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融又一金融牌照出清,华融湘江银行易主湖南国资
中国华融机构瘦身更进一步,华融湘江银行股权受让方最终落定。
6月9日晚间,中国华融发布公告称,其所持华融湘江银行约31.41亿股股份(40.53%股权)作价约119.81亿元转让给湖南财信金控和中央汇金,交易完成后湖南财信金控将持有华融湘江银行40.47%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中央汇金持股20%位列第二大股东。
记者注意到,这是中央汇金首次入股城商行,而湖南财信作为省内唯一省级地方金融控股公司,也将正式控股一张银行牌照。对于中国华融来说,在陆续出售华融消费金融、华融中关村不良资产交易中心、华融湘江银行等子公司股权之后,也将进一步回归主业。
中国华融又一金融牌照出清
从交易价格来看,此次股权转让与之前挂牌估值一致。
早在2021年11月,中国华融公告称,根据监管机构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逐步退出非主业的要求,按照财政部国有金融企业股权转让有关规定,拟采取公开转让方式转让华融湘江银行40.53%股权,对应股权的数量为31.41亿股,即中国华融所持华融湘江银行的全部股份。
今年4月19日,为推进华融湘江银行股权转让的实施,中国华融宣布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下称“北金所”)发布华融湘江银行40.53%股权相关转让信息及有关材料,对应评估值为119.81亿元。
根据中国华融最新公告,由于此次股权交易只有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央汇金”)、湖南财信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湖南财信金控”)组成的联合体作为唯一符合条件的受让方,最终未举行公开竞价,以上述评估价成交。
公开资料显示,华融湘江银行成立于2010年10月,是湖南省委、省政府引入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在重组湖南原株洲、湘潭、衡阳、岳阳市商业银行和邵阳市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依法合并新设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注册地位于长沙,注册资本为77.5亿元。
截至2021年年末,华融湘江银行资产总计4259.84亿元,总负债3929.08亿元、归母所有者权益330.17亿元(含永续债)。盈利方面,该行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17.87亿元,净利润30.75亿元。此前2017年-2020年,该行分别实现净利润25.02亿元、27.16亿元、30.16亿元、28.69亿元。
此次股权转让后,中国华融不再拥有华融湘江银行任何股权,这也意味着又少了一张金融牌照。中国华融在转让公告中提到,以2021年12月31日为基准,此次转让预计确认未经审核的税后亏损为13.28亿元,其中包括不再并表后减少的112.34亿元净资产、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损失1230.39万元、根据代价及初始投资成本计提的税项20.62亿元。
至此,中国华融已经完成了至少3家子公司的股权转让手续。中国华融表示,本次转让可有效释放资本,用于拓展本集团主营业务,有利于本集团坚持做强做精主业,将更多资源和精力集中于不良资产主业发展,对本集团未来发展及股东长远利益更有益处。
自去年开始,在回归资产管理主业、退出非主业的监管要求下,中国华融开始有序推进金融牌照子公司的股权转让。根据2021年年报,中国华融旗下子公司包括华融证券、华融金融租赁、华融湘江银行、华融国际信托、华融消费金融、华融期货、华融中关村交易中心、融德资产管理公司、华融实业、华融国际控股等。
此前中国华融高管曾在中国华融2021年业绩说明会上透露,当时公司已经完成旗下1家金融子公司股权转让、2家签署转让协议,包括华融湘江银行在内的5家子公司的股权转让仍在推进。其中,华融中关村交易中心79.6%股权已经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宁波银行受让华融消金70%股权事项也在上月落定。华融信托、华融证券转让也在推进过程中。
受让方是何背景?
从受让联合体来看,湖南财信金控受让15.91亿股股份(20.53%股权),转让对价60.69亿元;中央汇金受让15.50股股份(20.00%股权),转让对价59.12亿元。
其中,成立于2003年12月的中央汇金是国有独资公司,主要代表国家依法行使对国有商业银行等重点金融企业出资人的权利和义务,即根据国务院授权,对国有重点金融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以出资额为限代表国家依法对国有重点金融企业行使出资人权利和履行出资人义务,实现国有金融资产保值增值,但不干预控股金融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
根据官网介绍,中央汇金目前直接持有17家金融机构的股权,其中控股参股的银行包括国家开发银行(34.68%)、工商银行(34.71%)、农业银行(40.03%)、中国银行(64.02%)、中国建设银行(57.11%)、恒丰银行(53.95%)。这也意味着,此次受让华融湘江银行也是中央汇金首次入股城商行。
不过此次转让完成后,华融湘江银行将由湖南国资控股。叠加受让前湖南财信金控通过其附属公司湖南财信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财信投资”)间接持有的19.94%股权,湖南财信金控对华融湘江银行的持股比例将超过40%,由此成为后者第一大股东。
官网资料显示,湖南财信金控系湖南省唯一的省级地方金融控股公司,由湖南人民政府全资控股,注册资本140亿元,旗下拥有信托、证券、期货、寿险、银行、保险代理、地方金融资产管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区域股权交易所、产权交易所、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典当、小额贷款、融资租赁等14张金融或类金融牌照。
记者根据企查查资料梳理,此前湖南财信金控还间接持有多家农商行、村镇银行等股权,但并无控股的银行牌照。而根据华融湘江银行财报,湖南财信近年来对起增持动作明显,其所持股份系2020年受让其子公司湖南信托而来,后者与兴湘控股曾在2017年华融湘江银行增资中分别增持13.56亿股、2.34亿股。
截至2021年末,在华融湘江银行13名董事会成员中有7名股东董事,其中4名由前大股东中国华融提名,且董事长在第一大股东提名的董事产生。随着股权转让完成,预计华融湘江银行也将迎来管理层一次“换血”。
第31家消金公司来了!建行控股83.33%,注册资本72亿元,消金牌照为何受追捧?
金融界9月28日消息又一家银行系消金公司获批筹建!27日晚间,宇宙第二大行中国建设银行发布公告称,建信消费金融公司获批筹建,注册资本72亿元,建设银行持股83.33%,另外两家股东北京国资公司和王府井,分别持股11.11%、5.56%。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表示,建信消金股东结构合理,72亿的注册资本仅次于招联消金和蚂蚁消金,预计业务规模将快速上升,成为消费金融公司中的一只主力军。
第31家消金公司拟将成立
事实上,早在2019年6月,建设银行董事会就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消费金融子公司的议案。但自2021年以来,监管基于审慎态度,一直未有新设消费金融公司获批,仅有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于今年上半年通过并购方式拿到消金牌照,获得银保监会批准。
在于百程看来,从此次公告看,建行设立消费金融公司的申请也是早在2019年,三年后,建行设立消费金融公司获批筹建,意味着消费金融公司的设立重新开闸,对行业发展具有正面作用。
目前国内共有30家消费金融公司,建信消金将成为第31家。据金融界梳理,包括建信消金在内,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共有27家,其中18家消费金融公司为区域性中小银行参股。
于百程表示,消费金融公司是银保监会批准的,专业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受益于中国居民消费的活跃以及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应用,消费金融公司近些年保持了持续增长态势。虽然近两年受到疫情等因素影响,国内消费市场遇冷,给消费金融业务也带来压力。但总体上,消费金融公司仍然是近些年零售金融业务数字化创新的引领者之一。
消费金融牌照为何各类银行受追捧?
2021年2月,银保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明确提出严控跨区域经营,地方法人银行不得跨注册辖区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而消费金融牌之所以备受区域性银行追捧,离不开消金公司具有全国展业资质的优势。
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对中小银行而言,消费金融公司是一张全国性金融牌照,可以帮助拓宽经营区域限制;对大型银行而言,消费金融公司业务更普惠,可与现有的信用卡、消费贷款等形成互补。
于百程也对此解释,银行布局消费金融公司,一是看好近几年快速发展的消费金融市场,也为自身消费金融业务积累经验;二是很多中小银行是区域性银行,业务展业受地域限制,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可以借此扩展消金业务的范围,因此中小银行布局也最为迫切。
建设银行作为国有大行,本身可以在全国开展消费信贷、信用卡等消费金融业务,不过该行的贷款业务以对公和个人房贷业务为主,占比在83%以上,2022年上半年,建设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占比1.25%,信用卡贷款为4.46%,占比并不高。因此,建设银行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可以利用自身海量用户和生态,雄厚和低成本的资金实力等优势,加上消费金融公司独立主体的灵活性和激励性,进一步丰富消费金融业务范围和生态,对建设银行自身的消费金融业务也有所协同。
“建设银行拟出资设立建信消金,体现出其试图在零售金融领域进一步扩张版图,消费金融是零售金融的重要构成,能够发挥其作为大行的资金及流量优势。”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也持同样观点。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各类银行争夺消金牌照,一方面释放金融机构对未来消费小额贷款业务发展前景看好;另一方面,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不过,董希淼表明,银行设立的消费金融公司如果不引入市场化机制,并选择合适的业务发展模式,将有可能会成为银行的“鸡肋”。
消费金融公司发展面临哪些挑战?
总体而言,消费金融公司服务客群相对下沉,金额小、笔数多,运营成本较高。受经济下行和疫情蔓延双重冲击,我国30家消费金融公司发展仍然面临一定挑战,“马太效应”进一步显现。董希淼认为,在当下发展消费金融业务,更需要充分发挥金融科技赋能作用,更好地提升运营效率和风控效率,逐步降低服务端的成本,推动客户端利率下行。当然,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客户并非越下沉越好。
在苏筱芮看来,目前阶段消费金融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增长放缓,一方面,消费金融公司所专长的零售信贷业务经历了前期的高速发展,已经进入了放缓的周期阶段中;另一方面,疫情等宏观因素对消费贷的影响亦不容忽视。
利率层面看,利率的压降会对此前粗放型发展的机构,或者是转型不及时的机构造成较大影响,此外,消费金融公司的优质客群争夺战日益加剧,也亟待探索多元化、低成本的融资渠道。
周茂华说,从相关信息看,目前国内消金行业分化明显,头部消金行业经营业绩与中小消金机构分化且差距有所拉大。部分中小银行入局消金行业,相对于头部机构可能在资源禀赋、融资渠道、场景创新、品牌等方面存在差距,相应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较大。
“目前消费金融行业依然处于不断规范、利率下降、持续数字化以及竞争者增多的格局中,并且叠加疫情等因素的扰动,因此消费金融公司之间的竞争,更加体现为综合能力的竞争,头部效应会更加明显。除了技术层面之外,包括资金端的多元化和成本,资产端的客群质量和收益水平,风险控制能力,合规经营能力等,都是消费金融公司保持业绩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于百程补充道。
本文源自金融界
紧跟万达脚步,平安普惠也注销网络小贷牌照
作者周古
来源镭射财经(ihiji)
「镭射财经」独家获悉,头部助贷机构平安普惠已注销旗下一张全国性网络小贷牌照。知情人士透露,平安普惠注销的网络小贷公司为湖南平安普惠小额贷款公司(以下简称“湖南普惠小贷”)。
湖南普惠小贷由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于2017年摘得,注册资本5亿元,它也是湖南首个网络小贷牌照,平安普惠旗下的第二张小贷牌照。目前,其已变更为湖南省平安普惠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也不再包含互联网小贷业务。
工商信息显示,湖南平安普惠网络小贷的实际控制人为融熠有限公司。融熠有限公司还实际控制重庆金安小额贷款公司(以下简称“金安小贷”),注册资本32亿元;深圳平安普惠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普惠小贷”),注册资本6.8亿元。
湖南普惠小贷、金安小贷、深圳普惠小贷为平安普惠旗下的三家全国性网络小贷牌照。值得一提的是,陆金所控股的零售信贷业务主基于助贷模式开展,平安普惠旗下的网络小贷公司变动对零售信贷业务没有影响。
陆金所控股首席财务官郑锡贵曾在2020年第四季度财报答问环节中透露,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拥有三个网络小额贷款许可证,这些牌照暂不在使用中。
业内人士称,自2020年年底《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网络小贷新规”)出台,网络小贷公司的股权管理、注册资本金、融资及杠杆政策收紧,导致网络小贷牌照价值缩水。这可能是引起包括陆金所控股在内的金融科技企业,纷纷注销网络小贷的直接原因。
其中,网络小贷新规在股权管理规定中要求,同一投资人及其关联方、一致行动人作为主要股东参股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2家,或控股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1家。
另外,网络小贷新规还要求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网络小贷业务的小贷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且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网络小贷公司在联合贷中作为合作方单笔贷款中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
网络小贷新规总的原则和方向已基本确定,面对监管政策压力,头部金融科技企业或是通过控股或参股的方式布局消费金融牌照,或是出手增资旗下小贷公司,亦有注销网络小贷的计划。
业内人士分析,陆金所控股旗下既有网络小贷牌照,又有消费金融牌照,牌照优势明显,按照监管要求提前调整业务,有助于化解业务风险,形成更加合规的牌照生态。同时,这也能支撑陆金所控股的助贷业务。
近年来,陆金所控股零售信贷业务整体规模保持增长态势。截至2021年12月31日,累计借款人数同比增长16.4%,达近1680万人;管理贷款余额达6610亿元,同比增长21.3%。
小微贷业务是陆金所控股零售信贷业务的核心。财报显示,陆金所控股去年四季度新增借款1516亿元,其中约80%的借款流向小微企业,并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提升。陆金所控股2021年全年管理的借款余额中,有78%的新增借款流向小微企业主。
凭借直销团队和线上线下融合的展业模式,陆金所控股小微贷业务优势明显。在金融科技上市公司中,陆金所控股流向小微企业主的融资规模最大,在总撮合贷款中的占比也最高。