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双十一”绝不能在骗子身上买“教训”!这份攻略请收好
“双十一”预售阶段结束
不少小伙伴都变身“尾款人”
在忍痛补尾款之余
还要疯狂计算优惠满减
势必要找到最佳支付“方案”
然而
与看不完的商品、搞不懂的规则
还有算不清的补贴相比
更让人“头疼”的
是要时刻防范
想趁着“双十一”冲业绩的骗子
为了让亲们顺利“避坑”,警察蜀黍特意汇总出反诈“双十一”。想知道骗子怎么骗?如何防骗?那就赶紧将这份提醒,加入“购物车”吧!
“双十一”买什么都可以,但绝不能在骗子身上买“教训”!警察蜀黍在此提醒大家,购物务必要在官方平台上进行,避免通过其他渠道、私下转账汇款,同时,要做到不点击不明链接及二维码,不透露个人信息和验证码。
另外
这份超级“双十一”攻略请收好
01
按需下单
做理性“尾款人”
●建议消费者理性看待商家推出的各类促销活动,可以提前列好购物清单,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合理消费。
●要事先了解商品日常价格,通过不同渠道比价,以免落入价格陷阱。
●切忌盲目跟风消费,避免囤货过多,以免食品、美容护肤品等商品过期,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消费链接,选择正规平台、官方旗舰店等渠道,不要向个人账户汇款、转账,避免遭遇网络诈骗。
02
看清规则
避免多花冤枉钱
“双十一”期间,优惠活动五花八门,如领取优惠券、参与满减、赢取红包等等,消费者要认真阅读红包、优惠券的使用规则、适用范围、有效期限等,如是否需凑单、金额是否有限制、使用时间是否有限制等。
支付定金前,要清楚了解定金、尾款支付和退款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七条规定,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
也就是说,如果消费者不履行合同义务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商家不履行合同义务的,需双倍返还定金。如果消费者支付定金后想退款的,可以在付清全款收到商品后申请七日无理由退货。
03
注意“七日无理由退货”
适用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
但下列商品除外:消费者定作的;鲜活易腐的;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交付的报纸、期刊。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因此,消费者不要过度依赖“七日无理由退货”规定,要提前了解商品退货规定,以免造成经济损失。
04
商品质量有问题
及时退货、更换或修理
商品存在质量问题,商家应按法律法规负责更换、修理或退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一十七条规定,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买受人可以依据本法第五百八十二条至第五百八十四条的规定请求承担违约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
此外,经营者不得以赠送为由提供不合格或者假冒赠品。如果收到的赠品存在质量问题,消费者同样可以依法维权。当然,退货也要将赠品一并退还,避免发生纠纷。
05
商品运输途中丢失或损坏
快递公司要负责
好不容易抢购的商品,还没收到就丢失、损坏或被他人冒领,找谁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百三十二条规定,承运人对运输过程中货物的毁损、灭失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快递公司基于自身过错,如未妥善保管导致快递丢失或者被他人冒领等,造成快递毁损、灭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06
保留凭证
发生纠纷有效维权
消费者网购过程要注意保存购物凭证,如订单号、聊天记录截图、购物发票或收据、活动页面、产品宣传页面以及快递单号等。如果商家存在虚构原价、先提价后打折等行为,涉嫌价格欺诈,消费者可以要求“退一赔三”。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可先与网络交易平台或经营者协商解决,如不能解决,应尽早拨打网购平台服务热线或卖家当地的“12315”“12345”电话进行投诉举报。
理性消费,快乐购物
希望各位街坊
守护好自己的钱包
开心“买买买”
综合:佛山市公安局、佛山市场监管
来源:小强热线
“不到两天时间,我被骗20多万”
你是否在不经意间
收到过一条短信或者被好友
拉进微信、抖音等群聊,
要你参加网络刷单活并
许诺给你高额的佣金?
这是诈骗
别信!别信!别信!
今天,
小晨就给大家分享一个
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的案例,
看骗子是如何
一步一步引人走进他的圈套的!
“咋办啊,那可是我全部的积蓄啊。”见到小琴(化名)时,她正趴在济源公安局刑警支队报案室的桌子上痛哭。
就在两个小时前,她经历了人生中的一场噩梦:辛苦攒下的20多万,被一个自称刷单客服的人陆续骗走。
事情缘由还要从报案前一天下午说起。
忽然冒出的聊天群
小琴是个上班族,平常没事儿喜欢刷抖音短视频。一天下午,正在看短视频的她忽然发现自己被加入了一个群聊,群里的人都不认识。好奇的她便在群里询问这个群是干什么的。很快有人回复了她,称这是一个做任务的群,关注几个账号就能领到钱。
关注账号就能得钱?还有这种好事儿?正在小琴质疑间,先前回她话的人真的在群里发了三个账号,让群里其他成员关注,并表示,关注之后截图发在群里可以领红包。抱着试试看看的态度,小琴关注了那几个账号,并截图发在了群里。很快,对方私信发给了她5块钱的红包。
竟然是真的?!
收到红包的小琴开心不已,陆续又在群里按照对方的要求做了几次类似的任务,均收到了对方的私信红包。红包面额不同,有5元的、8元的、10元的……10分钟的时间,对方就给她转了20元左右。
10分钟得20元?这钱赚得也太容易了。尝到甜头的小琴开始时刻关注这个群里的消息。又一次完成一项任务之后,对方私信给小琴一个二维码,让她打开支付宝扫描二维码进入另一个群聊,并称那里的任务更多。
小琴按照对方的要求进入了群聊。群聊里果然有另一个自称客服的人在发任务,同样是关注账号领红包。连着做了几次任务,小琴又得到了5元、8元不等的红包。
轻轻松松得红包,这让小琴忍不住觉得自己捡了大便宜。只是她还不知道,自己此时正在一步步走进骗子的圈套。
下载不知名APP
当天晚上,由于还要照看孩子,小琴便没再“做任务”。一直到第二天上午,送完孩子上学后,她再次想起那个“赚钱”的聊天群,便又点击进去,并主动询问群主是否还有任务可做。
收到小琴的消息后,群主表示任务还有,并在群里接连发了几个任务。小琴均完成,并得到相应“佣金”。几轮之后,群主私信小琴,称她任务完成得不错,已经成为公司vi,并发给她一个链接,让她点击下载一个APP,去做收益更多的任务。
想着下载个APP也没什么影响,小琴便根据对方的提示下载了该APP,并注册成为会员。很快,一位自称客服的人联系她,并给她下达了新的任务:通过此APP往某“公益捐赠平台”账号捐钱,捐的钱还会退还,并得相应报酬。虽然有些怀疑,但是因为任务等级中最低的对方说最少可以捐100元,小琴便想着试一试,即便被骗,影响也不大。
没想到把捐款截图发给对方后,对方当即转给她35元,而捐出的100元,也在几分钟之后重新退还到了小琴的银行卡上。
这么一转一截竟然就得了35元?如果说一开始的小琴还对这个“客服”持怀疑态度,那此时的她已经完全放下了戒备。
连续的“操作失误”
接下来,对方又给小琴发来“任务”,同样是往某“公益捐赠平台”账号捐钱,只是这次的捐款金额大了很多。最低等级也在1000元。虽然觉得钱有点多了,但是想到刚刚轻松得到的钱,小琴还是转了1000给对方。
之后,对方称小琴任务做得不错,便将其拉进一个包括她在内只有5个人的群,并称群里除了一个“导师”外,其他3个人是跟她一样的优质vi。新的“任务”由导师下发。
进群之后,“导师”很快就下发了“任务”,跟着他在该APP上投注“福禄寿喜”,并称与之前一样,投的钱越多,返的也就越多。
“这咋金额这么高了?感觉有点害怕。”看着“导师”发到群里的“任务”最低等级的金额也在1万元,小琴忍不住在群里问。很快“导师”便回复她投得越多得到的钱也就越多。眼看其他“群友”都没说什么,小琴也就相信了。她选择了最低等级,往平台上转了1万元。不想很快之前的“客服”便联系上了她,称这个任务要求群里4人所投等级一致才能返钱,但是群里有两个人选择投了3万,而小琴和另一“群友”A投了1万,直接使得这个任务被暂停,4人的钱全都返不回来了。想要将钱返回来,小琴必须和A在5分钟之内补投2万元进去,否则之前投进去的钱将退不回来。
急于想把投进去的1万元捞回来的小琴,便又投了2万进去。“你投进去的钱和佣金现在已经放在了你APP的账户上,可以点击个人中心查看。”客服发来信息。小琴打来“个人中心”一看,果然,账户余额显示余额31000元。
此时,群里“导师”又发来“任务”,最低金额已经升级为5万。同样的套路,对方称小琴和其他群友投的金额不一样,其他队友投10万,只有她投5万,这使得她和其他三人的钱都被冻结提不出来了,想要提出来,只能再补5万。
此时的小琴已经完全入了对方的套,真的转了5万过去。很快,“客服”联系她,称钱可以提了,但是需要在APP上重新填写一个银行卡号。等着收钱的小琴赶紧按照对方提示输入了银行卡号,不想却被告知卡号输入有误,使得刚刚投的10万和之前的3万1全被冻结。
惊慌之余,小琴赶忙对“客服”说好话,让他帮忙想想办法。“办法倒是有,不过得再投10万。”“客服”告诉小琴,只有重新投了钱进去,才能将冻结的任务激活,钱就能取出来。
为了“激活任务”,小琴将卡里最后的10万投了进去,可是在填写银行卡号的时候却再次被告知填错了,只能再次投钱了。
已经没钱可投的小琴只能打电话向丈夫求助。听闻她的遭遇,正在上班的丈夫当即意识到她被骗了,遂赶紧请假回来,带着她前往派出所报了警。这才有了开头的一幕。
警方提示
刷单挣佣金?鼓的可是骗子的钱包
“这起案情是电信诈骗中出现最多的刷单返利类诈骗。”济源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赵虎刚告诉记者,诈骗分子通常会通过网页、短信、社交软件、短视频平台等渠道发布兼职广告,或以色情内容和免费礼物为诱饵,招募“刷单客”“点赞员”“推广员”等。一旦有受害人“上钩”,诈骗分子就会将其拉入“做任务”的聊天群。
“等到受害人加入聊天群后,诈骗分子会让受害人在群内领取‘新手任务’。”赵虎刚说,“任务”主要为关注相关公众号、账号,为短视频点赞评论刷粉丝等。等受害人完成“新手任务”后,诈骗分子会快速返还小额佣金,以骗取受害人信任,之后诱导其下载虚假刷单APP做“进阶任务”。
之后,诈骗分子会以“充值越多、抢单越多、返利越多”为诱饵,诱骗受害人在刷单APP中垫资充值,实际是将受害人资金转入其提供的银行账户,而受害人APP账户中显示的金额只是虚拟数字。
“受害人完成任务想要提现时,诈骗分子就会设置重重障碍,以‘任务未完成’‘卡单’‘操作异常账户被冻结’等各种借口,诱导受害人加大投入,进而骗取更多资金。”赵虎刚告诉记者,小琴在诈骗分子提供的APP里加入的群聊,实则除她之外,其余3个‘群友’均为诈骗分子,就是为了哄骗她继续投钱。
“刷单返利类诈骗真的特别多,每天都有人上当受骗。”赵虎刚提醒市民,凡是需要先行充值或垫付资金的刷单行为都是诈骗。
记者:李亚楠
来源:平安济源
警惕虚拟币投资陷阱!交流群里都是托儿 骗你“没商量”
在电信网络诈骗中,投资理财类诈骗一直是高发的一类。前不久,江苏苏州警方就通报了这样的一起案例。与其他投资类诈骗不同的是,犯罪嫌疑人作案专门针对一些偏好虚拟币投资的人,利用虚拟币收益波动大的特点,让很多人直到钱财赔光还误以为是投资失利。
误入虚拟币投资陷阱21万仅剩2000元
苏州市相城区的刘先生,是一名虚拟币投资爱好者。去年8月,一名自称某投资平台客服的女子给他打电话,邀请他加入微信群,跟着专业人士玩虚拟币投资,刘先生听后非常心动。
被害人刘先生:因为我以前有玩过(虚拟币),就进去看一下。后来他们那些助理一直打电话跟我讲,你要学习必须要投钱进去,就是说你要先有本钱在里面,才能教你怎么弄。
刘先生按照客服的指点,下载一个名为“xx”的A,他把2万块钱充值进去没多久,就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连续盈利2单。
被害人刘先生:后来他(客服)说你玩这次小的,如果你想玩大的那就多筹一点,你这几万块钱不够的。群里面的人也是说,几万块钱根本不够的,你要投十几万二十万。
看着群里的人纷纷晒出盈利的截图,刘先生禁不住诱惑,一把投了7万元进去。
被害人刘先生:他们只是买(虚拟币)涨跌,不是买哪个币的,玩了整个一晚上,反正整个加起来(账户上)有21万块钱左右。
不过刘先生高兴了没多久,第二天当他想再跟着老师大赚一笔时,却接连亏了几把,21万元亏的只剩2千多元。被客服人员洗脑的刘先生以为是投资失败,只好自认倒霉。直到一个星期后,当他发现这2千块钱无法提现时,才意识到可能遭遇了诈骗。
警方奔赴五地追击全链条打掉诈骗窝点
接到刘先生的报案后,民警判断这就是一起典型的理财投资类诈骗案。这类诈骗通常犯罪链条多、分工专业,既有专门开发、推广诈骗网站或A的公司,也有专门负责实施诈骗的团伙。那么对刘先生实施诈骗的又是什么人呢?
据民警介绍,当前比较常见的理财投资诈骗方式有以下两种:一种是以谈男女朋友的方式突破被害人的心理防线,以此来引导被害人进入虚假的投资平台进行投资;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将有投资意向的被害人拉进投资理财群。在微信群里,诈骗团伙业务员会冒充客户,专门在群里发虚假盈利截图,以此来烘托气氛,吸引被害人进入他们的虚假平台进行投资。刘先生遭遇到就是后面一种。
苏州市公安局相城分局黄埭派出所副中队长陆箭:但是不管以哪种方式,万变不离其宗,犯罪团伙的目的就是要将有投资意愿的被害人进行引流,将被害人的钱引入进交易平台内。之后便观察被害人有没有继续投资的意向,没有意向的话他们便会对被害人的本金进行收割。
侦查人员从刘先生的“带单老师”“客服”等微信好友的信息入手,抽丝剥茧、细致研判,确定了位于湖北武汉的嫌疑人叶某、黄某等人具有重大作案嫌疑。
但叶某等人学历不高,也没有制作软件的经历,虚假投资平台从何而来?为了将这个诈骗链条上的团伙一网打尽,侦查人员分赴武汉、郑州、杭州等地开展工作。通过半个月的排摸,基本厘清了团伙组织架构:嫌疑人陈某伙同他人开发具备后台控制功能的虚拟币交易所软件(即诈骗软件)后,将诈骗软件出售给葛某晨等中间商。葛某晨等人再将诈骗软件出售给以贾某、黄某等人为首的多个诈骗团伙用于实施诈骗。
在掌握这几个诈骗团伙的位置后,专案组决定集中进行抓捕,百余名警力奔赴湖北、河南、浙江三省四地同时收网。
行动中警方抓获葛某晨、陈某、贾某、黄某等涉案嫌疑人93名,捣毁涉案窝点5个。
苏州市公安局相城分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汪鑫:其中包括这个虚拟币交易平台的技术公司、技术的推广商以及三个诈骗窝点,实现了对虚拟币交易平台的全链条打击。
虚拟币交流群骗你“没商量”
据民警介绍,这种投资类的诈骗之所以得手成功率高,一方面是诈骗团伙瞄准的都是有投资需求的人群;另一方面诈骗团伙也花了大量精力,冒充投资者不断在微群里发送虚假的赚钱截图,以此烘托气氛,让受害人逐渐放松警惕。
审讯中,犯罪嫌疑人贾某等人交代,其团伙每名业务员都配有多部手机、十余个微信号,有用来联系受害人的“助理号”“老师号”,有冒充客户的“角色号”。被害人在交流群里遇到的客服、以及那些晒单的群友,绝大部分都是“托儿”。
不仅如此,连所谓的“炒币大师”“带单老师”也是诈骗团伙成员自己扮演、自己包装出来的。曾经扮演过“带单老师”的贾某自己对虚拟币交易也是一知半解,他在群里传授的所谓交易心得全部都是从网上拷贝过来的。
记者:目标客户能相信你说的那些东西吗?
犯罪嫌疑人贾某:你相信了就做,不相信就不做,愿者上钩吧。
据办案人员调查,贾某等人导演的所谓投资盈利亏损其实就是账面上的游戏,被害人的钱从转入平台开始,就已经进入了贾某等人的账户。
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检察院汪海曼:其实这个被害人一开始入金的这个钱,当天就立马已经到达了另外一个电子钱包,就是平台方实际控制的一个电子钱包。也就是说他的钱和他下面玩,不管你怎么投注,其实跟我这个钱是没有关系的,只是(被害人)他账户上数字的一个变化。所以(嫌疑人)他诈骗的一个意图还是非常明显的。
因涉嫌诈骗罪,目前贾某、葛某晨、姚某朋、黄某等人已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陈某等人明知他人实施诈骗,仍提供诈骗专用工具,其行为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也已被起诉。
反诈小程序精准推送助力识破诈骗伎俩
电信网络诈骗手段翻新快、欺骗性强、隐蔽性高,钱款一旦被转移,想找回来犹如大海捞针。只有把反诈环节提前,让防骗意识深入人心,才能让群众及时止损。江苏苏州的马女士前段时间遭遇了电信网络诈骗,幸亏自己及时醒悟,再加上警方的帮助,才避免了财产损失。
今年3月,苏州市相城区的马女士在网上结识了自称是某企业董事长的刘某,对方风趣幽默,每天都对马女士嘘寒问暖。很快,马女士就对刘某产生了好感。
马女士:他自称是做区块链的,可以带我一起投资,也向我承诺可以稳赚不赔。他每天会把他收益的截图发给我,那时候的话我确实还蛮心动的。
在刘某的怂恿下,马女士点击了对方发来的链接,按照提示一步步下载了A平台,注册账号,但当她准备充值时却又突然迟疑了。
马女士:(他的套路)跟我之前关注的那个小程序上面那些反诈的案例还蛮像的,我就觉得有点犹豫。
犹豫不决的马女士,决定向社区民警求助。民警发现A内容非常粗糙,对应的公司地址、联系方式、经营范围也是模糊不清,并且无法从官方市场搜索下载,确认马女士正在遭遇电信诈骗。幸好当地警方开发的反诈小程序宣传到位,马女士尚未造成财物损失。
苏州市公安局相城分局高铁新城派出所民警朱弋清:小程序根据注册用户的性别、年龄段、职业、所处地域等要素进行标签的划分,结合本地的警情数据,向潜在易受骗群体精准投送反诈宣传信息及真实的案列报道,以此来提高相应人群的反诈安全意识。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