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IM是啥?好在哪?会取代SIM卡吗?
近日,有网友在工信部“部长信箱”留言询问是否有SIM技术推广计划。工信部回复表示,“正组织相关单位,研究推进SIM技术在平板电脑、便携式计算机及智能手机设备上的应用,待条件成熟后扩大SIM技术应用范围”。
这种不用手机开槽插卡,直接集成在手机内部的SIM到底是什么?有什么优势?未来会完全取代SIM卡吗?一起来看本期快问快答↓↓↓
Q
SIM是什么?
A:SIM其实就是电子化的SIM卡,是一个数据文件,可通过网络下载到移动终端。有了它,各种电子终端就能连接上网,接拨电话、发短信等,功能上和普通SIM卡无异。
Q
与传统SIM卡相比,SIM有什么优势?
A:传统SIM卡在使用中会出现需要换卡、剪卡等易磨损的情况,使用寿命短,且占用设备物理空间。相比之下,SIM在多个属性上都表现出色,包括配置、尺寸、灵活性、安全性、客户体验等。例如,高度集成的SIM方案,能够解决SIM卡槽占用大量手机空间的难题;并且,SIM的抗震性、耐高温、可靠性更强,更能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再例如,SIM为用户省去了前往营业厅的开卡手续,可以自由地“空中激活”。另外,使用SIM还能轻松实现双卡双待。
Q
未来SIM会完全取代SIM卡吗?
A:目前未有确切结论。有分析称,短时间内,SIM不会完全取代实体SIM卡。但也有观点认为,SIM恐怕会在手机市场上产生巨大影响。
也有研报指出,SIM在物联网领域发展迅速,但手机端仍需多方合力。尤其目前作为偏存量消费级市场,手机侧的SIM政策推进相较于物联网应用,仍需政策与产业多方协同推进。
(记者/黄鑫策划/杜秀萍高珊珊)
来源:经济日报
深陷网贷的女孩自述: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一定不会再提前消费
你觉得人生最绝望的是什么?
可能有人会说,人生最绝望的事莫过于没房没车没钱没权没社会地位。
其实都不是,人生最绝望的,是信用破产,信用破产后的人,其实等同于已经社会性死亡,因为没有人再愿意和没有信用的人来往。
拥有体制工作的美好人生最近结识一个女老师,非常的和蔼可亲,三十来岁,165左右的个子,身材苗条,面容姣好,全身都透露出女知识分子的气息,妥妥的一个美女老师。
在我们小县城,体制内的工作人员是非常有社会地位的,收入也比较稳定,一个月几千块的收入虽然不如大城市某些高收入职业,但是在县城已经是中高收入了。
除了每个月的基本工资之外,她透露自己每年还有几万的绩效,第十三个月工资,奖金等等收入,综合下来,月综合收入8七八千块左右,另外还有高额的五险一金,光是公积金每个月的缴存额都达到2000多。
如果人生没有意外,她的这一生,将是妥妥的小康生活,人生美好仿佛就在眼前。
只不过,无意间她便被提前消费和永远还不完的网贷拉入“地狱”!
深陷网贷在她美丽的外表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耳角上方的白发,已经比较明显的皱纹,和很深的黑眼圈。
她之所以变得如此憔悴,是因为她最近遇到了一件特别棘手的事,她最近几年在各个网贷平台借了差不多20万,对于一个月只有七八千工资的她,每个月网贷还款的本息达到2万多,已经远远地超出了她的还款能力。
她说,逾期只是时间的早晚,她一直撑着不让网贷逾期,是因为她不想让自己信用破产,她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欠钱不还的人。
网贷:源于提前消费她向我诉说了很多,从农村走出来的她,原本是非常节俭的,之所以借网贷,是因为一次生活的意外,这次意外却将她推向了万劫不复之地。
2015年,她第一次恋爱,那时候她刚刚毕业,而她的男朋友还在读大四,原本每个月七八千的工资已经够他们两个人的花销了,但是为了让男朋友过上更好的生活,她便经常买礼物送他,慢慢的工资就不够了。
刚开始的时候,她尝试在支付宝和分期乐等平台借钱,因为征信好,工作稳定,因此她第一次申请了三个网贷,贷款的总额度达到了十多万,她第一次看见这么多钱,花钱的那种愉快感让他无法自拔,慢慢的缺口越来越大,但是她男朋友毕业以后,两个人的工资加上年底绩效和奖金等收入,也基本上可以维持。
随着两人上班时间长了,他们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但是这时候他们什么都没有,看着周围的同事都买房买车了,他们也顶着压力去银行贷款买房买车,由于没有钱,房子和车的首付都是他们给亲戚借的,瞬间他们的家庭债务就突破了五十万。
时间来到2020年,这一年差点压垮了他们温暖的小家庭,因为丈夫没有固定工作,这年疫情到来,她丈夫失业了,生活所有的担子都是她一个人撑着,他们的信用卡达到了8张之多,网贷也用了十来个,在加上银行和私人的借款,他们的总债务居然达到了恐怖的100万。
这是她完全不能接受的事实,几年前,几千块的债务都会让她不寒而栗,如今却差了差不多100万的债务,以她的收入,就算不吃不喝,也要十多年才能还清啊。
听完她的人生悲剧,我顿然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也许什么也不需要说吧。
因为解决她困难的唯一途径,只有金钱!
她现在需要的不是心灵上的安慰,而是物质上的帮助。
当她开口给我借1000元的生活,我明显地感受得出来她内心的挣扎,为了让她更有尊严一些,我答应得非常爽快,并主动多转了一些给她。
交谈结束之时,我曾问她,如果时间倒回几年前你没有负债时,你会让人生过成什么样子,她无力而又坚定地说,“我不会再有任何的提前消费”。
这句话,她好像重复了四五遍才停止!
但是,人生哪里有什么如果,如今沉重的债务负担,将会用她美好的一生去偿还。
想到这里,我不禁叹息!
男子怒了!妻子买买买,欠债近百万元!需要平分债务吗?
据哈尔滨日报
小夫妻结婚五年,没有任何积蓄
反而欠下了近百万元的债务
而所有债务都源于
妻子日常各种买买买借下的各种小额贷
结婚五年多
妻子欠下了近百万元
近日,一对九零后小年轻在宁波江北矛调中心进行离婚诉讼析产调解,双方析产矛盾焦点是桌子中间那摞十多厘米高的消费流水账单:结婚五年,没有孩子,仅仅是日常消费,女方不仅花光了每个月的家庭收入,还在小额贷平台东拆西借,总共产生了近百万元的欠款。
女方小刘提供的消费流水账单
女方小刘和男方小李是中学同学,两个人知根知底,走进婚姻也是水到渠成。而这段婚姻仅仅维持了五年多,就已经举步维艰。
小刘每个月收入5000元左右,小李每个月收入三千元到六千元不等。小夫妻没有小孩,按说这样的收入,在没有其他额外开支的情况下,过日常小日子应该没问题的。而一年多前,小刘不得已向婆婆求助,说自己借了各种小额贷,东拆西借,本金加利息越滚越多,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尽管婆婆家里没有什么积蓄,但为了帮儿媳渡过难关,她卖掉了车子,还从每个月不高的收入中拿出大部分,帮儿媳还了一年债。
当家人都以为欠款还得差不多了时,小刘又自爆还有几十万元欠款要还,她解释说,当初因为害怕家人责备,故意少说了欠款数额……
消费远高于收入水平
男方拒绝平分债务
前段时间,因为与小李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小刘起诉离婚。两人达成了一致离婚意向,在诉前调解析产时,小刘提出还有65万元的欠款,要求小李承担一半份额。
小刘说,这些欠款是小额贷本金和利息构成,实际消费金额35万多元,另外一些是利息。她认为本金多用于家庭日常开支,小李理应承担一半。
小刘的账单流水显示,其消费水平远高于家庭收入:一瓶沐浴露300多元,零食店隔几天就要消费三五百元,美容院、美甲店动辄几千元、上万元的充值……另外,她还养了两条大狗,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日常开支。
小李抱怨说,他之前对小刘贷款高消费一事并不知情,小刘买的这些东西,除了少量日用品和零食,其他的他几乎没有参与共同消费。“她结婚前花钱就大手大脚,原本以为她婚后会有所收敛,没想到会‘变本加厉’。家里她的衣服成灾,目前光打包好的大编织袋就有二十多个,这还不包括她已经搬走的那些……”
小李表示,自己父母之前已经帮小刘还了部分欠款,现在他无法接受还要承担欠款一半。
经过反复调解,最终小刘和小李达成一致离婚协议,小李另外再承担8万元的欠款,剩下的由小刘独自承担。
如果婚姻中一方习惯超前消费、“未富先负”,那配偶是否要跟着承担债务风险呢?”北京大成(宁波)律师事务所冯锐律师说,这个贷款首先要看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的额度有多少,共同生活范围内的应该双方共同承担,如果一方仅用于个人的开支,而且费用又明显高于家庭收入水平,那应认定为个人开支,不属于共同生活开支。
互联网金融消费
费用高、风险大
本案中,女方欠款基本为小额贷产生的本金和利息,大多数小额贷业务是通过互联网渠道办理的,对借款人来说,既方便又快捷,但恰恰是这样的方便快捷,让没有定力的年轻人容易“上瘾”。那当代年轻人过度消费问题如何破局?
宁波市金融法律有关专家,单先生表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年轻人热衷于在互联网上借贷,2020年发布的《广州互联网法院互联网金融纠纷司法分析报告》显示,80%的互联网金融消费者年龄集中分布在20岁至40岁之间,借款群体趋向年轻化。蜂鸟问卷平台2020年发布的《年轻人网贷情况调查报告》显示,46.5%的受访者曾使用网贷;22%的有网贷行为受访者选择从别处借款还网贷。
互联网小额贷款产生的费用一般较高。一般情况下,当某借款人在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贷不出钱时,才可能转向小额贷款公司,其本身已成为借贷高风险人群,小额贷款公司在提供贷款服务时,往往以收取较高担保费的方式来降低不良率,担保费最高可达实际贷款利息的3倍以上。当过度超前消费致使收入不能覆盖欠款时,借款人就会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拆东墙补西墙”,最终走向个人资金链断裂,家庭生活受冲击。
对贷款机构加强监管
对个人完善信用惩戒机制
相关部门对贷款产品应当加强监管,贷款产品发售上市前实行审批制,对类似信贷产品的合同条款应当严格审核并规范,杜绝隐瞒和模糊有关合同条款的情形,要求贷款机构向消费者准确披露综合贷款成本,同时详细说明成本结构和支付要求,规范展示日利率、月利率等信息,避免误导消费者。
宁波大学法学院何跃军教授认为,目前市场信贷产品较为多样化,与各种消费场景深度绑定,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生活、减轻了即时的支付压力,但消费者若频繁、叠加使用消费信贷,易引发过度负债、征信受损等风险。加之一些年轻人对消费缺乏规划,容易陷入过度超前消费的陷阱,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各种信贷产品的监管与规制;要求各种信贷产品加强申请者的整体性评估;设置更多的信用惩戒机制,同时也给年轻人一定的容错机会,设置灵活的不良信用修复方案,达到“惩罚”和“教育”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