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轻人买东西喜欢用贷款?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买什么都喜欢用贷款?
其实,这里面有很大的误解。
年轻人会选择消费类贷款,一方面是超前消费观念的普及,更多时候是迫不得已。
对于一个毕业不久就要面临买房、买车、结婚、装修等压力的年轻人来说,如果父辈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持,仅靠几年的收入,很难支撑,而困难却不管这些,他们会很默契的发生在一起。
复杂形势共同造就了以装修贷为代表的消费类贷款,它不仅给行业带来蓬勃发展的市场,也让多重压力下的年轻人看到曙光,毕竟工资会随着阅历和经验的增长逐年上升的,办法总比困难多。
以中源担保的装修贷产品为例,如果只算分期手续费,假如贷款10w,分5年还,每月只需250元的手续费即可。要说这个利息是不是都能接受、用起来是否顺畅、还款压力大不大,这个就要因人而异了。
一、装修贷利息值不值?目前大多数银行都有推出有装修贷这个业务,都是为有房要装修的业主们准备的,贷款期限在1-8年,额度最高能达到100万元,至于自己能不能贷这么多,就得看个人资质了。
市面的产品月利息一般在0.23%-0.33%之间,换算成年化在5%上下浮动,对于信用贷来讲,是很中规中矩的。
装修贷款比房贷的利息还是要高一些,市面上的装修贷款大多是等额等息,等额等息还款最大的特点是每月的还款额相同,每月还款额由本金和利息组成,利息是固定的,不会随着贷款本金的减少而减少。
但考虑到可以提前还款,提前还还没违约金,这个影响其实也不大。
二、用起来顺畅不?只要是真实的装修场景,都是可以用的,像买建材,买家具,买家电,凡是跟新家相关的,基本都可以使用装修贷额度。但需要注意的是,装修贷是以信用卡形式去发放的,只能刷卡使用,跟信用卡一样。
三、还款有压力吗?如果你买房那会就已经贷款,或者贷款买了车,要提前算清楚自己的每月还款额,然后再算一下,你的收入除去必要的生活开销,能承担得起装修贷款的就没问题。
装修贷月费用总体都是不高的,但是多种贷款叠加在一起,还贷压力也是惊人的。
装修贷款的申请也比较简单,一般提供身份证、社保卡、户口本、结婚证、房产证、收入证明、银行流水就可以。不过每个银行的要求不一样,可能有些银行还要提供其他材料。
当然,既然是信用贷款,就会遇到拒批、拒贷的可能性。
原因通常有以下几点:
1、征信情况不好
2、流水方面
3、负债比太高
4、贷款用途
以案例举例分析,比如,遇到有的客户是房产证本人征信问题,申请被拒的。
客户在8月份的时候申请过一次装修贷,当时以为只能由房产证本人申请,所以就以自己的名义去申请,但是因为资质不好被银行拒批。
后来才知道可以用配偶的名义申请,于是用他老婆的名义再次申请,原本以为他老婆资质和征信都不错可以通过,后面才知道原来拒批过一次就很难再申请了。
所以就要提醒想要申请装修贷的客户,装修贷不一定要以房产证本人来申请,如果本人的资质不太好,建议用本人的直系亲属(配偶/父母/儿女)的名义申请,否则一旦被拒批,就很难再申请。
关于装修贷的其他问题,可以先留言,再为您解答哦。
安徽中源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整理。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美媒:“先买后付”让美年轻消费者深陷债务
参考消息11月18日报道彭博新闻社网站10月28日发表题为《“毁了一切”:先买后付让Z世代深陷债务》文章,作者是保利娜·卡切罗,全文摘编如下:
诱人的套路
18岁时,萨拉·普费弗勒已经为自己未来的家攒下1.6万美元。后来,她开始使用先买后付产品,结果“毁了一切”。
短短2个月,这名土生土长的芝加哥女孩从3家分期贷款公司累计背负了5000美元债务。飞涨的欠款,加上意外的医疗开支,耗尽了她大部分积蓄,迫使她向财务顾问寻求帮助。但为时已晚:普费弗勒关闭账户后,她的信用评分从720降至580。
现年21岁的普费弗勒说,她的买房计划至少推迟了两年。她还担心自己申请不到抵押贷款。
“我几乎没存下钱来应急。”她说,“这成了恶性循环。”
并非只有普费弗勒这样。澳大利亚“先买后付”金融公司推广了先买后付观念,使之成为披上“即时满足”外衣、分期付款的新套路。这类金融产品一般让消费者分4期付款,承诺手续费很少或完全没有、不支付利息而且可以迅速获得信贷批准。
这吸引了几乎没有信用记录的年轻消费者,他们认为先买后付可以取代信用卡。先买后付的头部企业包括澳大利亚“先买后付”金融公司、瑞典克拉纳银行有限公司和美国阿菲尔姆控股公司,它们通过时尚服装零售商打入市场,与社交媒体网红达成品牌协议,迅速充斥在应用软件和在线结账页面。消费者每次在结账时使用此类产品,这些企业就会向商户收取一定费用,这就是这些企业大部分盈利的来源。
无息贷款的承诺使先买后付产品对Z世代尤其有吸引力,他们对信用卡持谨慎态度,很多人都是看着亲人在金融危机期间苦苦挣扎而长大的。然而,美国公共利益研究集团高级主管埃德·梅日温斯基说,先买后付“只有在你遵守所有规则时才是免费的”。
由于通胀来袭,先买后付企业今年一直受到债务拖欠的困扰。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发现,较年轻的借款人更有可能在欠款时陷入“降级状态”,这意味着他们要么债务违约,要么被交给第三方讨债机构。2021年大约11%的借款人至少支付了一笔滞纳金,高于前一年。美联储一份报告显示,2021年在18岁至29岁的消费者中,有18%还款滞后。
如今,TikTk的年轻用户开玩笑说,他们要么逃避还款,要么任由还不起的欠账堆积。
梅日温斯基说:“这一领域的营销依靠的是相对年轻、财务方面没那么老到的消费者,因为他们在金融市场上的时间没那么长。”
隐藏的陷阱
加布丽埃尔要求隐去自己的姓氏。对她来说,用先买后付可以几周后再付款,所以感觉不到在花钱。她花得越多,获得的信贷也越多。一年多以后,这名19岁的年轻人收获了一堆新衣服、化妆品,还有在多个先买后付应用软件上消费、总计3500美元的债务——这种在借款人中常见的做法称作“贷款堆积”,消费者金融保护局说这种做法对消费者构成了风险。
美国金融科技协会一项调查发现,先买后付的用户中有40%从多家贷款商借钱。美国理财服务网络显示,近三分之一用户说,花销“比如果没有先买后付产品可用时更多”。
对一些人来说,使用先买后付时还款滞后可能产生长期后果。
现年24岁的布里安娜·戈德利说,她2016年在服装零售商“永远二十一”公司第一次看到澳大利亚“先买后付”金融公司的广告,那时还不清楚先买后付隐藏的陷阱。这名当时的大一新生在上大学前一直是花自己的钱,因此信用卡公司拒绝向她放贷。她以为先买后付是一种买东西的安全方式,而只靠兼职挣的钱是买不起这些东西的。
仅仅18个月后,这名土生土长的得克萨斯州女孩就通过3个平台花费了1500美元,其中3笔贷款还被转交给讨债公司。她被迫向父母求助。即便如此,她还是花了2年才最终开设了储蓄账户,并开始偿还学生贷款。
虽然戈德利延迟还款并没有影响她的信用评分,但对未来的借款人来说可能就不是这样了。美国伊奎法克斯公司和益博睿等主要信用调查社都表示,会将先买后付的购物记录纳入消费者信用报告,尽管现在并非所有先买后付企业都已向它们报告数据。此外转交给讨债公司的贷款也会报告给信用调查社,这可能有损消费者的信用评分。
戈德利9月对参议院银行委员会说,先买后付企业瞄准的是较年轻借款人,这些人刚刚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财务状况。戈德利还说,这些产品不执行强有力的信息披露和消费者保护,近乎“掠夺成性”。
戈德利在参议院银行委员会的一场听证会上说:“我理解并相信,对于自己做出的选择,要由个人负责。但责任在消费者和企业之间应该是双向的。”
来源:参考消息网
电商平台推出的消费分期小额贷款,我们需要提防
“为什么你这里卖那么贵”?
现在实体店经常碰到一些客户,询问完价格后随口说出网上价格,这说明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信息已经很公开透明了,电商很多新玩法、新模式在慢慢的改变着我们的购物方式。
产品不经过中间商,没有差价,网购后直接快递到家,这一操作使老百姓从中得到实惠,花更少的钱买到心仪的同样产品,没有讨价还价过程,也不用到实体店,中间省了很多时间。
随着5G网络,智能手机的普及,老年人也不甘落后学会了如何网购,像发现新大陆一样,乐此不疲的沉浸在其中。
而小商品的利润只是商家维持正常运营的开支,大宗、高端产品才是商家盈利的大头,各大电商平台为了拓展客源和拉动高端产品的销量,使出杀手锏,纷纷推出自己的小额消费贷,像花呗、白条、任性付、赊呗等。
在大流量中暗抢潜在的客户,也是平台为了长远战略所布的网。而消费者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当平台推出像花呗之类的消费信贷产品时,也迎合大众的口味。因为手上现金可以作为其他周转资金,在还款日到期前还款,在享受购买的物品的同时,资金的周转更加便捷。
其实很多网友说了,买东西迟早都是要付款的,专项的购物资金挪用后,万一周转不灵,岂不是自找麻烦吗?
特别是从今日起,蚂蚁花呗正式列入征信系统,个人信用信息查询报送人民银行。如有逾期将显示在个人征信中,成为了日后信贷的衡量标准,一旦征信系统显示逾期,可能会影响贷款。
在政策的约束下,消费者要认清自己想要什么。不跟风、不浮躁,控制自己的购买欲望,理性消费。
可是有些90后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当看到别人拿着刚出的新款手机,再看看自己的手机,攀比之心是避免不了的,感觉自己跟不上时代一样,苦于囊中羞涩,所以狠心选择了消费分期。
消费分期是新式购物方式,接纳很容易,提前透支消费只为带来负面影响。这种心理如果控制不及时,可能会延伸到更多消费习惯中,比如贷款买车、买房等等,当你的收支不平衡时,很容易走上不归路。
随着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电商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制造业、物流等,很多新模式,每天都在循序渐进。人贵有自知之明,看到别人活得很光鲜,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光鲜的背后都凭实力换来的,你再坚持一下也许能走上财务自由,换来自己想要的东西。
本文码字不易,欢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