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日报》陇南实施扶贫小额贷款,助力贫困群众发展致富
◎本报记者陈多
如何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三农”实体经济之树,在出台的“1+17”精准扶贫方案中,《关于精准扶贫小额信贷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给出了答案。
《方案》明确提出,从2015年开始,以全市15.6万户、64.3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扶持对象,通过建立贫困户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完善贫困户贷款贴息政策,推广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开展贫困户小额贷款保险,发展贫困村扶贫互助资金等措施,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小额贷款工程,力争到2017年底,使所有有劳动能力、有贷款意愿和一定还款能力的贫困户都能够得到5万元以下(含5万元)、3年以内的小额信用贷款,解决贫困群众贷款难、贷款贵问题。
破难题、出实招、挖潜力。我市坚持把精准扶贫小额贷款政策落实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按照“便于发放、便于监管、便于回收”的原则,大力探索推行“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让扶贫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龙头企业(合作社)走,龙头企业(合作社)跟着市场走,引导贫困户以小额贷款入股经营,发挥资金效益,促进群众增收。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市武都区、成县、宕昌县、西和县、礼县、两当县已累计发放精准扶贫小额贷款2671户、12533.5万元。
在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将实施争取货币信贷政策支持,建立贫困户风险补偿基金,规范贫困户贷款贴息政策,支持推广扶贫小额贷款保险,充分发挥扶贫互助资金作用,改革创新金融扶贫新模式等一系列措施,着力破解贫困群众贷款难、贷款贵问题,促进全市精准扶贫工作。
为了如期实现既定目标,《方案》制订了明确的实施程序和保障措施———
2015年7月底前,依据贫困户建档立卡结果,列出贷款需求清单,制定年度贷款计划;8月底前,经政府与金融机构协商一致后,签署精准扶贫小额信贷合作协议;8月底前,依据各县(区)2015年贷款需求,落实风险补偿资金;9月底前,由列入当年贷款计划的贫困户提出贷款申请,承贷金融机构依据贷款户花名册,审核贷款申请,面签贷款协议并发放贷款;2016年1月底前,按照先收后贴的原则,由扶贫部门初审、财政部门审定后将上年贴息资金拨付到贫困户惠农补贴“一折通”账户。
当前,全市金融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级各有关单位要以“433”发展战略为指导,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加强领导、扎实工作,为全市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持。《方案》要求,要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优化服务,简化程序;加强监管,堵塞漏洞;宣传引导,培育诚信,努力营造贫困群众靠金融谋发展促增收、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良好氛围。
成县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累计发放量突破一亿!
今年以来,为做好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工作,我市积极推进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发放,各县区采取有力措施落实。截至目前,成县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累计发放1.14亿元,居全市第一!全市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累计发放3.94亿元!
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是在扶贫小额信贷取得积极成效的基础上,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支持脱贫人口发展生产稳定脱贫的利好政策。
(数据统计截至11月9日)
政策速递: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要点
(一)支持对象:建档立卡脱贫人口,以户为单位发放贷款。边缘易致贫户可按照执行。(已还清扶贫小额贷款且符合贷款条件的脱贫人口可再次申请贷款。)
(二)贷款金额:原则上5万元(含)以下。
(三)贷款期限:3年期(含)以内。
(四)贷款利率:鼓励银行机构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放款,贷款利率可根据贷款户信用评级、还款能力、贷款成本等因素适当浮动,1年期(含)以下贷款利率不超过1年期LPR,1年期至3年期(含)贷款利率不超过5年期以上LPR。贷款利率在贷款合同期内保持不变。
(五)担保方式:免担保免抵押。
(六)贴息方式:五年过渡期内(2021年至2025年),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单户5万元以内财政全额贴息,贴息拨付方式为按季度拨付。
(七)贷款用途:坚持户借、户用、户还,精准用于贷款户发展生产和开展经营,不能用于结婚、建房、理财、购置家庭用品等非生产性支出,也不能以入股分红、转贷、指标交换等方式交由企业或其他组织使用。
(八)贷款条件:申请贷款人员必须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无重大不良信用记录,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必须通过银行评级授信、有贷款意愿、有必要的劳动生产技能和一定还款能力;必须将贷款资金用于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产业和项目,且有一定市场前景;借款人年龄原则上应在18周岁(含)—65周岁(含)之间。
(九)实施时间:2021年3月10日至2025年12月31日。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推动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落到实处,促进已脱贫群众发展生产、稳定增收。
来源:陇南金融
情系大山架天路 精准扶贫剜穷根——成县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侧记
甘肃经济日报记者刘延海通讯员张平良
深秋时节,记者走进成县宋坪乡李梁村,一条条干净整洁的硬化道路、一盏盏节能时尚的太阳能路灯、一棵棵遍布山间地头的核桃树……尤其是五彩斑斓的林区秋色,让这个曾经是成县最穷的村子层林尽染,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这里自驾乡村游。
特困片区迎机遇修路引水建新村
宋坪乡李梁村距县城约34公里,是成县最为偏僻的穷村之一,全村辖区2个村民小组37户441人,群众居住分散,唯一一条通往外界的山路崎岖难行,要是遇到雨天,村里的出不去,村外的进不来,村里村外成了“两重天”。
2012年春节刚过,李梁村整村推进项目开始实施了;2014年开始,李梁村又被拉入成县两个特困片区扶贫开发和102个贫困村重点村规划之中……
村支书李顺昌告诉记者,近几年来,李梁村通过精准扶贫,眼前的变化让人感叹不已,处处尽显农村新风貌,村上共改造房屋64座192间、养殖圈舍34座,硬化道路15条2.79公里,修建人饮水池5处,自来水接到家家户户的院子里。
李梁村的精准扶贫开发工作只是成县开展扶贫攻坚工作的一个缩影。
成县2011年被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秦巴山片区扶贫县,也是全省58个片区贫困县。截至2014年底,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万户4.24万人,贫困发生率19.3%,农民人均纯收入5528.6元。
近几年来,成县在精准扶贫开发工作中首先以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为重点,加大项目整合力度,合力精准扶贫攻坚。每年坚持把90%以上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80%以上的行业部门项目资金向特困片区贫困村倾斜安排,聚力精准扶贫。在项目布局上把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最集中、扶贫工作难度最大、地处边远偏僻的鸡峰、二郎两个特困片区作为全县扶贫攻坚的重点区域和主攻方向,以专项扶贫为主导,以“双联”行动为载体,推进精准扶贫和“双联”两大行动深度融合。
今年以来,成县在102个贫困村硬化通村道路167.14公里,今年年底将实现全县行政村通村道路硬化全覆盖目标。先后拓宽硬化特困片区联乡断头路18公里,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硬化村内道路36.72公里,扶贫整村推进项目硬化村内道路85.72公里,实施18个村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8664人饮水问题,实施5个贫困村动力电升级改造工程22.73千米,实施易地扶贫搬迁86户340人,实施贫困户危房改造2572户,实施41个贫困村宽带网络建设工程。
如今,山里群众看病方便了,在网上销售的农特产品在家门口就发货了,存钱取钱再不跑山路了……成县在102个贫困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上,已经新建63个村标准化卫生室、35个村文化体育广场,发展村金融服务网点18个,村物流服务点与全县50个电商扶贫示范网店配套建设。仅今年就整合各类项目资源,综合施策推进,共规划整合项目资金3.6亿元,启动实施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富民产业和技能培训等4方面21个子项目。
特色产业深谋划电商扶贫上“高速”
成县鸡峰镇草滩村村民王兴用是个土蜂养殖大户,最近新换了智能手机,从网上购进新式养蜂工具,并计划着注册品牌,来提升蜂蜜在网上的销量。50多个蜂箱年产近1000斤的土蜂蜜是一家六口的主要经济来源。
过去,如果背上蜂蜜到县城集市上提篮售卖,最多只能卖15元一斤。去年冬天,因妻子有病急需用钱,驻村干部帮他将家里1000多斤蜂蜜放在乡政府干部开设的土特产网店上销售,没想到仅10余天就销售一空,最终赚回3万多元,每斤售价近30元。仅此一项收入,就让一家人摆脱了贫困。
王兴用只是成县农产品电子商务众多受益农民中的一个。2012年以来,成县在102个贫困村紧抓“双联”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机遇,确定了农特产品互联网直销增收的发展理念,以帮带贫困户为着力点,整合双联、电商、扶贫力量,建立双联驻村工作队“一对一”网店发展帮联机制和“一店带一村带多户”网店带贫机制。
通过电商扶贫网店与贫困户签订带贫协议,帮助贫困户把深山区绿色环保优质农产品卖出去,实现直接增收。同时,又为全村农户把需要的生产生活资料买了进来,降低了成本费用,实现了间接增收,走出了一条具有成县特色的电商扶贫助农增收脱贫的新路子。
今年以来,成县完成贫困村核桃树综合管理10万亩,种植中药材0.15万亩、烤烟4154亩,养殖土鸡25.86万只,土蜂550箱,注册成立村级扶贫互助社13个,发展贫困村电商扶贫示范网店50个,在特困片区贫困村发展农家乐6家,在贫困村开展电商创业技能培训2850人次。从2013年下半年至今,成县已经开办网店676个,截至今年国庆,实现销售收入1.3亿,其中85户贫困户率先开办起了网店,核桃、花椒、橄榄油和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销量大增、价格提升,农民的收入大幅增加。
扶贫资金解忧愁干部下乡情系民
今年8月,在省市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作会议之后,成县充分借鉴“妇女小额贷款”、“双联惠农贷款”好经验、好做法,提出了三类专项贷款使用方式,即自用型、自找帮带型、指定帮带型三种类型。在贷款发放中注重把好贷款对象确认关、贷款需求摸底关、资金使用监督关、贷款资金回收关、民主评议审查关,确保了精准扶贫小额信贷资金安全高效运行,及时发挥最大效益。精准扶贫专项贷款解决了贫困户发展产业资金短缺的难题。
34岁的王波涛,是成县宋坪乡李梁村典型的困难户,家中除了年迈的父母,还有一个弟弟,兄弟二人从小患小儿麻痹,行动不便。去年王波涛借钱买了一辆三轮摩托车贩菜,在家里开了个小卖部,这些微薄的收入成为一家人的生活来源。今年年初,双联单位县委办帮王波涛购买了200只土鸡鸡苗,今年8月,驻村帮扶工作队进村后,为了解决他家的散养土鸡销售,为生活困难户王波涛利用新媒体发起的散养土鸡网上预订、线下发放及购买活动。9月26日,驻村帮扶工作队干部帮助王波涛把300只土鸡不到2个小时就买了1万多元。
成县黄陈镇下五郎村四下社养殖大户王志海,通过申请精准扶贫专项贷款5万元,有效地解决了扩大养殖规模、购买饲料资金难的问题,现养殖良种猪60头,扩建猪圈160平米,通过自身发展带动贫困户5户,下一步将建立养殖专业合作社。
成县宋坪乡石门沟村的驻村帮扶工作队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结合自然风景秀美的优势,抢抓市县打造“鸡峰镇-草滩村-双旗沟-石门沟-县城”百公里生态休闲度假自驾游线路的机遇,成立了由村集体和村民共同控股的成县石门沟乡村旅游度假有限责任公司,今年9月25日正式挂牌成立、试营业以来,自助烧烤、农家饭菜、住宿露营、煨茶休憩等业务吸引了更多的游客观光、消费、住宿,加快了群众的脱贫步伐,创造新的村级经济增长点。
鸡峰镇女大学生村官张璇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通过自己在淘宝上开设的农特产网店,帮助周边村民销售了超过一万只土鸡、几千斤土蜂蜜和其他特产。而从市上来到草滩村的下乡干部林伟科,整天都在对比研究从网上买回来的几十种蜂蜜,因为帮助村民们生产适合电商销售的农产品是他的重要任务。
现在,全县444名像张璇、林伟科这样的驻村帮扶工作队干部已经成为成县电商扶贫的主力军。他们吃住在农家,在省市规定时间内全面完成全县1.2万户4.24万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调查、评议、公示、信息采集、录入等大数据平台建设,实现对贫困户精准管理工作的同时,和贫困户促膝长谈,鼓励扶持他们通过产业来增加收入,一个多月的时间,全县发放专项贷款1300户6125.5万元,全面超额完成了省市下达成县的首批专项贷款6120万元发放任务。
陇上江南的成县有个蓝色之梦,就是2016年底在陇南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距离这一目标,只有一年多的时间,成县要交出扶贫开发高分答卷,在这场惠及民生的伟大战役中还要趟深水,啃硬骨头,但是全县26万干部群众壮志盈胸,信心满怀,将把脱贫致富的关键节拍踩得更准,步履迈得更为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