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 永乐蛙业带农联农富农——记常州市金坛永乐蛙业专业合作社
作者:吴婧黁
常州市金坛永乐蛙业专业合作社是集生产、加工与销售为一体的牛蛙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目前拥有成员120户,是江苏省唯一一家有出口牛蛙资质的单位,2014年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合作社坚持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理念,让牛蛙养殖从“单打独斗”走向“裂变”式发展格局。
一、抱团取暖,走规模化发展道路
一是找盟友,绘制“同心圆”。合作社理事长谢粉祥,1989年开始养殖美国牛蛙,前26年几乎都是在尝试摸索,真正做成规模、形成产业也就是这六七年。刚开始,谢粉祥积极参加牛蛙养殖的各种培训班,买来参考书籍,钻研养殖技术,一步步摸着石头过河。其间有成功,但大多时间都以失败告终,原因很多,首先是技术不成熟、成活率低;其次是面积小、产量低;最后是市场开拓难,难以获得大宗订单,缺乏市场主动权与话语权。为改变发展现状,谢粉祥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走生产规模化发展道路,后又在金坛区委农办的帮助下,对省内外牛蛙养殖户抛出“橄榄枝”,吸纳异地成员入社,扩大养殖规模,以期获得市场足够的订单与货源保证,提升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二是“五统一”,吃上“定心丸”。合作社对内推出了“五统一”,即统一供种、统一饵料、统一用药、统一商标、统一收购。养殖饲料与用药对于保证牛蛙质量特别重要,为确保品质过硬,彻底打消养殖户的顾虑,合作社组织理事会成员到各个饲料和药品厂考察,选定产品优质、营养、绿色且守承诺、重信誉的厂家长期合作、稳定供货。订单与价格方面,合作社对成员作出郑重承诺,签订对等协议,凡成员提供的符合质量标准的牛蛙,合作社以每公斤14元保底价收购,并按照交易量给予奖励。合作社还对成员提供技术帮助,对于就近的成员,合作社技术员会驱车上门指导,技术员也不懂的,到省水产养殖专家那里讨教,回来后进行成员培训;对于省外成员,合作社在微信群、公众号里发视频、发图片,演示清淤消毒、防病治虫、防逃技术,投饵比例、捕捞方法,告知收购时间、数量与发货地点,做到透明公开。“五统一”的推出,给养殖户吃上了“定心丸”,密切了合作社与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
三是增效益,共享“开心果”。有技术就能养好牛蛙,就能保证市场供应,也就“水涨船高”有了效益。养殖初期,1亩田能产出1000多斤牛蛙,养殖户就很满足了,现在还是这个产量就没脸见人了,因为,目前基地的牛蛙产量已经翻了10~20倍,亩均产量在1万~2万斤,一亩塘产值达7万~8万元,据测算,亩净收入在3万~5万元。安徽宣城牛蛙养殖户汤菊香是当地牛蛙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15亩池塘每年纯收入70余万元。她经常说:“我这个合作社理事长当得很失败,不及谢理事长有成就、有凝聚力,要不是有他的技术对接,现在的我可能要改行了,对人家老谢不服可不行。”目前,永乐蛙业辐射和带动养殖总面积已达1500亩。
二、科技兴社,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一是自主创新养殖模式。合作社在多年的牛蛙养殖过程中总结了一套“泥水分离恒温养蛙棚”养殖新方式,2019年获得实用性技术专利。该方式使牛蛙可以进行泥水分离养殖,隔离大量病菌,杜绝水草的生长,确保牛蛙生长环境健康,且便于换水、循环消毒等操作管理。养殖周期从8个月缩短到5~5.5个月,一年可以养殖两季。合作社将此项专利技术无偿提供给成员使用,合作社的技术指导、跟踪服务使成员的牛蛙亩产量提升了25%以上,2021年亩均效益达10万元以上。
二是升级改造加工设备。2016年以来,由政府相关部门协调,合作社共计获得低息贷款约180万元,解决了基地的清淤、消毒和池塘、冷库房的改造升级,增设自动宰杀、速冻等加工设施设备。首先,速冻技术可以很好地保持口感的鲜美度,与鲜食宰杀只有5%的差别,且便于运输储存,因而冷库食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产品供不应求,经常出现断供现象;冷库的改造升级,可以让合作社有足够的时间收购成员的牛蛙,加工成真空包装的冷冻牛蛙肉和后腿肉,进行贮存运输。仅此一项,就可增加30%利润。其次,牛蛙宰杀后的下脚料,原来全部当垃圾扔掉,既污染了环境,又造成浪费,影响效益的提升。现在经过技术处理后,被用作甲鱼、河蟹等配合饲料,能用尽用,为合作社提高了10%左右的经济效益。再者,自动宰杀设备的增设,使得只需3名工人分捡、打包与装卸,节约了大量劳动力,且效率翻倍。
三、对接市场,走品牌化发展道路
一是打造品牌、提升影响。2013年,合作社注册商标“YONGLE”,先后多次被评为常州市知名商标,“YONGLE”牌鲜活牛蛙、冷冻牛蛙腿持续多届被评为常州市名优产品。理事长谢粉祥2010年创立劳模工作室,先后被评为金坛十佳青年科技兴农带头人标兵、农民致富能手、创业之星、优秀科普惠农带头人、江苏省劳动模范、乡土人才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成了远近闻名的“蛙王”,邻里乡亲都亲切地称他“谢牛蛙”。
二是拓宽思路、多元合作。在苏南地区,美国牛蛙进入餐桌的量是有限的,就近销售或零售有悖于经济规律,也不利于批量化生产。如何化解供求矛盾?合作社的良策是微观求活、宏观拓展,找主流平台与载体,找境外合作伙伴、特色产业养殖户(甲鱼、河蟹养殖户),共同打造产业链与消费链,打开消费市场。目前,网上订单、线下交易,冷链派送、一站搞定,永乐蛙业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营销体系。
三是找准定位、广开销路。合作社从自身实际出发,找准市场定位,走高品质、高价位、大订单路径。目前,合作社的牛蛙系列产品已拓展到浙江、上海、内蒙古等地的大型食品企业和高端超市,如盒马生鲜、北京北水食品、上海财治食品、浙江丰佳食品等,尤其在南京、无锡的销售更是异常火爆。与此同时,牛蛙冻品出口澳大利亚、日本、美国,并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近两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给合作社境外订单与销售带来一定的影响。当前,合作社正在全国主要市场进行考察,力争拓展国内市场,力促所有成员的产品消化在国内,将这一影响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农业农村局)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2022年5期
麻辣诱惑“资金链危机”追踪:供货商再次集中追讨货款
新京报讯(记者徐晶晶)知名餐饮品牌麻辣诱惑欠款欠薪事件仍在持续发酵。12月11日,多名供货商集中讨账。记者了解到,供货商方面已聘请律师协助,或将采取刑事、民事诉讼并行的方式来追讨欠款。与此同时,也有被拖欠工资的员工正在申请劳动仲裁。而在此过程中,企业负责人韩东并未露面。
图/新京报记者徐晶晶摄
31家麻辣诱惑供货商商讨追货款事宜
今日(12月11日),31家麻辣诱惑供货商集中商讨追讨货款事宜,涉及粮食、水产、牛蛙、凉菜、饮品、调味品、辣椒等多个品类。这些供货商,带来了麻辣诱惑开具的支票、未结货款确认函等“证据”。现场被欠货款最多的供货商货款达到了420万元。
现场一位供货商告诉记者,2017年麻辣诱惑开始拖欠货款,至今已拖欠90余万元。“2018年给我开的支票,2020年到期,但是今年11月他们的账号就已经被冻结了。”蔡先生在现场给记者展示了一整沓“空头支票”。
另一位供货商赵毅(化名)之前为麻辣诱惑供应牛蛙,从今年1月至今累计被拖欠货款206万。“上个月麻辣诱惑让我继续供货,承诺货款一星期一结。但是结了两周之后,就再也没有音信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近100名供货商被欠款,欠款金额从万元至数百万元不等,总计欠款金额逾5000万元。
还款计划被指为“缓兵之计”
11月2日下午,麻辣诱惑创始人韩东的哥哥韩旭曾在北京现身,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供货商,他也正式承认麻辣诱惑陷入了财务危机,并且给出了还款计划。然而,对于麻辣诱惑提出的还款计划,供货商们普遍“不买账”,甚至认为这是麻辣诱惑的“缓兵之计”。根据还款计划,2020年1月20日之前,麻辣诱惑将安排餐饮、食品总计300万元货款,参照欠款总额比例分配给各供货商,剩余欠款部分自2020年3月起用一年时间偿还。
“韩旭现身时曾明确表示,要我们与麻辣诱惑共渡难关,他们并没有要退市撤出的想法,而是在积极融资想办法走出困境。但目前看其言行不一,口口声声说要振兴,实际上却是一家家关停。”供货商刘先生说。
半月内再关多家门店
根据麻辣诱惑官方服务号上的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3月,麻辣诱惑在全国共计开设24家门店,以及2个配送中心。员工人数超过2000名,营业总面积近3万平方米。其中,北京有11家门店,为全国门店最多的城市。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近期,北京几家麻辣诱惑门店已经陆续闭店,记者不完全统计,其西直门店和双井店相继停业,位于西直门嘉茂购物中心原麻辣诱惑所在的5层店铺位置上已经拉起了围挡。12月9日,麻辣诱惑汉光百货店也宣告正式关闭。麻辣诱惑直营门店中,目前仅有崇文门店、新中关店、朝阳大悦城店、石景山万达店、顺义华联店这5家店铺还在营业。
图/新京报记者徐晶晶摄
被拖欠工资员工申请劳动仲裁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部分被拖欠工资的麻辣诱惑员工正在通过劳动仲裁渠道维权。小袁(化名)曾经是麻辣诱惑北京总部的员工,目前已经正式办理离职。他告诉新京报记者,截至正式离职前,麻辣诱惑已经拖欠他4个月的工资。“从今年8月开始工资就没发,我们一般正常是每月中上旬发上一个月的工资。从8月开始,工资不能正常发放。7月的工资一直拖到8月底,”之后9月到11月的工资都未正常发放。“一直拖欠着,结果到我走之前都没有结算。”据小袁透露,目前麻辣诱惑总部多名员工已经相继离职,其中包括多名采购部门员工。
公开资料显示,麻辣诱惑于2002年创立于北京,旗下有麻辣诱惑餐饮店、麻小外卖、热辣生活零售门店三个品牌形式,全国共105家门店,覆盖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武汉等城市。天眼查信息显示,截至目前,麻辣诱惑上海分公司“上海麻辣诱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已进入清算环节。而在11月初,法院冻结了麻辣诱惑餐饮公司的对公账号,这导致众多供货商手中多张“空头支票”无法兑现。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曾多次尝试联系麻辣诱惑相关负责人韩东、韩旭等,但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新京报记者徐晶晶
编辑李扬校对陈荻雁
云浮一周荐读丨全面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锚定目标任务,聚力攻坚突破,全面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9月14日上午,云浮市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深入分析当前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形势,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找准矛盾问题、集中力量攻坚,纵深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如期达标。
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交通强市
9月14日,云浮市政府党组召开会议,研究政府系统贯彻落实交通强市工作。云浮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党组书记、市长李庆新主持会议。
让内心的火焰燃起来云浮青春合伙人
在罗定泗纶镇,有一家由三位残障人士运营的洗车店,洗车店成了维生的方式,更是他们接触社会的平台。创始人沈辉明作为小儿麻痹症患者,将从小接收的善意转化为对社会的回馈,毅然成为残疾人专职委员,奔走在乡镇村落,与许多残障人士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郁南这个窗口,专办“办不成的事”!
办事难?来回跑?体验差?无人受理?……近日,郁南县政务大厅二楼一个“办不成事”服务窗口台牌吸引了前来办事群众的注意力。
怀孕36周+遇上胎盘早剥,“幸亏子宫和生命都保住了!”
“我早上起来腹痛很明显,本来以为要生了,没想到遭遇了这么凶险的疾病……”说起自己的经历,巢女士还是忍不住感到后怕,差一点她就失去了子宫,甚至生命。
云安发放446.4万元“年报贷”助企纾困
在云浮市云安区六都镇黄湾村牛蛙养殖场,15余亩黑色简易大棚的牛蛙养殖池里密密麻麻地布满了牛蛙。养殖场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4月养殖场开始投放蛙苗,因前期投入过大导致资金链断裂,牛蛙食用饲料一度断供。牛蛙养殖回到正轨,得益于10万元的“免抵押”贷款。
在罗定拍到星轨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星轨,是夜晚星星持续移动产生的轨道。漫步云浮罗定,举起手中的镜头,无论是西部远郊的风车山,还是近城区的长岗坡渡槽,或是城区中心泷江岸边的文塔,摄影爱好者都可拍到夜空星轨。星轨之美,真真切切说明了罗定整体空气质量之优良,生动体现了罗定十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显著成效。
【出品】南方日报云浮记者站
【策划】雷贤辉
【本期荐读】杨再佳
【作者】杨再佳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