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利息”贷款?给身份证能贷?权威专家揭秘网贷陷阱
“近三年来,北京西城法院每年受理互联网信贷类纠纷均在数千件以上。”
互联网信贷引发的纠纷与日俱增
主要有哪些争议点?
消费者申请互联网信贷时
应该注意什么?
来看
北京金融法院司法指导中心
“融小法•呵护碎银双月谈”中
各位专家怎么说
01
互联网信贷纠纷三大争议焦点
据北京西城区人民法院金融街法庭庭长杨成龙法官介绍,司法实践当中此类纠纷的争议焦点往往集中在三大方面:
一是贷款合同是否是本人签署,是否为本人真实意思表示;
二是合同约定的利息、罚息、违约金等与实际履行的情况是否一致;
三是实际利率标准是否超过法定上限的问题,是否存在通过收取保证金、手续费等方式变相收取利息的问题。
此外,欠款是否为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也是一大争议焦点。
北京金融法院审二庭法官李默菡在访谈中表示,互联网信贷的最大优势在于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进行了数字化,从而使金融机构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对借款人的风险评估成本得到有效降低。但与此同时,也衍生出个人信息的非法获取问题。
“互联网金融涉及到个人信息,都是敏感信息范围,例如身份证号码、银行卡信息、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这些信息一旦被坏人获取,最严重的后果是导致个人金融账户不再安全,不法分子可以据此进行精准诈骗。”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朱巍在访谈中提醒金融消费者,要提高保护个人信息的警惕性,不要点击陌生链接,避免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被盗。
02
申请贷款先看平台资质
申请互联网信贷时应该注意什么?在李默菡法官看来,最首要的是识别贷款平台的合法性。
李默菡表示,在互联网信贷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可能会在营销、获取贷款客户、联合贷款、信息科技、逾期催收等多方面与其他机构合作。这些合作机构可能是其他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也可能是融资担保公司、电子商务公司、贷款催收公司等非金融机构,这就潜藏了一些风险。
例如,一些所谓“零利息”的互联网贷款产品,实际的管理费、信息费等远超利息。有的宣称拿身份证就能办理的平台,实际是在骗取个人信息。
朱巍表示,根据《贷款通则》的规定,从事信用贷款业务必须获得金融许可,并在市场监管部门进行登记备案,还要履行ICP备案等相关手续。实践中,很多网络平台本身不具备相关资质,但他们以信息中介的方式,实际从事信用贷款业务。这种实质信用贷款业务如果得不到规范,极易导致虚假宣传、暴力催收、高额利息、电信诈骗、网络骚扰等情况出现,严重扰乱金融秩序,侵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消费者要注意,不要只看宣传。
首先,要看贷款平台是否有金融资质,是不是在市场监管部门注册备案。
其次,看贷款平台的营业范围。信用贷款大都是属地经营,营业范围为全国的网贷产品一般存在巨大隐患。
再次,还要看贷款利率。过低的利率是不符合商业逻辑的,很可能存在管理费、中介费等不透明费用。
此外,要坚持正确的消费观,尽量不要超前消费。
03
遭遇纠纷注意留存证据
杨成龙法官表示,发生互联网信贷纠纷时要注意保存证据。通常来说,重要的证据有贷款合同、放款记录、还款记录以及与平台客服或贷款机构工作人员沟通过程的微信、邮件等记录,证明发生争议或遇到问题时双方的沟通情况。
“因互联网信贷均在互联网平台办理,证据通常留存于线上平台、网站等,而借款人事后想要调取这些平台证据往往存在困难。建议借款人在合同订立、履行过程中提高留存证据的意识,及时通过截屏、录屏、录音录像等方式保存好证据。”
记者/聂国春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身份证丢了,别人捡到,能拿去贷款或办信用卡吗,银行人员来解答
身份证作为个人最重要的证件,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它,在银行,身份证也是内地居民办理各类银行业务的必需证件,包括贷款和信用卡。
那么身份证丢了,别人捡到,能拿去办理贷款或信用卡吗?
答案是很难,在银行,申请贷款或信用卡,都是需要银行工作人员审核借款人提交资料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人证不一,是不可能通过贷款审核的。
办信贷类业务,并不是只要提供身份证就可以了,还需要收入证明、资产证明等相关材料,贷款机构会对相关信息进行核实,确认都一致才会给申请人办理贷款。
但并不是完全不能,如果捡到身份证的人,和失主长得比较相似,那就有办理下来的可能性了,前几年还没有人脸识别技术的时候,也经常会有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丢失的身份证被别人拿去冒名办理信用卡的新闻。
虽然不法分子冒名办理贷款或信用卡,最终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不过同时也给失主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随着金融科技的完善,人脸识别技术的成熟,目前拿别人身份证到银行,已经基本不可能冒名办理任何业务了。
大家也别掉以轻心,现在还有一些网贷机构审核并不严格,有可能被不法分子钻空子的机会。
所以在发现身份证丢失以后,一定要第一时间去当地派出所处理补办,保护好自己的利益,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身份证不要轻易外借,6农民因轻信别人,“被贷款”700万
值此春节来临之际,在这里提醒广大农民朋友,特别是上了岁数或文化程度不高的中老年人,请管理好自己的身份证,没有足够的知情权不要轻易外借,没有足够充分的信任度不要轻易签字。
据媒体报道,3年前,刘长禄等6位农民,在德惠市隽氏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打工时,在该公司法定代表人隽某柱的叔叔隽某兴的引导下,与一家银行签订了借款合同、保证合同,共向该银行贷款700万元。
当时的担保人为该公司的法人代表,6位农民是该公司的员工,出于对老板的信任,据老板讲这是银行的朋友找人帮忙“过一下账”,并不会为他们带来什么损失,所以,大可不必担心。
当时大家一致认为这仅仅是帮老板一个小忙,直到有一天,他们被银行起诉要求还款,这才感觉出问题的严重性。
700万元,对6位农民来说,绝对是一笔天文数字,他们压根没有收到这笔钱,即便让他们变卖家产,恐怕也填不起这个“窟窿”,那么,问题来了,打在他们账上的700万哪里去了。
对此,有人表示,6位农民在没任何抵押物的前提下,仅仅是以相互担保的方式,就轻松贷到700万元,这事绝对不简单,考虑到担保人是他们所在公司的老板,高额贷款就变成了现实,然而,该老板对这笔贷款并不“买账”,他表示,这是受该银行行长所托,仅仅是站在帮忙的角度上来做这件事的,至于款项发放之类的细节,他都不甚清楚,所以,他不会负责担保的义务。
直到后来,这6位好心帮忙的农民才了解得知,打到他们账户下的700万元,在短时间内就被人转走了,其中600万元被用于偿还德惠市隽氏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贷款,100万被人提走。
截至今日,对于这笔巨款的去向,6人所在的公司和银行都脱不了干系,唯独和他们6人没有半毛钱关系,之所以这场官司打了三年多,让6名朴实的农民终日活在寝食难安的状态下,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们被要求签了一些他们认为没有问题的文件,以至于他们的善良被利用。
好在法院是站在正义的一方的,6人最终胜诉,并送锦旗给法院表示感谢,感谢正义的法官还了他们清白之身。
在当地农村,有位经济条件一般的邻居,他把身份证借给侄子去银行贷款3万元,后来侄子无力偿还,他只能吞下帮侄子还款的苦果,虽然冤枉,但也要执行。
有时候,大家觉得只要不借给别人现金,身份证借给别人用一下应该没有多大问题,然而,一旦身份证被用于贷款,且自己因面子签字的前提下,即便批下来的贷款你没有享用,但你担负着直接还款的责任,一旦贷款人无力偿还贷款,你就是第一还款人。
对此,很多别有用心的人,就是利用了农民的善良和不知情,从而让出借人遭受一定的损失,这些损失所带来的,往往是心灵和经济双创伤。
所以,当自己身份证在不知情的前提下被借出去后,坚持不签字的原则,同样可以避免损失,如果依然放心不下,可将身份证进行挂失处理,这也是避免损失发生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