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债券和贷款

本文目录

一文看懂金融市场利率VS实体融资利率、债券VS贷款的关系

开年以来,债券市场利率持续走高,企业债券融资成本高企,甚至高于同期基准利率,这引发了市场对于实体经济贷款成本和贷款需求上升的预期。本文建立了货币政策债券市场传导的框架,分析认为:

一是随着企业债券融资的较快增长、银行对于同业存单融资的依赖以及价格型货币政策逐步确立,基于债券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重要性日渐突出;

二是金融市场利率与企业贷款利率走势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贷款利率对于R007的弹性系数约为0.35,相比较直接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央行调整市场基准利率走势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更小,主要是金融机构自身消化了部分金融市场利率波动,预计未来银行贷款利率可能仍有16BP的涨幅;

三是企业对于债券融资和贷款融资的决策受到融资成本、信用质量等多种因素影响,长期看,我国以银行体系为主的金融格局下贷款和债券融资具有互补关系,而非简单的替代关系,从历史走势看,信贷和债券融资的增速也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四是短期看信用债仍存在一定调整需求,建议配置高信用等级以及景气度具有持续性的行业债券。

一、建立一个认知金融市场利率和实体融资利率、债券融资和贷款融资的理论框架

近期,受到货币政策收紧、监管风暴以及金融机构去杠杆影响,债市流动性收紧,金融市场利率显著上行,比较关注的是1年期SHIBOR高于了贷款基础利率、5年期AAA级中票收益率高于金融机构5年期以上贷款基准利率,引发了对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高企的忧虑,同时也产生了企业债权融资由债券向贷款迁移的预期。

上述现象的分析涉及三个方面,一个是货币政策通过金融市场利率向实体融资利率的传导过程,另一个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针对债市调整而产生的债券投资、贷款等资产配置再平衡和资产重新定价,最后是债券和贷款利率变动过程中的企业债权融资再决策问题。上述问题的解决主要聚焦本次金融市场利率波动对于实体经济可能产生的负面冲击影响程度,对于此问题的讨论既有利于判断后续经济增速走势,也有利于判断监管的底线和节奏;同时研究金融机构、企业等相关反馈行为,也有利于研究货币政策、利率波动的传导过程。为了解决上述市场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设计了货币政策通过债券市场传导的路径,主要体现为利率传导机制的演化过程,但与通常认知的利率传导机制不同,这次不是通过直接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进行的,考虑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间的联系和调整机制差异性,可能更多波动被金融市场所消化,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要小于直接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然而随着我国金融自由化的进程加快,金融波动对于金融稳定性和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正在加强,加之当前经济形势较为复杂,所以本次金融市场利率波动对于实体经济的冲击不容忽视。

二、金融市场利率对于实体融资利率的传导

随着我国债券市场的不断壮大和发展,尤其是通过外汇占款途径进行货币投放路径的萎缩,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以及各类创新货币政策工具进行流动性管理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并且我国货币政策正在加强转型步伐,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型,目前表现数量型和价格型相结合,正在货币市场加强基准利率的培育,并且通过构架利率走廊增强对于基准市场利率的管理。因此,货币政策的债券市场传导机制重要性逐步提升。具体看,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对货币市场流动性进行干预,将基准利率调节至目标水平,基准利率具有引导作用,从而影响了债券收益率,包括信用债利率和银行同业存单及其他类别金融债券利率。

具体看,2017年一季度央行两次上调SLF利率各10BP,打开了货币市场利率上行的空间,以DR007看,其运行区间中枢明显上升,由之前的围绕2.5%波动向围绕2.75%波动转变,基本与SLF利率上调幅度相当。随着货币市场利率的上升以及金融机构去杠杆,债券市场收益率也有明显升高,近期企业债、中短期票据、公司债涨幅显著,AAA级上述债券3-5年收益率均接近了5%的较高水平,较年初上升了近100BP。从走势看,企业债、中票、公司债收益率与货币市场利率走势相关性较高,与R001走势的相关系数平均约为0.5,与R007走势的相关系数平均约为0.6,要高于与R001的水平,反映出货币市场利率中长期变动对于企业债券融资利率影响较大。

自2014年以来,企业在债券市场融资保持较快的增速,在企业融资渠道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2016年信用债发行量超过9万亿元,2017年由于债券市场流动性收紧以及融资成本高企,企业推迟发行规模增大,信用债实际发行量缩减,预计全年可能发行的规模为6.5万亿元,较2016年下滑近30%。此次,由货币政策传导的信用债融资成本高企,预计全年平均要较2016年末上升60BP,这就意味着全年企业融资费用相较2016年增多近390亿元。

另一个间接传导渠道就是随着银行对于同业存单的依赖,央行利率政策的调整,将会影响到银行负债成本,通过银行资产再配置和再定价,影响到企业信贷融资成本。由于该传导机制并不像债券市场上企业融资利率那么直接,而且还涉及信贷供求关系,因此与直接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相比,这种传导时间更长、传导机制更为复杂、效果更难以预测。从历史走势看,银行一般贷款利率与R007走势具有很大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2,不过也可以看出,一般贷款利率走势相对滞后,而且对于R007短期异常波动并没有进行反映,由此可以看出,在R007确立上行趋势后,一般贷款利率也基本确立目前拐点位置。与企业债利率相比,二者部分时间走势相悖,可能在于金融市场的短期超调,不过长期趋势还是具有一致性,二者相关系数为0.84。建立银行一般贷款利率与R007的一般关系,并适当加入相关控制变量后,一般贷款利率对于R007的弹性系数为0.35左右,也就是说本轮R007如果自去年低点上涨100BP,那么一般贷款加权利率可能上涨35BP左右,考虑贷款利率调整时滞性,一季度已较去年最低点上涨19BP,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下,受到货币市场利率中枢上升带动,预计未来一般贷款仍将有约16BP的涨幅,由于银行对于不同客户定价差异性较大,中小企业、部门民企面临的定价要求会更高。

三、企业债权融资结构决策分析

各金融市场的发展为企业建立多元化的债权融资渠道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目前,企业可选择的债权融资渠道包括债券融资、银行贷款、信托贷款、保理融资、委托贷款、票据贴现,从大的类别看,主要划分为债券、银行贷款、其他债权融资,然而我国企业债权融资仍然以银行贷款为主,占比在67%左右,不过各类债权融资差别性较大,适用于不同融资需求和条件。

那么,企业如何在各类债权融资渠道中进行决策呢?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就是融资成本,从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企业肯定选择融资成本最低的方式,然而融资成本仅是企业选择债权融资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其他因素还包括企业信用质量、信息不对称、违约可能性、融资期限等因素。企业信用质量主要是以信用评级作为主要标识,实证研究表明,高信用等级的企业倾向于发行债券融资,中等信用等级的企业进行银行贷款,低等级则通过其他渠道融资。信息不对称方面,由于债务人和债权人信息不对称将影响相关决策,债券等公开融资渠道对于信息披露程度要求高,而其他渠道则对信息披露要求程度,这也就意味着具有较高信息不对称成本的企业将会有限选择非公开融资方式。违约可能性方面,如果未来债务偿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非公开债务融资协商成本较低,企业更可能选择非公开债务融资方式,否则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公开债券融资方式。债务期限方面,债务融资期限相对信贷期限要长,对于较长期限的融资需求更适合在债券市场融资,而部分短期融资需求则可能通过银行贷款解决。

2017年,随着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收紧和波动性加大,债券融资成本明显上升,5年期AAA中票收益率已经超过了5年以上贷款基准利率,市场投资者普遍认为企业将会由债券融资转向银行贷款,这种结论可能忽视了其他因素对于企业债券融资决策的影响。虽然融资成本并不是决定企业选择债权融资方式的唯一因素,然而融资成本可能是最直接容易比较的。从历史趋势看,2014年1月3年和5年AAA级企业债收益率曾较接近3-5年贷款基准利率,与该时期相对应的是2014年1月新增贷款增速走高而债券融资的增速则走低,似乎符合两种融资渠道成本相接近时的替代效应,然而考虑到信贷审批的时间长度以及二者转换时间,很难在这么短的时期内就快速显现,也可能其他特殊因素导致二者分化。从贷款融资和债券融资增速的走势看,二者走势非常接近,历史上相背离的情况非常少,多发生在1月份的信贷投放特殊时点,仍不足以证明二者之间具有显著的替代关系。为了进一步验证贷款融资和债券融资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贷款作为因变量,债券发行量、贷款与债券收益率利差作为自变量的回归方程式,结果显示,债券发行量的回归系数为正,说明长期看债券和贷款主要是互补关系,而非替代关系,这可能在于,我国仍是以贷款为主的融资体系,债券尚难以对于银行贷款形成较强的取代优势,未来仍需要加强债券市场,尤其是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力度。

同时,考虑企业信贷需求在不同融资渠道重新分配的过程中,还需要关注:一是债券融资市场波动性可能持续的时间,如果债券市场企业融资能力收缩是一个较为持久的过程,那么企业将会逐步寻求其他渠道满足融资需求,如果企业预期债券市场波动是一个短期事件,那么企业可能继续坚持债券融资,从当前看此次债券市场波动可能持续至2017年底;二是企业融资需求紧迫性,企业融资时间要求越紧迫,在债券市场融资受阻后,将会较快转移到其他融资渠道;三是其他融资渠道供给与融资需求的匹配性,实际上,客户并不是很容易在不容融资渠道随意切换的,正如前文所说,不同信用质量的企业可能对应了不同融资渠道,形成相互匹配的格局。四是后续发债企业融资渠道转换,由于发债主体相对较优质,更易于获得银行贷款,在银行贷款总量有限以及偏好仍审慎的情况下,部分原来可在银行获得贷款的企业,可能加剧了部分低信用资质企业的融资困难程度。

综上所述,部分债券融资将会重新选择融资渠道,然而受限于现有监管政策、金融机构去杠杆环境以及未来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下降,银行大规模增大新增信贷规模并不可行,而是通过在考虑从债券融资向银行信贷融资转移客户基础上,实现既有信贷资源重新分配,部分低信用质量客户融资难程度会上升,银行信贷质量有优化趋势,然而在与优质客户的定价空间上也会有所受限。

四、信用债投资建议

短期,信用债仍可能有调整需求,主要是基于监管风暴持续,金融机构去杠杆延续,新增信用债投资需求不足,而且下半年委外到期后,部分委外存在不续期的问题,出现部分抛售压力;企业债券融资难度上升,社会流动性收紧,其他融资渠道难以有效跟进,企业偿债压力增大,信用风险有可能部分暴露;宏观经济存在下行压力,去产能引发的大宗商品上涨行情已不可持续,企业经营业绩增速放缓,短期景气度有可能下降。近期展望看,信用利差有可能继续小幅走高,并维持高位震荡,投资价值尚未完全显现,建议密切关注高杠杆、短期债务占比高的企业后续债务融资情况配置高评级信用债券以及行业景气度较高的行业企业信用债券。

大资管观察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j..)

当你缺钱的时候,你是选择银行贷款还是债券融资?

来源丨喜马拉雅APP财新视听的精品课《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的货币课》编辑丨何嫱天下有谁不借钱呢?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所有的金融活动,归根结底都可以用借钱来概括。个人、家庭、企业、政府所有经济活动的主体,必然都会牵涉到借钱。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融资。

何为融资现在主要的融资和借贷活动不是发生在个人与个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现在借钱融资主要是在个人、家庭与金融机构之间,是在企业、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以及企业和企业之间发生。

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合同,就是关于借钱的合约。考古学家发现,早在公元前3200多年,古埃及就有了非常明确的约定借钱人双方责任和义务的合同。比如公元前1800年,古巴比伦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就已经对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责任、权利、义务等各种关系,做了非常明确的规定。

如果我们回顾人类法律发展的历史,就会看到无论是罗马法,还是后来英美法系的习惯法,里面都有大量的条款是关于如何处理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关系的。可见在整个人类的历史都是贯穿着借钱和融资的故事,贯穿着借钱所引起的法律和纠纷。

现在公司之间、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如果发生借钱和融资的纠纷,往往就会打官司。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围绕经济、金融所发生的法律案件,有相当一部分甚至大部分都是因为借钱违约所引起的。

个人和个人之间借钱,如果处理不好,轻则亲朋好友的关系可能会断绝,重则也可能会到法庭上见,甚至会出现暴力催收的可怕的情况。所以实际上借钱融资每天都在发生。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人类的一切金融活动都是围绕债务所展开的。

人们为什么要借钱借钱之所以是我们人类生活的一个必需品,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人类的生活的本质是面向未来的,但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如果有突发事件,我们手上的资金可能会不够用,周转困难,这就需要借钱来缓解。所有的借钱和融资就是解决不确定性的问题。

个人和家庭,因为教育、投资理财、买房买车、医疗等等一系列现实的生活问题,可能钱不够花、入不敷出,需要借钱;企业的经营活动所赚的钱可能不够周转、不够发工资、不够购买原材料,资金链出问题就需要借钱;政府财政收入入不敷出,有财政赤字就需要借钱。

所以一切的金融活动都是围绕债务、融资、借钱来展开,因为它是来源于我们人类生活的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就是面向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当然,借钱的时候我们会遇到很大的问题,比如说在过去,人与人之间借钱主要是通过朋友介绍,通过熟人的关系借钱是中国传统最流行的方式,现在主要是和金融机构打交道。但无论是个人相互借钱,还是和金融机构之间发生融资借钱的关系,都面临一个最基本的困难,叫信息不对称。

何为信息不对称举一个简单例子,比如说你找我借钱,信誓旦旦地说半年或一年以后会还,甚至还用你的房子抵押等等。但是事实上,人心隔肚皮,我并不能百分百的确定你在半年以后、一年以后能还钱,这就叫信息不对称。

这是所有融资和借钱活动中最麻烦的事儿,也是一个最根本性的问题。那么信息不对称会造成多大的麻烦呢?它会出现两个很大的麻烦,一个叫道德风险,一个叫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就是你借钱给别人的时候,你可能面临无法收回资金的风险,为了收回资金,你可能要耗费巨额的成本。过去找黑社会催收,现在到法庭打官司,但无论如何你都要费时费力、花费大量成本。

另外一个逆向选择,就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你把钱借给别人,但你并不知道他拿这笔钱去干什么去了。可能他实际的用途和他自己说的用途完全不是一码事。

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是我们的融资和借钱的金融活动里面临最大的麻烦。所以我们去银行贷款的时候,银行都需要你提供详细的信用评估,还需要抵押,需要担保,需要各种非常严格的合同来约束。

现在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创新,尤其是互联网快速的发展,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们已经想出了很多办法来尽量减少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类金融的未来会变成人人都是债权人,同时人人也都是债务人,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融资和借钱的金融活动里面来。

最后我想说的是,当别人找你借钱的时候,或者你找别人借钱的时候,你都要三思而行,不要轻易开口向别人借钱,也不要轻易借钱给别人。不是有这么一句谚语吗?如果你想远离你的朋友,你想毁坏友谊,那你就借钱给你的朋友。所以融资借钱是一门科学、技术,更是一门艺术、一门做人的学问。

关于主播:财新视听是财新传媒核心平台之一,秉承新闻专业主义,输出代表中国最高品质的原创新闻、纪实、专访、专题等多元化视频内容。《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的货币课》,让你从货币历史和金融故事中,看清局势兴衰,把握投资趋势。

关于喜马拉雅:喜马拉雅是中国领先的音频分享平台和独角兽企业,占据73%市场份额,总用户超过5.3亿。

观债|今年前两月银行发行逾千亿债券,小微贷款金融债近一半

澎湃新闻记者陈佩珍

今年1月和2月共有17家商业银行发行了1106.6亿元债券,其中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券达520亿元。

受春节假期影响,2月商业银行债整体发行规模较1月有所减少。澎湃新闻根据中国债券信息网披露的发行公告统计,今年2月商业银行债发行规模为159.6亿元。发行的债券类型包括: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券、二级资本债券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即永续债)。

2月商业银行债发行情况。

2月的发债银行主要为城商行和农商行。其中城商行有4家:北京银行、浙江稠州银行、龙江银行、九江银行;农商行有3家:湖南张家界农商行、贵州花溪农商行和东莞农商行。

从发行债券类型来看,发行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券有2家:北京银行80亿元、东莞农商行20亿元,合计100亿元;发行永续债有2家:浙江稠州银行10亿元、九江银行30亿元,合计40亿元;发行二级资本债有3家:湖南张家界农商行1.6亿元、九江银行13亿元、贵州花溪农商行5亿元,合计19.6亿元。

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债是近年来常见的银行资本补充工具。所谓的永续债,是指没有明确到期日或期限非常长的债券,即理论上永久存续,用于补充银行其他一级资本。二级资本也叫附属资本或补充资本,是商业银行资本基础中扣除核心资本之外的其他资本成份,是反映银行资本充足状况的指标。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券则专项用于发放小型微型企业贷款。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共有10家商业银行发行了947亿元债券,其中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券达420亿元。今年1月和2月,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券的发行规模均是在当月发行的商业银行债类型中占比最高。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这几年银行支持小微企业力度在加大,既是政策要求,也是银行自身业务转型的需要。再加上现在银行结构性存款以及互联网存款的负债来源又受到了一些限制,银行通过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能够获取更多的成本相对较低的资金,有助于银行更好的支持小微企业。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在小微企业贷款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延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延长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适当降低小微企业支付手续费。今年务必做到小微企业融资更便利、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此外,政府工作报告还指出,继续多渠道补充中小银行资本。

董希淼表示,政府报告连续几年都对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提出较高要求,所以应该支持银行以更多的渠道获取成本相对较低的资金增强银行支持服务小微企业可持续性。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是一方面,可能还要创新更多的方式,拓宽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的负债来源,降低负债成本,让银行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来支持小微企业和服务实体经济。

责任编辑:郑景昕

校对:刘威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