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三农!惠州邮储银行无抵押贷款助农企壮大
近日,龙门县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邹女士终于松了一口气。此前,公司在壮大过程中资金压力越来越大,所幸邮储银行惠州市分行及时发放了217万元农担贷款,为她解了燃眉之急。
据了解,该公司集种植、生产、科研、销售为一体,是惠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自有优质水稻种植基地超1000亩,订单合作基地约5000亩,每年产量约6000吨。在当地政府和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公司规模逐步扩大,产量不断提升,稻谷收购量也越来越大,生产设备陆续更新,再加上要建新厂房,导致公司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由于缺乏合格的抵押物,该公司很难获得合适的贷款金额。
邮储银行龙门县支行在开展春耕信贷需求大摸排过程中了解到该公司的资金需求,立即派出工作人员上门调查收集资料。同时,邮储银行惠州市分行联系省农担公司,确保贷款快受理、快调查、快审查、快发放,最终以最低的担保费率和贷款利率为该公司发放了217万元农担贷款。
得到资金支持后,邹女士乐开了花。她说,以前贷款手续繁杂,门槛高,额度也不多,这次无抵押就拿到了贷款,减轻了公司的资金压力,发展更加有动力了。
邮储银行惠州市分行介绍,为保障春耕备耕时期农副产品生产和农资供应资金需求,该行推出了农担贷、极速贷、线上信用户贷款等信贷服务,实现“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循环支用、动态调整”,可向急需金融扶持的农业重点领域倾斜,农户足不出户就能获得贷款。
【撰文】廖思洁刘光明宝
【作者】刘光明宝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创造更多价值
向“三农”经营主体发放贷款1964笔 宝坻区扶持壮大农业企业
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部署要求,宝坻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服务中心紧紧围绕农业企业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攻难点、补短板,以服务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改进工作作风为重点,强化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品质,全力推动农业企业发展壮大,为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奠定坚持的产业基础。
天津谦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宝坻区农业龙头企业之一,主要从事蔬菜产品生产销售,“田村屋”商标是天津市著名商标,产品远销东南亚地区。受今年年初疫情影响,企业原材料不能正常采购,延误了订单生产。宝坻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服务中心等部门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帮助他们协调办理物流运输通行证,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
天津谦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亚夫说:“非常感谢政府,没让工厂在订单交付时有任何损失。今年全年一共接到了7500万元左右的订单,上半年已经完成了4000万元的销售额,比预计超出了10%,今年预计增幅大约在20%左右。”
宝坻区还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采取“政府+银行+担保”等方式,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开发专属金融产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中长期信贷支持。
眼下,天津市现代天骄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1.3亿元,年产12万吨的水产生物饲料项目开始试生产,就在企业为正式投产后资金流转问题发愁时,宝坻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服务中心及时帮助他们对接金融机构,引入金融活水,为项目早投产、早见效提供了有力保障。天津市现代天骄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孙超说:“特别及时,帮助我们企业做大做强,更好地服务千家万户,让更多的老百姓因为我们的品质和服务能够多受益、增加收入。”
截至目前,宝坻区内金融机构“三农”贷款余额125.5亿元,比2021年年底增长2.48%,区内6家小额贷款公司涉农贷款存量1.75亿元。金融机构向“三农”经营主体发放贷款1964笔,贷款金额71.6亿元。同时,积极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稳步提升特色产业保险覆盖率,水稻和生猪保险覆盖率分别达到95.22%和98%。
宝坻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服务中心把为农业企业办实事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要职责,成立帮扶农业龙头企业工作专班,建立落实联络员制度,积极联系走访帮扶企业,收集汇总困难问题,截至目前,已帮助农业企业解决技术、资金等问题26个。
宝坻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服务中心产业部部长马兰月说:“我们将加大力度宣传各项农业农村政策,把农业农村政策传递到每一个企业,引导企业开拓经营思路,不断扩大销售渠道,引导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为乡村振兴发展作贡献。”
津云新闻记者吴宏
永定区新桥镇贵峪村:“五集”模式壮大新型集体经济
红网时刻张家界1月28日讯(通讯员张乾城田文谦)近年来,永定区新桥镇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积极探索新型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全力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2021年,贵峪村通过规模化、机械化经营,有效盘活闲置土地,“五集”模式初见雏形,蹚出了一条产业振兴的新路子。
集思,精准定位
永定区新桥镇贵峪村村部。
思路决定出路,方向决定道路。针对地理优势不明显、村集体经济较薄弱、外出务工人员较多、闲置土地较多等实际,贵峪村集思广益共谋发展。后盾单位市交投、新桥镇党委政府和村支两委通过党组会商议、现场调研查看、屋场会征求群众意见等形式,分析了国家各项农业补贴和补贴抵租金的可行性,最终确定成立张家界贵峪农机机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创新“党建引领+后盾单位帮扶+合作社带头”机制。村民以土地自愿入股,破解增收和抛荒两大难题,走上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一条龙”和田园观光综合体发展道路,唱响贵峪村质量兴农、品牌兴农的主旋律,为产业兴旺再添动力。
集权,精准切入
“村里成立了合作社,我们拿田地入股当上了‘股东’,再也不用单打独斗、靠天吃饭,还能有生活保障。”村民李发政开心地说。
合作社成立后,贵峪村整合现有资源,鼓励村民在自愿的基础上将自己的田地托管给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截至目前,村民入股土地约1400亩,村民入股率达到了90%,其中监测对象户入股率为100%,一般脱贫户入股率为90%。为确保“保底分红+利润分红”的利益分配方式落到实处,合作社规定不论盈亏,于每年6月30日之前按照每亩500元(坪田)、400元(岗田)、300元(荒田)兑现保底分红。除去保底分红和合作社的正常成本费用开支后的净利润按集体与村民按50%比例分成。另入股户可享受兜底政策补贴,即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不纳入集体经济收入,归村民直接享受。未入股的村民也可在不享受利润分红的前提下将其田地租赁给合作社经营,租赁期限为5年,租金标准与保底分红保持一致。
集中,精准管理
推动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注重规范、科学引导、完善管理。
贵峪村首先是厘清各方责任。成立董事会,推选出股东代表和监事会,制定管理制度,明确职责责任,股东代表负责生产、加工、销售、管理、分配等相关经营活动的日常决策,监事会负责监督、检查合作社的财务状况。其次是严按规矩办事。合作社严格按照乡村振兴三个“不搞”、两个“防止”、一个“加大惩处力度”的原则扎实推进,以制度先行保障规范发展,切实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然后是集中统一管理。入股田地由合作社统一管理,确保不荒田、不毁界址、不栽树,以种植水稻、油菜及部分其他经济作物为主。入股户应服从合作社的集中统一管理,严禁损害、侵占破坏集体经济利益,如有发生,经半数以上的股东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后可以解除合同,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集约,精细经营
通过集约化经营,贵峪村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集体经济发展已迈出坚实的步伐。机械化耕作。采取先进技术,购入植保无人机和耕田机进行机播、机种、机收,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时间。目前已完成油菜种植约800亩,正在申报300亩烟叶种植计划指标。人性化用工。合作社优先入股户、监测对象户和已脱贫户的用工,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目前合作社已支付村民务工工资27140元,其中脱贫户务工工资9000元,基本解决了脱贫户的产业帮扶问题,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稳步提高。市场化经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做好产销对接,按照“一般稻谷入粮库,优质稻谷入市场”的经营原则,与各大终端市场、周边市场、超市、网络、帮扶单位、用量较大的团体消费单位进行产销对接,确保盈利和农民分红。
集成,精心铺排
贵峪村打破“就合作社抓合作社”惯性思维,对内整合资源,对外联通市场,化解资源散、融资难、项目缺等发展梗阻,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全员参与。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抓实网格党支部党务干部队伍建设,43个农村党员联系全村485户群众,推进防返贫动态监测网格化管理工作,真正将人力资源转化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强大优势。金融助力。镇党委政府积极与各大银行对接合作,争取低息惠农贷款,为合作社发展振翅添活力。2021年11月,贵峪村经济合作社成功获取建设银行发放的50万元“惠农担-特色贷”担保贷款。项目支撑。后盾单位支持、已经启动的工会活动和青少年研学活动基地、村民文化活动中心项目,市交通局10万元支持、已立项的五里峪至梅子垭通组道路硬化工程,区农机事务中心支持、已批准的2000平方米高标准育秧棚项目,有望落地的区100万元农机设备试点村项目……系列项目的实施为打通产业链,推动贵峪村农产品生产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开展集体经济屋场会。
按照“五集”模式,贵峪村合作社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精准定位、精准切入、精准管理、精细经营、精心铺排,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预计2022年村集体收入将突破50万元。
入户签约合作协议。
贵峪村党支部书记李祥奎表示,“壮大集体经济就是为了百姓,要让咱老百姓共享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届时,村民收入不断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将投入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增加教育投入和临时救助等方方面面,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图景徐徐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