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户贷款增速小幅回落,监管喊话后房贷投放如何平稳有序?
前三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投向明确,房地产贷款增速持续放缓。
近日,央行公布的《2021年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房地产贷款增速持续放缓,住户贷款增速小幅回落。
进入9月,央行、银保监会多次发声表示将“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市场对四季度房地产信贷政策会否调整也多有揣测。
第一财经记者从业内了解到,为了确保各机构准确把握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政策要求,接下来房地产信贷政策将围绕三方面进行:一是保持房地产开发贷款平稳有序投放;二是进一步优化信贷流程,提高个人住房贷款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保持个人住房贷款均衡、平稳、有序投放。落实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在严格审贷标准前提下,优先保障居民首套自住房刚性需求,加强金融消费者涉房贷款的投诉管理,提高办理效率,最大限度满足金融消费者合理诉求,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第三,积极支持和配合地方政府、住建部门做好出险房企风险化解工作。
房地产贷款增速持续放缓
三季度房地产贷款增速持续放缓,住户贷款增速小幅回落。
央行数据显示,2021年三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1.4万亿元,同比增长7.6%,低于各项贷款增速4.3个百分点,比上季末增速低1.9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房地产贷款增加3.03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18.1%,占比较上季末下降0.8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水平低7.3个百分点。
此外,2021年三季度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2.16万亿元,同比增长0.02%,增速比上季末低2.8个百分点。其中,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余额4.64万亿元,同比减少2%,降幅比上季末扩大0.5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7.37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比上季末低1.7个百分点。
按揭贷款方面,2021年三季度末,本外币住户贷款余额69.54万亿元,同比增长13.2%,增速比上季末低1.9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加6.35万亿元,同比多增2259亿元;2021年三季度末,本外币住户经营性贷款余额15.96万亿元,同比增长20.1%,比上季末低2.7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加2.34万亿元,同比多增4095亿元。住户消费性贷款余额53.58万亿元,同比增长11.2%,增速比上季末低1.8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加4万亿元,同比少增1836亿元。
根据东吴证券测算,对公端的房地产开发贷款第三季度进一步收缩1400亿元,9月末余额降至12.16万亿元,同比增速下行至0.02%。过去四个季度中,有三个季度开发贷款被压降至负增长,多年以来未曾如此。居民端按揭贷款9月末同比增速降至11.3%,持续多个季度增速下行后,自2012年以来首次低于总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速。按揭贷款主要受到房地产贷款集中度新规的强力约束,今年以来购房者等待放款的周期普遍长达4~6个月。
值得注意的是,绿色贷款保持高速增长,成为银行信贷成长潜力较大的新赛道。
2021年三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4.78万亿元,同比增长27.9%,比上季末高1.4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6.5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加2.74万亿元。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分别为6.98万亿元和2.91万亿元,合计占绿色贷款的66.9%。
四季度房地产贷款会否边际放松?
中国房地产开发商的融资渠道自去年年底持续收紧。特别是近一段时间以来,由于个别房企遭遇信用危机,银行和债券投资者对房地产业的态度愈加谨慎,行业融资环境更是加速收紧。
进入9月,央行、银保监会多次释放稳定信号,表示将“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业内看来,从近期政策表态看,监管部门极力避免因政策调整误伤合理的市场需求,这也许意味着行业最紧迫的时间已过。
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在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指出,十九大以来,按照中央确定的方针政策,实施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房地产市场金融化、泡沫化的势头得到遏制,房地产市场地价、房价、预期保持平稳,房地产行业总体健康发展。下一步,金融部门将积极配合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地方政府,坚定地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0月21日,银保监会统计信息与风险监测部负责人刘忠瑞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银保监会将继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持续落实好房地产长效机制,准确把握和执行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保持房地产金融监管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指导银行保险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配合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
综合业内观点,从近期政策表态看,政策仍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金融高层极力避免向房地产市场发出错误信号,也防止政策调整误伤合理的市场需求。
西南证券认为,“政策底”初现,短期内行业政策边际持续改善。10月,全国多地银行房贷利率出现下调迹象,放款速度也有所提升。地产信贷环境迎来了实质性改善,行业政策的边际放松将为地产板块带来一波估值修复行情。
值得注意的是,有媒体报道称,在监管释放稳定市场信号后,有监管部门已对部分地区进行了窗口指导,以确保各机构准确把握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政策要求、稳健开展房地产贷款业务、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有序投放。
对此,第一财经从业内了解到,接下来房地产信贷政策将围绕三方面进行:保持房地产开发贷款平稳有序投放;进一步优化信贷流程,提高个人住房贷款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保持个人住房贷款均衡、平稳、有序投放。落实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在严格审贷标准前提下,优先保障居民首套自住房刚性需求,加强金融消费者涉房贷款的投诉管理,提高办理效率,最大限度满足金融消费者合理诉求,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另外,积极支持和配合地方政府、住建部门做好出险房企风险化解工作。
东吴证券预计,四季度房地产贷款将边际放松,将沿着两个方向:一是,住房按揭贷款增速回升,核心逻辑是监管层强调满足购房者合理需求,所以预计此前积压的按揭贷款会加速投放,同时RMBS额度也会继续放宽以配合银行出表需求;二是,开发贷款预计第四季度恢复正增长,核心逻辑是满足健康房企的合理融资需求,防止流动性风险扩散,但增量不会过高,因为银行从自身风险管控角度也会相对审慎投放。
申港证券则认为,结合本轮调控的力度,对于政策进一步放宽的预期条件尚不充足。
央行: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提升 住户消费贷款增速持续回落|快讯
文/刘佳
10月28日,央行发布2022年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
人民银行统计,2022年三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10.76万亿元,同比增长11.2%;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8.08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
其中,备受关注的房地产领域方面,截至三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3.29万亿元,同比增长3.2%,比上年末增速低4.7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加8488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4.7%,房地产贷款增速回落。
而房地产开发贷款则增速提升。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2.67万亿元,同比增长2.2%,增速比上半年高2.4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1.3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91万亿元,同比增长4.1%,增速比上年末低7.2个百分点。
对此,光大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张旭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称,就房地产开发贷款数据来看,体现出在多项政策的综合发力下,房地产行业正在出现一些边际变化。
张旭表示,当前OMO和MLF利率分别为我国的短期和中期政策利率,其构成了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央行通过OMO和MLF利率释放货币政策信号、通过OMO和MLF操作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并影响市场基准利率,最终影响至贷款等金融市场产品的利率。
“不难发现,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较强,也可认为是信贷增长对于货币政策非常敏感。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央行对于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的疏通。”张旭称。
此外,在住户贷款余额方面,2022年三季度末,本外币住户贷款余额74.52万亿元,同比增长7.2%。
住户经营性贷款增速回升。三季度末,本外币住户经营性贷款余额18.53万亿元,同比增长16.1%,比上半年高1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3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加2.31万亿元,同比少增303亿元。
住户消费贷款增速持续回落。住户消费性贷款(不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7.08万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比上半年低0.4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4.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加5141亿元,同比少增5587亿元。
编辑:孟俊莲
房地产因城施策,增加消费贷款成趋势?三季度经济如何走,国常会释放这些信号
图据中国政府网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7月21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就持续扩大有效需求,增强经济恢复发展拉动力等内容,进行了政策部署。其中,对于三季度经济走势,会议明确了其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本次国常会上又再次对房地产市场“因城施策”进行了新的部署,而这已是5月以来国常会第二次对房地产健康发展作出政策安排。此外,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在刺激消费领域,国常会也明确,支持金融机构对受疫情影响的个人消费贷款采取更加灵活安排。
这些政策安排背后释放着怎样的市场信号?三季度乃至整个下半年的经济走势将如何发展?房地产市场在7月预期如何?消费贷款增加后,能在多大程度上提振市场消费信心?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对我国下半年经济态势的发展持乐观态度。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从目前来看,我国三季度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基本从6月已经实现了经济回升,给下半年开了个好头。
关键词:企稳回升
专家:三季度承上启下至关重要
“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关键窗口,三季度至关重要。”此次国常会再度重申了三季度经济稳健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要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进一步生效,下大力气巩固经济恢复基础,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优先保障稳就业、稳物价目标实现。
实际上,从7月15日国新办发布的二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来看,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逐步“升温”的阶段。统计显示,2022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6264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5%。其中,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92464亿元,同比增长0.4%。
那么,在接下来的三季度,经济发展又该走向何方?为什么国常会明确表示,三季度对我国经济企稳回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对我国下半年经济态势的发展持乐观态度。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从目前来看,我国三季度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基本从6月已经实现了经济回升,给下半年开了个好头。”在苏剑看来,只要下半年国内疫情不会出现严重的反弹,那么7月乃至整个下半年经济,都会沿着企稳回升的路径继续向前。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此前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同样也对三季度经济发展表示出信心:“如果三季度反弹强劲,能达到5%以上,四季度再往上走一点,全年平均4%以上是一个可以努力的目标。”
而对于三季度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苏剑分析称:“2022年我国全年经济增速目标为5.5%,但上半年增速仅2.5%。这意味着,下半年经济增速需达到8.5%左右。”苏剑表示,要实现这一目标,三季度就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在二季度基础上再发力,同时衔接好第四季度。
“如果三季度经济走不稳,那么四季度开局就面临更大挑战。”
那么,三季度经济如何平稳着陆?苏剑表示,最需要注意的仍旧是疫情防控政策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确保宽松的宏观政策继续加持,同时维续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各项传导链条的稳定,保障市场主体的活力。
关键词:因城施策
专家:下半年住房消费或有更多政策支持
为促进三季度经济正向发展,国常会从多个方面部署了三季度的经济工作安排。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其中,关于“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又再次被提及。而这一次是继5月23日后,两个月内国常会第二次就“因城施策支持房地产健康发展”进行政策部署。
房地产市场的疲软状态已在上半年各项政策的鼓励下,一定程度扭转了颓势。据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已有超180个省市从降首付比例、加大引才力度、发放购房补贴、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等方面放松了房地产调控政策,需求端政策不断发力。
而从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看,就房地产需求量而言,6月份无论是销售面积或是销售价格,均较5月份出现“跳涨”。以6月为例,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8185万平方米、销售额达17735亿元,环比分别增长约66%和68%。
与此同时,从6月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来看,6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分别有31个和21个,均比上个月增加6个,回暖势头加强。
此外,从央行公布的6月份贷款情况来看,以按揭房贷为主的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4167亿元,较5月份大幅增加,表明居民的购房意愿有所提高。
那么,二季度尤其是7月份,我国房地产市场走势将如何?本次国常会再提“因城施策”促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又释放着怎样的信号?
对此,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分析称,此次国常会继续提及房地产,这说明了房地产消费在有效需求和经济恢复方面,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严跃进认为,在今年上半年各类刺激政策的基础上,本次国常会就房地产的部署,也意味着下半年会给住房消费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严跃进表示,从最新的7月份全国房地产销售数据看,虽然有小微的环比拉升,但很多城市实际上是弱于6月份交易水平的。“虽然销售量有所回升,但从历史数据来看,依然还有上升的空间,而这也说明,我们后续稳住房消费的政策,依旧需要更强的支持力度。”
在严跃进看来,下半年房地产走势将呈现“小幅复苏”状态,但复苏状态依旧存在不确定性,具体还需看各个城市的不同情况,以及政策的支持力度。
炒房热是否会“卷土重来”?严跃进认为:“目前的确也存在一些投机客依旧在炒房,但这与我国‘房主不炒’的政策是相违背的,也是国家不愿看到的。”在他看来,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对房地产的扶持核心,依旧是释放刚需住房,满足社会合理的住房需求。
同时,严跃进也提出,预计下半年针对改善型购房需求,也会迎来各类政策支持。“诸如二孩家庭、人才购房和新市民购房等,或许会进一步放开,以更好刺激住房消费需求。”
在7月21日下午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法规部主任綦相也强调了坚持“房住不炒”的政策定位,明确指出因城施策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稳妥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
关键词:刺激消费
专家:下半年或增加消费贷款、降低利率
除了房地产市场的稳健发展外,扩大消费稳定民生也一直是国常会关注的重点。根据此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7%,其中,教育文化娱乐价格和交通通信价格领涨,涨幅分别达到2.3%和6.3%。
“消费是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目标,经济本身就是为普通老百姓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种资源。”苏剑肯定了消费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作为需求的一部分,消费需求在任何国家的占比都不容忽视。“如美国个人消费就占到GDP67%左右,但中国居民消费占比却仅有30%左右,可释放的空间还很大。”
中国人为什么不太敢消费?苏剑分析指出,尽管中国百姓创造了很大的经济总量,但观念里存钱应对各种意外依旧是必须,加之疫情的影响,一方面增加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从而遏制了消费信心,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形势不再是高速增长,导致老百姓的钱袋子收缩,也进一步遏制了大家的消费意愿。
在苏剑看来,让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是刺激消费的先决条件。而根据7月21日下午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中国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法规部主任綦相会上就已透露,为促进消费持续恢复,上半年居民消费贷款增加了1589亿元。
红星新闻记者也发现,从2022年年初开始,贷款利率就开始逐渐下调。据2022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今年3月份,新发放住户其他消费贷款利率为7.68%,比年初和上年同期分别低67和41个基点。
目前,四大行的消费贷产品利率均也已下调至4%。红星新闻记者查阅发现,对于符合标准的用户,农行网捷贷年化利率低至3.7%,建行快贷年化利率最低4%,工行融借年化利率最低3.75%,中国银行中银贷年化利率最低3.9%。
随着利率下滑,消费贷数据也出现了回暖迹象。据7月13日国新办举行的今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情况新闻发布会介绍,上半年住户贷款增加2.18万亿元,其中消费贷款已增加6468亿元。
而在本次国常会上,明确提出要支持金融机构对受疫情影响的个人消费贷款采取更加灵活安排。对于会议释放出的经济信号,苏剑回应红星新闻指出:“我认为,增加个人消费贷款、降低贷款利率,会成为下半年的一大趋势,以便进一步扩大内需。”
苏剑解释称,目前国内拉动内需最有效的领域,主要集中在车、房、电子产品等要素,而房、车很多人都会选择贷款,所以从刺激消费的角度来说,增加消费贷款同时降低利率已然势在必行。“有了消费,更多资金才能回流企业,企业有了活力,人们的收入才能增加,经济才能进入良性循环。”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此前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也提到:“大力发展消费信贷有助于通过信贷实现稳增长、稳消费,对整个经济运行大盘具有促进作用。个人消费贷款利率下调将成为趋势,有助于降低消费信贷持有人的成本,促进对消费信贷的需求,进而促进消费,对经济稳增长大有益处。”
“当然,支持消费贷款并不是刺激消费的根本。”苏剑补充称,消费最终的决定因素是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虽然消费贷款能提高消费能力,但消费意愿的提高则是基于对未来的确定性和对经济形势的良好预估之上。
因此,苏剑认为,要扩大消费,其根本在于为百姓创造稳定的经济预期,解决百姓在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后顾之忧。“这些大问题解决了,老百姓就用不着为未来准备太多钱,消费就能得到释放。”
在增加消费贷款的出发点上,受访专家们均提醒:“贷款是双刃剑,需考虑产品准入的适当性。”曾刚建议,在营销过程中要提高透明度,禁止过度诱导消费者,同时设定一定的准入门槛,推动定价合理化,以保障消费者利益。
苏剑也提醒,银行在增加消费贷款时,需要注意防范系统性风险,按照自身条件灵活处理消费的放贷比例,同时加大监管力度,避免呆账坏账产生。而对于贷款者而言,苏剑也表示需要量力而行,不可盲目超前消费。
红星新闻记者杨雨奇吴阳实习生程祎晨
编辑潘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