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 | 加“数”进阶,创新名区“挑大梁”
8月31日,雨花台区发布“1+2+N”科创金融政策体系,在全省率先提出争创“科创金融改革实验区”;9月6日,金洽会雨花专场——数字经济发展大会举办,总投资190.9亿元的29个项目签约。连日来,雨花台区有动作有成效,鲜明亮出勇挑大梁、敢为善为的担当作为。
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今年上半年,雨花台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发展的韧性与活力强力彰显:新增“四上”单位数、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134.4亿元,增长11.22%,招商工作获市目标任务进度奖……为数字雨花而拼、为重大项目而搏,现代化典范城市创新名区的发展画卷宏阔铺展。
“以‘全面创新’的气魄和‘全域高新’的行动,塑造竞争优势,形成发展胜势,换来雨花数字经济、大美滨江在全市领先、全省争先!”雨花台区主要负责人表示,坚决贯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和省委工作会议、南京市委全会部署要求,锚定全年目标,争取最好结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软硬结合
抬升产业竞争力
金秋盛会,雨花台区刮来“最炫科技风”:戴上VR眼镜,“走”进3D展厅,跟随“替身”沉浸式逛展;游览过程中,“数字人”如影随形,滔滔不绝地介绍“及时雨创贷”产品。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直观反映区域的“创新海拔”。雨花台区已“跑”出超级独角兽2家,独角兽、培育独角兽、瞪羚企业5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2家,均居全市前列。“最年轻、最创新”的独特气质,“全面创新、全域高新”的愿景追求,成为雨花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实力。
紧扣现代化典范城市创新名区建设,雨花台区不但要自身创新,更要为全市挑起“策源”和“引领”的大梁。2021年,全区涉软企业3492家,超32万名涉软人才在不足市域2%的面积上,“敲”出全市约40%、全省约20%的软件产值。这,正是引领数字经济发展的坚实“底座”。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三大信创中心集聚信创企业143家,9家单位中标工信部“协同攻关和体验推广中心”项目,江苏七〇六攻关“全国产化高速公路信创收费平台”;亿嘉和“羚羊D200”智能操作机器人获中国民用机器人场景突破奖,华士电子“国产化直线电机车辆牵引系统”国内市占率居行业前三;浩鲸科技为缅甸跨国电信运营商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预计今年实现贸易额1000万—2000万美元……转换赛道,“数字雨花”继续“领跑”。
以创新造龙头,以龙头建生态,产业链条拉长变粗,不仅覆盖六大细分领域,还基本形成产业闭环。仅航天科工8511所就“链”来31家上下游企业。随着中软国际(软件)生态研发总部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软件沃土”加快崛起“数字经济创新中心”。
数字经济是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雨花台区以“智改数转”为抓手,推动东部片区软件产业高速增长,赋能西部片区新型都市工业加速成长,实现“软硬结合”“全域高新”。艾德克斯通过智能车间建设,3年年均销售增长28.66%,能源利用提高超20%,产品不良率降至0.01%。今年全区重点培育10家服务商企业,为全市超200家中小企业提升含“数”量。
以数字经济为“最强引擎”,驱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雨花台区站上了新风口,找准了新优势,蹚出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叫响“数字经济看雨花”,坚定不移推动产业扩链强链、集聚集群发展,力争全年实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3000亿元。
招大引强
领跑项目突围赛
梳理今年金洽会签约项目,一个现象令人关注:10亿元以上项目投资额占到签约项目投资总额近八成!
大项目、好项目潮涌,源自雨花台区走好“大招商、招大商”之路的战略选择。4月签约的荣耀软件研发总部项目,招商团队跟进了近两年。尤其今年年后,南京研发中心“牵线”,市、区、谷主要领导挂帅,3个多月时间,招商团队与深圳总部及南京分公司对接20余次,最终促成项目顺利落户。
今年以来,雨花台区围绕“软硬结合、双轮驱动”的前延后伸,通过资本招商、产业链招商、市场化招商等新手段,掀起招大引强、补链补缺、培新培优的新攻势。1—8月,全区签约亿元以上项目71个,完成目标任务86%,荣耀软件研发总部、航天民芯华东总部等龙头项目进入市“招大引强”项目“赛马榜”。
高质量的项目,不仅要签得下来,更要落得下来、产得出来。针对项目推进转化中遇到的梗阻,雨花台区集中火力保障要素,协调服务,最大限度为企业排忧解难。
利用软件谷南园百亩闲置地块,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有意在此打造集高铁科技、量子信息安全、轨道交通服务产业于一体的高端园区,但这个大项目前期手续极为繁杂。最棘手的绿地占补平衡问题,专班申请市领导专题调度,召开多场论证会研究地形、勘探沿线、调整思路、细化方案,前后奔忙了足足半年。7月27日,项目落地的最后一道难题终于破解,消息传到北京,投资方第一句话就是“太不容易,太感动”!
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着企业转。截至8月底,雨花台区2019至2021年亿元以上签约项目注册率97%,开工运营率83.3%,超全市平均水平。
交稳“接力棒”,冲刺“后半程”。对照市委十五届四次全会“全力实施拼经济、促回补、快回升‘六大行动’”相关部署,雨花台区坚持招大引强、质效并举,确保全年完成签约项目投资总额810亿元、亿元以上项目82个,推动签约项目早开工、在建项目快推进、竣工项目早投产,以招商引资的“进”促经济运行的“稳”。
金融赋能
畅通企业生命线
日前,南京新晋“独角兽”浩鲸科技顺利通过审批,共获得1.7亿元无抵押信用贷款。“解了企业燃眉之急!”公司副总任勇说,钱一到账就火速投入国产大数据底座平台研发。
成长型科技企业是经济发展的活力之源,以往却并不被金融机构青睐。今年,雨花台区踏上“科创金融改革实验区”争创之路,发布“1+2+N”科创金融政策体系,包含创新科创金融产品服务、拓宽支持科创企业资本市场融资渠道等16条内容,助推“技术流”与“资金流”双向奔赴。
最新发布的“及时雨创贷”,通过引入市级担保公司、建立1亿元风险补偿资金池等机制,为企业增加信用、为银行增长信心。江苏银行南京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柯振林说:“银行降低了信贷风险,企业低成本获得了贷款,区域发展更加高质量。这把‘金钥匙’开了三把‘锁’!”
疫情冲击叠加“三重压力”,企业面临的现金流压力只增不减。促进银企对接,引来金融活水,雨花台区有先发优势。扎根软件谷的江苏投资人中心集聚80余家投资机构,提供种子期、天使期投融资服务。政府设立的15亿元规模双创基金,累计投资64家企业14.55亿元。近日,雨花台区又与市创投集团、多家银行签署“投贷联动”合作,通过贷款贴息机制帮助企业用好金融力量。
资本架“云梯”,企业“飞得更高”。继亚信安全、嘉环科技分别于科创板、上交所主板上市后,9月2日,联迪信息成功登陆北交所。雨花台区现有14家境内外上市企业,总市值超千亿元。意外收获是,区内一家投资机构还牵线招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航天民芯华东总部项目。
金融赋能,是全面塑造营商环境“雨花品牌”的一个突破口。在雨花,企业问政策,“及时雨”政策直达平台实现“政策找人、资金直达”;企业愁技术,中软国际解放号、华为云创新中心等公共技术平台开放共享服务;企业缺人才,“神兵点将—人才共享”小程序提供点对点撮合……以客户思维开展前瞻探索,“成长的烦恼”逐一破解,高质量发展气象万千。
下半年是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关键期,也是推进重点难点工作的攻坚期。雨花台区委表示,扛起“勇挑大梁”的担当,亮出“敢为善为”的姿态,围绕“两全两新”的愿景,以数字力量赋能全域发展,以“软实力”铸就“硬支撑”,以现代化典范城市创新名区建设在省、市高质量发展中“领先争先”!
故事:前高管放弃百万年薪到无人区海钓,捕获246斤狗牙金枪
陈涛痴迷于出海钓鱼。与大部分中年男人不同,他从不坐立垂钓,更喜欢和几百斤的海鱼搏斗。为了走遍所有的远海,征服所有凶猛的鱼,他辞职远走,第一个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靠海钓生存。从那以后,他离陆地越来越远,理想的终点就在此刻,也似乎在远方。
这个时代,有一群人在追寻更广阔的世界。真故联合西瓜视频开设“当代水手”专栏,记录下几位活跃在海洋的探索者。他们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对世界的深情,如惠特曼的诗句所说的:“做一个世界的水手,奔赴所有的港口。”
寻找“狗牙金枪”从2017年开始,新疆人陈涛每年都去坦桑尼亚出海钓鱼。
他想钓到一种叫“狗牙金枪”的深海鱼。他在网上看过图片,这种鱼体型像金枪鱼,但上下颔长着尖锐的牙齿,酷似狗牙,远比金枪鱼更有攻击力。“狗牙金枪”学名裸狐鲣,是海底的霸主。坦桑尼亚之行,就是为了钓到100公斤以上的裸狐鲣。用海钓圈的行话说,这是陈涛的目标鱼。
陈涛半年之前开始准备。人生地不熟,最关键的是找到当地的海钓者做船长。他在Fk上联系上裸狐鲣的海钓世界纪录保持者G,是个法国人,现居坦桑尼亚。根据国际钓鱼联合会认证,在2015年,G在坦桑尼亚钓到一条107.5公斤的“狗牙金枪”。
11月份,坦桑尼亚高温炎热,但这是船长眼中最好的月份。裸狐鲣靠吃小鱼为生,每年这个时候,会跟着其他鱼群洄游到印度洋。
长20米左右的钓鱼船在海上游荡四至五天,从不着陆,船员除了钓鱼只能睡觉。卫生间很小,每人洗澡平均3分钟。船长每天只吃热狗,往面包里加根肠就够了;陈涛和队员带着从国内买的自热火锅、方便面,用船上唯一的厨具——电磁炉偶尔开开小灶。
天刚亮,陈涛和队友先把目标锁定在小金枪鱼,3到6斤的金枪鱼是目标鱼最爱吃的,可做鱼饵。在坦桑尼亚的前两年,七条100公斤以上的“狗牙金枪”顺着气味自愿上钩。
但到了第三年,陈涛在钓饵鱼环节就遇到了麻烦。上钩的金枪鱼都在20斤左右,对目标鱼没什么吸引力。大家把上钩的金枪鱼切一半丢掉,另一半渗着血,被丢到海里做鱼饵,结果引来了大批鲨鱼。活跃在印度洋的鲨鱼大都重300斤到500斤,上钩以后,掌杆的人至少要和鲨鱼相处两小时。
没有目标的海钓是痛苦的。涨潮和落潮之间,整条船上的人不断下杆,用13个小时等待“狗牙金枪”咬住饵鱼的时刻。但上钩的还是鲨鱼。和鲨鱼周旋几个回合后,海面气温上升到45度左右,这片离陆地开船四小时的海域晴朗无风。船里没有空调和风扇,队员只盼着太阳早点往西走,绝望感开始弥漫。
天快黑了,每到这时,海里的鱼就会像天蒙蒙亮时那样,特别活跃。陈涛决定换装备试一试。他拿起一根小杆子,鱼线很细,最大承重30磅。
等待中,杆子猛然下沉,队员们都觉得,这次十有八九又是鲨鱼。船头甲板不大,站不下多少人,大部分队员放弃围观,回到舱里聊天、准备睡觉。陈涛和船长站在船头,用这支细杆和想象中的鲨鱼周旋。
周旋的过程是现代海钓与《老人与海》最接近的部分。船上的人借助轮子的力量和海水的浮力,事半功倍,海里的鱼则硬生生地往反方向游,这是在“遛鱼”。重100公斤的鱼,最短要遛上半小时,最长要耗上两小时。有时候,鱼的力量大到完全无法控制,一放一拉,很像搏斗。
陈涛和不明大鱼的搏斗持续了两小时,船长接力一小时。两个人不敢冲动,30磅的线,万一用力过猛,线断了,就前功尽弃。
鱼终于破水而出。银色的鱼睁着眼睛,张开嘴,露出几排尖利的牙,两侧嘴缝各伸出一只獠牙,面相凶猛。这是一条123公斤重的“狗牙金枪”。
惊喜来得太快,全船沸腾,陈涛坐在船头,两只手抱住大鱼,对着镜头除了大喊“耶”什么也没说出来。很快,所有队员聚集在大鱼周围,开心大笑,白天的绝望一扫而光。
这是陈涛拍摄的海钓视频里最常见的画面。2019年,陈涛在西瓜视频上传了一则在俄罗斯海钓的视频,四十多万人点击。一夜之间,“野行涛哥”这个账号火了。陈涛把手机里的存货都陆续拿了出来,关于出海钓鱼的猎奇想象几乎都在陈涛的作品里真实地发生。
最有想象力的真实故事是鲨鱼的突然打劫。在坦桑尼亚的第二年,第三只“狗牙金枪”上钩后,陈涛搏斗了一小时,感觉自己势在必得。这时,海里的鱼突然不再生猛对抗,杆子那头一下子没有了力量。陈涛以为是鱼自己挣脱了钩子,游走了,但杆子又在微微下坠,有力量,但不增长。收线一看,是一只鱼头,重40公斤左右,得用两只手捧住。
大家推测,在印度洋,只有鲨鱼才能把“狗牙金枪”一口咬断。鲨鱼本游速慢,但被勾住的鱼比鲨鱼游得还慢。鲨鱼抢走鱼身以后,鱼头在滴血,但头部神经还是活的,大嘴还在一张一合。
图被鲨鱼打劫过后,仅剩鱼头
手机没有信号的人想要钓出《老人与海》式的激情,不是件容易的事。十多年前,陈涛第一次出海钓鱼,在河北黄骅港体会到极致的狼狈。
那天夜里两点,他带着三个朋友从北京出发,前方路上发生车祸,四人用了16个小时开到港口。大伙带了一条充气橡皮船,却忘带充气泵,只好把一根管子接到汽车的排气管子上,使劲踩油门,用二氧化碳充好气,摸着黑开船出海。
第一次用这种方式和海亲密接触,四人无知且无畏,但一条鱼都没钓上。直到天快亮时,一条二十厘米长的小鱼终于上钩,大家把鱼炖了,煮了一锅鱼汤泡饭面当早餐。第二天,钓况没有改变,除了钓不到鱼,充气船也撞到了礁石上,裂开了口子。四人收起杆子,一人推船,三人跑到岸上堤坝拉绳、拖船,挣扎着走了将近三小时,已是又渴又累又饿,接近崩溃。
快到岸边时,他们看见两个人在钓鱼,赶紧学他们下杆,没想到,鲈鱼不停地上钩。每条鲈鱼有半斤或一斤重,总共钓了30斤。回忆起对海钓的痴迷,陈涛说,就是这一刻,自己一下子对这东西“中毒”了。
这年是2005年,陈涛在某知名企业做高管。北京钓鱼网上的一篇记录海钓过程的帖子震动了他。陈涛从小生活在乌鲁木齐,知道“海钓”这个词,一直觉得海钓离自己很远。北京也没有海,可就是有人想要出海。此前,陈涛假期也闲不住,曾经做过背包客、玩摩托、开车去西藏。唯独到远海地区钓鱼,让他从此上瘾,从天津周边到大连、舟山,几乎玩遍中国所有海域。
两年后,陈涛在国外海钓论坛第一次看到100多斤的大鱼。这条鱼是马来西亚华人在海上钓的,叫不上名字,是热带鱼,形象怪异,“满嘴是牙,身上五颜六色”。
这次,他又动了出国的心。这年,陈涛和马来西亚的华人联系上,订船、汇款、托朋友从香港、美国代购杆子,又做了半年时间的计划。目标鱼是金枪鱼和当地的龙趸石斑,最好吃也最值钱。
从马来西亚沙捞越岸边开船10小时,海上五天,陈涛和同行几人白天钓鱼,晚上睡觉,积极下杆,没有钓到任何一条目标鱼。同船的马拉西亚华人和新加坡华人则反着来,白天不怎么钓鱼,晚上不睡觉下杆,钓了上百斤的奇怪大鱼。陈涛这才知道,原来晚上钓比白天钓好,出海钓鱼不止有一种钓法,海洋世界太多未知。
图陈涛在马来西亚海钓
在世界的广大面前,陈涛感受到更纯粹的个人存在。离陆地超过一千米以后,手机基本上无法接收信号,人与城市暂时告别。陈涛带了一部卫星电话,一分钟话费十块钱,极少派上用场。手机屏幕上信号一格未满,没有人能打扰他享受征服海洋的游戏。即使钓不上来鱼,望着海面也感到舒服。
北京疯子打开手机,回到城市,陈涛变成了一个挨骂的人。
上百个愤怒的北京金隅球迷曾经堵在陈涛的办公楼外。那时,陈涛已经跳槽做票务公司网站中心的负责人,CBA比赛一票难求。有一次,主办方给陈涛一百多张票拿去卖,几十万人上网抢票,没见着票影的球迷急了,直接找上门。陈涛是最大责任人之一,迎面安抚情绪失控的球迷,招待电视台的记者。怕有人打砸抢,陈涛提前叫了派出所的人过来稳定场子。
2012年前后,陈涛的工作量突然加倍了,白天开大大小小的会,晚上最早八点回家。那两年正赶上音乐选秀大火,素人一夜之间火遍微博。陈涛和同事把营销业务从贴吧转向微博,下班路上一边开车一边刷微博,随时监控舆情,老板也时不时来通电话指导、问责。
职场不可控的时候,陈涛越来越依赖远洋海钓的感觉。那会儿,陈涛习惯提前申请年假,提前三四个月甚至半年就把机票买好,有事来找自己,也无法更改时间。赶上项目间隙,陈涛更习惯中午下班直接开车去大连,夜里三四点钟到达,钓鲈鱼到早上五六点,上岸,坐船去远海。下午六点多钟回来吃饭,九点多再去钓鳗鱼,直到夜里两点。一个周末,钓四到五场鱼。大连的朋友给他起了个外号:北京疯子。
陈涛记得很清楚,2013年10月28日那天,自己提出了辞职。这年他37岁,在公司管理核心业务部门,手下有三十多个员工。出于私心或朴实的祝愿,有同事劝他不要走,也有人支持他,还有隔壁部门的高管暗暗地看笑话。陈涛发了封邮件给总裁,说自己累了,家里也有事,想要辞职。总裁约他当面聊聊,他没有去。
当时,陈涛已经北漂十年左右,名下资产全部变现后能凑齐几百万。他对妻子说,自己想在海钓领域重新创业,具体内容没想好,但中国人不怎么玩海钓,这份不理解绝对是未来的蓝海。万一混不下去,就再回互联网领域找工作。乐观主义者的他碰上悲观的妻子,只能拼命地讲做海钓事业的优点,少提其中的风险,才最终被理解。
已经离开的这家公司计划至少在三年后上市,高管陈涛会取得期权,再等上四五年,期权就能变现。但他掂量了一下自己的年龄。期权变现的时候,自己至少已经42岁。“那时候如果再想创业,怕是没有那个精力和激情”,他想抓住唯一重启人生的机会。
“船翻了,我也就下去了”陈涛坐在一艘小船上,把黄色的孔雀鲈甩到水里,几秒过后,收杆,孔雀鲈被咬得只剩头部。陈涛指了指脚下躺着的几条同样大小的银色小鱼,对着镜头介绍:“这就是食人鱼。”他拿起木头做的假手,伸出一根手指,塞进食人鱼嘴中,锋利的牙齿几下就把手指拽了下来。
图被食人鱼蚕食殆尽的孔雀鲈
这条视频是陈涛所有作品里点击量最高的。在视频末尾,他穿上白衬衫,系上黑领结,倒上红酒,对着半只煎熟的食人鱼说:“平时你们吃我,今天我们吃你。”创业五年,陈涛做过以海洋运动为主题的网站,试过从朋友圈口口相传带人导钓,把公司做成上下两层的海鱼标本博物馆。诸多创业想法终于落地,他搭上自媒体潮流的班车,从海量素材里剪辑出最戏剧化的情节和体验,想去靠近十几年前在黄骅港体验到的“中毒”感。
几个见证陈涛辞职的同事开始找他带队出海,许久不见的大学同学也主动报名陈涛的项目。陈涛的朋友圈基本被海钓图片填满,每天向围观的目光发出召唤。试水海钓的人形形色色,大都怀着对海洋的情怀,奔赴国外,在一艘船上结成队友。陈涛记得,有两位队员一边钓鱼一边聊妥了生意,成了上下游关系;一位退休大妈钓上一条五十多斤的红宝石鱼,直接把鱼抱在怀里,鱼往下坠,其他人赶紧搭手;一对年过60的夫妻在亚马逊钓到一只60斤的乌龟,总觉得龟类是吉祥物,拍了张照片又把它放回河里。
通过带人出海钓鱼,陈涛让海钓养活了自己,过上喜欢的生活。一年365天,他有三分之一在没有信号的无人区,三分之一在国外赶路,剩下的时间回国。
图参加今年西瓜时在海王主题水族馆旁留影
刚刚创业那几年,每次回家,陈涛在女儿的眼中都显得神秘。
没有信号的他在女儿一岁时开始全职出海钓鱼,老出差,玩失踪。女儿四岁那年,陈涛开始带她去马来西亚海钓,尔后一年两次固定下来。今年受疫情影响,公司暂停了出国海钓的业务,陈涛每月给自己发六千块。在互联网公司做财务的妻子经常开玩笑,这点钱刚刚够女儿在北京上补习班。
十一假期的时候,陈涛带女儿和班里同学到小溪里钓鱼,教孩子下杆,女儿写了一篇作文,讲爸爸带大家钓了三十多条小鱼。陈涛又欣慰又愧疚,觉得自己是个特别的爸爸。
陈家人住10楼,陈涛妻子的姥爷住在同一栋楼的4楼。94岁的老人跟着10楼的三口一起生活了将近6年。老人气管不好,6年间几乎只坐在家里听收音机,从不出门。唯一有一次,天气特别好,陈涛开车带老人转了半个北京城。这两年,老人走了,陈涛回想那次载他出门,开始恐惧困在室内的老年生活。
他梦想自己接着往远海走,走得越久越好。
曾经,在北太平洋的马绍尔群岛出海钓鱼时,陈涛和队员住在一共只有两户人家的岛上。整个马尔绍共和国有三万多人,有一千多个无人岛。当地的小船工从没见过专门钓鱼的装备,也没见过有人能从海底把鱼钓上来,给陈涛起名“Pfi”。在这里,联合国建了座医院,但没什么人去看病。大家对生死看得淡,一旦得了病,死就死了。陈涛记住了他们的生活理念。
到美国海钓的时候,陈涛听说,船长的邻居是个83岁的老头,自己贷款买了辆红色法拉利。别人替老头担心,到了这个年龄,能还上贷款?老头回,这有什么问题吗?还不起,那就还不起了啊。
陈涛渐渐开始思考理想的人生结尾。他想找一个太平洋上的小岛,买艘小船度过余生,“有一天出海,一个浪把船打翻了,我也就下去了”。
这是“当代水手”专栏的第二篇故事。
在当代城市生活,拥挤和焦虑似乎成了宿命。我们在格子间和出租屋之间往返,在钢筋水泥和娱乐节目里安顿。但还有人装点行囊,趁着天还没亮,试着出海远行。他们用寓言般的经历提出一个重大问题:人,到底该去向何方?
回答这个问题或许需要一生。但可以肯定的是,所有奔赴港口的人,都将找到自己的答案。
-END-
撰文石润乔
央行三天两次提及房地产金融,释放了什么信号?
王衍行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12月27日上午,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2021年主要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2年工作。央行重点部署了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在房地产领域要求稳妥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这也是央行三天内两次提及这一表述。
近两个月,房地产企业融资正逐步回归常态。
11月金融机构房地产融资环比、同比继续“双升”。11月房地产贷款投放在10月大幅回升基础上,继续保持环比、同比双升态势。11月以来,多家房地产企业在银行间市场注册发行债务融资,融资规模较10月大幅增长。
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于12月27日上午召开,会议提出: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央行三天两次提及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释放了三个信号:
信号一:张弛有度、加减法一起做
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意味着按照“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原则,清晰界定合理住房需求,即贷款准入上,支持“住”,杜绝“炒”。
具体金融政策支持范围包括:针对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需求,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同时,针对城镇老旧小区居民的住房改善需求,创新金融支持方式,落实闲置土地利用、存量房屋用途调整等政策,加快形成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政策机制。
针对老年人的适老化需求,加强顶层设计,在部分地区开展试点,探索建立完善发展适老化住房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贷款的品种是,现阶段,重点满足首套房、改善性住房按揭需求,合理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并购贷款,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支持力度,促进房地产行业和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信号二:纲举目张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为“纲”,房地产金融为“目”。在金融风险防范化解目标任务尚未完成以前,不会本末倒置,这也是“稳”字当头的题中之义。
央行提出:“坚持推动金融风险防范化解。稳妥有序做好重点机构风险处置化解工作,依法加强对资本和平台企业监管,持续做好头部网络金融平台整改工作。稳妥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这意味着,房地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难度不小,房地产业规模大、链条长、涉及面广,对经济金融稳定和风险防范具有重要的系统性影响。
文中的关键词是:金融风险防范化解;风险处置化解;审慎管理;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显而易见,尽管政策可以微调,但必须义无反顾地防范化解房地产金融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与旧模式宣战已经形成共识,过去形成的“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的房地产开发经营模式不可持续,既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也积累了不少风险隐患。房地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的较高水平在于,磨刀不误砍柴工。但切忌一手抓两只兔子。
信号三:因城施策
央行近日提出:“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这意味着,未来的房地产金融政策不会全国“大一统”、“一刀切”了。
由于各个城市的房地产业情况千差万别,因此,分类指导十分必要。做好因城施策必须具备三个前提条件:一是尊重规律、尊重实际、尊重群众;二是加强调查研究,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三是防止简单化、乱作为,反对不担当、不作为。各个城市,必须认真反思这三个前提条件,这是求真务实的“试金石”。
总之,“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立足新发展阶段,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财富中文网)
作者王衍行为财富中文网专栏作家,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