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股权质押贷款骗局多

本文目录

银行被骗1.4亿!骗子拿几十吨“白银”质押贷款,竟然全是这东西

近日,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

公布一起令人瞠目结舌的贷款诈骗案:

被告人用锌冒充银,骗取巨额贷款

被判处无期徒刑

后不服判决,提出上诉

最终维持原判

据法院认定,在2013年10月至2014年4月,被告人刘某某作为宏辉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与杜某(在逃)二人以宏辉公司名义,以事先购买的35193.5千克锌锭冒充银锭作质押,骗取阜新银行沈阳分行沈北支行贷款,并获得总额1.6亿元的银行承兑汇票,致阜新银行实际损失8000万元。

此期间,被告人刘某以同样手段,还骗取某家银行沈阳分行1.153亿元的银行承兑汇票,致该行实际损失5765万元。

据阜新银行沈阳分行沈北支行市场部经理陈述:

宏辉公司法人是刘某,2013年10月宏辉公司实际控制人杜某以34000千克银锭作质押向我行申请8000万元的综合授信,经我行审贷会审议通过后,阜新银行沈北支行与宏辉公司签署综合授信协议,并签署最高额保证合同。

2014年4月9日我行与宏辉公司、中外运对宏辉公司质押给我行的银锭进行盘库取样,放贷前我行对该批银锭进行割角儿取样,经鉴定银含量不小于99.99%。

同年4月15日我行给宏辉公司签发一笔票面总额为1.6亿元的承兑汇票,其中8000万元作为保证金,给宏辉公司的授信是8000万元,约定于2014年10月16日还款。

2014年9月我行发现杜某生已出国并失联,后来某家银行、中信银行分别起诉宏辉公司,导致其质押给我行的银锭被查封。

承兑汇票到期后,宏辉公司尚未归还敞口金额8000万元。现我行得知该批银锭是假的,故到公安机关报案。

网络图片,图文无关

2015年1月12日

被告人刘某被公安机关传唤到案

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法院

根据原审被告人刘某具体犯罪事实、性质、

情节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

认定:被告人刘某犯贷款诈骗罪、合同诈骗罪

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并处罚金人民币六十万元

责令被告人刘某退赔各被害人经济损失

宣判后,刘某不服,提出上诉

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认为本案事实清楚

决定不开庭审理,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来源:辽沈晚报、沈阳网

编辑: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吴启东

星标广报君

想第一时间找到广报君了解最新资讯?

办法很简单,

先找到广报君,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

点击阅读

点个好看↓↓↓

北京西城:“车融资”骗局敛财3.56亿元 抽丝剥茧揪出幕后真正持股人

精美的宣传册、令人激动的讲演、投资回报率10%至12%、保本付息,如此高调宣传,如此高收益,着实吸引了不少人,尤其是老年人群投资。然而,看似火热的“投资”却面临随时血本无归的风险。

2014年,许某等4人以运营“车融资”平台为名,通过开展车辆质押借款业务,向投资人售卖车理财产品,先后非法吸收资金3.56亿余元,造成投资人损失6000余万元。

近日,经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分别判处许某等4人有期徒刑三年,各并处罚金20万元。

庭审现场

拉帮结伙,疯狂敛财3.56亿元

在某市政府部门工作的许某,工作期间结识了在证券公司工作的程某,二人商量共同经商。程某同时邀约某知名高校法学硕士唐某、计算机硕士刘某,4人共同出资成立投资公司。由于程某在证券公司任职,便由万某代持股份。

投资公司成立后,4人先后考察了多家P2P平台运营情况,最后决定做车辆质押借款业务,由刘某负责研发“车融资”平台。2014年7月25日,4人又成立了车融天下公司,作为投资公司的子公司,专门运营“车融资”平台,对外开展车辆质押借款业务。

在具体业务开展过程中,4人分工明确,许某担任公司总经理,负责全面工作,唐某负责风控,即线下质押车辆的核实、合同制作等工作,刘某负责平台运营及维护,程某负责寻找投资客户及线下借款机构。

据了解,这些线下借款机构大多为一些典当行或者小额贷款公司,因无融资资质,在需要资金时,便让其客户提供车辆信息将车辆质押给“车融资”平台,再由“车融资”平台融资并将资金出借给这些机构。这些借款机构使用这些资金开展放贷或典当业务,到期后将本息还给车融天下公司。车融天下公司办理车辆质押手续后,对车辆进行估值,然后根据估值情况将质押车辆等分成理财产品发布到“车融资”平台,供投资者选投。

投资者需要先在“车融资”平台上注册会员,然后绑定第三方支付,向平台充值,充值后即可选择相应产品进行投资。但实际上,投资者向平台充值的资金,都被转入到许某的个人账户内,之后许某再将这些资金出借给线下机构或进行回款。

为吸引更多用户投资,车融天下公司通过线上网站、“车融资”平台,线下组织员工发放传单、召开客户见面会等方式向社会公众宣传理财产品,并承诺投资回报率为10%至12%,以车辆质押担保、借款机构回购、公司垫资担保等方式保本付息,先后诱骗上千人参与投资,其中多为老年人。

然而好景不长,车融天下公司由于风控不严出现大量虚假质押,线下机构不能到期归还本息,导致资金链断裂,无法归还投资人的投资款。

抽丝剥茧,揪出幕后真正持股人

2021年2月21日,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以许某、唐某、刘某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提请检察机关审查逮捕。公安机关认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数额为4000余万元,造成投资人损失3000余万元。

经审查,2021年2月28日,西城区检察院对许某等3人批准逮捕。尽管3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主要犯罪事实已经被认定,但部分犯罪事实仍存在疑问。真实涉案金额是多少?万某是否为真正持股人?带着这些疑问,办案检察官进行了深入调查。

“我们将‘车融资’平台在阿里云储存的电子数据交由鉴定机构提取电子合同、充值账单、投资项目、提现数据等,并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上述数据进行审计梳理。”西城区检察院检察官助理栗英会表示,他们依据审计情况,多次提讯许某等人,最终从7000多个注册用户中去除未实际充值及未登记姓名的用户,确定投资人数为2133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数额达3.56亿余元,造成投资人损失6000余万元。

“通过调取车融天下公司的宣传册,其中关于程某介绍及参与投资人见面会和推介会、公司年会的照片等,均证实程某不仅是大股东,而且积极参与公司理财产品的宣传。”栗英会告诉记者。

经过多番讯问,3名在案犯罪嫌疑人最终如实供述了程某参与决策成立公司、确定运营模式、介绍投资客户、寻找线下合作机构的犯罪行为。办案检察官也通过线下合作机构,核实了程某介绍“车融资”平台的事实。

就在真实投资人即将浮出水面之时,程某辩称其已将股权变更并退出公司。办案检察官经过查证,发现程某后期并未退出公司,而是将代持人万某变更为王某,王某对程某等人此前的犯罪事实并不知情。

通过层层剥茧式的调查,3名犯罪嫌疑人的攻守同盟被彻底瓦解,案件幕后真实持股人程某浮出水面。今年1月20日,西城区检察院对程某追加起诉。

追赃挽损,为投资人挽回损失4600万元

案件事实虽已查明,投资人的损失又该如何挽回?除了震慑犯罪,追赃挽损成为后期办案的重中之重。栗英会表示,经前期审查工作,3名犯罪嫌疑人均认罪认罚,已退赔共计870万元,但退赔数额与投资人实际损失相比还相差甚远。

为了给投资人最大程度挽回损失,检察机关在核查许某等人无可执行赃款赃物的情况下,继续搜集许某等人家庭经济实力信息,经综合评估认为他们的家属有一定退赔能力。

为此,办案检察官与辩护律师进行沟通,向犯罪嫌疑人的家属释法说理。

“通过与律师的沟通,我们得知许某等3人的家属也曾积极联系程某共同退赔,但程某一直拖延,并认为自己没有责任。”栗英会告诉记者。

经进一步调查,检察机关了解到程某家庭经济实力雄厚,便同律师合力说服其家属退赔。

最终,4名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共同退赔近4600万元。投资者近80%的投资损失被顺利追回。许某等人则继续追讨外债来偿还剩余欠款。

“真的太感谢你们了,都以为钱回不来了。我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其他人……”检察官进行案件回访时,被骗投资人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戴佳赵晓明

编辑:史梓敬

A股罕见百亿骗局!女股东“伪造欠条”人间蒸发,3.4万股东哭晕10高管被坑惨

上市公司华业资本这段时间估计焦头烂额。

9月底发公告,称被二股东坑了,导致100多亿应收账款爆雷。

接着股价暴跌,大股东爆仓,银行追债,增持落空,债权逾期!祸不单行犹如多米诺骨牌。

24日再发公告,10位高管停薪一年!

10位高管停薪一年人均年薪近100万

华业资本10月24日晚间公告称,因公司发生应收账款事件导致公司经营出现困难,公司管理层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尽可能挽回公司损失,竭尽全力使公司渡过危机。

为减少公司成本支出,董事会决定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主要负责人停薪12个月,同时,参会的公司内部董事自愿停薪12个月,停薪时间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

华业资本公布的停薪名单如下:

从名单可以看到,10名高管总的税前年薪967.5万元,人均近100万元。

其中包括董事长徐红,税前年薪151.86万元,董事、总经理燕飞,税前年薪131.10万元,董事尹艳,税前年薪63.84万元,财务总监郭洋,税前年薪111.93万元。

不过,暂停高管不足千万元的薪资,与事件中涉及的逾百亿元资金与相比,显得杯水车薪。

百亿债权爆雷女股东"伪造欠条"人间蒸发

事情得回到9月底的时候说起。

华业资本原名华业地产,原本主营地产业务,2015年后公司开始涉足金融领域“去地产化”,主营业务范围拓展为房地产开发业务、医疗投资业务、金融投资业务,此次华业资本就栽在金融投资业务里的应收账款债权投资业务。

9月27日,公司发布公告,子公司投资的应收账款出现逾期,追债小组去现场跟债务人出示协议时,发现该应收账款的债务协议是伪造的。

根据公告,追偿小组在现场走访时向债务人出示恒韵医药与公司方面签署的协议,债务人方面否认存在协议中列示的债务,文件上公章系伪造,确认债务并不真实。

事情大概是这样,华业资本收了大量恒韵医药转让的债权和应收账款,然后有债务人到期没还。华业资本派律师到债务人陆军军医大学第一、第二、第三附属医院去了解情况,然后发现债务协议是假的。

更让人诧异的是,华业资本表示,公司投资的101.89亿元应收账款的转让方恒韵医药,存在涉嫌伪造印章,虚构与医院的应收账款债权交易的可能,公司存量应收账款将面临部分或全部无法收回的风险。

这其中,自有资金直接购买规模27.25亿元,其余均加了杠杆。具体为,华业资本参与认购应收账款优先级与劣后级金融产品规模为37.17亿元,其他金融机构参与认购应收账款优先级与劣后级金融产品规模为37.46亿元,西藏华烁为优先级提供差额补足,华业资本则为西藏华烁的差额补足义务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如果应收账款无法按期回款,西藏华烁将被要求履行差额补足义务,华业资本也将面临无法偿还到期债务的风险。

至此,百亿萝卜章事件爆发。

这一萝卜章事件是华业资本开展金融投资业务里的应收账款债权投资业务。在这一业务中,华业资本出资认购上述产品劣后级份额,为优先级份额提供本金及收益的保障,形成2—4倍的杠杆。产品成立后,受让恒韵医药对医院的应收账款,医院按约定期限回款。

上述萝卜章事件是公司与第二大股东李仕林之间发生的关联交易。公开资料显示,恒韵医药由李仕林控制。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今年7月,李仕林已经债务缠身。今年7月31日,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公开的一份民事裁定书显示,自然人周歆焱申请对李仕林、华业资本全资子公司捷尔医疗及另外3位对象实施诉前财产保全,总金额1亿元,这一请求获得法院批准。

令人意外的是,华业资本不仅未对此进行披露,反而在8月21日、8月23日、9月5日连续与恒韵医药继续做应收账款投资交易。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李仕林处于失联状态。

大股东爆仓被强平

危机的升级简直是倒霉到家了。

10月9日公告显示,公司被联合信用评级列入可能下调信用名单;

10月11日公告显示,实控人暂无法回国。

萝卜章事件爆发后,直接波及二级市场上股价连续7天暴跌,股价从6.74元跌至10月15日的3.12元,股价几近腰斩,市值蒸发逾50亿元。当天晚上公司公告,质押股权爆仓了。

10月15日晚公告,由于公司股价近期持续下跌,公司控股股东华业发展质押给国元证券的公司股票可能依约将被强制卖出,共计约1.39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9.82%。国元证券将通过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华业发展所持股份。公告显示,截至10月15日,已有24万股被强制减持。

银行讨债财务压力奇大

不断的利空出现,民生银行慌了,担心华业资本还不起,就把华业资本告上法庭,要求偿还借款本金合计5.98亿元。

10月9日晚间,华业资本表示,收到北京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应诉通知书》和《起诉状》,民生银行北京分行为原告,华业资本和子公司北京君合百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为被告。

10月24日,华业资本收到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发来的(2018)京02民初301号《应诉通知书》、《举证通知书》等法律文书。

根据民生银行的诉讼请求,判令西藏华烁投资有限公司立即返还原告欠款2.02亿元;判令北京华业资本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华业发展(深圳)有限公司和北京君合百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三方,承担连带偿还原告上述欠款及利息。

除了华业资本自身遭到起诉外,被起诉的西藏华烁投资有限公司和北京君合百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均为华业资本全资子公司;另外,被起诉的华业发展(深圳)有限公司,系华业资本大股东,持有公司23.43%。

萝卜章事件带给华业资本的冲击不言而喻,公司面临很大的财务压力。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华业资本总资产为198.7亿元,净资产为77.8亿元,有息债务约75.8亿元。其中,短期借款20.25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0.10亿元。年内到期债务30.35亿元,而公司货币资金仅有8.31亿元,扣除已用于担保、受到其他使用限制的3.88亿元,实际可用资金仅有4.42亿元。

即便不考虑银行追债等因素,公司也面临着至少有25亿元的偿债资金缺口。

显然,受此次事件影响,华业资本的融资将受到影响。

而且,华业资本应收账款投资业务贡献了过半净利。

华业资本财报显示,2017年,公司债权投资业务确认投资收益6.15亿元,占当年9.98亿元净利润的61.62%。今年上半年,公司债权投资业务已经实现投资收益4.15亿元,占净利润42.3%。其中,应收账款投资业务确认的收益为5.04亿元,占当期净利润的51.43%。

遗憾的是,遭遇百亿萝卜章事件,让华业资本深陷泥潭难以自拔。

股价暴跌,3.4万股东哭晕

华业资本在二级市场的变现只能说惨不忍睹,在这轮百亿骗局危机之前,就已经开始暴跌,而在危机曝光后,曾连续四天连续跌停

从9月10日的阶段性高点8.36元/股算起,到24日收盘的3.04元/股,股价暴跌超63%,市值蒸发了75.77亿元。

从华业资本最新的6月底股东名单来看,有券商、基金子公司出现在前十大流通股东中,也有多只主动偏股基金持仓在100万股以上。

从股东数上看,截至6月底,华业资本拥有近3.4万股东,人均持股达4.2万股,相当于人均亏了近22.6万元,亏损额相当的高。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