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掏一分钱办保险实为保单贷款!平安人寿:已全额退保
7月14日,华商报报道的“不掏一分钱就能办收益180万元的保险?实为保单贷款15年需交125万元”一事有了新的进展。7月15日,平安人寿为市民刘女士办理全额退保,并向电销员追偿保单贷款利息。
刘女士年近六旬,此前曾在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平安人寿”)给孩子购买过保险。去年11月初,她接到平安人寿电话销售员电话,对方称她属于星级客户,故以“不需要她掏一分钱”为由,向她推荐了180万元收益的“平安富赢金生年金保险”。办理后,她反复向对方确认,对方都称不用花一分钱。
今年5月,她收到保单贷款本息催交短信。前往营业厅咨询后方知,理财险是电话销售员诱导她用孩子的保单贷款交了保险费,属违规操作。6月至7月,她多次向平安人寿投诉,7月4日,平安人寿回复称可以全额退保,但因保单贷款产生的2000余元利息需要自行承担,对此她表示拒绝。
7月14日,华商报报道了这件事。当晚,刘女士告诉华商报记者,平安人寿陕西客诉部相关负责人向她致歉。
7月15日,刘女士与平安人寿达成和解。平安人寿陕西客诉部门相关负责人说,事发后,他们核实了刘女士和电销员的整个录音,“录音我们都核听完了,讲的没什么问题。如果刘女士提供的资料显示电销员有问题,我们将严格处理。”记者追问,“如果违规,后续如何处罚电销员?”对方回复,具体还在调查,不方便透露,调查结果只能找平安人寿公关部门了解情况,他们只负责解决客户诉求。目前,他们已为刘女士办理了全额退保,保单贷款产生的利息将追偿电销人员,要求其自行承担,“这个是电销员的个人行为,公司肯定不会让他做违反公司制度的事。”
“公司层面是否存在监管失察?”工作人员回复,公司层面不存在违规。记者追问,“不存在违规为何选择全额退保?”对方回复称,现阶段,刘女士提出了全额退保的诉求,我们本着客户至上的理念来处理这件事,所以进行了全额退保,并向电销员追偿了刘女士的保单贷款损失。
华商报记者张鹏康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贷款合同暗藏保险,每月多还数千元!咋办?
互联网时代,个人贷款的门槛相对更低。然而,多名消费者却在近期集中投诉,在贷款过程中被“套路”引导,签订了捆绑搭售保险的协议。消费者对此并不充分知情,直到细细查阅还款账单,才发现问题。
记者调查发现,贷款捆绑的保险往往隐藏在一些平台的协议中,相关业务员也并未明确、充分、详细告知。消费者一旦遭遇误导坠入“套路”,需偿还的多种费用就成了沉重的负担。
意外
贷款合同里藏着保险费
说起自己在某普惠平台贷款的经历,50岁的刘本江难掩激动和气愤。他表示,当初贷款时很多细节是在短时间内由业务员指导操作的,保险担保等合同细节,并未一一出示和过目了解。
去年8月,刘本江在某普惠平台贷款30万元,分36期还清。“业务员明确说,利息是6到8厘,由正规银行放款,没有任何其他费用。”刘本江表示,自己听闻后十分满意,随后就在业务员的指导下准备了各种资料。“当时签合同她什么也没提,什么也没说,就让这里签一下名,那里签一下名,根本没时间细看合同。直到下款,才告诉我有个保险费。”而在平台视频验证时,刘本江确实有被问到是否知道保险费,“但业务员告诉我为了顺利贷到款,对方问什么你就说‘知道’‘满意’就好。当时以为就是走个过程,没想到额外附加了这么多保险费、服务费、担保费。”
记者发现,刘本江第1期还款合计13098.73元,其中月偿还本息9750.73元,剩余则是月服务费1062.00元,月保险费1536.00元,月担保费750.00元。仅保险费、担保费和服务费就占总还款额的25.6%。截至目前的第7期还款中,月还款合计12611.03元,其中月服务费907.30元,月保险费1312.25元,月担保费640.75元,保险费、担保费和服务费占总还款额的22.7%。
与刘本江一样感到被“套路”的,还有张明波。前年他在该平台贷款约277000元,在还款多期后,张明波才觉察到似乎“不对劲”。他打开软件还款明细才发现,每一期还款金额中还有保险费、服务费和担保费三种费用,“竟然不包含在贷款时说的年化利率里。”
如今,张明波每个月正常还款近12000元,但保险费、服务费、担保费总计约4000元。他自己核算了一下,这笔实际到账约277000元的贷款,如果加上保险费、担保费、服务费等费用,最终还清需花费422000多元。
“被套路了,没想到这样的事会发生在我身上。”张明波说,他针对不是某个人,而是这个事。“我有这样的遭遇,其他人也肯定会有。疫情之下,无疑会让很多人雪上加霜。我的诉求就是还正常本金和利息,去掉每个月的服务费、保险费等不合理费用。”
调查
搭售保险成贷款“软门槛”
记者调查发现,仅在“黑猫投诉”平台,以“贷款捆绑保险”为关键词,就可以看到4892条投诉。其中,被投诉对象多为“XX普惠”“XX分期”“XX小贷”等平台。
贷款捆绑保险如何操作?捆绑的都是什么类型保险产品?记者实测多个接入银行贷款的金融平台发现,各家对此表述并不一致,有个别平台在申请额度评估、填写资料时,就需同意可能搭售保险的协议内容,否则无法继续操作。
在前述某普惠平台,进入A首页时,页面下方有“贷(借)款保证保险产品及服务”的小字体内容,“在借款流程中,借款人可自主选择是否投保贷(借)款保证保险。”点击多家保险机构的品牌标志后,才会弹出相关解释说明。然而,“黑猫投诉”平台上的多位用户则表示,自己是在不知情之下被捆绑搭售了保险,是后知后觉而非“自主选择”。而在该普惠平台的一个用户维权群中,同样有人表示,“不知道有保险,要知道就肯定不会借了”“我当时也是业务员说只有个年化10到12(个点),结果搞下来后有保险费、担保费、服务费。”
另一家被多位用户投诉的小贷平台,宣称快速放款,最高额度可借20万元。点击该平台页面,想要获知审批额度,需上传个人身份证正反面、完成人脸识别、填写本人、家庭联系人、紧急联系人等信息。在此过程中,用户需滚动阅读相关协议,细细查看冗长的协议,其中表明可能会购买保险产品,而这在借还指南中并未体现。只有阅读理解并同意协议后,才能进入下一步操作,不同意协议则无法继续填写资料查看最终额度。
一名金融业内人士表示,通过金融平台或软件来贷(借)款时捆绑搭售的保险,主要是个人借款保证保险。这类保险的目的在于通过购买保证保险来实现贷(借)款人的增信,提高贷(借)款保证保险成功率,为出借人的资金损失提供风险保障。而据此前公开报道,也有用户在贷款过程中,被购买了人身意外保险。
“互联网金融平台跟保险去合作,不是不行。只不过对于用户来讲,这里面的‘水’太深了。”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说,首先是用户很多时候并不知道到底绑定了什么种类的保险;其次,在使用过程中,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之间的信息是互通互联的,这类信息一旦超出消费者知情的情况下,对个人信息也是一种侵害。一些所谓的意外险、保证险、保证金等等,跟消费者主要想要的贷款并不直接沾边,不能轻易捆绑搭售。
争议
平台“有验证”用户“不知情”
调查中记者发现,有金融平台对搭售保险行为,并未在页面显眼地方标明,而是隐藏在某些协议内容中;甚至还有贷款平台在长篇协议中写明,“保险服务及保险产品由保险公司提供,平台并不参与,也不承担任何责任。”而多位借款人表示,在贷款过程中自己对保险费、担保费等并不充分知情,也没有保险公司向本人反复确认,并未获得足够充分、详细的明确告知。
“整个贷款签名过程中,业务员都没有告诉我有保险费、服务费、担保费。我是自己下载软件后,才看到有很多合同。”刘本江说,即使是后来平台远程视频回访验证,也只是询问是否知道有保险等问题,其他具体细节,自己并不了解。当初他还以为所谓保险费,是一笔加在后续偿还费用中兑付,没想到是每个月都得交一两千元。张明波也证实了这一点。“签署电子版合同时,业务员没有明确告知合同里面保险费、服务费、担保费的存在。”
对于刘本江的说法,记者联系到负责协调处理的工作人员。他表示,平台在借款前会有多次验证,视频录像询问是否知道有保险费、担保费等情况,用户作为成年人应该担负责任。“我们也想解决,也给出了解决方案就是提前还清减轻压力,但他现在没有偿还能力……”
“2021年修订公布的《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中提到,关于搭售必须要做到几点。比如,要以显著的方式提醒消费者注意。什么叫显著方式呢?如果是格式合同的话,必须要把它明确写到‘特别提示’这个地方。”朱巍表示,而如果是录音录像,必须要反复询问,把它明确。要有一个可供消费者不选择搭售服务的选项,不能把消费者默认当成同意。“也就是说没有充分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那何来同意权呢?”
说法
搭售涉违规用户应维权
“部分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时,为了减少抵押物风险会购买保险。比如有些金融机构对餐饮业的企业保险,为了避免餐饮用火造成财产损失,会买一份财产保险。”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说,但需要注意的是,保险费应该是金融机构负担,而并非用户负担,这是有明确规定的。
盘和林表示,有些金融机构为了转嫁这部分保险费用,将买保险的责任作为搭售的金融产品向用户销售,这本身是一种违规行为。他建议,消费者遭遇贷款搭售保险,可以向银保监会投诉,也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朱巍同时提醒,在贷款过程中,往往保险公司并不直接出面,而是由提供金融产品的公司出面。“一方躲在另一方后面,隐藏着夹杂私货。如果是故意误导,我觉得这是违规行为,至少是个侵权行为。”
我用五句话,彻底结束了某保险信用贷款的暴力催收
7年前因为创业,需要启动资金,我就想到了贷款。没想到,却是噩梦的开始。
银行与保险公司犹如合伙
我找了一个做某保险公司贷款的朋友,他说可以给弄个信用贷款。然后,提供了岗位证明、工资证明和日常家里的水电费发票,以及近一年的银行流水,就给批了三十万。
大概算了一下,三十万分36个月,每个月还一万五千多,三年连本带息得还五十五万左右。不好好干,这三年完全就是给贷款公司打工了。这特么就是高炮啊!
高利贷犹如鲨鱼
还了大概有18个月,公司运营出问题,资金跟不上,贷款就还不上了。逾期后,贷款公司那边的人就开始给我打电话,一天五六个电话催我还款,变着花样的联系我。同时给我贷款时留下的其他联系人打电话。一时间同事、朋友、亲戚全知道我贷款还不上了。
我尝试与他们联系,协商晚点还款。没想到却听到了一通威胁我的话,说什么我信用记录M2了,再不还贷款就起诉我,最少得判我三年。我祈求他们再缓缓,他们怎么都不同意。
然后,来自广州、重庆、上海、北京各地的律师函、开庭的短信通知,半夜给我打电话,给我父母打电话,给居委会主任打电话发信函等等。甚至,有一次被他们的人堵住,把我拉到了荒郊野外,吓唬了我一晚上。那天晚上过后,我决定,这辈子不会再还他们一分钱。
我也慢慢地麻木了,只是每当有信息过来,我内心总是害怕、紧张。不是怕自己受到伤害,而是怕家人受到威胁。三年里,不敢听到电话铃声响起,一有电话我就紧张害怕。于是,索性把电话调成静音。直到今天,我的手机只有震动没有铃声,都是那时候因为害怕而养成的习惯。
两年前的一天,贷款公司的两个人去了我家里。我当时心里又恼又着急,等家里人把那两个人给打发走之后。第二天,我妈就给吓病了,一直躺在床上一周才好起来。
然后我联系了之前帮我贷款的朋友,得到了一些内部信息。又用一个月的时间,研究刑法和民法中涉及到贷款的一些法条,查看了保险的相关法律,并去找了做民事诉讼的律师同学。
最后,我主动联系了某保险贷款公司的人。只给他们说了五句话:
第一,不经同意就跑到家里,威胁要钱,把家里老人吓病了,这事怎么处理,他们得担责任。
第二,这是保险贷,但每个月还款是一次性进入了指定的账户,可以理解为这是连本带息的费用。利率远超国家法定贷款利率标准,属于高利贷。
第三,联系了放款银行贷款部经理,银行的贷款早平了,不欠银行一分钱,对银行没有违约。
第四,不再交保险了,保险的缴纳,投保人自由选择是否缴纳,这个符合保监会以及相关法律规定。
第五,有朋友也是干催收的,目前已经进监狱了,判了三年。他被抓钱专门咨询过了,一直威胁我的是催收公司的人。
之后,他们再也没有给我联系过。我的生活逐渐平静了下来,只是偶尔想起来,仍心有余悸。我把之前用的手机留下来,每隔一段时间充一下电,开一下机。因为,那部手机上完整地保留了他们催收的短信和电话录音。
我想,有的朋友应该知道这是哪家(保险)贷款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