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表内表外贷款

本文目录

银保监会发布新规!3分钟搞懂到底啥是表外业务?

近期,银保监会发布了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办法》。

从财务角度看,

银行业务确实可分为表外业务和表内业务。

这里所谓的“表”就是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可不是手表,

而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的会计报表。

这里的特定日期是指月末、季末,或者年末等时点。

时点是指时间上的某一瞬间,

不是一个时间段的概念。

这就好比跑步比赛,

所以,资产负债表是个静态报表,反映某个截止点的资产情况。

资产负债表大概长这样:

这里有个恒等式可以记一下,

就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张表,

我们举个卖烧烤的例子。

所以,这家烧烤摊拥有的资产情况如下:

当然,这30000元资产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那是怎么来的呢?

烧烤摊的资产来源是这样的:

摊主和老王是这个烧烤摊的所有者,

他们出资的这20000元我们称为所有者权益。

这问大姨借的10000元就是烧烤摊的负债。

所以烧烤摊30000元资产=股东的20000元+问大姨借来的10000元。

因此,烧烤摊的资产负债表大概长这样:

所以这张表的左边表示资金的用途,右边表示了资金的来源。

当然,实际编制的资产负债表会比这个复杂多。

对头!

对我国银行来说,存贷款业务是主要业务。

客户放在银行的存款,就是银行问客户借的,属于负债;而银行发放给客户的贷款,就是银行的债权,属于资产。

两者都需要记在资产负债表上,它们就属于表内业务。

对头!

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照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的资产负债,但有可能引起损益变动的业务。

比如拍胸脯的业务。

不是拍你的胸脯,是银行拍自己的胸脯啦。

我们可以把表外业务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担保承诺类业务

这包括了担保、承诺两类。

担保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对第三方承担偿还责任的业务,

比如,银行承兑汇票、保函、信用证、信用风险仍由银行承担的销售与购买协议等。

而承诺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的信用业务,

比如贷款承诺等。

/2/代理投融资服务类业务

这是指银行根据客户委托,按照约定为客户提供投融资服务,但不承担代偿责任、不承诺投资回报的表外业务,

比如,代客理财、委托投资、委托贷款、代理交易、代理发行和承销债券等。

开展该类业务时,银行应当严格按照穿透原则,向上识别最终投资者,禁止通过欺诈或者误导的方式进行错误销售。

同时,银行也要向下识别底层资产,确保资金投向符合相关监管和政策要求。其中,如果银行投资公募基金可不进行向下识别。

/3/中介服务类业务

这是指银行根据客户委托,提供中介服务、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比如,代理收付、代理代销、财务顾问、资产托管、各类保管业务等。

/4/其他类

这是指除以上种类之外的其他表外业务,

比如一些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

这些表外业务的共同点就是银行不提供资金,

这时候,银行没有形成实际的资产和实际的负债,所以不放在资产负债表中。

差不多这个意思。

但表外业务中,银行收取的手续费是要计入到表内的,这会影响当期损益。

虽然表外业务不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但也具有一定不确定性,有可能是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

有一部分表外业务,在一定时期是可以转化成资产负债表上的内容,这时候就从表外走到表内了。

比如说,

可见,如果买家不能按时兑付货款,银行作为担保机构就要代为支付,这样就减少了银行的资产。

此时,原来的表外拍胸脯业务,就转化到表内,需要记录在资产负债表中。

近年来,银行的表外业务迅速发展,各类新兴表外业务不断涌现,成为银行收益的重要来源。

可是,部分表外业务管理与业务发展存在差距,这也积累了一定的风险隐患。

所以,本次银保监会发布了新的表外业务管理办法,在风险管理、信息披露、监督管理等方面做出要求,将表外业务纳入到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不仅各类银行需要符合管理办法要求,对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信托公司等进行此类业务,也都需要参照这个办法执行。

管理办法有利于引导相关机构规范发展表外业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吧。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属性、风险与监管研究

文/中国建设银行前首席风险官、首席经济学家黄志凌

2016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合规元年,监管部门引导业界不仅对互联网金融的方向与模式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也对银行业为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而进行的表外业务创新进行了深入研究。经过长达六年的调研与广泛征求意见,于2022年12月初终于发布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本文为作者在2016年发表于《金融监管研究》上的研究成果,就银行表外业务逻辑与实践误区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

一、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国内外比较

市场需求是驱动表外业务发展的深层原因。回顾商业银行发展历史,任何业务创新与发展都是市场需求驱动的结果,表外业务也不例外。实体经济对于非传统金融业务需求迅速增长,是推动银行表外业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传统的表内业务息差收窄,资本要求越来越高,发展表外业务就成为银行业监管套利和提升盈利能力的必由之路。

商业银行的中介功能经历了由货币中介-信用中介-信息中介转换的过程。传统的银行业务脱胎于货币兑换和保管业,仅具有货币中介的性质。金属货币制度下,西欧的货币兑换商从最初提供货币兑换服务到保管货币,聚集了大量货币,随之衍生出以收取利息为目的的放贷业务,进一步形成了主动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商业模式,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银行。随着银行商业模式日臻完善,银行功能也由货币中介逐步向信用中介拓展,银行传统商业模式也由提供货币清算和资金借贷,转向提供信用支持,方便客户甚至参与市场信用交易。人们逐渐倾向于通过银行来作为一个安全的第三方交易者,出现了用银行信用来替代商业信用以增进交易安全的业务模式,出现了银行的担保、承诺等表外业务。直接融资市场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资本和利差等经营环境的日趋恶化,显著削弱了银行信用中介职能基础,银行出现了向信息中介转型的趋势。通过自身在客户信息、风险管理、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比较优势,通过信托、保险、投行、资管、基金、托管、咨询、代办服务等方式,为客户提供进入各种金融市场(如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通道和跨界服务。这些业务和服务形成了银行前所未有的表外业务规模。

随着金融市场发育程度的提高,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和金融自由化改革全球范围内的日益深入,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也提出了新需求。与传统上要求银行提供资金支持不同,实体经济对进入资本市场融资便利、利率和汇率等市场风险对冲、全球范围内的资金收付清算等新型金融服务需求日益高涨。一是信用增级。运用各种手段和金融工具确保债务人按时支付本息,以提高直接融资(股/债)和间接融资的安全性。主要业务包括担保、承兑、信用证、流动性支持承诺等。二是风险对冲。通过投资与标的资产收益波动负相关的某种资产或衍生产品,来对冲标的资产的潜在风险损失。风险对冲是管理利率、汇率、股票和商品风险的有效方式。其主要工具包括远期、期货、期权、互换、贵金融交易等。三是智力支持。银行利用自身具有的信息优势、风险管理专业技能、信息技术平台和金融市场操作便利,为客户量身定制理财、资管、融资、托管、咨询等一系列专业化金融服务。主要业务包括投行、资管、咨询、托管等。四是交易便利。借助金融市场的交易组织、交易规则和信息技术平台和网络,为全球范围内的贸易和资本交易提供清算、结算、代收代付等便利服务,大幅降低了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

表外业务在金融危机后仍得到了快速、大规模发展。国际大型银行业务重心已经从表内转移到表外。美国大型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相对于国内银行业已经非常领先,花旗银行表外业务收入已经达到总业务收入70%-80%的水平。从表外业务收入占全部营收比重看,2008-2015年,国际大型银行除2008年(次贷危机)外,其他年份占比均超过40%,其中摩根大通占比超过一半。

从表外具体业务发展重心看,国内银行和国际银行业呈现较大差别。国内商业银行实务中,传统的表外业务主要是保函、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等担保业务和贷款承诺、信用卡透支额度等承诺业务,已经开展了衍生金融工具,但品种和规模有限。近年来业界还出现了一些银行不承担现实义务、但可能对其损益产生影响的新兴业务,如部分同业业务、资产证券化、非保本理财产品等。

国际银行表外业务类型和重点与国内有较大区别。从花旗银行及JPM2015年财报信息看,其表外业务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一是投资于各类无需合并的SPV。以购买或留存资产支持证券、或信贷抵押证券、或信用卡债权证券等方式投资无需纳入合并范围的特殊目的实体(SPV);通过持有优先级或次级债权、股权的方式投资于合伙企业(包括有限合伙及普通合伙企业)或其他无需纳入合并范围的特殊目的实体(SPV)。投资于各类无需合并的SPV是两家银行表外业务中最重要的部分。以花旗银行为例,截至2015年年末,花旗银行在各类无需合并的SPV中涉及的资产总额为4,121亿美元。二是给SPV提供贷款或咨询类服务,为一些SPV基金提供资产管理服务并赚取佣金。三是提供信用证、保函、贷款承诺、担保、开展经营租赁业务等。花旗银行开展信用证,贷款承诺,保函、担保、贷款回购等业务涉及的名义本金余额截至2015年末为20亿美元。不可撤销的经营租赁合约为88亿美元。

由上可以看出,目前国内银行业大力发展的各类代客理财业务、资产管理计划等表外业务在美国银行业已开展得如火如荼,且是各家银行经营业绩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传统的表外业务,如贷款承诺、保函等已是国外银行表外业务中占比很小的一部分。

二、银行表外业务的理解与管理困惑

说到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人们一般会援引一些个案或国外教训,由此而较多地联想到监管套利、管理空白等,基于此提出的建议也多是进行限制、设置限额、加强审批等。这种看法貌似合理,实际上反映出对表外业务理解不客观和不全面,既无助于风险的防控与化解,也不利于经济金融发展。深刻理解、正确对待,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一)或有性是表外业务最基本的特征,但或有性和监管与会计准则的跨界定义并不易把握

表外业务之“表”不指损益表,也不是现金流量表,仅指银行资产负债表。表外业务之“外”则是因该业务“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其结果必须由未来事项决定”,而无法列入资产负债表。表外业务的要义有三:其一,不是银行当前已经享有的权利或已经承担的义务;其二,是潜在的义务或未来可能享有的权利;其三,未来是否会转变为表内资产,取决于未来某一不确定事项发生或不发生。进一步分析,表外业务中的交易行为是在现时对基础工具未来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交易,交易在现时发生但结果要到未来某一约定的时刻才能产生。或有性是表外业务最基本的特征。或有性具体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发生与否。以贷款承诺为例,在竞争性的信贷市场上,贷款承诺的存在主要为了满足借款人不确定的信贷需要。二是方向不明。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为银行表外业务,如果形成垫款,则要转入表内核算。三是金额待定。其一,未来价值/金额取决定于未来情况而难以决定;其二,该价值/金额难以进行公允和可靠的计量和估计。如果可以进行公允计量,也可转为表内核算。

目前,对银行表外业务的定义主要基于会计准则,这种从监管角度和会计准则角度跨界和交叉界定的方式增加了理解上的难度。例如,按照银监会2016年11月出台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修订征求意见稿)》中关于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定义,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够引起当期损益变动的业务。国际上目前比较通行的是巴塞尔委员会关于表外业务的定义,即商业银行从事的、按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主要包括了衍生产品、承诺、承兑、信用证、失败交易和未清算证券等。由银行监管机构引用会计准则来定义表外业务,意味着准确理解和把握表外业务,既要熟悉银行具体业务,又要了解会计准则,这种跨界定义方式大大增加了理解和管理上的复杂性。

(二)表外业务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对一些新型表外业务的理解和管理存在争议

根据表外业务的主要业务形态,可以将表外业务分为金融服务类、担保承诺类和新型表外业务三大类。前两类业务是银行传统的表外业务,无论从会计核算、报表披露的角度,还是监管的角度,都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管理体系。新型表外业务则五花八门,体系庞杂,受到较大关注和一定质疑。

一是金融服务类。银行不承担任何信用风险(但依旧会承担操作风险、声誉风险等),通常不会影响银行表内业务的质与量,能为银行带来服务性收入。主要包括支付结算业务、代理与咨询业务、投行业务、代销基金、代销保险以及托管业务等。该类业务银行不用承担任何风险,就是从中赚取手续费,比如替客户办理汇款转账,购物付款结算等。

二是担保承诺类。这也是传统的银行表外业务。银行与客户开展此项业务时不用支付现金,但会约定当客户违约不能支付款项(担保类),或客户需要使用资金时(承诺类),银行就会承担客户的信用风险,银行承担的是潜在的支付义务。比如投标保函业务中,银行应投标人的要求,以出具保函的形式向招标人承诺,当投标人中标后不能履行承诺,银行必须支付招标人一定的赔偿金,银行承担了投标人不履行承诺的赔偿风险。

三是一些受到争议的新型表外业务。近年来,在市场竞争和盈利压力驱动下,银行出现了一些形式上是金融服务业务,实质上承担潜在付款义务的新型表外业务,如非保本理财产品、代销信托产品、表内不良贷款打包出售给平台公司等。这类业务的主要特征是从业务条款、合同约定看符合“金融服务类”业务的性质,银行只是一个管理人或中间人的,不承担其中的风险。但是从实践结果看,无论是当前的法律环境、社会公众的普遍预期、现实情况,银行都没能与这些业务形成完美的防火墙,一旦这些业务出现了风险,银行往往可能承担较大的风险。

(三)表外业务理解的“随意性”和“不安感”很大程度上与会计准则的相对滞后有关

很多人以为,表外业务,顾名思义,放在表外,既不记账,也不核算。这种理解在理论上是错误的,任何一项业务,无论是表内还是表外,都要严格记账与会计核算。国际准则对表外业务的信息披露提出了一些规范性要求,国内会计准则也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终止确认的条件和判定标准作了比较详尽的规定,明确了商业银行报表附注中关于表外金融工具、银行承兑汇票等或有事项的披露要求。

虽然表外业务定义、核算、披露都与会计准则关系密切,但是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框架和理论基础侧重于规范表内业务,并没有专门针对表外业务的会计准则。在具体应用中,目前表外业务主要分散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三个国内会计准则中。国际准则方面,主要涉及《国际会计准则第30号——银行和类似金融机构财务报表应揭示的信息》(IAS30)、《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IAS32)、美国财务会计准则FAS133。总体看,会计准则关于表外业务的规定比较零散,且主要是禁止性规定,对于如何确认和计量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准,相关指南和解释中也缺乏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目前国际会计准则还在进一步的改革之中。

虽然银行需要对表外业务进行记账和会计核算,但财务报表信息披露时,总是遮遮掩掩,犹抱琵琶半遮面。要不就是放在脚注里面,要不就是零散的放在管理层讨论里面,要不干脆就不披露。这种不透明性,让公众产生了巨大的不安全感,但怎样才能使表外业务像表内业务一样规范清晰透明,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透明度和提升监管要求。

三、全面管控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的关键点

“表外业务”纷繁复杂,微观上的技术与业务结构缺陷不难解决,但主观认识错误和客观认知困难,才是表外业务风控的重点和难点。总体而言,宏观上表外业务的风险交叉传染路径、规律尚未找到,潜藏的系统性风险一直是监管当局的心忧。

(一)警惕银行脱离客户需求的表外业务自我膨胀

在欧美发达市场,上世纪就出现了以监管套利为目的的银行表外业务,大量脱离实体经济需求的自我循环的表外业务急剧膨胀,最终酿成惨祸。中国近年来银行表外业务发展应避免重蹈覆辙。

近年来的中国市场,随着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和政策调整,以银行为中心、以规避信贷调控和监管为主要目的的表外创新业务有快速兴起、不断出新之势。从早期的银信合作、同业代付,到近年来的信托受益权、银证合作、银基合作、银保合作等等,围绕资产出表的通道类业务层出不穷,一定程度上具有与调控和监管博弈的特征,监管机构不断出台政策进行规范,甚至“叫停”。

银行资产出表的主要动力多样。一是为了释放表内贷款空间。近年来基于宏观审慎管理下的宏观调控,对银行表内信贷资产有总量约束,银行基于追求利润或留住客户的考虑,积极寻求“类信贷”通道,转移存量资产出表。二是降低资产风险权重,提高资本充足率。表内信贷通过包装“出表”,以节约资本。三是规避针对融资平台、房地产和产能过剩行业的监管调控措施。

(二)主观认识不到位是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的最大障碍

表外内业务类型多样,业务模式差异很大。有些业务的风险特征与表内业务基本相同,譬如担保承诺类业务,但人们往往以低风险业务加以对待;有些业务具有与表内业务完全不同的风险,人们往往不去深刻理解。由于在表外记录与核算,会计准则自以为不会发生,只有到了某种表外业务风险急剧大量暴露,才开始亡羊补牢。以至于银行从业人员也形成了一系列认识误区。误区一是表外业务是低风险业务,不会给银行带来颠覆性系统性风险。不动用银行资金,或很少动用银行资金,所以低风险。即使有风险也是局部性风险,不会对银行构成致命性损害。误区二是表外业务不是银行的主要业务,即使存在一定风险也不会产生大的后果,银行不需要花大力气去构建风险管控体系。误区三是表外业务只能通过合约的完备性体现风险管理,损失处理主要是依据合约的权利和义务而定。而不能像贷款等表内业务,通过计提损失准备和超额损失的资本递补来管理风险。误区四是银行表外业务监管是银行监管机构的事,监管机构没有提出要求,说明没有问题。

(三)客观认知上困难增加了表外业务风险管理难度

由于表外业务或有事项的不确定性、标准化程度低、信息披露不够透明,导致对表外业务“不知道是否有风险”、“不知道风险有多大”。

一是隐蔽性强。在现行会计准则下,表外业务大多不在财务报表中反映,只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予以简单注释,不足以全面系统反映表外业务经营的规模和质量。信托计划、理财产品等大多有银行的隐形担保,实际风险并未转移出表,一些表外金融产品的高杠杆特征背后潜藏着巨大的风险敞口。实际业务中,资产转出方大多会通过其他方式为所转让资产提供担保或保证,在这些已证券化的资产出现信用危机时,将会承担全部或部分责任。这也是次贷危机中,证券化资产原始持有者受到牵连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是自由度大。表外业务开展大多不受资本金和存贷比约束,相关的监管法规也不够完善,只需买卖双方签署协议就可开展,为银行提供了在一系列规则之间辗转腾挪的空间。次贷危机前,美国商业银行之所以能够将这类SPV业务确认为表外业务,其中一个原因是由于美国会计准则FAS140对特殊目的实体留了一个免于合并的口径,赋予QSPV免于合并的“特权”,许多公司在证券化业务的设计和安排时,都尽量将设立的SPV满足QSPV的要求,从而使所转让金融资产在公司层面“出表”且不需在合并报表中反映,达到表外融资的目的。

三是不确定性高。与表内融资相比,表外融资流程长、环节多,参与主体利益诉求各异,潜在风险点也多。表外业务同时面临利率、汇率和交易对手违约风险,各类风险之间相互转化和影响,风险综合化评估和整合化计量不足。富国、摩根大通、花旗银行等表外业务规模,已达到表内业务规模的数倍,这些游离于银行资产负债表外的业务,如果未能与银行实现真正的风险隔离,一旦不良,对银行、投资者而言往往是致命的。

四是创新活跃。表外业务作为创新最快的领域,包含了多种新型金融工具。进入新世纪,国际大型银行纷纷设立管道公司来隔离风险,投资于CDO等高风险资产,逐渐形成了“影子银行体系”。根据金融稳定理事会FSA的定义,是指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美国商业银行表外大量的SPV均属影子银行。前不久,银行理财产品是否属于影子银行,业界有过广泛争议。

(四)计量难题有待攻克,管理面临挑战

表外业务风险的核心是不能确定发生还是不发生,相对于表内业务而言,风险计量十分困难。表内业务有充分的数据,且违约数据的规律性很强;表外业务的数据不够充分,即使有历史数据,但发生或者不发生的历史规律性不强。

按照现行会计准则,拨备计提的前提是出现减值迹象,即使是组合计提也需用历史滚动损失的方法,以出现过违约事件为前提。由于历史数据积累不够,合同表述和实际法律关系相互矛盾等,导致表外业务拨备计提难以开展,资本无法准备。出现损失后,也无法像表内贷款资产一样,有明确的核销、出售等处理通道和模式,导致银行在出现问题后倾向于掩盖风险。

近年来,银行自身驱动的表外业务需求和实体经济的真实需求相互交织,共同驱动了业务创新的快速多变。要求监管机构“火眼金睛”,能够识别和分辨哪些是客户和市场的客观需要,哪些是虚假的套利性创新,对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能力和监管能力都提出了较大挑战。

四、完善会计准则是首要任务

针对前述分析,对外表外业务要有正确态度: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可有可无。银行不去满足这种需求,非银行金融机构甚至互联网金融等非金融企业也会去积极拓展。对于表外业务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需要通过监管政策强化银行表外业务初心(满足真实的客户需要)、完善会计准则,加强表外业务计量、完善拨备计提与资本要求,制定危机时期阻断市场风险传染的预案等措施,引导和规范表外业务发展。

表外业务是随着客户需求和市场需要而出现的,实体经济对表外业务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发展表外业务有助于银行缓解新资本协议下银行面临的资本短缺问题,是银行提高客户忠诚度、持续提升盈利能力的必然选择,也是银行抵御经济周期性风险的重要途径。实践表明,金融市场越完善、市场化程度越高,表外业务形式越多,产品结构越复杂,规模体量也越大。商业银行与监管机构必须正视、无法回避。即使表外业务风险迅速暴露,也不意味着表外业务应被终止,或全部纳入表内,正确的选择是及时完善会计准则,强化银行内部管理和改进监管机制。

实施总量约束也不是一个好办法。有建议对银行实施表外业务总量约束,针对所有表外业务的存量和单个表外业务的存量都设定相应的资本约束指标。同时,设定表外业务发展速度指标,使表外业务的增长速度与银行资产的增长速度保持一个合适的比例。实际上,这容易形成对“坏银行”的奖励,对“好银行”的压制,无助于整体风险改善。

促进银行表外业务健康发展重要前提是,尽快完善会计准则。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本身属于会计准则体系中比较复杂的内容,而表外业务由于自身的复杂性,对会计准则制定者而言又有着更高的挑战。从实践上来看,准则制定者一直在积极应对这些挑战:

1990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发布了《国际会计准则第30号——银行和类似金融机构财务报表应揭示的信息》(IAS30),除了对表内资产、负债损益提出披露要求外,对因或有事项可能承担的风险也提出了披露要求,包括披露:(1)不可撤销的贷款承诺;(2)直接信贷的替代手段,如一般债务担保、银行承兑担保和备用信用证(3)与某项交易有关的或有事项,如履约保证书、投标保证书、保单和备用信用证;(4)由货物运送引起的短期内自行消除的与贸易有关的或有事项,如以有关货物作为抵押的跟单信贷;(5)在资产负债表中未予确认的售后购回协议;(6)与利息和汇率有关的事项,如括掉期、期权和期货;等等。

1991年9月,IASC公开发布了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征求意见稿,但由于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的复杂性,各方意见难以统一。因此,IASC决定采用先易后难的做法,分两步制定金融工具的会计准则,第一部分主要涉及金融工具的披露和列报,第二部分主要涉及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于1995年6月发布了第32号会计准则《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于1999年7月发布了第39号会计准则《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明确了衍生金融工具在资产负债表中的确认与计量问题。

为了从财务报告中看到银行的整体风险情况,IASB整合了IAS30《银行和类似金融机构财务报表中的批露》和IAS32中关于披露的规定,于2006年发布了

IFRS7《金融工具:披露》。IFRS7要求银行披露受金融工具风险影响的程度以及管理层管理这些风险的目标、政策和程序。所有这些披露要求都意图从总体上反映银行使用金融工具以及因此而承担的风险情况,进而使银行因使用金融工具(无论是表外工具还是表内工具)而承担的风险更加透明化。

中国会计准则在2006年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后,其各项要求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一致。从结果看,也未能完全跟上业务发展的步伐,会计准则受到很多质疑,包括套期会计太过复杂、金融资产分类种类繁多等等,相关监管者认为大量游离于会计报表主体之外的风险性业务被遗漏掉了,表外风险披露的会计准则亟待改善。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的回应和取向,下一步改进会计准则的着力点如下:一是严格业务出表规则。对于虽然是银行在表外开展的业务、未纳入银行法人资产负债表,但只要银行有实质上的控制权力以及获取收益的权利,需要合并纳入银行集团财务报表,从集团层面完整反映银行承担的风险性业务。二是完善信息披露。通过更加充分、透明的披露信息,帮助财务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性质、相关风险和这些权益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评价权益的价值,从而有助于财务报表使用者做出相关决策。三是改进拨备计提要求。新发布尚未实施的IFRS9《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已要求对贷款承诺等表外信贷类业务按照贷款要求计提减值准备。此外,也要看到,会计准则的完善只是银行外部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是一种来自于外部的约束力。这种外部约束性规则,首先永远不可能达到完美的状态;其次即使能够达到完美,也无法解决人为的规避和绕行。因此,对于表外业务的健康发展,更应寄希望于银行自身“不忘初心”,强化自身责任。从客户真正的需求出发,发展表外业务,而不是将表外业务变成规避监管的手段和途径,只看见眼前的利益而不计长远的风险。

五、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和监管的启示

从商业银行的角度,首先,必须高度重视表外业务风险,始终不忘“表外业务初心”,准确认识表外业务的意义,着力加强风险计量能力建设,完善内部考核机制,提高法律合同文本和交易条款设计能力。必须解决表外业务无风险、低风险的错误认识。其次,统一风险偏好。表外业务形式多样,创新活跃,新增表外产品不断涌现,需要将表外业务纳入风险偏好管理,对于银行承担风险的表外业务应建立与表内业务风险准入标准、风险收益平衡取向、“经济资本回报率(RAROC)”要求等相一致的风险政策体系。再次,强化全流程管控。表外融资流程长、参与主体多,应明确在产品研发、风险分级、客户适应度评估、市场中介机构选择、客户风险提示等关键环节的风险管控标准,对于部分杠杆率高、潜在风险大的表外产品,要在上述关键环节引风险管理平行作业机制。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看到近年来许多交叉、跨界的表外产品越来越多,各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也日益错综复杂,系统性的金融风险有上升态势,需要监管部门高度关注表外业务理财以及银证、银基、银保、银信等合作类交叉性业务领域风险可能引发的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了解市场需求、理解银行业务、洞察风险机理、平衡风险收益、降低套利机会、阻断交叉传染是进一步提升监管水平的前提。

首先,监管部门需要深刻理解市场需求,在清晰化表外业务风险机理的基础上着力强化细化表外业务风险监管制度,明确鼓励什么、反对什么的监管导向。

其次,组织市场和行业专家集中攻关表外业务风险评价技术,尝试探索拨备覆盖预期损失、资本覆盖非预期损失的风险覆盖机制。这是解决监管套利的前提。国内外大量实践证明,银行表外业务出现系统性风险失控、以至于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引力巨大且无节制的监管套利。很多理财业务与传统银行的业务逻辑和风险机理几乎是一样的,但在资本要求、拨备计提等监管政策方面则是天壤之别。

再次,高度重视表外业务风险跨界传染的杀伤力,构筑有效识别与防控系统性风险的监管机制。这一点,在新金融业态尤其是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时期,显得格外重要。互联网金融的关联性、交叉性、重叠性很高,其风险传染能力与传染速度不仅远远大于传统银行业务,而且会直接波及银行体系,放大系统性风险,监管部门要高度重视,进一步提升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控能力。

需要看到,部分表外业务难以准确分类为银行经营行为还是非银行经营行为,甚至也无法区分为金融行为还是非金融行为。中长期看,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重新审视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明确监目标,进一步优化协调监管机制,推进其于中国金融行业的整体协调发展。

本文编辑:秦婷

0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体量有多大?(2022年版)

毛小柒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是很容易被忽视的一类业务,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如银行承兑汇票、保函、信用承诺、资产管理、资产托管等均属于表外业务。近年来,表外业务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系统重要性银行、票据新规、保函置换预售资金、增信发债、内保外贷等近期相关政策信息便与表外业务密切相关,因此了解表外业务有助于更全面审视商业银行业务。

一、表外业务新规来了(一)时隔6年,表外业务新规正式稿终于发布2022年12月2日,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办法》(银保监规(2022)20号,下称20号文),对2011年3月22日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银监发(2011)31号)进行全面修订。需要说明的是,早在2016年11月23日,20号文的征求意见稿便已发布,但后来受到资管新规、理财新规等文件影响,正式稿迟迟未发布。

(二)政策层面对于表外业务的关注最早可以追溯至2000年应该说,自商业银行被纳入会计准则的约束框架以来,表外业务便已产生,而政策层面对表外业务的关注则大致可以从2000年算起,特别是在2000-2004年期间,政策层面对表外业务的关注以及研究达到了一个高潮。具体看,

2000年11月9日,央行发布《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银发(2000)344号),第一次在政策文件中明确了表外业务主要包括担保和承诺两大类。2003年6月24日是,刚刚成立不久的银监会对工、农、中、建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表外项目和表外业务情况进行全面调查,而这里的表外项目主要指或有项目、委托代理类项目、备查登记项目和其他项目等,具体包括票据、担保、信用证,以及其他或有资产和负债项目。2004年3月25日,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监测和考核暂行办法》,明确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监测和考核包括对不良贷款、非信贷资产和表外业务风险的全面监测和考核,即不良资产分析包括不良贷款分析、非信贷资产风险分析和表外业务风险分析三个部分。

(三)新规将表外业务分为担保承诺、代理投融资、中介及其它等四大类20号文将表外业务界定为商业银行从事的,按照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有可能引起损益变动的业务。过去很长一段时期,表外业务的划分口径主要有以下演变历程:

1、2004年月23日,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2004年第2号令)明确表外项目主要指以下四类:

(1)一般负债担保、远期票据承兑和具有承兑性质的背书等类贷款业务。

(2)投标保函、履约保函、预付保函、预留金保函等与交易相关以及有优先索偿权的装运货物作抵押的跟单信用证等与贸易相关的或有负债。

(3)承诺中原始期限不足1年或可随时无条件撤销的承诺(如商业银行的授信意向)以及信用风险仍在银行的资产销售与购买协议(如资产回购协议和有追索权的资产销售)。

(4)金融衍生品类业务。

2、2011年3月22日,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银监发(2011)31号)明确将表外业务划分为担保类、部分承诺类两种类型业务。其中,担保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对第三方承担责任的业务,包括担保(保函)、备用信用证、跟单信用证、承兑等。承诺类业务则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的信用业务,包括贷款承诺等。

3、20号文根据表外业务特征和法律关系,将表外业务分为担保承诺类、代理投融资服务类、中介服务类、其他类等四大类。

(四)表外业务新规的要点梳理除明确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基本内涵和范围外,表外业务新规还明确了以下要点:

1、将全部表外业务纳入合规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业务管理流程。未经合规审查的、未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流程的,不得开展该项表外业务。

2、应当将表外业务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覆盖表外业务所有风险,应当定期汇总整理全行表外业务发展和风险情况,并作为全面风险管理报告的一部分,向董事会报告。

3、应当建立表外业务内部审计制度……应当将表外业务风险情况及相关会计信息纳入年度财务报告审计范围……应当建立表外业务风险限额管理制度。

4、应当建立表外业务授权管理体系……应当对分支机构的表外业务合作机构和产品进行书面审批授权……应当定期对表外业务开展相关压力测试。

5、应当建立健全总行统一集中管理的表外业务合作机构名单制管理制度,并定期跟踪评价,及时清退不符合条件的机构。商业银行应当针对不同业务种类,制定差异化的合作机构资质审查标准,书面确定对单个合作机构的风险限额和风险监控方式。

二、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具体分类情况翻阅各银行财报会发现,商业银行对表外业务虽有自己的考虑,但基本大同小异。

(一)重点关注能够带来中收的业务总的来说,商业银行对表外业务的关注更多聚焦于中间业务,即能够带来中收的表外业务上。这一点从商业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构成上便可见一斑,主要包括结算清算类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含私行)、财务顾问及咨询等投行业务、银行卡手续费业务、担保及承诺业务、资产托管及其它受托业务、代理收付及委托业务等等。

(二)表外业务具体分类情况1、担保承诺类等或有事项以及衍生金融工具(1)这里的衍生金融工具主要指以交易、套期、资产负债管理及代客为目的叙做衍生金融工具,包括外汇衍生工具、利率衍生工具、权益性衍生工具、信用衍生工具、贵金属及其他商品衍生工具等。

(2)担保承诺类等或有事项主要包括信贷承诺、资本支出承诺、经营及融资租赁承诺、债券承销及兑付承诺、抵质押资产、法律诉讼及其他事项。其中,这里的信贷承诺主要包括贷款承诺、银行承兑汇票、保函及担保、信用证以及信用卡承诺等。

2、未纳入合并范围内的结构化主体结构化主体具体指为发行和销售理财产品而成立的集合投资主体(如非保本理财)以及商业银行(集团)自身发起设立的基金、信托计划、资产支持证券以及各类资产管理计划等。请注意,这里的结构化主体不包括第三方设立的部分。

3、委托贷款/理财/投资等委托类业务(1)委托业务主要包括委托贷款、委托理财与委托投资三类。其中委托贷款是指商业银行接受资金存入者的委托向其指定的特定第三方进行授信的业务(贷款用途、期限、利率等均由委托人明确)。

(2)委托理财是指接受客户委托负责经营管理客户资产的业务。

(3)委托投资是指基于委托代理关系,接受单一客户或多个客户的委托,代理客户从事资产营运、投资管理、投资顾问等投资服务。

需要注意的是所有委托业务的风险和损益由委托人承担,银行只收取手续费。

4、资产托管、财务顾问等其它表外业务其它表外业务主要包括资产托管、代客交易、代理代付、财务顾问、保管以及代理发行和承销债券等业务。

(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粗略观察: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需承担信用风险)有一个指标可以用来粗略观察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基本情况,即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1](需承担信用风险)。2015年1月30日,原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修订)》明确了杠杆率的计算方法,即杠杆率(不低于4%)=一级资本净额/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余额。其中,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余额=调整后的表内资产余额+衍生产品资产余额+证券融资交易资产余额+调整后的表外项目余额-一级资本净额。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56家上市银行经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余额合计超过280万亿元,占其总资产的比例平均为112%左右,也即56家上市银行经调整后的表外资产余额合计达到24万亿元左右。具体看,经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余额占总资产的比例从高到低的银行(超过115%)依次为常熟银行(126.59%)、宁波银行(124.69%)、平安银行(124.31%)、浙商银行(122.63%)、南京银行(122.40%)、中原银行(121.28%)、厦门银行(120.96%)、中信银行(120.27%)、兴业银行(120.10%)、郑州银行(117.98%)、齐鲁银行(117.80%)、光大银行(117.64%)、渤海银行(117.53%)、张家港银行(117.28%)、上海银行(116.91%)、北京银行(1116.33%)、北京银行(116.33%)、苏州银行(116.32%)、晋商银行(116.29%)、苏农银行(115.74%)、招行(115.30%)。

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体量有多大?(以上市银行2022年6月底数据为例)如上所述,商业银行表外内涵较为丰富,从数据获得性上来讲很难全面覆盖,这里仅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表外业务且分析对象聚焦上市银行,即承担信用风险的表外业务、委托贷款业务、非保本理财业务以及资产托管业务等。

(一)非保本理财:59家上市银行合计近27万亿,占总资产的比例平均为12%

资产管理业务是商业银行比较重要的一类表外业务,目前59家上市银行的非保本理财余额合计达到26.69万亿,占其表内总资产的比例平均为11.60%。

1、从规模上看,各银行之间还是比较分化。其中,3家银行的非保本理财余额超过2万亿(合计73244亿元),分别为招行(28818亿元、工行22910亿元以及建行21516亿元);7家银行的非保本理财余额在1-2万亿之间(合计109959亿元),从高到低依次为农行、兴业银行、中行、中信银行、交行、光大银行与浦发银行;17家银行的非保本理财余额在1000至10000亿元之间(合计70997亿元),从高到低依次为民生银行、平安银行、邮储银行、华夏银行、江苏银行、上海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北京银行、杭州银行、浙商银行、徽商银行、渤海银行、上海农商行、青岛银行、重庆农商行、中原银行。

另有11家银行的非保本理财余额在500至1000亿元之间(合计7333亿元),从高到低依次为天津银行、贵阳银行、广州农商行、苏州银行、长沙银行、齐鲁银行、成都银行、西安银行、重庆银行、晋商银行与哈尔滨银行。

2、从结构上看,各银行之间同样比较分化。青岛银行(31.84%)、招行(29.63%)、杭州银行(23.15%)、兴业银行(21.46%)、中信银行(20.58%)的非保本理财余额占其总资产的比例均在20%以上,光大银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江苏银行、上海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徽商银行、上海农商行的非保本理财余额占其总资产的比例亦在15-20%之间。

(二)资产托管:23家上市银行合计超200万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平均超100%

目前23家上市银行的资产托管规模合计达到201.69万亿元,占其总资产的比例平均为108%。其中,资产托管规模从高到低依次为工行(22.50万亿元)、招行(20.58万亿元)、建行(19.02万亿)、中行(15.36万亿)、浦发银行(15.04万亿)、兴业银行(14.93万亿)、农业银行(13.57万亿)、中信银行(12.82万亿)、交通银行(12.12万亿)、民生银行(12.07万亿)、平安银行(8.22万亿)、光大银行(7.58万亿)、邮储银行(4.51万亿)、宁波银行(4.06万亿)、江苏银行(3。76万亿)、华夏银行(3。50万亿)、上海银行(2.53万亿)、南京银行(2.50万亿)、渤海银行(1.94万亿)、浙商银行(1.78万亿)、杭州银行(1.21万亿)、北京银行(1.14万亿)、徽商银行(0.96万亿)。

资产托管规模占其总资产的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招行(211.62%)、宁波银行(181.27%)、浦发银行(176.82%)、兴业银行(166.17%)、民生银行(164.88%)、平安银行(160.90%)、江苏银行(130.88%)、南京银行(130.73%)、光大银行(121.11%)、渤海银行(116.82%)。

(三)承担信用风险的表外业务:58家上市银行信用承诺体量合计近36万亿和意向性授信支持相比,信用承诺更为关键或有用,其不仅对银行有约束力,且还会占用银行资本。某种程度上说,信用承诺是商业银行维护客户关系、收取手续费以及拓展存款的一个重要手段,对商业银行进行资产负债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信用承诺类业务包括银行承兑汇票、保函、信用证、贷款承诺等信用承诺又可称为担保承诺,根据2016年11月23日原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修订征求意见稿)》,担保承诺类业务包括担保类、承诺类等按照约定承担偿还责任的业务,包括但不限于银行承兑汇票、保函、信用证、贷款承诺(含信用卡额度)以及信用风险仍在银行的销售与购买协议等。

2、上市银行的信用承诺余额合计近36万亿,占其总资产的比例平均在13-14%之间

根据58家上市银行公布的数据,目前上市银行向客户提供的信用承诺余额合计近36万亿,占其总资产的比例平均为13.59%。其中,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与农商行平均为10.98%、23.63%、12.71%和8.70%,可以看出股份行对信用承诺最为依赖。

如果从具体银行来看,则会发现信用承诺余额占其总资产比例较高的银行依次为平安银行(35.02%)、浙商银行(31%)、招商银行(25.97%)、华夏银行(25.06%)、中信银行(23.91%)、南京银行(23.68%)、宁波银行(23.50%)、齐鲁银行(23%)、光大银行(22.44%)、晋商银行(21.48%)、九江银行(20.90%)。可以看出,市场关注度比较高的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宁波银行的信用承诺余额均比较高。

3、上市银行信用证与保函业务余额占其总资产的比例平均在1-1.50%之间

58家上市银行信用证与保函业务余额占其总资产的比例平均分别为1.25%和1.33%,国有大行与股份行的信用证业务余额占比要高一些(分别为2.28%和1.62%),股份行的保函业务余额占比要高一些(达到2.76%)。

4、部分银行的信用承诺以贷款承诺(含信用卡)为主(如平安与招商等)虽然大部分银行的信用承诺是以开票业务为主,但也有少部分银行的信用承诺是以贷款承诺为主(包括未使用的信用卡额度),如平安银行、招商银行等。截至今年6月底,贷款承诺(含未使用的信用卡额度)占其总资产的比例较高的银行依次为平安银行(17.55%)、招商银行(16.55%)、中行(13.52%)、广州农商行(11.09%)、中信银行(9.40%)、交行(.15%)等等。其中,平安银行与招商银行则是以信用卡为主。

5、上市银行提供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其总资产的比例平均在7%左右先前我们曾分析过票据贴现(表内)在银行业务中的占比情况,但这个数据的参考价值并不高。真正有价值的数据是银行承兑汇票余额(表外),根据2022年11月18日央行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的《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有两个红线不能逾越,即银行承兑汇票的最高承兑余额不得超过总资产的15%、承兑汇票保证金余额不得超过承兑人存款规模的10%。基于此,这里上市银行信用承诺中的银行承兑汇票单列出来进行分析。

58家上市银行向客户提供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其总资产的比例平均为6.98%。其中,国有大和赤1.70%、股份行为10.78%、城商和赤7.58%、农商行为4.95%。可以看出,股份行与城商行对银行承兑汇票均比较依赖,但也低于15%的红线要求。

如果从具体银行来看,则会发现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其总资产比例较高的银行依次为浙商银行(16.38%)、平安银行(14.54%)、齐鲁银行(14.23%)、渤海银行(13.84%)、宁波银行(13.76%)、晋商银行(13.68%)、郑州银行(13.66%)、威海银行(13.48%)、厦门银行(12.77%)、华夏银行(12.35%)、南京银行(12.24%)、光大银行(11.93%)、苏农银行(11.83%)、常熟银行(11.79%)、无锡银行(11.27%)、江苏银行(10.82%)、九江银行(10.31%)、中原银行(10.26%)、兴业银行(10.16%)。可以看出,浙商银行实际上已经超过红线,平安银行、齐鲁银行、渤海银行、宁波银行、晋商银行、郑州银行、威海银行等离红线也很近。

6、部分银行披露了保证金存款数据,占比总体上不高目前有建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浙商银行、重庆农商行、西安银行等6家银行披露了保证金存款数据,这些银行的承兑汇票保证金余额占其存款的比例总体上不高,最高的兴业银行与民生银行分别为4.85%与3.90%,低于10%的红线。

(四)委托贷款业务:合计超11万亿,上市银行委托贷款占总资产的比例平均为3%

委托贷款属于商业银行日常开展的表外业务,具体是指委托人提供资金,由商业银行(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借款人、用途、金额、币种、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协助监督使用、协助收回的贷款,不包括现金管理项下委托贷款和住房公积金项下委托贷款。

截至2022年10月,委托贷款余额为11.26万亿元,自2022年6月以来连续四个月上升(累计增加0.38万亿元),结束了长期以来的下降局面。同时,截至2022年6月底,46家上市银行(农行、中行、交行、邮储银行、北京银行等未公布)的委托贷款余额合计为94010亿元,占其总资产的比例平均为2.89%。

四、结语(一)表外业务很重要性,某种程度来说这种重要性甚至不亚于表内业务。实际上,在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评估标准中,便有多个指标和表外业务有关,如将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余额而非总资产作为规模维度的唯一指标(权重为25%)、将托管资产与代理代销业务作为可替代性的两个指标(权重分别为6.25%)、将理财业务作为复杂性维度的一个指标(权重为5%),上述四个指标合在一起的权重约为42.50%。

(二)大多数表外业务具有典型的轻资本(一般不消耗资本或较少消耗资本)与轻周期特征,是商业银行获得中间业务收入的主要路径(如托管与理财手续费、代理业务手续费、财顾咨询费、信用承诺手续费等等),同时大多数表外业务也是维护客户关系和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重要手段。实践中,表外业务与表内业务可以形成很好的互补关系,表内业务的增长往往需要表外业务的带动,表外业务的增长又需要以表内为基础。

(三)虽然多数银行对表外业务心向往之,但一些比较有技术含量的表外业务门槛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牌照方面,如托管业务需要获得公募基金托管牌照,理财业务未来可能需要获得理财子牌照,承销业务需要获得承销资质等等。这意味着,和传统表内业务相比,表外业务的重要性很高,但复杂度更高、专业性更强。

也即,表外业务的开展情况实际上体现着一家银行的综合化金融服务能力,这意味着专业性与轻资本二者实际上是并行的。因此,若让同业或传统表内授信业务出身的人去做表外业务,则往往会使表外业务逐渐沦为表内业务的附庸,失去高附加值、专业性强的外衣。

(四)回到银行来看,表外业务通常分散在不同部门,如托管业务一般由独立的托管部门负责、理财业务一般由独立的资管部门负责、承销及财顾咨询等一般由独立的投行部门负责,而其它一些银行卡结算清算、代理业务等由特定业务部门负责。这意味着,表外业务或中间业务的开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齐发力。

(五)目前看,政策层面对表外业务的监管主要基于风险隔离维度(主要针对代理投融资、中介类表外业务),即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隔离、自营业务与代客业务在资产、账务核算、人员等方面隔离,如托管业务与理财业务等。

这意味着,除承担信用风险的担保承诺类业务外,其它表外业务的开展可能也要遵循这个监管原则。事实上,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亦非常值得关注,如银团贷款中的自营与分销职能之间是否需要独立?承担债券承销业务的投行部门是否能够进行自营投资以带量营销?财顾咨询费应归于哪个部门收取?等等,这些均涉及到风险隔离的问题。

内容来源:任博宏观论道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