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联银行五周年:锚定普惠金融,做强科技风控
2017年5月16日,亿联银行在长春市东北亚国际金融中心举办盛大开业典礼,这也标志着东北首家民营银行从此诞生。
亿联银行定位“数字银行”,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手段,为客户提供7×24小时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经过五年的发展,亿联银行资产规模从20亿发展到了600亿;自营APP、微信银行等渠道,存款客户超过219万,线上贷款授信客户超过2600万,累计为55万小微企业解融资之急,为近2万农户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
不忘初心普惠大众
亿联银行锚定普惠金融领域,在消费金融、农村金融、小微金融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通过五年的探索完善了自身的产品结构,建立了“以消费金融打造自营品牌,以小微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以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三位一体”服务格局。
在消费金融方面,有“亿联易贷”和“亿贷”两大产品,以平台合作的“亿联易贷”产品保持资产规模和收益稳定,以“亿贷”发力自营品牌和业务能力建设,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累计投放超过2800亿元,累计服务客户超过1500万户,贷款余额达到231亿元。
在小微金融方面,积极围绕小微客户、民营企业需求开展小微金融创新,推出“生意贷”“亿微贷”“易税贷”“亿企贷”四款小微金融产品,产品极速申请、循环授信、随用随支、便捷还款,满足不同小微客群特点及经营需求;借助信用支持计划、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利好,降低资金成本,促进小微企业贷款投放,支持小微企业复产复工。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累计投放超过360亿,再贷余额突破100亿,为55万多普惠小微客户纾困解难。
在农村金融方面,积极践行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以“亿农贷”满足客户在疫情期间无接触获得贷款的融资需求,助力春耕生产,实现农民足不出村,就可享受到利息优惠的线上贷款。“亿农贷”累计发放贷款14.85亿元,服务近2万名农户,几乎无逾期及不良,90%以上客户选择提前还款、结清再贷,形成良性循环,受到了农户的认可和好评。
凭借“便捷的服务流程、有效的成本管控、高效的客户体验”,亿联银行的创新服务先后荣获了多项大奖,包括国际零售银行家(RBI)“年度最佳创新产品奖”、金融时报2020年最佳普惠金融服务中小银行奖、STIF2021第二届国际科创节“金融数字创新奖”、2021中国金鼎奖“年度普惠金融奖”等荣誉称号。
科技赋能质效齐增
科技能力是业务能力发展的基础,亿联银行5年来持续进行科技投入和科技能力建设,如今已小有成果。
为保障消费者资金安全,防止异地盗刷、团伙欺诈等资金风险。亿联银行建设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风控系统,从贷前的反欺诈模型和人脸识别,核心授信环节的多维风控模型,再到贷后环节的高频检测与预自动处理,以及多元化的催收策略和人工智能催收等,增强普惠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满足线上信贷“短小高频”且灵活的用款需求。
以小微贷款为例,产品的系统建设、技术应用、风控策略及模型累计打通企业主、工商、司法、发票等30余个数据接口,并对数据进行解析清洗加工,形成多维标签体系,实现自动化授信审批决策,实现对授信额度穿透管理。
5年来,亿联银行率先在银行关键金融联机交易场景上线第三代分布式开源数据库,在关键数据自主可控方面抢占优势;成功完成同城灾备中心容灾切换演练,实现了16个重要系统业务接管,使其业务连续性管理水平、全系统协同应急处置能力达到全新的水平;建立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风控系统、AI算法平台,可以实现在线月均27万笔智能授信评分。
亿联银行在科技方面的努力也获得了多方认可,包括中国银保监会2018年度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课题“二类成果奖”,中国人民银行“2018年度银行科技发展奖”三等奖,2020中国金融科技创新大赛最高奖“评审团推荐——全场荣耀奖”,2021中国金融数字科技创新大赛“技术创新应用银奖”。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亿联银行已申请各项专项141项,软件著作权107项,获得国家高新企业认证,成为全国第四家、东北第一家获批高新企业的银行。
暖心公益践行责任
亿联银行一直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在发展的同时不忘饮水思源,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捐赠善款和各类物资、服务价值600余万元,包括为武汉疫情、西安疫情、吉林省疫情等捐赠价值480余万元的抗疫物资;发挥自身的科技优势,投入100余万元,与共青团吉林省委共同打造青年志愿者“互联网+公益”的智慧公益平台——“亿联志愿者时间云”,上线两年多来,注册用户20余万,累计公益时长35万余小时,已经成为吉林省内最活跃的线上公益平台之一。
此外,亿联银行每年都开展主题公益活动,为乡村留守儿童送欢乐,为希望小学送文具,为福利院残疾人送温暖,在社区宣传环保知识、垃圾分类、反诈知识,在手机银行推出老年版大字体版本,进行线上助老服务。
经过5年的发展,亿联银行已经迎来了新的战略发展周期。未来,亿联银行将继续坚定普惠金融方向,着力于发展自营能力,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小微、三农等普惠客群,通过构建核心风控能力及客户运营能力,不断强化风险化解及风险防范,稳步向建设一流数字银行的方向推进。
编辑宋钰婷
校对陈荻雁
数说山东工行各项贷款突破1万亿元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商业银行立足经济大局,以贷款服务拓宽经济发展广度与深度,鼎力支持经济发展“蹄疾步稳”。
作为扎根齐鲁大地的国有商业银行,山东工行以加强信贷投放支持经济脉动为主线,责无旁贷扛起使命担当。截至2022年6月末,山东工行本外币各项贷款突破1万亿元大关,达到10017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成为山东省内首家贷款余额跨越万亿关口的国有金融机构,书写了工商银行服务山东发展的“齐鲁答卷”。
时序更替,初心如磐。多年来,山东工行在工总行党委坚强领导下,始终围绕山东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坚定落实国家政策和区域发展战略,推动信贷投放提速上量,步履坚定地跑出了工商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山东速度”。特别是2019年11月新一届省行党委班子成立以来,山东工行接续奋进,踔厉前行,以工总行党委“48字”工作思路为指引,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提出“三步走”战略和“1235”发展规划,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积极让利实体经济,信贷总量稳步攀升,贷款增量同业领先,信贷结构不断优化,资产质量显著改善。2020年以来,山东工行各项贷款增加2429.56亿元,年均增幅达到12.82%,余额、增量均排名四行“第一”。
山东工行走过的,是紧跟时代脉搏、勇追发展浪潮的37年,也是其信贷业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37年。此次各项贷款跨越1万亿元关口,且“总量稳”“投向准”“成色足”,对山东工行而言,不仅是量的变化,更是质的飞跃,标志着该行高质量发展实现重大跨越,服务区域经济能力再上新台阶。
“1800亿”制造业贷款争做服务“山东制造”的主力军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发挥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引航灯”作用,能有效促进产业跑出“加速度”。山东省制造业企业量大面广,随着新旧动能转换的不断深化,转型升级下的制造业企业对金融支持的政策需求提出更高更精准的要求。
聚焦主责主业,山东工行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立足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把握发展机遇,扎根制造业蓝海,全力发挥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引领作用,不断提升制造业贷款精准直达水平,在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做出工行贡献、显现大行担当。截至今年6月末,山东工行制造业各项贷款余额超过1800亿元,为省内首家突破该关口的金融机构。其中2020年以来累计投放近3400亿元,余额、增量保持四行“双第一”。
近年来,山东工行高质量服务制造强国战略,扎实开展“春耕行动”,认真落实“十专举措”,推动制造业贷款投放实现“上量、提质、拓面”。特别是2020年以来,该行加大考核力度,将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制造业”指标分值实现大幅度提升。同时强化资源保障,加大资金规模、利率授权、经济资本、FTP激励等方面的政策倾斜,进一步优化山东分行制造业金融资源保障长效机制。健全“会商”机制,定期召开由公司业务分管行长主持、前中后台共同参与的制造业贷款投放推动会,突出做好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制造业客户基础持续夯实。
当前正是山东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与攻坚阶段,山东工行将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以金融链激活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助力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1000亿”绿色贷款助推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山东生态文明建设不断绘浓绿色篇章,绿色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绿色金融也正以飞速的发展不断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厚底蕴。
在这其中,山东工行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加快绿色投融资创新步伐,加大“双碳”战略、能源和保供领域重点客户信贷支持力度,以金融力量助推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截至2022年6月末,山东工行绿色贷款余额超过1000亿元,省内同业领先,较2020年初增加650亿元,有效发挥了“领头雁”作用。
以创新求突破,山东工行强化顶层设计,完善金融助力绿色发展“工行方案”,为山东的绿色发展引擎不断增添金融动力。成立绿色金融委员会,强化绿色金融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推进,积极支持绿色产业重点领域发展。加大绿色金融供给,打出产品“组合拳”,综合运用“投、贷、债、股、租、顾”等工具,打造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为绿色产业客户提供个性化融资方案,绿色贷款规模增长显著。深化政银企合作,聚焦支持能源安全供应和绿色低碳转型,全力打造能源客户的“第一合作银行”。2021年11月,与山东省能源局、山东省部分重点能源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明确未来5年向山东省能源领域提供3000亿元的融资支持,重点支持绿色能源项目建设。坚持创新引领,提升绿色金融服务水平,近年来相继发放山东省内电力行业首笔碳排放权质押贷款、首笔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款,先后承销发行省内首单省属国企绿色债、首单权益类绿色债,多次以全省“首家”“首单”“首笔”刷新行业纪录,领跑同业发展。
金融注活水,产业再加速。未来,山东工行将继续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以金融活水润泽绿色产业,助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以实际行动助推实体经济向绿色转型,让“绿水青山”底色更亮,让“金山银山”成色更足。
“960亿”科创贷款积极打造山东科创金融首选银行
技术与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科技强国建设背景下,更加期待金融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通过科创金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作为党领导下的国有大行,山东工行坚持把守正创新作为经营发展的“驱动引擎”,在科创金融领域先行先试,着力为代表山东科创实力、体现山东科创潜力的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现代医药等领域企业和重大项目提供金融支持和资金保障,努力打造山东科创金融首选银行。截至2022年6月末,山东工行科创贷款余额超过960亿元,较2019末净增251亿元,2020年以来累计投放1514亿元,占全部公司贷款投放的20%;科创企业客户总量突破2600户。
2021年9月,山东工行率先谋划,在省内同业中建成了山东省内银行业首家科创中心,这也是工行系统内长江以北首家科创中心。此外,为进一步扩大服务半径和细分服务领域,该行还在济南、烟台两个科技发展活跃城市分别设立科创分中心,逐步在济南、烟台、潍坊、威海等国家级高新区设立8家新市场特色支行,构建起层次分明、覆盖完整的1+2+N科创金融服务体系。今年以来,先后实现分行首笔科创企业“专精特新”设备购置绿色贷、首笔科创企业“投贷联动”、首笔科创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首笔科创企业主动授信融资业务落地,擦亮了山东工行支持科创企业的“创新品牌”。
在科技发展的蓝海中,金融必会成为科技航母前行的不竭动力。山东工行将继续迎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浪潮,抢先抓早,不断革新,举全行之力构建科创金融服务发展新格局,为山东科创金融发展写下恢弘一笔。
“670亿”普惠贷款全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中小微企业是市场经济的活力源泉,如何精准有效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发展困境是金融机构普惠金融发展的关键方向。
山东工行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心系小微企业发展,普惠金融服务实现“增量、扩面、提质、降本,让金融活水更精准快速流向小微企业助企纾困,有效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难题。截至2022年6月末,普惠贷款余额超过670亿元,较年初增长163亿元,增量四行占比超30%。特别是2020年以来,山东工行普惠贷款实现高速发展,累计增长超过470亿元,余额增加到3倍以上。全行累计服务普惠小微客户数量超过4.9万户,普惠金融客户覆盖面更加广泛。今年以来,新增普惠贷款平均执行利率3.89%,较年初下降21BP,3年累计下降116B。
围绕支持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山东工行深入开展“工银普惠行”“数字普惠新形象”“千名专家进小微”“万家小微成长计划”、跨境撮合等系列活动,以“融资、融智、融商”综合金融服务供给,满足普惠客户多层次、差异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创新“资产+、场景+、税务+、担保+”“四+”产品体系,确保贷款稳步投放,全方位助力小微企业发展。科技赋能,精简业务流程,利用多维度数据建立线上审批模型,实现部分产品线上审批,提升客户便捷获贷水平。2021年以来新发放小微企业平均获贷时间(实际)控制在5个工作日以内,个人经营快贷等部分网络融资业务可实现“秒贷”。尤其在疫情期间,灵活调整受疫情影响小微企业贷款还款安排,缓解疫情期间还贷压力,切实解决客户实际困难。此外,山东工行全面提升普惠线上化水平,主动承担小微企业贷款房屋抵押登记费及房地产类押品评估费;稳步下调普惠贷款利率,近三年下降116BP,推动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持续下行。
普商普小微,惠心惠服务。山东工行将继续从额度、期限和利率等方面推出优惠政策,不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精准性和直达性,通过“融资、融智、融商”普惠金融综合服务供给,与广大小微企业“同休戚、共进退、齐成长”,让每一位创业者、实干家都能切实感受到:普惠,就是越过越好的每一天。
“2100亿”涉农贷款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工行力量
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是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的重点战略。作为服务全省的主力银行,山东工行始终心怀“国之大者”,贯彻落实城乡联动发展战略,以城带乡,全力打造工银“兴农通”乡村金融服务品牌,坚决扛起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大行担当。截至2022年6月末,山东工行涉农贷款余额突破2100亿元,余额创历史新高,较2019年末新增510亿元,增量四行占比超过30%。
注重强化战略和战术高效协同,山东工行出台30条服务支持意见,不断完善服务乡村振兴的“工行方案”。注重强化发展和风险的统筹平衡,聚焦服务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既上冲发展高线,也守住风险底线,不断提升金融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综合化水平。注重强化科技和创新双轮驱动,按照“全省所需、金融所能、工行所长”,推进城乡联动发展战略、线上线下渠道共建、金融服务改革创新。注重探索山东特色产品服务方案,全面落实“信贷直通车”、“兴农撮合”等活动要求,与省农业农村厅、省发改委、省农担公司、省供销社、省工商联深化合作,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龙头企业和县域个人客户等不同群体,推出特色化、针对性的服务与产品,塑造助农服务的新优势。
乡村振兴,金融先行。着眼未来,山东工行将奋进争先、真抓实干,坚决履行与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所签署《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内容,落实“十四五”期间向全省乡村振兴重点领域提供3000亿元融资支持的庄严承诺,以真金白银助力绘就齐鲁乡村振兴新蓝图,坚决履行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新使命,让更多村庄产业旺起来、环境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4300亿”个人贷款助力实现人民群众住房梦、创业梦和消费梦
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稳健增长和居民对美好生活需求不断提升,推动金融机构不断创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带来更安全、贴心的金融服务,助推人民美好生活建设。
山东工行坚守“人民金融”底色,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坚持“房住不炒”,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可得性和覆盖面,努力建设“您身边的银行,可信赖的银行”。截至2022年6月末,山东工行个人贷款余额突破4300亿元大关,稳居同业首位,2020年以来增量超过1000亿元,推进个贷业务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近年来,山东工行扎实做好个人贷款金融服务,努力实现人民群众住房梦、创业梦和消费梦。特别是2020年疫情以来,该行加大个人贷款投放力度,全力满足个人客户消费经营类融资需求;坚持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主体地位,促进非按揭贷款和公积金贷款协同发展,合理满足人民群众住房信贷需求;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持续开展“爱购山东”信用卡消费优惠活动,搭建起了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医、育八大惠民场景,涉及商户5000余家,惠及人数超过400万人次,带动2022年上半年信用卡消费额突破600亿元,信用卡消费额同比增量四行同业排名第一,切实以金融助力全省消费提升。
以进固稳,方有可为。山东工行将坚守金融为民初心,聚焦全省居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共同富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着力打好金融服务创新“组合拳”,下活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一盘棋”,山东工行一条金融服务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全新道路,已然初具规模。各项贷款突破一万亿,是山东工行守土有责、奋发有为的展现,也是迈向新阶段新征程的起点。
蓝图绘就,正当扬帆破浪;重任在肩,更需策马扬鞭。山东工行将心怀国之大者,继续扛起国有大行的责任担当,全面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大局,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助力稳经济和助企纾困的政策落实,以金融活水为山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源泉,努力推动金融业务创新和山东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全部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山东工行)
2022年中国经济七大政策“靠前发力”观察
海报设计:潘红宇
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题:2022年中国经济七大政策“靠前发力”观察
新华社记者
近日出炉的一季度国民经济数据表明,主要指标增速基本稳定,开局总体平稳。当前,世界局势复杂演变,国内疫情近期多发,有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经济运行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是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政策导向。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宏观政策、微观政策、结构政策、科技政策、改革开放政策、区域政策、社会政策七个方面作出了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深入阐释这七大政策取向,勾勒出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路线图。
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要求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七大政策组合,今年以来各部门、各地积极出台多项具体举措,积极落实、扎实推进,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有效应对风险挑战,护航中国经济稳健前行。
聚焦一个“稳”字:宏观政策稳住大盘
宏观政策位居七大政策之首,是稳定经济的重要手段,更是当前面临多重挑战的中国经济必须运用好的“关键工具”。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政策的两大抓手。今年以来,财政政策把“稳”放在宏观调控突出位置,加大财政支出强度和逆周期政策力度。
在山东济南,跨黄河桥隧项目下的济泺路穿黄北延隧道项目正在紧张施工。在今年山东省发行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约有10亿元债券资金投向这个项目。
中老铁路(江津-万象)国际货运首发列车从重庆江津珞璜物流园片区的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驶出(3月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唐奕摄
专项债是今年财政政策的重要发力点。今年3.65万亿元新增专项债额度中,用于项目建设的额度已全部下达;去年提前下达的1.46万亿元额度中,截至3月底已累计发行约1.25万亿元。
可用财力增加保障支出强度。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6.71万亿元、比上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5万亿元、规模近9.8万亿元。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8.3%,增速加快且支出加速,保障民生和重点领域支出。
财政部表示,将坚持靠前发力,加快财政资金支出、专项债券发行使用、中央基建投资预算下达,确保有利于激活力、增动力的政策早出台、早落地、早见效。
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在“稳”字上下功夫,围绕“进”字精准发力,增强前瞻性、精准性、自主性,进一步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就相当于保持了宏观经济运行的“健康血脉”。3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9.7%,比上年同期高0.3个百分点。
金融总量稳定增长的同时,信贷结构不断优化。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8.34万亿元,增量创新高。其中,以实体经济贷款为主的企(事)业单位贷款占比超八成。
在货币政策精准发力下,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进一步下降。1月20日,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分别下调10个和5个基点。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引导市场利率不断下行,带动一季度企业贷款利率同比下降0.21个百分点至4.4%,为有统计以来的低点。
近期,各种金融工具持续加码,传递稳增长信号。
4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将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两项减碳工具加速落地,加快1000亿元再贷款投放交通物流领域……近期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频频发力,预计带动金融机构贷款投放多增1万亿元。
此外,人民银行靠前发力加快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增强了可用财力。截至4月中旬已上缴6000亿元,相当于投放基础货币6000亿元,与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基本相当,全年将总计上缴11000多亿元结存利润。
人民银行表示,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兼顾内外平衡,激发市场活力,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融资,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落实一个“准”字:聚焦痛点难点助企纾困
超1.5亿市场主体是中国经济的基石。市场主体越有活力,经济“肌体”才会越健康。
疫情冲击下,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面临的困难加剧。一季度,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下滑,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等指数均在景气临界值100以下。
越是压力大,越要聚焦市场主体的“急难愁盼”。
天津市和平区税务局工作人员指导纳税人进行小微企业增值税留抵退税操作(4月1日摄)。新华社发
一笔近300万元的留抵退税税款,近日退达到上海荟朵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这让企业资金压力一下子减轻了不少。”公司总经理雅兰说。
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正在各地落实,预计全年退税减税规模约达2.5万亿元。4月1日至15日,已有4202亿元留抵退税款退到52.7万户纳税人的账户。
聚焦企业融资难题发力。3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和授信户数,分别同比增长24.6%和42.9%,小微企业贷款需求进一步释放。
从减税降费,到金融支持;从14部门出台43项政策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到加大对物流通畅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金融支持……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聚焦企业发展的难点痛点。
各地因地制宜推出更具针对性的纾困举措:深圳出台“30条”措施,湖南出台“36条”措施;江苏在出台“40条”措施的基础上,提出更大力度的“22条”……
今年3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施行,加快推动实现全国登记注册业务规范化标准化,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
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看来,围绕放宽市场准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现代化市场监管,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记者了解到,围绕市场主体“燃眉之急”“心之所盼”,各地各部门正加紧研究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消除痛点难点,改善发展环境,市场主体才能渡过难关、“青山常在”。
着眼一个“畅”字:打通堵点精准发力
有效需求不足,投资内生动力不强,房地产土地购置面积下降,部分行业“卡脖子”问题突出,疫情波及导致部分省份人流物流畅通受到严重影响……
这些中有的是长期以来的“短板”,有的是最近面临的困难。必须依靠结构政策“点穴”式的精准发力,才能打通供给与需求、联通国内与国外、畅通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
长城汽车专列首发列车在重庆永川国家高新区铁路专用线上(4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唐奕摄
——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方面,鼓励企业应用先进技术,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一方面,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力度,更好满足投资和消费升级需求,促进传统产业升级。
各项政策正在落地见效。一季度,全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7%,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32.7%、14.5%。
——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3月份,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共缓缴税费2567亿元,基本覆盖全部制造业中小微企业有税申报户;加大中小企业金融支持力度,拓宽“专精特新”企业融资渠道;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准备再培育3000家以上……今年以来,面对新的经济下行压力,有关部门和地方协同联动,从纾困、培优两方面着力解决制造业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
——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
针对当前疫情多发、物流不畅问题,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电视电话会议明确要求,要改善物流从业人员工作生活条件并给予延期还贷等金融支持,足量发放使用全国统一通行证,核酸检测结果48小时内全国互认,实行“即采即走即追”闭环管理,不得以等待核酸结果为由限制通行。逐个攻关解决重点地区突出问题。着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
杭州传化公路港的工作人员在货车驶离公路港时为司机送上装满食品的礼包(4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江汉摄
——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房地产业规模大、链条长、涉及面广,对国民经济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坚持“房住不炒”,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是当前房地产政策的着力点。
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0.7%,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13.8%,销售额下降22.7%。供给增长放缓,需求预期转弱。
应对新情况新挑战,各地因城施策做出相应调整,支持首套刚性购房需求、合理改善性需求、租赁住房需求。100多个城市的银行自主下调了房贷利率;部分城市对生育二孩、三孩家庭购买首套住房的,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上限。
突出一个“新”字:科技政策提升“硬实力”
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这是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左至右)安全顺利出舱(拼版照片)。新华社发
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在空间站执行任务半年之久的三位航天员顺利出舱。今年,我国还将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并计划实施6次飞行任务。
科技创新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战略支撑和引领作用。百年变局下,科技创新是“关键变量”,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有点上的突破,又要有面上的提升;既要重视科研院所,也不能忽视市场创新主体。
今年以来,各部门打出推进科技政策扎实落地的“组合拳”——
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继续开展国际科技合作……
一批政策礼包接连出台——
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显著加大;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至300万元部分,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设立科技创新专项再贷款。人民银行明确,科技创新专项再贷款总额度为2000亿元,支持企业范围包括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科技企业。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这将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的定向支持,助力提升我国科技创新“硬实力”,为创新注入更多新动能。
锚定一个“活”字:努力向改革开放要动力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越是形势严峻复杂,越是要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
面对多重压力挑战,用改革的办法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与创新活力——
《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完善科技激励机制的若干意见》……4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多项改革文件,释放出持续深化改革的鲜明信号。
就在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为今后一个时期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行动纲领,必将对新形势下深化改革开放,更好利用发挥、巩固增强我国市场资源的巨大优势,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产生重要影响。
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深化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精准施策,不断推进。
这是4月9日拍摄的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张丽芸摄
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打造对外竞争合作新优势——
刚刚结束的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吸引世界目光,再次发出“开放强音”。中国明确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入实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优化外资促进服务,增设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
今年以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2021年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施行;跨境电商综试区再扩围至全国132个城市和地区;第131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线上开幕,吸引境内外参展企业约2.55万家……
在国内外疫情反复、国际局势新变数增多形势下,我国对外经贸面临一些新挑战。保障物流畅通,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协调解决外资企业复工复产,推动重大项目加快落地……诸多政策举措积极发力,护航外资外贸平稳发展。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中国将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应对压力和挑战,也将为各国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机会。
抓好一个“协”字:增强发展平衡性协调性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人口、资源禀赋差异巨大,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从来都是一个重大问题。
协调发展,既是手段又是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如同“弹钢琴”,要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
今年以来不确定因素增多,更要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4月1日在雄安新区拍摄的日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邢广利摄
雄安新区,作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性工程,一季度43个重点项目同时开工,全年将安排重点项目230多个,承载千秋大业的“未来之城”正拔节生长。北京城市副中心,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将保持1000亿元规模。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再提速。一季度深圳海关“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项目,累计进出口吞吐量达5.4万标箱,同比增长超6倍。3月31日开张的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人才港,为区内人才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发展的意见》,支持长三角地区率先形成统一的大市场。
围绕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浙江、江苏、云南、湖北等多地近日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会议,审议2022年工作要点。浙江印发高质量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持续推进长江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安徽发布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行动方案,推动重大政策、重大事项、重大项目落地。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山东下达专项资金2亿元支持沿黄9市开展生态保护,山西印发“十四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青海召开相关项目建设推进专题会议……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一年。不确定因素增多,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发力乡村振兴面临巨大考验。
对此,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作出完善监测帮扶机制、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支持力度、推动脱贫地区帮扶政策落地见效等具体安排。
跨越南北、承东启西、连接城乡。充分发挥这些区域增长极和动力源作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布局,将为我国发展提供重要动力。
重在一个“保”字:社会政策兜底民生
保民生,事关大局。越是遇到困难,越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就业位居“六稳”“六保”之首。面对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今年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安排617.58亿元,比去年增加51.68亿元。
这是3月10日在长沙望城经开区铜官工业园拍摄的招聘活动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陈泽国摄
从研究出台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举措,到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百万见习岗位募集等专项行动,再到组织实施“春风行动”为农民工、脱贫人口提供就业服务……今年以来,我国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重点群体就业。
在位于重庆大渡口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内,大学毕业生和青年人才在一家名为重庆芝诺的大数据公司内工作(3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唐奕摄
灵活就业是约2亿群众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面对疫情带来的困难挑战,各地加快完善灵活就业政策。
广东等省份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社保的户籍限制;北京、海南等七省份和七家互联网平台企业正在推进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补齐权益保障的短板。
疫情期间更不能忘记困难群众。今年,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比去年进一步增加,达1546.83亿元。
为降低疫情等因素对百姓生活的影响,加强失业保障力度,在发放失业保险金等常规待遇基础上,向广大失业人员发放失业补助金,向失业农民工发放临时生活补助;加大生活物资保供稳价力度,及时发放补助补贴,简化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和其他低收入群众的救助流程,确保“兜”住最困难群体、“保”住最基本生活。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退休人员养老金将迎来“十八连涨”。目前,福建、江苏、海南、西藏、宁夏、贵州、山西等地已公布了城乡居保省级基础养老金上调方案。
“七”头并进:形成稳增长政策合力
面对复杂局面,七大政策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七”头并进汇聚起稳增长的合力。
多重风险挑战下,一季度中国经济迎难前行,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但部分主要指标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既要坚定信心,又要正视困难。“2022年中国经济面临的环境不容乐观,但中国仍有足够政策空间支撑经济稳定增长。”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芮泽说。
这是2021年12月5日清晨在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拍摄的海南自贸港建设重要的集装箱航运枢纽——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蒲晓旭摄
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更加注重协调配合。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日前召开专题会议明确,有关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自身职责,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
“要在实际工作中坚持系统观念,加大政策力度,提高政策精度,形成政策合力,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张宇贤说。
围绕经济平稳运行,更需迎难而上、奋力向前。相关权威部门表示,一方面要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尽快控制住本轮疫情;另一方面要抢抓二季度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稳增长举措,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财政部副部长廖岷日前表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相应的政策已经明确,各项措施目前都在按照提前发力、精准施策的要求全力推进,更多政策组合也在研究和储备之中。
“我国产业体系全,超大规模市场空间广,改革开放红利多,经济治理能力强,能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说,要继续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全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努力实现全年预期目标任务。(记者齐中熙、申铖、姜琳、刘夏村、吴雨、谢希瑶、周圆、胡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