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48所院校研究生奖助学金一览表
考上研究生好处有很多
比如让人羡慕的研究生学历
高起点的就业机会
拿到手软的系列奖助学金……
下面跟小编一起看看
考上研究生后你国家会给你多少钱~
01
考研人奖助有哪些?
1.国家奖学金
奖励特别优秀的研究生。其中,硕士生3.5万名,每生每年2万元;博士生1万名,每生每年3万元。
2.学业奖学金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覆盖面、等级、奖励标准和评定办法由各高校确定,标准不超过同阶段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标准的60%。
3.国家助学金
资助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
硕士生每生每年不低于6000元,中央高校博士生每生每年不低于15000元,地方高校博士生每生每年不低于13000元。
4.国家助学贷款
政府主导、金融机构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的免担保、免抵押信用贷款,用于解决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
在校学习期间利息全部由财政贴付,毕业后的利息由借款学生负担。
5.“三助”岗位津贴
高等学校设置研究生“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岗位,并提供“三助”津贴。
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基层就业国家资助、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直招士官国家资助、退役士兵学费资助,申请条件、程序等有关规定,与本专科生基本相同,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不高于12000元。
02
部分高校奖助金情况
下为部分学校的奖助学金政策,仅供参考
如高校政策更新,以高校官网政策为准
北京
天津
河北
湖北
辽宁
上海
广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更改“贷款年利率”?既没有共享屏幕,也没有索要验证码,研究生毕业的她被骗20万!
一个更改“贷款年利率”的电话,让广安武胜县的小娟(化名)稀里糊涂地向对方转去20万元。整个诈骗过程,骗子既没有要求小娟共享屏幕,也没有索要转账验证码,全程均是通过话术引导完成。那么骗子到底用了什么样的诈骗手段,让拥有研究生学历并接受过反诈宣传教育的小娟上当受骗?今天,我们就为大家揭秘升级版“虚假征信”诈骗,本文较长,希望大家仔细阅读,提高警惕、谨防被骗。
01“客服”的电话“轰炸”
10月25日,小娟接到一个来自广东的座机电话,对方普通话十分标准,自称“京东客服”并准确地说出了小娟的名字和身份证后4位数字。随后,“客服”告知小娟,国家近期严查年利率过高的金融借贷业务,而小娟的“京东金条”贷款年利率被系统误判为6.9%,超出了国家法定标准。虽然没有在上面进行借贷,但小娟“京东金条”账户上过高的年利率会被“银保监会”调查,相关信息也会被记录到“国家征信中心”,从而影响到个人征信。现在“客服”逐一回访客户,协助客户关闭“京东金条”,以避免个人征信受到影响。
▲非“00+”开头的诈骗电话
对于“客服”的说辞,小娟并不相信,接听后便挂断。但对方被挂断后并没有“气馁”,反而坚持不懈地拨打小娟电话。小娟受不了对方的电话“轰炸”,便将其拉黑,但拉黑一个,对方又换个号码重新打来。
如此反复几天后,小娟迷惑了,这个电话并非自己接受反诈宣传时看到的“00+”诈骗电话,难道自己“贷款年利率”真的有问题?对方真的是“京东客服”?
▲“客服”仅10月26日就拨打了20余次电话
其实,这就是诈骗电话,是境外诈骗分子通过“GOIP”或“VOIP”等设备对号码进行了技术处理,从而伪装成国内号码的诈骗手段。(国外电话为何显示为国内话码?“VOIP”了解一下)
02好奇害死猫
不得不说,骗子手段很高明。小娟虽然没有再接听“客服”电话,但也成功地引发了她的好奇心。10月29日,小娟在上班间隙,一直在想“贷款年利率”与“个人征信”的事情,鬼使神差下,她将自己“京东金条”上的“贷款年利率”与同事进行对比时,却发生了不可思议的一幕。
同样的APP,小娟手机上显示的“贷款年利率”为6.9%,而同事的手机上显示为3.65%,看着不同的结果,小娟陷入了自我怀疑。
▲小娟手机上显示6.9%
▲小娟同事手机上显示3.65%
为了核实“贷款年利率”问题,小编也下载了“京东”APP,结果“贷款年利率”显示为7%,其他同事显示3.65%或6.9%均有。随后,小编电话咨询了京东客服,得到了以下答案:“京东金条”上的“贷款年利率”是由系统根据用户在京东商城的消费习惯而自动评估出来的,所以在“京东金条”上显示的贷款利率也不尽相同。
▲小编查询的利率为7%
换个思路看,小娟在“京东金条”上完全没有开展过任何借贷业务,自然也不会影响“个人征信”。但骗子则是利用了受害人对“贷款年利率”规则以及对“个人征信”的知识盲区,混淆逻辑关系,精心设计骗局,以达到诈骗目的。
03环环相扣,骗走20万
10月30日,“客服”再次换号打给小娟。而此时的小娟已经完全相信了“客服”的说辞,最终被骗走20万元。
现将诈骗分子后续诈骗过程分解如下:
第一步:以假乱真
骗子前期通过不断拨打电话获取小娟初步信任后,让她添加了一个名为“京东科技”的QQ号,并发来“工作证”自证“身份”。
▲诈骗分子使用的QQ号和虚假“工作证”
步骤解读:骗子让受害人添加QQ号,是为了试探受害人是否已经上当,发送“工作证”是为了给受害人树立“专业性”,从而达到以假乱真目的。
第二步:虚实结合
在QQ上,“客服”要求小娟将“京东金条”上“贷款年利率”的界面截图,发送至“京东科技”微信公众号,用于关闭“京东金条”的“网贷账户”。
▲小娟向“客服”发送截图
步骤解读:该步骤是在继续试探受害人对手机和网络的熟练程度,以及是否愿意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并且这个公众号的确是京东官方账号,上面有蓝V认证,这也是骗子以虚实结合打消受害人顾虑的手段之一。
第三步:心理施压
小娟向公众号发送截图后,骗子立即向她发送短信、电子邮件,谎称经系统和“银保监会”检测,小娟还关联着多个网贷账户,并且其中部分账户额度未清算结清,所以无法关闭。
▲非“00”开头诈骗短信
▲冒充“银保监会”发来电子邮件
同时,骗子称为了关闭其余“网贷账户”,“银保监会”已经给他们“授权”。期间,还向小娟发去虚假“文件”,声称如果不及时关闭,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虚假“授权书”和虚假“文件”
步骤解读:骗子通过制作非“00+”的诈骗短信、虚假“工作证”“授权书”等进一步强调自身“权威性”及“真实性”。同时制作虚假“银监会”文件,以追究刑事责任进行心理施压,让受害人在慌乱中无法进行正确判断。
本案中,尽管这些虚假“证件”“文书”看起来漏洞百出,但收到邮件和短信的小娟根本没有细看,更没有质疑其真实性。
第四步:偷换概念
骗子称根据“银保监会”要求,要关闭“网贷账户”需要通过银行APP申请贷款到个人账户完成“流水认证”。随后,小娟打开手机上的银行APP,申请到贷款20万元。
▲银行APP贷款界面
贷款到小娟账户后,骗子没有急于让小娟转账,而是要求她编辑短信发送至该银行,申请归还“违规额度”,关闭“借贷窗口”,对接“票税宝”系统以及查询“快贷”出资方。
▲小娟编辑的短信
小娟照做后,不久便在自己的支付宝“票税宝”中,收到了带有“中国银保监会”抬头的电子发票,内含一个银行账户。而其实,这是骗子通过“票税宝”,制作带有“中国银保监会”抬头的电子发票,并通过邮箱发送至小娟的支付宝账号,用于迷惑小娟的手段。
▲骗子通过“票税宝”发送的虚假“发票”
随后,骗子要求小娟把在银行APP上贷款得来的20万元打入发票上的账户,完成“账户清算”,“网贷账户”在转账后即可自动关闭。
到了这一步,小娟产生了怀疑,但她通过网络查询了“发票”上的税号,的确为“中国银保监会”持有。此时骗子在电话中告知,这是属于“贷款原路返还”,通过“银保监会”账户还款不会产生“利息、手续费”等,但如果不立即转到“发票”账户,“网贷账户”就无法注销,系统会自动上传小娟的“不良贷款”信息到国家征信中心。
最后,小娟按照骗子的“指示”,向该账户转入20万元,当她登录银行APP进行贷款查询时,才发现自己被骗。
▲小娟转账记录
步骤解读:骗子引导受害人到银行APP上进行贷款,之后没有急于让害人转账,而是偷换概念,将在网络上查询到的“中国银保监会”组织机构代码,利用正规APP制作虚假“发票抬头”来进一步打消受害人疑虑,从而完成诈骗。
除了小娟,广安武胜县被同样手段诈骗的还有4人。他们平均年龄35岁,学历大专至研究生不等,被骗总金额近百万元!
警方提醒
此类骗局,骗子在原有虚假征信诈骗剧本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诈骗过程中,没有使用“00+”境外电话、短信,没有要求受害者下载相关远程控制手机软件进行屏幕共享,更没有索要转账验证码。而是全程通过电话轰炸,诱发受害者的好奇心,让受害者产生自我怀疑,再利用正规APP,真假参半、虚虚实实等进行诈骗的全新手段。
近年来,通过公安机关的不懈宣传,很多群众都有了较强反诈意识。但诈骗手段新旧杂糅,不断翻新,令人防不胜防。广大群众一定要提高警惕,多看多学反诈知识。如遇类似情况,在不确定真假的情况下,请立即拨打相关官方客服电话或者直接拨打110进行咨询,切勿因一时好奇而让自己陷入诈骗陷阱!
来源:南通反诈
惠及400余万人!国常会为何决定免除高校毕业生今年应偿国家助学贷款利息?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5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财政货币政策以就业优先为导向,稳住经济大盘。同时,会议决定阶段性免除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并允许延期还本。
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民生改善、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根据人社部公布的统计数据,今年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1076万人,同比增加176万,创历史新高。但在3月,16至24岁城镇青年调查失业率16%,为近几年同期最高值。
在国内外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情况下,促进就业的任务变得愈加繁重。为帮扶今年高校毕业生减负和就业,国常会决定:免除今年及以前年度毕业生今年应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免息资金由国家财政承担;本金可申请延期1年偿还,不计复利。毕业生因疫情影响今年未及时还款的,不影响征信。
图据中国政府网
助学贷款还不上怎么办?
高校教师:高校已建立本息代偿机制
国家助学贷款是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公平接受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
根据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信息网的介绍,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财政和高校共同给予银行一定风险补偿金,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在校学习期间所需的学费、住宿费及生活费的信用贷款。
红星新闻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从1999年开始,国家助学贷款试点工作正式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武汉、沈阳、西安、南京等8个城市启动。
在2000年2月和8月,国家对该政策进行了两次调整,将贷款范围扩大到全国高校,承办银行扩大到工、农、中、建4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贷款对象扩大到研究生和攻读双学位的全日制学生,并将担保贷款改为信用贷款。
到2006年9月,我国初步启动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机制等,2020年7月,教育部等四部门调整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助学贷款还本宽限期由3年延长至5年。
“办理助学贷款,与其他贷款的要求不同,会更简单一点,门槛也更低。”某高校的本科指导员叶老师告诉红星新闻,据其所知,学生在办理助学贷款的过程中,并不需要办理常规贷款的担保,或者申请抵押,学生到校报到后,就可通过学校向金融机构申请办理国家助学贷款。
在贷款额度上,也同样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2021年9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决定,强化国家助学贷款支持,会议决定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提高国家助学贷款额度:自2021年秋季学期起提高贷款额度,将本专科生每生每年最高贷款额度由8000元提高至12000元,研究生由12000元提高至16000元,财政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实行全额补贴。
另据了解,助学贷款的办理时间通常为每年6~9月,但助学贷款并非不用偿还。叶老师告诉红星新闻,办理了助学贷款的学生,贷款和还款记录都会提交至中国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按照以往的规定,无法按期还款,同样会影响征信记录。
“对于还款有压力的学生,其实高校也会不同程度为学生开展还款救助的帮扶活动。”叶老师解释称,以她所任职的高校为例,可申请还款救助的对象主要有五类学生。
其中,死亡、失踪的毕业借款学生、因故丧失劳动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毕业借款学生,可直接申请一次性代偿全部应还本息。而如果是学生本人或家庭遭遇重大自然灾害,或本人或家属患有重大疾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毕业借款学生,则可申请代偿当年应还本息。
叶老师表示,学校用于帮助困难学生代偿的资金,主要来自社会捐资的助学资金、学生奖助基金,以及学校其它用于学生资助的资金等。
免息超20亿,惠及400余万毕业生
专家:办理助学贷款的大学生或面临更大就业压力
国常会对助学贷款的新规定,预计将实现免息20多亿元、延期还本50多亿元,惠及400多万毕业生。
对于这项新的会议内容,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回应红星新闻记者表示:“国务院针对部分大学毕业生推出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和延期偿还本金的措施,是有针对性地缓解这些学生面临的困难的举措,能为这些孩子的家庭减轻压力。”
“今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应该是比历年更严峻。”储朝晖提出,受疫情和国际形势的影响,就业市场的用人需求下降,2022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复杂严峻。此外,储朝晖分析认为,在共同的环境压力之下,办理助学贷款的大学生往往会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
“因为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学生,社会资源也比较少。而如果这些学生毕业后因为没有还款能力造成违约,不但会对他们当前的生活造成影响,对以后的就业和生活也会有长期影响。”
在储朝晖看来,国常会的此项决议,能起到的最直接的作用,就是能快速缓解毕业生所面临的还款压力。“家庭困难的学生,在择业上掣肘之处相对更多,所以该项政策的出台,能让他们轻装上阵,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职业,而不是背着重压离开校园。”
同时,储朝晖也认为,国常会的新要求符合当前实际,解决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但储朝晖也同时认为,要想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题,当下依旧需要基于防控住疫情、稳住经济发展这个大前提,并且需要更多扶持政策的出台。
扶上马,再送一程
多地出台政策为毕业生就业护航
事实上,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陈勇嘉在4月27日就曾公开表示,要强化困难帮扶,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早做好信息衔接,做实帮扶台账,畅通各类求助渠道。对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等困难毕业生开展“一对一”就业援助,优先推荐岗位。
此外,为应对1076万今年应届毕业生就业的工作部署,2021年11月中旬,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并启动实施“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
今年2月6日,国家发改委就业司发文称,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今年就业工作重中之重,各项促就业政策向高校毕业生倾斜,加强精准帮扶,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技能,努力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降低失业率。
在地方上,据红星新闻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已有包括吉林、广东、四川、山东等省份,相继出台了力促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办法,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今年4月,广东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印发《2022年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方案》强调,要稳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招聘规模,扩大公务员招录规模。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4月也印发了《关于“创业齐鲁·乐业山东”建设2022年十大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全年国有企业新增岗位招募应届毕业生的比例争取保持不低于50%,“三支一扶”招募规模1900人左右。
今年5月,吉林省召开《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的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上就提出:进一步扩大全省事业单位招聘规模,最大限度挖掘政策性就业岗位,其中,事业单位拟吸纳3万余名毕业生。
红星新闻记者杨雨奇吴阳北京报道
编辑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