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捷越信用贷款

本文目录

普惠金融之现状

普惠金融,万众创新,这是前些年政府之倡导。现如今,一刀切后,哀鸿遍野,一片狼藉。且看出借人之诉求:

我们诉求:要求“捷越”尽快本息全额兑付。

原因是:

一、我们和“捷越”有出借合同,履行合同的约定是受法律保护的。

二、东城区金融办经四轮论证:可以完全覆盖出借资金。

三、捷越从2013年运行近八年的时间,贷款利息是24%---36%,扣除出借的10%及运营费用,利息结余高达百亿。

四、我们根据互联网金融协会官网及“捷越”APP披露的数据可以显示:“捷越”累计吸纳出借人的出借款:565亿,累计贷出:374亿,差额191亿。

五、100%上央行征信,停标前坏账3%,而清退两年多坏账率96%,匪夷所思。“捷越”是分散小额贷款,并且按月回款,竟然有96%的人宁可失信也不还款,“捷越”拿不出任何证据。另外既然96%的老赖,怎么在推荐债权认领时又声称是优质债权。诉求:

1.彻查“捷越”资金流向,公开原存管账户(恒丰银行)初始资金总额及交接、移交现有清退账户(北京工行王府井支行)资金总额。

2.公布停标前后私兑人员名单。

3.立即本息全额兑付!

如何走向,政府应痛定思痛,拿出切实解决方案。

P2P网贷的“惶恐六月”:备案延期 平台频暴雷

来源:中国经济网

刚刚过去的6月,将会被载入P2P网贷行业史中。

唐小僧、联璧金融等高返平台接连“爆雷”,陆金所代销产品逾期,原定于6月末网贷备案延期,令不少投资人处于“惶恐”之中,尽管部分头部平台抱团联合发布合规自律倡议书。

“要注意区分项目逾期和跑路、爆雷有本质不同。对于正常的项目逾期,如果平台本身是合规经营的,又能够勇于承担,积极主动、公开透明地进行处置,不妨给平台一点时间。”开鑫贷总经理鲍建富认为,这轮爆雷的大多数平台按照监管的“1+3”(一个办法三个指引)制度体系,希望看到行业最终能够实现良币驱逐劣币,但同时也希望各方能掌握好节奏,让这个阵痛期越短越好,尽最大可能保护好投资者的利益,实现行业平稳过渡。

然而,熬过了6月,以后的日子就会好一些吗?多位P2P行业及研究人士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现在市场仅存1800余家平台,但行业集中度较高,贷款余额前100名的平台累计贷款余额占整个行业的比例约为70%,因此,未来将有更多平台退出。

“打怪升级”

“很多时候感觉我们是像在打游戏,打怪升级。我们总是期望着这一关过了,下一关会更容易,但是事实往往相反,这一关过了,下一关更难。”捷越联合创始人王晓婷表示,在这创业的五年中,整个金融体系以及征信体系慢慢在改善,个贷也从野蛮发展,走到了监管政策的相继出台。

近年来,P2P网贷发展速度太快,以至于传统监管模式跟不上监管需求。

作为P2P网贷监管部门,中国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峰在参加“2018陆家嘴论坛”期间接受采访时表示,原本定于2018年6月底前完成的P2P网络借贷备案工作已延期。对于备案工作是否有望在年内完成,李均锋表示,我们继续进一步做工作,年内还不行,还得继续加把力。

然而,相当一部分平台已经等不到备案实施。据网贷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2018年1-6月停业及问题平台共有323家,仅6月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为80家,其中问题平台63家。“行业目前最大的风险,不是跑路而是没有一个健康的风险释放机制。我们希望监管部门,不仅有监管措施,还要帮助行业形成一个健康的风险释放机制,这样,一些从业者可以知难而退,一些平台也不需要文过饰非。”信而富创始人、CEO王征宇称,当前频繁出现的“爆雷潮”,导致P2P行业风险被夸大,单一维度的衡量标准无法真实反映行业现状。从第三方研究机构对所谓“雷”的总结情况来看,这些“雷”更多是行业发展优胜劣汰的结果,而非行业风险增大。

网贷之家研究员王海梅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在近期金融监管趋严、网贷备案延期、股市大跌以及目前整个市场资金流动性紧张的大环境下,平台的运营成本和合规成本不断增加,借款人逾期率上升,导致不合规、经营不善的平台不断出现“爆雷”情况。

然而,“爆雷”背后还存在一些深层次原因。

P2P网贷成立的初衷是更好满足中小微企业和个人投融资需求,这为探索数字普惠金融找到了另一种解决方案。在2015年7月18日之前,国内P2P网贷在无任何金融监管状态下“裸奔”8年。

由于中国信贷服务存在巨大的供需缺口,而快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为网络贷款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使得P2P网贷迅速成为“普惠金融”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我觉得没有大股东背景的纯互联网理财平台都要谨慎对待。即使他们本身不想成为骗子,一有风吹草动,也会有流动性风险,对于这样的平台,最大的风险不是信用风险,而是流动性风险。”一位来自股份制银行人士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在现在资金价格奇高,销售提成奇高的情况下,资本市场又不景气,社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高收益好项目很少,很多平台最后只能通过庞氏骗局流程来兑付。

虽然6月网贷行业已惊现诸多“不确定”事件,但P2P行业研究人士担心,由于监管趋严,大部分平台将很难顺利通过备案,担心平台负责人通过高收益率诱骗投资人继续投资,如此一来,一旦平台负责人跑路,投资人将遭遇更大损失。

牌照管理

虽然在过去的一个多月中,P2P网贷行业遭遇重创,但黯淡中仍有一抹亮色,近日多家平台宣布已获得融资或签署融资框架协议。

爱钱帮日前宣布完成B+轮融资,融资金额3亿元,投资方为信义资本创始人、原百度副总裁陆复斌;付融宝宣布达成B轮融资,荣获万家乐控股股东战略投资8亿元,目前双方已签署框架协议。

然而,行业的稳健发展远非资本融资所能解决。铜板街创始人、董事长何俊认为,对P2P企业影响比较大的分别是监管方政府、资金端的出借人、资产端的借款人。监管层应探索将规模较大、具有系统性重要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纳入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对其进行宏观审慎评估,防范系统性风险。

一位北京的互联网金融平台COO向经济观察报记者透露,目前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正与百行征信探索合格投资者与借款人的信用体系。在投资人一端,力求将具有一定金融素养且有投资能力,可以承受投资损失风险,或具有自我保护能力的人筛选出来,给予其投资方面更大的自由。在借款人一端,将规避“恶意骗贷”“过度借贷”的个人及中小企业主。

对于该消息,截至记者发稿时,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方面尚未给予回复。

但在7月3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官网发布消息称,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近期在深圳福田会堂举办“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以下简称共享平台)接入培训,来自福田区的65家P2P网贷机构参加了此次培训,并签署合作协议。

“保护投资者利益内涵有二,一是保护较弱投资者不受高风险产品的冲击;二是保护较强投资者的投资自由。”大成律师事务所余英杰律师称。

“网贷行业下半场中,牌照管理依旧是关键词。监管层多次提到金融业务需要持牌经营的监管理念,其中不仅是金融机构,而是从事金融业务的企业都需要牌照。”6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室副主任尹振涛在“新金融新趋势暨2018年金融科技峰会”上表示,目前网贷行业面临转型升级,很多网贷机构转型为科技公司,围绕科技赋能问题是网贷行业、金融科技行业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和思路。网贷行业要有普惠初心、要敬畏风险,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

捷越普惠马天帅:互金“下半场”靠啥引领?

回首互金行业的“上半场”较量,随着监管哨声的响起进入暴风雨前的平静,而忙于合规整改正在中场休息的留存平台,则蓄势待发准备“下半场”更加激烈的厮杀。

据网贷之家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5890家网贷平台,其中正常运营平台仅2214家。数据的变化折射出互金行业愈加规范和理性,同时也暗示着即将到来的激烈竞争。那么互金行业“下半场”靠啥引领?

优质资产匮乏、经济下行趋势、合规风险加剧等因素,让网贷平台感慨生存压力大的同时,也逐渐厘清了对互金行业未来走势的判断。捷越联合创始人兼捷越普惠马天帅认为,互金行业“下半场”竞争激烈,平台要始终坚持普惠金融理念,在数字普惠金融、风控和精细化服务上创新发力。

初心不变,发展数字普惠金融

传统金融服务渗透率低,而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让传统金融业覆盖不到的长尾人群享受到了金融服务,补上了“短板”,在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功不可没。截至到今年,“互联网金融”已经连续四年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既体现出国家对互金行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也更加强调了网贷企业深耕普惠金融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据世界银行在普惠金融指标上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的大部分指标均排在发展中国家前列,账户普及率和储蓄普及率等指标甚至显著优于G20国家。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认为,中国在普惠金融领域发展潜力巨大,鼓励企业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普惠金融发展。这也为互金行业“下半场”竞争指明了主攻方向。

去年的G20峰会上通过了《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提出要依托数字技术促进普惠金融发展。马天帅表示,数字技术能够为无法获得金融服务的群体以可负担的方式提供金融服务,如教育储蓄、获取小额商业贷款、购买保险等,数字普惠金融也是未来行业向纵深发展的一个方向,数字普惠金融将更加有效地扩大金融服务辐射半径,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金融科技,提升风控技术水平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没有改变金融的功能属性和风险属性。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让互联网金融得到了进一步创新发展,同时也可能造成金融业务风险与技术风险的叠加与扩散。互金行业的发展与风控能力息息相关,网贷平台想要长足发展就要做到让风险处于可管、可控、可承受的范围内。

征信系统建设运行报告(2004-2014)显示,中国央行征信系统覆盖率目前仅为35%。我国征信体系尚不完善,具有复杂的欺诈场景和较高的信用风险,需要科技赋能来弥补征信不足的挑战。在网贷平台“下半场”的竞争中,与科技结合提升风控水平就是平台的“杀手锏”。

马天帅介绍,目前捷越依托大数据等技术,通过组合借款的人历史借贷数据、欺诈评分、行为规律和外部数据,配合其强大的规则引擎及自动关联匹配功能,唤醒借款人沉睡的信用数据,进而对每个借款人进行持续和精确的欺诈检查,从而掀开欺诈客户的层层伪装,能够有效杜绝欺诈风险,降低欺诈率和潜在损失。

工匠精神,服务精细化定制化

目前,互金行业市场已经基本饱和,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如何吸引新的客户,稳定现有客户?整改合规后,留存平台在同一起跑线上蓄势待发,如何抢先卡位?马天帅认为,增加客户的黏性和忠诚度除了好的产品,更需要定制化、精细化的服务。

未来互金行业的一个趋势是深耕垂直细分领域,将构建更多的消费场景,这些场景的服务体验感如何直接影响客户的去留。对于投资人来说,网贷平台运用大数据技术,智能化分析客户投资类型、投资偏好等信息,在助力经验客户实现财富积累,帮助投资菜鸟实现财富增长的同时,也积累了平台的良好口碑。

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整改转型与网贷企业的“转场”基本同步。“下半场”意味着行业从过去野蛮生长逐渐回归理性,从粗放、扩张式高增长转为精细化、内敛式均衡增长。马天帅表示,互联网金融的终极目标还是要服务实体经济,未来与与传统金融机构的融合互补在所难免,这有利于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与质量,实现“1+12”的效果。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