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观察 | 全国首家“双牌照”银行为何落户前海?
前海有楼盘现“一成首付”?银行:只是营销噱头,获批房贷还得三成首付
深圳金融这十年|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累计17.4万亿元,深圳人民币国际化排头兵地位凸显
南方观察 | 全国首家“双牌照”银行为何落户前海?
前海金融业对外开放又取得重大突破!
经中国银保监会批准,大新银行在已有法人子行基础上,日前进驻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筹建深圳分行,这也意味着全国首家获批筹建的“双牌照”境外银行正式落户前海。
已有75年经营历史的大新银行,在香港拥有43家零售分行。早在20世纪90年代,该行就在深圳设立中国境内办事处,后成立独资法人银行。
此次利用“允许外国银行在华同时设立子行和分行”对外开放政策,于6月21日获批在前海成立深圳分行,也是前海继CEPA框架下全国首家消费金融公司、全国首家港资控股公募基金公司、全国首家港资控股证券公司落户后,又一提升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功能的具体行动,亦成为香港回归25周年的特别献礼。
全国首家“双牌照”银行为何落户前海?前海成立12年来,在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深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上对港资外资银行有何吸引力?
大新银行
“前海给银行的最大印象就是跨境金融创新”
作为一家扎根中国香港的银行,大新银行于1993年在深圳设立中国境内办事处,于2004年注册成立旧深圳分行,及后经中国银监会批准,将原有深圳分行改制为独资法人银行,并于2008年正式成立大新银行(中国),在深圳、广州、佛山、上海、南昌及镇江等地设有网点。
“我们一直深耕在中国内地发展业务,尤其重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此次在已有法人子行基础上,筹建全新直属中国香港大新银行总部的深圳分行,是希望利用创新的‘双牌照’,进一步深化三地的跨境企业和中小企客户关系,加倍重视支持实体经济,推动大湾区高新科技制造业发展。”大新银行董事总经理兼行政总裁王祖兴说。
王祖兴直言,大新银行始终对前海保持高度关注,特别是去年9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下称《前海方案》)发布后,各种配套政策相继落地,前海对港资外资银行的吸引力更大了。
“前海给银行留下的最大印象就是跨境金融创新,以及在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人民币跨境使用、外汇管理便利化等领域能先行先试。了解到前海正在高标准打造的深港国际金融城,是面向国际性大型金融机构、港外资金融机构、数字金融机构打造的功能集聚区,推动建立与国际规则衔接的金融制度体系,我们觉得非常有吸引力。”
王祖兴表示,银行未来将依托前海跨境金融优势,利用“双牌照”资源,继续优化跨境产品组合,为内地及港澳跨境企业及中小企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跨境金融
率先落地多个“首批”领跑金融对外开放
前海之所以给银行留下“跨境金融创新”的深刻印象,与其作为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试验区密不可分。自成立以来,前海金融业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态势,仅自2013年允许企业注册后的七年时间,注册企业数量就增长近23倍、税收增长近89倍,而“跨境金融”正是其显著特征。
目前,CEPA框架下金融业对港开放措施在前海全面落地,形成了跨境双向人民币贷款、跨境双向发债、跨境双向本外币资金池、跨境双向股权投资、跨境资产转让、跨境金融基础设施的“六个跨境”金融创新,进一步提升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地位。
《前海方案》发布并提出“支持将国家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在前海合作区落地实施”后,一年来,“大前海”在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人民币跨境使用、外汇管理便利化等领域持续先行先试,又率先落地多个“首批”,成为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先行先试、改革创新“领跑者”。
一方面,跨境金融创新政策先行先试。全国首批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试点率先在前海落地,前海8家银行网点参与首批试点。全国首批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率先落地,中集、创维等前海优质跨国公司成为首批试点对象。
另一方面,人民币跨境使用先行探索。其中,中国银行前海蛇口分行率先试点两项数字人民币个人跨境支付场景;深圳前海联合交易中心建设离岸农产品现货交易市场,成功上线大豆现货品种,实现大宗商品跨境交易以人民币计价结算;前海企业初步建成进出口双向跨境贸易电子单据业务交互系统,国际结算时间可由原10-15天缩减至1天。
此外,前海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也先行示范,落户前海的深圳地方征信平台,有效整合信用数据资源,实现深圳380多万家商事主体全覆盖,帮助企业有效破解信贷融资难题。地方金融机构在疫情期间精准服务中小微企业,前海商业保理企业已累计为上百万家中小微企业提供超万亿融资,支持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深港合作
市场愈加互联互通跨境投融资九成企业涉港
在推动前海跨境金融发展中,香港是个关键因素——深化深港合作是前海的核心使命,金融恰是其中最重要的合作产业。
前海扩区后,随着拓展香港金融业内地发展空间、拓宽跨境资本双向流通渠道、对深港金融合作探索推出独特的联合政策包,深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进一步深化。
比如,在制度上,前海已与香港财库局等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联合举办金融合作研讨会,共同研究起草支持前海深港风投创投发展措施;“大前海”已出台金融业发展专项扶持政策,涉及“深港合作”的条款占了六成,均在香港业界反响热烈。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试点,12家银行单首业务在前海率先落地;港人数字人民币缴税在前海办理成功;前海自由贸易账户累计跨境收支中,与香港发生的跨境收支占比超八成;前海跨境双向投融资持续活跃,集聚110余家QFLP管理企业,其中9成企业有港资背景。
在空间上,前海启动深港国际金融城建设,为港资等金融机构提供40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已有190家金融机构签约入驻,其中港、外资占比约30%;依托金融城产业载体,前海还打造了全国首个深港供应链金融创新基地,34家深港供应链金融头部机构等入驻,总产值突破150亿元。
“总体看,前海和香港的金融合作在过去这些年来取得了重要进展。截至目前,前海已完成了一流的基础设施建设,拥有了一流的硬件和规划,优惠政策也吸引不少香港金融机构进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肖耿认为,金融作为前海最重要的产业,占前海税收收入近半,从前海金融机构的注册资本和税收来说,深港金融合作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
但肖耿也直言,与香港相比,前海在金融领域的制度生态系统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前海应抓住扩区利好,升级制度创新,加强在岸离岸双生态系统建设,增强产业规模和集成效应。
【记者】张玮
【作者】张玮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前海有楼盘现“一成首付”?银行:只是营销噱头,获批房贷还得三成首付
洪靖南/发自深圳
随着楼市下行,深圳不少新盘开启了打折、促销、转介等营销手段。记者近日发现,就连前海范围内的新盘,也打出了一成首付的促销。
付一成,送一成,分期一成
“一成首付”项目是位于南山赤湾片区的前海宸湾(备案名“伴山伴海广场”),虽然名为“前海”,但属于扩容后的“新前海”片区。
该项目在地铁2号线和5号线赤湾站的C口,附近有南山第二外国语赤湾学校,一路之隔就是开云府,同时周边约有205万㎡的超大体量城市更新。
该项目在今年6月备案,备案均价在10.43万元/²,推出109-143²三四房户型,总价区间约为954万-1547万元/套,精装交付。
项目楼体中房君/摄
据介绍,目前前海宸湾推出了10套员工特价优惠房,具体首付规则如下:
一成首付:客户支付;
一成首付:员工福利以租金形式打到客户亲戚家人账户(无需返还);
剩下一成首付:先息后本一年还清,年利率3.6,每半年还50万元。
与世联行渠道负责人聊天截图
“也就是‘付一成,送一成,分期一成’了”,世联行渠道负责人解释道,“相当于九折,折扣送在首付款里了,现在最低可以有100万元首付”。
去化不佳,购房者在等“真前海”
记者走访项目发现,尽管优惠力度诱人,但营销中心客户寥寥。
项目沙盘中房君/摄
据悉,前海宸湾开盘去化不佳,入围比例仅1:0.3,75批客户买246套房。开盘后,该盘就开始各种促销,推出过几套九折特价房。
7月底,项目曾发出“4天劲销86套”的喜报。
开发商喜报
不过,截至发稿前,根据深圳市房地产信息平台,前海宸湾246套可售房源中,“已签认购书”房源仅有11套,“已备案”房源仅有3套。
图片截自深圳市房地产信息网
项目去化不佳,一方面受到赤湾片区本身地段的影响。
不少人会对赤湾带着“癌症村”的偏见,赤湾是深圳工业发展比较早的区域之一,早年赤湾村所在的赤湾受到工业污染。
加之,赤湾整体生活氛围并不浓郁,记者走访发现泥头车较多,整个片区尚在建设当中,如商业项目赤湾汇在2024年才正式投入使用。
另一方面,也是受到楼市行情影响。
回顾赤湾的辉煌时刻,2021年6月,前海宸湾附近的半山臻境开盘,当时586套房源当日售罄。两盘价格和户型差距不明显,半山臻境建面约111-180㎡,均价约10.14万元/㎡。
赤湾汇及开云府中房君/摄
记者留意到,和前海宸湾一路之隔的开云府已经封顶,项目在去年一直被传入市,但迟迟没有消息。有消息透露,受行情影响,该盘或会转现售。
而整个前海范围内,以营销手段卖房的并不仅是赤湾的前海宸湾,据悉,南山中心区的“网红盘”中泰印邸也开启了转介。
有购房者表示,这些“前海”盘的价格大都在10万元/²左右,其实和“真前海”的限价盘价格差不多,买“大前海”还不如等一等“真前海”。
“一成首付”本身不合规
今年以来,深圳光明、龙岗、龙华等区域,有不少楼盘都被曝可以做到“一成首付”。
记者了解到,目前深圳至少有4个楼盘可以做“一成首付”,除了前海宸湾之外,还包括龙华的盛荟城、龙岗的乐城二期和信城缙华府。
其中,据信城缙华府销售透漏,开发商有和有第三方金融机构合作,可以让客户贷款100万元,2年内还清,开发商出利息。
市面上有不少开发商打出了“一成首付”的招牌,实际上是首付分期,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分若干期还清。当然,也有开发商会直接送首付,相当于把折扣放在首付里。
值得一提的是,所谓的“一成首付”并没有官方成文规定,目前深圳最低首付依然是三成,要达到“首套+首贷”才能向银行申请按揭七成房款。
盈科律师事务所曾正华律师表示,国家规定银行贷款首付比例不得低于30%(个别银行20%),开发商采取“低首付”售房显然是违反相关规定的,可能面临相关部门的惩罚。
同时,他还提醒,开发商在提供“低首付”同时一般会与购房者签订另一份合同,购房者若未能如期依约偿还垫付款,将会收回房屋所有权。
深圳工商银行林俊彪经理告诉记者,“一成首付”仅是营销噱头,最终能否批到购房贷款还要看购房者本身的资金。如果购房者本身存款不够首付款(备案价的三成起),开发商贴再多资金也是不能帮购房者申请到贷款的。
深圳金融这十年|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累计17.4万亿元,深圳人民币国际化排头兵地位凸显
在前海率先启动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试点,开创人民币资本项目回流先河;探索跨境人民币资产转让,推动深圳全球人民币资产配置中心建设;启动“出口跨境电商直通车”业务支持新外贸业态;设立粤港澳大湾区首家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先行先试,大力推动人民币跨境结算便利化,积极探索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发挥跨境人民币业务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作用,助推深圳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2年8月末,深圳市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累计达17.4万亿元,在全国名列前茅,共有67家商业银行、9.7万家企业常规性参与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与深圳发生跨境人民币收付业务的境外国家和地区达到189个。
其中,2021年,深圳市人民币跨境收付规模首次突破3万亿元,较2012年增长5倍,人民币跨境收付占本外币跨境收付的比重达47.5%,较2012年提升31个百分点。上述数据显示,深圳市人民币跨境结算已驶上快车道。
率先启动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试点大力支持实体企业和新外贸业态
2012年12月,深圳在前海率先启动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试点,开创人民币资本项目回流先河。经人民银行总行批准,深圳人民银行正式发布《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支持前海企业向香港银行借入人民币资金,这是深圳前海第一项落地实施的金融创新政策。
截至试点结束,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累计提款371亿元,共涉及前海贷款企业170家,香港贷款银行36家,深圳结算银行28家。该项试点,有效降低了前海企业融资成本,有力支持了前海的开发建设,同时为人民银行总行实施跨境融资政策改革积累了经验。2017年5月,该试点政策顺利升级为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
同时,深圳积极探索跨境人民币资产转让,推动深圳全球人民币资产配置中心建设。自2016年起,深圳人民银行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以银行福费廷、票据、保理等国内贸易融资为标的的跨境人民币资产转让业务。通过试点,间接帮助实体企业获得境外融资渠道,通过“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同时拓宽离岸人民币的使用渠道,满足境外金融机构配置境内优质资产需求。
截至2022年8月末,参与试点银行达17家,累计业务金额达1972.2亿元人民币,余额28.6亿元人民币,境外受让方分布于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跨境电商成为外贸新引擎。为支持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发展,扩大人民币在对外贸易中的使用,2018年1月,深圳人民银行指导辖内商业银行推出“出口跨境电商直通车”业务,运用金融科技手段,直接为出口电商企业提供跨境人民币收款、境内清分、收支申报等一揽子金融服务,有效解决出口电商收款链条长、效率低、收款费用高等痛点,助力行业降本增效。
截至2022年8月末,共办理收款业务2146.4亿元人民币,累计为出口电商企业节约成本3.2亿元,惠及中小企业6万家。
服务深圳企业“走出去”设立粤港澳大湾区首家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
2018年初,深圳人民银行向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关于深圳加快设立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的建议,同年7月向人民银行总行提交在前海设立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的申请,3个月后正式获批。
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的设立,能够发挥境内外联动、投贷联动的业务优势,有效支持更多深圳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拓宽融资渠道、减少兑换成本、增加国际竞争力,为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稳定外资外贸基本盘、促进国际产能合作作出积极贡献。
2019年6月,粤港澳大湾区首家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博约基金)在深圳前海注册成立。2020年2月,博约基金获准在香港设立子基金,投资总规模达105亿元人民币。2022年2月,博约基金领投人工智能行业的头部企业依图科技,交易金额达数亿元人民币。
在了创建良好的人民币结算营商环境,2019年11月,深圳人民银行按照总行统一部署,在广东自贸区前海蛇口片区率先开展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试点,2020年6月复制推广至深圳全市。
试点大幅提高诚信企业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的便利性,变“事前审核”为“事后抽查”,提交材料由“一大摞”简化为一张纸,平均每笔业务用时由30-40分钟缩短至10分钟,有效节省企业准备单证的人力和时间成本,加快资金流转速度,支持稳外贸稳外资。截至2022年8月末,深圳共有23家银行参与试点,累计试点金额3255.9亿元,惠及实体企业1306家。
启动“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开辟粤港澳大湾区居民个人跨境投资新通道
为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居民跨境投资便利化,2021年9月,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深圳人民银行以及广东、深圳银保监局、证监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实施细则》,在宏观审慎和资金闭环管理框架下,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居民跨境投资对方银行销售的合资格投资产品或理财产品。
截至2022年8月末,通过深圳银行参与试点的大湾区居民达1.53万人,跨境资金汇划金额合计4.86亿元,双方向投资产品交易额合计2.97亿元,约占整个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总量的三分之一。
【作者】谭冰梅
【作者】谭冰梅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