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北京邦信小额贷款公司

本文目录

中国东方旗下19家小额贷款公司征集购买意向

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2月26日消息,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东方邦信融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向市场征集对其持有的19家小额贷款公司股权的收购意向。

记者从工商登记系统查询到,东方融通共控股21家小额贷款公司,除大连高新园区邦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和天津鼎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两家之外,其他小额贷款公司均被纳入到了本次招商范围。

“广开股权战略合作之门”

“对19家小额贷款公司的股权征集收购意向,是股东单位中国东方落实监管要求,回归本源、专注主业,进行瘦身缩体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我们近年来着力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东方融通董事长杨光对记者表示,“近年来,AMC在回归不良资产主业方面面临的市场机遇有目共睹;另一方面,经过近八年的创业与发展,我们旗下的小额贷款公司虽然总体盈利,但也不可避免地迎来了‘平台期’,在小微金融市场总体收缩与个体分化的周期背景下,就这些小贷公司的股权寻找合适的战略投资者,或者就东方融通自身引进战略投资者,无论对母公司落实监管要求专注不良资产主业,还是对东方融通通过引入战投跨越‘平台期’,都是一种积极的举措。”

具体到本次征集意向投资人一事,杨光表示,东方融通更期待以此向广大市场主体释放一个积极的股权合作信号。“我们从2018年底就开始部署推进这项工作,对潜在的合作伙伴和合作方式抱有开放和务实的态度,”杨光说,“当前是一个特殊时期,外界可能会对这次招商有一些猜想,其实我们这次招商,是对此前作出的工作部署的推动实施,目的也非常明确——为落实集团回归主业、瘦身缩体战略而广开股权合作之门,与此次疫情没有关系。我们期待并欢迎有兴趣的市场主体给我们带来多样化的股权合作模式。”

“东方融通业务目前受新冠疫情影响不大”

针对外界关注的公司业务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程度,杨光明确表示,从目前掌握的数据看,疫情尚未给公司业务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

“得益于我们确定的稳健的风险偏好和近年来在调整业务方向和资产结构方面做出的努力,目前东方融通集团信贷资产中,房地产抵押贷款占比近86%,生息资产中这个比例更高,达到92.3%,安全边际还是比较充分。”杨光向记者表示,“从最近一个收息日(2月20日)的客户付息情况来看,逾期率并没有风险部门自行预判的那样明显上升,和我们稳健的客户风险偏好不无关系。”

“当然,业务和财务数据对疫情影响的反映存在一些滞后性,我们已经在密切监测分析,”杨光说,“多年来,东方融通在IT建设方面投入大量资源,仅就业务而言,我们数年前就已经搭建成了涵盖PC端和移动端的尽调、审批与贷后管理系统,目前这个特殊时期下,这些IT系统的优势开始显现,一些标准化的业务审批与投后监管都可由IT系统辅助完成,我们的IT系统经受住了考验。”

“普惠金融仍可以有所作为”

针对当前疫情对小微企业的影响,杨光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受疫情影响,小微企业短期难免面临一些暂时性的压力,但小微企业长期企稳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各级政府对小微企业加大扶持力度的政策面没有改变,各类金融机构保持对小微企业资金支持的资金面也没有改变。“‘船小好调头’是小微企业的一大优势,”杨光判断,“疫情结束后,小微企业一定是最快恢复活力的一批市场主体,所以我的认识是,无论是短期、中期还是长期,普惠金融仍可以有所作为。”

“为了协助客户应对疫情影响,我们坚决不压贷、不抽贷、不断贷,同时也在研究鼓励小贷公司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灵活采取展期、续贷、减免利息等合理措施,对受疫情影响而遇到暂时性困难的小微客户进行必要的扶持。”杨光最后表示。

截至目前,中国东方通过旗下多家公司共控股24家小额贷款公司。2019年底,其已将北京邦信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小额贷款公司的控股权进行公开挂牌。记者从中国东方了解到,这3家小额贷款公司目前尚在挂牌中,此前均有意向投资人开展接触谈判,其中1家最快有望于近期达成实质性交易意向。

专注不良资产主业 中国东方再次挂牌转让旗下1家小额贷款公司控股权

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12月27日消息,继日前挂牌出让西安经开区邦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和沈阳市和平区邦信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控股权后,今日,中国东方旗下邦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再次挂牌转让北京邦信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股份13,400万股(占比67%),挂牌底价14,850.86万元。

挂牌信息显示,北京邦信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由多个股东联合发起设立,注册资本2亿元。截至2018年末,该公司总资产4.05亿元,负债2.21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4.49%;2018年,该公司取得净利润约518万元。

中国东方有关人士称:“在集团旗下的二十几家小额贷款公司中,北京邦信小贷的区位优势比较明显,近几年专注于做北京市核心城区的房屋抵押贷款业务,信贷资产质量还是比较高的,拨备率也显著高于北京地区同行业水平,也积累了可观的优质客户群体。”

除已挂牌转让的3家小额贷款公司外,截至目前,中国东方旗下东方邦信融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还控股21家小额贷款公司。“这几年来,我们一直在下大力气对各家小额贷款公司明确战略、提质增效、压降不良,多数小额贷款公司经营业绩还不错。当然集团公司提出专注主业,是集团战略也是中国东方的‘初心’,未来一段时间,我们要继续做好经营,同时关注小微信贷市场行情,不排除在好的市场机遇下继续转让优质小额贷款公司,或者整体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可能。”东方邦信融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光表示。

出局!新年已有22家小贷公司遭遇清退,监管风暴持续

随着监管红线的持续收紧,小贷公司的清退也在加速。2021年多个省市地方监管部门出手对辖区内小额贷款公司进行摸排、整顿后,“空壳”、失联等违规小额贷款公司遭遇出清。进入2022年后,又有22家小贷公司面临出局。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地方小贷、网络小贷监管政策出炉,小贷行业仍将持续洗牌,各地小贷机构还是要回归本源业务,以合规为本。

22家小贷公司正式“出局”

1月11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安徽、江苏两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接连披露了取消部分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经营资格的名单,共计22家小贷公司被要求退出市场,不再列入小额贷款行业监管范围。

具体来看,安徽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于1月4日披露《关于同意取消芜湖市兴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等17家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经营资格的通知》,位于芜湖市的17家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资格正式被取消。

北京商报记者进一步查询发现,前述17家小贷公司被取消试点经营资格,是芜湖市在2021年9月对辖区失联、“空壳”小额贷款公司进行排查、清理后的结果。

就在芜湖17家小额贷款公司正式“出局”的同日,江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也对外发布了关于取消南昌5家公司小额贷款试点资格的公告,包括南昌市东湖区光正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正小贷”)、南昌市东湖区邦信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邦信小贷”)等。

(图片来源:江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官网)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两地披露的22家小贷公司中,注册资本在2000万元至2亿元间不等。其中,2亿元注册资本邦信小贷成立于2012年12月,在2020年5月决议注销,当前处于注销备案阶段。而光正小贷自2018年年初便出现“异常经营”,于2021年6月被吊销营业执照。此外,还有多家小贷公司因为欠税、严重违法失信等问题陷入经营风险中。

(图片来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按照两地监管局要求,相关企业应当依法办理工商注销或变更。继续保留市场主体的,可以依法清收存量贷款,但企业名称中不得含有“小额贷款”“小贷”字样,经营范围不得含有“经营小额贷款业务”。从小额贷款经营许可到期之日起,发生新增贷款业务的,按照非法发放贷款处置。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分析指出,地方小贷公司业务普遍立足地方,一方面受当地经济波动和自身实力的限制,另一方面也面临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因而近几年生存压力较大,甚至还有部分地方性小贷公司在发放贷款的过程中存在违法违规的现象。相关违规机构遭遇清退,也体现出小贷行业监管的不断规范。

“小额贷款作为地方金融业务支持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在发展过程中异化出一些乱象,因此有必要根据市场现状开展清理整顿,释放出明确监管信号,既能够使小贷剔除‘沉疴旧疾’、提质增效,也能够使小贷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补充道。

合规为本

1月11日,北京商报记者多次联系相关机构了解具体退出情况,但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复。事实上,正如于百程所言,地方小贷公司受到多方限制,乱象频出。

在2021年12月,甘肃省华亭市公安局发布《华亭市鑫源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通告》,表明该公司放贷资金基本源于向社会公众非法吸收的资金,已被公安机关立案调查,并敦促借款人主动归还贷款。

此外,根据央行官网披露数据报告,全国小额贷款公司数量连续下滑。截至2021年9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566家,相较于2020年年底的7118家,在三个季度内减少了552家。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小贷公司贷款规模和公司数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也是近年来各地区监管部门持续加强整顿的结果。而就在2021年年末,央行发布了《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明确将小贷公司等地方金融业态统一纳入监管框架,地方金融机构的违法行为认定和处罚机制也更加清晰。

叠加此前银保监会发布的《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的通知》等内容,小贷公司将面临全方位的严监管举措。在于百程看来,小贷公司被纳入新监管框架,与此前的小贷监管要求一致。未来随着网络小贷的监管办法落地,小贷行业将持续洗牌。

苏筱芮指出,从监管政策内容来看,实践中存在对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分工理解不尽一致等问题,部分机构和活动游离于金融监管之外。基于此,未来地方各类金融业态将被纳入统一监管框架,中央、地方之间的协调配合将被强化,地方所承担的责任更为明晰,有利于区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及化解。

苏筱芮强调,对于小贷机构来说,还是要以合规为本,服务于地方实体经济,关注小贷相关的顶层管理制度,力争达成各项监管指标,回归本源业务,努力在拓展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推进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充分作用。

北京商报记者岳品瑜廖蒙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