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珠江直销银行贷款

本文目录

借势AR黑科技,看珠江直销如何玩转AR金融

6月23日,第六届金融交易博览会在广州琶洲会展中心开幕。广州农商银行的展厅现场的珠江直销APP,加载了AR游戏界面,现场抢AR红包和趣味AR合影,吸引了不少现场参观的市民。

AR(ARi,增强现实),是一种将虚拟信息和真实场景进行实时融合,并进行实时互动的技术。自从2016年PkG进入大众视野之后,AR迅速在各个领域蔓延。珠江直销银行与国内领先AR公司亮风台联合推出AR营销活动,该公司在品牌营销方面已经与支付宝、QQ、汽车之家、苏宁易购等知名公司建立合作。此次珠江直销AR营销活动最先在第六届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简称“金交会”)亮相。据悉,虽然互联网、教育、旅游等一些行业已经逐步强化AR的深入应用,但直销银行推出AR营销活动,在业内也尚属创新超前的实践,有众多的使用场景可供挖掘。

“在‘互联网+’的大潮下,我们需要带给用户更多新鲜好玩,超出期待的产品和体验。”珠江直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珠江直销本次AR加持开展金交会营销活动,突破了传统单线程摇奖发红包式的活动限制,而是从线上到线下,利用AR技术引爆关注度和兴趣度,激活了用户的体验欲望。在本次珠江直销的体验活动中,用户可以参加“小猪接金币”的AR红包活动,拼手气获得红包奖励,尽情体验AR游戏带来的快感。另外,同一界面还可以体验AR合影活动,打通用户和虚拟内容的界限,用户可以任意摆姿势,凹造型,分享至朋友圈还可以获得相应奖励。这种交互方式的呈现,为银行与用户创造了一个新的互动空间,也给用户带来了兼具科技感和趣味性的创新体验。

一直以来,珠江直销围绕“开放、互动、共享”的服务理念,不断创新服务理念和模式,优化客户体验,为直销银行注入互联网新思维新技术的活水,逐步培育起带有互联网基因的直销银行。目前,珠江直销的业务已经发展成为了集投资、融资及支付结算等金融服务于一体的线上银行。在服务的理念、产品的打造、技术的支持上,珠江直销银行都从不断极致化客户体验的角度出发,打造界面友好、服务温馨的互联网银行。服务理念上,珠江直销突破原有的传统服务的桎梏,转而以互联网“网红式”思维的营销模式,更加关注于互联网重度用户的客户体验,持续为他们打造贴身、贴心的服务。在产品的打造上,珠江直销根据互联网平台特点,开展网贷创新,实现全线上自助极速办理贷款,并推出了满足普通大众“低起点、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在技术的支持上,自从上线以来,不断探索最新科技,从指纹识别到刷脸注册,让客户无需亲临柜台即可在线实名开户,并支持绑定任意银行卡,享受便捷的金融服务。并逐步依托自有太阳智付的移动支付品牌,推出多种互联网金融场景模式,积极培育互联网金融生态圈,为更多的客户带去金融消费的便捷。

珠江直销锐意创新,从以上的互联网金融布局,再到领先试水AR黑科技,深度融合金融与科技,走在直销银行的前列。珠江直销相关负责人透露,客户体验是珠江直销作为互联网银行的核心,从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升级方面,会紧密结合互联网服务体验的精髓与创新科技,不断贴近互联网用户的消费心理和消费期待。本次AR营销活动的开展只是一次试水活动的开始,珠江直销接下来会不断深耕“互联网+金融”领域,加大对金融科技的探索和研究,以科技引领驱动更好的服务体验。

治理渐入深水区!多款违规金融App回应整改进展,违规收集乱象当休矣

对于金融类A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行为,监管正持续亮剑。近日,工信部通报了最新一批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名单,其中,包括畅捷通、广州农商行、广东南粤银行、微众银行等多家涉及金融类A被点名存在侵害用户权益且未及时完成整改。工信部强调,违规机构应在4月29日前完成整改落实。

与此同时,4月26日,工信部公开征求对《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个人信息保护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强调从事A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的,应当具有明确、合理的目的,并遵循最小必要原则,不得从事超出用户同意范围或者与服务场景无关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

距离“最后通牒”仅剩三日,目前,多家金融机构A整改情况如何?金融机构违规收集用户信息乱象缘何屡禁不止?后续金融A治理又将是何走向?

整而未改遭通报

多款违规金融A这样回应

A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仍屡禁不止。4月23日,工信部官网通报,按照《关于开展纵深推进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工信部信管函〔2020〕164号)工作部署,工信部近期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手机应用软件进行检查,截至目前,尚有93款A未完成整改;另据广东省通信管理局检查发现,仍有45款A未完成整改。

从工信部披露的违规企业名单来看,大多为游戏类、工具类A,不过也有数家金融类A被点名。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93款未完成整改名单中,由畅捷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好生意”A名列其中。另在45款未完成整改A中,广州农商行开发的“珠江直销银行”A,被点名存在违规收集个人信息;广东南粤银行开发的A,存在违规收集个人信息,A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情形;而微众银行开发的“微众企业爱普”,也存在“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问题。

对于前述违规A,工信部也下了“最后通牒”,强调机构应在4月29日前完成整改落实工作。逾期不整改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依法依规组织开展相关处置工作。

就最新整改情况,北京商报记者对前述企业进行了一一采访。其中,微众银行回应称,获悉广东省通信管理局提出的整改意见后,微众银行第一时间与相关部门进行情况了解和紧急沟通,并对存在问题立即进行了认真整改,微众银行将依法合规坚决、用心维护用户个人信息安全及其合法权益;此外,广东南粤银行亦回应称,目前该行已经按照工信部要求进行整改,新的A版本已经上架,用户可以更新下载新的A版本。

不过,关于广州农商行、畅捷通A整改情况,截至发稿,北京商报记者未收到进一步回应。

针对金融A违规收集个人信息且部分“整而未改”等问题,金融科技专家苏筱芮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一方面,主要是因部分机构合规意识淡薄,尚未建立起个人信息保护、数据安全相关的专业技术团队;另一方面,部分机构在个人信息保护的工作方面水平低下,对整改内容理解不透彻、不到位,因此影响到后续的整改效果。

屡禁不止

违规收集信息有“苦衷”?

A侵害用户权益问题由来已久,其中,金融类A安全问题尤引业内关注。一知情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说道,“金融理财借贷类用户价值比较高,用户的个人信息也成为平台进行客户运营或者风控的依据,因此,平台会倾向于尽可能收集个人信息,甚至出现过度收集的情况。”

事实上,根据北京商报记者多期评测以及相关部门通报来看,目前,确实有不少机构脚踩红线,其中一大痼疾就是违规收集个人信息。

例如,用户在金融A上申请信贷的过程中,就不乏有超范围收集信息的情况,甚至通过捆绑概括、捆绑式授权勾选,违规向第三方共享用户个人信息;此外,还有在用户明确表示不同意收集某类个人信息的情况下,仍有A通过其他途径违规收集,或干扰用户正常使用的情况。

此外,前述知情人士也提到,目前,金融领域信息安全、隐私保护领域仍存乱象,例如违规收集与使用信息,强制、频繁、过度索取用户权限,超范围收集信息,欺骗误导用户主体下载A等。尽管金融机构保护个人信息的意识正在逐渐增强,但仍存在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未按规定使用和储存个人信息等问题。

为何金融A规范个人信息收集如此之难?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李亚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侵犯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权益且不完成整改,很大程度是由于违规成本比不上违规产生的收益,许多平台正是基于其过度收集的个人信息来进行用户画像和精准营销,用这种运营方式使其获利,相关机构在接受‘重击’之前自然不肯轻易放弃。”

针对个人金融信息收集成为金融机构违规高发区问题,苏宁金融研究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孙扬同样称,一是因为侵害用户权益获得用户数据可以用于营销,金融机构不愿放弃这个营销数据来源;二是机构很多贷款风控决策可能这些数据相关,如果获取不到这些数据,将影响风控决策;三是也不乏有机构目前还不具备专业人才来根据法律规定,有效进行全行的数据治理。

多管齐下

违规收集乱象当休矣

不过,随着金融A治理逐步进入深水区,在多方监管加码及法律武器的有力震慑下,后续金融违规收集信息乱象有望进一步改善。

其中两大法律利器就是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4月26-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在京举行。4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举行记者会,发言人臧铁伟介绍,提请本次常委会会议继续审议的法律案有9件,其中,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数据安全法草案将提请二审。

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拟设专节对处理敏感个人信息做出更严格的限制,针对当前个人信息过度收集使用等突出问题进行了完善防范,并增加死者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同时,数据安全法草案完善数据分级分类和重要数据保护制度,并充实了数据出境安全管理规定。

“根据《立法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一般应当经三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后再交付表决。本次二审说明,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的出台正在稳步推进。”李亚解释道。

在苏筱芮看来,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数据安全法草案将迎二审,表明国内信息保护、数据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的进度在持续提速,从修改内容来看,有助于金融行业个人信息保护建立基本框架,便于金融机构按照要求搭建起信息保护的“防火墙”,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另外,A监管方面,继此前央行发布《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技术规范》之后,4月26日,工信部公开征求对《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个人信息保护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其中界定了适用范围和监管主体,确立了“知情同意”“最小必要”两项重要原则。并强调从事A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的,应当具有明确、合理的目的,并遵循最小必要原则,不得从事超出用户同意范围或者与服务场景无关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

如今,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出台在即,A个人信息保护也迎来进一步规范,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后续又该如何整治顽疾?

李亚称,金融机构应当充分重视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规范使用,在制度制定、规范执行和自我监督等多层面进行落实,严格遵守“权责一致、目的明确、选择同意、最少够用、公开透明、确保安全、主体参与”的安全基本原则。

苏筱芮则指出,个人信息保护的工作完善流程并非一蹴而就,各金融机构及其合作伙伴应该从数据的采集、存储、加工、传输、披露等环节规范用户个人信息管理,例如采集前需征求用户同意,必要时应采取去标识化原则等,通过制度及流程的梳理来加强内部管控,对于其中的不规范信息管理行为及时纠偏。此外,相关法律法规的审核修订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机构需要保持对监管要求的最新关注与跟进,安排专人开展研究并及时做出业务方面的合规调整。

北京商报记者岳品瑜刘四红

从不良、数币、绿色金融及直销银行等关键词,看邮储银行这半年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黄鑫宇)8月22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601658.SH,1658.HK;下称“邮储银行”)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下称“半年报”)。这半年来,关于其资产质量情况以及数字人民币、绿色金融、直销银行、消费金融等业务的发展情况,成为业界对邮储银行的关注点。

半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邮储银行资产总额为13.4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66%;实现营业收入为1734.61亿元(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下同),同比增长10.03%;实现归属于银行股东的净利润471.14亿元,同比增长14.88%。

个贷呈现不良“双升”,不良资产证券化超17亿

今年上半年,由于外部形势变化和挑战增多,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引起关注。

从邮储银行来看,截至报告期末,邮储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578.8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2.03亿元;不良贷款率0.83%,较上年末微升0.01个百分点,但与上年同期持平。而拨备覆盖率方面,邮储银行则从上年同期的421.33%,下降到409.25%。

按产品类型划分看邮储银行不良贷款情况,邮储银行的个人贷款呈现出不良“双升”。

截至报告期末,邮储银行个人不良贷款余额为437.5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5.30亿元,个人贷款中的不良贷款率则为1.11%,较上年末上升0.17个百分点。

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与信用卡透支及其他,这两项的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分别上升了0.08%与0.16%。但与此同时,邮储银行公司贷款与小企业贷款,这两项的不良贷款率,与上年末相比,则均呈现出下降态势(如下图所示)。

图片来源:邮储银行2022年半年度报告

信用卡方面,邮储银行在不良上升的同时,收入保持了同向增长。报告披露,截至上半年末,邮储银行信用卡新增发卡330.81万张,结存卡量达到4258.93万张,较上年末增长2.48%;信用卡消费金额为5682.61亿元,同比增长5.43%。信用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02%。

按地区划分的不良贷款分布情况,截至报告期末,邮储银行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西部及东北地区的不良贷款有所上升,不良贷款余额分别较上年末增加28.94亿元、19.89亿元、19.16亿元和6.21亿元,占比也分别较上年末上升3.66、2.59、1.32和0.48个百分点。

但是在环渤海及中部地区,报告期内,邮储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则分别较上年末减少了12.50亿元和12.55亿元,占比也分别较上年末下降3.42和4.63个百分点。

关于不良资产的处置,据邮储银行披露,该行加快了重点业务的核销进程,实施不良资产规范化管理和专业化处置,并有序推进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

截至报告期末,邮储银行共处置不良贷款表内外本息金额达到238.25亿元,同比增长27.23%。其中:现金清收本息112.39亿元,呆账核销本息52.39亿元,通过抵债方式处置不良资产本息55.79亿元,不良资产证券化则为17.68亿元。

通过数字人民币A开立的个人钱包数量,列运营机构首位

关于数字人民币业务,半年报披露,截至报告期末,邮储银行通过数字人民币A开立的个人钱包数量,列运营机构首位,累计数字人民币流通交易为8586万余笔,位居运营机构前列。

同时,报告期内,邮储银行的数字人民币业务系统,已完善179项产品功能,推出数字人民币消费贷款、对公伞形钱包等多项创新产品;拓展党费缴纳、硬钱包加油、医保社保缴纳、生活缴费等多个特色鲜明、覆盖广泛的应用场景。

值得关注的是,据半年报披露,邮储银行内部新一代个人业务核心系统已全面投产,数据中台上线了90项数据服务内容,将为数字人民币等业务提供进一步的金融科技支撑。

绿色贷款保持两位数增长,“两高一剩”贷款占比下降

邮储银行在半年报中表示,其严格控制“两高一剩”(即高污染、高能耗的资源性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占比和增速。数据披露,截至报告期末,该行的“两高一剩”公司贷款余额为519.11亿元,占公司贷款比重为2.06%,较上年末下降0.18个百分点。

同时,该行也在有序推进企业客户碳核算,已累计完成1129家企业客户碳核算。加快绿色金融数字化转型,有序推进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金融数据综合应用试点的“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绿色信贷服务”的建设。

报告期内,邮储银行绿色贷款余额为4336.7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49%;绿色债券投资余额为275.3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11%;绿色债券承销金额107.6亿元。

直销银行邮惠万家目前净亏损0.32亿

除了自身主营业务外,邮储银行旗下的直销银行以及消费金融公司的业绩表现如何,也颇受市场关注。

首先,作为首家国有大行发起设立的独立法人直销银行——中邮邮惠万家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即“邮惠万家银行”),今年1月7日已经成立,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亿元。6月30日,邮惠万家银行举行开业启动会,宣布正式开业并推出首批产品。

据悉,邮惠万家银行重点构建场景金融、普惠信贷、大众财富和数字乡村四大业务平台,目标是建设成为一家“轻型智慧银行”。事实上,成立邮惠万家银行,也是邮储银行自身加快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

截至报告期末,邮惠万家银行资产总额为49.80亿元;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0.68亿元,净利润为-0.32亿元。

其次,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1月19日,注册资本人民币30亿元,邮储银行持股70.50%。截至报告期末,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总资产为435.14亿元;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9.43亿元,实现净利润1.91亿元。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黄鑫宇

编辑宋美璐

校对贾宁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