、利差损失等潜在风险。

提前还房贷:“人总不能一直打工吧”在投资市场铩羽而归后,不少年轻人试图追求“无债一身轻,早日退休上岸”。为达成目标,他们将目光投向提前还房贷。

提前还贷,在过去讲究“杠杆拉满”的时代是甚少出现的。房贷是一个普通人能借到的金额最多、时间最长、利率最优惠的贷款。很多人相信,在通货膨胀和房价上涨的双重作用下,未来还贷压力会越来越小,将多余的钱投入下一套房产,提高负债水平才是正途。

今年以来,房贷利率持续走低。贝壳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0月份首套、二套房贷主流利率指数环比继续下行。该月监测了103个重点城市主流首套房贷利率,10月份首套主流利率平均为4.12%,二套平均为4.91%,首套利率环比下行3个基点,二套利率与上月持平,较去年最高点分别回落162个基点和109个基点。

但在投资回报普遍不佳的时刻,普通人依旧很难获得超过房贷的投资收益。因此,有余钱就还房贷成为一些年轻人的投资首选。

“十一”过后,刚结束长假旅行的路淮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工行办理提前还贷。刚好近期有一笔110万元的理财到期,他毫不犹豫地将这笔钱全部投入了房贷。

路淮算了一笔账:“我本来贷款200万元,总共连本带利要还377万元。现在还了110万元之后,房贷总共就可以少给252万元,省下了超过百万,现在做什么投资也不可能有这个回报。”

不过,因为路淮的贷款没有满足合同上提前还贷的要求年限,需要进行罚息,但他觉得不亏。“罚点钱能省下更多,值!”

在银行办理业务时,路淮遇到了同样来提前还贷的客户,因为需要两个月后才能生效,这位客户非常不满,气得在银行拍桌子大喊,“我要立刻生效!还钱怎么这么麻烦,你们不想要钱吗?!”

在提前还了一笔贷款后,路淮将自己的房贷从30年压缩到了10年,他感到无比轻松,“现在可以幻想一下退休了,人总不能一直在打工吧。”刚过30岁的他感慨。

同为大厂人,熊怡的提前还贷之路却没有这么顺利。工作几年后,她在上海和广州都置办了物业,在发现自己买的各种基金一片凄惨,月均跌没一个名牌包包后,她也将提前还贷作为目前的最优投资策略,然而却在银行那里遇到阻碍。

“以前偶尔我也会线上提前还贷,但是9月开始,建行的APP突然显示正在系统升级,还不了了。”熊怡抱怨道。

10月后,银行APP升级完成,熊怡点进去后发现,确实可以进入提前申请的页面,但提示线上名额已满,只能线下操作,处理时间延长到一个月之后。她也不能像路淮一样一笔还掉110万元,建设银行上海地区的限制是每年最多提前还20万元。

和熊怡一样,发现提前还贷变难的人不在少数。

刚从大厂辞职的樊琛表示,以前线上点一点即可的还贷现在一定要去线下办理,并且流程颇为繁琐,需要本人提前一个月到现场预约,一个月后到现场刷卡。农行的办事员还告诉她:“一个月后要早点来,预约你那天还款的人很多哦。”

如果想要缩短年限,还需要准备更为复杂的材料,“以前银行都是希望大家提前还贷的,现在怎么变难了这么多?但麻烦点也没事,能还上就行。”

“人总不能一直在打工吧。”樊琛发出了和路淮一样的感慨。

提前还贷虽然为年轻人节省了不少利息,但能还上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贷款的,依旧是少数人,更多的人还在省吃俭用努力攒钱,凑上当月的房贷。

清华大学经济系副教授韩秀云向界面新闻表示,如果有闲钱还在观望或者无法提前还款的人群,也不要觉得自己吃亏了。

韩秀云指出,目前,房贷可以贷30年,这是普通人可以借到最长时间的大额低息贷款,真实通胀的算法是M2增长率减去GDP的增长率,最近这个数值在6%-7%左右。这就意味着现每月还款1万元,10年之后每月实际还款的金额相当于现在的4800元,30年后相当于现在的1000元左右,这也就是通胀下未来还款的压力会越来越小的原因所在。“如果从30年的长周期来看,当下是暂时的,保持充足的现金流,等待时机再做选择也不晚。”

在线上还款受阻重重后,熊怡选择手握现金,持币观望。“虽然说提前还贷能省不少利息,但现在也想多一些现金以备不时之需。对于普通人而言,保持现金流,强壮的身体,不瞎投资,感觉能跑赢90%的人。”

(应受访者要求,路淮、杨慧、熊怡、樊琛均为化名。界面新闻记者曾仰琳对本文亦有贡献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